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藥的應用

 

學習中草藥學的目的,在於掌握這門學科的知識,以便在臨床治病時很好地應用,

讓中草藥充分發揮它們應有的功效,及時解決病員的疾苦、幫助他們早日,恢復健康,

重新走上工作崗位從事生產勞動。

應用中草藥,除了必須掌握每一藥物的性能以外,對於它的配伍、用量以及服用方法也必須有所了解。

否則,不注意藥物配伍後的作用變化,不掌握藥物的處方用量,或者服用方法不夠妥善,

雖然藥能中病,但也可能因此而影響藥效,不能達到治療的預期目的。

所以按照藥物的性能和病員的實際情況,重視中草薊的具體應用,是非常必要的。

 

中藥配伍

 

配伍,就是按照病情需要和藥物性能,有選擇地將兩種以上的藥物合在一起應用。

 

從中草藥的發展來看,在醫藥萌芽時期,治療疾病一般都是採用單味藥的;

以後,由於藥物的發現日益增多,對疾病的認識也逐漸深化,因此對於病情較重或者比較複雜的病症,

用藥也由簡到繁,出現了多種藥物配合應用的方法,

 

在由單味藥發展到多種藥配合應用,以及進一步將藥物組成方劑的漫長的過程中,

人們通過大量的實踐,掌握了豐富的配伍經驗,了解到藥物在配伍應用以後可以對較複雜的病症予以全面照顧,

同時又能獲得安全而更高的療效。因此,藥物的配伍對於臨床處方是具有重要意義的。

 

在配伍應用的情況下,由於藥物與藥物之間出現相互作用的關係,

所以有些藥物因協同作用而增進療效,但是也有些藥物卻可能互相對抗而抵銷、削弱原有的功效;

有些藥物因為相互配用而減輕或消除了毒性或副作用,

但是也有些藥物反而因為相互作用而使作用減弱或發生不利人體的作用等等。

對於這些情況,古人曾將它總結歸納為七種情況,叫做藥性「七情」,內容如下:

 

(一)單行:

就是單用一味藥來治療疾病。例如用一味馬齒莧治療痢疾;

獨參湯單用一味人蔘大補元氣、治療虛脫等。

 

(二)相須:

就是功用相類似的藥物,配合應用後可以起到協同作用,加強了藥物的療效,

如石膏、知母都能清熱瀉火,配合應用作用更強;

大黃、芒硝都能瀉下通便,配用後作用更為明顯等。

 

(三)相使:

就是用一種藥物作為主藥,配合其它藥物來提高主藥的功效。

如脾虛水腫,用黃耆配合茯苓,可加強益氣健脾利水的作用;

胃火牙痛、用石膏清胃火,再配合牛膝引火下行,促使胃火牙痛更快地消除等。

 

(四)相畏:

就是一種藥物的毒性或其它有害作用能被另一種藥抑制或消除。

如生半夏有毒性,可以用生薑來消除它的毒性,

 

(五)相殺:

就是一種藥能消除另一種藥物的毒性反應。

如防風能解砒霜毒、綠豆能減輕巴豆毒性等。

 

(六)相惡:

就是兩種藥配合應用以後,一種藥可以減弱另一種藥物的藥效。

如人蔘能大補元氣,配合萊菔子同用,就會損失或減弱補氣的功能等。

 

(七)相反:

就是兩種藥物配合應用後,可能發生劇烈的副作用。

 

以上藥性「七情」,除了單行以外,都是說明藥物配伍需要加以注意的。

 

相須、相使,是臨床用藥儘可能加以考慮的,以便使藥物更好地發揮療效,

一般用藥「當用相須、相使者良」。

 

相畏、相殺,是臨床使用毒性藥物或具有副作用藥物時要加以注意的,

「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殺者」。

 

相惡、相反,是惟床用藥必須注意禁忌的配伍情況,所以「勿用相惡、相反者」。

從應用單味藥,到用多種藥物配伍,這是醫藥史上的發展,可以對表裡同病、寒熱夾雜、

虛中帶實等病情複雜的病症給予全面照顧;

對毒性藥物可以使毒性消除或減弱,從而保證用藥的安全。

但是,在臨床上遇到的病症有的比較複雜,有的比較單純;在藥性上來說有毒的藥物也並不是多數。

 

