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物學 

 

芒硝

 

【藥用】本品為天然產的硫酸鈉經精製而成。

 

【性味與歸經】辛、咸、苦,大寒。入胃、大腸、三焦經。

 

【功效】瀉熱通便。

 

【臨床應用】用於實熱積滯、大便燥結。

 

芒硝味咸苦而性大寒,功能潤燥通便而瀉實熱,

故對實熱積滯、大便秘結之症,常配合大黃相須為用,瀉熱導滯的作用較為顯著。

 

此外,芒硝外用能清熱消腫,如皮膚瘡腫,或瘡疹赤熱、癢痛,

可用本品溶於冷開水中塗抹;口瘡、咽痛,可用本品配合硼砂、冰片等外吹患處,有清涼、消腫、止痛的功效。

 

【處方用名】芒硝、朴硝、玄明粉、元明粉(現上海藥店均付芒硝,詳見按語)

 

風化硝(將芒硝至於空氣中,失去結晶水後,形成的白色粉末,功效與芒硝相似)

 

皮硝(為芒硝的粗製品,一般作為外用)

 

【一般用量與用法】一錢至三錢,沖入藥汁內或開水中溶化後服,不入湯劑。外用適量。孕婦忌用。

 

【按語】1.芒硝功能潤燥軟堅而瀉下通便,可蕩滌三焦、腸、胃實熱。

《內經》說:「熱淫於內,治以咸寒,佐以苦甘。」芒硝咸寒且苦,

常與苦寒的大黃相須為用,可增強瀉火通便的功效,用治燥熱內結的症候,

如成方大承氣湯、調味承氣湯均硝、黃同用,即是此意。

 

2.芒硝潤燥軟堅而通便,又能瀉火消腫以除痛;大黃的作用除瀉火、攻下外,尚能解毒、行瘀。

 

3.皮硝適量,外敷兒童腹部,可消食積;哺乳婦要斷奶,

可用皮硝外敷乳房,有回奶的功效;又可外敷治乳癰初起。

 

4.本品過去有朴硝、皮硝、玄明粉(元明粉)之分,

認為朴硝雜質較多,芒硝質較純,玄明粉質最純,現上海地區均付精製品,不再區分。

如需用粗製品,則處方註明「皮硝」。

 

【方劑舉例】大陷胸湯《傷寒論》:芒硝、大黃、甘遂。治結胸症,心下治少腹硬滿而痛。

 

一字散《證治準繩》:朴硝、硼砂、硃砂、龍腦。外治小兒口瘡。

 

西瓜霜

 

西瓜霜:將西瓜皮切碎(約10斤)和皮硝(5斤)拌勻,裝入黃沙罐內,蓋好,掛於陰涼通風處,

帶砂罐外面有白霜冒出,用乾淨毛筆或紙片刷下,裝入瓶內備用。

有清熱、消腫作用,適用於咽喉腫痛及口瘡等症。

外用吹患處,適量。咽下並無妨礙。並可點眼,以治目赤腫痛,加蒸餾水化作眼藥水尤良。

 

鐵扁擔

 

【藥用】本品為鳶尾科植物鐵扁擔的全草或塊根。

 

【性味與歸經】苦,寒。

 

【功效】瀉下通便,解毒。

 

【臨床應用】1.用於便秘。

 

本品有瀉下通便作用,治療大便秘結,可單味應用。

 

2.用於肝炎脅痛。

 

本品有解毒作用,目前臨床上常配合田基黃、垂盆草、平地木等藥治療肝炎脅痛,或肝臟腫大等症。

 

【處方用名】鐵扁擔(鮮用或洗淨,晒乾,切碎用)

 

【一般用量與用法】三錢至五錢,新鮮的葉五錢至一兩,煎服。

 

【按語】如用本品攻下通便,必須使用新鮮根莖,每次至四錢,洗淨,切碎,吞服,

一般服後約一小時左右即可導滯腹瀉,但略有腹痛,不可多服。

 

番瀉葉

 

【藥用】本品為豆科植物狹番瀉葉或尖番瀉葉的葉片。

 

【性味與歸經】甘、苦,大寒。入大腸經。

 

