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學

 

中草藥藥源有植物、動物和礦物,其中以植物藥占絕大多數,使用也更普遍,所以古代相沿把藥學叫做「本草」學。

這些藥物的應用充分反映了中國歷史、文化、自然資源等方面的若干特點,有著獨特的理論體系和應用形式,

所以中國人民把它你為「中藥」。

而「本草」學也相應地稱為「中藥學」或「中草藥學」。

「中草藥學」就是專門介紹各種中藥的採制、性能、功效及應用方法等知識的一門學科。

 

幾千年來,中草藥一直被中國人民用作防治疾病的主要工具,日漸積累寶貴的用藥知識,並形成一整套中藥理論體系。

在先秦時期,已有不少關於藥物的文字記載。

到了東漢末期(公元二世紀),中國第一部藥典--《神農本草經》誕生。

本書載藥365種,是漢以前藥學知識和經驗的總結。書中還簡要而完備地記述了藥學的基本理論。

 

南北朝時期,雷斆[xiào]著《炮炙論》敘述各種藥物通過適宜的炮炙,可以提高藥效,減輕毒性或烈性,

從而發展了藥物加工技術。

梁代陶弘景(公元456--536年)著《神農本草經集注》,

對魏晉以來三百餘年間藥學的發展作了總結,載藥達七百種。又創用藥物按自然屬性分類的方法。

 

唐代顯慶四年(公元659年),李勵、蘇敬等人主持編寫了《新修本草》。

全書卷帙浩博,收載中國和外國輸入藥物達844種。

開元年間(公元713--741年),陳藏器編成了《本草拾遺》,

書中將各種藥物功用概括為十類,從而提出了著名的「十劑」,為中藥臨床分類最早的設想。

 

宋代本草學,以唐慎微的《經史證類備急本草》最具代表性。該書收載藥物達一千四百種。

 

元代,忽思慧所著《飲膳正要》,總結和發展了飲食療法。

 

明代是中草藥發展史上最輝煌的時期。

李時珍(公元1518--1593年)對古代本草學作了全面整理、總結和提高,並吸取了大量的民間藥和外來藥,

寫成了偉大的醫學巨著《本草綱目》。該書載藥1892種。

按藥物的自然屬性,分為十六綱、六十類。這種科學的分類法,是中古本草學最完備的分類系統。

 

繼李時珍之後,清代的趙學敏(約公元1719--1805年)對民間草藥作了廣泛搜集和整理,

1765年刊行《本草綱目拾遺》載藥921種,新增藥物達716種之多。

 

中草藥學自漢代到清代,各個時代都有它的成就和特色,而且歷代相承,日漸繁富。

到了現代,中草藥已達5000種左右。今後,中草藥學的發展,仍有廣闊的前途。

 

中草藥的採集與炮製

 

中草藥的採集,以及採集後的保存和炮製都有特定的方法,對於這些知識,我們必須有所了解。

 

中草藥的採集與貯藏

 

中草藥的採收季節、時間、方法和貯藏等對中草藥的品質好壞有著密切的關係,是保證藥物質量的重要環節。

因此,採藥要根據不同的藥用部分(如植物的根、莖、葉、花、果實、種子或全草都有一定的生長成熟時期,

動物亦有一定的捕捉與加工時期),有計劃地來進行採制和貯藏,

這樣才能得到較高的產量和品質較好的藥物,以保證藥物的供應和療效,滿足人民衛生保健事業上的需要。

除某些藥物所含的有效成分在採制和貯藏方面有特殊的要求外,一般植物類的藥物的採收原則如下:

 

1、全草、莖枝及葉類藥物大多在夏秋季節植株充分成長、莖葉茂盛或開花時期採集,

但有些植物的葉亦有在秋冬時採收的。多年生草本常割取地上部分,如益母草、薄荷等;

一些莖較柔弱?植物矮小及必須帶根用的藥物則連根拔起,如垂盆草、紫花地丁等。

 

