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大成  楊繼洲

 

      井滎俞原經合歌  《醫經國小》

 

少商、魚際、與太淵,經渠、尺澤肺相連,商陽、二三間、合谷,陽溪、曲池大腸牽。

隱白、大都、太白脾,商丘、陰陵泉要知,厲兌、內庭、陷谷胃,沖陽、解溪、三裡隨。

少 沖、少府屬於心,神門、靈道、少海尋,少澤、前谷、後溪腕,陽谷、小海小腸經。

湧泉、 然谷與太溪,複溜、陰谷腎所宜,至陰、通谷、束京骨,昆侖、委中膀胱知。

中沖、勞宮 心包絡,大陵、間使傳曲澤,關沖、液門、中渚焦,陽池、支溝、天井索。

大敦、行間、太 沖看,中封、曲泉屬於肝,竅陰、俠溪、臨泣膽,丘墟、陽輔、陽陵泉。

 

      井滎俞原經合橫圖  《聚英》

項氏曰所出為井,井象水之泉。所溜為滎,滎象水之陂。所注為俞,俞象水之窬。

所 行為經,經象水之流。所入為合,合象水之歸。皆取水義也。

又曰春刺井,井者東方春也,萬物之始生,故言井。

冬刺合,合者北方冬也,陽氣入 藏,故言合。

舉始終而言,滎、俞、經在其中矣。

又曰諸井肌肉淺薄,瀉井當瀉滎。滑氏 曰補井當補合。

岐伯曰春刺井者,邪在肝。夏刺滎者,邪在心。季夏刺俞者,邪在脾。

秋刺經者,邪 在肺。冬刺合者,邪在腎,故也。

 

帝曰五臟而系於四時,何以知之?

岐伯曰五臟一病, 輒有五驗,假如肝病,色青者肝也,臊臭者肝也,喜酸者肝也,喜呼者肝也,喜泣者肝也。

其病象多,不可盡言也。四臟有驗,並系於四時者也。針之要妙,在於秋毫。

四明陳氏曰春氣在毛,夏氣在皮,秋氣在分肉,冬氣在骨髓,是淺深之應也。

 

徐氏子午流注逐日按時定穴歌

甲日戌時膽竅陰,丙子時中前谷滎,戊寅陷谷陽明俞,返本丘墟木在寅,

庚辰經注陽溪 穴,壬午膀胱委中尋,甲申時納三焦水,滎合天干取液門。

乙日酉時肝大敦,丁亥時滎少府心,己醜太白、太沖穴,辛卯經渠是肺經,癸巳腎宮陰 谷合,乙未勞宮火穴滎。

丙日申時少澤當,戊戌內庭治脹康,庚子時在三間俞,本原腕骨可祛黃,

壬寅經火昆侖 上,甲辰陽陵泉合長,丙午時受三焦木,中渚之中仔細詳。

 

丁日未時心少沖,己酉大都脾土逢,辛亥太淵、神門穴,癸醜複溜腎水通,乙卯肝經曲 泉合,丁巳包絡大陵中。

 

戊日午時厲兌先,庚申滎穴二間遷,壬戌膀胱尋束骨,沖陽土穴必還原,

甲子膽經 陽輔是,丙寅小海穴安然,戊辰氣納三焦脈,經穴支溝刺必痊。

 

己日巳時隱白始,辛未時中魚際取,癸酉太溪、太白原,乙亥中封內踝比,丁丑時合少 海心,己卯間使包絡止。

庚日辰時商陽居,壬午膀胱通谷之,甲申臨泣為俞木,合谷金原返本歸,

丙戌小腸陽谷 火,戊子時居三裡宜,庚寅氣納三焦合,天井之中不用疑。

 

辛日卯時少商本,癸巳然谷何須忖,乙未太沖原太淵,丁酉心經靈道引,己亥脾合 陰陵泉,辛醜曲澤包絡准。

壬日寅時起至陰,甲辰膽脈俠溪滎,丙午小腸後溪俞,返求京骨本原尋,

三焦寄有陽池 穴,返本還原似嫡親,戊申時注解溪胃,大腸庚戌曲池真,

壬子氣納三焦寄,井穴關沖一片 金,關沖屬金壬屬水,子母相生恩義深。

 

