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辨善證、順證

 

(一)五善

 

1.心善

 

精神爽快,言語清亮,舌潤不渴,寢寐安寧。

 

2.肝善

 

身體輕便,不怒不驚,指甲紅潤,二便通利。

 

3.脾善

 

唇色滋潤,飲食知味,膿黃而稠,大便和調。

 

4.肺善

 

聲音響亮,不喘不咳,呼吸均勻,皮膚潤澤。

 

5.腎善

 

並無潮熱,口和齒潤,小便清長,夜臥安靜。

 

(二)顧證

 

1.初起

 

由小漸大,瘡頂高突,掀紅疼痛,根腳不散。

 

2.已咸

 

頂高根收,皮薄光亮,易膿易腐。

 

3.潰後

 

膿液稠厚黃白,色鮮不臭,腐肉易脫,腫消痛減。

 

4.收口

 

瘡面紅活鮮潤,新肉易生,瘡口易斂,感覺正常。

 

善證與碩證,是人體在感受病邪後而發生的一系列局部和全身症状,

但由於正氣未衰,氣血尚充,能與病邪相爭,而且人體的正氣佔優勢地位,

故發生瘡瘍後,其在初起時根腳不散;已成時頂高根收,易膿易腐;

潰後膿稠腐肉易脫,腫痛很快消失;收口時新肉易長,瘡口易斂。

而且正能勝邪,毒邪不易擴散,不致侵及人體內臟,也無明顯的全身症状,因此預後良好。

 

二、辨惡證、逆證

 

(一)七惡

 

1.心惡

 

神志昏糊,心煩舌燥,瘡色紫黑,言語呢喃。

 

2.肝惡

 

身體強直,目難正視,瘡流血水,驚悸時作。

 

3.脾惡

 

形容消瘦,瘡陷膿臭,不思飲食,納藥嘔吐。

 

4.肺惡

 

皮膚枯槁,痰多音暗,呼吸喘急,鼻翼煽動。.

 

5.腎惡

 

時渴引飲,面容慘黑,咽喉乾燥,陰囊內縮,

 

6.臟腑敗壞

 

身體浮腫,嘔吐呃逆,腸鳴泄瀉,口糜滿布。

 

7.氣血衰竭(陽脫)

 

瘡陷色暗,時流污水,汗出肢冷,嗜臥語低。

 

(二)逆證

 

1.初起

 

形如黍米,瘡頂乎塌,根腳散漫,不痛不熱。

 

2.巳成

 

瘡頂軟陷,腫硬紫暗,不膿不腐。

 

3.潰後

 

皮爛肉堅無膿,時流血水,腫痛不減。

 

4.收口

 

膿水清稀,腐肉雖脫,新肉不生,色敗臭穢,瘡口經久難斂,瘡面不知痛癢。

 

惡證與逆證,是人體感受病邪後,由於正氣虛衰,氣血不充,在邪正相爭過程中,正不勝邪,

而以病邪佔優勢地位,故發生瘡瘍後,其在初起時,由於正氣不足,不能令毒外出,故頂塌根散;

已成之時,由於氣虛不能成其形,血虛不能華其色,正虛不能載毒外出,故瘡頂軟陷,腫硬紫暗,不膿不腐;

潰後,因氣血不足,無以醞釀成膿,托毒外出,故肉堅無膿,腫痛不減;

收口之際,因氣血大衰,脾土敗壞,無以助長新肉,故見種種逆證。

如毒邪擴散,內侵臟腑,則惡證頻現,預後不佳。

 

臨床上應注意,即使見到預後良好的善證、顧證,也不能疏忽,

應時刻預防轉成預後不良的惡證、逆證;若見到惡證、逆證,也不可驚惶,

應及時進行救治,如治療得當,也能轉為善證、顧證。

 

外科治法

 

外科疾病的治療方法,分內治和外治兩大類。

內治之法基本與內科相同,從整體觀念出發,進行辨證施治,但其中透膿、托毒等法,

以及結合疾病應用的某些方藥,則有顯著區別,也為外科的特點。

 

而外治中的外用藥物、手術療法和其他療法中的藥線、墊棉,則為外科所獨有。

在臨床上輕淺小恙或某些皮膚疾病,單用外治可以獲效,但大部分外科疾病必須內、外治並重。

在具體應用時,必須根據患者的體質和不同的致病因素,辨別陰陽及經絡部位,

確定疾病的性質,然後立出內治和外治的法則,運用不同方藥,才能獲得滿意的治療效果。

 

內治法

 

內治法除從整體觀念、辨證施治著手外,還要依據外科疾病的發展過程,首先確立總的治療原則。

.劉完素{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明確提出托里、疏通、和營三法;

