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脹

鼓脹系指肝病日久,肝脾腎功能失調,氣滯、血瘀、水停於腹中所導致的以腹脹大如鼓,皮色蒼黃,

脈絡暴露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種病證。本病在古醫籍中又稱單腹脹、臌、蜘蛛蠱等。

 

鼓脹為臨床上的常見病。歷代醫家對本病的防治十分重視,

把它列為「風、癆、鼓、膈」四大頑證之一,說明本病為臨床重證,治療上較為困難。

 

本病最早見於《內經》,對其病名、症状、治療法則等都有了概括的認識。

如《靈樞.水脹》記載其症状有「腹脹,身皆大,大與膚脹等也,色蒼黃,腹筋起」,

《素問.腹中論篇》記載其症状是「心腹滿,旦食則不能暮食」,病機是「飲食不節」,「氣聚於腹」,並「治之以雞矢醴」。

《金匱要略.水氣病脈證並治》所論述的石水、肝水等與本病相似,

如謂:「肝水者,其腹大,不能自轉側,脅下腹痛。」

 

晉代葛洪在《肘後備急方.治卒大腹水病方》中首次提出放腹水的適應證和方法:

「若唯腹大,下之不去,便針臍下二寸,人數分,令水出,孔合,須腹減乃止。」

隋代的《諸病源候論.水腫病》在病因上提出了「水毒」可引起鼓脹病,並用「水蠱」名之,

說明當時已認識到此病由水中之蟲所致。

金元時期《丹溪心法.鼓脹》認為本病病機是脾土受傷,不能運化,清濁相混,隧道壅塞,濕熱相生而成。

此期在治法上有主攻有主補的不同爭論,深化了鼓脹的研究。

及至明清,多數醫家認識到本病病變臟腑重點在脾,確立了鼓脹的病機為氣血水互結的本虛標實的病理觀,

治法上更加靈活多樣,積累了寶貴的經驗,至今仍有效地指導著臨床實踐。

 

根據臨床表現,鼓脹多屬西醫學所指的肝硬化腹水,

其中包括肝炎後性、血吸蟲性、膽汁性、營養性、中毒性等肝硬化之腹水期。

其它如腹腔內腫瘤、結核性腹膜炎等疾病,若出現鼓脹證候,亦可參考本節辨證論治。

 

【病因病機】

 

1.情志所傷肝主疏泄,性喜條達。若因情志抑鬱,肝氣鬱結,氣機不利,則血液運行不暢,以致肝之脈絡為瘀血所阻滯。

同時,肝氣鬱結,橫逆乘脾,脾失健運,水濕不化,以致氣滯、血瘀交阻,水停腹中,形成鼓脹。

 

2.酒食不節嗜酒過度,飲食不節,脾胃受傷,運化失職,酒濕濁氣蘊結中焦,土壅木郁,肝氣鬱結,

氣滯血阻,氣滯、血瘀、水濕三者相互影響,導致水停腹中,而成鼓脹。

 

3.感染血吸蟲在血吸蟲病流行區,遭受血吸蟲感染又未能及時進行治療,血吸蟲內傷肝脾,

肝傷則氣滯,脾傷則濕聚為水,蟲阻脈絡則血瘀,諸因素相互作用,終致水停腹中,形成鼓脹。

 

4.黃疸、積證失治黃疸本由濕邪致病,屬肝脾損傷之疾,脾傷則失健運,肝傷則肝氣鬱滯,

久則肝脾腎俱損,而致氣滯血瘀,水停腹中,漸成鼓脹。積聚之「積證」本由肝脾兩傷,

氣鬱與痰血凝聚而成,久則損傷愈重,凝聚愈深,終致氣滯、血瘀、水停腹中,發生鼓脹。

而且,鼓脹形成後,若經治療腹水雖消退,而積證未除,

其後終可因積證病變的再度加重而再度形成鼓脹,故有「積」是「脹病之根」之說。

 

5.脾腎虧虛腎主氣化,脾主運化。脾腎素虛,或勞欲過度,或久病所傷,造成脾腎虧虛,

脾虛則運化失職,清氣不升,清濁相混,水濕停聚;