癸日亥時井湧泉,乙丑行間穴必然,丁卯俞穴神門是,本尋腎水太溪原,

包絡大陵原並 過,己巳商丘內踝邊,辛未肺經合尺澤,癸酉中沖包絡連,子午截時安定穴,留傳後學莫忘

 

十二經納干支歌

 

十二經納天干歌

甲膽乙肝丙小腸,丁心戊胃己脾鄉,庚屬大腸辛屬肺,

壬屬膀胱癸腎臟,三焦亦向壬中 寄,包絡同歸入癸方。

 

十二經納地支歌

肺寅大卯胃辰宮,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胱酉腎心包戌,亥焦子膽醜肝通。

 

腳不過膝手不過肘歌

陽日陽時氣在前,血在後兮脈在邊,陰日陰時血在前,氣在後兮脈歸原,

陽日陽時針左 轉,先取陽經腑病看,陰日陰時針右轉,行屬陰經臟腑痊。

 

流注圖

足少陽膽之經,甲主,與巳合,膽引氣行。

甲日  甲戌時開膽為井金。 丙子時,小腸滎水。 戊寅時,胃俞木,並過膽原丘墟,木原在寅。

庚辰時,大腸經火。 壬午時,膀胱合土。

甲申時,氣納三焦之滎水,甲屬木,是以水生木,子母相生。

足厥陰肝之經,乙主,與庚合,肝引血行。

乙日   乙酉時開肝為井木。 丁亥時,心滎火。 己丑時,脾俞土,並過肝原。

辛卯時,肺,經金。癸巳時,腎,合水。

乙未時,血納包絡之滎火,乙屬木,是以木生火也。

 

手太陽小腸經,丙主,與辛合,小腸引氣行。

丙日   丙申時開小腸井金, 戊戌時,胃滎水。 庚子時,大腸俞木,並過小腸原。

壬寅時,膀胱經火。 甲辰時,膽合土。

丙午時,氣納三焦之俞木,丙屬火,是以木生火也。

 

手少陰心之經,丁主,與壬合,心引血行。

丁日   丁未時開心為井木。 己酉時,脾滎火。 辛亥時,肺俞土,並過心原。

癸丑時,腎經金。 乙卯時,肝合水。 丁巳時,血納包絡之俞土,丁屬火,是以火生土也。

足陽明胃之經,戊主,與癸合,胃引氣行。

戊日  戊午時開胃為井金。 庚申時,大腸滎水。 壬戌時,膀胱俞木,並過胃原。

甲子時,膽經火。 丙寅時,小腸合土。 戊辰時,氣納三焦之經火,戊屬土,是以火生土也。

 

足太陰脾之經,己主,與甲合,脾引血行。

己日  己巳時開脾為井木。 辛未時,肺滎火。 癸酉時,腎俞土,並過脾原。

乙亥時,肝經金。 丁丑時,心合水。 己卯時,血納包絡之經金,己屬土,是以土生金也。

 

手陽明大腸經,庚主,與乙合,大腸引氣行。

庚日    庚辰時開大腸井金。 壬午時,膀胱滎水。 甲申時,膽俞木,並過大腸原。

丙戌時,小腸經火。 戊子時,胃合土。 庚寅時,氣納三焦之合,土庚屬金,是以土生金也。

 

手太陰肺之經,辛主,與丙合,肺引血行。

辛日   辛卯時開肺為井木。 癸巳時,腎滎火。 乙未時,肝俞土,並過肺原。

丁酉時,心經金。 己亥時,脾合水。 辛丑時,血納包絡之合水,辛屬金,是以金生水也。

 

足太陽膀胱經,壬主,與丁合,膀胱引氣行。

壬日   壬寅時開膀胱井金。 甲辰時,膽滎水。 丙午時,小腸俞木,所過本原京骨木原在午,

水入火鄉,故壬丙子午相交也,兼過三 戊申時,胃經火。 庚戌時,大腸合土。 壬子時,氣納三焦井金。

 

足少陰腎之經,癸主,與戊合,腎引血行。

癸日 癸亥時開腎為井木。 乙丑時,肝滎火。 丁卯時,心俞土,並過腎原太溪,又過包絡原大陵。

己巳時,脾經金。 辛未時,肺合水。 癸酉時,血納包絡之井木,謂水生木也。

 

論子午流注法(徐氏)

 

子午流注者,謂剛柔相配,陰陽相合,氣血循環,時穴開闔也。何以子午言之?