.齊德之《外科精義》訂立內消法與托里法;

明代{瘍醫準繩》、《外科正宗》承前賢之論,更加發揮,

根據外科疾病發展過程中一般分為初起、成膿、潰後三個階段,立出消、托、補三個總的治療法則

,然後循此治則運用具體的治療方法,如解表、清熱、和營等法。

 

一、內治三法則

 

(一)消法

 

是指運用不同的治療方法和方藥,使初起的腫瘍得以消散,是一切腫瘍初起的治法總則。

此法適用於沒有成膿的初期腫瘍。具體應用時,必須針對病情,運用不同的治療方法。

 

如有表邪者解表,里實者通里,熱毒蘊結者清熱解毒,寒邪凝結者溫通,痰凝者祛痰,濕阻者理濕,

氣滯者行氣,血瘀者和營化瘀等。

此外,還應結合患者的體質強弱,腫瘍所屬經絡部位等辨證施治,適當加以不同的藥物,

則未成膿者可以內消,即使不能消散,也可移深居淺,轉重為輕。

若瘡形已成,則不可用內消之法,以免毒散不收,氣血受損,膿毒內蓄,侵蝕好肉,

甚至腐爛筋骨,反使潰後難斂,不易速愈。

 

(二)托法

 

是用補益氣血和透膿的藥物,扶助正氣,托毒外出,以免毒邪內陷的一種治療大法。

此法適用於外瘍中期,正虛毒盛,不能托毒外達,瘡形平塌,根腳散漫,難潰難腐的虛證。

如毒氣盛而正氣未衰者,可僅用透膿的藥物,促其早日膿出毒泄,腫消痛減,以免膿毒旁竄深潰;

如毒邪熾盛的,還需加用清熱解毒藥物。

 

三)補法

 

是用補養的藥物,恢復正氣,助養新生,使瘡口早日癒合的一種治療大法。

此法適用於潰瘍後期,毒勢已去,精神衰疲,元氣虛弱,膿水清稀,瘡口難斂者。

凡氣血虛弱者,宜補養氣血;脾胃虛弱者,宜理脾和胃;肝腎不足者,宜補養肝腎等。

如毒邪未盡,切勿遽用補法,以免留邪為患,助邪鴟張,而犯實實之戒。

 

二、內治法的具體運用

 

消、托、補三個大法是治療外科疾病的三個總則。

但由於發病原因不同,病情的變化不一,因此在臨床具林運用時,治法很多,

歸納起來有解表、通里、清熱、溫通、祛痰、理濕、行氣、和營、內托、補益、養胃等十一個治法。

 

(一)解表法

 

用解表發汗的藥物,使邪從汗解的一種治法。

正如《黃帝內經》所說。汗之則瘡已」之意。

具體應用時,當分辨風熱、風寒,法分辛涼解表與辛溫解表。

 

方劑舉例辛涼解表方,如牛蒡解肌湯、銀翹散;辛溫解表方,如荊防敗毒散、萬靈丹。

 

常用藥物辛涼解表藥,

如薄荷、桑葉、蟬衣、牛蒡子、連翹等;辛溫解表藥,如荊芥、防風、麻黃、桂枝、生薑等。

 

適應證辛涼解表用於外感風熱證,瘡瘍掀紅腫痛,或咽喉疼痛,

或皮膚間出現急性泛發性皮損,皮疹色紅,伴有惡寒輕,

發熱重,汗少,口渴,小便黃,苔薄黃,脈浮數者。

 

如頸癰、乳癰、癮疹(風熱型)、藥毒等。辛溫解表用於外感風寒證,瘡瘍腫痛酸楚,

或皮膚間出現急性泛發性皮損,皮疹色白,或皮膚麻木,伴有惡寒重,發熱輕,無汗,頭痛,

身痛,口不渴,苔白,脈浮緊者。如癮疹(風寒型)、麻風病初起。

 

注意點瘡瘍潰後,日久不斂,體質虛弱者,即使有表證存在,也不宜發汗太過,

否則汗出過多,體質更虛,易引起痙厥、亡陽之變。

所以《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說:「瘡家,身雖疼痛,不可發汗,汗出則痙。」

 

牛蒡解肌湯(《瘍科心得集》)

 

[組成]牛蒡子、薄荷、荊芥、連翹、山梔、丹皮、石斛、玄參、夏枯草

 

[用法]水煎服。

 

[功用]祛風清熱,化痰消腫。

 

[主治]頭面頸項部的瘡瘍、牙齦腫痛等病初期,局部紅腫熱痛有硬結者。

 

