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瀉

泄瀉是以大便次數增多,糞質稀薄,甚至瀉出如水樣為臨床特徵的一種脾胃腸病證。

泄與瀉在病情上有一定區別,糞出少而勢緩,若漏泄之狀者為泄;

糞大出而勢直無阻,若傾瀉之狀者為瀉,然近代多泄、瀉並稱,統稱為泄瀉。

 

泄瀉是一種常見的脾胃腸病證,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以夏秋兩季較為多見。中醫藥治療本病有較好的療效。

 

《內經》稱本病證為「鶩溏」、「飧泄」、「濡泄」、「洞泄」、「注下」、「後泄」等等,

且對本病的病機有較全面的論述,如《素問.生氣通天論篇》曰:「因於露風,乃生寒熱,是以春傷於風,邪氣留連,乃為洞泄。」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曰:「清氣在下,則生飧泄。」「濕勝則濡瀉。」

《素問.舉痛論篇》曰:「寒氣客於小腸,小腸不得成聚,故後泄腹痛矣。」《

素問.至真要大論篇》曰:「諸嘔吐酸,暴注下迫,皆屬於熱。」說明風、寒、熱、濕均可引起泄瀉。

《素問.太陰陽明論篇》指出:「飲食不節,起居不時者,陰受之,……陰受之則人五臟,……下為飧泄。」

《素問.舉痛論篇》指出:「怒則氣逆,甚則嘔血及飧泄。」說明飲食、起居、情志失宜,亦可發生泄瀉。

另外《素問.脈要精微論篇》曰:「胃脈實則脹,虛則泄。」

《素問.臟氣法時論篇》曰:「脾病者,……虛則腹滿腸鳴,飧泄食不化。」《

素問.宣明五氣篇》謂:「五氣所病,……大腸小腸為泄。」說明泄瀉的病變臟腑與脾胃大小腸有關。

 

《內經》關於泄瀉的理論體系,為後世奠定了基礎。張仲景將泄瀉和痢疾統稱為下利。

《金匱要略.嘔吐穢下利病脈證治》中將本病分為虛寒、實熱積滯和濕阻氣滯三型,並且提出了具體的證治。

如「下利清谷,里寒外熱,汗出而厥者,通脈四逆湯主之。」「氣利,訶梨勒散主之。」

指出了虛寒下利的症状,以及治療當遵溫陽和固澀二法。

又說:「下利三部脈皆平,按之心下堅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下利譫語,有燥屎也,小承氣湯主之。」提出對實熱積滯所致的下利,採取攻下通便法,即所謂「通因通用」法。

 

篇中還對濕邪內盛,阻滯氣機,不得宣暢,水氣並下而致「下利氣者」,提出「當利其小便」,

以分利腸中濕邪,即所謂「急開支河」之法。張仲景為後世泄瀉的辨證論治奠定了基礎。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泄瀉敘論》從三因學說角度全面地分析了泄瀉的病因病機,認為不僅外邪可導致泄瀉,情志失調亦可引起泄瀉。

 

《景岳全書.泄瀉》說:「凡泄瀉之病,多由水谷不分,故以利水為上策。」並分別列出了利水方劑。

《醫宗必讀.泄瀉》在總結前人治泄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著名的治泄九法,

即淡滲、升提、清涼、疏利、甘緩、酸收、燥脾、溫腎、固澀,其論述系統而全面,

是泄瀉治療學上的一大發展,其實用價值亦為臨床所證實。.

 

本病可見於西醫學中的多種疾病,如急慢性腸炎、腸結核、腸易激症候群、吸收不良症候群等,

當這些疾病出現泄瀉的表現時,均可參考本節辨證論治。應注意的是本病與西醫腹瀉的含義不完全相同。

 

【病因病機】

 

致瀉的病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感受外邪,飲食所傷,情志失調,脾胃虛弱,命門火衰等等。

這些病因導致脾虛濕盛,脾失健運,大小腸傳化失常,升降失調,清濁不分,而成泄瀉。

 

