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學通史   上一頁     下一頁

 

四川國醫學院

 

四川國醫學院創建於1936年,它在十餘年中培養了大批中醫藥人才,據不完全統計,從1936年至1949年,

累計招生23班,先後共培養學生近千人。

 

廣東中醫藥專門學校

 

廣東中醫藥專門學校是由省港藥材行暨廣州中醫知名人士共同倡議創辦的中醫高等本科專業學校。

該校籌建於1913年,並於191610月正式成立中醫藥學校省港籌辦處,公推盧乃潼、李蓉生為廣州籌辦處總理,

伍耀庭、曾思普為香港籌辦分處總理,以專貴成。

 

中醫藥學校省港等分處成立後,粵省署遲遲未肯辦理學校立案事宜。

1917年冬,總理盧乃潼親赴北平面見內政部長,幾經艱辛努力,始獲成功。

1918115日,奉內政部第l98號批文,應准如呈立案。127日,又接粵省省長公署第151號批文,

准予備案候行省會警察廳切實保護。

 

1924915日,廣東中醫藥專門學校建成舉行開學典禮,

首任校長盧乃潼發表演講:「中國天然之藥產,歲值萬萬,民生國課,多給於斯,儻因中醫衰落,中藥隨之,其關係至大,

本校設立之宗旨,習中醫以存中藥,由中醫以通西醫,保存國粹。維護土貨,以養成醫學之人才。」

這是盧氏對學生的訓詞,也可以說是省港中醫界創辦教育之目的。

 

廣東中醫藥專門學校至1955年停辦。

三十年來共有畢業生21571人,曾學課於該校者322人合計893人,培養大批優秀中醫藥人才。

 

廣東光漢中醫專門學校

 

廣東光漢中醫專門學校創辦於1924年,前身是廣州醫學求益社、廣州醫學衛生社、廣東中醫教員養成所等社團教育組織,

1924年陸海軍大元帥大本營(即孫中山領導之廣東國民革命政府)內政部備案,改稱為專門學校正式招生上課。

 

廣東光漢中醫專門學校與廣州地區社會慈善機構「九大善堂」關係密切。

 

鐵樵函授中醫學校

 

該校由近代名醫惲鐵樵創辦。1925年,惲鐵樵與國學大師章太炎先生及其弟子張破浪共同組織「中國通函教授學社」,

地址設在上海英租界西藏路大順里509號,是年即通函教授學員250名,所發課本有章太炎編寫之《雜病新論》、

《傷寒論要義選刊》及惲鐵樵編寫的《內經要義選刊》等。

WuHouxin. Study on Yun Tieqiao, a Medical scholar inModern China.

Graduate Thesis of Postgraduate Student of88 Class in the Institute of Medical History

andLiterature of China Academy of TCM.吳厚新:

近代中醫學家惲鐵樵研究,中醫研究院醫史文獻究所88級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199117.)。

1925年秋,惲氏發表「創刊函授學校宣言」,其後通函受業者多達六百餘人,入學者遍及神州,南洋諸國亦多有遙從。

編寫面授講義計有《傷寒論講義》、《內經講義》等20種。

 

1928年,鐵樵中醫函授學校停辦。1933冬,又經鐵樵函授醫學事務所重辦,問業者達三百人,並主編《鐵樵醫學月列》,

發行20期,內設論說、學員課藝問答等欄目,成為近代中醫教育史上以函授形式辦學影響最大的中醫學校。

 

近代中醫基礎理論和醫史文獻研究

 

 

中醫基礎理論研究

 

中醫基礎理論除在固有理論體系範疇內不斷有所發展外,同時由於西醫學的傳入,

為中醫學引進了一個參照系統和競爭對手,在對人體與疾病的認識方面吸收了部分西醫的觀點,

一些新的概念或學說深入到人們思想中,例如生理、病理、解剖、診斷、細胞、組織、系統,以及神經、循環、

呼吸、消化、分泌、生殖等。在基礎理論方面出現了一批以「生理」、「病理」、「診斷」等命名的中醫書籍和教材。

l9世紀末直至20世紀40年代,否定中醫主體文化、否定中醫學的思潮對中醫基本理論進行了衝擊,中醫界奮起應戰

(詳見第五章第一節)。通過論爭雙方對中醫基本理論的反覆爭辨與深入探討,

使中醫界對於自身有了較為清醒的審視,認識到中西醫學文化基礎不同,出發點不同,方法不同,

只能部分溝通,不能完全合併。中醫學術自成體系,它有自己的理論範疇、實踐經驗和療效證明,

故始終有獨立存在的價值。論爭的結果,使中醫理論體系得到了一次較全面的整理和較科學的詮釋。

 