[方解]方中牛蒡子疏散風熱、化痰解毒、通泄熱毒,為主藥。

輔以薄荷輕清涼散,解風熱之邪;荊芥輕揚溫散,善除上部郁滯之風邪。

再配以連翹散結清熱解毒,山梔清熱瀉火,丹皮涼血清熱,石斛清熱生津,玄參瀉火解毒,

夏枯草清肝瀉火、軟堅散結。共同組成辛涼解表、散結消腫的代表方。

 

(二)通里法

 

用瀉下藥物,使蓄積在臟腑內部的毒邪得以疏通排出,從而達到除積導滯、逐瘀散結、瀉熱定痛、

邪去毒消目的的一種治法。通里法又分為攻下(寒下)和潤下兩法。

 

方劑舉例攻下法方,如大承氣湯、內疏黃連湯、涼膈散;潤下法方,如潤腸湯。

 

常用藥物攻下藥,如大黃、枳實、檳榔、芒硝;潤下藥,如瓜蔞仁、火麻仁、郁李仁、蜂蜜等。

 

適應證攻下法用於表證已罷,熱毒人腑,內結不散。

如外科疾病的實熱陽證,掀紅高腫,疼痛劇烈,皮膚病的皮損掀紅灼熱,伴口乾飲冷,

壯熱煩躁,嘔惡便秘,苔黃膩或黃糙,脈沉數有力者。

潤下法用於陰虛腸燥便秘。

如瘡瘍、肛腸病、皮膚病等陰虛火旺;

胃腸津液不足,口乾食少,大便秘結,脘腹痞脹,苔黃膩或薄黃,舌干紅,脈細數者。

 

注意點運用通里攻下法時,必須嚴格掌握適應證,年老體衰、婦女妊娠或月經期更宜慎用。

使用時應中病即止,不宜過劑,否則會損耗正氣,尤其在化膿階段,

過下之後,正氣一虛,則膿腐難透,瘡勢不能起發,反使病情惡化。

且若用之不當,能損傷腸胃,耗傷正氣,易使毒邪內陷。

 

內疏黃連湯(《外科正宗》)

 

[組成]木香、黃連、山梔、當歸、黃芩、白芍、薄荷、檳榔、桔梗、連翹、甘草、大黃

 

[用法]水煎,飯前服。

 

[功用]清火,瀉熱,通便。

 

[主治]癰疽腫硬,發熱煩躁,乾嘔飲冷,大便秘結,舌干口苦,脈沉實,屬里實熱者。

 

[方解]方中黃連清熱解毒,直折火勢;大黃峻下實熱,蕩滌腸胃,導熱毒從大便而出,為主藥。

輔以山梔清熱除煩,黃芩清熱燥濕,薄荷疏解風熱,連翹清熱解毒。

配以當歸、白芍養血潤腸,增水行舟;木香、檳榔疏通胃腸之氣;

桔梗開提肺氣,肺與大腸相表裡,間接疏通腸胃之氣,有利於瀉火通便。

佐以甘草調和諸藥。全方合用,清火瀉熱通便,使邪毒隨大便通利而疏解。

 

(三)清熱法

 

用寒涼的藥物,使內蘊之熱毒得以清解的一種治法。

在具體運用時,必須分清熱之盛衰、火之虛實。實火,宜清熱解毒。

熱在氣分者,當清熱瀉火;邪人營血者,當清熱涼血。陰虛火旺者,當養陰清熱。

 

方劑舉例清熱解毒方,如五味消毒飲;清熱瀉火方,如黃連解毒湯;

清熱涼血方,如犀角地黃湯、清營湯;養陰清熱方,如知柏八味丸;清骨蒸潮熱方,如清骨散。

 

常用藥物清熱解毒藥,如蒲公英、紫花地丁、金銀花、野菊花、四季青等;

清熱瀉火藥,如黃連、黃芩、山梔、石膏、知母、鴨跖草等;

清熱涼血藥,如水牛角、鮮生地、丹皮、赤芍、紫草、大青葉等;

養陰清熱藥,如大生地、玄參、麥冬、龜板、知母等;清骨蒸潮熱藥,如地骨皮、青蒿、鱉甲、銀柴胡等。

 

適應證清熱解毒法用於紅腫熱痛的陽證,如瘡瘍中的疔瘡、癤、癰、有頭疽等。

清熱瀉火法適用於紅腫或皮色不變,灼熱腫痛的陽證,

皮膚病之皮損掀紅灼熱、膿皰、糜爛等,如頸癰、流注、附骨疽、接觸性皮炎、膿皰瘡等,

伴發熱,口渴,喜冷引飲,大便燥結,小便短赤,苔薄黃或黃膩,脈數或滑數等。

 