【功效】瀉熱導滯。

 

【臨床應用】用於熱結便秘。

 

本品性寒味苦,質黏而潤滑,能進入大腸經瀉積熱而潤腸燥,故可用於熱結便秘。

但服量不宜過大,過量則有噁心、嘔吐、腹痛等副作用,一般配木香、藿香等行氣和中藥品同用,可減少此弊。

 

【處方用名】番瀉葉(洗淨,晒乾用)

 

【一般用量與用法】五分至一錢五分,用開水泡汁或煎服)

 

【方劑舉例】腸黏連緩解湯《全國中草藥新醫療法展覽會技術資料選編》

川朴、炒萊菔子、木香、烏藥、桃仁、赤芍、番瀉葉、芒硝。治輕型腸黏連或部份性腸梗阻。

 

蘆薈

 

【藥用】本品為百合科植物庫拉索蘆薈草、

好望角蘆薈草或其同屬他種植物葉莖切斷後流出的汁液,經濃縮的製成品。

 

【性味與歸經】苦,寒。入肝、胃、大腸經。

 

【功效】瀉熱通便,殺蟲,涼肝。

 

【臨床應用】1.用於熱結便秘或習慣性便秘。

 

本品瀉火通便,能治熱結便秘、頭暈目赤、煩躁失眠等症,可與茯苓、硃砂等配伍應用。

 

2.用於肝經實火、頭暈頭痛、躁狂易怒等症。

 

蘆薈味苦性寒,既能涼肝清熱,又可瀉熱通便,故對肝經實火而兼大便秘結者,

可以起到「斧底抽薪」的功效。臨床用此治療肝經實火的躁狂易怒、驚悸抽搐等症,

常與龍膽草、黃芩、黃柏、黃連、大黃、當歸等同用。

 

3.用於蛔蟲腹痛或小兒疳積等症。

 

本品既能泄熱通便,又能驅蟲,故對蛔蟲腹痛,

可與使君子、苦楝根皮等配合應用。此外,本品外用有殺蟲之功,可用治癬疾。

 

【處方用名】蘆薈、真蘆薈(生用)

 

【一般用量與用法】三分至八分,宜作丸、散劑用,一般不入煎劑。

 

【方劑舉例】更衣丸《醫學廣筆記》:蘆薈、硃砂。治腸中乾燥、便秘。

 

當歸龍薈丸《宣明論》:

當歸、龍膽草、蘆薈、黃芩、梔子、黃連、黃柏、大黃、青黛、木香、麝香。

治肝膽實火、頭暈目眩、神智不寧,甚至驚悸抽搐、譫語發狂,或大便秘結、小便赤澀。

 

潤下藥

 

潤下藥,多為植物的種仁或果仁,富含油脂,具有潤滑作用,

使大便易於排出,適用於一切血虛津枯所致的便秘。

臨床還根據不同病情,適當地與其它藥物配伍應用,

如熱盛傷津而便秘者,可與養陰藥配伍;兼血虛者,可與補血藥配伍;兼氣滯者,須與理氣藥配伍。

 

火麻仁

 

【藥用】本品為大麻科植物大麻的果實。

 

【性味與歸經】甘,平。入脾、胃、大腸經。

 

【功效】潤腸通便。

 

【臨床應用】用於腸燥便秘、老人及產後便秘。

 

火麻仁體潤多汁,為甘性平,功能潤燥滑腸,兼有滋養補虛作用,

臨床上常用於體質較為虛弱、津血枯少的腸燥便秘,可配合柏子仁、瓜蔞仁、郁李仁、等同用。

 

【處方用名】大麻仁、火麻仁(打碎用)

 

【一般用量與用法】三錢至五錢,煎服。

 

【方劑舉例】麻子仁丸《傷寒論》:

大麻仁、大黃、枳實、芍藥、杏仁、厚朴。治腸胃燥熱,大便秘結。

 

郁李仁

 

【藥用】本品薔薇科植物郁李的成熟種子。

 

【性味與歸經】辛、苦、甘,平。入大腸、小腸、脾經。

 

【功效】潤腸通便,利尿消腫。

 

【臨床應用】1.用於腸燥便秘。

 

