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治治法

 

兒科常用內治治法有以下各種。

 

(一)疏風解表法

 

具有發汗解肌、疏風透疹、透邪外出作用的治法,用於外邪犯表的證候。

辛溫解表常用荊防敗毒散、蔥豉湯;辛涼解表常用銀翹散、桑菊飲;解暑透表常用新加香薷飲;透疹解表常用宣毒發表湯等。

 

(二)宣肅肺氣法

 

具有宣發、肅降肺氣,恢復肺氣正常呼吸功能的治法,用於肺失宣肅的證候。

宣肺止咳常用杏蘇散、桑菊飲;肅肺止咳常用桑白皮湯、三拗湯;瀉肺平喘常用蘇子降氣湯、麻杏石甘湯;

宣肺利水常用麻黃連翹赤小豆湯等。

 

(三)燥濕化痰法

 

具有調脾化濕、祛除痰飲、分清別濁作用的治法,用於濕濁痰飲的證候。

溫燥化濕常用平胃散;清熱祛濕常用連朴飲;溫化痰飲常用小青龍湯;清化痰熱常用清金化痰湯等。

 

(四)清熱解毒法

 

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清解里熱作用的治法,用於里熱實證的證候。

清氣分熱常用白虎湯;清營涼血常用清營湯、犀角地黃湯;瀉火解毒常用黃連解毒湯;

清臟腑熱分別採用龍膽瀉肝湯、導赤散、瀉白散、瀉黃散、葛根黃芩黃連湯等。

 

(五)通腑瀉下法

 

具有通便下積、攻逐水飲、蕩滌實熱作用的治法,用於里實積聚的證候。

通腑瀉熱常用大承氣湯;潤腸通便常用麻子仁丸;瀉下逐水常用舟車丸;驅蟲攻下常用萬應丸等。

 

(六)消食導滯法.

 

具有消乳化食、消痞化積、通導積滯作用的治法,用於乳食積滯的證候。

消乳化積常用消乳丸;消食化積常用保和丸;通導積滯常用枳實導滯丸;健脾消食常用健脾丸等。

 

(七)活血化瘀法

 

具有疏通血脈、暢達血流、消除瘀積作用的治法,用於血脈瘀滯的證候。

溫經活血常用當歸四逆湯;涼血活血常用犀角地黃湯;行氣活血常用桃紅四物湯;破瘀消症常用大黃廣蟲丸等。

 

(八)安神開竅法

 

具有安神定志、鎮驚寧心、通竅開閉作用的治法,用於神志不寧、竅閉神昏的證候。

養心安神常用歸脾湯;鎮驚安神常用磁朱丸;清熱開竅常用清官湯、安宮牛黃丸;溫通開竅常用蘇合香丸等。

 

(九)祛風熄風法

 

具有祛風通絡、平肝熄風作用的治法,用於風邪留絡、肝風內動的證候。

祛風逐濕常用蠲痹湯;祛風清熱常用白虎桂枝湯;涼肝熄風常用羚角鉤藤湯;養陰熄風常用大定風珠等。

 

(十)收斂固澀法

 

具有止汗斂肺、澀腸縮尿、固攝精津作用的治法,用於氣血精津外泄的證候。

固表斂汗常用牡蠣散;斂肺止咳常用九仙散;澀腸固脫常用真人養臟湯;固脬止遺常用桑螵蛸散等。

 

(十一)補益健脾法

 

具有補益脾氣、養脾陰血、溫補脾陽作用的治法,用於脾虛證候。

健脾益氣常用異功散;滋脾養血常用四物湯;補脾養陰常用益胃湯;溫補脾陽常用理中湯等。

 

(十二)扶元補腎法

 

具有滋陰填精、溫壯元陽、補腎固本作用的治法,用於腎虛證候。

補益腎陰常用六味地黃丸;滋腎填精常用河車大造丸;溫腎壯陽常用右歸丸;陰陽並補常用龜鹿二仙膠等。

 

(十三)挽陰救陽法

 

具有增液挽陰、益氣回陽、救逆固脫作用的治法,用於氣陽陰津衰竭的證候。

增液生津常用增液湯;益氣救陰常用生脈散、生脈飲注射液;益氣回陽常用回陽救急湯;回陽救逆常用參附龍牡救逆湯等。

 