1.感受外邪引起泄瀉的外邪以暑、濕、寒、熱較為常見,其中又以感受濕邪致泄者最多。

脾喜燥而惡濕,外來濕邪,最易困阻脾土,以致升降失調,清濁不分,水谷雜下而發生泄瀉,故有「濕多成五泄」之說。

寒邪和暑熱之邪,雖然除了侵襲皮毛肺衛之外,亦能直接損傷脾胃腸,使其功能障礙,

但若引起泄瀉,必夾濕邪才能為患,即所謂「無濕不成泄」,

故《雜病源流犀燭.泄瀉源流》說:「濕盛則飧泄,乃獨由於濕耳。

不知風寒熱虛,雖皆能為病,苟脾強無濕,四者均不得而干之,何自成泄?

是泄雖有風寒熱虛之不同,要未有不源於濕者也。」

 

2.飲食所傷或飲食過量,停滯腸胃;或恣食肥甘,濕熱內生;或過食生冷,寒邪傷中;

或誤食腐餿不潔,食傷脾胃腸,化生食滯、寒濕、濕熱之邪,致運化失職,升降失調,清濁不分,而發生泄瀉。

正如《景岳全書,泄瀉》所說:

「若飲食失節,起居不時,以致脾胃受傷,則水反為濕,谷反為滯,精華之氣不能輸化,乃致合污下降而瀉痢作矣。」

 

3.情志失調煩惱郁怒,肝氣不舒,橫逆克脾,脾失健運,升降失調;

或憂鬱思慮,脾氣不運,土虛木乘,升降失職;或素體脾虛,逢怒進食,更傷脾土,引起脾失健運,升降失調,清濁不分,而成泄瀉。

故《景岳全書.泄瀉》曰:「凡遇怒氣便作泄瀉者,必先以怒時夾食,致傷脾胃,故但有所犯,即隨觸而發,

此肝脾二臟之病也。蓋以肝木克土,脾氣受傷而然。」

 

4.脾胃虛弱長期飲食不節,飢飽失調,或勞倦內傷,或久病體虛,或素體脾胃腸虛弱,

使胃腸功能減退,不能受納水谷,也不能運化精微,反聚水成濕,積穀為滯,致脾胃升降失司,

清濁不分,混雜而下,遂成泄瀉。如《景岳全書.泄瀉》曰:「泄瀉之本,無不由於脾胃。」

 

5.命門火衰,命門之火,助脾胃之運化以腐熟水谷。若年老體弱,腎氣不足;或久病之後,腎陽受損;

或房室無度,命門火衰,致脾失溫煦,運化失職,水谷不化,升降失調,清濁不分,而成泄瀉。

且腎為胃之關,主司二便,若腎氣不足,關門不利,則可發生大便滑泄、洞泄。

如《景岳全書.泄瀉》曰:「腎為胃關,開竅於二陰,所以二便之開閉,皆腎臟之所主,

今腎中陽氣不足,則命門火衰,而陰寒獨盛,故於子丑五更之後,當陽氣未復,陰氣盛極之時,即令人洞泄不止也。」

 

泄瀉的病因有外感、內傷之分,外感之中濕邪最為重要,脾惡濕,

外來濕邪,最易困阻脾土,致脾失健運,升降失調,水谷不化,清濁不分,混雜而下,形成泄瀉,

其他諸多外邪只有與濕邪相兼,方能致瀉。

內傷當中脾虛最為關鍵,泄瀉的病位在脾胃腸,大小腸的分清別濁和傳導變化功能

可以用脾胃的運化和升清降濁功能來概括,脾胃為泄瀉之本,脾主運化水濕,脾胃當中又以脾為主,

脾病脾虛,健運失職,清氣不升,清濁不分,自可成瀉,其他諸如寒、熱、濕、食等內、外之邪,

以及肝腎等臟腑所致的泄瀉,都只有在傷脾的基礎上,導致脾失健運時才能引起泄瀉。

 

同時,在發病和病變過程中外邪與內傷,外濕與內濕之間常相互影響,外濕最易傷脾,

脾虛又易生濕,互為因果。本病的基本病機是脾虛濕盛致使脾失健運,大小腸傳化失常,升降失調,清濁不分。

脾虛濕盛是導致本病發生的關鍵因素。

 