郁李仁體潤滑降,具緩瀉之功,善導大腸燥秘,常配合火麻仁、瓜蔞仁同用。

 

2.用於小便不利、水腫、腳氣等症。

 

郁李仁又能利小便而退水腫,對水腫腹滿、二便不利者,常用以配生苡仁、冬瓜皮等同用。

 

【處方用名】郁李仁(即郁李仁肉,用時打碎)

 

【一般用量與用法】一錢至三錢,煎服。

 

【按語】郁李仁、火麻仁都能潤腸通便,

但火麻仁滋養潤燥,作用緩和,適用於病後體虛及胎前產後的腸燥便秘;郁李仁則滑腸通便作用較強,且能利尿。

 

服郁李仁後,在大便解下前可能有腹部隱痛。

 

【方劑舉例】五仁丸《世醫得效方》:郁李仁、柏子仁、桃仁、杏仁、松子仁。治津枯便秘。

 

郁李仁丸《聖惠方》:郁李仁、甘遂、葶藶子、茯苓、瞿麥、陳皮。

治水氣遍身浮腫,皮膚欲裂,心腹氣急脹,大小便不利。

 

胡麻仁

 

【藥用】本品為胡麻科植物胡麻的成熟種子。

 

【性味與歸經】甘,平。入肺、脾、肝、腎經。

 

【功效】潤燥滑腸,滋養肝腎。

 

【臨床應用】1.用於津枯血燥、大便秘結。

 

本品有潤腸通便的功效,治津枯便秘,可以單獨應用,也可與胡桃肉、蜂蜜等配合應用。

 

2.用於病後體虛、眩暈乏力等症。

 

本品甘平,有滋養肝腎的作用,對病後體虛、眩暈等症,可與女貞子、桑椹子等同用。

 

此外,脂麻油可作軟膏基礎劑,在煎熬膏藥時尤為必用的藥品。

 

【處方用名】黑脂麻、黑芝麻、胡麻仁(打碎用)

 

【一般用量與用法】三錢至一兩,打碎,煎服;

或炒熟研細,用白開水或蜂蜜調服;也可用炒熟研細,製成丸藥吞服。

 

【方劑舉例】桑麻丸《醫方集解》:

桑葉,黑芝麻。治陰虛血燥,頭暈目昏,視物昏糊,大便乾結。

 

蜂蜜

 

【藥用】本品為蜜蜂科昆蟲中華蜜蜂等釀成的糖類物質。

 

【性味與歸經】甘,平。入肺、脾、大腸經。

 

【功效】滑腸通便,補肺潤中,緩急,解毒。

 

【臨床應用】1.用於腸燥便秘。

 

本品甘而滋潤,能滑利大腸,內服能使大腸通暢。

對腸燥便秘,體虛而不宜用攻下藥者,甚為適宜。

 

2.用於肺燥乾咳,肺虛久咳,喉干口燥等症。

 

本品有潤肺滋養作用,故對乾咳、久咳等症,

在使用化痰止咳藥如枇杷葉、款冬花、紫菀、百部等時,

常用本品拌炒(即蜜炙);又如治虛勞乾咳、咯血的瓊玉膏,

即用本品與鮮生地、茯苓、人蔘配製而成。

又因它能滋補脾胃,故滋補丸藥用蜜丸者甚多,不僅取其矯味及黏性,同時還取它的緩和藥性與補養作用。

 

此外,本品還可以用解烏頭毒。

 

【處方用名】蜂蜜、白蜜、煉蜜(即經過熬制,在做丸藥時應用)

 

【一般用量與用法】三錢至一兩,用開水沖服。

 

峻下逐水藥

 

峻下逐水藥作用峻猛,能引起強烈腹瀉,而使大量水分從大小便排出,以達到消除腫脹的目的,

故適用於水腫、胸腹積水、痰飲結聚、喘滿壅實等症,近代又用以治療晚期血吸蟲病的腹水症候,可改善症状。

 

本節藥物非但藥性峻猛,且多具有毒性,故對炮製、配伍、劑量、運用方法及禁忌等,都必須注意。

 

牽牛子 

 

【藥用】本品為旋花科植物牽牛的種子。

 