藥物外治

兒科常用藥物外治法有以下各種。

 

(一)霧化吸入療法

 

是通過霧化裝置,將氣霧劑霧化,使患兒吸人呼吸道治療疾病的方法,霧化裝置目前常用超聲霧化器。

霧化吸人療法常使用具有清肺化痰、止咳平喘功效的藥物,用於哮喘、肺炎喘嗽、咳嗽、感冒、鼻淵等肺系疾病。

例如,魚腥草注射液霧化吸人,有清肺解毒之功。

 

(二)滴藥療法

 

是將藥液或新鮮藥汁點滴於耳、鼻、眼等患處治療疾病的方法。

滴藥療法常使用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活血定痛、明目退翳功效的藥物,

用於膿耳、耳疔、鼻淵、鼻窒、天行赤眼、乳蛾等五官疾病。

例如,黃連西瓜霜眼藥水滴眼治天行赤眼、鮮虎耳草搗汁滴耳治膿耳等。

 

(三)吹藥療法

 

是將藥物研成粉末,用噴粉器或自製工具(細竹管、紙筒等),將藥末吹人孔竅等處治療疾病的方法。

吹藥療法常使用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燥濕豁痰、利氣通竅、熄風解痙功效的藥物,

用於鵝口瘡、乳蛾喉風、耳瘡膿耳、鼻淵鼻窒,以及白喉、丹痧、黃疸、驚風、癲癇、昏迷痰壅等病症。

例如,紅棉散吹耳治慢性膿耳、西瓜霜噴劑噴咽治急喉痹等。

 

(四)藥袋療法

 

是將藥物研末裝袋,給小兒佩掛或做成枕頭、肚兜的外治法。

用於佩掛常使用具有辟穢免疫、祛風燥濕功效的藥物,

如山柰、蒼朮、冰片、白芷、藁本、甘松等做成香囊,用於增強呼吸道反覆感染兒童的免疫力。

藥枕常使用具有宣肺通竅、疏風散寒、清熱祛暑功效的藥物,用於鼻淵、感冒、疰夏、暑癤、頭痛等疾病。

如干綠豆皮、干菊花製成的豆菊藥枕治療疰夏。

肚兜常使用具有溫脾散寒、理氣止痛、消食除脹、止吐止瀉功效的藥物,

用於腹痛、腹瀉、腹脹、嘔吐、厭食等疾病。如茴香、艾葉、甘松、山柰、肉桂、丁香等製成的暖臍肚兜治療脾胃虛寒性腹痛腹瀉。

 

(五)熏洗療法

 

是將藥物煎成藥液,熏蒸、浸泡、洗滌、沐浴患者局部或全身的外治法。

熏洗療法用於局部、全身的多種疾病。

利用煮沸的藥液蒸氣熏蒸皮膚的方法是熏蒸法,常使用具有疏風散寒、解肌清熱、發表透疹、辟穢免疫功效的藥物,

用於麻疹、感冒的治療,呼吸道感染的預防等,如麻黃、浮萍、芫荽煎煮熏蒸麻疹患兒,可助透疹。

 

煎煮的藥液溫度降為溫熱後,浸泡、洗滌局部的方法是浸洗法,

常使用具有疏風通絡、舒筋活血、驅寒溫陽、祛風止癢功效的藥物,

用於痹證、痿證、外傷、泄瀉、脫肛及多種皮膚病。

 

又常與熏法同用先熏後洗,如石榴皮、五倍子、明礬煎湯先熏後洗肛門治療脫肛。

以多量藥液沐浴全身的方法是藥浴法,常使用具有發汗祛風、解表清熱、透疹解毒、活絡蠲痹、祛風止癢功效的藥物,

用於感冒、麻疹、痹證及蕁麻疹、濕疹等皮膚病。

如苦參、菊花、蛇床子、金銀花、白芷、黃柏、地膚子、菖蒲煎湯,溫浴,可治療全身瘙癢症。

 

(六)熱熨療法

 

