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學通史   上一頁     下一頁

 

十二、《四部醫典

   

《四部醫典》又稱《醫方四續》藏名簡稱《據悉》(rGyud-bzhi),是中國醫學藏醫學寶庫中的一部經典著作,

是著名藏醫學家陀寧瑪.元丹貢布等著。約成書於人世紀,《四部醫典》全書共分部,計一百五十六章,約二十四萬字。

第一部《根本醫典》(rTsa-rgyud》)共六章,總論人體生理、病理、診斷及治療;

第二部《論述醫典》(Shad-rgyud》)共三十一章,介紹人體生理解剖、病症分類和治療原則;

第三部《秘訣醫典》(Man-ngag-rgyud)共九十二章,闡述臨床各科疾病之診斷和治療;

第四部《後續醫典》(Phyi-ma-rgyud)共二十七章,主要論述脈診和尿診、各種方劑藥物的配伍、藥物的炮製、

功能、給藥途徑及外治法(放血、艾灸、火灸、外敷、撥罐)等。

   

《四部醫典》收載方劑四百,單藥一干零二種,根據藥物來源、質地、生境、入藥部位的不同,

分為貴重藥類、寶石類、土類、木類、精華類、平地產類(指作物類)、草類、動物藥等八大類。

並對藥物的性味、炮製作了記載。作者認為藥物的生長與五行(土、水、火、風、空)有密切關係;

並將藥物分為熱性與寒性兩類,熱症用寒性藥治之,寒症用熱性藥治之,這與中醫用藥理論類同。

   

全書從生理到病理,都貫串著隆、赤巴、培根三大因素,五臟六腑,寒熱氣血等理論,具有藏族的民族特色,

其中有一些疾病是高原所特有的,有些病名至今未能找到中醫或西醫學中相匹的病名,藏醫中關於胚胎學的認識,

認為是由父精母血的結合,逐漸發展起來,並且由簡單到複雜,最後形成胎兒。

藏醫在胚胎學方面的認識在世界生物學史上是很先進的。

   

《四部醫典》在成書過程中,作者在總結本民族醫學經驗並吸收和借鑒了漢族醫學、古印度和大食醫學的部分理論

和醫藥成果。成書後,歷經各代藏醫學家的修定、補充、注釋、整理而愈趨詳細完善。直至公元十二世紀,

經老宇陀的十三世後代小宇陀.元丹貢布(宇陀.薩瑪元丹貢布)全面的修訂,成為後世的通行本。

   《四部醫典》是一部對藏醫發展具有深遠影響的奠基之作,歷代醫家都把它作為行醫指南,

是藏醫的必修教科書,其學術地位相當於漢族之《黃帝內經》。

   

《四部醫典》最早刻本是1573年版的《扎當居悉》,1687年、1688年曾兩次重刊,今流傳者系1892

「藥王山版本」,十八世紀即有蒙文譯本,其後在國外曾被部分或片斷地釋成俄、日、英、德等多種文字、

1983年、1987年先後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和上海科技出版社分另出版社譯本。

 

十三、《理傷續斷方》

   

《理傷續斷方》,又名《仙授理傷續斷秘方》,《藺道人仙授理傷續斷方》。唐.藺道人撰。

   

此書是我國現存最早的骨傷科專著。今流傳最早版本為明洪武年間(13681398)刻本。

1957年人民衛生出版社據洪武本、道藏本予以合校出版排印本。該版系《仙授理傷續斷秘方》、

《仙授外科驗方》、《仙傳外科方》三書之台刊本。

 《理傷續斷方》較科學地總結了唐代以前在傷科方面的主要成就,集中論述了骨折與關節脫位的治療原則和方法。

還收藏醫方40餘首,包括湯、散、丹、丸、貼藥、洗劑和內服藥,多有較好療效,切合臨床施治規律。

後世治療骨折早期宜活血化瘀之說,亦受此書影響。該書在整復骨關節脫位方面多有創造,

對肩關節髖關節脫位的整復,創肩關節脫位的」椅背複位法」,對後世影響很大。

元代危亦林「架梯複位法」及目前臨床用於陳舊性關節脫臼的「改良危氏法」也是由此發展而來。

 

十四、《經效產寶》

   

《經效產寶》,又名《產寶》。唐.昝殷撰於大中年間(847852)。此書為我國現存最早的產科專著。

《崇文總目》著錄於目,作三卷。宋代刊本至元明間已散佚無存,後日人船橋氏由《醫萬類聚》輯得320餘方,

刻本流傳於世。現存主要版本有清光緒三年(1877)影宋刻本。人民衛生出版社1955年據光緒年間影北宋本出版影印本。

   

《產寶》3卷,分篇,371方。上卷論述養胎、保胎、安胎、食忌、惡阻、胎動不安、漏胞下血、身腫腹脹以及難產諸疾。

特別對橫產、倒產作重點介紹。中下卷論述產科各種疾病的治療與方劑共25篇。書末續編錄周頲的《傳授濟急方論》

和李師中、郭稽中的「論二十一證」。另有「產後十八論方」,這些都是宋代以前產科名著,有重要參考價值。

 