這一時期的脈學研究仍以祖述《內經》、《難經》、《脈經》、《傷寒論》等經典著作的脈學原理,

結合後世名家有價值的論述和研究者個人讀書臨證心得體會如以闡揚和發揮為主要方式,

出現了如周學海這樣對診斷學文獻進行系統整理,全面總結,

並對脈學理論深入研究做出貢獻的醫家及其《脈學四種》等較高水平的著作。

 

舌診是望診的重要內容,在此期也不斷得到發展。

 

1920年曹炳章(赤電)撰有《彩圖辨舌指南》,本書有論有圖,有治法有醫案,兼列方藥,內容較為完備。

 

文獻研究

 

一、中醫經典著作的文獻研究

 

近代醫家在《內經》文獻學研究方面成績卓著,初期(清末民初)大多致力於經典考證、校勘,

而後期則側重於闡述經義,並進行系統的整理類編。

 

清末民初,在乾嘉考據學餘緒影響下《內經》訓詁研究興起。晚清經學大師俞樾(號曲園,18211906)的《讀書余錄》,

也涉及他讀《內經》的考據心得,後人將這部分內容單獨抄錄,刊載於《三三醫書》,題名《內經辨言》

(YuYue.Analysis and Explanation of Lutcmal Classic. In: Firstvolume of Three Three Medical Book:Haongzhou,1924.俞樾

《內經辨言》(《三三醫書》第一集,1924年杭州排印),

胡澍撰《黃帝內經素問校義》

(HuShu.Proofreading of Plain Questions of Yellow Emperor'sInternal Classic. In:

 Pan zhuyin,eds.16Th volume ofPangxizhai's Collection: Wu County 1883.胡澍《黃帝內經素問校義》

(吳縣潘祖蔭刻入《滂喜齋叢書》,第16期),

清光緒九年(1883年)蛟仁二位堂刻本)。顧現光撰寫《素問校勘記》、《靈樞校勘記》。

樸學大師孫詒讓(18481908),在前述俞氏、胡氏、顧氏之後,再度校《素問》,

著有《素問王冰注校》一卷(Sunyirang. Annolation and Proofreading of Plain Questionsby WangBing, printed by sun in Ruian in1894.

孫詒讓《素問王冰注校》(《禮》卷11),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瑞安孫氏刻本)。

 

馮承熙在《素問懸解》(清同光年間陽源馮氏本)重刻時,於書末附有《校余偶記》1

Feng ChengxiNotes of Proofreading Work In Explanation of suspensesin Plain Questions,1872.馮承熙《校余偶識》

(附《素問懸解》後),清同治十一年至光緒六年(1872-1880年)刻本),計收錄其校勘心得90餘條。

近代在《內經》訓詁方面碩果累累。

 

民國時期,由於中西醫論爭激烈,《內經》研究已不再停留於訓詁詮釋,而是闡明《內經》的學術價值,

旨在捍衛中醫理論體系。惲鐵樵的《群經見智錄》和楊則民的《內經哲學之檢討》是這類研究工作的代表作。

唐容川的《中西匯通醫經精義》,是以藏象學說為主體,以西醫解剖知識作為經文註腳,

近代大多數醫家則傾向於仿照科學體例框架,參考西醫學科體例設計中醫學校教程,以新的思路纂輯《內經》。

 

《時氏內經學》與《秦氏內經學》是民國時期盛行的《內經》研究著作秦伯未致力於《內經》研究歷經數十年,

早年曾有《內經》訓詁之作——《讀內經記》,後撰成《內經病機十九條研究》。秦氏又著《內經類證》(1929年),

將《素問》、《靈樞》中有關敘述病證的經文摘出,共整理得《內經》所記載病類44種和病侯311種,

並對摘錄的文獻進行分類編纂,在文獻學與研究方法上較明張介賓《類經》更為深入。最後於1934年完成《秦氏內經學》。

 