是將藥物、器械或適用的材料經加熱處理後,對機體局部進行熨敷的治療方法。

熱熨療法常使用具有溫中驅寒、理氣止痛、通陽利尿、溫經通絡功效的藥物,

用於腹痛、泄瀉、積滯、癃閉、痹證、痿證、哮喘等疾病。例如,用食鹽炒熱,裝入布袋,熨腹部治療腹痛。

 

(七)塗敷療法

 

是將藥物製成藥液,或調製成藥糊、藥泥等劑型,塗抹、濕敷於體表局部或穴位處的治療方法。

塗敷療法常使用具有清熱解毒、溫中止瀉、活血消腫、止咳平喘、利尿攝尿、燥濕收斂等各種功效的藥物,

用於發熱、痄腮、哮喘、泄瀉、腹痛、遺尿、暑癤、濕疹、燒傷等疾病。

例如、復方濕疹液(馬齒莧、連翹、百部、苦參、五倍子、生甘草、白芷,煎液)塗敷患處治奶癬;

白芥子、胡椒、細辛研末,生薑汁調糊,塗敷肺俞穴,治寒喘;鮮蒲公英搗爛如泥,外敷腮腫處,治痄腮等。

 

(八)貼敷療法

 

是將藥物熬製成膏藥、油膏,或將藥物加賦型劑做成藥餅,

或用自然薄型藥源、人工加工製作得到的藥膜,貼敷在施治部位的治療方法。

貼敷療法常使用具有清熱解毒、消癰散結、活血生肌、舒筋通絡、化痰平喘、溫中健脾、攝涎斂汗等各種功效的藥物,

用於感冒、哮喘、肺炎、泄瀉、腹痛、遺尿、暑癤、濕疹、燒傷等疾病。

例如,暖臍膏貼臍治療寒凝腹痛泄瀉;炒白芥子、麵粉等份研末,水調,紗布包裹,敷貼於背部第34胸椎處,

皮膚發紅則去藥,用於肺炎喘嗽協助噦音吸收;蟾皮藥膜貼局部用於痄腮、癤腫初起等。

 

其他治法

 

兒科常用其他治法很多,這些治法一般不需用藥,可根據病種及患兒個體情況,單獨使用或配合使用。

 

(一)推拿療法

 

推拿療法是用推拿手法防治疾病的方法。

小兒推拿療法應用方便有效,不需服藥打針,受到患兒及家長的歡迎。

推拿療法有促進氣血運行、經絡通暢、神氣安定、臟腑調和的作用,

兒科臨床常用於泄瀉、嘔吐、腹痛、疳證、厭食、感冒、哮喘、遺尿、肌性斜頸、痿證等病證。

 

小兒推拿療法有兒科特定的穴位。操作手法要求輕快柔和、平穩著實而不飄浮,

常用手法有按法、摩法、推法、拿法、掐法、揉法、搓法等。

急性出血性疾病、急性外傷、急腹症,以及局部有皮膚病者,不宜推拿。

 

捏脊是小兒推拿療法中常用的一種方法,通過對督脈和膀胱經的捏拿,

達到調整陰陽、通理經絡、調和氣血、恢復臟腑功能的目的。

常用治疳證、泄瀉、遺尿及脾胃虛弱的患兒。操作方法:患兒俯臥。

醫生兩手半握拳,兩食指抵於背脊之上,自尾椎兩旁開始,以兩手拇指伸向食指前方,合力挾住肌肉提起,

而後食指向前,拇指向後退,作翻捲動作,兩手同時向前移動,自長強穴起,一直捏到大椎穴,

如此反覆5次,從第3次起,每捏3把,將皮膚提起1次。

每日1次,連續6天為療程,休息1天,再作第2療程。對脊背皮膚感染、出血的患兒禁用此法。

 

(二)針灸療法

 

針灸療法包括多種針法和灸法。

小兒針灸療法常用於治療遺尿、哮喘、泄瀉、痢疾、痿證、痹證等病證。

小兒針灸療法所用經穴基本與成人相同,但小兒接受針刺的依從性較差,故一般採用淺刺、速刺的方法,不常深刺和留針;