腎虛則膀胱氣化無權,水不得泄而內停,若再與其他諸因素相互影響,則即引發或加重鼓脹。

 

在鼓脹的病變過程中,肝脾腎二臟常相互影響,肝鬱而乘脾,土壅則木郁,肝脾久病則傷腎,腎傷則火不生土或水不涵木。

同時氣、血、水也常相因為病,氣滯則血瘀,血不利而為水,水阻則氣滯;反之亦然。

氣血水結於腹中,水濕不化,久則實者愈實;

邪氣不斷殘正氣,使正氣日漸虛弱,久則虛者愈虛,故本虛標實,虛實並見為本病的主要病機特點。

 

晚期水濕之邪,郁久化熱,則可發生內擾或蒙閉心神,引動肝風,迫血妄行,絡傷血溢之變。

總之,鼓脹的病變部位在肝、脾、腎,基本病機是肝脾腎三臟功能失調,氣滯、血瘀、水停於腹中。病機特點為本虛標實。

 

[真臨床表現]

 

初起脘腹作脹,腹漸脹大,按之柔軟,食後尤甚,叩之呈鼓音及移動性濁音。

繼則腹部脹滿膨隆,高於胸部,仰臥位時腹部脹滿以兩側為甚,按之如囊裹水,

病甚者腹部膨隆堅滿,臍突皮光,四肢消瘦,或肢體浮腫。

皮色蒼黃,腹部青筋暴露,頸胸部可見赤絲血縷,手部可現肝掌。

危重階段尚可見吐血便血,神昏,痙厥等象。

常伴脅腹疼痛,食少,神疲乏力,尿少,出血傾向。

起病多緩慢,病程較長,常有黃疸、脅痛、積證的病史,酒食不節、蟲毒感染等病因。

 

【診斷】

 

1.具鼓脹的證候特徵:初起脘腹作脹,腹漸脹大,按之柔軟,食後尤甚,叩之呈鼓音及移動性濁音。

繼則腹部脹滿膨隆,高於胸部,仰臥時則腹部脹滿兩側尤甚,按之如囊裹水,病甚者腹部膨隆堅滿,臍突皮光。

腹部青筋暴露,頸胸部出現赤絲血縷,手部出現肝掌。四肢消瘦,面色青黃。

 

2.常伴脅腹疼痛,食少,神疲乏力,尿少,出血傾向。

 

3.起病多緩慢,病程較長,常有黃疸、脅痛、積證的病史,酒食不節、蟲毒感染等病因。

 

4.腹部B超、X線食道鋇餐造影、Cr檢查、腹水檢查,以及血清蛋白、凝血酶原時間等檢查,有助於診斷。

 

【鑒別診斷】

 

1.水腫水腫病是指體內水液瀦留,泛濫肌膚,引起頭面、眼瞼、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腫的一種病證。

嚴重的水腫病人也可出現胸水、腹水,因此需與鼓脹鑒別。

 

水腫的病因主要是外感風寒濕熱之邪,水濕浸漬:瘡毒浸淫,飲食勞倦,久病體虛等。

病機主要是肺失宜降通調,脾失健運,腎失開合,膀胱氣化失常,導致體內水液瀦留,泛濫肌膚。

其症状是先出現眼瞼、頭面或下肢浮腫,漸次出現四肢及全身浮腫,病情嚴重時才出現腹部脹大,腹壁無青筋暴露。

 

鼓脹病因主要是酒食不節,情志所傷,久病黃疸、積證,血吸蟲侵襲,勞倦過度,脾虛等。

主要病機是肝脾腎三臟功能失調,氣滯、血瘀、水停於腹中。

臨床上鼓脹先出現腹部脹大,病情較重時才出現下肢浮腫,甚至全身浮腫,腹壁多有青筋暴露。

 

2.腸覃腸覃是一種小腹內生長腫物,而月經又能按時來潮的病證,類似卵巢囊腫。

腸覃重症也可表現為腹部脹大膨隆,故需鑒別。

腸覃病人仰臥時,前腹叩診呈濁音,腹兩側呈鼓音,腹部前後膨脹度大於兩側膨脹度,

臍下腹圍大於臍部或臍上腹圍,臍孔有上移現象,腹壁無青筋暴露,婦科檢查有助診斷。

鼓脹則腹部前後膨脹度多小於兩側膨脹度,臍下腹圍小於臍上腹圍,臍孔無上移現象,

腹壁多有青筋暴露。腹部B超、X線食道鋇餐造影、CT檢查、腹水檢查等有助診斷。

 

