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經辯證

 

六經辨證,始見於《傷寒論》,是東漢醫學家張仲景在《素問.熱論》等篇的基礎上,

結合傷寒病證的傳變特點所創立的一種論治外感病的辨證方法。

它以六經(太陽經、陽明經、少陽經、太陰經、少陰經、厥陰經)為綱,

將外感病演變過程中所表現的各種證候,總結歸納為三陽病(太陽病、陽明病、少陽病),

三陰病(太陰病、少陰病、厥陰病)六類,分別從邪正盛衰,病變部位,

病勢進退及其相互傳變等方面闡述外感病各階段的病變特點。

凡是抗病能力強、病勢亢盛的,為三陽病證;抗病力衰減,病勢虛弱的,為三陰病證。

 

六經病證,是經絡,臟腑病理變化的反映。

其中三陽病證以六腑的病變為基礎;三陰病證以五臟的病變為基礎。

所以說六經病證基本上概括了臟腑和十二經的病變。

運用六經辨證,不僅僅局限於外感病的診治,對內傷雜病的論治,也同樣具有指導意義。

 

六經病證的分類 

 

六經病證是外邪侵犯人體,作用於六經,致六經所系的臟腑經絡及其氣化功能失常,

從而產生病理變化,出現一系列證候。

經絡臟腑是人體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故某一經的病變,很可能影響到另一經,六經之間可以相互傳變。

六經病證傳變的一般規律是由表入里,由經絡而臟腑,由陽經入陰經。

病邪的輕重、體質強弱,以及治療恰當與否,都是決定傳變的主要因素。

 

如病人體質衰弱,或醫治不當,雖陽證亦可轉入三陰;

反之,如病護理較好,醫治適宜,正氣得復,雖陰證亦可轉出三陽。

因而針對臨床上出現的各種證候,運用六經辨證的方法,來確定何經為病,

進而明確該病證的病因病機,確立相應的治法,列出一定的方藥,這正是六經病證分類的意義所在。

 

(-)太陽病證

 

太陽病證,是指邪自外入或病由內發,致使太陽經脈及其所屬臟腑功能失常所出現的臨床證候。

太陽,是陽氣旺盛之經,主一身之表,簇攝營衛,為一身之藩籬,包括足太陽膀胱經和手太陽小腸經。

外邪侵襲人體,大多從太陽而入,衛氣奮起抗邪,正邪相爭,太陽經氣不利,營衛失調而發病;

病由內發者,系在一定條件下,疾病由陰轉陽,或由表出里。

由於病人體質和病邪傳變的不同,同是太陽經證,卻又有中風與傷寒的區別。

 

1。太陽經證

 

太陽經證,是指太陽經受外邪侵襲、邪在肌表,經氣不利而出現的臨床證候。可分為太陽中風證和太陽傷寒證。

 

l)太陽中風證

 

太陽中風證,是指風邪襲於肌表,衛氣不固,營陰不能內守而外泄出現的一種臨床證候。

 

臨床上亦稱之為表虛證。

 

【臨床表現】發熱,汗出,惡風,頭痛,脈浮緩,有時可見鼻鳴乾嘔。

 

【證候分析】太陽主表,統攝營衛。

今風寒外襲肌表,以風邪為主,腠理疏鬆,故有惡風之感;

衛為陽,功主衛外,衛受病則衛陽浮盛於外而發熱;

正由於衛陽浮盛於外,失其固外開合的作用,因而營陰不能有內守而汗自出;

汗出肌腠疏鬆,營陰不足,故脈浮緩。鼻鳴乾嘔,則是風邪壅滯而影響及於肺胃使然。

此證具有汗出,脈浮緩的特徵,故又稱為表虛證。

 

這是對太陽傷寒證的表實而言,並非絕對的虛證。

 

2)太陽傷寒證

 

太陽傷寒證,是指寒邪襲表,太陽經氣不利,衛陽被束,營陰鬱滯所表現出的臨床證候。

 

【臨床表現】發熱,惡寒,頭項強痛,體痛,無汗而端,脈浮緊。

 

【證候分析】寒邪襲表,衛陽奮起抗爭,衛陽失去其正常溫分肉,肥腠理的功能,則出現惡寒;