2、根和根莖類藥物一般是在秋季植物地上部分開始枯萎或早春植物抽苗時採集,

這時植物的養分多貯藏在根或根莖部,所採的藥物產量高,質量好。

但也有些根及根莖如孩兒參、半夏、延胡索等則在夏天採收。

多數的根及根莖類藥物需生長一年或二年以上才能採收供藥用。

 

3、花類藥物多在花未開放的花蕾時期或剛開時候採集,以免氣味失散、花瓣散落,影響質量,

如金銀花、月季花等。由於植物的花期一般很短,有的要分次及時採集,

如紅花要採花冠由黃變紅的花瓣,花粉粒需盛開時採收,如松花粉、蒲黃等。

採花最好在晴天早晨,以便采後迅速晾晒乾燥。

 

4、果實類藥物除少數採用未成熟果實如青皮、桑槐等外,一般應在果實成熟時採集。

 

5、種子通常在完全成熟後採集。

有些種子成熟後容易散落,如牽牛子、急性子(鳳仙花子)等,則在果實成熟而未開裂時採集。

有些既用全草、又用種子的藥物,則可在種子成熟時,割取全草,將種子打下後分別晒乾貯藏,

如車前子、紫蘇子等。

 

6、樹皮和根皮類藥物通常是在春夏間剝取,這時正值植物生長旺盛期,漿液較多,容易剝離。

剝樹皮時應注意不能將樹榦整個一圈剝下,以免影響樹榦的輸導系統,造成樹木的死亡。

 

關於動物藥,一般潛藏在地下的小動物,宜在夏秋季捕捉,如蚯蚓、蟋蟀等;

大動物雖然四季皆可捕捉,但一般宜在秋冬季獵取,不過鹿茸必須在雄鹿幼角末角化時採取。

 

此外,在採收藥物時還須要注意天氣變化,如陰雨時採集,往往不能及時乾燥,以致腐爛變質。

在採集藥物時,應該重視保護藥源,既要考慮當前的需要,又要考慮長遠的利益。

因此,還須要注意下列幾點:

 

1、留根保種:

有些多年生植物,地上部分可以代根用的,盡量不要連根拔;必須用根或根莖的,應該注意留種。

有些雌雄異株的植物如栝樓,在挖掘天花粉時,一般只應挖取雄株的塊根。

用全草的一年生植物,大量採集時應留下一些茁壯的植株,以備留種繁殖。

用葉的藥物不要把全株葉子一次採光,應盡量摘取密集部分,以免影響植物的生長。

 

2、充分利用:

根、莖、葉、花都可入藥的多年生植物,應多考慮用地上部分和產量較多的部分。

此外,可結合環境衛生大掃除、墾地填洪和伐木修枝,

隨時注意將可作藥用的樹皮、根皮、全草等收集起來,認真地加以整理,以供藥用。

 

3、適當種植:

根據實際需要,對於本地難以採集或野生較少的品種,可以適當地進行引種繁殖,以便採用。

 

藥物在採集以後,都應採取一定的加工處理,以便貯藏。

如系植物類藥品,採集後應先除去泥土雜質和非藥用部分,洗淨切斷,

除鮮用外,都應根據藥物的性質,及時放在日光下晒乾,或陰乾,或烘乾,分別保藏。

 

有些含水分較多的藥物如馬齒莧等,可在洗淨後切斷,多曬幾天,才能晒乾。

植物的果實或種子如五味子、女貞子、萊菔子、葶藶子、白芥子等須放在密封的瓮內;

植物的莖葉或根部沒有芳香性的如益母草、木賊草、夏枯草、大青葉、板藍根、首烏藤等

可放在乾燥陰涼處或貯於木箱內;

芳香性藥物及花類如菊花、金銀花、月季花等,須放在石灰瓮內,以防受潮霉爛變質。

種子類藥物要防蟲鼠。

動物藥及臟器組織如蘄蛇、烏梢蛇、蜈蚣、地鱉蟲、胎盤等,在烘乾後,

應放在貯有石灰的缸中,以保持乾燥;並放在冷暗乾燥的地方,以防蟲蛀或腐爛。

 

礦物藥如石膏、滑石、靈磁石等可放在木箱內;但其中如芒硝、硼砂等須放在瓮內蓋緊,以防受潮。

 