【辨證論治】

 

辨證要點

 

1.辨緩急鼓脹雖然病程較長,但在緩慢病變過程中又有緩急之分。

若鼓脹在半月至一月間不斷進展為緩中之急,多為陽證、實證;若鼓脹遷延數月,則為緩中之緩,多屬陰證、虛證。

 

2.辨虛實的主次鼓脹雖屬虛中夾實,虛實並見,但虛實在不同階段各有側重。

一般說來,鼓脹初起,新感外邪,腹滿脹痛,腹水壅盛,腹皮青筋暴露顯著時,多以實證為主;

鼓脹久延,外邪已除,腹水已消,病勢趨緩,見肝脾腎虧虛者,多以虛證為主。

 

3.辨氣滯、血瘀、水停的主次以腹部脹滿,按壓腹部,按之即陷,隨手而起,

如按氣囊,鼓之如鼓等症為主者,多以氣滯為主.

腹脹大,內有積塊疼痛,外有腹壁青筋暴露,面、頸、胸部出現紅絲赤縷者,多以血瘀為主;

腹部脹大,狀如蛙腹,按之如囊裹水,或見腹部堅滿,腹皮繃急,叩之呈濁音者。

多以水停為主。以氣滯為主者,稱為「氣鼓」;以血瘀為主者,稱為「血鼓」;以水停為主者,稱為「水鼓」。

 

治療原則

 

本病的病機特點為本虛標實,虛實並見,故其治療宜謹據病機,以攻補兼施為原則,

實證為主則著重祛邪治標,根據具體病情,合理選用行氣、化瘀、健脾利水之劑,

若腹水嚴重,也可酌情暫行攻逐,同時輔以補虛;

虛證為主則側重扶正補虛,視證候之異,分別施以健脾溫腎,滋養肝腎等法,同時兼以祛邪。

 

分證論治

 

.氣滯濕阻

 

症状:腹部脹大,按之不堅,脅下脹滿或疼痛,飲食減少,食後腹脹,噯氣後稍減,尿量減少,舌白膩,脈弦細。

 

治法:疏肝理氣,健脾利水。

 

方藥:柴胡疏肝散合胃苓湯。

 

方中柴胡、枳殼、芍藥、川芎、香附疏肝理氣解郁;白朮、茯苓、豬苓、澤瀉健脾利水;

桂枝辛溫通陽,助膀胱之氣化而增強利水乏力;蒼朮、厚朴、陳皮健脾理氣除濕。

若苔膩微黃,口乾口苦,脈弦數,為氣鬱化火,可酌加丹皮、梔子;

若脅下刺痛不移,面青舌紫,脈弦澀,為氣滯血瘀者,可加延胡索、丹參、莪術;

若見頭暈失眠,舌質紅,脈弦細數者,可加制首烏、枸杞子、女貞子等。

 

.寒濕困脾

 

症状:腹大脹滿,按之如囊裹水,胸脘脹悶,得熱則舒,周身困重,畏寒肢腫,面浮或下肢微腫,

大便溏薄,小便短少,舌苔白膩水滑,脈弦遲。

 

治法:溫中健脾,行氣利水。

 

方藥:實脾飲。

 

方中附子、乾薑、白朮溫中健脾;木瓜、檳榔、茯苓行氣利水;厚朴、木香、草果理氣健脾燥濕;

甘草、生薑、大棗調和胃氣。水腫重者,可加桂枝、豬苓、澤瀉;

脘脅脹痛者,可加青皮、香附、延胡索、丹參;

脘腹脹滿者,可加鬱金、枳殼、砂仁;氣虛少氣者,加黃芪、党參。

 

用麝香01g,白鬍椒粉01G,拌勻,水調呈糊狀,敷臍上,用紗布覆蓋,膠布固定,2日更換1次。

有溫中散寒,理氣消脹之功。適用於寒濕困脾證。

 