衛陽浮盛於外,勢必與邪相爭,衛陽被遏,故出現發熱,傷寒臨床所見,多為惡寒發熱並見。

風寒外襲,腠理閉塞,所以無汗;寒邪外襲,太陽經氣不利,故出現頭項強痛;

正氣欲向外而寒邪束於表,故見脈浮緊;

呼吸喘促乃由於邪束於外,肌腠失宣,影響及肺,肺氣不利所致。因其無汗,故稱之為表實證。

 

2。太陽腑證

 

太陽腑證,是指太陽經邪不解,內傳入腑所表現出的臨床證候。

 

1)太陽蓄水證

 

太陽蓄水證,是指外邪不解,內舍於太陽膀胱之腑,膀胱氣化失司,水道不能而致蓄水所表現出的臨床證候。

 

【臨床表現】小便不利,小腹脹滿,發熱煩渴、渴欲飲水,水入即吐,脈浮或浮數。

 

【證候分析】膀胱主藏津液,化氣行水,因膀胱氣化不利,既不能布津上承,

又不能化氣行水,所以出現煩渴,小便不利。

水氣上逆,停聚於胃,拒而不納,故水入即吐。本證的特點是「小便不利,煩渴欲飲,飲入則吐」。

 

2)太陽蓄血證

 

太陽蓄血證,是指外邪入里化熱,隨經深入下焦,

邪熱與瘀血相互搏結於膀胱少腹部位所表現出的;臨床證候。

 

【臨床表現】少腹急結,硬滿疼痛,如狂或發狂,小便自利或不利,或大便色黑,舌紫或有瘀斑,脈沉澀或沉結。

 

【證候分析】外邪侵襲太陽,入里化熱,營血被熱邪煎灼,熱與蓄血相搏於下焦少腹,

故見少腹拘急,甚則硬滿疼痛。心主血脈而藏神,邪熱上擾心神則如狂或發狂。

若瘀血結干膀胱,氣化失司,輕則小便自利,重則小便不利,溺澀而痛。瘀血停留胃腸,則大便色黑。

 

鬱熱阻滯,脈道不暢,故脈沉澀或沉結。

本證婦女多見,除上述表現外,常兼有經水不調,病經或經閉等瘀熱阻於胞宮的見症。

 

(二)陽明病證

 

陽明病證,是指太陽病未愈,病邪逐漸亢盛入里,內傳陽明或本經自病而起邪熱熾盛,

傷津成實所表現出的臨床證候。

為外感病的極期階段,以身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為基本特徵。

病位主要在腸胃,病性屬里、熱、實。

根據邪熱入里是否與腸中積滯互結,而分為陽明經證和陽明腑證。

 

1。陽明經證

 

陽明經證,是指陽明病邪熱瀰漫全身,充斥陽明之經,腸中並無燥屎內結所表現出的臨床證候。又稱陽明熱證。

 

【臨床表現】身大熱,大汗出,大渴引飲,脈洪大;或見手足厥冷,喘促氣粗,心煩譫語、舌質紅、苔黃膩。

 

【證候分析】本證以大熱、大汗、大渴脈洪大為臨床特徵。

邪入陽明,燥熱亢盛,充斥陽明經脈,故見大熱;邪熱熏蒸,迫津外泄故是大汗;

熱盛煎熬津液,津液受損,故出現大渴引飲。

 

熱甚陽亢,陽明為氣血俱多之經,熱迫其經,氣血沸騰,故脈現洪大;

熱擾心神,神志不寧,故出現心煩譫語;

熱邪熾盛,陰陽之氣不能順接,陽氣一時不能外達於四末,故出現手足厥冷,

所謂「熱甚厥亦甚」正是此意;舌質紅、苔黃膩皆陽明熱邪偏盛所致。

 

2。陽明腑證

 

陽明腑證,是指陽明經邪熱不解,由經入腑,或熱自內發,與腸中糟粕互結,

阻塞腸道所表現出的臨床證候。又稱陽明腑實證��臨床是症以「痞、滿、燥、實」為其特點。

 

【臨床表現】日哺潮熱、手足汗出,臍腹脹滿疼痛,大便秘結,或腹中轉失氣,

甚者譫語,狂亂,不得眠,舌苔多厚黃乾燥,邊尖起芒刺,甚至焦黑燥裂。脈沉遲而實;或滑數。

 

