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物學 

 

白英

 

【藥用】本品為茄科植物白英的全草。

 

【性味與歸經】苦,微寒。入肝、胃經。

 

【功效】清熱解毒,利尿,祛風濕。

 

【臨床應用】1.用於感冒發熱,乳癰、惡瘡等症。

 

白英味苦微寒,功能清熱解毒,用治感冒發熱、乳癰等,可配合蒲公英、銀花、一見喜等藥同用。

 

2.用於濕熱黃疸、腹水等症。

 

白英有利尿作用,治療濕熱黃疸或腹水腫痛、小便不利者,可配合金錢草、茵陳等藥同用,使水濕之邪從小便排泄。

 

3.用於風濕痹痛。

 

白英有祛風濕作用,用於風濕痹痛,可與秦艽、槍活、獨活等藥同用。

 

近年來用本品配伍蛇莓、龍葵、白花蛇舌草等藥,用於肺癌以及胃腸道癌腫等症。

 

【處方用名】白英、蜀洋泉(洗淨,晒乾,切碎用)

 

【一般用量與用法】三錢至五錢,大劑量可用一兩至二兩,煎服。

 

龍葵

 

【藥用】本品為一年生茄科植物龍葵的全草。

 

【性味與歸經】苦、微甘,寒。有小毒。

 

【功效】清熱解毒,散結,利尿。

 

【臨床應用】1.用於咽喉腫痛,癰腫疔毒等症。

 

龍葵有清熱解毒和散結的作用,治療咽喉腫痛,可配合土牛膝、筋骨草、大青葉等藥同用。

治療外科癰腫疔毒,可用鮮草洗淨,搗爛外敷;內服可配合地丁草、野菊花、蒲公英等藥同用。

 

2.用於水腫,小便不利等症。

 

本品兼有利尿作用,治療水腫、小便不利等症,可配合澤瀉、木通等藥同用。

 

近年來在臨床上常用本品治療癌腫,可配合蛇莓、白花蛇舌草、白英等藥同用。

 

【處方用名】龍葵、龍葵草(洗淨,晒乾,切碎用)

 

【一般用量與用法】三錢至五錢,大劑量可用一兩,煎服。

 

【按語】據古代文獻記載,服食本品可解勞少睡。

現在臨床上試用本品作為避倦防睡藥,在實踐中體會到用本品治昏昏欲睡似有一定療效,值得做進一步研究。

 

蛇莓

 

【藥用】本品為薔薇科植物蛇莓的全草。

 

【性味與歸經】甘、苦,寒。

 

【功效】清熱解毒,散結。

 

【臨床應用】用於癰腫疔瘡,瘰歷結核,癌腫,蛇蟲咬傷,水火燙傷等症。

 

本品清熱解毒,並能散結,用於癰腫疔毒、瘰歷結核,

可配蒲公英、地丁草、野菊花、夏枯草等藥同用;

用於癌腫,可配合白花蛇舌草、七葉一枝花等藥同用;用於水火燙傷,可配虎杖根同用。

 

【處方用名】蛇莓、蛇果草(洗淨,晒乾,切碎用)

 

【一般用量與用法】三錢至一兩,煎服。外用適量。

 

白花蛇舌草

 

【藥用】本品為茜草科植物白花蛇舌草的全草。

 

【性味與歸經】甘、淡,涼。入胃、大腸、小腸經。

 

【功效】清熱解毒,消癰。

 

【臨床應用】1.用於腸癰(闌尾炎),瘡癤腫毒等症。

 

本品與紅藤、敗醬草等同用,可用治腸癰;與銀花、連翹等同用,可治療瘡癤腫毒等症。

 

2.用於濕熱黃疸,小便不利等症。

 

本品與山梔、黃柏、茵陳等同用,治濕熱黃疸;與白茅根、車前子、茯苓等同用,可治小便不利等症。

 

近年來,本品又用治各種癌症,療效待進一步觀察。此外,還可用於肺熱咳嗽、咽喉腫痛擊毒蛇咬傷等症。

 

【處方用名】白花蛇舌草(洗淨,晒乾,切碎用)

 

【一般用量與用法】五錢至二兩,煎服。

 

鳳尾草

 

【藥用】本品為鳳尾蕨科植物鳳尾草的全草。

 

【性味與歸經】苦,寒。

 

【功效】清熱利濕,涼血解毒。

 

【臨床應用】1.用於痢疾、腹瀉、小便淋痛不利,濕熱帶下等症。

 

本品有清熱利濕之功,用於痢疾、腹瀉,可配合辣蓼、馬齒莧等藥同用;

治療小便淋痛不利、濕熱帶下,可配萹蓄、瞿麥、海金沙、碎米蕎等同用。

 