所以在用藥時,有的固然需要多種藥物配伍治療,有的單味藥也能起到良好療效,

為了減輕病者經濟上的負擔,同時節約藥材,如用單味藥能夠治療的,就不一定要用許多藥物來治。

 

例如清金散單用一味黃芩治輕度的肺熱咳血,馬齒莧治療痢疾、苦楝子根皮驅除蛔蟲,仙鶴草芽驅除絛蟲,

天胡荽治療紅眼睛,筋骨草治療咽喉腫痛,毛冬青治療冠心病,....都是行之有效的「單方」,

符合簡便廉驗的要求,很值得我們推廣應用。

 

【文獻摘錄】

 

《本草綱目》:「藥有七情,獨行者,單方不用輔也;相須者,同類不可離也,

如人蔘、甘草、黃耆、知母之類;相使者,我之佐使也;

相惡者,奪我之能也;相畏者,受彼之制也;

相反者,兩不相合也;相殺者,制彼之毒也。

 

又云:「相反諸藥,甘草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

烏頭反貝母、栝蔞、半夏、白蘞、白芨;

藜蘆反人蔘、沙參、丹參、玄參、苦參,細辛,芍藥....。」

 

《珍珠囊補遺藥性賦》:

「十八反歌: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蔞貝蘞芨攻烏,藻戟遂芫俱戰草,諸參辛芍叛藜蘆。

十九畏歌:硫黃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見便相爭,水銀莫與砒霜見,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為上,

偏與牽牛不順情,丁香莫與鬱金見,牙硝難合京三棱,川烏草烏不順犀,人蔘最怕五靈脂,

官桂善能調冷氣,若逢石脂便相欺,大凡修合看順逆,炮檻炙膊莫相依。」

 

中藥用量

 

 

用量,就是中草藥在臨床上應用時的分量。

一般包括重量(如若干兩、若干錢)、數量(如幾隻、幾片)、容量(如若干湯匙、若干毫升)等,

它們都是常寫於醫生處方上希望藥房配付的藥量。

 

中草藥的用量,直接影響它的療效。

如果應該用大劑量來治療的,反而用小量藥物,可能因藥量太小,效力不夠,不能及早痊癒,以致貼誤病情;

或者應該用小劑量來治療的,反而用大量藥物,可能因藥過量,以致克伐人體的正氣,

都將對疾病的治療帶來不利的後果。

 

此外,一張通過配伍組成的處方,如果將其中某些藥物的用量變更以後,

它的功效和適應範圍也就隨著有所不同。由於這些原因,所以對待中草藥的用量,

應該有嚴謹而細緻的態度。一般說來,在使用藥物、確定劑量的時候,應該從下列三個面來考慮:

 

1、藥物的性質與劑量的關係:

在使用劇毒藥物的時候,用量宜小,並以少雖開始,視症情變化,再考慮逐漸增加;

一旦病勢已減,應逐漸減少或立即停服,以防中毒或產生副作用。

 

在使用一般藥物的時候,對質地較輕或容易煎出的藥物如花、葉之類,用量不宜過大;

質重或不易煎出的藥物如礦物、貝殼之類,用量應較大;

新鮮的藥物因含有水分,用量可較大些,乾燥的應較少些。

過於苦寒的藥物,多用會損傷腸胃,故劑量不宜過大,也不宜久服。

 

2、劑型、配伍與劑量的關係:

在一般情況下,同樣的藥物,入湯劑比丸、散劑用量要大一些;在復方應用時比單味藥用量要小一些。

 

3、年齡、體質、病情與劑量的關係:

成人和體質較強實的病人,用量可適當大些;兒童及體弱患者,劑量宜酌減。

又病情輕者,不宜用重劑;病情較重者,劑量可適當增加。

 

現在臨床處方一般用量大致如下:

 

1、一般藥物:

 

乾燥的一錢至三錢(如麻黃、荊芥、知母等),新鮮的藥物一兩至二兩(如鮮茅根、鮮生地等)。

 

2、質地較輕的藥物:

 

三分至五分(如燈芯草等),或一錢至一錢五分(如白殘花、薄荷葉等)。

 

3、質地較重的藥物:

 

三錢至五錢(如熟地、何首烏等),或一兩至二兩(如石膏等)。

 

4、有毒藥物:

 

毒性較小的用五厘至一分(如雄黃),毒性較大的用一毫至二毫(如砒霜)等。

 

5、其它用量:

 

一支(如蘆根)、一條(如蜈蚣、壁虎)、三隻至五隻(如蔥白、番瓜蒂)、

三片至五片(如生薑)、一角(即四分張,如荷葉、)、一札(如燈芯草)、

數滴(如生薑汁)、十至二十毫升(如竹瀝)等等。

 

現在由於中草藥運動的普遍開展,臨床上對於草藥的用量一般多用五錢至一兩,

在用藥藥味較少、藥性沒有毒性或副作用的情況下是可以的,

而且在應用過程中還打破了舊習慣的框框,發現了許多藥物的新療效,

對推動中醫藥的發展起了一定促進作用;

 

但是處方用藥藥味已經很多,或者有些藥物具有不良副作用,用量就應該適當小些。

特別是有些藥物,一方面固然有良好療效,但價格又比較昂貴,

如犀角、羚羊角、麝香、牛黃、猴棗、鹿茸、珍珠....等,更應該注意它們的用量。

 

現在臨床處方中草藥的用量,是採用「g」為單位的公制。舊制一斤兩與公制計量單位換算率如下:

 

1斤(16兩)= 0.5kg = 500g

 

1市兩= 31.25g

 

1市錢= 3.125g

 

1市分= 0.3125g

 

1市厘= 0.03125g

 

【文獻摘錄】

 

《本經》:「若用毒藥療病,先起如黍粟,病去即止,不去倍之,不去十之,取去為度。」

 

中藥服用法

 

服用法,就是中草藥的內服和外用方法。

 

外用的,一般用於外科、傷科、針灸科、以及眼耳口腔等疾病,應用方法很多,

如灸法、敷藥法、洗浴法、吹喉法、點眼法、溫燙法、坐藥法等。

內服法,有湯、丸、散、膏、露、酒等,適應範圍較廣。

由於內服法的「湯」劑,在臨床應用上最為廣泛,而且它的服用法對於藥物的功效、

病情的需要都有著重要的關係,所以這一節著重介紹「湯」劑的服用法。

 

「湯」劑的服用法,又可分為煎藥法和服藥法,

前者是在將藥物煎煮成湯藥的過程中應該注意的事項,後者是在服藥時必須注意的方面。

 

(一)煎藥法:

首先關於用水問題,以清淨而無雜質的河水、井水以及自來水為宜。

入煎以前最好先用冷水將藥物淹設並略高一些,浸泡半小時後再煎。

 

其次關於火候問題,需要根據藥物性質而定。

如氣味芳香、容易揮發的花葉類藥物,一般須武火急煎,煮一、二沸,即可服用,否則煎煮過久,可能喪失藥效;

如滋膩質重,不易出汁的根或根莖一類藥物,一般須文火久煎,否則沒有煮透,浪費藥材。

 

關於煎藥時間,一般藥物煎煮1520分鐘左右。

但是對於一些礦石貝殼類藥物,如石膏、珍珠母、生牡蠣等不易出汁的,

就需要先用水煎1520分鐘,然後再加其它藥物同煎,處方時要註明「先煎」或「先入」。

 

另外,還有一些含揮髮油的芳香藥物,如砂仁、豆蔻等久煎容易喪失藥效的,

就應該在其它藥物將要煎好時,再放入煎一、二沸,處方時要註明「後下」或「後入」。

 

其它方面,有些粉末或小粒的種子類藥物,應該「包煎」,即用布包起來煎煮,以免燒焦或使藥汁混濁;

有些藥物需要「另煎」或「另烊」,如人蔘、阿膠等,再沖入煎好的藥汁中飲服;

有些藥物不必煎煮,如芒硝等,只要將藥汁沖入溶化後即可服用。

 

(二)服藥法:

首先關於服藥量問題,一般每天一劑;病情嚴重的,如急性病發高熱等,可以考慮每天服二劑;