.濕熱蘊結

 

症状:腹大堅滿,脘腹繃急,外堅內脹,拒按,煩熱口苦,渴不欲飲,小便赤澀,大便秘結或溏垢,

或有面目肌膚髮黃,舌邊尖紅,苔黃膩或灰黑而潤,脈弦數。

 

治法:清熱利濕,攻下逐水。

 

方藥:中滿分消丸合茵陳蒿湯、舟車丸。

 

中滿分消丸用黃芩、黃連、知母清熱除濕;茯苓、豬苓、澤瀉淡滲利尿;

厚朴、枳殼、半夏、陳皮、砂仁理氣燥濕;薑黃活血化瘀;

乾薑與黃芩、黃連、半夏同用,辛開苦降,除中滿,祛濕熱;

少佐人蔘、白朮、甘草健脾益氣,補虛護脾,使水去熱清而不傷正,深得治鼓脹之旨。

 

濕熱壅盛者,去人蔘、乾薑、甘草,加梔子、虎杖。

茵陳蒿湯中,茵陳清熱利濕,梔子清利三焦濕熱,大黃泄降腸中瘀熱。

攻下逐水用舟車丸,方中甘遂、大戟、芫花攻逐腹水;大黃、黑丑蕩滌瀉下,使水從二便分消;

青皮、陳皮、檳榔、木香理氣利濕;方中輕粉一味走而不守,逐水通便。舟車丸每用3-6g,應視病情與服藥反應調整服用劑量。

 

.肝脾血瘀

 

症状:腹大堅滿,按之不陷而硬,青筋怒張,脅腹刺痛拒按,面色晦暗,頭頸胸臂等處可見紅點赤縷,

唇色紫褐,大便色黑,肌膚甲錯,口於飲水不欲下咽,舌質紫暗或邊有瘀斑,脈細澀。

 

治法:活血化瘀,行氣利水。

 

方藥:調營飲。.

 

方中川芎、赤芍、大黃、莪術、延胡索、當歸活血化瘀利氣;

瞿麥、檳榔、葶藶子、赤茯苓、桑白皮、大腹皮、陳皮行氣利尿;

官桂、細辛溫經通陽;甘草調和諸藥。

大便色黑可加參三七、側柏葉;積塊甚者加穿山甲、水蛭;

瘀痰互結者,加白芥子、半夏等;水停過多,脹滿過甚者,可用十棗湯以攻逐水飲。

 

.脾腎陽虛

 

症状:腹大脹滿,形如蛙腹,撐脹不甚,朝寬暮急,面色蒼黃,胸脘滿悶,食少便溏,畏寒肢冷,

尿少腿腫,舌淡胖邊有齒痕,苔厚膩水滑,脈沉弱。

 

治法:溫補脾腎,化氣行水。

 

方藥:附子理中丸合五苓散、濟生腎氣丸。

 

偏於脾陽虛者可用附子理中丸合五苓散;偏於腎陽虛者用濟生腎氣丸,或與附子理中丸交替使用。

附子理中丸方用附子、乾薑溫中散寒;党參、白朮、甘草補氣健脾除濕。

五苓散中豬苓、茯苓、澤瀉淡滲利尿;白朮苦溫健脾燥濕;桂枝辛溫通陽化氣。

濟生腎氣丸中附子、肉桂溫補腎陽,化氣行水;熟地、山茱萸、山藥、牛膝滋腎填精;

茯苓、澤瀉、車前子利尿消腫;丹皮活血化瘀。

 

食少腹脹,食後尤甚,可加黃芪、山藥、薏苡仁、白扁豆;

畏寒神疲,面色青灰,脈弱無力者,酌加仙靈脾、巴戟天、仙茅;腹筋暴露者,稍加赤芍、澤蘭、三棱、莪術等。

 

鯉魚赤小豆湯:鯉魚500g(去鱗及內臟),赤小豆30g,多用於鼓脹虛證。

 

.肝腎陰虛

 

症状:腹大堅滿,甚則腹部青筋暴露,形體反見消瘦,面色晦暗,口燥咽干,心煩失眠,齒鼻時或衄血,小便短少,舌紅絳少津,脈弦細數。

 