【性味與歸經】苦,寒。有毒。入肺、腎、大腸經。

 

【功效】瀉水消腫,袪痰逐飲,殺蟲攻積。

 

【臨床應用】1.用於水腫腹水、二便不利、腳氣等症。

 

牽牛子瀉下之力頗強,又能通利小便,可使水濕從二便排出而消水腫。

如治水腫喘滿、二便不利等症,可配合桑白皮、木通、白朮、陳皮等同用;

如用於腹水腫脹,可配合攻下逐水藥如甘遂、芫花、大戟等同用。

 

2.用於痰壅氣滯、咳逆喘滿。

 

牽牛子苦泄瀉下而能袪痰逐飲,痰飲去則氣機得暢,喘滿得平,常與葶藶子、杏仁等配合應用。

 

3.用於蟲積腹痛。

 

牽牛子既能驅殺腸寄生蟲,並有瀉下作用,使蟲體得以排除,

常配伍檳榔、大黃等同用,對蛔蟲、絛蟲都有驅殺作用。

 

【處方用名】牽牛子、黑丑(均配黑牽牛子,打碎用)、白牽牛、白丑(配白牽牛子、打碎用)、

二丑、黑白丑(配黑、白丑各半。目前上海地區配方已於簡化,黑、白丑不分,兩者混合,打碎用)

 

【按語】牽牛子為峻下的藥品,少用則通大便,多用則瀉下如水,且能利尿,

故在臨床上主要用於腹水腫脹、二便不利及宿食積滯、大便秘結等症。

至於用治痰壅氣滯、咳逆喘滿,則只宜暫用,不可久服。

如屬脾弱胃呆、氣虛腹脹者,當以健脾補中為要,不宜用本品攻瀉消積,克伐胃氣。

 

【一般用量與用法】牽牛散《普濟方》:

牽牛子、木通、白朮、桑根白皮、木香、肉桂、陳皮。治水氣肢體浮腫、大小便澀,上氣喘促。

 

牽牛散《沉氏尊生》:牽牛子、大黃、檳榔、雄黃。治蟲積。

 

甘遂

 

【藥用】本品為大戟科植物甘遂的塊根。

 

【性味與歸經】苦,寒。有毒。入肺、脾、腎經。

 

【功效】瀉水逐飲,消腫散結。

 

【臨床應用】1.用於水腫腹水,留飲胸痛,以及癲癇等症。

 

甘遂為峻下之品,具有攻水逐飲之功,故可用於胸水腹水、面浮水腫等症,

常配合牽牛子、大戟、芫花等藥同用。由於本品功能能逐飲袪痰,故又能用於痰迷癲癇,可配硃砂應用。

 

2.外用於濕熱腫毒之症。

 

甘遂研末水調外敷,能消腫破結,故可用於因濕熱壅滯而結成的腫毒,

但主要宜用於初起之時,並須配合清熱解毒藥內服。

 

【處方用名】甘遂、煨甘遂(系煨熟後應用。

現上海地區將本品與豆腐同煮後,去豆腐,晒乾用。

 

生甘遂(生用,只作外用,不宜內服)

 

【一般用量與用法】五分至一錢,煎服。研末吞服,每次二分至三分。本品藥性峻烈,非氣壯邪實者禁用。

 

【方劑舉例】控涎丹《三因方》:甘遂、大戟、白芥子。治停飲胸膈,脅背徹痛。

 

甘遂通結湯《全國中草藥新醫療法展覽會技術資料選編》:

甘遂、桃仁、生牛膝、木香、川朴、大黃。治重型腸梗阻,腸腔積液較多者。

 

大戟

 

【藥用】本品為茜草科植物紅芽大戟、或大戟科植物京大戟的根。

 

【性味與歸經】苦,寒。有毒。入肺、脾、腎經。

 

【功效】瀉水逐飲,消腫散結。

 

【臨床應用】1.用於水腫腹水,留飲胸痛等症。

 

大戟攻水逐飲的功效,與甘遂相似,故可用於胸水、腹水、水腫喘滿等症,多與甘遂、芫花等同用。

 

2.用於瘡癰腫痛及痧脹等症。

 

