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頭疽

 

無頭疽是多種發生在骨骼與關節間的化膿性疾病的統稱。

其特點是漫腫色白,疼痛徹骨。難消,難潰,難斂,並能形成瘺管。

如發於長骨者多損骨;發生於關節的,易造成畸形,

《外科證治全書》云:「陰疽之形,皆闊大一,根盤堅硬,皮色不變,或痛或不痛,為外科最險之症。」

臨床上常見的附骨疽及環跳疽是無頭疽的代表性疾病,本節重點介紹。

相當於西醫的化膿性骨髓炎、化膿性關節炎。

 

附骨疽

 

附骨疽是一種毒邪深沉、附著於骨的化膿性疾病。

其特點是多發於四肢長骨,局部胖腫,附筋著骨,推之不移,疼痛徹骨,潰後膿水淋漓,不易收口,

可成竇道,損傷筋骨。

《備急千金方》云:「以其無破,附骨成膿,故名附骨疽。」

本病根據發病部位不同,又有不同名稱:如生在大腿外側的,叫附骨疽;

生於大腿內側的,叫咬骨疽;只生在股脛部的,叫股脛疽等:

病名雖異,但其病變部位均在四肢長骨,病因、證治大致相同,故合併論述,相當於西醫的急、慢性化膿性骨髓炎。

 

[病因病機]

 

疔瘡、癤、癰等發病後,由於治療護理不當;

或麻疹、猩紅熱、傷寒等病後,患者因肝腎不足,氣血兩虛,濕熱餘毒壅盛,深竄人里,留於筋骨,

使經絡阻塞,氣血不和,血凝毒聚而為本病。

 

或由於外來傷害,尤其是開放性骨折,局部骨骼損傷,復因感染邪毒,邪熱蘊蒸,以致經絡阻隔。血留筋骨為患。

 

[診斷]

 

好發於2-10歲的男孩。多發於四肢長骨,發病部位以脛骨為主,其次為股骨、肱骨、橈骨。

 

發病急驟,先有全身不適,寒戰,高熱達39℃一40℃,口乾,溲赤,便秘;

初起患肢疼痛徹骨,12日內即不能活動。繼之皮膚微紅微熱,胖腫骨脹。

 

如發生在大腿部時,紅腫則不易覺察,病變的骨端具有深壓痛和叩擊痛,可作為本病早期診斷的重要依據。

大約在發病後3-4周化膿,此時身熱持續不退,局部色紅胖腫.骨脹明顯。

潰膿後,膿出初稠後薄,淋漓不盡,不易收口則成竇道。

患處可摸到骨骼粗大.高低不平,以藥線或探針探之,常可觸及粗糙死骨,此時即轉為慢性附骨疽。

 

此後常反覆發作,流膿,瘺管經久不愈,或時發時愈,竇口周圍常並發濕瘡、膿皰以及色素沉著。

竇口凹陷,死骨可能是一大塊,也可能是數小塊,

小的常能自行排出,大的不能自出,必須待死骨排出,瘡口方可癒合。

 

輔助檢查:

血白細胞計數高達30X1曠幾以上,中性粒細胞在80%一90%,血沉加快,血液細菌培養常為陽性。

99m-MDP、『?鎵骨顯像對早期診斷本病有幫助。

X線攝片常在發病2周左右在於骺端顯示有模糊區和明顯的骨膜反應,

並可見囊腫狀的軟組織陰影,數周后可有骨質破壞影象,周圍骨萎縮,死骨和空殼形成,

以後可見硬化的死骨陰影。CT檢查較X線檢查可明顯提早發現病灶,

並可清楚地顯示軟組織的變化,可明確炎症位置。

 

[鑒別診斷]

 

一、流注發於肌肉深部,並不附筋著骨;具有一處未愈他處又起的特點;

潰後一般不會損骨,故病程較短,癒合較快。

 

二、流痰好發於骨關節間;初起局部和全身症状均不明顯;

化膿遲緩,約6個月至一年以上;潰後膿水清稀,夾有敗絮樣物質;常可造成殘廢。

 

[辨證論治]

 

一、內治法

 

(一) 濕熱瘀阻證

起病急驟,患肢疼痛徹骨,胖腫骨脹,皮膚微紅微熱,按之灼熱;

寒戰高熱,頭痛納差,口乾,溲赤;舌紅,苔黃膩,脈滑數。

 

辨證分析:濕熱邪毒蘊結於骨骼,以致經絡阻塞,氣血凝滯,阻塞不通,

故疼痛徹骨,胖腫骨脹;濕熱毒邪郁阻於筋骨,病位較深,故皮膚微紅、微熱;

濕熱郁滯,正邪相爭,故寒戰高熱;頭痛、納差、口乾、溲赤、舌紅、苔黃膩、脈滑數均為濕熱郁滯之象。

 

治法:清熱利濕,化瘀通絡。

 

方藥:仙方活命飲合五神湯加減。

 

