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瘕

 

婦女下腹有結塊,或脹,或滿,或痛者,稱為「症瘕」。症與瘕,按其病變性質有所不同。

症,堅硬成塊,固定不移,推揉不散,痛有定處,病屬血分;瘕,痞滿無形,時聚時散,推揉轉動,痛無定處,病屬氣分。

但就其臨床所見,每有先因氣聚,日久則血瘀成瘕,因此不能把它們截然分開,故前人每以瘤瘕並稱。

 

[病因病機]

 

多因臟腑不和,氣機阻滯,瘀血內停,氣聚為症,血結為瘕,以氣滯、血瘀、痰濕及毒熱為多見。

 

一、氣滯

 

七情所傷,肝氣鬱結,氣血運行受阻,滯於沖任胞宮,結塊積於小腹,成為氣滯症瘕。

 

二、血瘀

 

經期產後,胞脈空虛,余血未盡之際,房事不節,或外邪侵襲,凝滯氣血,或暴怒傷肝,氣逆血留,

或憂思傷脾,氣虛而血滯,使瘀血留滯,瘀血內停,漸積成瘕。

 

三、痰濕

 

素體脾虛,或飲食不節,損傷脾胃,健運失職,濕濁內停,聚而為痰,痰濕下注沖任,阻滯胞絡,痰血搏結,漸積成瘕。

 

四、毒熱

 

經期產後,胞脈空虛,余血未盡之際,外陰不潔,或房事不禁,感染濕熱邪毒,入里化熱,與血搏結,

瘀阻沖任,結於胞脈,而成癥瘕。

 

[辨證論治]

 

辨證要點是按包塊的性質、大小、部位、病程的長短、兼症和月經情況辨其在氣在血,屬痰濕還是熱毒。

治療大法以活血化瘀,輕堅散結為主,佐以行氣化痰,兼調寒熱。

但又必須根據患者體質強弱,病之久暫,酌用攻補,或先攻後補,或先補後攻,或攻補兼施等法,隨證施治,

並需遵循「衰其大半而止」的原則,不可一味地猛攻峻伐,以免損傷元氣。診斷明確的內生殖系統腫瘤,可施行中西醫結合治療。

 

一、氣滯型

 

主要證候:小腹有包塊,積塊不堅,推之可移,時聚時散,或上或下,時感疼痛,痛無定處,小腹脹滿,胸悶不舒,

精神抑鬱,月經不調,舌紅,苔薄,脈沉弦。

 

證候分析:瘕乃氣聚而成,故小腹有包塊,積塊不堅,推之可移,時聚時散,或上或下,氣滯則痛,氣散則止,

故時痛時止,痛無定處;肝失條達,氣機不暢,故小腹脹滿,胸悶不舒,精神抑鬱;氣滯沖任失司,則月經不調。

舌紅,苔薄,脈沉弦,為氣滯之徵。

 

治療法則:疏肝解郁,行氣散結。

 

方藥舉例:香棱丸(《濟生方》)。

 

木香、丁香、三棱、莪術、枳殼、青皮、川楝子、小茴香

 

上藥共研細末,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硃砂為衣。

 

方中木香、丁香、小茴香溫經理氣;青皮疏肝解郁,消積行滯;川楝子、枳殼除下焦之鬱結,行氣止痛;

三棱、莪術行氣破血,消瘕散結;硃砂護心寧神。

 

二、血瘀型

 

主要證候:小腹有包塊,積塊堅硬,固定不移,疼痛拒按,肌膚少澤,口乾不欲飲,月經延後或淋漓不斷,

面色晦黯,舌紫黯,苔厚而干,脈沉澀有力。

 

證候分析:瘀血積結,氣血不暢,故小腹有包塊,積塊堅硬,固定不移,疼痛拒按;

瘀阻脈絡,肌膚失養,則肌膚少澤,且面色晦黯;瘀血內阻,津液不能上承,則口乾不欲飲;

瘀阻沖任,甚則血不歸經,故經期錯後,或淋漓不止。舌紫黯,苔厚而干,脈沉澀有力,為血瘀之徵。

 