十五、《顱囟經》

   

《顱囟經》系兒科著作,不著撰人。《宋史.方伎傳》及《藝文志》始載《師巫顱囟經》。

一般認為該書系唐末宋初人託名師巫的作品。明代以後散佚。現所見《顱囟經》多以清代修《四庫全書》時

從《永樂大典》輯出本為祖本。現存版本主要有《四庫全書》輯本2卷,1959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影印本。

   

全書分為二卷,上卷論述小兒脈法、病證、治療以及小兒疾病的特殊診斷和鑒別方法,並對小兒驚、癇、癲、疳、痢、

火丹等證詳加論述;下卷載火丹(丹毒)15候,治療多以秘方,計1619方。書中祝由法等保留了早期醫書的內容。

 

十六、敦煌文物中的醫學史料

   

敦煌藝術寶庫中,蘊藏著豐富珍貴的醫藥學壁畫和卷子遺書。

   

()敦蝗壁畫中的醫學內容

   

保存至今的四百九十二個洞窟,四萬五千平方米的壁畫,以隋唐五代的為最多。豐富多彩的敦煌壁畫,

映了當時的現實生活,醫藥衛生是其重要組成部分。

   

1、練功運動

   

西魏.285窟西壁正面佛龕上方,畫有14幅菩薩禪定和外道的圖象,左側7幅禪坐修身,類似「內功」、「靜功」;

右側7幅模仿動物姿態,頗似五禽我的功法,略近「外功」、「動功」,菩薩均穿印度人裝束,

反映了中印功法的交融,北涼.272窟畫有一幅40人類似導引的連續性動作圖象,每側20人,分為4組,

5人為一組,總體看來,給人以一套完整導引練功的形象畫面。

  

2、衛生保健

   

北周.290窟人字披頂東披的清掃圖,畫著兩人清掃院落,另一人在有屋頂的廁所內大便,院落內滿載花木,

環境幽靜清新。北周.296窟和隋.302窟以及唐代的一些《福田經變》畫中,都繪了加蓋的水井,

水井四周還修建了圍欄,以保持飲水衛生。隋.302窟的《福田經變》中,畫有兩人裸體在四周栽有樹林的浴池內洗澡。

 

盛唐.445窟《彌勒經變》中的剃度圖,描繪了比丘和比丘尼出家時剃頭的情景,理髮者肩披巾,

落髮收集到專門的籮盤內,旁邊放著盛滿聖水的沫壺及精製的沫盆,以備理髮後洗頭,

可見當時的理髮已十分講究衛生。中唐.159窟南壁《彌勒經變》中畫有一幅揩齒圖,

一和尚赤裸上身,脖子上圍著圍巾,左手持淨瓶,以右手食指揩齒,該圖的四周還有洗澡、洗頭、剃頭等畫面。

此窟建於中唐吐蕃時期(781847),此圖是世界上保存至今最早的揩齒面面。

 

另在晚唐.196窟(建於892893)西壁《勞度叉斗聖變》中,繪有務度叉左手持淨瓶,右手拿齒木刷牙圖。

我國關於揩齒的文字記載,首見於南北朝梁代劉峻撰《類苑》一書。敦煌壁畫中的刷牙圖,

不僅說明我國在唐代刷牙已較普遍,而且以實物形象證明了我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牙刷和刷牙的國家之一。

   

3、診療疾病

   

北周.296窟窟頂北披東段《福田經變》中,有一幅根據佛經「常施醫藥,療救眾病」而繪的施藥圖,

兩位家屬扶著半躺的患者,給病人喂藥,身後一人正在用藥罐煎藥,醫生在一旁精心診察,

確屬一幅難得的施藥療病畫面。盛唐.217窟的得醫圖,是根據《妙法蓮花經》中「如病得醫」的經文描繪的。

一患兒得了急病,母親焦急萬分,侍女請來一位快步趕來的老醫生,醫童抱著醫療用具緊跟在後,

生動形象的再現了當時醫生出診的情況。

 

()敦煌遺書中的醫學文獻

   

1900年,敦煌莫高窟藏經洞內,發現了封存九百餘年的近五萬卷六朝和隋唐五代時期寫錄的卷子書籍,

現稱為「敦煌遺書」,其內容涉及我國古代文化的各個方面,是三十世紀人類文化史上的重要發現。

這批珍貴文物在發現後不久即大量外流,其中以英人斯坦因和法人伯希和盜劫的卷子(今編號為SP)最多,

 

