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散風熱藥

 

 

發散風熱藥,性味多為辛涼,發汗作用較為緩和,適用於外感風熱初起,

發熱惡寒,而以口渴,有汗或無汗,咽喉腫痛,舌苔薄白而干或薄黃,脈浮數等熱象比較突出的表症。

至於風熱所致的咳嗽與麻疹不透,或瘡瘍初起具有表症者,也可選用。

 

薄荷

 

【藥用】本品為唇形科植物薄荷的莖葉。

 

【性味與歸經】辛,涼。入肺、肝經。

 

【功效】疏散風熱,清利咽喉,透疹。

 

【臨床應用】1.用於感冒風熱、溫病初起有表症者。

 

薄荷為疏散風熱要藥,有發汗作用,主要用於風熱表症、身不出汗、頭痛目赤等症,

常與荊芥、桑葉、菊花、牛蒡子等配合應用;如果風寒感冒、身不出汗,也可配合紫蘇、羌活等同用。

 

2.用於咽喉紅腫疼痛

 

薄荷清利咽喉作用顯著,主要用於風熱咽痛,兼有疏散風熱作用,

常配合牛蒡子、馬勃、甘草等應用。也可研末吹喉,治咽喉紅腫熱痛病症。

 

3.用於麻疹透發不暢

 

薄荷有透發作用,能助麻疹透發,可配合荊芥、牛蒡子、蟬衣等同用。

 

【處方用名】薄荷、薄荷葉、蘇薄荷(洗淨,晒乾,切碎用。)

 

【一般用量與用法】八分至一錢五分,煎服。宜後下。

 

【附藥】野薄荷:草藥名「見腫消」,上海郊區普遍野生。

可用治腎炎、水腫,常配合胡蘆殼、合子草等同用。一般用量為一錢至三錢,煎服。

 

【方劑舉例】薄荷湯《普濟方》:薄荷葉、牛蒡、甘菊花、甘草。治風熱攻目、昏澀疼痛。

 

牛蒡子

 

【藥用】本品為菊科植物牛蒡的成熟果實。

 

【性味與歸經】辛、苦,寒。入肺、胃經。

 

【功效】疏散風熱,祛痰止咳,清熱解毒。

 

【臨床應用】1.用於外感風熱,咽喉紅腫疼痛。

 

本品疏散風熱,且能利咽,臨床應用以風熱表症兼有咽喉腫痛者為宜,常配合桔梗、銀花、連翹等同用。

 

2.用於麻疹透發不暢

 

牛蒡子散風熱而透疹,對麻疹初起、疹出不暢者,往往配升麻、葛根、蟬蛻、薄荷等同用。

 

3.用於咳嗽咯痰不暢。

 

牛蒡子散風熱,宣肺氣,祛痰而止咳,故外感風熱,咳嗽不暢痰多者,往往用為要藥,可配荊芥、桔梗、甘草等同用。

 

4.用於瘡癰腫痛等症。

 

牛蒡子配黃連、板藍根等又能清解熱毒,對熱毒瘡癰有一定療效。

 

【處方用名】牛蒡子、大力子、鼠粘子、熟牛蒡、炒牛蒡(炒微焦用)

 

【按語】

1.牛蒡子辛苦而寒,

主要有透發與清泄兩種功效,既能疏散風熱,又能清解熱毒。

但本品透發的力量較弱,並無發汗作用,故在用於感風熱或透發麻疹時,須與薄荷同用,始能收透發之效。

至於它的清泄熱毒的作用,則較顯著,無論咽喉紅腫,痄腮腫痛,瘡癰腫毒以及痰熱咳嗽等症,

都可適用,常與銀花、連竅等配伍。

 

2.牛蒡子疏散風熱的作用,

與薄荷相似,常配合同用,唯牛蒡清熱解毒之功較優,薄荷解表發汗之力較強。

 

3.由於它性寒滑利,

能滑腸通便,故脾虛腹瀉者忌用;癰疽已潰、膿水清稀者也不宜應用。

 

【一般用量與用法】一錢至三錢,煎服。

 

【方劑舉例】牛蒡湯《證治準繩》:

牛蒡子、大黃、防風、薄荷葉、荊芥穗、甘草。治咽喉腫痛、丹毒。

 

桑葉

 

【藥用】本品桑科植物桑樹的葉。

 