2.用於咽喉腫痛,尿血,便血,痔瘡出血等症。

 

本品功能涼血解毒,用於咽喉腫痛,可配大青葉、板藍根等藥同用;

用於尿血、便血、痔瘡出血,可配側柏葉、大薊、小薊、藕節炭、蒲黃炭、等藥同用。

 

3.用於胃腸道癌腫。

 

臨床上有以本品配合半枝蓮、半邊蓮、藤梨根等藥,用於胃癌、腸癌等症。

 

此外,本品又可配合垂盆草、田基黃、平地木、蒲公英、金錢草等藥,治療急性傳染性肝炎。

 

【處方用名】鳳尾草(洗淨,晒乾,切碎用)

 

【一般用量與用法】五錢至一兩,煎服。

 

【方劑舉例】尿路感染方《中醫普及教材》:鳳尾草、蒲公英、萹蓄、車前草。治尿頻、尿急、尿道澀痛。

 

豬殃殃

 

【藥用】本品為茜草科植物豬殃殃的全草。

 

【性味與歸經】辛,微寒。

 

【功效】清熱解毒,利尿消腫。

 

【臨床應用】1.用於瘡癤腫毒,腸癰腹痛,癌腫,蛇蟲咬傷等症。

本品有清熱解毒的功效,用於瘡癤癰腫,可配合蒲公英、地丁草等藥同用;

用於腸癰腹痛,可配合紅藤、大黃等藥同用;

 

近年來臨床上又試用於癌腫或白血病,

常配合半枝蓮、白花蛇舌草、龍葵、馬蹄金、忍冬藤、枸杞根、丹參、黃精、等藥同用。

又本品可治蛇蟲咬傷,可用鮮草搗爛外敷並煎汁內服。

 

2.用於水腫、小便淋痛不利。

 

本品又能利尿消腫,用於水濕腫滿或小便淋痛不暢等症,可配合杠板歸、車前草、海金沙、金錢草等藥同用。

 

【處方用名】豬殃殃(洗淨,晒乾,切碎用)

 

【一般用量與用法】五錢至一兩,大劑量可用二兩,煎服。外用適量。

 

天葵子

 

【藥用】本品為毛茛科植物天葵的塊根。

 

【性味與歸經】甘,寒。

 

【功效】清熱解毒,消腫散結。

 

【臨床應用】1.用於瘰歷,乳癰,瘡瘍等症。

 

本品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作用,臨床常與象貝、牡蠣、夏枯草、玄參等配伍治療瘰歷;

與蒲公英、鹿角霜等配伍治療乳癰;與銀花、連翹、地丁草等配伍治療瘡癰等症。

 

2.用於肝癌、乳癌、淋巴腫瘤等症。

 

天葵子有解毒消腫的功效,因此,近年來用於肝癌、乳癌、淋巴腫瘤等疾病,臨床常與七葉一枝花、八月禮等配合應用。

 

【處方用名】天葵子(洗淨,晒乾,切碎用)

 

【一般用量與用法】一錢至三錢,煎服。

 

藤梨根

 

【藥用】本品為彌猴桃科植物彌猴桃的根。

 

【性味與歸經】酸、澀,涼。

 

【功效】清熱解毒,祛風除濕,利尿止血。

 

【臨床應用】1.用於各種癌症。

 

本品有清熱解毒作用,臨床常與野葡萄藤、半枝蓮、半邊蓮、白茅根等配伍,

使用於各種癌症,尤其對於腸胃道方面的癌症應用更多。

 

2.用於風濕骨痛,以及黃疸等症。

 

藤梨根能祛風除濕、利尿,可配合尋骨風、絡石藤、防己等用於風濕骨痛;配蒲公英、田基黃等治黃疸。

 

【處方用名】藤梨根、彌猴桃根(洗淨,晒乾,切碎用)

 

【一般用量與用法】五錢至一兩,煎服。

 

豬膽汁

 

 

【藥用】本品為豬的膽汁。

 

【性味與歸經】苦,寒。入心、肝、膽經。

 

【功效】清熱解毒。

 

【臨床應用】用於目赤腫痛、肺熱咳嗽、百日咳、濕熱黃疸等症。

 

豬膽汁的清熱解毒作用比較顯著,為臨床所常用。

如用治肝火上炎、目赤腫痛,以及小兒百日咳,都可單用本品隔水蒸熟飲服;

用治老年慢性支氣管炎,也可配合白花蛇舌草、平地木等同用。

此外,據報導對黃疸傳染性肝炎也有一定療效。

 

【處方用名】豬膽汁(用新鮮的膽汁或煎熬成膏用)

 

【一般用量與用法】三錢至五錢,炖服,膽汁膏每服三分。

 