綜上所述,近代在《內經》文獻研究方面不僅成績卓著,而且頗具時代氣息,不僅論著數量多,研究深度廣度超出前代,

而且研究方法與風格亦與前人迥然不同。前期在乾嘉餘緒影響下,進行了大量的《內經》訓詁,前所未有;

而後期受西學影響,在《內經》文獻類編上形成奇特的框架。

諸多學術因素為《內經》研究在方法論方面增添了新的活力,使得近代《內經》研究頗具特色

 

二、叢書、工具書的編寫

 

近代由於西學東漸,在醫學領域,除了繼承前代繼續彙集列刻經典醫籍和匯刻經過精校、評註的典籍外,

以匯刻臨床實用醫書和醫學入門讀物成為主流。中西醫書的合刻及匯通醫學公書的出現,是這一時期叢書領域的特點。

醫學工具書在這一時期有較大的發展,不僅首次出現了辭典類著作,而且各種書目在此對期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為現代醫學辭典類著作和各種工具書的編寫奠定了基礎。據《中醫圖書聯合目錄》

1960年)所載,這一時期的醫學叢書約有135部,辭典類著作約14部,書目類著作約34部。

 

三、醫學史研究

 

陳邦賢著《中國醫學史》為中國第一部醫學通史,我國系統研究醫學史著作之濫觴。伍連德稱其為「空前之傑作矣。」

(ChenBangxian. Preface of the first edition of ChineseMedical History. Shanghai Medical PublishingHouse,1920.陳邦賢:

《中國醫學史》第1版序,上海醫學書局l920),作者認為一人學識有限,為了集思廣益,倡建「醫史研究會」

Chen Bangxian Regulations of the Research society ofMedieal Histoy J Tradi Chin 8 West Med,1914,10thissue.

《醫史研究會章程》刊於《中西醫學報》l9145月,第4年合訂本第10期),「邀我邦諸友,入會磋磨」,共同修改補充。

參與討論的研究會成員中不乏醫界名流,如余伯陶先生,他是神州醫藥總會會長,

陳氏書中記載民國初年中醫界為興辦教育開展請願抗爭之事,余先生正是這次請願活動的組織者,

可見這一節記載翔實可信,是來源於當事者的第一手資料。這部專著內容豐富,給後人留下許多可貴的史料。

 

近代我國另一部重要的醫學史著件,是王吉民、伍連德合作撰寫的《History of ChineseMediecine(中國醫史,英文)》。

伍連德,王吉民是中華醫史學會的創始人。此書在近代西洋醫學傳入中國的歷史進程方面,記述甚詳,內容豐富,

書中引用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如教會、海關中有關資料),對西醫在我國逐步成長的歷史作了翔實記載。

 

近代較晚年代的醫史著作,有李濤的《醫學史綱》,陳邦資《中國醫學史》,王吉民、伍德《中國醫史(英文)》

和李濤《醫學史紉》等三部著作,是中國近代具有代表性的醫學史研究成果。

 

在中國醫藥發展史研究方面,隨著興辦中醫教育,在各院校教材的基礎上,產生出幾部醫史著作。

謝觀(利恆)《中國醫學源流論》(1935)是一部中醫史佳作。

 

近代我國醫史界在開拓疾病史研究方面成績卓著。

 

博物館在我國作為一種獨立的文化機構發軔於近代。1938年中國醫史博物館正式成立,王吉民任館長,

該館是我國最早的醫史專業博物館。

 

近代中醫藥書刊出版與藥學術團體的建立

 

中醫藥書籍的出版

 

近代中醫藥出版業的發展

 

18401874年,這時出版的中醫藥書籍,絕大部分是重刻或刊刻古醫書;

1875年∼1911年編纂出版不少有價值的醫學叢書。19121849年各地書局在近代刊刻好多醫籍,

其中以上海、四川、廣東、京津比較突出。上海千頃堂書局、廣益書局、錦章書局近代出版醫籍百餘種。

上海大東書局30年代初聘請魯炳康主編《中國醫學大成》。世界書於1986年出版《珍本醫書集成》90種,

《皇漢醫學叢書》72種。中華書局1941年出版蔡陸仙編輯的《中國醫藥彙編》。

 