【性味與歸經】苦、甘、寒。入肺、肝經。

 

【功效】疏散風熱,清肝明目。

 

【臨床應用】1.用於外感風熱、頭痛、咳嗽等症

 

桑葉善於散風熱而泄肺熱,

對外感風熱、頭痛、咳嗽等,常與菊花、銀花、薄荷、前胡、桔梗等配合應用。

 

2.用於目赤腫痛等症

 

桑葉不僅可用於風熱引起的目赤羞明,且可清肝火,

對肝火上炎的目赤腫痛,可與菊花、決明子、車前子等配合應用。

至於肝陰不足,眼目昏花,桑葉還可配滋養肝腎的女貞子、枸杞子、黑芝麻等同用。

 

【處方用名】冬桑葉、霜桑葉(深秋採集者,認為作用較好,洗淨、晒乾,切碎用。)、

蒸桑葉(將桑葉蒸後用,主要用於明目。)

 

【一般用量與用法】一錢至三錢,煎服。

 

【按語】

1.桑葉輕清發散,能散風熱,但作用較弱。

臨床主要用於清泄肺肝,如風熱襲肺、咳嗽多痰,或燥熱傷肺、乾咳無痰;

以及風熱上攻或肝火上炎、目赤腫痛等症,為常用的藥品。

配牛蒡子、前胡,則散風清肺;配石膏、麥冬,則清燥潤肺;配菊花、決明子,則清肝明目。

 

2.前人說它又能涼血止血、止盜汗,值得進一步研究。

 

【方劑舉例】桑菊飲《溫病條辨》:

桑葉、菊花、連翹、薄荷、甘草、杏仁、桔梗、葦根。治風溫初起、身熱不甚、頭痛鼻塞、咳嗽、咯痰不暢等。

 

菊花

 

【藥用】本品為菊科植物菊及其變種的頭狀花序。

 

【性味與歸經】甘、苦,微寒。入肺、肝經。

 

【功效】疏散風熱,明目,清熱解毒,平肝陽。

 

【臨床應用】1.用於外感風熱、發熱、惡寒、頭痛等症。

 

菊花疏風較弱,清熱力佳,用於外感風熱常配桑葉同用,也可配黃芩、山梔治熱盛煩燥等症。

 

2.用於目赤腫痛

 

菊花治目赤腫痛,無論屬於肝火或風熱引起者,均可應用,

因本品既能清肝火,又能散風熱,常配合蟬衣、白蒺藜等同用。

如肝陰不足,眼目昏花,則多配生地、杞子等同用。

 

3.用於瘡瘍腫痛等症。

 

菊花清熱解毒之功甚佳,為外科要藥,主要用於熱毒瘡瘍、紅腫熱痛之症,

特別對於疔瘡腫痛毒尤有良好療效,既可內服,又可搗爛外敷。

臨床上常與地丁草、蒲公英等清熱解毒之品配合應用。

 

4.用於肝陽上亢引起的頭暈、目眩、頭脹、頭痛等症。

 

菊花能平降肝陽,對肝陽上亢引起的頭目眩暈,往往與珍珠母、葛藤等配伍應用。

 

【處方用名】黃菊花、杭菊花(均為黃色之菊花,生用;疏散風熱、清熱解毒作用較好。)

 

白菊花、甘菊花、滁菊花(均為白色之菊花,生用;平肝作用較好。)

 

【一般用量與用法】三錢至五錢,煎服。

 

【附藥】

1.野菊:

為菊科植物菊花腦的莖、葉。各地都有野生。性味苦辛涼。

功能清熱解毒,可治鼻炎、支氣管炎、風火赤眼、瘡癤癰腫、咽喉腫痛。

一般用量為五錢至一兩,煎服。治療蛇咬傷、濕疹、皮膚瘙癢,用三至四兩,煎湯熏洗,或鮮草打爛外敷。

 

2.野菊花:

即野菊的花,性味功效與野菊相同,而清熱解毒作用更為顯著。

此外,還有降血壓作用,可以治療高血壓。一般用量為兩錢至五錢,煎服;外用適量。

 

【按語】

1.菊花一藥,主要分白菊、黃菊、野菊。

黃、白兩菊,都有疏散風熱、平肝明目、清熱解毒的功效。

白菊花味甘、清熱力稍弱,長於平肝明目;黃菊花味苦,泄熱力較強,常用於疏散風熱;