【按語】動物的膽汁供藥用的頗多,如鴨膽汁治百日咳;羊膽汁用治肺結核;

蛇膽汁用治目疾、風濕痛;熊膽汁用治肝熱目赤、熱摁抽搐等。但是,青魚膽有毒,不宜服用。

 

清熱燥濕藥

 

清熱燥濕藥的性味多苦寒,苦能燥濕,寒能清熱,用於濕熱內蘊或濕邪化熱的症候,

如心煩口苦、小便短赤、泄瀉、痢疾、黃疸、關節腫痛、耳腫疼痛流膿等病症。

 

本節中黃連、黃芩、黃柏、龍膽草等,亦為常用的瀉火解毒藥,宜互相參證。

 

清熱燥濕藥一般不適用於津液虧耗或脾胃虛弱等症,如須使用,亦應分別配伍養陰或益胃藥同用。

 

黃連

 

【藥用】本品為毛茛科植物黃連或同屬植物的根莖。

 

【性味與歸經】苦,寒。入心、肝、膽、胃、大腸經。

 

【功效】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臨床應用】1.用於濕熱內蘊、胸中煩熱痞滿、舌苔黃膩,黃疸,以及腸胃濕熱留戀、嘔吐、瀉痢、痔瘡等症。

 

黃連清熱燥濕的作用很強,配黃芩、大黃等,能治濕熱內蘊之症。

對濕熱留戀腸胃,常配合半夏、竹茹以止嘔,配木香、黃芩、葛根等以治瀉痢。

 

2.用於熱病高熱、口渴煩躁、甚至神昏譫語,心火亢盛、失眠、心煩、血熱妄行、吐血衄血,以及熱毒瘡瘍等症。

 

黃連為瀉火解毒要藥,對熱病高熱、心火亢盛,有良好療效,常配合山梔、連翹等同用;

對於血熱妄行,可配伍黃芩、大黃等同用;對熱毒瘡瘍,可配伍赤芍、丹皮等藥同用。

 

此外,黃連還可用於胃火熾盛的中消證,可配合天花粉、知母、生地等同用。

外用以黃連汁點眼,可治火盛目赤;塗口。可治口舌生瘡。

 

【處方用名】川連、川雅蓮、細川連、小川連(生用,清熱瀉火)、炒川連(炒用,減低寒性)、

姜川連(薑汁拌炒,用於止嘔)、酒炒川連(酒拌炒,上行,清上焦火)

 

【一般用量與用法】五分至一錢五分,煎服。研粉吞服,每次至五分,每日服二至三次。

 

【按語】1.黃連性寒,味甚苦,功能瀉心火、解熱毒,為治痢止嘔的要藥。

 

2.本品配以黃芩、山梔等,則瀉火而解熱毒;

配以大黃、黃芩,則瀉火而止吐衄,且可治目赤口瘡;

配木香,則清熱止痢而除腹痛;配竹茹,則清胃熱而止嘔吐;

配吳茱萸,則和肝胃而治胃痛泛酸;

配天花粉、知母、生地,則清胃火而治消渴;配硃砂,則瀉心火而安神。

 

【方劑舉例】黃連解毒湯《外台秘要》:黃連、黃芩、黃柏、山梔。治瘡毒。

 

香連丸《和劑局方》:黃連、木香。治下痢腹痛,里急後重。

 

左金丸《丹溪心法》:黃連、吳茱萸。治吞吐酸水。

 

黃芩

 

【藥用】本品為唇形科植物黃芩的根。

 

【性味與歸經】苦,寒。入心、肺、膽、大腸、小腸經。

 

【功效】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安胎。

 

【臨床應用】1.用於濕溫發熱、胸悶、口渴不欲飲,以及濕熱瀉痢、黃疸等症。

 

黃芩清熱燥濕作用頗強,對濕溫發熱,可與滑石、白蔻仁、茯苓等配合應用;

對濕熱瀉痢、腹痛,又常與白芍、葛根、甘草同用;

對於濕熱蘊結所致的黃疸,可與綿茵陳、梔子、淡竹葉等同用。

 

2.用於熱病高熱煩渴,或肺熱咳嗽,或熱盛迫血外溢的吐血、衄血、便血、崩漏,以及熱毒瘡瘍等症。

 

黃芩能清實熱,瀉肺火。治熱病高熱,常與黃連、山梔等配伍;

治肺熱咳嗽,可與知母、桑白皮等同用;

治血熱妄行,可與生地、丹皮、側柏葉等同用;

對熱毒瘡瘍,可與銀花、連翹等藥同用。

 

此外,本品又有清熱安胎作用,可用於胎動不安,常與白朮、竹茹等配合應用。

 