現藏英國倫敦博物院和法國巴黎國立圖書館,對於敦煌遺書醫學卷的整理研究,建國前有羅振玉影印的

《開元寫本本草經集注序錄殘卷》,排印的《食療本草殘卷》,羅福頤影寫的《西陲古方技書殘卷彙編》,

均為原卷的複製品,後有王國維、王重民、劉銘恕等人對部分殘卷的編目及寫題跋,

一些中外學者發表了個別殘卷的研究論文。近有根據縮微膠片系統地整理研究敦煌遺書醫學卷的專著,

《教授古醫籍考釋》和《敦煌醫粹》出版,迄今所見,敦煌遺書醫學殘卷至少在六十卷以上,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1、敦煌遺書醫學卷子概況

   

(1)醫經

   

醫經殘嘗有十餘卷,內容包括《內經》、《傷寒論》、《脈經》的片斷及《玄感脈經》、《明堂五臟論》、

《五臟論》、和《平脈略》等。

   

P.3481卷,首尾殘缺,考為唐太宗之前寫本。內容為《靈樞.邪氣臟腑病形》殘卷。

P.3287卷,首尾殘缺,考為唐高宗時寫本、內容主要是論述三部九候脈法,表裡兩感脈病治則,

相類脈及四季主王各臟脈象,診脈法及寸口脈分部主病,論脈證治等。

S.202卷,首尾殘缺,考為初唐時寫本,內容與宋本《傷寒論.辨脈法》篇大致相同。

P.4733卷,首全尾缺,卷首題書名「《玄感脈經》一卷」。考為唐代蘇游所撰,抄於唐睿宗至五代時期。

其內容第一篇缺目,主論診脈部位相時間。第二篇有書目「捻脈指下輕重脈名脈類形態」,主論診脈法、

脈象變化及與預後的關係,24種病脈和6種死脈的應指形象。第三篇列書目「陰陽逆乘伏」,惜文僅存一行。

   

P.3655卷,基本完整,依次抄錄《明堂五臟論》、《七表八里部脈》、《青烏子脈訣》三書。考為初唐寫本。

《明堂五臟論》首述總論,次按五臟分篇論臟象。卷中引有三國吳人呂廣《玉匱針經》佚文,推其撰年應在六朝。

《七表八里部脈》主論七種表病、八種里病和寸、關、尺三部所見的脈象,《青烏子脈訣》主論診脈法,

兩篇均為七言歌訣形式,與傳世的《王叔和脈訣》基本相同。

 S.5614卷。首全尾缺,依次抄錄《五臟論》一卷、《平脈略例》一卷、《五班脈候陰陽相乘法》和

《佔五臟聲色源候》為五代寫本。《五脈論》當為隋或初唐時的著作。其內容以臟象為中心,論及整體觀念、

致病原因、臟腑辯證、地道藥材、藥物炮灸鑒定、常見病症的藥療,文字與《醫方類聚》卷四「五臟論」大致相同,

但較其完整。《平脈略例》主要內容為診脈方法及定位,24種氣脈及19種脈象的主病。

《五臟脈候陰陽相乘法》主論五髒的五行屬性、脈候、生理病理。各臟生克影響的病情及預後。

《佔五臟聲色源候》主要內容是以五官、五志、五聲等方面的變化,來察知五臟病變之所在。

   

(2)針灸

   

針灸殘卷有六卷,包括《新集備急灸經》和灸療圖等。

   

P.2675卷。首全尾缺,抄錄於《陰陽書》卷的背面,據書末題「咸通二年……二人寫記」。

說明此卷抄寫於公元861年。正文部分畫有正面人形穴位圖的上半身,用引線標註穴名、部位、主治及灸法,

共存17個穴位,下半身圖形已缺損,後部分記載針灸人神禁忌,S.6168S.6262兩卷,為一書斷裂數段,

首尾殘缺。不知書名及撰年,似為唐人抄本,考此兩卷推知,原書為一部繪有人體穴位的灸療圖譜,

各圖均系人形全身正面或背面墨線圖,每圖前記有主治病證、所用穴名及灸法壯數,人形圖內點記穴位,

圖旁用引線標記穴名和部位。圖文多有缺損,尚能辨認者計18圖。

   

(3)本草

   

本草殘卷有七卷,包括《本草經集注》、《新修本草》、《食療本草》等。龍530卷,現藏日本龍谷大學圖書館。

殘尾全,基本完整。《本草經集注》卷一,內容包括弘景序,序例本文及陶注。

抄寫時間,一說據卷末所記為唐開元六年(718);一說據不避唐諱及實物考證,為六朝寫本。

   

(4)醫方

   

醫方殘卷有三十餘卷,共錄方近千首。其中,有的題有書名,有的為唐人選錄署名醫家的醫方,大多則不知書名及撰者。

   

(5)藏醫卷

   

1983年,羅秉芬和黃布凡編譯出版了《敦煌本吐蕃醫學文獻選編》。

經藏醫學家強巴赤列審訂,內收敦煌石窟出土的用藏文抄寫的四卷吐蕃時期的藏醫文獻。

   

2、敦煌遺書醫學卷子的學術價值

  

(1)豐富了隋唐前後的醫學典籍

   