小兒灸治常用艾條間接灸法,與皮膚有適當距離,以皮膚微熱微紅為宜。

 

小兒針法除體針外,還常用頭針、腕踝針、耳針,這些針法以經絡學說、

神經學說為理論指導,分別於頭部、腕踝、耳朵取穴,施針便利,不受季節限制。

雷射穴位照射更免除了金屬針刺,無痛苦、無損傷、無感染,應用日益廣泛。

 

刺四縫療法是小兒針法中常用的一種。

四縫是經外奇穴,位於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四指中節正中點,是手三陰經所過之處。

針刺四縫有解熱除煩、通暢百脈、調和臟腑的功效,常用於治療疳證、厭食。

操作方法:皮膚局部消毒後,用三棱針或粗毫針針刺約1分深,刺後用手擠出黃白色粘液少許,每日1次。

 

(三)拔罐療法

 

兒科拔罐療法常用口徑4-5cra的竹罐或玻璃罐。

本法有促進氣血流暢、營衛運行,祛風、散寒、止痛的功效,常用於肺炎喘嗽、哮喘、腹痛、遺尿等病證。

操作方法:先在局部塗上凡士林,然後將酒精棉球點燃,置杯內數秒鐘,取出後迅速將罐緊罩在選定的皮膚上,

由於負壓,皮膚被吸人罐內而高起,約5-10分鐘後取去。

取罐時以食指按壓罐邊皮膚,同時將罐向另一側傾斜,使空氣進入罐內,罐子即自行脫落。

若是高熱抽風、水腫、出血、嚴重消瘦、皮膚過敏、皮膚感染者,不宜採用此法。

 

(四)割治療法

 

兒科割治療法常取兩手大魚際處割治。本法有調和氣血、促進脾胃運化功能等功效,常用於疳證、哮喘等病證。

操作方法:將兩手掌局部消毒後,用大拇指撳住刀口旁約lcm處,用04em寬的平口手術刀直戳割治部位,

創口長約05em,然後擠出赤豆大小黃白色脂狀物,並迅速剪去,

再用紅汞棉球覆蓋其上,繃帶包紮,5天後可解除包紮。術中、術後防止感染。

 

初生兒病證

胎怯

 

胎怯是指初生兒體重低下,身材矮小,臟腑形氣均未充實的一種病證。

本病按其主要證候表現,與西醫學低出生體重兒相近,包括早產兒與小於胎齡兒。

本病因先天不足,新生兒一時難以適應出生後的變化,

並發初生窒息、黃疽、硬腫症、敗血症等疾病的比例高,死亡率也較高,成為目前圍產期死亡的主要原因。

有關研究表明:25ms以下的新生兒,死亡率隨著出生體重的減少而急劇上升。

此外,出生時的低體重不僅對體格發育有很大影響,還將影響小兒的智能發育。

 

[病因病理]

 

胎怯的病因與胎盤的形成及胎兒在胞宮內生長發育密切相關。

胎兒由父母受精卵發育而成,生命的原始物質是精,稟受於父母的先天之精。

父母身體強壯,腎精充足,精神怡悅,精力充沛,才能具有生育能力,形成正常胚胎,

凡是影響父母健康的因素,都可以影響胚胎的形成與胚胎的質量,產生胎怯。

 

胎兒在母體內的生長發育,除以腎精為物質基礎外,還需不斷攝取來自母體的營養,若其母孕期脾運失調,

不能充分吸收水谷精微以充養胎兒先天腎精,均可致胎萎不長。

此外,胎盤因素對胎兒的孕育也有影響,若父母精血不足,氣血精微衰少,均可致胎盤功能不全,使胎兒稟受怯弱。

 

胎怯的病變髒腑主要在腎與脾,發病機理為腎脾兩虛,化源未充,涵養不足。

腎藏精,是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其中先天之精受之於父母,既是生命之源,又是生長發育之本。

先天之精需賴後天之精不斷滋養得以充實,後天之精須先天之精蒸化而吸收和轉輸。

 

胎怯兒成胎之際腎精不充,出生之後,無精以助脾之運化,元氣不足,則各臟腑無以滋生化育,其形態、功能均不成熟。

五臟稟氣未充,全身失於涵養,如肺氣不足,則皮薄怯寒,毛髮不生;