但在臨床上,清熱解毒法與清熱瀉火法有時不能截然分開,常合併應用。

清熱涼血法用於掀紅灼熱的外科疾病,如爛疔、發、大面積燒傷,皮膚病之紅斑、瘀點、灼熱,

如丹毒、紅蝴蝶瘡、血熱型白疙,可伴有高熱,口渴不喜飲,舌紅,苔黃膩,脈弦數或弦滑數等。

以上三法在熱毒熾盛時可同時運用。

若熱毒內傳而見煩躁不安,神昏譫語,舌紅絳,苔焦黑而干,脈洪數或細數。

如療瘡走黃、有頭疽內陷,又當加清心開竅法,常用藥物為安宮牛黃丸或紫雪丹。

養陰清熱法用於陰虛火旺的慢性炎症、紅蝴蝶瘡,或走黃、內陷後陰傷有熱者。

清骨蒸潮熱法用於瘰癧、流痰等虛熱不退的病症。

 

注意點應用清熱藥切勿太過,必須兼顧胃氣,如過用苦寒,勢必損傷胃氣,

而致暖氣、反酸、便溏、納呆等症状。尤其在瘡瘍潰後更宜注意,過投寒涼易影響瘡口癒合。

 

五昧消毒飲(《醫宗金鑒》)

 

[組成]金銀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

 

[用法]水煎服。

 

[功用]清熱解毒。

 

[主治]療瘡癰癤,症見局部紅腫熱痛者。

 

[方解]方中金銀花甘寒,能清熱解毒而不傷胃,為消散疔瘡癰癤之君藥。

紫花地丁、蒲公英、天葵子、野菊花消瘡毒、散結熱,為治療療瘡癰癤的要藥,共為輔佐藥。全方合用,清熱解毒之力甚強。

 

黃連解毒湯(《外台秘要》引崔氏方)

 

[組成]黃連、黃芩、黃柏、梔子

 

[用法]水煎服。

 

[功用]瀉火解毒。

 

[主治]瘡瘍陽證見杴熱疼痛,口燥咽干,舌紅苔黃,脈數有力,火毒熾盛者。

 

[方解]本方為主治熱毒壅盛三焦的常用方。療瘡癰癤等均由熱毒內蘊、氣血凝滯而成。

火熱熾盛即為毒,故解毒必須瀉火,以火主於心,宣瀉其所主,故以黃連為主藥,瀉心火而解熱毒。

黃芩瀉上焦之火,黃柏瀉下焦之火,梔子通瀉三焦火,導火下行,共為輔助藥。

四藥合用,苦寒直折,使火邪去而熱毒得解。

 

(四)溫通法

 

用溫經通絡、散寒化痰等藥物,驅散陰寒凝滯之邪以治療寒證的一種治法。

臨床運用時,分溫經通陽、散寒化痰和溫經散寒、祛風化濕兩法。

 

方劑舉例溫經通陽、散寒化痰方,如陽和湯;溫經散寒、祛風化濕方,如獨活寄生湯。

 

常用藥物溫經通陽、散寒化痰藥,如附子、肉桂、乾薑、桂枝、麻黃、白芥子等;

溫經散寒、祛風化濕藥,如細辛、桂枝、生薑、羌活、獨活、桑寄生、秦艽等。

 

適應證溫經通陽、散寒化痰法,適用於體虛寒痰阻於筋骨,出現患處隱隱酸痛,漫腫不顯,

不紅不熱,口不作渴,形體惡寒,小便清利,苔白,脈遲等內寒現象者,

如流痰、脫疽等。

溫經散寒、祛風化濕法,適用於體虛風寒濕邪襲於筋骨,出現患處酸痛麻木,漫腫,

不紅不熱,惡寒重,發熱輕,苔白膩,脈遲緊等外寒現象者,如麻風病初起。

 

以上兩法中的陽和湯以溫陽補虛為主,多用於體虛者;

而獨活寄生湯是祛邪補虛並重,對於體實者,只要去其補虛之品,仍可應用。

 

注意點陰虛有熱者不可施用本法,因溫燥之藥能助火劫陰,若應用不當,能造成其他變證。

 

陽和湯(《外科證治全生集》)

 

[組成]熟地、麻黃、白芥子、炮姜、炭肉桂、鹿角膠、甘草

 

[用法]水煎服。

 

[功用]溫陽補血,散寒化痰。

 

[主治]流痰及一切陰疽,漫腫平塌,不紅不熱者。

 

[方解]方中熟地補營養血,鹿角膠生精補髓、養血助陽、強筋壯骨,為主藥。

輔以炮姜炭、肉桂溫經散寒,配麻黃辛溫散寒,發越陽氣;