劇毒藥物要另行貯藏保管,防止發生事故。

貯藏藥物的庫房須經常保持清潔乾燥和防蟲、鼠的侵蝕;

藥物仍須勤加翻曬,對某些易生蟲蛀或容易受潮髮油的藥物,

如前胡羌活、獨活、甘遂、當歸等,必須經常檢查,以防霉蛀變質。

 

【文獻摘錄】

 

《名醫別錄》:「其根物多以二月八月采者,謂春初津潤始萌,未充枝葉,勢力淳濃故也。

至秋枝葉乾枯,津潤歸流於下。今即事驗之,春寧宜早,秋寧宜晚。華實莖葉,乃各隨其成熟爾。」

 

《千金翼方》:「夫藥採取,不知時節,不以陰乾暴干,雖有藥名,終無藥實,

故不依時採取,與朽木不殊,虛費人功,卒無碑益。」

 

《用藥法象》:「凡諸草木昆蟲,產之有地,根葉花實,采之有時,失其地則性味少異,矢其時則性味不全。」

 

《本草蒙筌》:「莖葉花實,四季隨宜,采未老枝莖,汁正充溢;摘將開花蕊,氣尚包藏;

實收已熟,味純;葉采新生,力倍。入藥誠妙,治病方靈。

其諸玉石禽獸蟲魚,或取無時,或收按節,亦有深義,非為虛文,並各遵依,勿恣孟浪。」

 

《千金方》:「凡藥皆不欲數數曬暴,多見風日,氣力即薄歇,宜熟知之。

諸藥未即用者,候天大晴時,於烈日中暴之,令大幹,以新瓦器貯之,泥頭密封,

須用開取,即急封之,勿令中風濕之氣,雖經年亦如新也。

其丸散以瓷器貯,密蠟封之,勿令泄氣,則三十年不壞。

諸杏仁及子等藥,瓦器貯之,則鼠不能得之也。凡貯藥法,皆須去地三、四尺,則土濕之氣不中也。」

 

中草藥的炮製

 

炮製,又稱炮炙,

是藥物在製成各種劑型之前對藥材的整理加工以及根據醫療需要而進行加熱處理的一些方法。

 

炮製的目的,大致可歸納為以下四點:

 

1、消除或減少藥物的毒性、烈性和副作用:

如生半夏、生南星有毒,用生薑、明礬脆制,可解除毒性;又如巴豆有劇毒,去油用霜,可減少毒性。

 

2、改變藥物的性能:

如地黃生用性寒涼血,蒸製成熟地則微溫而補血;何首烏生用潤暢通便、解瘡毒,制熟能補肝腎、益精血。

 

3、便於製劑和貯藏:

如將植物類藥物切碎,便於煎煮;礦物類藥物煅,便於研粉。

又如某些生藥在採集後必須烘焙,使藥物充分乾燥,以便貯藏。

 

4、使藥物潔淨、便於服用:

如藥物在採集後必須清除泥沙雜質和非藥用的部分;

有些海產品與動物類的藥物需要漂去鹹味及腥味等。

 

炮製的方法,常見的有下列十多種:

 

(一)洗 

是將原藥放在清水中,經過洗滌去淨藥物表面的泥沙雜質,從而達到潔淨衛生的目的。

應注意浸洗的時間不要邊長,以防止有效成分溶於水中。

 

(二)漂 

將有腥氣(如龜板、鱉甲、烏賊骨)或有鹹味(如昆布、海藻)或有毒性(如烏頭、附子)的藥物,

可利用多量清水反覆浸漂,經常換水,則能漂去這些氣味或減少毒性。

 

(三)泡 

就是用藥物汁水浸泡以減低原藥的烈性或刺激性,如用甘草水泡遠志、吳萊萸。

 

(四)漬 

就是在藥物上噴洒少量清水,讓水分漸漸滲透而使藥物柔軟,便於切片。

某些藥物浸泡後藥性易於走失的,宜用此法。

 