至於慢性疾病,也可一劑分天服用,或隔一天服一劑。

每劑藥物一般煎二次,有些補藥也可以煎三次。

每次煎成藥汁250300毫升,可以分頭煎、二煎分服,也可將二次煎的藥汁混合後分∼3次服用。

 

其次,關於服藥時間問題,一般每天服藥二次,上午一次、下午一次,或下午一次、臨睡前一次,

在吃飯後2小時左右服用較好。但也有認為病在上焦的適宜於飯後服,病在下焦的適宜於飯前服。

至於驅蟲藥最好在清晨空腹時服用,治療急性病症就隨時可服,不要拘泥規定時間。

 

關於服藥冷熱問題,一般應該在藥液溫而不涼的時候飲服。

但對於寒性病症則需要熱服,對於熱性病症則需要冷服;

真熱假寒的病症,用寒性藥物而宜於溫服,真寒假熱的病症用溫熱藥而宜於冷服。

 

所有這些,都必須根據病情靈活處理。

 

【文獻摘錄】

 

《本經》:「病在胸隔已上者,先食後服藥;病在心腹已下者,先服藥而後食;

病在四肢血脈者,宜空腹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飽滿而在夜。」

 

《本草綱目》:「若發汗藥,必用緊火熱服;

攻下藥亦用緊火煎熟,下硝黃再煎,溫服;補中藥,宜慢火溫服。....

 

解表藥

 

凡能疏肌解表、促使發汗,用以發散表邪、解除表證的藥物,稱為解表藥。

 

解表藥多屬辛散之品,辛能發散,可使外邪從汗而解,故適用於邪在肌表的病症。

也即《內經》所說的「其在皮者,汗而發之」的意義。解表藥的臨床應用,有以下幾點:

 

1.感受外邪,具有惡寒、發熱、頭痛、身痛、無汗、脈浮等表症者。

 

2.表邪鬱閉,麻疹透發不暢者;水腫初期或麻疹初期兼有表證者,以及其它疾病具有表證需要發汗解表者。

 

解表藥雖能透過發汗解除表證,但汗出過多能耗散陽氣,損傷津液;

因此,凡自汗、盜汗、熱病傷津以及陰虛發熱等症,都應慎用。跟據解表藥的性能,可以分為發散風寒,發散風熱兩類。

 

發散風寒藥

 

發散風寒藥,性味多為辛溫,發汗作用較強。

適用於感冒風寒,呈現惡寒發熱、無汗、鼻塞或流清涕、舌苔薄白、口不渴、脈浮等寒象比較突出的表症。

對於咳嗽氣喘、腳氣水腫及風濕痛等初起具有上述表症的,也可應用。

 

麻黃

 

【藥用】本品為麻黃科植物草麻黃及木賊麻黃或其它含麻黃鹼的同屬植物的草質莖。

 

【性味與歸經】辛、微苦,溫。入肺、膀胱經。

 

【功效】發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

 

【臨床應用】1.用於感冒風寒及麻疹透發不暢,風疹身癢等症。

 

1.麻黃性溫辛散,能發汗散寒而解表,又可散風透疹。

 

用治外感風寒所引起的發熱惡寒、無汗等症,常與桂枝相須為用,有發汗解表的作用。

如治麻疹透發不暢,兼有咳嗽氣急症状時,可在辛涼透疹藥中酌加麻黃,

因肺主皮毛,本品既能宣肺,又能發散,可收透疹、平喘的效果。

至於用治風疹身癢,可與薄荷、蟬衣等藥配伍應用。

 

2.用於咳嗽、氣喘。

 

麻黃能宣暢肺氣而止咳平喘,故臨床往往用治外邪侵襲、肺氣不暢所致的喉癢咳嗽、

咯痰不爽或咳嗽緊迫、胸悶、氣喘等症。如寒邪咳喘,多配杏仁、甘草同用;

外有寒邪,內有痰飲,常配細辛、乾薑、五味子、半夏等同用;

至於肺熱咳喘,常配石膏、杏仁、甘草等同用。

 

3.用於風水水腫等症。

 

麻黃既能發汗,又能利尿,故適用於水腫而伴有表症者,常與白朮、生薑等同用。

 

【處方用名】生麻黃、淨麻黃(生用,辛散作用較強)、水炙麻黃(炒時加清水,辛散作用緩和)、

蜜炙麻黃(用蜂蜜拌炒,辛散作用減弱,且有潤肺之功)