子 時一刻,乃一陽之生;至午時一刻,乃一陰之生,故以子午分之而得乎中也。

流者,往也。 注者,住也。

天干有十,經有十二甲膽、乙肝、丙小腸、丁心、戊胃、己脾、庚大腸 、辛肺、壬膀胱、癸腎。

余兩經,三焦、包絡也。三焦乃陽氣之父,包絡乃陰血之母,此二經雖寄於壬癸 ,亦分派於十干。

 

每經之中,有井、滎、俞、經、合,以配金、水、木、火、土,

是故陰井 木而陽井金,陰滎火而陽滎水,陰俞土而陽俞木,陰經金而陽經火,陰合水而陽合土。

經中 有返本還元者,乃十二經出入之門也。

陽經有原,遇俞穴並過之,陰經無原,以俞 穴即代之。是以甲出丘墟,乙太沖之例。

 

又按《千金》云六陰經亦有原穴,乙中都,丁通 裡,己公孫,辛列缺,癸水泉,包絡內關是也。

故陽日氣先行,而血後隨也。陰日血先 行,而氣後隨也。得時為之開,失時為之闔。

 

陽干注腑,甲、丙、戊、庚、壬而重見者氣納于三焦;陰乾注臟,乙、丁、己、辛、癸而重 見者,血納包絡。

如甲日甲戌時,以開膽井。至戊寅時正當胃俞,而又並過膽原。

重見甲申 時,氣納三焦,滎穴屬水,甲屬木,是以水生木,謂甲合還元化本。

 

又如乙日乙酉時,以開 肝井。至己丑時當脾之俞,並過肝原。

 

重見乙未時,血納包絡滎穴屬火,乙屬木,是以木 生火也。餘仿此,俱以子午相生,陰陽相濟也。

陽日無陰時,陰日無陽時,故甲與己合 ,乙與庚合,丙與辛合,丁與壬合,戊與癸合也 。

 

何謂甲與己合?

中央戊己屬土,畏東方甲乙之木所克,戊乃陽為兄,己屬陰為妹。

戊 兄遂將己妹,嫁與木家,與甲為妻,庶得陰陽和合,而不相傷,所以甲與己合。餘皆然。子午

 

流注開闔《醫學入門》

 

人每日一身周流六十六穴,每時周流五穴(除六原穴,乃過經之所)。

相生相合者為 開,則刺之。相克者為闔,則不刺。陽生陰死,陰生陽死。

 

如甲木死於午 ,生於亥。乙木死於亥,生於午。

丙火生於寅,死於酉。丁火生於酉,死於寅。

戊土生於寅 ,死於酉。己土生於酉,死於寅。

庚金生於巳,死於子。辛金生於子,死於巳。

壬水生於申 ,死於卯。癸水生於卯,死于申。

凡值生我我生,及相合者,乃氣血生旺之時,故可辨虛實 刺之。

克我我克,及闔閉時穴,氣血正直衰絕,非氣行未至,則氣行已過,

誤刺妄引邪氣,壞 亂真氣,實實虛虛,其害非小。

 

流注時日

 

陽日陽時陽穴,陰日陰時陰穴,陽以陰為闔,陰以陽為闔,闔者閉也。

閉則以本時天干 ,與某穴相合者針之。

陽日遇陰時,陰日遇陽時,則前穴已閉,取其合穴針之。

合者,甲與 己合化土,乙與庚合化金,丙與辛合化水,丁與壬合化木,戊與癸合化火,

五門十變,此之 其所以然者,陽日注腑,則氣先至而後血行;

陰日注臟,則血先至而氣後行。順陰 陽者,所以順氣血也。

 

陽日六腑值日者引氣,陰日六臟值日者引血。

或曰陽日陽時已過,陰日陰時已過,遇有急疾奈何?