專業性的中醫書籍出版機構

 

近代專業性醫書出版機構首推何廉臣、襲吉生於1908年創辦的紹興醫藥學研究社,該社初期出版《紹興醫藥學報)

連續刊登醫藥書籍。嗣後裘吉生創立三三醫社。上海中醫書局創辦於二十年代,為了較好地宣傳中醫文化、

便利醫藥書籍流通,在書局創辦初期即廣泛徵集前賢著作醫稿,著手編輯刊印。

 

3}中醫藥期刊的創辦

 

為了維護和發展祖國醫學,促進中醫藥學術交流,中醫藥界有識之士相繼創辦了一些刊物.

1908年至1949年總計,創辦的中醫藥期刊(目前尚存)約有260餘種。

 

中醫藥學術團體的建立

 

鴉片戰爭後,西方醫學大量傳入我國,中醫藥學受到衝擊和排斥。為了振興、發展改進中醫學術,二十世紀初葉,

南北各地相繼創辦中醫學會和醫藥學術團體。1902年,余伯陶、李平書、陳蓮舫、蔡小香、春圃等發起組織「上海醫會」。

並於19066月成立「上海醫務會」,入會者達200餘人,是我國近代最早創辦的中醫學術團體1907年,周雪樵、蔡小香、

丁福保、何廉臣等在上海創辦「中國醫學會」,「以研究醫學及藥學,交換知識。

養成德義,振興醫學為目的(中國醫學會會章,醫學報,1910年,(1))」。1910年(清·宣統二年)

翰林院侍讀學土惲毓鼎奏稱京都創辦「醫學研究會」,獲准立案。中華民國建立後,中醫學會和學術團體日漸增多,

大體上可歸納為三種類型:

(1)中醫學會、研究會,以整理、研究和發展中醫學為主要宗旨,其中較著名的如神州醫藥總合、太原中醫改進研究會、

武進中醫學會、中國針炙學研究社、天津國醫研究會、重慶國醫學研究會等等,

(2)中西醫學研究會(),旨在溝逼中西醫學,發展或提倡中醫科學化,

如中西醫學研究會、中西醫學研究社、中醫科學研究社等等,

3)醫藥改進會及其它團體,如全國醫藥總會、中央國醫館醫藥改進會、中華醫史學會等等。

根據目前所見資料統計,19131947年各地創辦的學會、研究會、醫藥改進會及中醫協會、公會約有240多個。

這些學會和學術團體,對於推進中醫學術的研究、交流、維護髮展中醫藥學,作出了許多貢獻。 

 

中國醫學通史現代卷

現代衛生工作方針與事業管理 

 

衛生工作方針與組織建設

 

衛生工作方針的制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開創了中華民族五千年來文明發展史的新紀元,經過40多年的建設與發展,譜寫了新的歷史篇章。

 

新中國成立以前,中國的醫療衛生條件非常落後,疾病叢生、疫癧流行,各族人民長期承受著疾病和貧困的苦難,

新中國成立以來,隨著衛生事業獲得迅速發展,公共衛生設施的改善,醫藥衛生資源不斷增強,

人民物質文化生活得到顯著改善,從而使人民群眾的健康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綜合反映國民健康的主要指標,如嬰兒死亡率從解放前的200‰下降為31.4‰,孕產婦死亡率從1500/10萬下降為61.9/10萬。

長期以來,嚴重危害著人民健康的烈性傳染病,有的已經消滅和基本消除或得到控制;

絕大多數地方病和寄生蟲病的發生髮展,得到有效地控制;各種常見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明顯降低。

中國人口平均期望壽命已從解放前的35歲提高到70歲,居發展中國家的前列。我國近代史上,

中國人民被稱為「東亞病夫」的年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中國衛生工作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

最根本的是由於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衛生事業的發展制定了正確的方針政策。

 

一、衛生工作的四大方針

 

194910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111日,中央人民政府衛生部正式成立。

遵照黨和政府領導國家建設的總方針,密切結合中國衛生工作的實際,為制訂衛生工作方針做了大量的工作。

在認真總結中國衛生事業的歷史發展經驗的基礎上,根據建國前夕制定的具有國家臨時憲法作用的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第48條規定:「提倡國民體育。推廣衛生醫藥事業,