白芥子辛溫,去皮里膜外之痰,搜剔經絡,宣通內外。

使以甘草調和藥性,又能解瘡毒:全方以補為體,以溫通為用,共奏溫陽補血、散寒化痰之效。 

(五)祛痰法

 

用咸寒化痰軟堅的藥物,使因痰凝聚的腫塊得以消散的一種治法。

一般來說,痰不是瘡瘍發病的主要原因,而是多種致病因素所引起的一種病理產物,

多因外感六淫,或內傷情志,以及體質虛弱等,使氣機阻滯凝聚而成。

 

因此,祛痰法在臨床運用時,大多是針對不同病因,配合其他治法使用,

才能達到化痰、消腫、軟堅的目的,故分有疏風化痰、解郁化痰、養營化痰等法。

 

方劑舉例疏風化痰方,如牛蒡解肌湯合二陳湯;解郁化痰方,如逍遙散合二陳湯;養營化痰方,如香貝養營湯。

 

常用藥物疏風化痰藥,如牛蒡子、薄荷、夏枯草、陳皮、半夏、杏仁等;

解郁化痰藥,如柴胡、川楝子、鬱金、海藻、昆布、貝母、香附、白芥子等;

養營化痰藥,如當歸、白芍、丹參、熟地、茯苓、党參、貝母、首烏、桔梗、瓜蔞等。

 

適應證疏風化痰法,適用於風熱夾痰的病症,如頸癰結塊腫痛。

解郁化痰法,適用於氣鬱夾痰的病症,如瘰癧、乳癖、肉癭等。

養營化痰法,適用於體虛夾痰的病症,如瘰癧、乳岩日久體虛者。

 

注意點因痰所致的外科病,每與氣滯、火熱相合,故慎用溫化之品,以免助火生熱之弊。

 

香貝養營湯(《醫宗金鑒》)

 

[組成]白朮、人蔘、茯苓、陳皮、熟地黃、川芎、當歸、貝母、香附、白芍、桔梗、甘草、生薑、大棗

 

[用法]水煎服。

 

[功用]養血補氣,理氣化痰。

 

[主治]瘰癧、乳岩等日久體虛、氣滯痰凝之證。

 

[方解]方用人蔘、白朮、茯苓、甘草健脾益氣,當歸、熟地、川芎、白芍養血和血。

生薑、大棗同用,也能益脾胃元氣。香附疏肝理氣,貝母化痰散結,陳皮理氣化痰,桔梗化痰且引諸藥上行。

全方以養營扶正為主,理氣化痰為輔,扶正而不曾邪,

祛邪而不傷正,故適用於病久體虛之瘰癧、乳岩等病。

 

(六)理濕法

 

用燥濕或淡滲的藥物以祛除濕邪的一種治法。

外科疾病中由濕邪而致者,多夾熱,其次夾風、夾寒。

因此,理濕法很少單獨使用,多結合清熱、祛風、散寒等法,以達到治療目的。

 

方劑舉例清熱利濕方,如二妙丸、萆蘚滲濕湯、五神湯、龍膽瀉肝湯等;祛風除濕方,如稀薟丸。

 

常用藥物燥濕藥,如蒼朮、厚朴、半夏、陳皮等;

淡滲利濕藥,如萆蘚、滑石、苡仁、茯苓、車前草等;

祛風濕藥,如白鮮皮、地膚子、稀薟草、威靈仙等。

 

適應證外科疾病兼有胸悶嘔惡,腹脹腹滿,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苔厚膩者,用燥濕法。

下肢瘡瘍,皮膚病有糜爛滲液者,多用利濕法。

清熱利濕法,適用於濕熱並見之證,如濕瘡、接觸性皮炎.、臁瘡等肌膚掀紅作癢,

滋水淋漓者,用二妙丸、萆蘚滲濕湯;患處灼熱腫痛,熱重於濕,如委中毒、附骨疽等,可選用五神湯;

若病變在肝經部位,且因濕熱引起的乳發、臍癰、囊癰、蛇串瘡等病,

則宜清瀉肝火、濕熱,可用龍膽瀉肝湯。祛風除濕法,適用於風濕襲於肌表之病,如白駁風。

 

注意點濕為粘膩之邪,易聚難化,常與熱、風、寒、暑等邪相合而發病,

又可化燥、化寒,故治療時必須同時應用清熱、祛風、散寒、清暑等法。

理濕藥過用每能傷陰,故陰虛、津液虧損者宜慎用或不用。

 

五神湯(《外科真詮》)

 

[組成]茯苓、銀花、牛膝、車前子、紫花地丁

 

[用法]水煎服。

 

[功用]清熱利濕。

 

[主治]委中毒、附骨疽、肛周膿腫等由濕熱凝結而成者。

 

[方解]方中茯苓健脾利水滲濕為君,濕祛則熱易清。輔以銀花、紫花地丁清熱解毒,熱清則濕易祛。

佐以車前子加強清熱利濕功效。牛膝引藥下行,兼有活血行血作用為使藥。

 

本方清利結合,對下部濕熱結聚而成的瘡瘍,有利濕清熱、行血散結之功效。

 

萆薄滲濕湯(《瘍科心得集》).