從時代來看,敦煌醫學卷子主要是隋唐五代寫本,其編撰時間有的更早,不少是目前我們所能見到的最早的原卷抄本。

P.3287卷中的《素問》內容,是王冰編次補註《黃帝內經素問》之前的文字。

P.3481卷,是現存最早的《靈樞經》殘段。S.202卷和P.3287卷中部分內容,是宋代校定前的《傷寒論》原文。P.3714卷,

是《新修本草》最近古抄本,比以往認為最古的日本傳本還要早六十多年。

   

以內容而言,敦煌醫學卷子中有許多是首次發現而未見傳世的醫書,甚至大多數在隋唐史志中也無記載。

P.3477《玄感脈經》卷,P.3655《明堂五臟論》、《青烏子脈訣》卷。S.5614卷中的《平脈略例》和

《五臟脈候陰陽相乘法》P.2675《新集備急灸經》卷,S.6168灸療圖卷,

P.3378《雜療病藥方》卷,以及其他絕大部分的醫方殘卷。

   

(2)為校勘、輯佚、考證提供寶貴資料

   

敦煌醫學卷子近古而接近原貌,為多種傳世古醫籍的校勘提供了早期的依據。如P.3287卷和王冰次注的

《素問.三部九候論》互校,王本「經月之病」,使眾注紛紜;敦煌卷作「經間之病」,

豁照明了,P.3481《靈樞.邪氣臟腑病形》互校,敦煌卷肺脈「微緩為痿、漏風」,

可證

   

我國的一些重要醫籍,原書早佚,僅在後世著作中引有佚文,敦煌卷中保留的原書古抄本,

為這些古籍的輯佚提供了可靠的資料,如唐政府在公元659年頒發的《新修本草》,

是我國以及世界上第一部國家藥典,原書自宋代以後早無傳本,僅在宋以後的本草著作中引有佚文,

P.3714S.4534P.3822三卷,卻是該書早期傳寫本。

《靈樞經》「微緩為諉、瘺、偏風」中的「瘺」字為衍文。

   

敦煌卷子抄寫年代的下限在公元1060年左右,大多則為唐寫本,從而給醫史考證提供了有力的依據。

如以往對宋本《傷寒論》中,辨脈法」和「傷寒例」兩篇,有認為是仲景原文者,有認為是王叔和編寫的,

也有認為是高繼仲或成無已所編著,S.202P.3287卷的發現,證明高繼仲和成無己之說不確。

   

(3)反映了隋唐五代醫藥學術成就

   

敦煌醫經殘卷,反映出隋唐五代醫學理論和脈學的成就。如P.3655卷中,對習用的「明堂」一詞作出確當的解釋:

「明者命也,堂者軀也」。意為「明堂」指活著的人體。P.3477卷提出治脈的兩種基本手法,其一是先重手沉取,

後舉指浮取,以體會脈之有根無根;其二為初輕手浮取,再漸次中取、沉取,以診察五臟脈象,很切合臨床實用。

   

在針灸卷子方面,P.2675S.6168S.6262三卷是寫繪有穴位圖譜的唐代兩部灸療專著,

也是目前保存最古的漢文針灸圖實物,P.2675卷中首次記載著灸耳尖陰會穴治眼赤瘡翳,

灸住神治急黃故欲死,灸兩眉中和手、足心來治大風病。此書發明耳尖和兩眉中穴位,

比現令通認的《針灸大成》(稱為耳尖穴、印堂穴)早七百多年。

   

在本草卷子方面,龍530《本草經集注》殘卷中,將中藥分為石、草、蟲、獸、果、米等類,

首創了藥物自然屬性分類法,對藥物產地、採集、炮製、煎服法、真偽鑒別、諸病通用藥、藥物解毒、

服藥食忌、七情畏惡均有詳細論述。文中可見十八反藥的最早記載。敦煌卷子還反映出唐代地道藥材的流行,

S.5614P.2882,和P.3930三卷中提及河內牛膝、上蔡防風、泰山茯苓、江寧地黃、華山覆盆子等。

也可見唐代外國藥物的輸入,如P.3378卷中的訶黎勒、毗黎勒、阿摩羅,P.3930卷中的龍腦香。

S.4534卷中提及胡麻,本生大宛:S.76卷中提及石蜜。波斯者良,榆英,高昌人食用。

   

醫方殘卷,大多是六朝、隋唐五代醫家的經驗效方,涉及臨床各科。

P.2662卷中治熱病不退的柴胡湯(柴胡、黃芩、知母、石膏、大黃、芒硝、升麻、大青、桅子、芍藥)

兼和解、清熱、瀉下於一方:P.3930卷中用桂心、牛膝、蒲黃、當歸治產後溶血腹痛,黃連、朴硝治眼熱赤,

白礬、黃礬治耳流膿,人發灰、龍骨末治鼻衄,細辛綿裹外敷治牙痛,均有獨到之處。

 