治療法則:活血破瘀,散結消證。。

 

方藥舉例:桂枝茯苓丸(《金匱要略》)。

 

桂枝、茯苓、丹皮、桃仁、赤芍、各等分

 

研細末,煉蜜為丸。

 

方中用桂枝溫通血脈,芍藥行血中之滯以開鬱結,茯苓淡滲以利行血,與桂枝同用能人陰通陽,丹皮、桃仁破瘀散結消瘕。

 

若積塊堅牢者,酌加鱉甲、穿山甲以軟堅散結,化瘀消瘕;疼痛劇烈者,酌加延胡索、莪術、薑黃以行氣活血止痛;

小腹冷痛者,酌加小茴香、炮姜以溫經散寒;月經過多,崩漏不止者,酌加三七粉、炒蒲黃、血餘炭等化瘀止血。

 

若血瘀甚者,兼肌膚甲錯,兩目黯黑,用大黃廑蟲丸(《金匱要略》)。本方重在取其蟲類搜剔脈絡,祛瘀消瘕。

 

三、痰濕型

 

主要證候:小腹有包塊,按之不堅,或時作痛,帶下量多,色白質粘稠,胸脘痞悶,時欲嘔惡,經行愆期,

甚或閉而不行,舌淡胖,苔白膩,脈弦滑。

 

證候分析:痰濕下注沖任,阻滯胞絡,積而成證,則小腹有包塊,按之不堅,時或作痛;痰飲內結,則胸脘痞悶;

痰阻中焦,則噁心泛嘔;痰濕阻於沖任經脈,則月經愆期,甚或經閉不行;濕痰下注,則帶下量多,色白粘稠。

舌淡胖,苔白膩,脈弦滑,為濕痰內阻之徵。

 

治療法則:除濕化痰,散結消瘙。

 

方藥舉例:散聚湯(《婦科秘訣大全》)。

 

半夏、橘皮、茯苓、當歸、杏仁、桂心、檳榔、甘草

 

方中杏仁、陳皮、檳榔行上、中、下三焦氣滯而化痰結;半夏、茯苓除濕化痰,降逆止嘔;

桂心、當歸溫經活血而消瘕;甘草調和諸藥。全方共奏除濕化痰,消結散瘕之效。

 

若脾胃虛弱,納差神疲者,酌加党參、白朮健脾益氣。

 

若兼血滯者,用三棱煎(《婦人大全良方》)。

 

三棱、莪術、青橘皮、半夏、麥芽

 

上藥用蠅醋六升煮干,焙乾為末,醋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淡醋湯下。痰積多,薑湯下。

 

方中三棱、莪術理氣活血消瘕,青橘皮、半夏、麥芽行氣燥濕化痰。

 

四、毒熱型

 

主要證候:小腹有包塊拒按,下腹及腰骶疼痛,帶下量多,色黃或五色雜下,

可伴經期提前或延長,經血量多,經前腹痛加重,煩躁易怒,發熱口渴,便秘溲黃,舌紅,苔黃膩,脈弦滑數。

 

證候分析:濕熱積聚,蓄久成毒,阻滯沖任,氣滯血瘀,結而成瘕瘕,故小腹有包塊拒按,下腹及腰骶疼痛;

濕熱蘊結,損傷任帶二脈,任脈不固,帶脈失約,濕濁下注,故帶下量多,色黃臭穢;

熱擾沖任,迫血妄行,又瘀血內阻,血不歸經,故經期提前或延長,經血量多;

瘀血內停,氣機不暢,經前血海盛滿,故經前腹痛加重,煩躁易怒;毒熱壅盛,營衛不和,故發熱口渴;

熱邪傷津,故便秘溲黃。舌紅,苔黃膩,脈弦滑數,為濕熱毒邪內蘊之徵。

 

治療法則:解毒除濕,破瘀消證。

 

方藥舉例:銀花蕺菜飲(《中醫婦科治療學》)加赤芍、丹皮、丹參、三棱、莪術、皂角刺。

 