並注意保護母親、嬰兒和兒童的健康。」制定了新中國的衛生工作方針。

 

195087日至19日,衛生部與中央人民政府革命軍事委員會衛生部聯合召開了第一屆全國衛生會議。

毛澤東主席為這次會議題詞:「團結新老中西各部分醫藥衛生人員,組成鞏固的統一戰線,為開展偉大的人民衛生工作而奮鬥。」

會議對目前中國的衛生情況,以及人民對衛生保健的要求作了深刻的分析,並得到了一致的共識。

在毛澤東題詞的指引下,與會人員對開展偉大的人民衛生工作確定了「面向工農兵」、「預防為主」、

「團結中西醫」為衛生工作的三大原則,即指導新中國衛生工作設的三大方針。三大方針指明了中國衛生建設的方向。

概括的說,「面向工農兵」就是衛生工作要為人民大眾服務首先為工農兵服務;在業務方針與工作方法上,

就要以「預防為主」;在力量的組織與使用上,就要「團結中西醫」。這些方針的貫徹實行,對推動衛生事業的健康發展,

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服務於國家的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取得了顯著的成績,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並使之不斷發展和完善。

 

1942128日至13日,中央衛生部與軍委衛生部聯合召開了第二屆全國衛生會議。

會議總結了近三年來貫徹以上衛生工作三大方針的成就和經驗,特別是一年多來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的經驗,深刻認識到,

衛生工作必須依靠廣大人民群眾並使衛生工作與群眾運動相結合,才能取得更為顯著的成績,

因此,大會接受周恩來總理的建議,決議在衛生工作三大方針之外,增加「衛生工作與群眾運動相結合」這一重要方針。

 

二、新時期的衛生工作方針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衛生系統在全國社會改革開放形勢推動下,

為解決衛生服務的供求矛盾和一些計劃經濟時期形成的積弊,積極探索和推進衛生領域的改革與開放,

在挖掘衛生資源的潛力,調動衛生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擴大服務範圍,緩解供需矛盾等方面取得了成效,

也積累了許多新的經驗。適應衛生事業發展的需要,在199149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

根據國際國內衛生工作的新的發展,提出了中國在新的歷史時期的衛生工作方針,這就是「貫徹預防為主,

依靠科技進步,動員全社會參與,中西醫並重,為人民健康服務」的方針,同時,把醫療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在農村。

 

幾年來,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條件下,為發展中國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衛生事業,

在不斷深化衛生改革的進程中,進一步總結了建國以來衛生事業發展的歷史經驗。

主要是:堅持以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和基本方針,

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適應人民群眾的健康需求,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促進衛生事業持續、協調、健康發展;

堅持衛生工作為人民健康服務,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的正確方向,把精神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

衛生工作要以社會效益為最高準則;明確社會主義衛生事業的性質,衛生事業的發展要同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相協調,

並納入總體規劃;堅持醫療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到農村;堅持預防為主;重視中醫藥在衛生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努力造就一支愛國敬業、醫德高尚、技術精湛的衛生隊伍。

 

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為了貫徹黨的十四屆五中全會、六中全會精神,落實「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綱要

提出的衛生工作任務,保證跨世紀宏偉目標的順利實施,中共中央、國務院草擬了關於衛生改革與發展的決定,

並於1996129日至12日,在北京召開了建國以來第一次全國衛生工作會議。中國共產黨中央總書記江澤民、

國務院總理李鵬到會作了重要講話,衛生部部長陳敏章在會上作了《深化改革,加快發展,開創衛生工作新局面》的報告,

國務委員彭佩雲(女)作了總結講話。與會代表通過認真學習了江總書記和李鵬總理的講話,

討論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衛生改革與發展的決定》討論稿,交流了經驗,大家一致認為,

這次會議開得很適時、很必要,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必將有力地推動衛生事業的改革與發展。

會議解決了中國衛生事業改革與發展的重大方針問題,指明了衛生事業是造福於人民的事業,

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具有獨特的地位,發揮著不可缺少、不可代替的作用。

衛生事業是政府實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會公益事業。中國新時期的衛生工作方針是建國以來衛生工作歷史經驗的總結,

使1991年提出的衛生工作方針更加完善,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衛生事業的指南。