(二) 熱毒熾盛

起病約12周後,高熱持續不退,患肢胖腫紅赤,劇痛,皮膚掀紅灼熱,並有波動感;舌紅,苔黃,脈洪數。

 

辨證分析:濕熱邪毒蘊久而化熱,熱毒之邪蘊結於骨骼,局部氣血凝滯,故患肢胖腫紅赤、灼熱;

熱勝肉腐,肉腐則為膿,故局部劇痛,有波動感;熱毒熾盛,故高熱;舌紅、苔黃、脈洪數為熱毒熾盛之象。

 

治法:清熱利濕,和營托毒。

 

方法:黃連解毒湯合五神東加減,

 

(三) 膿毒蝕骨

潰後成漏,膿水淋漓不盡,久不收口,或時發時愈,患肢肌肉萎縮,可摸到粗大的骨骼,

以探針檢查常可觸及粗糙死骨;伴神疲乏力,面色光白,頭暈心悸,低熱;舌質淡紅,苔薄白,脈濡細。

 

辨證分析:膿液由氣血所化生,流膿日久及邪毒久戀,耗傷氣血,

以致正氣虧損,邪毒留戀,故久不癒合,膿水淋漓不盡;

氣血虧損,脾胃虛弱,氣化無力,故神疲乏力,面色光白,頭暈心悸;

舌淡紅、苔薄白、脈濡細為氣血虧損之象。

 

治法:調補氣血,清化餘毒

 

方藥:八珍湯合六味地黃東加減。

 

二、外治法

 

初起用金黃膏或玉器膏外敷,患肢用夾板固定.以減少疼痛.防止病理性骨折。

成膿期則應早期切開引流,用七三丹或yk--丹藥線引流,外用紅油膏或沖和膏蓋貼。

膿盡改用生肌散、白玉膏換藥。

 

對已形成竇道者,用千金散或五五丹藥線腐蝕,瘡口擴大後改用八二丹藥線,太乙膏或紅油膏蓋貼,也可作手術清創。

 

[其他療法]

 

一、抗生素根據患者病情給予足量有效抗生素。首選青黴素類藥物,

然後根據血培養或病變部位穿刺液細菌培養及藥物敏感試驗結果,選擇有效抗生素。

體溫下降後仍須繼續用抗生素2周左右。

 

二、支持療法適當補充液體;補充多種維生素;根據病情需要可給予少量多次輸血,增強機體抗病能力。

 

三、手術治療對於竇道經久不愈,骨內膿腔形成,死骨或大或不能自行排出者,

可選擇單純病灶清除術、蝶形手術、病灶清除後帶蒂肌辦填充骨腔術、

帶血管蒂或吻合血管的骨皮辦移植等:也可在病灶清除基礎上酌情選用閉合性持續沖洗——吸引療法。

 

[預防與調攝]

 

1.急性期應臥床休息,患肢必須用夾板或石膏托固定,以防止病理性骨折和減少疼痛。

 

2.加強營養,禁食魚腥發物。

 

環跳疽

 

環跳疽是指發生在髖關節的急性化膿性疾病。

其特點是好發於兒童,局部漫腫疼痛,影響關節屈伸活動,全身症状嚴重,潰膿後難以收斂,容易造成殘廢。

《外科大成》云:「環跳疽生環跳穴,漫腫隱痛,尺脈沉緊,腿不能伸。」

根據發生的部位不同,中醫有不同的名稱,如發生於膝關節的,稱疵疽;

發於足踝關節的,稱足踝疽;生於肩關節的,叫肩中疽;

生於肘關節者,叫肘疽;生於腕關節,叫兌疽。

病名雖異,但其病因.,證治與環跳疽相似。本病相當於西醫的化膿性髖關節炎。

 

[病因病機]

 

與附骨疽基本相同,也可由髖關節附近外傷感染毒邪或附骨疽直接蔓延至關節而引起。

 

[診斷]

 

好發於14歲以下兒童。發病部位在髖關節(環跳穴)。

 

初起即有惡寒、高熱、頭痛等全身症状。髖部筋骨隱隱作痛,皮色不變,活動障礙。

繼而疼痛加劇,呈半屈曲狀,臀部外突,大腿略向外翻。

成膿期皮膚掀熱,皮色微紅,疼痛劇烈,腫勢蔓延腰胯,下及大腿,關節呈半屈曲位;

伴高熱、口渴、大便秘結,按之有波動感者,為內已成膿。

 

化膿期約在發病後1—3個月。潰後流出黃稠膿液,後變稀薄,全身症状減輕,而瘡口不易癒合。

愈後常見關節畸形、僵硬、不能活動,或造成關節脫位或僵硬,而形成殘廢。

 

輔助檢查:血白細胞總數可高達110X109幾一200X109幾,中性粒細胞80%一90%。

X線攝片在早期僅見關節周圍軟組織腫脹,無骨質變化。

後期可見關節軟骨破壞,關節間隙變窄,同時骨質有脫鈣現象。關節穿刺液可作細菌培養及細胞計數、分類。

 