銀花、蕺菜、土茯苓、炒荊芥、甘草

 

方中金銀花、土茯苓、蕺菜、炒荊芥清熱解毒,利濕排膿;赤芍、丹皮、丹參清熱涼血,活血化瘀;三棱、莪術、皂角刺行氣破瘀,消瘕散結。

 

若小腹包塊疼痛,兼帶下量多,色黃稠如膿,或五色帶雜下,臭穢難聞,疑為惡性腫瘤者,

酌加半枝蓮、穿心蓮、白花蛇舌草、七葉一枝花以清熱解毒消瘕。

 

 

前陰病

 

小論

 

婦女前陰(包括陰戶、玉門、陰道)發生的病變,稱為「前陰病」。

 

常見的前陰病有陰癢、陰瘡等。

 

前陰是女性生殖系統的一部分,它通過經絡與臟腑相聯繫。

肝足厥陰之脈「入毛中,過陰器,抵少腹」;足少陽之脈「入毛際,合於厥陰」。

《素問.厥論》說:「前陰者,宗筋之所聚。,』足厥陰、足少陰之筋,皆「結於陰器」;

足太陰、足陽明之筋,皆「聚於陰器」。沖脈「與陽明合於宗筋」;

任脈出於會陰,過陰器,「以上毛際」;督脈「女子人系廷孔」,「其絡循陰器」。

 

上述表明前陰通過經絡、經筋及沖、任、督三脈與肝、脾、腎等臟腑有直接或間接的聯繫,

因此,前陰病的發病機理有直接和間接兩個方面。間接機理是臟腑功能失常累及前陰發生病變,

如肝腎虧損,陰部筋脈或肌膚失養,可致陰癢;脾腎陽虛,濕濁下注,日久化熱,濕熱浸淫,可致陰癢、陰瘡。

直接機理是前陰局部感染邪毒、病蟲,或受外傷,可致陰癢等。

 

前陰病的治療,一般是內服藥調理臟腑以治其本,配合局部外治法以治其標。

同時,前陰病重在防護,注意前陰的清潔衛生,防止邪毒、病蟲感染,對避免和減少前陰病有重要意義。

 

陰癢

 

婦女外陰及陰道瘙癢,甚則癢痛難忍,坐臥不寧,或伴帶下增多者,稱為「陰癢」,亦稱「陰門瘙癢」、「陰空格」。

 

本病相當於西醫學外陰瘙癢症、外陰炎、陰道炎及外陰營養不良。

 

[病因病機]

 

主要機理有虛、實兩個方面。因肝腎陰虛,精血虧損,外陰失養而致陰癢,屬虛證;因肝經濕熱下注,帶下浸漬陰部,

或濕熱生蟲,蟲蝕陰中以致陰癢,為實證。常見分型有肝腎

 

陰虛、肝經濕熱、濕蟲滋生三型。

 

一、肝腎陰虛

 

素體陰虛,大病久病,或產多乳眾,耗傷精血,以致肝腎陰虛。

肝脈過陰器,腎司二陰,肝腎陰虛,精血不足,陰戶失養,且血燥生風,風動則癢。

 

二、肝經濕熱

 

郁怒傷肝,肝鬱化熱,肝氣犯脾,脾虛濕盛,以致濕熱互結,損傷任帶,帶下量多,浸漬陰部,而發癢痛。

 

三、濕蟲滋生

 

素體脾虛濕盛,積久化熱,流注下焦,損傷任帶,濕熱蘊積生蟲,或外陰不潔,

或久居陰濕之地,濕蟲滋生,蟲蝕陰中,都可導致陰癢。

 

[辨證論治]

 

應根據陰部瘙癢的情況,帶下的量、色、質、氣味以及全身症状進行辨證。

陰部乾澀、灼熱,或皮膚變白、增厚或萎縮,甚則皸裂,夜間癢甚者為肝腎陰虛;

陰癢伴帶下量多,色黃如膿,稠粘臭穢,多為肝經濕熱;