治法:滋養肝腎,涼血化瘀。

 

方藥:六味地黃丸或一貫煎合膈下逐瘀湯。

 

六味地黃丸中熟地黃、山茱萸、山藥滋養肝腎,茯苓、澤瀉、丹皮淡滲利濕。

一貫煎中生地、沙參、麥冬、枸杞滋養肝腎,當歸、川棟子養血活血疏肝。

膈下逐瘀湯中五靈脂、赤芍、桃仁、紅花、丹皮活血化瘀,川芎、烏藥、延胡索、香附、枳殼行氣活血,甘草調和諸藥。

偏腎陰虛以六味地黃丸為主,合用膈下逐瘀湯;偏肝陰虛以一貫煎為主,合用膈下逐瘀湯。

 

若津傷口干,加石斛、花粉、蘆根、知母;午後發熱,酌加銀柴胡、鱉甲、地骨皮、白薇、青蒿;

齒鼻出血加梔子、蘆根、藕節炭;肌膚髮黃加茵陳、黃柏;若兼面赤顴紅者,可加龜板、鱉甲、牡蠣等。

 

.鼓脹出血

 

症状:輕者齒鼻出血,重者病勢突變,大量吐血或便血,脘腹脹滿,胃脘不適,吐血鮮紅或大便油黑,舌紅苔黃,脈弦數。

 

治法:清胃瀉火,化瘀止血。

 

方藥:瀉心湯合十灰散。

 

瀉心湯中大黃、黃連、黃芩大苦大寒,清胃瀉火;十灰散涼血化瘀止血。

酌加參三七化瘀止血;若出血過多,氣隨血脫,汗出肢冷,可急用獨參湯以扶正救脫。還應中西醫結合搶救治療。

 

.鼓脹神昏

 

症状:神志昏迷,高熱煩躁,怒目狂叫,或手足抽搐,口臭便秘,尿短赤,舌紅苔黃,脈弦數。

 

治法:清心開竅。

 

方藥:安宮牛黃丸、紫雪丹、至寶丹或用醒腦靜注射液。

 

上方皆為清心開竅之劑,皆適用於上述高熱,神昏,抽風諸症,然也各有側重,熱勢尤盛,內陷心包者,選用安宮牛黃丸;

痰熱內閉,昏迷較深者,選用至寶丹;

抽搐痙厥較甚者,選用紫雪丹。可用醒腦靜注射液40-60nd加入5-10%葡萄糖溶液中靜脈滴注,每日-2次,連續1-2周。

若症見神情淡漠獃滯,口中穢氣,舌淡苔濁膩,脈弦細者,當治以化濁開竅,選用蘇合香丸、玉樞丹等。

若病情進一步惡化,症見昏睡不醒,汗出肢冷,雙手撮空,不時抖動,脈微欲絕,此乃氣陰耗竭,元氣將絕的脫證,

可依據病情急用生脈注射液靜滴及參附牡蠣湯急煎,斂陰固脫。並應中西醫結合積極搶救。

 

阿魏、硼砂各30g,共為細末,用白酒適量調勻,敷於臍上,外用布帶束住,數日一換,有軟堅散結之效。

 

【轉歸預後】

 

本病病機以本虛標實為特點,病變極為複雜,概要論之,一般初起多以氣滯為主,

表現為氣滯濕阻證,隨著患者體質的變化及失治誤治,水濕可從寒化或熱化,濕從寒化,則轉變為寒濕困脾證;

濕從熱化,則轉變為濕熱蘊結證,表現為以實為主;

水勢壅盛之時,水濕阻氣阻血,氣滯血瘀益甚,呈現肝脾血瘀證。

 

若經治腹水大減或消失,而病遷延不愈,久則寒水傷陽,或過用寒涼,

又可由實為主轉變為以虛為主,而成脾腎陽虛之候;

熱水傷陰,也可由以實為主轉變為以虛為主,而成肝腎陰虛之候。

如復感外邪或過用滋補壅塞之劑,虛脹也可表現出實脹的症状。

 

本病初期,雖腹脹大,正氣漸虛,但經合理治療,尚可帶病延年;