 

【一般用量與用法】五分至三錢,煎服。

 

【按語】1.麻黃一藥,始載於《本經》。自從漢代《傷寒論》中收載麻黃湯一方後,

後世醫家都認為麻黃是一味發汗解表、止咳平喘的要藥。

 

2.本品的作用以發散與宣肺為主,如配桂枝則發汗解表,配杏仁則止咳平喘,配乾薑則宣肺散寒,

配石膏則宣肺泄熱,在麻黃附子細辛湯中配附子則溫經發表,在陽和湯中配肉桂則溫散寒邪、宣通氣血。

 

3.綜上所述,麻黃的臨床應用主要是取它宣、散兩個方面的功效。

 

【方劑舉例】麻黃湯(《傷寒論》):

麻黃、桂枝、杏仁、甘草。用於外感風寒,惡寒,無汗,頭痛,身疼等表實者。

 

三拗湯(《和局方劑》):麻黃、杏仁、甘草。用於感冒風寒,咳嗽氣喘。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傷寒論》):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用於里熱壅閉,症見身熱煩渴、喘咳氣粗、鼻翼煽張者。

 

【文獻摘錄】《本經》:「主上氣咳逆,結氣,喉痹吐吸,利關節。」

 

《別錄》:「溫經通脈,止煩出汗。」

 

《本經疏證》:「和營、通陽、利水、下氣、行氣、補中,為桂枝六大功效。」

 

桂枝

 

【藥用】本品為樟科植物菌桂的細枝。

 

【性味與歸經】辛、甘,溫。入心、肺、膀胱經。

 

【功效】發汗解表,溫通經脈,通陽化氣。

 

【臨床應用】1.用於風寒表症

 

1.桂枝辛溫,善祛風寒,能治感冒風寒、發熱惡寒,不論有汗、無汗都可應用。

如風寒表症,身不出汗,配麻黃同用,有相須作用,可促使發汗;

如風寒表症,慎身有汗出,配芍藥等,有協調營衛的作用。

 

2.用於寒濕痹痛與經閉腹痛、痛經等症

 

桂枝能溫通經脈,對寒濕性風濕痹痛,多配合附子、羌活、防風等同;

對氣血寒滯所引起的經閉、痛經等症,常配合當歸、芍藥、桃仁等同用。

 

3.用於水濕停滯所致的痰飲喘咳,以及小便不利等症

 

桂枝性溫,善通陽氣,能化陰寒,對陰寒遏阻陽氣,津液不能輸布,

因而水濕停滯形成痰飲的病症,常與茯苓、白朮等配伍應用:

如膀胱氣化失司、小便不利,用桂枝以通陽化氣,助利水藥以通利小便,常配合豬苓、澤瀉等同用(如五苓散)。

 

【處方用名】桂枝、川桂枝(洗淨,晒乾,切碎用)

 

【一般用量與用法】一錢至三錢,煎服。

 

【按語】1.桂枝與麻黃雖都能發汗,但麻黃辛苦開泄,能開腠理而透毛竅,發汗作用較強,且能宣肺平喘、利尿退腫;

桂枝辛甘溫熙,主要功能是溫通經脈,能通達陽氣而解表,發汗的作用較為緩弱。

故治風寒表症,風寒無汗,常與麻黃配伍,以增強它發汗的作用;

而治風寒表症、自汗惡風則不用麻黃,多配芍藥同用,以協調營衛、發表散寒。

 

2.桂枝性溫助熱,如應用不當則有傷陰、動血之虞,故在溫熱病、陰虛火旺及出血症時,不宜應用。

 

【方劑舉例】桂枝湯(《傷寒論》):桂枝、芍藥、甘草、生薑、大棗。治外感風寒、頭痛發熱、汗出惡風、口不渴等。

 

桂枝茯苓丸(《金匱要略》):桂枝、茯苓、丹皮、桃仁、芍藥。治婦女月經不調,瘀血阻滯的腹痛,及胎死腹中。

 

桂枝附子湯(《傷寒論》):桂枝、附子、甘草、生薑、大棗。治風寒濕邪阻滯、身體疼痛、舉動困難、不能自由轉側。

 