夫妻子母互用,必適其病為 妻閉則針其夫,夫閉則針其妻;子閉針其母,母閉針其子。

必穴與病相宜,乃可針也。

噫!用穴則先主而後客,用時則棄主而從賓。

假如甲日膽經為主,他穴為客,針必先主後客,其甲戌等時主穴不開,則針客穴。

按日起時,循經尋穴,時上有穴,穴上有時,分明實落,不必數上衍數,此所以寧守子 午,而舍爾靈龜也。

靈龜八法,專為奇經八穴而設。其圖具後。但子午法,其理易明,其穴亦肘膝內穴,豈 能逃子午之流注哉!

 

臟腑井滎俞經合主治  《聚英》

 

假令得弦脈,病患善潔(膽為清淨之府故耳),面青善怒,此膽病也。

若心下滿,當刺 竅陰(井),身熱當刺俠溪(滎),體重節痛刺臨泣(俞),

喘嗽寒熱刺陽輔(經),逆氣而泄刺陽 陵泉(合),又總刺丘墟(原)。

假令得弦脈,病患淋溲,便難,轉筋,四肢滿閉,臍左有動氣,此肝病也。

若心下滿刺 大敦(井),身熱刺行間(滎),體重節痛刺太沖(俞),喘嗽寒熱刺中封(經),逆氣而泄刺曲泉

 

假令得浮洪脈,病患面赤,口幹喜笑,此小腸病也。 

若心下滿刺少澤(井),身熱刺前谷 (滎),體重節痛刺後溪(俞),

喘嗽寒熱刺陽谷(經),逆氣而泄刺小海(合),又總刺腕骨(原)

 

假令得浮洪脈,病患煩心,心痛,掌中熱而 ,臍上有動氣,此心病也。

若心下滿刺 少沖(井),身熱刺少府(滎),體重節痛刺神門(俞),喘嗽寒熱刺靈道(經),逆氣而泄刺少海

 

假令得浮緩脈,病患面黃,善噫,善思,善詠,此胃病也。若心下滿刺厲兌(井),身熱

刺內庭(滎),體重節痛刺陷谷(俞),喘嗽寒熱刺解溪(經),逆氣而泄刺三裡(合),又總刺沖

 

假令得浮緩脈,病患腹脹滿,食不消,體重節痛,怠惰嗜臥,四肢不收,當臍有動氣, 按之牢若痛,此脾病也。

若心下滿刺隱白(井),身熱刺大都(滎),體重節痛刺太白(俞),喘 嗽寒熱刺商丘(經),逆氣而泄刺陰陵泉(合)。

 

假令得浮脈,病患面白,善嚏,悲愁不樂欲哭,此大腸病也。若心下滿刺商陽(井),身 熱刺二間(滎),

體重節痛刺三間(俞),喘嗽寒熱刺陽溪(經),逆氣而泄刺曲池(合),又總刺

 

假令得浮脈,病患喘嗽,灑淅寒熱,臍右有動氣,按之牢痛,此肺病也。

若心下滿刺 少商(井),身熱刺魚際(滎),體重節痛刺太淵(俞),喘嗽寒熱刺經渠(經),逆氣而泄刺尺澤

 

假令得沉遲脈,病患面黑,善恐欠,此膀胱病也。

若心下滿刺至陰(井),身熱刺通谷( 滎),體重節痛刺束骨(俞),喘嗽寒熱刺昆侖(經),

逆氣而泄刺委中(合),又總刺京骨(原)

 

假令得沉遲脈,病患逆氣,小腹急痛,泄如下重,足脛寒而逆,臍下有動氣,按之牢若 痛,此腎病也。

若心下滿刺湧泉(井),身熱刺然谷(滎),體重節痛刺太溪(俞),喘嗽寒熱刺 複溜(經),逆氣而泄刺陰谷(合)。

 

總論

紀氏曰井之所治,不以五臟六腑,皆主心下滿。滎之所治,不以五臟六腑,皆 主身熱。

俞之所治,不以五臟六腑,皆主體重節痛。經之所治,不以五臟六腑,皆主喘嗽寒 熱。

合之所治,不以五臟六腑,皆主逆氣而泄。

 

十二經是動所生病補瀉迎隨《聚英》

 

《內經》曰十二經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不盛不虛,以經 取之。

又曰迎而奪之,隨而濟之。又曰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

《難經》曰經脈行 血氣,通陰陽,以榮於其身者也。

 