【證候分析】本證較經證為重,往往是陽明經證進一步的發展。

陽明腑實證熱邪型多為日哺潮熱,即午後三至五時熱較盛,

而四肢稟氣於陽明,腑中實熱,瀰漫於經,故手中汗出;

 

陽明證大熱汗出;或誤用發汗使津液外泄,於是腸中乾燥,熱與糟粕充斥腸道,結而不通,

則臍腹部脹滿疼痛,大便秘結;燥夭內結,結而不通,氣從下夭,則腹中夭氣頻轉。

邪熱熾盛上蒸而熏灼心宮,出現譫語,狂亂,不得眠等症。

熱內結而津液被劫,故苔黃乾燥,起芒刺或焦黑燥裂。

燥熱內結於腸,脈道壅滯而邪熱又迫急,故脈沉遲而實或滑數。

 

(三)少陽病證

 

少陽病證,是指人體受外邪侵襲,邪正分爭於表半里之間,少陽樞機不利所表現出的臨床證候。

少陽病從其病位來看,是已離太陽之表,而又未入陽明之里,正是半表半里之間,

因而在其病變的機轉上屬於半表半里的熱證。

可由太陽病不解內傳,或病邪直犯少陽,或三陰病陽氣來複,轉入少陽而發病。

 

【臨床表現】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口苦,咽干,目眩,苔薄白、脈弦。

 

【證候分析】本證以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心煩口苦嘔惡為其主症。

邪犯少陽,邪正交爭於半表半里,故見往來寒熱;

少陽受病,膽火上炎,灼傷津液,故見口苦、咽干;

胸脅是少陽經循行部位,邪熱壅於少陽,往脈阻滯,氣血不和,則胸脅苦滿。

肝膽疏泄不利,影響及胃,胃失和降,則見嘔吐,默默不欲飲食。

少陽木郁,水火上逆,則心中煩擾;肝膽受病,氣機郁滯,故見脈弦。

 

(四)太陰病證

 

太陰病證,是指邪犯太陰,脾胃機能衰弱所表現出的臨床證候。

太陰病中之「太陰」主要是指脾(胃)而言。

可由三陽病治療失當,損傷脾陽,也可因脾氣素虛,寒邪直中而起病。

 

【臨床表現】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口不渴,時腹自痛。或舌苔白膩,脈沉緩而弱。

 

【證候分析】太陰病總的病機為脾胃虛寒,寒濕內聚。

脾土虛寒,中陽不足,脾失健運,寒濕內生,濕滯氣機則腹滿;

寒邪內阻,氣血運行不暢,故腹痛陣發;

中陽不振,寒濕下注,則腹瀉便溏,甚則下利清谷,下焦氣化未傷,津液尚能上承,

所以太陰病口不渴;寒濕之邪,瀰漫太陰,故舌苔白膩,脈沉緩而弱。

 

(五)少陰病證

 

少陰病證,是指少陰心腎陽虛,虛寒內盛所表現出的全身性虛弱的一類臨床證候。

少陰病證為六經病變發展過程中最危險的階段。

病至少陰,心腎機能衰減,抗病能力減弱,或從陰化寒或從陽化熱,因而在臨床上有寒化、熱化兩種不同證候。

 

1。少陰進化證

 

少陰進化證,是指心腎水火不濟,病邪從水化寒,陰寒內盛而陽氣衰弱所表現出的臨床證候。

 

【臨床表現】無熱惡寒,脈微細,但欲寐,四肢厥冷,下利清谷,嘔不能食,或食入即吐;

或脈微欲絕,反不惡寒,甚至面赤。

 

【證候分析】陽虛失於溫煦,故惡寒倦臥,四肢厥冷;陽氣衰微,神氣失養,

故呈現「但欲寐」神情衰倦的狀態;陽衰寒盛,無力鼓動血液運行,故見脈微細;

腎陽虛無力溫運脾陽以助運化,故下利清谷;

若陰寒極盛,將殘陽格拒於上,則表現為陽浮於上的面赤「戴陽」假象。

 

2。少陰熱化征

 

少陰熱化證,是指少陰病邪從火化熱而傷陰,致陰虛陽亢所表現出的臨床證候。

 

【臨床表現】心煩不寐,口燥咽干,小便短赤、舌紅,脈細數。

 