野菊花味甚苦,清熱解毒的力量很強。野菊的莖、葉,功用與花相似,無論內服與外敷,都有功效。

 

2.桑葉與菊花,均能疏散風熱,清泄肺肝,

故在外感風熱、發熱頭痛及目赤腫痛等症,兩藥往往相輔為用。

但桑葉疏風清肺的功效較好,故治肺燥咳嗽,往往用桑葉而不用菊花;菊花則長於平肝陽,且能清熱解毒。

 

【方劑舉例】菊花茶調散《和劑局方》:

菊花、薄荷、荊芥、川芎、防風、羌活、甘草、白芷、細辛、僵蠶。治頭目眩暈、偏正頭痛、目赤鼻塞。

 

菊花散《和劑局方》:

白菊花、白蒺藜、羌活、木賊、蟬蛻。治肝受風毒、眼目赤腫、昏暗羞明、多淚澀痛,漸生翳膜。

 

葛根

 

【藥用】本品為豆科植物粉葛的根。

 

【性味與歸經】甘、辛,平。入脾,胃經。

 

【功效】解表,透疹,生津,止瀉。

 

【臨床應用】1.用於感冒、發熱、惡寒、無汗、項強等症。

 

葛根有發汗、退熱作用,與柴胡等配伍可用於表熱症;

與麻黃、桂枝、芍藥同用治風寒表症而見項背強、無汗、惡風者。

 

2.用於麻疹透發不暢。

 

葛根有透發麻疹作用,因其兼有生津、止瀉功能,所以麻疹發熱口渴,或伴有腹瀉等症,常與升麻等配合應用。

 

3.用於胃熱口渴等症。

 

本品又能生津止渴,對熱病口渴,或消渴等症,可配麥冬、天花粉等同用。

 

4.用於脾虛泄瀉、濕熱瀉痢等症。

 

本品性能升發清陽,鼓舞脾胃陽氣上升,有制止泄瀉的作用,

臨床常配合党參、白朮等治療脾虛泄瀉;但又可配黃連、黃芩等,用於濕熱瀉痢等症。

 

【處方用名】生葛根、粉葛根(生用,用於解表、透疹、生津。)、

煨葛根(用麩皮同炒至微黃色為度,用於止瀉。

 

【一般用量與用法】三錢至五錢,煎服。

 

【附藥】葛花:藥用粉葛的花。性味甘平。

功能解酒毒,醒胃止渴。適用於飲酒過度,口渴,胃氣受傷。一般用量為一錢至二錢,煎服。

 

【按語】1.葛根甘潤性平而偏涼,

有升散、退熱、生津的功效。凡邪郁肌表,身熱不退,不論口渴或不渴,有汗或無汗,都可應用。

 

2.根據前人經驗,葛根可用治項背強的病候,

近年來經臨床實踐,本品確有緩解肌肉痙攣的功效。

 

【方劑舉例】柴葛解肌湯《傷寒六書》:

柴胡、葛根、石膏、羌活、白芷、黃芩、芍藥、桔梗、甘草、生薑、大棗。

治三陽合病。頭痛發熱、心煩不眠、目疼鼻干、四肢酸楚、脈微洪者。

 

葛根黃芩黃連湯《傷寒論》:

葛根、黃芩、黃連、甘草。治身熱下利、胸脘煩熱、口中作渴、喘而汗出者。

 

葛根湯《傷寒論》:

葛根、麻黃、甘草、芍藥、桂枝、生薑、大棗。治太陽病、項背強几几無汗惡風者;

又治太陽,陽明合病,自下利者。

 

升麻

 

【藥用】本品為毛茛科植物西升麻或關升麻的根莖。

 

【性味與歸經】甘、辛,微寒。入肺、脾、大腸、胃經。

 

【功效】發表透疹,清熱解毒,升舉陽氣。

 

【臨床應用】1.用於麻疹透發不暢。

 

本品發表力弱,一般表症較少應用,因其透發作用,故多用於麻疹透發不暢,常與葛根配合應用。

 

2.用於熱毒斑疹、牙齦浮爛惡臭、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瘡瘍等症。

 

本品清熱解毒以治胃火亢盛的牙齦浮爛、口舌生瘡及咽喉腫痛,

臨床常與石膏、黃連等配伍;對熱病高熱、身發斑疹以及瘡瘍腫痛,升麻又可配銀花、連翹、赤芍、當歸等同用。

 