【臨床表現】

 

泄瀉以大便清稀為臨床特徵,或大便次數增多,糞質清稀;

或便次不多,但糞質清稀,甚至如水狀;或大便清薄,完谷不化,便中無膿血。

泄瀉之量或多或少,泄瀉之勢或緩或急。常兼有脘腹不適,腹脹腹痛腸鳴,食少納呆,小便不利等症状。

起病或緩或急,常有反覆發作史。常由外感寒熱濕邪,內傷飲食情志,勞倦,臟腑功能失調等誘發或加重。

 

【診斷】

 

1.具有大便次數增多,糞質稀薄,甚至瀉出如水樣的臨床特徵。其中以糞質清稀為必備條件。

 

2.常兼有脘腹不適,腹脹腹痛腸鳴,食少納呆,小便不利等症状。

 

3.起病或緩或急,常有反覆發作史。常因外感寒熱濕邪,內傷飲食情志,勞倦,臟腑,功能失調等誘發或加重。

 

4.大便常規、大便細菌培養、結腸X線及內窺鏡等檢查有助於診斷和鑒別診斷。

 

5.需除外其他病證中出現的泄瀉症状。

 

【鑒別診斷】

 

1.痢疾兩者均系大便次數增多,糞質稀薄的病證。痢疾以腹痛,里急後重,便下赤白膿血為主症,

而泄瀉以大便次數增多,糞質稀薄,甚至瀉出如水樣為主症,其大便中無膿血,也無里急後重,腹痛也或有或無。

 

2.霍亂霍亂是一種卒然起病,劇烈上吐下瀉,吐瀉並作的病證。

泄瀉與霍亂相比,同有大便清稀如水的症状,故需鑒別。

霍亂的發病特點是來勢急驟,變化迅速,病情兇險,起病時常先突然腹痛,繼則吐瀉交作,

所吐之物均為未消化之食物,氣味酸腐熱臭,所瀉之物多為黃色糞水,或如米泔,常伴惡寒發熱,

部分病人在吐瀉之後,津液耗傷,迅速消瘦,或發生轉筋,腹中絞痛,若吐瀉劇烈,

則見面色蒼白,目眶凹陷,汗出肢冷等津竭陽衰之危候。

而泄瀉只以大便次數增多,糞質稀薄,甚至瀉出如水樣為主症,一般起病不急驟,瀉水量不大,無米泔水樣便,津傷較輕,無危證。

 

【辨證論治】

 

辨證要點

 

1.辨寒熱虛實糞質清稀如水,或稀薄清冷,完谷不化,腹中冷痛,腸鳴,畏寒喜溫,常因飲食生冷而誘發者,多屬寒證;

糞便黃褐,臭味較重,瀉下急迫,肛門灼熱,常因進食辛辣燥熱食物而誘發者,多屬熱證;

病程較長,腹痛不甚且喜按,小便利,口不渴,稍進油膩或飲食稍多即瀉者,多屬虛證;

起病急,病程短,脘腹脹滿,腹痛拒按,瀉後痛減,瀉下物臭穢者,多屬實證。.

 

2.辨瀉下物大便清稀,或如水樣,瀉物腥穢者,多屬寒濕之證;

大便稀溏,其色黃褐,瀉物臭穢者,多系濕熱之證;大便溏垢,完谷不化,臭如敗卵,多為傷食之證。

 

3.辨輕重緩急泄瀉而飲食如常為輕證;泄瀉而不能食,消瘦,或暴瀉無度,或久泄滑脫不禁為重證;

急性起病,病程短為急性泄瀉;病程長,病勢緩為慢性泄瀉。

 

4.辨脾、肝、腎稍有飲食不慎或勞倦過度泄瀉即作或複發,食後脘悶不舒,面色萎黃,倦怠乏力,多屬病在脾;

泄瀉反覆不愈,每因情志因素使泄瀉發作或加重,腹痛腸鳴即瀉,瀉後痛減,矢氣頻作,胸脅脹悶者,多屬病在肝;