在急救方面,P.3596卷中,記載著用筆筒納口中吠氣的人工呼吸法搶救自縊「死」者,用伏頭、面向下使水從鼻口出的方法

搶救溺水「死」。在治療技術方面,P.2882卷中記載著天寶七年(748)由張氏所傳的外治灌腸法:以羊皮製成盛藥的囊袋,

其上口套以竹管,將竹管送入肛門而後灌藥;S.5435卷中記載用葦筒子作插入導管,以羊膽汁灌腸,治大便不通。

   

(4)極其珍貴的古藏醫文獻

   

敦煌遺書的藏醫卷,是迄今所見西藏最早的古文獻之一。從P.T.127卷中所記「結合象雄的療法而寫成」來看,

象雄是古代吐蕃文化發源的中心地,也是藏醫最早的淵源地。從卷中藏文行文來看,

強巴赤列認為是九世紀初第二次定藏文之前的文獻。

   

敦煌藏醫卷體現了吐蕃時斯藏醫的成就,對於研究和發展藏醫學,豐富祖國醫學寶庫,提供了極其珍貴的史料。

卷中論及眼黃,肉黃、衄血、腦炎,昏厥等瘟熱症,並用冰片、藏紅花、大黃等治療,說明西藏當時已有黃疸,

腦炎等病流行,其用藥亦屬有效。卷中還記述了藏紅花、藏菖蒲、鈍裂銀蓮花、唐古特鐵線蓮花等西藏地道藥材的應用,

以及用牛、羊、狗、熊、馬、魚、鷲、鷹等動物的毛、角、蹄、皮、肉、臟、脂、膽等來治療疾病,反映了藏醫的一些特色。

   

敦煌藏醫卷反映了唐代藏、漢醫學的交流和印度、波斯醫學的傳入。卷中在火灸療法測定穴位時,有一寸、兩分又五壯、

七壯等記載,很明顯是受漢醫的影響。I.O.5657卷中,治療寒顫和月經不調時,採用了「漢地酒」。P.T.1044卷尾,

明確指出該卷是從印度搜集的療法;P.T.127卷尾,提及以「突厥地方的錐針割刺放血也可」。

這不僅說明藏醫是在不斷吸收外來醫學成果,豐富著本民族的醫學,也反映出唐代各種醫學的廣泛交流。

 

兩宋時期醫學

 

公元960年,趙匡胤廢除了後周恭帝,自己登上皇位,建立宋朝,以汴粱(今開封)為都城。

繼而又結束了五代十國封建割據局面,中原暫告統一,但與當時的北方遼國,西方的西夏,仍然對峙。

其後歷經九帝,至1126年,被北方倔起的女真族建立的金國攻佔汴粱,徽、欽二帝被掠,北宋滅亡。

滋宗九子康王趙構渡江移都於臨安(今杭州),亦經九帝,至1279年為蒙古人所滅,史稱南宋。兩宋共計319年。

 

宋朝實行中央集權,趙匡胤即位初期,一方面用計謀令部下交出軍權,由他統一掌握,

另一方面著重文治,在國家職能上,增強文職官員對國家大事的籌劃,並積極推行科舉制度,選賢任能。

在經濟方面,宋代徭役稅收在不同地區較有減輕,加上農田水利建設和科技文化進步,

宋代初期社會生活確曾出現了比較繁榮局面。

但自中期以後,由於遼與西夏的侵擾,經濟不振,國勢日漸衰退。南宋偏安一隅,與金元對峙,政府奸佞當道,

置民族矛盾、民族鬥爭於不顧,只集中注意力橫徵暴斂,宣揚封建的綱常倫理,以加強對人民精神束縛,

致使愛國的文臣武將才華得不到發揮,國家從衰弱終於滅亡。

 

宋代是我國科技文化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火藥、指南針、印刷術三大發明和應用是它的重要標誌。

 

由於中外交通日益發達和內陸漕運的需要,宋代造船業較前大有發展,海船航行中有「指南針」,

進一步推動了我國航海事業。中國磁器、茶葉等大量出口,而南亞、中亞各地所產藥物、香料等又大量輸入我國,

以至有宋一代,使用辛香藥物逐漸增多。還應指出,宋代文化事業發達,是和造紙與雕板印刷術的飛躍發展分不開的。

我國利用竹子造紙,原料無缺,加上技術進步,使造紙業發展很快。至於雕板和印刷,雖創始於唐代,

但至北宋時,我國南北各地均擁有一批雕板高手,當時官修多種書籍規模很大,也促進了我國雕板事業的發展。

北宋中期畢升發明活字板,更標誌我國印刷事業的進步。

 

北宋中期,還有一些文人對宇宙起源,以及人的精神,()和物質()的依存關係等哲學基本問題進行了探索。

周敦頤、程顥、程頤、張載各自發揮了義理性命的論說。到了南宋,著名學者朱熹,集理學之大成,對太極、

理氣作了全面總結,提倡欲存天理必須克服人慾,其理論很符合封建統治者需要,因此很受重視。

後世更被推祟為儒家正統。

 