陰部瘙癢,如蟲行狀,甚則奇癢難忍,灼熱疼痛,伴有帶下量多,色黃如泡沫狀,或如豆渣狀,臭穢,多為濕蟲滋生。

治療著重調理肝、腎、脾的功能,同時要注意「治外必本諸內」的原則,採用內服與外治、整體與局部相結合進行施治。

 

一、肝腎陰虛型

 

主要證候:陰部乾澀,奇癢難忍,或陰部皮膚變白,增厚或萎縮,皸裂破潰,五心煩熱,頭暈目眩,

時有烘熱汗出,腰酸腿軟,舌紅,苔少,脈弦細而數。

 

證候分析:肝腎陰虛,精血兩虧,血燥生風,風動則癢;陰戶為肝腎之分野,故陰戶乾澀,奇癢難忍;

風盛則腫,故陰膚增厚;陰部肌膚失養,則皮膚變白、萎縮、皸裂、破潰;陰虛內熱,故五心煩熱;

肝陽偏亢則烘熱汗出;腎虛則腰酸腿軟。舌紅,苔少,脈弦細而數,為肝腎陰虛之徵。

 

治療法則:調補肝腎,滋陰降火。

 

方藥舉例:知柏地黃丸加制首烏、白鮮皮。

 

二、肝經濕熱型

 

主要證候:陰部瘙癢灼痛,帶下量多,色黃如膿,稠粘臭穢,頭暈目眩,口苦咽干,心煩不寧,便秘溲赤,舌紅,苔黃膩,脈弦滑而數。

 

證候分析:肝經濕熱下注,損傷任帶,故使帶下量多,色黃如膿,稠粘臭穢;濕熱浸漬,則陰部瘙癢,甚則灼痛;

濕熱熏蒸,則頭暈目眩,口苦咽干;熱擾心神,則心煩不寧;濕熱傷津,則便秘溲赤。舌紅,苔黃膩,脈弦滑而數,為肝經濕熱之徵。

 

治療法則:瀉肝清熱,除濕止癢。

 

方藥舉例:龍膽瀉肝湯。

 

三、濕蟲滋生型

 

主要證候:陰部瘙癢,如蟲行狀,甚則奇癢難忍,灼熱疼痛,帶下量多,色黃呈泡沫狀,

或色白如豆渣狀,臭穢,心煩少寐,胸悶呃逆,口苦咽干,小便黃赤,舌紅,苔黃膩,脈滑數。

 

證候分析:濕熱與病蟲互相滋生,其蟲作祟,則陰部瘙癢,如蟲行狀,甚則奇癢難忍,灼熱疼痛;

濕熱下注,穢液下流,則帶下量多,色黃呈泡沫狀,或色白如豆渣狀,臭穢;濕熱與瘙癢共擾心神,則心煩少寐;

濕熱內蘊,則胸悶呃逆;濕熱熏蒸,則口苦咽干;濕熱傷津,則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膩,脈滑數,為濕熱病蟲互相滋生之徵。

 

治療法則:清熱利濕,解毒殺蟲。

 

方藥舉例:萆蘚滲濕東加白頭翁、苦參、防風。

 

陰瘡

 

 

婦人陰產生瘡,甚則潰瘍,膿水淋漓,局部腫痛者,稱為「陰瘡」,又稱「陰蝕」。

 

本病相當於西醫學的非特異性外陰潰瘍、前庭大腺炎膿腫破潰、外陰腫瘤繼發感染等疾病。

 

[病因病機]

 

多因濕熱下注,蘊結成毒,或因正氣虛弱,寒濕凝結而成。

 

一、濕熱

 

下焦感受濕熱之邪,或郁怒傷肝,肝鬱化熱,肝氣犯脾,脾虛濕盛,濕熱下注,蘊結成毒,腐肉為膿,而成陰瘡。

 

二、寒濕

 

久居陰濕之地,或經期、產後冒雨涉水,寒濕凝滯,瘀血內停,氣機不利,或痰濁內停,痰瘀交阻,肌膚失養,日久潰腐,而成陰瘡。

 