【證候分析】邪入少陰,從陽化熱,熱灼真陰,腎陰虧,心火亢,心腎不交,故出現心煩不寐;

邪熱傷津,津傷而不能上承,故口燥咽干;

心火下移小腸,故小便短赤;

陰傷熱灼,內耗營陰,故舌紅而脈細數。

 

(六)厥陰病證

 

厥陰病證,是指病至厥陰,機體陰陽調節功能發生紊亂,所表現出的寒熱錯雜,厥熱勝復的臨床證候。

為六經病證的較後階段。

厥陰病的發生,一為直中,系平素厥陽之氣不足,風寒外感,直入厥陰;

二為傳經,少陰病進一步發展傳人厥陰;三為轉屬;

少陽病誤治,失治,陽氣大傷,病轉厥陰。

 

【臨床表現】消渴、氣上衝心,心中疼熱,飢不欲食,食則吐蛔。

 

【證候分析】本證為上熱下寒,胃熱腸寒證。

上熱,多指邪熱犯於上焦,此處應包括胃,患者自覺熱氣上沖於脘部甚至胸部,時感灼痛,

此屬肝氣挾邪熱上逆所致;熱灼津液,則口渴多飲;

下寒,多指腸道虛寒,此處亦應包括胃。

胃腸虛寒,納化失職,則不欲食;

蛔蟲喜溫而惡寒,腸寒則蛔動,逆行於胃或膽道,則可見吐蛔。

此證反映了厥陰病寒熱錯雜的特點。

 

六經病的傳變 

 

傳變是疾病本身發展過程中固有的某些階段性的表現,也是人體臟腑經絡相互關係發生紊亂而依次傳遞的表現。

一般認為:「傳」是指疾病循著一定的趨向發展;「變」是指病情在某些特殊條件下發生性質的轉變。

六經病證是臟腑,經絡病理變化的反映,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臟腑經絡密切相關,

故一經的病變常常會涉及到另一經,從而表現出合病,並病及傳經的病證候。

 

1。合病

 

兩經或三經同時發病,出現相應的證候。而無先後次第之分。

如太陽經病證和陽明經證同時出現,稱「太陽陽明合病」;三陽病同病的為「三陽合病」。

 

2。並病

 

凡一經之病,治不徹底,或一經之證未罷,又見他經證候的,稱為並病。

無先後次第之分。如少陽病未愈,進一步發展而又涉及陽明,稱「少陽陽明並病」。

 

3。傳經

 

病邪從外侵入,逐漸向里傳播由這一經的證候轉變為另一經的證候,稱為「傳經」。

傳經與否,取決於體質的強弱,感邪的輕重,治療的當否三個面。

如邪盛正衰,則發生傳變,正盛邪退,則病轉痊癒。

身體強壯者,病變多傳三陽;體質虛弱者,病變多傳三陰。

此外,誤汗、誤下,也能傳入陽明,更可以不經少陽,陽明而經傳三陰。

但三陰病也不一定從陽經傳來,有時外邪可以直中三陰。傳經的一般規律有:

 

l)循經傳:

 

就是按六經次序相傳。如太陽病不愈,傳人陽明,陽明不愈,傳入少陽;

三陽不愈,傳入三陰,首傳太陰,次傳少阻,終傳厥陰。

一說有按太陽--少陽--陽明--太陰--厥陰--少陰相傳者。

 

2)越經傳:

 

是不按上述循經次序,隔一經或隔兩經相傳。

如太陽病不愈,不傳少陽,而傳陽明,或不傳少陽、陽明而直傳太陰。

越經傳的原因,多由病邪旺盛,正氣不足所致。

 

3)表裡傳:

 

即是相為表裡的經相傳。例如太陽傳入少陰,少陽傳入厥陰,陽明傳入太陰,

是邪盛正虛由實轉虛,病情加劇的證候,與越經傳含義不同。

 

4。直中

 

凡病邪初起不從陽經傳入,而徑中陰經,表現出三陰徵候的為直中。

 

以上所述,都屬由外傳內,由陽轉陰。

此外,還有一種里邪出表,由陰轉陽的陰病轉陽證。

所謂陰病轉陽,就是本為三陰病而轉變為三陽證,為正氣漸復,病有向愈的徵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