五更泄瀉,完谷不化,小腹冷痛,腰酸肢冷者,多屬病在腎。

 

治療原則

 

根據泄瀉脾虛濕盛,脾失健運的病機特點,治療應以運脾祛濕為原則。

急性泄瀉以濕盛為主,重用祛濕,輔以健脾,再依寒濕、濕熱的不同,分別採用溫化寒濕與清化濕熱之法。

兼夾表邪、暑邪、食滯者,又應分別佐以疏表、清暑、消導之劑。

 

慢性泄瀉以脾虛為主,當予運脾補虛,輔以祛濕,並根據不同證候,分別施以益氣健脾升提,

溫腎健脾,抑肝扶脾之法,久瀉不止者,尚宜固澀。

同時還應注意急性泄瀉不可驟用補澀,以免閉留邪氣;慢性泄瀉不可分利太過,以防耗其津氣;

清熱不可過用苦寒.,以免損傷脾陽;補虛不可純用甘溫,以免助濕。

若病情處於寒熱虛實兼夾或互相轉化時,當隨證而施治。

 

分證論治

 

『急性泄瀉』

 

.寒濕泄瀉

 

症状:泄瀉清稀,甚則如水樣,腹痛腸鳴,脘悶食少,苔白膩,脈濡緩。

若兼外感風寒,則惡寒發熱頭痛,肢體酸痛,苔薄白,脈浮。

 

治法:芳香化濕,解表散寒。

 

方藥:藿香正氣散。

 

方中藿香解表散寒,芳香化濕,白朮、茯苓、陳皮、半夏健脾除濕,厚朴、大腹皮理氣除滿,紫蘇、白芷解表散寒,

桔梗宣肺以化濕。若表邪偏重,寒熱身痛,可加荊芥、防風,或用荊防敗毒散;

若濕邪偏重,或寒濕在里,腹脹腸鳴,小便不利,苔白厚膩,可用胃苓湯健脾燥濕,化氣利濕;

若寒重於濕,腹脹冷痛者,可用理中丸加味。

 

.濕熱泄瀉

 

症状:泄瀉腹痛,瀉下急迫,或瀉而不爽,糞色黃褐,氣味臭穢,肛門灼熱,或身熱口渴,小便短黃,苔黃膩,脈滑數或濡數。

 

治法:清腸利濕。

 

方藥:葛根黃芩黃連湯。

 

該方是治療濕熱泄瀉的常用方劑。

方中葛根解肌清熱,煨用能升清止瀉,黃芩、黃連苦寒清熱燥濕,甘草甘緩和中。

若熱偏重,可加金銀花、馬齒莧以增清熱解毒之力;

若濕偏重,症見胸脘滿悶,口不渴,苔微黃厚膩者,可加薏苡仁、厚朴、茯苓、澤瀉、車前仁以增清熱利濕之力;

夾食者可加神曲、山楂、麥芽;如有發熱頭痛,脈浮等風熱表證,可加金銀花、連翹、薄荷;

如在夏暑期間,症見發熱頭重,煩渴自汗,小便短赤,脈濡數等,為暑濕侵襲,表裡同病,可用新加香薷飲合六一散以解暑清熱,利濕止瀉。

 

.傷食泄瀉

 

症状:瀉下稀便,臭如敗卵,伴有不消化食物,脘腹脹滿,腹痛腸鳴,瀉後痛減,噯腐酸臭,不思飲食,苔垢濁或厚膩,脈滑。

 

治法:消食導滯。

 

方藥:保和丸。

 

方中神曲、山楂、萊菔子消食和胃,半夏、陳皮和胃降逆,茯苓健脾祛濕,連翹清熱散結。

若食滯較重,脘腹脹滿,瀉而不暢者,可因勢利導,據通因通用的原則,

可加大黃、枳實、檳榔,或用枳實導滯丸,推盪積滯,使邪有出路,達到祛邪安正的目的。

 

『慢性泄瀉』

 

.脾虛泄瀉

 