 

[組成]革蘚苡、仁丹皮、黃柏、赤苓、澤瀉、通草、滑石

 

[用法]水煎服。

 

[功用]清利濕熱。

 

[主治]下肢丹毒、濕瘡、藥疹及足癬繼發化膿性感染等屑濕熱下注所致者。

 

[方解]方中萆蘚利水,分清化濁,為主藥。

苡仁利水滲濕,澤瀉滲濕泄熱,赤苓分利濕熱,滑石利水通淋,通草清熱利水,

共為輔佐藥,使下焦濕熱自小便排出;再配以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丹皮,

清膀胱濕熱、泄腎經相火、解毒療瘡的黃柏,以加強清利濕熱的效力。全方共奏導濕下行、清熱利水的功效。

 

(七)行氣法

 

用理氣的藥物使氣機流暢、氣血調和,從而達到消腫散堅止痛目的的一種治法。

 

氣血凝滯是外科病理變化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局部的腫與痛即是由氣血凝滯所致,

故外科疾患由氣血凝滯者最為多見。氣為血帥,血隨氣行,氣行則血行,

所以行氣法多與活血藥配合使用。外科病中由肝氣鬱結而發者也不少,

氣機鬱結能導致氣血凝滯,故用疏肝解郁法,使肝氣條達,氣機舒暢,氣血流行有常。

 

方劑舉例逍遙散或清肝解郁湯。

 

常用藥物柴胡、香附、青皮、陳皮、木香、烏藥、金鈴子、延胡索等。

 

適用證外科病因氣機郁滯所致者,腫塊堅硬,不紅不熱,或腫勢皮緊內軟,隨喜怒而消長,如氣癭、乳癖、乳岩等病。

 

注意點行氣藥多香燥辛溫,易耗氣傷陰,故氣虛、陰虛或火盛的患者慎用。

此外,行氣法在臨床上常與祛痰、和營等法配合使用。

 

清肝解郁湯(《外科正宗》)

 

[組成]當歸、白芍、川芎、生地、陳皮、半夏、香附、貝母、茯神、青皮、遠志、桔梗、蘇葉、梔子、木通、生甘草

 

[用法]水煎服。

 

[功用]清肝解郁,行滯散結。

 

[主治]一切憂鬱氣滯,乳結腫硬,不疼不癢,久之漸漸作痛之症。

 

[方解]方中香附疏肝解郁,青皮疏肝破滯,為主藥。

輔以當歸、白芍、生地、川芎養血柔肝。配以陳皮、半夏、茯神、甘草健脾和胃,化痰寧心;

貝母、遠志、桔梗化痰消核、散結消腫,桔梗又可載藥上行,與二陳湯相伍,意在消除痰氣相結之腫塊;

梔子清肝,蘇葉散火,兩藥相伍,清肝散火。用少許木通,清利濕熱,令鬱火由小便排出。

 

(八)和營法

 

用調和營血的藥物,使經絡疏通,血脈調和流暢,從而達到瘡瘍腫消痛止目的的一種治法。

瘡瘍的形成雖與多種致病因素有關,但其病理多因「營氣不從,逆於肉里」而成,

故和營法在外科內治法中應用廣泛。此外,和營活血法也是治療皮膚病的一種主要方法。

 

方劑舉例桃紅四物湯、活血化堅湯。

 

常用藥物桃仁、紅花、當歸、赤芍、丹參、川芎、澤蘭等。

 

適應證凡經絡阻隔,瘀血凝滯,腫瘍或潰後腫硬疼痛不減,結塊色紅較淡或不紅或青紫者,皆可應用,

而以急性化膿性炎症性疾病遷移至慢性炎症階段最為適宜。

皮膚病中有血瘀證者,皮損表現有結節、贅生物、肫塊、

毛細血管擴張、紫癜、肥厚等,如瓜藤纏、血瘀型白瘧等均可應用。

 

注意點和營法在臨床上常需與其他治法合併應用,若有寒邪者,宜與祛寒藥同用;

血虛者,宜與養血藥同用;痰、氣、瘀互結為患,宜與理氣化痰藥同用。和營祛瘀的藥品,

一般性多溫熱,所以火毒熾盛的疾病慎用,以防助火;對氣血虧損者,破血藥也不宜過用,以免傷血。

 