(五)水飛 

水飛是研粉方法之一,適用於礦石和貝殼類不易溶解於水的藥物如硃砂等,

目的是使藥物粉碎得更加細膩,便於內服和外用。

在水飛前先將藥物打成粗末,然後放在研缽內和水同研,傾取上部的混懸液,

然後再將沉於下部的粗末繼續研磨,這樣反覆操作,研至將細粉放在舌上嘗之無渣為度。

水飛並可防止粉末在研磨時飛揚,以減少損耗。

 

(六)煅

煅的作用主要是將藥物通過烈火直接或間接煅燒,使它質地鬆脆,易於粉碎,充分發揮藥效。

 

直接火:

適用於礦石和貝殼類不易碎裂的藥物如磁石、牡蠣等。

將藥物放在鐵絲篩網上,置於無煙的烈火中煅燒,煅的程度視藥物性質不同而定。

礦石類藥物必須煅至紅色為度;貝殼類藥物則煅至微紅冷卻後呈灰白色。

 

燜煅(間接燒):

少數體輕質松的藥物如陳棕、人發等則適用燜煅法。

即將藥物放在鐵鍋內,另用較小鐵鍋覆上,用鹽泥固封鍋邊,小鐵鍋上壓一重物,不便漏氣,

置火上燒至滴水於小鐵鍋上立即沸騰,或以白紙貼於小鍋上,當紙烤焦為止,待冷卻後取出。

 

(七)炒 

炒是炮製加工中常用的一種加熱法,是將藥物放於鍋內加熱,用鐵鏟不斷鏟動,炒至一定程度取出。

炒的方法如下:

 

清炒,

不加輔料,用文火將藥物炒至微焦發出焦香氣味為度。

 

麩炒,

將藥物(飲片)加蜜炙麩皮同炒,拌炒至片子呈微黃色為度。

 

以上兩種炒法,主要目的是緩和藥性。

加其它輔料拌炒,按用藥的不同要求有酒炒、醋炒、薑汁炒等等。

 

炒炭,

系用較旺火力,將藥勿炒至外焦似炭、內里老黃色(或棕褐色)而又不灰化,俗稱為「炒炭存性」,大多為增加收澀作用。

 

(八)炮 

炮與炒炭基本相同,但炮要求火力猛烈,操作動作要快,這樣可使藥物(一般須切成小塊)通過高熱,

達到體積膨脹松胖,如乾薑即用此法加工成為炮姜炭。

 

(九)煨 

煨的主要作用在於緩和藥性和減少副作用。

常用的簡易煨法是將藥物用草紙包裹二、三層,放在清水中浸濕,置文火上直接煨,

煨至草紙焦黑內熟取出,煨生薑就是用此法。

 

(十)炙 

是將藥物加熱拌炒的另一種方法。常用的有:

 

蜜炙:

即加煉蜜拌炒。先將鐵鍋、鏟刀用清水洗淨拭乾,燒熱鐵鍋,倒入煉蜜,

待蜜化烊略加清水,然後放入藥片反覆拌炒,炒至蜜汁吸盡,再噴洒少許清水炒干,使藥物不粘手為度。

例如炙紫苑、炙兜鈴、炙黃耆、炙甘草等。藥物用蜜炙,是取它潤肺、補中及矯味的作用。

 

砂炙:用鐵砂與藥物拌炒稱為砂炙。

先將鐵砂炒熱呈青色,倒入藥物拌炒,至松胖為度,取出,篩去鐵砂。

例如山甲片、龜板、鱉甲等經過砂炙後變成鬆脆,易於煎取藥汁,或研粉制丸。

 

(十一)烘與焙 

烘與焙同樣是用微火加熱使之乾燥的方法。

 

(十二)蒸 

利用水蒸氣蒸製藥物稱為蒸。它與煮不同之點是須隔水加熱。

蒸的作用,主要能使藥物改變其原有性能,如生大黃有瀉下之功,經蒸製成為熟大黃,

在臨床上主要用它清化濕熱、活血袪瘀的作用。

另外,還有矯味作用,如女貞子、五味子經過蒸制能減少其酸味。

 