心氣不足,則血不華色,面無光彩;脾氣不足,則肌肉不生,手足如削;

肝氣不足,則筋不束骨,機關不利;腎氣不足,則骨節軟弱,久不能行。

胎怯兒五臟皆虛,但總以腎脾兩虛為其根本。

 

[臨床診斷]

 

1.初生兒出生時形體瘦小,肌肉瘠薄,面色無華,精神萎軟,氣弱聲低,吮乳無力,筋弛肢軟。一般體重低於2500g,身長少於45cm

 

2.有早產、多胎、孕婦體弱、疾病、胎養不周等造成先天不足的各種病因,及胎盤、臍帶異常等。

 

[辨證論治]

 

一、辨證要點

 

胎怯有五臟不足之區別,肺虛者氣弱聲低,皮膚薄弱,胎毛細軟;

心虛者神萎面觥,唇甲淡白,虛里動疾;肝虛者筋弛肢軟,目無神采,時有驚惕;

脾虛者肌肉瘠薄,萎軟無力,吮乳量少;腎虛者形體瘦小,肌膚不溫,骨弱肢柔,指甲軟短。

臨床分辨為腎精薄弱、脾腎虧虛兩個主要證型。兩者可從形體、毛髮、耳殼、神態、指甲諸方面加以區別。

 

二、治療原則

 

胎怯屬初生兒內傷疾病,可採用臟腑辨證分別論治。

因腎脾兩虛是其主要病理機制,治療當以補腎培元為本,促進患兒迅速生長發育。

 

臨證可根據其不同證型,分別採取益腎充髓、補腎溫陽、補氣養血、溫運脾陽等治則。

亦可根據證情需要,給予脾腎並補。初生小兒脾腎薄弱,補益同時當佐以助運,.以防獃滯。

 

藥物治療同時應加強護理,才能提高療效。胎怯患兒已有合併症者,應遵從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的原則。

合併症證情重時,先治合併症,同時要顧及小兒體質薄弱、正氣虧虛的特點。合併症好轉後,及時轉以培元治本為主。

 

三、分證論治

 

1.腎精薄弱

 

證候:體短形瘦,頭大囟張,頭髮稀黃,耳殼軟,哭聲低微,肌膚不溫,指甲軟短,骨弱肢柔,或有先天性缺損畸形,指紋淡。

 

分析:腎精薄弱,元陽未充。腎主胞胎,主骨,開竅於耳,其華在發,故形體、肢骨、耳竅等均示腎精稟賦不足之象。

 

治法:益精充髓。補腎溫陽。,

 

方藥:補腎地黃丸加減。常用藥:紫河車、熟地、枸杞子、杜仲益腎充髓,鹿角膠、肉蓯蓉補腎溫陽,茯苓、山藥健脾。

 

不思乳食加麥芽、谷芽、砂仁醒脾助運;兼見氣虛加黃芪、党參健脾益氣;

肢體不溫加附子、鹿茸溫陽;唇甲青紫加紅花、桂枝溫經通絡。

 

2.脾腎兩虛

 

證候:啼哭無力,多臥少動,皮膚干皺,肌肉瘠薄,四肢不溫,吮乳乏力,嗆乳溢乳,哽氣多噦;腹脹腹瀉,甚而水腫,指紋淡。

 

分析:脾腎兩虛,運化無力。脾主肌肉四肢,開竅於口,脾胃虛弱故吮乳無力,肌瘦倦怠;

吐瀉為脾胃升降失調之象;氣血生化乏源故皮膚干皺不澤,唇指色淡;脾陽不振,氣滯則腹脹,水停則水腫;陽虛失煦則四肢欠溫。

 

治法:健脾益腎,溫運脾陽。

 

方藥:保元湯加減。常用藥:黃芪、人蔘、白朮、茯苓補益脾胃,陳皮、甘草理氣和中,肉桂、乾薑溫陽助運。

 

嘔吐加半夏,生薑易乾薑和胃降逆;腹瀉加蒼朮、山藥運脾燥濕;