3.用於氣虛下陷,久瀉脫肛、子宮下垂等症。

 

升麻的升舉陽氣作用與柴胡相似,故兩藥往往相須為用,並多配補氣藥党參、黃耆以昇陽舉陷。

 

【處方用名】升麻、綠升麻(生用,用於透疹、清熱解毒。)、

炙升麻(用蜂蜜拌炒,用於升舉陽氣。)

 

【一般用量與用法】一錢至三錢,煎服。

 

【按語】升麻一藥,主要有升舉透發及清熱解毒等功效。

它的升舉透發的功用與柴胡、葛根相近而力較強,配柴胡則用於升提,配葛根則用於透疹。

至於它的清熱解毒的作用頗佳,這是它的特點,配黃連、石膏可用治胃火齒痛,

配黃芩、連翹、牛蒡子、板藍根等可用治頭面丹毒。

 

【方劑舉例】升麻葛根湯《閻氏小兒方論》:

升麻、葛根、芍藥、炙甘草。治麻疹未發,或發而不透。

 

升陷湯《衷中參西錄》:

生黃芩、知母、柴胡、桔梗、升麻。治胸中大氣下陷、氣短不足以息。

 

宣毒發表湯《痘疹仁端錄》:

升麻、葛根、前胡、杏仁、枳殼、荊芥、防風、薄荷葉、木通、連翹、牛蒡子、桔梗、淡竹葉、生甘草。

治麻疹初期、欲出不出。

 

柴胡

 

【藥用】本品為傘形科植物北柴胡或狹葉柴胡等的根或全草。

 

【性味與歸經】苦,平。入心包絡、肝、三焦、膽經。

 

【功效】解表,退熱,疏肝解郁,升舉陽氣。

 

【臨床應用】1.用於感冒、發熱等症。

 

柴胡功能解表,治療感冒常與葛根、羌活等同用。

 

2.用於寒熱往來、瘧疾等症。

 

柴胡有較佳的退熱作用,邪在少陽、寒熱往來,常與黃芩、半夏等同用(如小柴胡湯);

對瘧疾症,柴胡又可與草果、青皮等配伍應用。

 

3.用於肝氣鬱結、脅肋疼痛、月經不調等症。

 

柴胡既具良好的疏肝解郁作用,又為疏肝諸藥之嚮導,是治肝氣鬱結之要藥。

對肋疼痛無論內由肝鬱、外因傷仆皆可應用;

凡見肝氣鬱結所致的月經不調或痛經等,均可與當歸、白芍、香附、鬱金等藥同用。

 

4.用於氣虛下陷、久瀉脫肛、子宮下垂等症。

 

柴胡藥性升浮,配党參、黃耆等補氣藥物,對氣虛下陷的久瀉脫肛、子宮下垂等症,有升舉陽氣作用。

 

【處方用名】春柴胡、軟柴胡、南柴胡、細柴胡(生用,用莖葉者)

 

硬柴胡、北柴胡、秋柴胡(生用,用根者)

 

鱉血拌柴胡(用鱉血、陳酒拌勻,主要用於虛熱病症。)

 

【一般用量與用法】一錢至三錢,煎服。

 

【按語】

1.柴胡一藥,具有輕清升散,又能疏泄的特點。既能透表退熱、疏肝解郁,又可用於升舉陽氣。

因此,它在臨床上是一味既可用於實症,又可用於虛症的藥物。

由於配伍不同而可發揮它各種不同的功效,如:配葛根、羌活,則發汗解表;

配黃芩、青蒿,則透表泄熱;配常山、草果,則截瘧退熱;

配香附、鬱金,則疏肝解郁;

配党參、黃耆、白朮、升麻等,則升舉陽氣。但陰虧津少及肝陽上亢者不宜應用。

 

2.柴胡與葛根,輕清升散的功用相近似,故在解表退熱時常同用。

但各有特長,柴胡能疏肝解郁,配益氣藥可昇陽舉陷,

用於子宮脫垂、脫肛,然無生津解渴之功;

葛根有生津止渴作用,能生髮清陽,用於水瀉,然無疏肝解郁功能。

 

【方劑舉例】小柴胡湯《傷寒論》:

柴胡、黃芩、半夏、人蔘、甘草、生薑、大棗。治寒熱往來,胸脅苦滿、心煩喜嘔、口苦咽干等症。

 