(十三)煮 

是將經過整理及洗淨的原藥,放在鍋內用清水與其它輔助藥料同煮至熟透。

如附子、川烏與豆腐同煮可減少毒性。

 

(十四)淬 

將藥物加熱燒後,趁熱投入醋或其它藥物所煎的濃汁中,使之充分吸收入內,這種方法叫做淬。

如靈磁石、代赭石用醋淬,制甘石用藥汁淬。

淬的作用,除能使被淬的藥物酥鬆易於粉碎外,還因藥汁的吸收會改變其性能。

 

【文獻摘錄】

 

《本草蒙筌》:「酒制升提,姜制發散,入鹽走腎而軟堅,用醋注肝而住痛,童便制除劣性而下降,

米泔制去燥性而和中,乳制潤枯生血,蜜制甘緩益元,陳壁土製……以補中焦,

麥麩皮製抑酷性勿傷上膈,烏豆湯、甘草湯漬曝,並解毒致令平,羊酥油,豬脂油塗燒,咸滲骨容易脆斷……」

 

中草藥的性能

 

 

中草藥品種眾多,每一種藥物都有一定的適應範圍,

例如紫蘇可以治療感冒,大黃可以治療便秘,蒲公英可以治療熱癤、疔瘡,黃耆可以治療氣虛……,

不同的病症就需要選用不同的中草藥來治療,這就是因為它們各自具備特有的性能。

 

中草藥的性能,可以從多方面來認識,

疾病有寒性、熱性的區別,藥性也有寒、熱的不同;病勢有向上向下、在表在里的差異,

藥性也有升、浮、沉、降的區別;疾病發生部位在各個臟腑經絡不同,藥性也有歸入某經的區分……等等。

 

認識藥物的性能,並不是某一個人在某一時期「天才」地發現的。

它是我國廣大勞動人民在長期與疾病作鬥爭的過程中,逐漸積累了藥物治病的豐富經驗,

並把它上升為理論的結果。這些理論,雖然還有待於進一步研究、提高,

但長期以來,對中醫用藥曾起著一定的指導作用。

因此,中醫治療疾病,除了必須對病員的病情作出正確的診斷以外,

還必須較為熟練地掌握中草藥的性能,才能正確座用於臨床。

 

四氣五味

 

四氣五味,就是藥物的性味,代表藥物的藥性和滋味兩個方面。

其中的「性」又稱為「氣」,是古代通用、沿襲至今的名詞,所以四氣也就是四性。

性和味的作用,既有區別,又有聯繫。

 

四氣,就是寒、熱、溫、涼四種藥性。寒涼和溫熱是對立的兩種藥性;

寒和涼之間、熱和溫之間,是程度上的不同,也就是說藥性相同,但在程度上有差別,溫次於熱、涼次於寒。

 

藥性的寒、熱、溫、涼,是藥物作用於人體發生的反應歸納出來的,

例如,感受風寒、怕冷發熱、流清涕、小便清長、舌苔白,這是寒的症状,

這時用紫蘇、生薑煎了湯飲服後,可以使病員發一些汗,就能消除上列症状,

說明紫蘇、生薑的藥性是溫熱的。

如果生了療瘡、熱療、局部紅腫疼痛,甚至小便黃色、舌苔發黃,或有發熱,這就是熱的症状,

這時用金銀花、菊花來治療,可以得到治癒,說明金銀花、菊花的藥性是寒涼的。

 

中草藥的藥性,通過長時期的臨床實踐,絕大多數已為人們所掌握,

如果我們熟悉了各種藥物的藥性,就可以根據「療寒以熱藥、療熱以寒藥」和「熱者寒之、寒者熱之」的治療原則

針對病情適當應用了。

一般是,寒涼藥,大多具有清熱、瀉火、解毒等作用,常用來治療熱性病症。

溫熱藥,大多具有溫中、助陽、散寒等作用,常用來治療寒性病症。

此外,還有一些藥物的藥性較為平和,稱為「平」性。

由於平性藥沒有寒涼藥或溫熱藥的作用來得顯著,

所以在實際上雖有寒、熱、溫、涼、平正氣,而一般仍稱為四氣。

 