本品外用能消腫散結,內服能攻瀉而通結滯。

如常用成方玉樞丹,

即是紅芽大戟配伍千金子、山慈菇、五倍子、雄黃、麝香等品而成,

外塗用於消瘡腫,內服治痧脹、腹痛、胸脘煩悶、嘔吐泄瀉等症。

 

【處方用名】大戟、紅芽大戟(洗淨,晒乾,切片用)

 

【一般用量與用法】五分至一錢五分,煎服。研末吞服,每次三分,每天一次。孕婦忌服。

 

【方劑舉例】大戟散《活法機要》:大戟、木香、牽牛子、豬腰子。治水腫、腹大如鼓。

 

芫花 

 

【藥用】本品為瑞香科植物芫花的花蕾。

 

【性味與歸經】辛,溫。有毒。入肺、脾、腎經。

 

【功效】瀉水逐飲。

 

【臨床應用】用於水腫腹水、留飲脅痛。

 

芫花瀉水逐飲,與大戟、甘遂相似,故在臨床上用治水腫腹水、留飲脅痛等症,三藥往往配合應用。

 

此外,據文獻記載,本品尚可用於殺蟲、療癬。

如欲用醋炒芫花配合雄黃,研末內服,治蟲積腹痛;以芫花研末,用豬油拌和,外塗治頭癬。

 

【處方用名】芫花、陳芫花(生用或醋煮用)

 

【一般用量與用法】五分至一錢,煎服。研末吞服,每次二分,每天一次。外用適量。孕婦忌服。

 

【方劑舉例】十棗湯《傷寒論》:芫花、大戟、大棗、甘遂。治心下有水氣,乾嘔痛引兩脅,或喘或咳。

 

續隨子

 

【藥用】本品為大戟科植物續隨子的成熟種子。

 

【性味與歸經】辛,溫。有毒。入肝、腎經。

 

【功效】瀉下逐水,破血散症。

 

【臨床應用】1.用於水腫腹水、二便不利等症。

 

續隨子瀉下逐水的作用,甚為峻烈,且能利尿,故可用於二便不利之水腫實症,常與大黃等配合應用。

 

2.用於月經閉止、症瘕積聚等症。

 

續隨子又能破血通經、行瘀散症,故可用於經閉瘀滯、症瘕積聚等症。

 

【處方用名】千金子霜、續隨子霜(榨去油用)

 

【一般用量與用法】內服每次至五厘,一般不入煎劑,多配入丸散應用。

本品峻烈有毒,凡中氣虛弱者於孕婦忌用。

 

【按語】續隨子所含的油有峻瀉作用,且有毒,

故臨床應用大多是去油後用它的殘渣,通稱千金子霜,配入丸散內服。

它的毒性雖較巴豆略小,但也只能少用、暫用,不可多用、久服。

 

【方劑舉例】續隨子丸《證治準繩》:

續隨子、人蔘、木香、防己、茯苓、檳榔、葶藶子、海金沙、桑白皮。治周身腫滿,喘悶不快。

 

商陸

 

【藥用】本品為商陸科植物商陸的根。

 

【性味與歸經】苦,寒。有毒。入肺、脾、腎、大腸經。

 

【功效】逐水、消腫。

 

【臨床應用】1.用於水腫脹滿。

 

商陸苦寒沉降,能通利二便,長於行水,故對水腫脹滿、小便不利者,常與甘遂、大戟等配伍應用。

 

2.用於瘡腫實症。

 

用新鮮商陸,酌家食鹽,搗爛外敷,可治瘡瘍腫毒,有消散作用。

 

【處方用名】商陸(洗淨,晒乾,切碎用)

 

【一般用量與用法】一錢至三錢,煎服。

 

【按語】上海郊區及江蘇、浙江等地農村,往往有人誤用本品有補益作用,取名「土人蔘」,

採集服用,以致發生中毒事故,必須加以注意。

 

【方劑舉例】疏鑿飲子《濟生方》:

商陸、秦艽、羌活、檳榔、大腹皮、茯苓皮、椒目、木通、澤瀉、赤小豆、姜皮。

治遍身水腫,喘呼口渴,大小便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