【文獻摘錄】《本經》:「主上氣咳逆,結氣,喉痹吐吸,利關節。」

 

《別錄》:「溫經通脈,止煩出汗。」

 

《本經疏證》:「和營、通陽、利水、下氣、行氣、補中,為桂枝六大功效。」

 

《江蘇中醫》:「桂枝的功用包括:解表和營、通陽散寒、溫化水氣、補益里氣、平降沖逆通瘀活血等六大方面。

配伍應用方面:桂枝配芍藥,調和營衛;配麻黃可增強發汗作用;配生薑有兩個作用:

一是協同辛散外邪,一是溫散胃中寒飲;配乾薑也有兩種作用:

一是溫化上焦水飲,一是溫散下寒;配甘草,在用量差距不大時,都是取甘草之甘以緩桂枝之性,

 

在心陽虛而心悸怔忡,欲桂枝、甘草以復心陽時,桂枝用量須較大於甘草,

但在心陽既虛而心血亦虛時,必須以甘草為主;

配人蔘,一是補虛解表,一是補益氣虛;配黃耆補虛;

配附子,一是溫陽解表,一是溫經散寒,一是溫補腎陽;配白朮化濕;

配茯苓治水氣內停;配龍骨、牡蠣,養心陽、安心神;

配地黃,用於陰陽兩虛;配當歸,主治血虛寒滯;

配防己溫行水氣;配桃仁通瘀活血;配黃連,取其寒熱相併,以治寒熱錯雜之症;

配石膏,一是解表清里,一是清透里熱;

配大黃,一是解表攻下,一是溫下太陰寒實,一是攻瘀瀉熱。溫病化燥必須禁用桂枝。

 

紫蘇

 

【藥用】本品為唇形科植物紫蘇的莖葉。

 

【性味與歸經】辛、溫。入肺、脾經。

 

【功效】發汗解表,行氣寬中,解魚蟹毒。

 

【臨床應用】1.用於感冒風寒

 

紫蘇能散表寒,發汗力較強,用於風寒表症,見惡寒、發熱、無汗等症,常配生薑同用;

如表症兼有氣滯,有可與香附、陳皮等同用。

 

2.用於胸悶、嘔惡等症

 

紫蘇用於脾胃氣滯、胸悶、嘔惡,不論有無表症,均可應用,

都是取其行氣寬中的作用,臨床常與藿香配伍應用。

此外,本品有能行氣安胎,常配砂仁、陳皮同用,治療妊娠惡阻、胎動不安。

 

3.用於食魚蟹後引起的吐瀉腹痛

 

紫蘇辛溫,能解魚蟹毒,中魚蟹毒後可用單味紫蘇煎服,或配合生薑同用。

 

【處方用名】紫蘇、紫蘇葉(洗淨,晒乾,切碎用)

 

【一般用量與用法】一錢至三錢,煎服。

 

【按語】紫蘇既能發汗散寒以解表邪,又能行氣寬中、解郁止嘔,

故對風寒表症而兼見胸悶嘔吐症状的,使用本品,很是適宜;

或無表症而有氣滯不暢症状的,也可用於宣通。

如配藿香、陳皮則解表和中,配半夏、厚朴則解郁寬胸。

 

【方劑舉例】香蘇散(《和局方劑》):香附、紫蘇、陳皮、甘草。

治外感風寒、內有氣滯、頭痛無汗、胸膈滿悶、噫氣惡食。

 

蘇羌達表湯(《通俗傷寒論》):蘇葉、防風、光杏仁、羌活、白芷、廣橘紅、生薑、茯苓皮。

治感冒風寒、發熱惡寒、頭項強痛、骨節煩疼、無汗而喘、胸痞噁心。

 

【文獻摘錄】《別錄》:「下氣,除寒中。」

 

《藥性本草》:「以葉生食作羹,殺一切魚肉毒。」

 

《本草綱目》:「解肌發表,散風寒,行氣寬中,消痰利肺。」

 

《本草正義》:「紫蘇芳香氣烈....外開皮毛,泄肺氣而通腠理。

上則通鼻塞、清頭目,為風寒外感靈藥;中則開胸膈、醒脾胃、宣化痰飲,解鬱結而利氣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