若病至晚期,腹大如瓮,青筋暴露,臍心突起,大便如鴨溏,四肢消瘦,則預後不良;

若見吐血、便血、神昏、痙厥,則為危象,預後不良。

 

【預防與調攝】

 

加強對病毒性肝炎的早期防治,避免與血吸蟲、疫水及對肝臟有毒物質的接觸,及時治療黃疸、積證患者。

《雜病源流犀燭.腫脹源流》對調攝也有很好的經驗:「先令卻鹽味,厚衣衾,斷妄想,禁忿怒。」

即注意保暖,避免反覆感邪;注意勞逸結合,病情較重時應多臥床休息,腹水較多者可取半臥位,避免勞累;

注意營養,避免飲酒過度,病後應忌酒及粗硬飲食,腹水期應忌鹽;宜安心靜養,避免郁怒傷肝。

 

【結語】

 

鼓脹為臨床四大疑難重症之一,歷代醫家十分重視。

其臨床表現以腹脹大膨隆,皮色蒼黃,脈絡暴露為特徵。

鼓脹的病變部位在肝、脾、腎,基本病機是肝脾腎三臟功能失調,氣滯、血瘀,水停於腹中。

臨床上注意與水腫和腸覃鑒別。

辨證要點在虛實及氣滯、血瘀、水停的主次。

 

本病的病機特點為本虛標實,虛實並見,故其治療宜謹守病機,以攻補兼施為原則。

實證為主則著重祛邪,合理選用行氣、化瘀、健脾利水之劑,若腹水嚴重,也可酌情暫行攻逐,同時輔以補虛;

虛證為主則側重在扶正補虛,分別施以健脾溫腎,滋養肝腎等法,扶正重點在脾,同時兼以祛邪。

還應注意「至虛有盛候,大實有羸狀」的特點,切實做到補虛不忘實,泄實不忘虛,

切忌一味攻伐,導致正氣不支,邪戀不去,出現危象。

 

【文獻摘要】

 

《素問.腹中論篇》:「黃帝問曰:有病心腹滿,旦食則不能暮食,此為何病?岐伯對曰:名為鼓脹。

……治之以雞矢醴,一劑知,二劑已。帝曰:其時有複發者,何也?岐伯曰:此飲食不節,故時有病也。

雖然其病且已,時故當病,氣聚於腹也。」

 

《靈樞.水脹》:「鼓脹何如?岐伯曰:腹脹,身皆大,大與膚脹等也,色蒼黃,腹筋起,此其候也。」

 

《金匱要略.水氣病脈證並治》:「石水,其脈自沉,外證腹滿不喘、」

「肝水者,其腹大,不能自轉側,脅下腹痛,時時津液微生,小便續通。」

「脾水者,其腹大,四肢苦重,津液不生,但苦少氣,小便難。」

「腎水者,其腹大,臍腫腰痛,不能溺,陰下濕如牛鼻上汗,其足逆冷,面反瘦。」

 

《諸病源候論.水腫病諸候》:「此由水毒氣結聚於內,令腹漸大,動搖有聲,常欲飲水,皮膚粗黑,如似腫狀,名水蠱也。」

 

《格致餘論.鼓脹論》:「今令七情內傷,六淫外侵,房勞致虛,脾土之陰受傷,轉輸之官失職,胃雖受谷不能運化,

故陽自升陰自降,而成天地不交之否。於斯時也清濁相混,隧道壅塞,氣化濁血瘀郁而為熱。

熱留而久,氣化成濕,濕熱相生,遂成脹滿。經曰鼓脹是也。」

「此病之起,或三五年,或十餘年,根深矣,勢篤矣,欲求速效,自求禍耳。」

「醫不察病起於虛,急於作效,街能希賞。病者苦於脹急,喜行利藥,以求一時快。不知寬得一日半日,

其腫愈甚,病邪甚矣,真氣傷矣。……制肝補脾,殊為切當。」

 

《丹溪心法.鼓脹》:「朝寬暮急,血虛;暮寬朝急,氣虛;終日急,氣血皆虛。」

 