另外,從北宋開始,歷朝皇帝都很祟信道教。如宋太沮趙醫胤纂修《開寶本草》就吸收道士馬志參加。

宋太宗纂修《太平聖惠方》,主撰者王懷隱也曾當過道士。宋太宗還曾詔見華山道士陳博,並賜封號。

至真宗時,他續修《道藏》,在各地大建道觀。至徽宗趙佶時,對道教更加祟信,

他曾封道士林靈素為「通真達靈先生」,而自封「教主道君皇帝」。

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趙佶主持編纂的醫學書籍《聖濟經》和《聖濟總錄》,其中的相當篇幅反映了他崇信道教思想的內容。

 

北宋歷朝皇帝對醫學之重視,是史無前例的,特別是在他們的影響下,一些文臣武將也多關注,

如掌禹錫、歐陽修、王安石、曾公亮、富弼、韓琦、夏竦、宇文虛中也都參加古醫書之整理,蘇軾、沈括、陳堯叟、

孫用和均有個人收集的醫方著述,計北宋現存的醫方與臨床各科醫書約近百種。至於由於北宋校正醫書局刊印醫書後,

對於各科臨床及傷寒學研究的專著增多,都反映了一定歷史時代的背景和各自特點,

宋代醫學的發展還表現在醫學教育的發展,疾病診斷水平的提高,以及臨床各科的進步。

 

兩宋時期醫政法令、醫事制度和醫學教育

 

 

一、醫政法令

 

有宋一代,歷朝皇帝都相當重視醫藥事業,屢次頒布關於醫藥衛生的詔令和制定律令,

據《宋史》、《宋會要輯稿》稿《宋刑統》等記載,僅北宋時期頒布的醫藥衛生迢令就有200多條,

是歷代封建統治者無法比擬的。

在這些醫事詔令中以派遣醫師防治疾病者最多。此外,還頒有關於徵集、校正、編撰醫學書籍;

舉辦社會慈善機構和醫院;改革與普及醫學教育;提高醫學與醫師社會地位;改革舊習俗和禁止巫覡,

開辦賣藥所,實行進口藥專賣;修訂或頒布本草專書;重用道士醫生和草澤醫生等等醫政法令。

 

宋代律令大都承襲《唐律》。《宋刑統》是宋代的一部法典,有關醫德、醫療事故、民眾醫藥、飲食衛生、

衛生保健、囚犯醫藥衛生管理等醫事管理都制定了懲處的法規,律令將醫生的責任事故、技術事故區別對待,

使醫生不致遭誤殺。也對工匠、奴婢、士兵等下層人的醫藥保障問題作了具體規定。

飲食衛生方面,對造御膳或外膳凡犯食禁者分別處以絞罪和杖罪,實際上是宋代的食品衛生法。

《宋刑統》對同姓結婚者約處罰沿襲《唐律》,以律令條文固定下來。關於病囚的醫藥也有規定,

對病因應給衣食醫藥、有病未愈不准拷打。為保障嬰兒生命,防止流產,懷孕犯婦產後再行拷決,違者視情節給予處罰。

 

宋代的醫政法令總的說來,許多措施在當時有其進步意義,但是又有些法令是專為封建統治者服務而訂立,

或者間接與統治者的利益相關連,且條文規定往往與具體執行並不一致,甚至徒具形式而已。

 

二、醫事制度

 

宋代醫事制度沿襲唐制而有所改革。醫事行政與醫學教育各設機構,分別管理。翰林醫官院掌醫政和醫療。

太醫局,則為管理醫學教育造成醫學人才的機構,使醫事行政和醫學教育分工明確,二者各有專責,

有利於醫藥行政管理的實施和醫學人才的培養。這是宋代醫學比前代有較大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央醫事機構

 

翰林醫官院是中央較高品位的醫療兼行政管理機構,掌供奉朝廷醫藥,對內廷、朝臣疾病以及軍旅、學校、

民間疾疫派遣醫官治療,元豐元年(1078)六月,翰林醫官院改為翰林醫官局,其職能仍舊。

 

翰林醫官院初期,醫官編製龐大,嘉祐二年(1057)醫官院自直院發下定員142人,但後來卻恣意敘遷、蔭補、

致員額濫冗無度。宣和二年(1120)自和安大夫至祗候竟然達到1096人。

後經過裁汰,宣和三年(1121)醫官額減為350人,紹興三年(1132)更減為43人。

宋代職官十之八九官與職分離,本官不管本職,醫官職位用武階,徽宗鑒其弊端於政和二年(1112)

改醫官職位武階為文階,共計22階,和安大夫、成和大夫、成安大夫為從六品,

是醫宮中官品最高者,翰林醫學為從九品,是最低者。

 

翰林醫官的錄用,選40歲以上,經過考試本科經義或方脈用藥,以通六七分以上者為合格。

為了補充醫術精良的醫官,淳熙十五年(1188)九月,詔命文武臣,從各州縣民間醫生中保舉人才,

初試合格者,參加次年省試,合格者五人取一名,給帖補充習醫生,二次省試,五人取一名,

績八通補翰林醫學,六通補抵候。

 