症状:因稍進油膩食物或飲食稍多,大便次數即明顯增多而發生泄瀉,伴有不消化食物,

大便時瀉時溏,遷延反覆,飲食減少,食後脘悶不舒,面色萎黃,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脈細弱。

 

治法:健脾益氣,和胃滲濕。

 

方藥:參苓白朮散。

 

方中人蔘、白朮、茯苓、甘草健脾益氣,砂仁、陳皮、桔梗、扁豆、山藥、蓮子肉、薏苡仁理氣健脾化濕。

若脾陽虛衰,陰寒內盛,症見腹中冷痛,喜溫喜按,手足不溫,大便腥穢者,可用附子理中湯以溫中散寒;

若久瀉不愈,中氣下陷,症見短氣肛墜,時時欲便,解時快利,

甚則脫肛者,可用補中益氣湯,減當歸,並重用黃芪、党參以益氣升清,健脾止瀉。

 

.腎虛泄瀉

 

症状:黎明之前臍腹作痛,腸鳴即瀉,瀉下完谷,瀉後即安,小腹冷痛,形寒肢冷,腰膝酸軟,舌淡苔白,脈細弱。

 

治法:溫補脾腎,固澀止瀉。

 

方藥:四神丸。

 

方中補骨脂溫陽補腎,吳茱萸溫中散寒,肉豆蔻、五味子收澀止瀉。

可加附子、炮姜,或合金匱腎氣丸溫補脾腎。

若年老體弱,久瀉不止,中氣下陷,加黃芪、党參、白朮益氣昇陽健脾,亦可合桃花湯固澀止瀉。

 

.肝鬱泄瀉

 

症状:每逢抑鬱惱怒,或情緒緊張之時,即發生腹痛泄瀉,腹中雷鳴,攻竄作痛,腹痛即瀉,

瀉後痛減,矢氣頻作,胸脅脹悶,噯氣食少,舌淡,脈弦。

 

治法:抑肝扶脾,調中止瀉。

 

方藥:痛瀉要方。

 

方中白芍養血柔肝,白朮健脾補虛,陳皮理氣醒脾,防風升清止瀉。

若肝鬱氣滯,胸脅脘腹脹痛,可加柴胡、枳殼、香附;

若脾虛明顯,神疲食少者,加黃芪、党參、扁豆;

若久瀉不止,可加酸收之晶,如烏梅、五倍子、石榴皮等。

 

【轉歸預後】

 

急性泄瀉經過恰當治療,絕大多數病人能夠治癒;只有少數病人失治誤治,

或反覆發作者,導致病程遷延,日久不愈,由實轉虛,變為慢性泄瀉;

亦有極少數病人因暴瀉無度,耗氣傷津,會造成亡陰亡陽之變。

 

慢性泄瀉一般經正確治療,亦能獲愈;部分病例反覆發作,可由脾虛而致中氣下陷;

脾虛可以及腎,或脾腎相互影響,以致脾腎同病,則病情趨向加重;

若久瀉者,突見泄瀉無度,水漿不入,呼吸微弱,形體消瘦,身寒肢冷,脈微細欲絕,是脾氣下陷,腎失固攝,陰陽離絕之危候,預後多不良。

 

【預防與調攝】

 

平時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飲生水,忌食腐餿變質飲食,少食生冷瓜果;

居處冷暖適宜;並可結合食療健脾益胃。

一些急性泄瀉病人可暫禁食,以利於病情的恢復;對重度泄瀉者,應注意防止津液虧損,及時補充體液。

一般情況下可給予流質或半流質飲食。

 

【結語】

 

泄瀉是以大便次數增多,糞質稀薄,甚至瀉出如水樣為臨床特徵的一種脾胃腸病證。

臨床上應注意與痢疾、霍亂相鑒別。病因有感受外邪,飲食所傷,情志失調,脾胃虛弱,命門火衰等等。

這些病因導致脾虛濕盛,脾失健運,大小腸傳化失常,升降失調,清濁不分,而成泄瀉。

病位在脾胃腸。

辨證要點以辨寒熱虛實、瀉下物和緩急為主。

治療應以運脾祛濕為原則。急性泄瀉重用祛濕,輔以健脾,再依寒濕、濕熱的不同,分別採用溫化寒濕與清化濕熱之法。

慢性泄瀉以脾虛為主,當予運脾補虛,輔以祛濕,並根據不同證候,分別施以益氣健脾升提,溫腎健脾,抑肝扶脾之法,

久瀉不止者,尚宜固澀。同時還應注意急性泄瀉不可驟用補澀,以免閉留邪氣;