五味,就是辛、甘、酸、苦、咸五種不同的滋味。

它主要是由味覺器官辨別出來的,或是根據臨床治療中反映出來的效果而確定的。各種滋味的作用如下:

 

(一)辛 

有發散、行氣或潤養等作用。一般發汗的藥物與行氣的藥物,大多數有辛味;某些補養的藥物,也有辛味。

 

(二)甘 

有滋補、和中或緩急的作用。一般滋補性的藥物及調和藥性的藥物,大多數有甘味。

 

(三)酸 

有收斂、固澀等作用。一般帶有酸味的藥物,大都具有止汗、止渴等作用。

 

(四)苦 

有瀉火、燥濕、通泄、下降等作用。一般具有清熱、燥濕、瀉下和降逆作用的藥物,大多數有苦味。

 

(五)咸 

有軟堅、散結或瀉下等作用。一般能消散結塊的藥物和一部分瀉下通便的藥物,帶有鹹味。

 

在五味以外,還有淡味、澀味,它們的意義和作用是這樣的:

 

(一)淡 

就是淡而無味,有滲濕、利尿作用。一般能夠滲利水濕、通利小便的藥 物,大多數是淡味。

 

(二)澀 

有收斂止汗、固精、止瀉及止血等作用。

 

由於淡味,沒有特殊的滋味,所以一般將它和甘味並列,稱「淡附於甘」;

同時,澀味的作用和酸味的作用相同,因此,雖然有七種滋味,但習慣上仍稱「五味。

 

氣和味的關係是非常密切的,每一種藥物既具有一定的氣,又具有一定的味。

由於氣有氣的作用,味有味的作用,必須將氣和味的作用綜合起來看待,

例如,紫蘇性味辛溫,辛能發散,溫能散寒,所以可知紫蘇的主要作用是發散風寒;

蘆根性味甘寒,甘能生津,寒能清熱,所以可知蘆根的主要作用是清熱生津……等。

 

一般說,性味相同的藥物,其主要作用也大致相同;性味不同的藥物,功效也就有所區別;

性同味不同、或味同性不同的藥物在功效上也有共同之處和不同之點。

 

例如,同樣是寒性藥,若味不相同,或為苦寒,或為辛寒,其作用就有所差異,

如黃連苦寒、可以清熱燥濕,浮萍辛寒、可以疏解風熱;

同樣是甘味藥,但氣有所不同,或為甘溫,或為甘寒,其作用也不一樣,

如黃耆甘溫、可以補氣,蘆根甘寒、能清熱生津。

所以,在辨識藥性時,不能把藥物的氣與味孤立起來。

 

在臨床具體應用時,一般都是既用其氣、

又用其味的,而在特殊應用的時候,配合其它藥物,則或用其氣,或用其味。

 

【文獻摘錄】

 

《珍珠囊》:「辛主散、酸主收、甘主緩,苦主堅、咸主軟;

辛能散結潤燥、致津液、通氣,酸能收緩斂散,甘能緩急調中,苦能燥濕堅欽,咸能軟堅,淡能利竅。」

 

《用藥法象》:「夫藥有溫涼寒熱之氣,辛甘淡酸苦咸之味也。...

一物之內,氣味兼有;一藥之中,理性具焉。或氣一而味殊,或味同而氣異。....

 

《景岳全書》:「藥以治病,因毒為能,所謂毒藥,是以氣味之有偏也。

蓋氣味之正者,穀食之屬是也,所以養人之正氣;氣味之偏者,藥餌之屬是也,所以去人之邪氣。

其為故也,正以人之為病,病在陰陽偏勝耳。」

 

《本草綱目》:「寇氏言寒熱溫涼是性,香臭腥躁是氣....但自素問以來,只以氣味言.....。」

 

《中醫名詞術語選釋》:「近人認為藥物味道的不同,與所含的化學成分有關,

如味辛的多含揮髮油,味酸的多含有機酸,味甘的多含糖類,味音的則可能含生物鹼,甘類或苦味質等。」

 

歸經

 

歸經,就是藥物對於人體某些臟腑、經絡有著特殊的作用。

例如,龍膽草能歸膽經,說明它有治療膽的病症的功效;藿香能歸脾、胃二經,說明它有治療脾胃病症的功效....