(二)地方州郡醫官制

 

州郡也有醫官。元豐六年(1083)規定醫生數額:京府節鎮10人,內小方脈3人,余州7人,小方脈2人,

縣每萬戶15人,3人以上,小方脈1人,遇有缺,差官於歷習方書試義十道,以五通為合格,給帖補之。

政和元年門(1111)規定:京府及上中州設醫學博士(政和九年改作醫博士)、助教各1人,下州設醫學博士1人,

諸州醫學博士、助教闕,由本州醫生中選醫術精良者補充;如無合格人員時,選能醫者通過考試錄用,

諸職醫;助教、醫生醫術不精,治療多失誤者,經上級查驗屬實,另選合格者充任。

 

()國家藥政機構

 

宋代藥政較為進步,藥物管理設有尚藥局,專門負責御藥、和劑、診療疾病。

又設御藥院,為皇帝御用藥房,多由宦官主管。

 

1、尚藥局 屬殿中省,為六尚局,(尚食、尚藥、尚醞、尚衣、尚舍、尚輦)之一,設有典御2人、奉御64人、

監門21人及醫師。此外,尚食局設有食醫4人經管皇帝的膳食,似今之營養師。

 

2、御藥院 至道三年(公元997)設置,屬內侍省。起初御藥院以入內內侍3人掌管,

仁宗天聖四年(1026)又置上御藥及上御藥供奉多至9人。崇寧二年(1103)年御藥院一切供御湯藥的事改歸尚藥局管理,

鑒於御用藥品之重要,又增置內臣監官4人為奉御。

 

御藥院職責是檢驗秘方,以時劑和藥品進御及供奉禁中之用。此外,保管加工炮製國內外進貢藥物,採購藥材,

官員也常奉敕出使,如代表皇帝向駐邊臣帥賜藥,率太醫給疫區送藥。

 

()官辦藥廠與藥店

 

宋代藥物被列為專賣品,由市易務賣藥所經營。熙寧九年(1076)神宗詔令撤消合併舊有的熟藥庫、合藥所、賣藥所,

在京城開封設置太醫局熟藥所,又稱修合賣藥所,通稱藥局。委官監製和銷售成藥,為官藥局的創始。

熟藥所出售的成藥比生藥使用方便,很受醫生和病人歡迎。經營一年來,收息錢二萬五千緡,效益顯著。

 

崇寧二年(1103)熟藥所增加至5所,另設「修合藥所」2處,為製藥作坊。政和四年(1114)「修合藥所」改稱「醫藥合劑局」,

「熟藥所」改稱「醫藥惠民局」。南宋紹興六年(1136)於臨安設熟藥所4處,

其一為和劑局,由翰林醫官院選保醫官辨驗藥材。紹興十八年(1148)改熟藥所為「太平惠民局」,

熟藥所除日常以優惠價格向民間出售藥物,向地方批發,交換藥材外,還制定有每逢夏季,冬季和疫病流時施醫給藥制度,

輪流值班制度,藥品檢驗制度等。這些制度的制定及實施促進醫藥事業的發展在中國醫藥學史上有其積極意義。

熟藥所的設立,使《和劑局方》得以推廣,成藥使用有所普及,給民眾醫治疾病帶來了便利,是宋代醫學發展的特色之一。

可惜原是嘉惠人民的官藥局,隨著宋政府的日益腐敗,變得有名無實。

 

()與醫有關的慈善機構

 

1、安濟坊

政府設立病坊收容窮困無靠病人,給予醫藥照顧,濫觴於南北朝,唐代有悲田養病坊之設。

宋代的病坊設置有較大發展。崇寧元年(1102)置安濟坊於各路,收容貧病無靠者給予醫藥。

病人依病情輕重異室居住,「以防漸染」,又有廚舍以調製湯藥飲食。

另有養濟院收容臣病在道,旅店不能容留者,輪差醫生診治,俟病癒後再給錢米遣還鄉里。

政府對安濟坊的醫生和管理人員訂有獎懲條例,並委官經常檢察。此外,當時地方官紳也有個人出資建立病坊,

從事慈善事業,收治貧困無靠病者。宋代病坊備有病房,醫生和記錄治療效果與失誤的,

「手歷」(類似令之病歷記錄表),以便年終考績,其組織已漸具「醫院」雛形,理宗紹定二年

1229)繪製的平江圖(藏今蘇州市博物館)已見有「醫院」地名記載

(宋政和三年(1113)升蘇州為平江會,該府即今蘇州市)。

 

2、居養院

居養院始於唐代的悲田福田院。宋元符元年(1098)淮東路設官房,居養鰥寡孤獨貧困不能自存者,月給口糧,

病者給醫藥。崇寧四年宗賜名「居養院」,居養人的口糧,日用錢,冬季柴炭錢,政府也都有具體規定。

 