活血化堅湯(《外科正宗》)

 

[組成]防風、赤芍、歸尾、天花粉、金銀花、貝母、川芎、皂角刺、桔梗、僵蠶、厚朴、五靈脂、陳皮、甘草、乳香、白芷

 

[用法]水煎服。

 

[功用]活血祛瘀,化堅消腫。

 

[主治]瘰癧及癭、瘤、痰核等腫瘍初起未潰膿者。

 

[方解]方中歸尾、赤芍活血散瘀,川芎行氣活血,乳香活血止痛,五靈脂散瘀止痛,

皂角刺消腫托毒,合而用之,活血祛瘀、消腫止痛之力頗強,是方中主藥。

 

其他如防風、僵蠶、白芷祛風散結、化痰消腫,貝母、天花粉、桔梗化痰散結,厚朴、陳皮理氣下氣,

銀花、甘草清熱解毒,共為輔藥,可祛風化痰、散結消腫。瘰癧、痰核、癭、瘤等腫瘍的致病原因,

多與血瘀、氣滯、痰凝有關,故本方首先重用活血化瘀之品,使血行瘀散,絡脈暢通,自然腫消痛止;

其次,用理氣化痰藥,氣行則血行,理氣藥也有利於活血散瘀。

凡氣、血、痰互結所致之腫物,均可使之消散。

 

(九)內托法

 

用透托和補托的藥物,使瘡瘍毒邪移深就淺,早日液化成膿,

並使擴散的證候趨於局限,邪盛者不致膿毒旁竄深潰,正虛者不致毒邪內陷,

從而達到膿出毒泄、腫消痛止目的的一種治法。臨床應用時,分為透托法和補托法兩類。

 

方劑舉例透托方,如透膿散;補托方,如托里消毒散。

 

常用藥物黃芪、党參、白朮、當歸、白芍、穿山甲、皂角刺等。

 

適應證透托法適用於腫瘍巳成,毒盛正氣不虛,尚未潰破或潰而膿出不暢,多用於實證。

補托法適用於腫瘍毒勢方盛,正氣已虛,不能托毒外出,以致瘡形平塌,根盤散漫,難潰難腐,

或潰後膿水稀少,堅腫不消,並出現精神不振,面色無華,脈數無力等症者。

 

注意點透膿法不宜用之過早,腫瘍初起未成膿時勿用。

補托法在正實毒盛的情況下不可施用,否則不但無益)反而能滋長毒邪,

使病勢加劇,而犯「實實」之戒。

透膿散方中的黃芪,當濕熱火毒熾盛之時,應去而不用。若正虛而兼精神萎靡、

舌淡胖、脈沉細等陽氣虛,衰症象者,還宜加附子、肉桂以溫補托毒。

此外,因膿由氣血凝滯、熱勝肉腐而成,故內托法常須與和營、清熱等法同用。

 

透膿散(《外科正宗》)

 

[組成]生黃芪、穿山甲(炒)、川芎、當歸、皂角刺

 

[用法]水煎服。

 

[功用]透膿托毒。

 

[主治]癰疽諸毒內膿已成,不易外潰者。

 

[方解]黃芪生用益氣托毒為主藥,輔以當歸、川芎活血和營,穿山甲、皂角刺消散穿透,

直達病所,軟堅潰膿,全方共奏托毒潰膿之功效。

 

本方適用於實證,因此使用時也可去黃芪,以免益氣助火。

 

托里消毒散(《醫宗金鑒》)

 

[組成]人蔘、黃芪、當歸、川芎、芍藥、白朮、茯苓、白芷、皂角刺、桔梗、銀花、甘草

 

[用法]水煎服。

 

[功用]補益氣血,托毒消腫。

 

[主治]用於瘡瘍體虛邪盛,膿毒不易外達者。

 

[方解]人蔘、黃芪、茯苓、白朮益氣托毒;

當歸、芍藥、川芎養血活血,氣行血暢,正氣充盛,則利於托里排毒;

銀花、甘草清熱解毒;白芷、皂角刺止痛排膿。合而用之,既可托毒外出,又可消腫解毒,故名托里消毒散。;

 

(十)補益法

 

用補虛扶正的藥物,使體內氣血充足,消除各種虛弱現象,恢復人體正氣,助養新肉生長,

促進瘡口早日癒合的一種治法。補益法通常分為益氣、養血、滋陰、溫陽等四法。

 

方劑舉例益氣方,如四君子湯;養血方,如四物湯;滋陰方,如六味地黃丸;溫陽方,如附桂八味丸。

 

常用藥物益氣藥,如党參、黃芪、白朮、茯苓;養血藥,如當歸、熟地、白芍、雞血藤;