【處方用名】黃芩、淡黃芩、淡芩、子芩(生用,清熱瀉火)、

炒黃芩(炒用,減弱寒性,用於安胎)、酒炒黃芩、酒芩(酒炒用,清上焦濕熱)、

黃芩炭(炒治黑色,用於止血)

 

【一般用量與用法】一錢至三錢,煎服。

 

【按語】黃芩能瀉上焦肺火,清腸中濕熱,為臨床常用藥物。

本品配以柴胡,則清透解熱;配桑白皮,則瀉肺火;

配黃連,則清熱瀉火而燥濕;配白芍,則清熱止痢而除痛;配白朮,則清熱補脾而安胎。

 

【方劑舉例】黃芩滑石湯《溫病條辨》:黃芩、滑石、蔻仁、通草、豬苓、茯苓、大腹皮。治濕溫身熱。

 

黃芩瀉肺湯《張氏醫通》:黃芩、大黃、連翹、山梔、苦杏仁、枳殼、桔梗、薄荷、生甘草。治肺熱喘嗽,里實便秘。

 

黃芩湯《傷寒論》:黃芩、芍藥、甘草、大棗。治太陽、少陽合病下利。

 

黃柏

 

【藥用】本品為雲香科植物黃蘗或黃皮數除去外皮的樹皮。

 

【性味與歸經】苦,寒。入腎、膀胱、大腸經。

 

【功效】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清虛熱。

 

【臨床應用】1.用於濕熱瀉痢、濕熱黃疸,以及小便淋瀝澀痛、赤白帶下,陰部腫痛、足膝腫痛、萎軟無力等症。

 

黃柏清熱燥濕之力,與黃芩、黃連相似,但以除下焦之濕熱為佳。

治瀉痢合黃芩、黃連;療黃疸合梔子、茵陳;如配蒼朮、牛膝,可用於足膝腫痛、

下肢萎軟無力、配合知母、生地、竹葉、木通,可用於小便淋澀熱痛;

配合白芷、龍膽草,可用於帶下陰腫。

 

2.用於熱毒瘡瘍,濕疹等症。

 

黃柏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頗好,用治濕熱瘡瘍、濕疹之症,既可內服,又可外用;

內服配黃芩、梔子等藥同用,外用可配大黃、滑石等研末撒敷。

 

3.用於陰虛發熱,或夢遺滑精等症。

 

黃柏除清實熱外,尚能清虛熱以療潮熱骨蒸,瀉腎火以療夢遺滑精,常合知母、地黃等同用。

 

【處方用名】川柏、川黃柏(生用,瀉實火)、鹽水炒黃柏(鹽水炒,清虛熱,瀉腎火)

 

【一般用量與用法】一錢至三錢,煎服。外用適量。

 

【按語】黃柏、黃芩、黃連三藥,都是苦寒的藥品,均能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但黃柏瀉腎火而退虛熱,且能除下焦濕熱;

黃芩則以清肺熱為專長,又能安胎;

黃連瀉心火而除煩,善止嘔逆。

 

這是三藥不同之點。因此,一般所謂黃芩治上焦、黃連治中焦、黃柏治下焦的說法,

就是根據黃芩清肺火、黃連止嘔逆、黃柏瀉腎火的特點而來的。

但是,現在臨床上作為清熱解毒藥應用時,芩、連、柏三藥都是通用的,沒有上述這樣嚴格的區分。

 

【方劑舉例】梔子柏皮湯《傷寒論》:黃柏、梔子、甘草。治傷寒身黃發熱。

 

易黃散《傅青主女科》:黃柏、山藥、車前子、芡實、白果。治下焦濕熱,白濁帶下。

 

滋腎丸《蘭室秘藏》:黃柏、知母、肉桂。治下焦邪熱,口不渴而小便秘。

 

胡黃連

 

【藥用】本品為玄參科植物胡黃連的根莖與根。

 

【性味與歸經】苦,寒。入肝、胃、大腸經。

 

【功效】清熱燥濕,退骨蒸。

 

【臨床應用】1.用於濕熱下痢及痔瘡等症。

 

本品有類似黃連除濕熱和解毒的功效,故對於濕熱下痢及濕熱痔瘡等症均可應用。

 

2.用於陰虛發熱,潮熱骨蒸,小兒疳熱等症。

 

本品與知母、青蒿、地骨皮、銀柴胡、秦艽、鱉甲等配伍,可治陰虛發熱,午後潮熱;

與黃連、蘆薈等同用,可治小兒疳熱等症。

 

【處方用名】胡黃連(洗淨,晒乾,切片用)

 

【一般用量與用法】一錢至三錢,煎服。

 

【方劑舉例】胡黃連丸《博濟方》:

胡黃連、丁香、蜜陀僧、肉豆蔻、檳榔、朴硝、訶子、麝香、綠豆末。治疳疾瀉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