3、福田院

宋仁宗以前,京師已有東西兩福田院,安置老疾乞丐,嘉祐八年(1063)增南北兩福田院,各院有屋50間,

所養各以300人為額,內藏年拔給經費5千貫。

 

4、漏澤園

元豐間(10781085)神宗曾詔令在開封府置,以官地收葬屍骸。

崇寧三年(1104)徽宗再次下詔推廣命各地擇高擴不毛之地理漏澤園,掩埋貧無以葬者或客死暴圳者。

漏澤園制定有應葬者登記,對葬穴面積、深度也有具體要求。漏澤園的建立,客觀上改善了環境衛生,

對防止疫病流行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5、慈幼局

淳祐九年(1249)理宗給官田五百畝,於臨安創建慈幼局,收養遺棄的新生兒,

並置乳母餵養,無子女者可來領養。慈幼局的建立為育嬰堂的嚆矢,

 

6、保壽粹和館

創立於政和四年(1114),是掖庭宮人養病之處,位於宮城西北隅建官設屬。宣和七年(1125),徽宗下詔撤消。

 

7、病囚院

此院亦稱病牢,為監犯治病的醫院。真宗咸平四年(1001),今諸路置病囚院,

醫治持杖劫賊、徒、流以上病囚,其它病囚得保外就醫。

 

三、醫學教育

 

宋代醫學教育雖不如唐代穩定,卻有所改革和發展,醫政與醫學分,太醫局成為國家最高醫學教育機構,

地方也設有「醫學」專門培養醫藥人才。

 

()國家醫學教育機構

 

太醫局 醫學教育設立機構,始自仁宗慶曆四年(1044),太常寺置太醫同,於翰林院選拔醫官講授醫經。

王安石變法後,推行三舍升試法,改革醫學教育。熙寧九年(1076)太醫局不再隸於太常寺,成為醫學教育專門機構,

開醫學教育獨立發展的先河,置提舉及局判、管勾官。局判以知醫事者充任,掌醫學教授學生。

 

通常每年春季招收學生,以300人為額,採取「三舍升試法」分級教學,外舍(低年級)200人,內舍(中年級)60人、

上舍(高年級)40人。設方脈科、針科、瘍科三個專業。本科學生必須兼通其他有關學科,

所謂「三科通十三事」,即要求各科學生有廣博的基本知識。

 

(1)方脈科:必修大小方脈及風科,兼習《脈經》、《傷寒論》。

 

(2)針科:必修針、灸、口齒、咽喉、眼、耳,兼習《黃帝三部針灸經》、《龍木論》。

 

(3)瘍科:必修瘡腫、折傷、金瘡、書禁,兼習《黃帝三部針灸經》、《千金翼方》。

 

三科必修的公共課程則是《素問》、《難經》、《諸病源候論》、《補註本草》、《千金要方》。

 

在針灸教學中採用王惟一發明鑄造的針灸銅人,進行直觀教學,也是歷代醫學教育的一大創舉。

 

考試訪大學之法,建立了嚴格的制度。每月一次私試,每年一次試。成績分為優、平、否三等。

優良者升為內舍,每年一次會試,及格者升為上舍。還根據學生的品德和技術水平,

將上舍分為上、中、下三等。學生在學期間為使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除課業學習外,還要參加臨診,

輪流為太學、律學、武學的學生及各營將士治病,年終根據每個學生的臨床記錄考察其成績,

按療效高低分為上、中、下三等,其失誤多者,酌量輕重給予處罰,嚴重者勒令退學。

 

元豐改制後,太醫局隸太常禮部,學生限額300人,設大方脈(120)人、風科(80)人、小方脈(20)人、

眼科〔20)人、瘡腫兼折傷(20)、產科(10)、口齒兼咽喉科(10)、針灸科(10)、金鏃兼書禁科〔10)

神宗死後,王安石新法天折,醫學教育一度實行的「三舍升試法」也被廢止。

 

崇寧二年(1103)微宗詔令另在國子監設立「醫學」,吸收儒生學醫,造就有文化素養的醫學人才,

以改變醫學的社會地位,醫學教育恢復「三舍升試法」。由於徽宗的倡導,當時五運六氣之說盛行。

運氣也成為學習重點之一,列為各科必試科目。

 

公試合格後,選取醫療技術精良者充當藥局醫師以下職務,其餘各以其等第補官,

或派為本學博士、正錄,或委為外州醫學教授。

 

()地方醫學教育

 

宋代地方醫學教育也較發達和普及,嘉祐六年(1061),各道、州、府仿照太醫局的教學方式,設立地方醫學,

吸收本地學生習醫,選官管勾,由醫學博士教習醫書,學滿一年時,委官進行考試,合格者補充為地方醫官。

學生名額大郡以10人為限,小郡以7人為限,其中小方脈專業各為3人。

 

政和五年(1115),州、縣醫學隸屬於當地提舉學事司,學生分齋教養,設科及課程均仿太醫局。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