 

藥物歸經這一理論,是以臟腑、經絡理論為基礎的。

由於經絡能夠溝通人體的內外表裡,所以一旦人體發生病變,體表的病症可以通過經絡而影響內在的臟腑,

臟腑的病變也可通過經絡而反映到體表。

各個臟腑經絡發生病變產生的症状是各不相同的,如肺有病變時,常出現咳嗽、氣喘等症;

肝有病變時,常出現脅痛、抽搐等症;心有病變時,常出現心悸、神志昏迷等....

在臨床上,用貝母、杏仁能止咳,說明它們能歸入肺經;

用青皮、香附能治脅痛,說明它們能歸入肝經;

用麝香、菖蒲能蘇醒神志,說明它們能歸人心經....

由此可見,藥物的歸經也是人們長期從臨床療效觀察中總結出來的。

 

疾病的性質有寒、熱、虛、實等不同,

用藥也必須有溫(治寒症)、清(治熱症)、補(治虛症)、瀉(治實症)等區分。

但是發病臟腑經絡又是不一致的,如熱性病症,又有肺熱、胃熱、心火、肝火....等,

在用藥治療時,雖然都需要根據「療熱以寒藥」的原則選用性質寒涼的藥物,

然而還應該考慮臟腑經絡的差異,魚腥草可清肺熱、竹葉可清胃熱、蓮子心可清心火、夏枯草可清肝火,

就是由於它們歸經的不同而有所區別。

 

同樣原因,對寒症也要進一步分肺寒,脾寒....,虛症要分脾虛、腎虛....

實症要分燥屎里結(大腸實)、痰飲停聚(肺實)....

在治療上,溫肺的藥物,未必能暖脾;清心的藥物,末必能清肺;補肝的藥物,未必能補腎、

瀉大腸的藥,未必能瀉肺……,所有這些情況,都說明藥物歸經的重要意義。

 

但是,在應用藥物的時候,如果只掌握藥物的歸經,

而忽略了四氣、五味、補、瀉等藥性,同樣也是不夠全面的。

因為某一臟腑經絡發生病變,可能有的屬寒、有的屬熱,也有可能有的屬實、有的屬虛,

那就不能因為重視歸經,而將能歸該經的藥物不加區分地應用。

 

相反,同歸一經的藥物種類很多,有清、溫、補、瀉的不同,

如肺病咳嗽,雖然黃芩、乾薑、百合、葶藶子都能歸肺經,在應用時卻不一樣,

黃芩主要清肺熱、乾薑主要能溫肺、百合主要補肺虛、葶藶子主要瀉肺實....

在其它臟腑經絡方面,同樣也是如此。

歸經是中草藥性能之一,性味也是中草藥的另一方面的性能,其它還有升降浮沉、補瀉等性能,

應該全面掌握它們的性能,才能在臨床治療中更好地運用各種中草藥。

 

關於藥物的歸經,古代文獻上又曾將它和「五味」聯繫起來,認為:

 

味酸---能入肝。

 

味苦---能入心。

 

味辛---能入肺。

 

味甘---能入脾。

 

味咸---能入腎。

 

這種歸納,雖然對一部分藥物是符合的,但絕大部分與客觀實際情況並不一,不能作為規律性來認識。

 

【文獻摘錄】

 

《珍珠襄》:「引經報使:

 

手少陰心:黃連、細辛。

 

手太陽小腸,高本、黃蘗(柏)。

 

足少陰腎:獨活、知母、桂、細辛。

 

足太陽膀胱:羌活。

 

手太陰肺:桔梗、升麻、蔥白、白芷。

 

手陽明大腸,白芷、升麻、石膏。

 

足太陰脾:升麻、蒼朮、葛根、白芍。

 

足陽明胃:白芷、升麻、石膏、葛根。

 

手厥陰心包絡:柴胡、牡丹皮。

 

足少陽膽:柴胡、青皮。

 