滋陰藥,如生地、玄參、麥冬、女貞子、旱蓮草、玉竹;

溫陽藥,如附子、肉桂、仙茅、淫羊藿、巴戟肉、鹿角片等。

 

適應證凡具有氣虛、血虛、陽虛、陰虛症状者,均可用補法。

適用於瘡瘍中後期、皮膚病等凡有氣血不足及陰陽虛損者。

若腫瘍瘡形平塌散漫.,頂不高突,成膿遲緩,潰瘍日久不斂,膿水清稀,神疲乏力者,可用補益氣血法;

若呼吸氣短,語聲低微,疲乏無力,自汗,飲食不振,舌淡苔少,脈虛無力者,宜以補氣為主;

若面色蒼白或萎黃,唇色淡白,頭暈眼花,心悸失眠,手足發麻,脈細無力者,宜以補血為主;

若皮膚病皮損出現乾燥、脫屑、肥厚、粗糙、皸裂、苔蘚樣變,毛髮乾枯脫落,

伴有頭暈目花、面色蒼白等全身症状者,宜養血潤燥;

 

瘡瘍或皮膚病等症見口乾咽燥,耳鳴目眩,手足心熱,午後潮熱,形體消瘦,舌紅少苔,

脈細數者,以滋陰法治之;瘡瘍腫形散漫,不易醞膿腐潰,潰後肉色灰暗,

新肉難生,舌淡,苔薄,脈微細,以溫陽法治之。

此外,乳房病或皮膚病中兼沖任不調者,用補腎法以調沖任。

 

注意點疾病有氣虛或血虛、陰虛或陽虛,也有氣血兩虛、陰陽互傷者,

應用補法時宜以見不足者補之為原則。

如肛門病中小兒、老年人的脫肛,屬氣虛下陷,可用補中益氣湯以補氣升提;

如失血過多者,每能傷氣,氣虛更無以攝血。

故必須氣血雙補;又如孤陰則不生,獨陽則不長,陰陽互根,故溫陽法中每佐一二味滋陰之品,

滋陰法中常用一二味溫陽藥。

此外,一般陽證潰後多不用補法,如需應用,也多以清熱養陰醒胃方法,

當確顯虛象之時加補益之品。補益法若用於毒邪熾盛,正氣未衰之時,

不僅無益,反有助邪之弊。若火毒未清而見虛象者,當以清理為主,

佐以補益之品,切忌大補。若元氣雖虛,胃納不振者,應先以健脾醒胃為主,爾後再進補。

 

(十一)養胃法

 

用扶持胃氣的藥物,使納谷旺盛,從而促進氣血生化的一種治法。

凡外瘍潰後膿血大泄,必須靠水谷之營養,以助氣血恢復,加速瘡口癒合;

若胃納不振,則生化乏源,氣血不充,潰後難斂。

養胃法在具體運用時,分有理脾和胃、和胃化濁及清養胃陰等法。

 

方劑舉例理脾和胃方,如異功散;和胃化濁方,如二陳湯;清養胃陰方;如益胃湯。

 

常用藥物理脾和胃藥,如党參、白朮、茯苓、陳皮、砂仁等;

和胃化濁藥,如陳皮、茯苓、半夏、厚朴、竹茹、谷芽、麥芽等;

清養胃陰藥,如沙參、麥冬、玉竹、生地、天花粉等。

 

適應證理脾和胃法,用於脾胃虛弱,運化失職,如潰瘍兼納呆食少,大便溏薄,舌淡,苔薄,脈濡等症;

和胃化濁法,適用於濕濁中阻,胃失和降,如療瘡或有頭疽潰後,症見胸悶泛惡,食欲不振,

苔薄黃膩,脈濡滑者;清養胃陰法,適用於胃陰不足,

如療瘡走黃、有頭疽內陷,症見口乾少液而不喜飲,胃納不香,或伴口糜、舌光紅、脈細數者。

 

注意點理脾和胃、和胃化濁兩法的運用,適應證中均有胃納不佳之症,

但前者適用於脾虛而運化失常,後者適用於濕濁中阻而運化失常,

區分的要點在於膩苔之厚薄、舌質淡與不淡,以及有無便溏、胸悶、嘔惡之症。

而清養胃陰法,重點在於抓住舌光質紅之症。如果三法用之不當,則更增胃濁或更傷其陰。

 

以上各種內治療法,雖每法均各有其適應證,但病情的變化錯綜複雜,在具體運用時需數法合併使用。

因此,治療時應根據全身和局部情況、病程階段,按病情的變化和發展,抓住主要矛盾,

辨證選方用藥,才能取得滿意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