慢性泄瀉不可分利太過,以防耗其津氣;清熱不可過用苦寒,以免損傷脾陽;補虛不可純用甘溫,以免助濕。

 

【文獻摘要】

 

《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傷寒服湯藥,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瀉心湯已,復以他藥下之,

利不止,醫以理中與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餘糧湯主之,復不止者,當利其小便。」

 

《古今醫鑒.泄瀉》:「夫泄瀉者,注下之症也。蓋大腸為傳導之官,脾胃為水谷之海,

或為飲食生冷之所傷,或為暑濕風寒之所感,脾胃停滯,以致闌門清濁不分,發注於下,而為泄瀉也。」

 

《景岳全書.泄瀉》:「泄瀉之病,多見小水不利,水谷分則瀉自止,故曰:治瀉不利小水,非其治也。」

 

《醫學入門.泄瀉》:「凡瀉皆兼濕,初宜分理中焦,滲利下焦,久則升提,必滑脫不禁,然後用藥澀之。

其間有風勝兼以解表,寒勝兼以溫中,滑脫澀住,虛弱補益,食積消導,濕則淡滲,陷則升舉,隨證變用,

又不拘於次序,與痢大同。且補虛不可純用甘溫,太甘則生濕,清熱亦不可太苦,苦則傷脾。每兼淡劑利竅為妙。」

 

【現代研究】

 

.泄瀉的臨床研究

 

北京市脾胃學組報告北京地區603例泄瀉患者的調查結果:

①男性泄瀉患者多於女性,中老年患者最多,佔13

②泄瀉患者的臨床症状除大便次數增多,糞質稀薄或瀉下如水外,最常見的症状依次是:

腹部疼痛,食欲不振,夭便臭穢,噯腐酸臭,體倦乏力,口舌乾燥,口苦口粘,舌質紅或暗紅,舌苔黃膩或白膩,脈象弦滑或滑數。

③泄瀉的發病原因,與飲食不節關係最大,佔8723%。

④中醫辨證分型,夏秋季以濕熱證最多見,佔4942%。

 

其他較多見的證型依次為食滯證、脾虛證、脾腎陽虛證。

⑤西醫診斷以急性腸炎最多,佔6219%,其他病症依次是:慢性腸炎、消化不良、急性胃腸炎、腸功能紊亂等[北京中醫1991;(3):12)。

 

成氏等用自擬中藥復方製劑腸寧膠囊治療脾腎陽虛型泄瀉104例,並與對照組104例進行了對比研究。

腸寧膠囊由党參、白朮、砂仁、枳殼、白芍、吳茱萸、黃連、甘草、炮姜、山茱萸、肉豆蔻等中藥組成,

每粒O42g。對照組將復方黃連素片lOOmg,研碎加澱粉,裝入與腸寧膠囊一樣的腸溶膠囊中,

外觀包裝及服用膠囊粒數與腸寧膠囊一樣,均口服,每日3次,每次粒,50天為一療程。

結果治療組治癒32例,好轉64例,無效8例,1年內複發18例,總有效率923%;

對照組治癒44例,好轉41例,無效19例,1年內複發27例,總有效率817%。

實驗結果表明:腸寧膠囊能對抗寒藥大黃的致瀉作用,減少泄瀉的稀糞點數;

能降低小腸推進率,減慢小腸對炭乳的排空速度,並具有顯著的鎮痛作用,還能增強小鼠的體質,

具有顯著的耐寒能力[中國中西醫結合脾胃雜誌199641):34)。

 