衛生改革的目的和指導思想在於增強衛生事業的活力,充分調動衛生機構和衛生人員的積極性,

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更好地為人民健康服務,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

此外,對改革城市職工醫療保障制度、加強農村衛生工作、發展中醫藥、加強隊伍建設、完善衛生經驗政策、

加強衛生執法監督等提出原則要求。《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衛生改革和發展的決定》已於1997115日頒布。

《決定》的貫徹執行,必將加快衛生工作的改革與發展,在為人民健康服務,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衛生組織建設

 

新中國成立四十多年來,在黨和人民政府的領導下,各類醫藥衛生組織逐步建立健全起來,

形成了從中央到地方完整的組織體系,成為貫徹執行衛生工作方針,開展各項衛生工作維護人民健康的業務實體。

其中主要包括衛生行政組織和醫藥衛生業務組織。

 

一、衛生行政組織

 

衛生行政組織是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權機構中主管衛生行政管理的工作部門。建國伊始,中央人民政府即衛生部,

李德全女士任部長,醫學專家賀誠任第一副部長。在國民經濟恢復時期,衛生工作的主要任務是:

醫治舊社會遺留給人民健康上的創傷,防治危害最大的急性傳染病,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

為組織進行各項業務工作,衛生部設置了保健防疫、醫政、婦幼衛生、計劃檢查、衛生宣傳等局、處,

以及全國衛生科學研究委員會等機構。在有計劃地進行國民經濟建設時期,衛生部的主要任務是:

在農村繼續大力防治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傳染病、寄生蟲病、地方病等疾病;在有計劃地發展醫療衛生組織的同時,

加強工業和交通運輸業的衛生工作。隨著衛生工作方針政策的深入貫徹,衛生部設立了衛生防疫、

醫療預防、中醫、婦幼衛生、醫學教育、藥政管理、保健、計劃財務等司、局,基本上形成了適應工作

開展的衛生行政管理體制。

 

但是,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動亂期間,衛生部各業務司、局被全部撤銷,僅成立一個「業務組」綜管全國衛生工作,

結果造成職責不清、分工不明、管理混亂,給衛生事業帶來嚴重的損失。

 

197610月,十年動亂得以結束,衛生事業開始復甦。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

全黨工作的重點要轉移到現代化建設上來。在這個新的歷史時期,衛生部的主要任務和職責是:

根據黨和國家建設的路線、方針、政策,管理全國衛生事業,開展防病治病工作,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

建設和發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為加強各項業務工作的領導,衛生部重新恢復了正常的建制。

 

1982年,根據中央國家機關實行機構改革的精神,衛生部的組織機構進行了相應的調整和精簡,

中央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辦公室、中央保健委員會辦公室也設在衛生部內,由部長或副部長參加該組織的領導工作。

 

1986110日,國務院召集會議,討論了中醫藥問題,對發展中醫事業,決定設立國家中醫管理局。

中醫管理局是國務院直屬機構,由衛生部代管。國家中醫管理局成立,衛生部中醫司遂即撤銷。

198853日,國務院決定成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將原屬國家醫藥管理局管理的中藥部分劃歸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由衛生部歸口管理。任命衛生部副部長胡熙明兼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的成立,把中醫和中藥工作統管起來,使中醫藥事業得到較快的發展,加強了內涵建設,

中醫藥醫療保健服務質量和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隨著體制改革的發展,國務院機構改革繼續進行。七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批准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

要求政府機構改革要與經濟體制改革和政治體制改革相適,實行政企分開,政事分開。政府職能由微觀管理轉向宏觀管理,

由直接管理轉向間接管理。19881125日,國務院發布了衛生部「三定」方案。(定職能、定機構、定編製),

確立衛生部為國務院綜合管理全國衛生工作的職能部門,要進一步加強政策法規、綜合計劃、監督協調工作,

對全國衛生事業的發展和防病治病工作,統籌規劃,實行宏觀管理,對直屬的企業事業單位由直接管理為主轉變為間接管理。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以至地區(市)、縣、各級政府的衛生廳、局、科等衛生行政管理機構,