腹脹加木香、枳殼理氣助運;喉中痰多加半夏、川貝母化痰;氣息微弱加臍帶、蛤蚧補氣納氣。

 

[其他療法]

 

一、中成藥劑

 

生脈飲注射液每次支,加入10%葡萄糖液20mL中靜脈滴注,11次。用於氣弱欲絕者。

 

二、西醫療法

 

發生青紫及呼吸困難時給予吸氧,生後前3天給予維生素K1可防止出血,

生後第3天可給予複合維生素B及維生素C,生後第10天可給濃縮魚肝油滴劑。

並發低血鈣抽搐者,立即靜脈滴注葡萄糖酸鈣。合併吸人性肺炎及其他感染時,及時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預防護理]

 

一、預防

 

做好產前檢查,密切觀察胎兒生長情況。

積極治療嚴重妊娠反應,預防妊娠中毒症,糾正孕母貧血,勞逸結合,避免感染。

胎兒期發現胎萎不長者,可由孕母服藥補腎培元,促進胎兒宮內發育。

 

二、護理

 

1.胎怯兒陽氣不足,應注意保暖,根據不同情況及條件採用各種保溫措施。

 

2.按體重、日齡計算熱量,盡量母乳餵養,喂足奶量。吞咽功能差者需靜脈補充營養液,也可採用胃管餵養。

 

3.保持居室空氣新鮮,一切用品均應消毒後使用,接觸患兒應戴口罩、帽子,防止感染疾病。

 

4.密切觀察患兒臨床表現,及時發現合併症並加以處理。

 

[文獻摘要]

 

《小兒藥證直訣,卷上.脈證治法》:「胎怯生下面色無精光,.肌肉薄,大便白水,身無血色,時時哽氣多噦,目無精彩。

 

《幼科發揮.卷之一》:「胎弱者,稟受於氣之不足也。

如受肺之氣為皮毛,肺氣不足,則皮脆薄怯寒,毛髮不生;受心之氣為血脈,心氣不足,則血不華色,面無光彩;

受脾之氣為肉;脾氣不足,則肌肉不生,手足如削;

受肝之氣為筋,肝氣不足,則筋不束骨,機關不利;受腎之氣為骨,腎氣不足,則骨軟。此胎稟之病,當隨其臟氣求之。」

 

《景岳全書.卷四十.兒則上》:「生兒怯弱,必須以藥扶助之。……又當看小兒元氣厚薄,厚者十無一失,薄者十五一生。

然其中有死者,有不死者,則以病之所生有真偽也。凡怯弱者,宜專培脾腎為主。」

 

[現代研究]

 

汪受傳.胎怯從補腎健脾證治研究.新中醫1997297):10

 

胎怯辨證當從腎脾兩虛著手。研製了補腎健脾的助長口服液,用於治療胎怯患兒,收到促進生長發育的良好效果。

通過臨床及動物實驗,表明胎怯腎脾兩虛的本質與垂體-腎上腺軸、甲狀腺等內分泌功能紊亂有關。

胎怯豚鼠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增多,皮質醇、生長激素、胃泌素分泌減少,

胎怯患兒血清T3值低下而T4值偏高,經服助長口服液後,有使以上激素水平趨於正常的作用。

從腎脾兩虛辨證治療胎怯不僅顯著促進了患兒生長發育,

實驗研究也說明補腎健脾對影響患兒生長發育和消化系統的內分泌激素水平具有調整作用。

 

姚石安.中醫治療胎兒宮內生長遲緩需注意什麼?中醫雜誌19953611):694

胎萎不長臨床辨證雖有氣血不足、脾腎虛損不同,總的治則以益氣血、滋化源而固養胎元為主。

臨床觀察表明,以益氣補腎、活血化瘀方(黃芪30g,人蔘6g.仙靈脾、狗脊、當歸各15g,菟絲子18g,川芎12g,紅花10g

有改善不勻稱型宮內生長遲緩作用,這與改善胎盤功能、防止母血濃縮、改善妊娠期母體血循環有關。

 

胎黃

 