其始(平旦)從中焦,注手太陰(肺寅)、陽明(大腸卯),陽 明注足陽明(胃辰)、太陰(脾巳),

太陰注手少陰(心午)、太陽(小腸未),太陽注足太陽(膀 胱申)、少陰(腎酉),

少陰注手厥陰(包絡戌)、少陽(三焦亥),少陽注足少陽(膽子)、厥陰( 肝醜),

厥陰複注于手太陰(明日寅時),如環無端,轉相灌溉。

又曰迎隨者,知榮衛流行 ,經脈往來,隨其順逆而取之也。

 

十二經之原歌

 

甲出丘墟乙太沖,丙居腕骨是原中,丁出神門原內過,戊胃沖陽氣可通,己出太白 庚合谷,

辛原本出太淵同,壬歸京骨、陽池穴,癸出太溪、大陵中。

三焦行于諸陽,故置一俞曰原。又曰三焦者,水谷之道路,原氣之別使也。

主通行三 氣,經歷五臟六腑。原者三焦之尊號,故所止輒為原也。

按《難經》云五臟六腑之有病者,皆取其原。

王海藏曰假令補肝經,于本經原穴補 一針(太沖穴是);如瀉肝經,于本經原穴亦瀉一針。餘仿此。

 

 

十二經病井滎俞經合補虛瀉實

 

 

手太陰肺經,屬辛金。起中府,終少商,多氣少血,寅時注此。

是動病(邪在氣,氣留而不行,為是動病)肺脹滿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則交兩手 而瞀,是謂臂厥。

所生病(邪在血,血壅而不濡,為所生病)咳嗽上氣,喘渴煩心,胸滿, 臂內前廉 痛厥,掌中熱。

 

氣盛有餘,則肩背痛,風寒(疑寒字衍)汗出中風,小便數而欠。寸口大三倍 於人迎。

虛則肩背痛寒,少氣不足以息,溺色變,卒遺矢無度,寸口反小於人迎也。

 

補(虛則補之)用卯時(隨而濟之),太淵,為俞土,土生金,為母。經曰虛則補其母。

瀉(盛則瀉之)用寅時(迎而奪之),尺澤,為合水,金生水,為子,實則瀉其子。

 

手陽明大腸經,為庚金。起商陽,終迎香,氣血俱多,卯時氣血注此。

是動病齒痛,腫。   是主津液所生病目黃,口幹,鼽衄,喉痹,肩前 痛,大指次指不用。

氣有餘則當脈 所過者熱腫,人迎大三倍於寸口;虛則寒栗不復,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用辰時,曲池,為合土。土生金,虛則補其母。

用卯時,二間,為滎水,金生水,實則瀉其子。

 

足陽明胃經,屬戊土。起頭維,終厲兌,氣血俱多,辰時注此。

是動病灑灑然振寒,善呻數欠,顏黑。病至惡人與火,聞木音則惕然而驚,心欲動,獨閉戶牖而處。

甚則欲登高而歌,棄衣而走,賁響腹脹,是謂厥。

是主血所生病狂瘧溫淫,汗出鼽衄,口喎唇疹,頸腫,喉痹,大腹水腫,膝臏腨腫痛。

循膺乳、氣街、伏兔、外廉、足跗上皆痛。中指不用。

 

氣盛則身以前皆熱,其有余于胃,則消谷善饑,溺色黃。人迎大三倍於寸口。

氣不足,則身以前皆寒栗,胃中寒則脹滿,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用巳時,解溪,為經火。火生土,虛則補其母。 用辰時,厲兌,為井金。土生金,實則瀉其子。

 

足太陰脾經,屬己土。起隱白,終大包,多氣少血,巳時注此。

是動病舌本強,食則嘔,胃脘痛,腹脹善噫,得後出與氣則快然如衰,身體皆重是主脾

所生病舌本痛,體不能動搖,食不下煩心,心下急痛,寒瘧溏瘕泄,水閉黃膽不能臥,強立股膝內腫厥,足大趾不用。

盛者,寸口大三倍於人迎。虛者,寸口 反小於人迎也。

 

用午時,大都,為滎火。火生土,虛則補其母。 用巳時,商丘,為經金。土生金,實則瀉其子。

 