黃氏從肝論治腸道激惹症候群,採用隨機交叉對照試驗,

用調肝方(柴胡、白芍、枳殼、木香、防風、救必應、白朮等)製成丸劑,治療腹瀉型腸道激惹症候群30例,

並與外形、大小、色澤等一致的安慰劑對照。

結果:30例患者在服調肝方期間,大便次數和性狀明顯改善,有效者28例,有效率為933%,

而服安慰劑期間,只有9例有效,有效率為30%,兩者對照P<001[中醫雜誌1990;(3):31]。

 

霍氏用苦參四君湯(苦參20g,党參、炒白朮各12g,茯苓log,甘草5g)加減,治療黴菌性腸炎32例,

並設口服制黴菌素片16例為對照組,15天為1療程。

治療結果:治療組治癒15例,顯效9例,好轉7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69%,

對照組總有效率為688%,取得了較好的療效[中醫雜誌1994;(10):569]。

 

劉氏等採用敷臍療法治療126例腹瀉,療效肯定。方法是先將黃芪、防已、吳茱萸、赤石脂、禹餘糧各等份製成軟膏,

將王不留行子研末備用。治療前先將王不留行子末和麝香末各少許摻人約05g軟膏中攪勻,

然後將攪勻後的軟膏填塞人臍穴中,以膠布貼緊封閉臍穴,以防藥物流出。

3天換藥1次,9天為1療程。治療期間停用其它藥物和療法。

治療結果:治癒122例,其中1天止瀉者120例,顯效3例,有效1例。

腸鳴音頻度計數(聽診)由治療前165次土46次/min1療程後下降至65次土36次/min[中醫藥學報1997;(1):27]。

 

.泄瀉的實驗研究

 

劉氏將脾虛證分為泄瀉組和非泄瀉組,發現泄瀉組全身機能低下症状的出現率顯著高於非泄瀉組,

泄瀉組的木糖吸收顯著低於非泄瀉組,提示脾虛泄瀉者營養物質吸收障礙程度較重,

其全身機能低下程度也較無泄瀉者為重。

 

王氏發現脾虛泄瀉病人紅細胞C3b受體花環率較正常人顯著降低(P<001),

各分型與正常人比均有顯著差異(P<005),

各型間的關係是脾氣虛<脾虛挾濕<脾虛濕熱,脾氣虛與脾虛挾濕、脾虛濕熱兩型比較均有顯著性差異(P<005),

脾虛挾濕與脾虛濕熱之間則無顯著性差異(P>005)[中國實驗臨床免疫學雜誌199134):40]。

 

黎氏等用放免法測定35例脾虛泄瀉病人,發現脾虛泄瀉組糞便SIGA較正常高,有極顯著差異(P<001),

且其含量有如下順序:脾虛組<脾虛濕熱組<脾虛挾濕組,

說明脾虛泄瀉存在胃腸道局部免疫狀態的改變[中國實驗臨床免疫學雜誌199131):37

 

信翟氏報導脾虛泄瀉患兒腸道局部免疫球蛋白(SIgn)明顯降低(P<001),並認為腸道SIgA分泌減少,

造成腸道局部免疫功能低下是脾虛泄瀉久治不愈的重要原因(中國醫藥學報199495):46)。

 

陳氏發現脾虛泄瀉患者表現為鋅(Zn)、鐵(Pe)含量下降,銅(Cu)含量升高,

認為鋅參與體內多種酶及核酸、蛋白質合成,缺鋅可致能量代謝障礙並影響胃腸粘膜修復而產生食慾下降,

故缺鋅是脾虛證的後果並是致納差乏力的原因之一。

缺鋅使血漿蛋白下降,產生貧血,故鋅的代謝與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相關[遼寧中醫雜誌1993;(7):3]。

 

任氏對脾虛腹瀉患者腸道菌群進行了研究,

對脾虛腹瀉和非脾虛腹瀉患者糞便中的8種常見厭氧菌和需氧菌進行了定量分析,

發現正常成人糞便菌群以厭氧菌為主,脾虛腹瀉患者較非脾虛腹瀉患者存在著嚴重的菌群失調,

認為中醫脾在維持正常腸道菌群生態平衡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中醫雜誌1992;(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