胎黃以嬰兒出生後皮膚面目出現黃疽為特徵。因與胎稟因素有關,故稱「胎黃」或「胎疽」。

胎黃分為生理性與病理性兩類。生理性胎黃大多在生後2-3天出現,

4-6天達高峰,7—10天消退,早產兒持續時間較長,除有輕微食欲不振外,一般無其他臨床症状。

若生後24小時內即出現黃疽,3周後仍不消退,甚或持續加深,或消退後復現,均為病理性黃疸。

 

我國早在隋代對胎黃的病因、症状已有論述。

建國以來對各種不同原因引起的胎黃進行了系統的臨床觀察與研究,在應用中藥治療與預防病理性胎黃方面均取得重要的進展。

 

西醫學稱胎黃為新生兒黃疸,包括了新生兒生理性黃疸和血清膽紅素增高的一系列疾病,

如溶血性黃疸、膽道畸形、膽汁瘀阻、肝細胞性黃疸等。

 

[病因病機]

 

形成病理性胎黃的病因很多,主要為胎稟濕蘊,

由於孕母素蘊濕盛或內蘊濕熱之毒,遺於胎兒,或因胎產之時,出生之後,嬰兒感受濕熱邪毒所致。

若孕母體弱多病,氣血素虧,可致胎兒先天稟賦不足,脾陽虛弱,濕濁內生;

或生後為濕邪所侵,濕從寒化,寒濕阻滯。

 

還有小兒稟賦不足,脈絡阻滯,或濕熱蘊結肝經日久,氣血郁阻,均可以形成本病。

 

胎黃的病變臟腑在肝膽、脾胃。

其發病機理主要為脾胃濕熱、寒濕內蘊,肝失疏泄,膽汁外溢而致發黃,久則氣滯瘀積。

因病因、病程、體質的差異,證候有濕熱鬱蒸、寒濕阻滯、氣滯瘀積的區別。

濕熱鬱蒸者,熱為陽邪,故黃色鮮明如橘皮。

熱毒熾盛,黃疽可迅速加深,而濕熱化火,邪陷厥陰,則會出現神昏、抽搐之險象。

若正氣不支,氣陽虛衰,可成虛脫危證。寒濕阻滯者,寒為陰邪,故黃色晦暗。

氣滯瘀積因氣機不暢,肝膽失常,絡脈瘀積而致,其黃色晦暗,伴肚腹脹滿,右脅下結為痞塊。

 

此外,尚有因先天缺陷,膽道不通,膽液不能疏泄,橫溢肌膚而發黃。

 

[臨床診斷]

 

1.黃疽出現早(出生24小時內),發展快,黃色明顯,也可消退後再次出現,

或黃疸出現遲,持續不退,日漸加重。肝脾可見腫大,精神倦怠,不欲吮乳,大便或呈灰白色。

 

2.血清膽紅素,黃疽指數顯著增高。

 

3.尿膽紅素陽性,尿膽原試驗陽性或陰性。

 

4.母子血型測定,檢測ABORh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性黃疽。

 

5.肝功能可正常。

 

6.肝炎症候群應作肝炎相關抗原抗體系統檢查。

 

[辨證論治]

 

一、辨證要點

 

胎黃以皮膚、面目發黃為主證,辨證首先要區別其性質,

以黃疽出現的時間、程度、消退情況,結合全身症状以區別屬生理性胎黃還是病理性胎黃。

其次辨別胎黃的陰陽屬性,凡黃疽色澤鮮明如橘,煩躁多啼,門渴喜飲,舌紅苔黃膩,屬陽黃;

黃疽色澤晦暗,久久不退,神疲肢涼,腹脹食少,大便稀溏,舌淡苔薄,則屬陰黃。

 

二、治療原則

 

生理性黃疸可自行消退,不需治療。病理性黃疸治療以利濕退黃為基本法則。

根據陽黃與陰黃的不同,分別治以清熱利濕退黃和溫中化濕退黃。

氣滯瘀積證以化瘀消積為主。由於初生兒脾胃薄弱,故治療過程中尚須顧護後天脾胃之氣,

不可過用苦寒之劑,以防苦寒敗胃,克伐正氣。

 

三、分證論治

 

1.濕熱鬱蒸

 