手少陰心經,屬丁火。起極泉,終少沖。多氣少血,午時注此。

是動病嗌幹心痛,渴而欲飲,是為臂厥。 是主心

所生病目黃脅痛, 臂內後廉痛、厥,掌中熱痛。盛者,寸口大再倍於人迎。虛者,寸口反小於人迎也。

 

用未時,少沖,為井木。木生火,虛則補其母。 用午時,神門,為俞土。火生土,實則瀉其子。

 

手太陽小腸經,屬丙火。起少澤,終聽宮。多血少氣,未時注此。

是動病嗌痛,頷腫,不可回顧,肩似拔,似折。是主液

所生病耳聾目黃,頰腫,頸、頷、肩、臑、肘、臂外後廉痛。

盛者,人迎大 再倍於寸口。虛者,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用申時,後溪,為俞木。木生火,虛則補其母。 用未時,小海,為合土。火生土,實則瀉其子。

 

足太陽膀胱經,屬壬水。起睛明,終至陰。多血少氣,申時注此。

是動病頭痛,目似脫,項似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 如結, 似裂 是主筋

所生病痔,瘧,狂,癲疾,頭囟項痛,目黃,淚出,鼽衄,項、背、腰、尻、腳皆痛,小指不用。

盛者,人迎大再倍於寸口。虛者,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用酉時,至陰,為井金。金生水,虛則補其母。 用申時,束骨,為俞木。水生木,實則瀉其子。

 

足少陰腎經,屬癸水。起湧泉,終俞府。多氣少血,酉時注此。

是動病饑不欲食,面黑如炭色,咳唾則有血,喝喝而喘,坐而欲起,目荒荒然如無所見,心懸如饑狀,

氣不足則善恐,心惕然如人將捕之,是謂骨厥。是主腎

所生病口熱舌幹,咽腫上氣,嗌幹及痛,煩心心痛,黃膽,腸,脊、股內後廉痛,痿厥嗜臥,足下熱而痛。 

盛者,寸口大再倍於人迎。虛者,寸口反小於人迎

 

用戌時,複溜,為經金。金生水,虛則補其母。 用酉時,湧泉,為井木。水生木,實則瀉其子。

 

手厥陰心包絡經,配腎,屬相火。起天池,終中沖。多血少氣,戌時注此。

是動病手心熱,肘臂攣急,腋腫。甚則胸脅支滿,心中澹澹,或大動,面赤,目黃, 喜笑不休。是主脈

所生病煩心,心痛,掌中熱。盛者,寸口大一倍於人迎。虛者,寸口反小於人

用亥時,中沖,為井木。木生火,虛則補其母。 用戌時,大陵,為俞土。火生土,實則瀉其子。

 

手少陽三焦經,配心包絡,屬相火。起關沖,終耳門,多氣少血,亥時注此。

是動病耳聾,渾渾 ,咽腫喉痹。是主氣

所生病汗出,目銳 痛,頰痛,耳後、肩、臑、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不用。

盛者,人迎大一倍於寸口。虛者,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用子時,中渚,為俞木。木生火,虛則補其母。 用亥時,天井,為合土。火生土,實則瀉其子。

 

足少陽膽經,屬甲木。起瞳子髎,終竅陰。多氣少血,子時注此。

是動病口苦,善太息,心脅痛,不能轉側,甚則面微有塵,體無膏澤,足外反熱,是主骨所生病

頭角頷痛,目銳眥痛,缺盆中腫痛,腋下腫,馬刀挾癭,汗出振寒,瘧,胸脅、肋、髀、膝外至脛絕骨、

外踝前及諸節皆痛,小指次指不用。盛者,人迎大一倍於 寸口。虛者,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用丑時,俠溪為滎水。水生木,虛則補其母。丘墟為原皆取之。 用子時,陽輔為經火。木生火,實則瀉其子。

 

足厥陰肝經,屬乙木。起大敦,終期門。多血少氣,丑時注此。

是動病腰痛不可俯仰,丈夫病貴疝,婦人小腹腫,甚則咽幹,面塵脫色。

是主肝所生病胸滿,嘔逆,洞泄,狐疝,遺溺,癃閉。

盛者,寸口脈大一倍於人迎, 虛者,寸口脈反小於人迎也。

 

用寅時,曲泉,為合水。水生木,虛則補其母。 用丑時,行間,為滎火。木生火,實則瀉其子。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