足厥陰肝:青皮、吳茱萸、川芎、柴胡。

 

手少陽三焦:連翹、柴胡。

 

上:地骨皮。

 

中:青皮。

 

下:附子。

 

升降浮沉

 

升降浮沉,就是藥物作用於人體的四種趨向。它們的意義如下:

 

(一)升:就是上升、升提的意思,能治病勢下陷的藥物,都有升的作用。

 

(二)降:就是下降、降逆的意思,能治病勢上逆的藥物,都有降的作用。

 

(三)浮:就是輕浮、上行發散的意思,能治病位在表的藥物,都有浮的作用。

 

(四)沉:就是重沉、下行泄利的意思,能治病位在里的藥物,都有沉的作用。

 

歸納來說,凡升浮的藥物,都能上行、向外;如昇陽、發表、散寒、催吐等作用的藥物,藥性都是升浮的。

凡沉降的藥物,都能下行、向里;如清熱、瀉下、利水、收斂、平喘、止呃等作用的藥物,藥性都是沉降的。

 

升降浮沉,既是四種不同藥性,同時在臨床上又作為用藥的原則,這是它的重要意義。

因為人體發生病變的部位有上、下、表、里的不同,病勢有上逆和下陷的差別,

在治療上就需要針對病情,選用藥物。

 

病勢上逆者,宜降不宜升,如胃氣上逆的嘔吐,當用姜半夏降逆止嘔,不可用瓜蒂等涌吐藥;

病勢下陷者,宜升不宜降,如久瀉脫肛,當用黃耆、党參、升麻、柴胡等益氣升提,不可用大黃等通便藥;

病位在表者,宜發表而不宜收斂,因表症鬚髮汗解表,當用紫蘇、生薑等升浮藥,

而不能用浮小麥、糯稻根等收斂止汗藥;

病位在里者,宜清熱、瀉下或溫里、利水等沉降藥,不宜用解表藥等。

如肝陽上逆的頭痛,誤用升散藥,反而造成肝陽更為亢盛的情況;

脾陽下陷的泄瀉,誤用泄降藥,反而造成中氣更為下陷、以致久瀉不止的症状。

 

升降浮沉,也是對藥性認識的一種歸納方法,並且在應用上和藥物的歸經有密切聯繫。

例如,肺病咳嗽,當用肺經藥物,但又須區分病勢的惰況,考慮升浮沉降的藥物;

如果由於外邪束肺、肺氣失宣引起的咳嗽,當用升浮藥發散外邪、宣暢肺氣,如麻黃、桔梗等;

如肺虛久咳就應該用斂肺止咳的五味子、訶子藥性沉降的藥物來治療。

 

又如,氣分上逆的病症,應當用沉降藥來治療,但又須區別屬於何經的病症,如胃氣上逆、嘔吐呃逆,

就要用半夏、丁香等胃經降逆藥;肺氣上逆、咳嗽氣喘,就要用旋覆花、白前等肺經降逆藥。

 

升降浮沉的藥性,一般來說和藥物的性味、質地有一定關係。

 

在藥性方面來說,凡味屬辛甘、性屬溫熱的藥物,大都為升浮藥;

味屬苦、酸、咸,性屬寒涼的藥物,大都為沉降藥,

因此有「酸咸無升、辛甘無降、寒無浮散、熱無沉降」的說法。

 

在藥物質地方面來說,凡花、葉以及質輕的藥物,大都為升浮藥;

種子、果實、礦石以及質重的藥物,大都為沉降藥。

 

但是,上述情況又並不是絕對的,還必須從各種藥物的功效特點來考慮,

例如,諸花皆升,旋覆花獨降。

在性味和質地方面,藥物的升降浮沉也是如此,如蘇子辛溫、沉香辛微溫,從性味來說應是升浮,

但因為質重,所以作用為沉降;

胡荽子藥用種子應是沉降,但因為藥性辛溫,所以作用為升浮等等。

此外,通過藥物的炮製,也能使升降浮沉有所轉化,

如酒炒則升、姜制則散、醋炒則斂、鹽制則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