[辨證論治]

 

首先辨別陰陽。紅腫熱痛,發熱急驟,膿稠臭穢,或伴全身發熱者,為濕熱證屬陽;腫塊堅硬,皮色不變,日久不消,

或潰後膿稀淋漓,形體虛羸者,為寒濕屬陰。其次要辨善惡。潰瘍症輕,毒淺,體健者,多屬善候;

瘡瘍潰腐,久不收斂,膿水淋漓,惡臭難聞者,多屬熱毒蘊瘀而氣血衰敗之惡候。

治療原則,應按熱者清之、寒者溫之、濕者化之、堅者削之、虛者補之、下陷者托之的原則處理,常採用內外合治的方法。

 

一、濕熱型

 

主要證候:陰部生瘡,紅腫熱痛,甚則潰爛流膿,粘稠臭穢,頭暈目眩,口苦咽干,身熱心煩,大便乾結。舌紅,苔黃,脈滑數。

 

證候分析:下焦濕熱,氣血凝滯,蘊結成毒,腐肉成膿,故陰部生瘡,紅腫熱痛,潰腐流膿,粘稠臭穢;

濕熱熏蒸,故頭暈目眩,口苦咽干;熱毒內蘊,則心煩身熱,大便乾結。舌紅苔黃,脈滑數,為濕熱邪毒之徵。

 

治療法則:瀉肝清熱,解毒除濕。

 

方藥舉例:龍膽瀉肝湯加土茯苓、蒲公英。

 

若熱毒壅盛者,症見發熱不退,渴喜冷飲,潰膿臭穢,治宜清熱解毒,化瘀除濕,方用仙方活命飲(《校注婦人良方》)。

 

白芷、貝母、防風、赤芍、當歸尾、皂角刺、穿山甲、天花粉、乳香、沒藥、金銀花、陳皮、甘草節

 

方中金銀花清熱解毒;白芷、防風散風祛濕;赤芍、歸尾、乳香、沒藥活血化瘀消腫;穿山甲、皂角刺活血軟堅散結;

陳皮、貝母理氣化痰;天花粉養陰清熱;甘草解毒和中。若瘡久不愈,正氣不足,邪毒內陷者,宜扶正托毒,方用補中益氣湯。

 

著日久傷陰者,治宜養陰清熱解毒,方用百合地黃湯(《金匱要略》方:百合、生地黃)。

 

二、寒濕型

 

主要證候:陰瘡堅硬,皮色不變,或有疼痛,潰後膿水淋漓,神疲倦怠,食少納呆,舌淡,苔白膩,脈細弱。

 

證候分析:寒濕凝滯,痰瘀交阻,肌膚失養,故陰瘡堅硬,皮色不變,或有疼痛,潰後膿水淋漓;

寒濕凝滯,脾陽不振,故神疲倦怠,食少納呆。舌淡,苔白膩,脈細弱,為寒濕凝滯之徵。

 

治療法則:溫經化濕,活血散結。

 

方藥舉例:陽和湯(《外科全生集》)加蒼朮、茯苓、莪術、皂角刺。

 

熟地、鹿角膠、姜炭、肉桂、麻黃、甘草、白芥子

 

方中熟地、鹿角膠補精血而助陽;姜炭、肉桂溫經通脈;麻黃、白芥子通陽散滯消瘡;莪術、皂角刺行氣活血散結;

蒼朮、茯苓燥濕利水以化濁;甘草解毒而調和諸藥。

 

若正虛邪盛者,症見瘡久不斂,心悸氣短,治宜托里消毒,方用托里消毒散《女科正宗》),

 

人蔘、白朮、黃芪、甘草、茯苓、當歸、白芍、川芎、銀花、白芷、皂角刺、桔梗

 

方中參、術、芪、草補氣助陽;當歸、白芍、川芎養血和血;銀花、白芷、皂角刺解毒消腫以排膿;黃芪、桔梗外提托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