證候:面目皮膚發黃,色澤鮮明如橘,哭聲響亮,不欲吮乳,口渴唇乾,或有發熱,大便秘結,小便深黃,舌質紅,苔黃膩。

 

分析:此為陽黃證。濕熱之邪蘊阻脾胃,肝膽疏泄失常,膽汁外溢,故面目皆黃;

熱為陽邪,故黃疸色澤鮮明;熱甚於內.故門渴唇乾,大便秘結。舌紅苔黃膩為濕熱之象。

 

治法:清熱利濕。

 

方藥:茵陳蒿湯加味。常用藥:茵陳、梔子、大黃清熱利濕退黃,佐以澤瀉、車前子利尿化濕,黃芩、金錢草清熱解毒。

 

熱重加虎杖、龍膽草清熱瀉火;濕重加豬苓、茯苓、滑石滲濕利水;嘔吐加半夏、竹茹和中止嘔;腹脹加厚朴、枳實行氣消痞。.

 

若黃疸動風,見神昏、嗜睡、抽搐,治宜平肝熄風,利濕退黃,方選羚角鉤藤湯加減。

常用藥:羚羊角粉(另沖)、鉤藤、天麻、茵陳、生大黃(後下)、車前子、石決明、川牛膝、僵蠶、梔子、黃芩等。

 

黃疸虛脫,見黃疸迅速加重,伴面色蒼黃、浮腫、氣促、神昏、四肢厥冷、胸腹欠溫,

治宜大補元氣,溫陽固脫,方選參附湯合生脈散加減。常用藥:人蔘、附子、乾薑、五味子、麥冬、茵陳、金錢草。

 

2.寒溫阻滯

 

證候:面目皮膚發黃,色澤晦暗,持久不退,精神萎靡,四肢欠溫,納呆,大便溏薄色灰白,小便短少,舌質淡,苔白膩。

 

分析:寒屬陰邪,濕性粘滯,寒濕內阻,肝膽疏泄失常,故黃疸晦暗,持久不退;

寒濕中阻,脾陽不振,故納呆、便溏;舌淡、苔白膩為寒濕之象。

 

治法:溫中化濕。

 

方藥:茵陳理中東加減。常用藥:茵陳蒿利膽退黃,乾薑、白朮、甘草溫中燥濕,佐以党參益氣健脾,薏苡仁、茯苓健脾滲濕。

 

寒盛加附片溫陽;肝脾腫大,絡脈瘀阻加三棱、莪術活血化瘀;食少納呆加神曲、砂仁行氣醒脾。

 

3.氣滯瘀積

 

證候:面目皮膚發黃,顏色逐漸加深,晦暗無華,右脅下痞塊質硬,肚腹膨脹,青筋顯露,或見瘀斑、衄血,唇色暗紅,舌見瘀點,苔黃。

 

分析:氣滯血瘀,肝膽疏泄不暢,故黃色晦暗無華。瘀血內阻故右脅下結成痞塊,質硬。

血瘀內阻,血不循經,故見衄血、瘀斑。

 

治法:化瘀消積。

 

方藥:血府逐瘀湯加減。常用藥:柴胡、鬱金、枳殼、桃仁、當歸、赤芍、丹參行氣化瘀。

 

大便於結加大黃通腑;皮膚瘀斑、便血加丹皮、仙鶴草活血止血;腹脹加木香、香櫞皮理氣;脅下痞塊質硬加穿山甲片、廣蟲活血化瘀。

 

[其他療法]

 

一、中成藥劑

 

茵梔黃注射液每次—50nlL,加等量葡萄糖注射液,靜脈滴注,11次。用於濕熱鬱蒸證。

 

二、外治療法

 

黃柏30g。煎水去渣,水溫適宜時,讓患兒浸浴,反覆擦洗10分鐘。1-2次。

 

三、推拿療法

 

膽紅素腦病後遺症見肢體癱瘓、肌肉萎縮者,可用推拿療法,每日或隔日1次。

方法:在癱瘓肢體上以滾法來回滾5-10分鐘,按揉鬆弛關節3-5分鐘,局部可用搓法搓熱,並在相應的脊柱部位搓滾5-1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