《景岳全書.腫脹》:「少年縱酒無節,多成水鼓。蓋酒為水谷之液,血亦水谷之液,酒人中焦,必求同類,故直走血分。

……故飲酒者身面皆赤,此人血之徵,亦散血之徵,擾亂一番,而血氣能無耗損者,未之有也。

第年當少壯,則旋耗旋生,固無所覺,及乎血氣漸衰,則所生不償所耗,而且積傷並至,病斯見矣……。

其有積漸日久,而成水鼓者,則尤多也。」

 

《醫門法律.脹病論》:「凡有症瘕、積塊、痞塊,即是脹病之根,日積月累,腹大如箕,腹大如瓮,是名單腹脹。」

 

《寓意草.面議何茂倩令媛病單腹脹脾虛將絕之候》:

「……從來腫病,遍身頭面俱腫,尚易治,若只單單腹脹,則為難治。

……而清者不升,濁者不降,互相結聚,牢不可破,實因脾氣之衰微所致,而瀉脾之藥尚敢漫用乎?

……後人不察,概從攻瀉者何耶?……其始非不遽消,其後攻之不消矣。

其後再攻之如鐵石矣。

不知者見之,方謂何物邪氣,若此之盛。自明者觀之,不過為猛藥所攻,即以此身之氣,轉與此身為難者,實有如驅良民為寇之比。

……明乎此,則有培養一法,補益元氣是也;則有招納一法,升舉陽氣是也;

則有解散一法,開鬼門,潔淨府是也。三法雖不言瀉,而瀉在其中矣。」

 

【現代研究】

 

.肝硬化腹水的臨床研究

 

對於肝硬化腹水,在論治方法上進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進展。

 

顧氏在辨證分型的基礎上,重用參術治療肝硬化腹水,取得了較好的療效。

他將本病分為肝脾型、肝腎型、肝脾腎型三型進行論治。

肝脾型方用炒党參,生白朮、茯苓、當歸,炒赤、白芍,炙鱉甲,石見穿,大溫中丸(包,30g,上腹脹改用中滿分消丸),

地骷髏(30g-60g),大腹皮、子,木香,車前子、草,川、懷牛膝,陳葫蘆,蟲筍。

 

肝腎型方用生地,山藥,山茱萸,當歸,炒赤、白芍,炒党參,蜜炙白朮,澤瀉,茯苓,地骷髏,川、懷牛膝,車前子、草,滋腎通關丸(包)。

肝脾腎型方用党參,土炒白朮,茯苓,乾薑,炒白芍,枸杞子,烏藥,沉香,懷牛膝,車前子,附片(先煎),肉桂,當歸,地骷髏。

顧氏認為,本病「補不嫌早」,以党參為基礎,輕則15-20g,重則30-40g

肝脾型脾虛濕盛,時以人;參葉代党參,「參葉補而不膩,其效神速」,不避邪戀,可以早早投入。

肝腎型陰虧明顯,時以沙參代党參,重症也間以西洋參代之。重用白朮,輕則20-30g,重則50-60g

白朮不僅具有益氣健脾燥濕之功,更兼利小便,退水腫,化血結的作用。[中醫雜誌1996377):394)。

 

李氏認為肝硬化腹水以水停為標,氣滯血瘀為本。

腹水為本病最突出最主要的證候,應以治水為先,治水必兼行氣、活血。

常用的方法有健脾化濕利水法,方用胃苓東加昧;溫腎理中利水法,方用真武湯合理中東加味;

下氣分消逐水法,方用自製臌脹消水丹(甘遂、沉香、琥珀各log,枳實15g,麝香015g,共研細末,裝入膠囊,每粒04g

每次粒,於清晨空腹時用大棗煎湯送服,間日1次);

行氣活血消水法,氣滯重於血瘀者方用四逆散加味,血瘀重於氣滯者方用血府逐瘀湯加味;

甘遂敷臍瀉水法,在內服藥的同時,取甘遂lOOg,研成細末,每次用5-10g,以蜂蜜調勻敷於臍上,

覆蓋2-3層紗布後用膠布固定,每日換。無任何毒副作用。

水退後以健脾補腎為主,勿忘調肝理氣。

常用的方法有健脾益氣緩肝法,方用香砂六君子湯加味;