一般都是根據衛生部所設的業務司、局結合各地衛生工作的實際情況,設置相應的局、處、科(股),

分管各項業務工作。在縣以下的鄉(鎮)人民政府,一般都設有衛生助理員或文教衛生助理員,

負責管理本鄉範圍內的衛生工作。

 

二、衛生業務機構

 

1949年以前,中國醫療衛生機構很少。據統計,1949年全國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共計有3670個,

(衛生人員總數為54.44萬人),其中大小醫院2600所,門診部(所)769個,其他如療養、專科防治、婦幼保健、

醫學研究等單位,只有幾所或幾十所。就是這些很少的衛生機構也大多集中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區,

如上海市共有各類醫院153所。廣大農村大都處於缺醫少藥以至無醫無藥的狀況,廣大勞動人民根本得不到醫療衛生保障。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黨和政府不僅衛生工作制定了指導方針,而且舉辦了各類衛生機構,

培養和壯大了專業衛生隊伍。到1995年全國衛生機構總數為19.01萬個,衛生人員總數為537.34萬人。

 

鑒於廣大農村在解放前處於嚴重缺醫少藥狀態,因此,黨和政府一直把農村衛生建設作為醫療衛生工作的重點。

農村三級醫療預防保健網,即縣級醫療衛生機構對鄉衛生院的工作給予指導,鄉衛生院對村衛生所給予指導和支援。

早在六十年代三級醫療預防保健網已建立起來,近年來,隨著衛生改革的發展更趨完善。縣防疫站、

婦幼保健站和鄉鎮衛生院的建設也得到加強。

 

醫院建設在醫療衛生事業中佔有投入最大的事業單位。1995年,遍布全國城鄉和工礦企業等部門的醫院有6.78萬個。

40多年來,不僅醫院的數量有了很大發展,而且醫療設備更加完善,醫療技術有了較大的提高。

在醫院中,綜合性醫院數量最多,其中有些規模較大、設備良好,專科齊全,醫療技術水平較高,有的成為省、

自治區、市、縣或部門的醫療中心。此外,還設立了專科醫院、教學醫院、職工醫院、中醫醫院、療養院等。

 

貫徹預防為主的工作方針,加強疾病預防工作,衛生防疫機構從無到有,得到較快的發展。到1995年,

衛生防疫站已達3629所。此外,還有重點地建立了一些防治人專雜病、地方病、寄生蟲病、職業病的專科防治所。

 

發展婦女兒童保健事業是中國衛生事業的一個重要方面。在婦幼保健組織建設上,中央及省、

市衛生行政部門都有婦幼衛生機構。在婦幼衛生醫療保健方面,除綜合醫院設有婦產科和兒科外,

全國各地建立了婦幼保健院、所、站,以及婦產醫院、兒童醫院。

 

為發展醫學科技事業,國家十分重視建立和健全各種醫藥衛生科研機構,全國獨立設置的醫學科學研究機構,

在建國之初只有四個,總工作人員數僅有300人,到1993年增加到436個,工作人員總數為39100多人。

此外,還有數百個附設性的醫學科研機構,它們是附屬於一個醫藥院校、醫院或衛生防疫站的科研機構。

這些附設性的機構,也是醫藥科學研究的一支重要力量。

 

我國衛生組織建設,在五十年代初期是參照前蘇聯的做法,並吸取建國前革命軍隊和根據地開展衛生工作經驗,

結合工作實際需要進行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實行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改革開發,

推動了經驗體制和政治體制的改革。隨著政府部門的體制改革,職能的轉變,衛生部的組織機構也刊物了相應的調整,

並逐步實行國家公務員制度,工作效能有了新的提高。

 

衛生組織是適應工作任務的需要而建立的,同時,根據事業的發展,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進行必要的調整,

使之更加完善。如根據衛生工作方針和黨的中醫政策,進一步做好中醫藥學的繼承發揚工作,加強中醫藥的管理,

發展中醫藥事業,1986年國務院決定成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1988年又改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從而使中醫藥事業得到較快的發展。再如,為了加強全國衛生防病工作的技術指導,發展我國預防醫學,

1986年衛生部成立了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

 

隨著改革開族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改革的發展,和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健全,衛生改革必將深入發展,

衛生體制不斷完善,衛生組織建設則更加合理,效率更加提高,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衛生事業中,

中國的衛生組織建設將達到一個新的水平。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