四逆散《傷寒論》:柴胡、白芍、枳實、甘草,治肝氣鬱結,胸脅脘腹疼痛,或兼有泄瀉。

 

消郁散(原名逍遙散)《和劑局方》:

柴胡、當歸、白芍、白朮、茯苓、甘草、薄荷、煨生薑。

治肝氣抑鬱、血虛火旺、頭痛目眩、兩脅作痛、月經不調。

 

清胰湯(天津南開醫院方):

柴胡、黃芩、胡黃連、白芍、木香、延胡、生大黃、芒硝。

治急性胰腺炎、腹中陣痛或串痛、拒按、口渴、便秘、尿赤等症。

 

豆豉

 

【藥用】本品為豆科植物大豆黑色的種子(即黑大豆),經加工發酵而成。

 

【性味與歸經】辛、甘、微苦,寒(因炮製方法不同,又有偏於辛微溫者)。入肺、胃經。

 

【功效】解表,除煩。

 

【臨床應用】

1.用於傷風感冒、發熱、惡寒、頭痛等症

 

豆豉的解表力較弱,用治外感表症多配合其它解表藥同用,其用於風熱、風寒,隨加工方法而異。

如用於感冒風熱多用清豆鼓,並配合薄荷、連翹等應用;如用於感冒風寒多用淡豆鼓,並配合蔥白等應用。

 

2.用於胸中煩悶、虛煩不眠等症

 

豆豉配山梔有除煩作用,主要用於熱病後出現的虛煩不眠、心中懊悶的病症。

 

【處方用名】清豆豉(用桑葉、青蒿等同制,藥性偏於寒涼,主要用於感冒風熱之症。)

 

淡豆豉(用麻黃、紫蘇等同制,藥性偏於辛溫,可用於感冒風寒之症。)

 

炒香鼓(炒微焦後應用。上海地區藥店付淡豆豉。)

 

【一般用量與用法】三錢至五錢,煎服。

 

【按語】

1.豆豉未用藥物同制者,其透發力量甚弱,並無發汗作用。

現上海地區用的淡豆豉都是用麻黃、蘇葉等煮汁拌入黑大豆內,再煮透發酵而成的,

它的透發解表力量主要還是依靠麻黃、蘇葉的發汗作用。但據報導,外地用清豆豉較為普遍。

 

2.豆豉用麻黃煎汁浸制,估計至少已有一百年以上的歷史。

清代《冷廬醫話》說:「吳人畏服重藥,馬元儀預用麻黃浸豆發檗,

凡遇應用麻黃者,方書大黃豆卷,俾病家無所疑懼。」

這說明當時江南一帶病家畏懼麻黃,醫者為了不使病家有所疑懼,遂用麻黃煎湯浸豆發芽而成豆卷,

當須要用麻黃表時,即以此豆卷代替。

當時醫者又因江西豆豉系用麻黃蒸制,就將豆豉與豆卷並用,以代替麻黃的發表作用,

於是後世有「過橋麻黃」之說,嗣後即發展成為以麻黃等汁浸制豆豉的用法。

 

【方劑舉例】梔子鼓湯《傷寒論》:梔子、豆豉,治傷寒後汗吐下虛煩懊悶。

 

豆卷

 

【藥用】本品為豆科植物大豆黑色的種子(即黑大豆)發芽者。

 

【性味與歸經】甘,平。入脾、胃經。

 

【功效】透邪解表,清利濕熱。

 

【臨床應用】

1.用於濕溫、暑濕初起,發熱、惡寒、身重、胸悶、苔膩等症。

 

豆卷為發表之輕劑,外可透發表邪、內可化除水濕,用於濕熱兼有表症者,常與藿香、佩蘭等配合應用。

 

2.用於濕熱內蘊、發熱煩燥、胸悶不舒、身重體痛等症

 

豆卷善於通達宣利,用於濕溫、暑濕等濕熱病症,每與茯苓、滑石、黃芩等配合應用。

 

【處方用名】清水豆卷、大豆黃卷、大豆卷(為清水浸泡發芽者〈外地也有用麻黃水拌浸者,則藥性偏溫〉。)

 

【一般用量與用法】三錢至五錢,煎服。

 

【方劑舉例】治水病腫滿方《聖劑總錄》:大豆黃卷、大黃。治水病腫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