溫腎健脾暖肝法,方用附子理中湯合香砂六君子湯化裁;滋腎養陰柔肝法,方用一貫煎合二至丸化裁[中醫雜誌19943511):635)。

 

閻氏用專方軟肝消水散治療肝硬化腹水98例,多數患者服藥2-3周後臨床症状即有明顯改善,

服藥1-2個療程,臨床痊癒51例(佔5204%),顯效36例(佔3673%),有效9例(佔918%),

無效2例(佔204%),總有效率為9796%。

軟肝消水散由茯苓皮、澤瀉、醋鱉甲、炮山甲、芒硝、雞內金、當歸、小薊、王不留行、黃芪、杞子、茵陳、

白茅根、生車前子、參三七等組成,上藥粉碎成面,水煮沸7-8分鐘過濾服,

每服30—40g,日2次,2個月為1個療程[中國中西醫結合肝病雜誌199553):34)。

 

張氏等用中西醫結合法治療肝硬化腹水42例,方法是辨證分型,以基礎方隨證加減,攻補兼施,扶正祛邪,重症者酌加西藥;

西藥組治療24例,結果表明:中西醫結合組顯效率為643%,總有效率為929%,2周內腹水消退率為55

5%;西藥組分別為375%,750%,X2%。兩組比較,差異顯著(均P<005)。

提示中西醫結合治療肝硬化腹水較單用西藥治療不僅腹水消退快,而且可以減輕西藥的副作用,

增強療效,縮短病程。中藥基礎方藥物組成:

柴胡、枳殼、赤芍、丹參、豬苓、茯苓、半邊蓮、白朮、黃芪、山甲、鱉甲[中國中西醫結合脾胃雜誌199531):24)。

 

也有人採用單方治療本病,如傅氏採用民間驗方,以單味鮮白芷全草治療肝硬化腹水11例,

每天取鮮白芷全草50—70G(成人量),水煎服,每天1劑,15天為1療程。3個療程後,顯效7例,有效2.例,

無效2例[中草藥1995264):204)。

 

.癌性腹水

 

李氏等採用中藥外用軟膏劑——消水Ⅱ號方外敷治療腫瘤晚期合併腹水病例47例,

顯效10例,有效28例,總有效率808%。療效明顯,且見效較快,無副作用。

消水Ⅱ號方治療後,腹水中癌細胞減少或消失,而淋巴細胞增多。

動物實驗顯示,消水Ⅱ號方可使荷瘤小鼠的腹水瘤細胞形態上發生較明顯的退變壞死變化(光鏡和電鏡下);

小鼠的腹水瘤細胞RNADNA含量較對照組下降,提示消水Ⅱ號方可能抑制瘤細胞的核酸代謝。

 

消水Ⅱ號方由生黃芪、牽牛子、車前子、豬苓、桂枝、大腹皮、莪術、桃仁、薏苡仁等組成,製成中藥軟膏劑,

其功效健脾利水,行氣活血,化瘀散結。

治療方法:患者平臥,用溫水洗淨腹壁,將消水Ⅱ號軟膏抹於腹部皮膚一薄層,範圍上至劍突下,下至臍下10em

兩側至腋中線,藥膏上覆以塑料膜,再外蓋紗布,膠布固定,每日換,連用15天為1療程[中醫雜誌1997.383):165)。

 

.肝昏迷的臨床研究

 

關氏指出,肝硬化並發昏迷,在早期僅神識昏糊,常用黃連溫膽湯加減,有較好療效;

對較重者,可用犀角地黃湯合安宮牛黃丸,療效較好。

有人用人工牛黃與麝香、羚羊角、丁香、紅花、菖蒲製成牛麝散,治療13例肝性腦病,

治療結果:6例清醒,5例進步。有人除採用一般治療肝昏迷措施外,對肝昏迷者用生大黃灌腸治療;

對合併有食道靜脈出血者,再插入三腔管,用生大黃12g煎液從胃管注入,

7例肝硬化患者共出現12次昏迷,綜合治療後11次神志清醒。

多數在24小時內神志轉清,個別在48小時內清醒[中醫雜誌198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