治療傷口久治不癒、腦部特殊疾病

 

 已故中醫師董景昌生前發現數百個新穴位,稱為「董氏奇穴」,並鑽研出獨創的針法及治療方式。

1月中由【中華中醫學說學理事會】舉行的「第一屆全國董氏奇穴學術研討會」,不少中醫師發表報告指出,

董氏奇穴應用於臨床,在治療傷口久治不癒、腦部特殊疾病及急、重症等方面都有不錯的療效。

董氏奇穴為董師景昌紹衍祖學狹心症,研究發展,自成一派之。

一家之學,其效果與境界較之“十四經穴”尤有過之而無不及心絞痛治療,若能與“十四經穴”相輔為用,

當更能發揮針灸療效,使針灸醫術發揚光大。“董氏針灸正經奇穴學”計設740穴,

分佈於手、臂、足、腿、耳及頭面等處,區分為十個部位,即:

 

一、手指部稱“一一部位”。 二、手掌部稱“二二部位”。 三,小臂部稱“三三部位”。

四、大臂部稱“四四部位”。 五、足趾部稱“五五部位”。 六、足掌部稱“六六部位”。

 七、小腿部稱“七七部位”。 八、大腿部稱“八八部位”。 九、耳朵部稱“九九部位”。 十、頭面部稱“十十部位”。

 

除以上十個部位外,尚有“前胸部位”及“後背部位”,此胸背兩部多以三棱針刺之,無需毫針深紮。

 董氏奇穴雖有部分與“十四經穴”位置相同,然用法與治效完全不同,董師有獨特創見者,概從董氏命名,

並加以對比說明心絞痛症狀心絞痛的治療,以資區辨。

 

至於其它“解剖、主治、取穴、手術、應用、注意”等亦就原文照錄,再分項說明,

“解剖”部分與實際之神經解剖頗有出入,原書之意義系指該穴作用之部位及臟腑而言。

 

本文不做刪補,讀者可就該穴所在位置之解剖自行參考。其它“手術、主治、取穴、應用”等有必要特別補充者,

均詳加敘述心絞痛治療,無特殊作用或應用機會較少者,則暫且從簡。

 

 

  傳統中醫針灸取穴通常是循「十四經脈」取穴,約有365個穴道,不過常有中醫師偶爾發現12個古籍未記載的穴道。

董景昌共發現34百個新穴道,病在傳統的穴道針灸學中發現新用途,其經穴系統得以自成一家,流傳至今。

 

董景昌所寫的《董氏針灸正經奇穴學》一書中記載740穴,

分別分佈於手指、手掌、大臂、小臂、足趾、足掌、小腿、大腿、耳朵、頭面等處,

他依序稱之為一一部位、二二部位、…十十部位。除了十個部位外,

還有前胸部位、後背部位,這兩部位多以三稜針刺絡放血,不須毫針深紮。

 

  董氏奇穴對某些疾病有特殊療效,是傳統中醫經典中沒有提到的。

像「制汙穴」治久年惡瘡、惡瘤;「木火穴」治中風半身不遂;「駟馬穴」治牛皮癬等。

 

因此多年來有不少中醫師除十四經脈的穴道外,也兼用董氏奇穴。

例如中醫師林永明運用董氏奇穴中「外三關穴」及「制汙穴」,為10名傷口長久不癒的患者治療。

所有的患者傷口在平均第5天開始有明顯的新生肉芽組織收合現象,治療14天後停止針灸,

所有患者平均在22天後,傷口都完全癒合,治療效果達百分之百。

 

【國際針灸總會】理事長郭嘯天也指出,「五虎穴」在治療各種疼痛、扭傷、關節炎等均有止痛療效。

一名足跟粉碎性骨折患者針刺「五虎穴」後,每次均可緩解疼痛,甚至還可下地而行;

一名青年中風後發生原有語言能力喪失的錯覺現象,經他以「神門」「合古」「內關」等穴配合「五虎穴」治療,

每次均有進步,至今已完全恢復。

 

  董景昌的穴位名稱有的以部位命名,如「正筋、靈骨、正會、肩中」,

有的以五行,如「土木、木穴、水金、木火」命名,還有以臟象命名的,

如「明黃、天黃、肺心」等。瞭解董氏奇穴命名的方式,可幫助瞭解奇穴的位置,也較能掌握如何應用。

一般認為,董氏奇穴因不循經絡系統,只需記得穴位及效用,較傳統十四經絡針灸簡單易學。

 

【中華中醫學說學理學會】理事長楊維傑說,董氏奇穴與傳統針灸法相較,主要的優點是取穴少。

依董氏看法,在四肢、耳朵及頭面部位取穴用針,即可治療全身諸病,且他強調一穴治多病,反對一病多針。  

 

董氏奇穴有別於傳統針灸理論,國內培育中醫的主要學校【中國醫藥學院】,並無教授。

不過郭嘯天及【中國醫藥學院】畢業的中醫師田安然都說,因董氏奇穴有其簡單易學、收效快的優點,

不少學生會自行到校外找老師學董氏奇穴,因此,部分學院派畢業的中醫師,也會在臨床上運用董氏奇穴為民眾針灸治病。

不過楊維傑表示,董氏奇穴還有待更多中醫師投入臨床研究,多加推廣,以造福更多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