[鑒別診斷]

 

一、臀部流注病在肌肉;易腫,易膿,易潰,易斂;愈後不損傷筋骨。

 

二、髂窩流注患肢不能伸直,大腿略向內翻;愈後不造成殘廢。

 

三、髖關節流痰初起局部和全身症状不明顯;化膿需6個月至1年;潰後流出的稀薄膿液夾有敗絮樣物質。

 

[辨證論治]

 

一、內治法

 

治療參照「附骨疽」。

 

本病後期關節攣縮,肌肉萎縮,伸屈困難,或僵硬不能活動者,

治療宜益氣化瘀、通經活絡,用補陽還五東加減。 二、外治法

 

初期用金黃膏或玉露膏外敷。中期宜切開排膿;潰後期用八二丹、九一丹藥線引流。

 

[預防與調攝]

 

1.局部固定,初起則應用夾板或石膏托或皮牽引限制患肢活動,以減輕疼痛,防止畸

 

形及病理性脫位。

 

2.加強功能鍛煉,防止關節粘連。

 

[結語]

 

無頭疽系指骨與關節的化膿性疾病,包括附骨疽和環跳疽。

其主要特徵是:漫腫色白,疼痛徹骨,難消,難潰,難斂,並能形成瘺管。

附骨疽濕熱邪滯證,治宜清熱利濕、化瘀通絡,方用仙方活命飲合五神東加減;

熱毒熾盛證,治宜清熱利濕、和營托毒,方用黃連解毒湯合五神東加減;

膿毒留戀證,治宜調補氣血、解毒化濕,方用托里消毒散。

環跳疽濕熱下注證,治宜清熱利濕、和營解毒,方用五神東加味;

氣虛血滯證,治宜益氣活血,方用補陽還五湯加味。

外治除按一般陽證瘡瘍處理外,應注意防止病理性骨折以及小竇道、

死骨的處理,並配合抗生素、支持療法進行治療。

 

流注

 

流注是以發生在肌肉深部的轉移性、多發性膿腫為表現的全身感染性疾病。

紗科真詮》云:「流注發無定處,漫腫不紅,連接三四處。」

《諸病源候論.流注候》云:「人體虛受邪氣,邪氣隨血而行,或淫突皮膚,去來擊痛,遊走無有常所。」

其特點是漫腫疼痛,皮色正常,好發於四肢、軀幹肌肉豐厚之深處,並有此處未愈他處又起的特點。

 

相當於西醫的膿血症、肌肉深部膿腫。本病因發病原因及病情不同,而有許多病名,

如發於夏秋之間的稱暑濕流注;由於疔、癤後引起的,稱餘毒流注;

產後惡露停滯或跌扑損傷而引起的,稱瘀血流注;

僅發於髂窩部的,稱髂窩流注。但其病機、證治基本相似,故一併敘述。

 

[病因病機]

 

本病多因正氣不足,邪氣壅滯,使經絡阻隔,氣血凝滯而成。

 

暑濕流注因夏秋季節感受暑濕,客於營衛,阻於肌肉而成。

餘毒流注因患療瘡、癤、癰失治誤治,或溫熱病失於診治,火熱之毒流注入於血分,稽留於肌肉之中而發。

瘀血流注多因跌打損傷,瘀血停留,或產後惡露停滯,經絡為氣血壅滯而成。

髂窩流注除由感受暑濕之邪外,還可由會陰、肛門、外陰、下肢皮膚破損或生瘡癤,邪毒流竄,阻滯經絡而成。

 

[診斷]

 

除頭面、前後二陰、腕、踝等遠端比較少見,其餘任何部位均可發生,尤多發於腰部、臀部、大腿後部、髂窩部等處。

 

開始時在四肢近端或軀幹部有一處或數處肌肉疼痛,漫腫色白,按之微熱,約2-3天後,

腫脹掀熱疼痛明顯,可觸及腫塊。

伴寒戰高熱,全身關節疼痛,頭痛頭脹,食欲不振等。

以後腫塊逐漸增大,疼痛加劇,約2周左右,腫塊中央皮膚微紅而熱,按之中軟而應指:

伴壯熱不退,時時汗出,口渴欲飲等症。

潰後膿出黃稠或白粘膿水,或夾有瘀血塊。

膿出後腫消痛止,硬塊漸消,身熱也退,食慾漸增,約經2周左右,膿盡收口而愈。

 

若潰後身熱不退,應仔細檢查身體其他部位,常有此處未愈他處又起的現象,伴壯熱不退、身體消瘦、

面色無華等正虛邪戀之證。

若兼神昏譫語、胸脅疼痛、咳喘痰血等,是為毒傳臟腑,導致內陷變證或引發內癰。

 

[鑒別診斷]

 

一、流痰 起病緩慢,有結核病史;患肢伸而難屈;局部及全身症状均不明顯;化膿約需6-12個月。

 

二、環跳疽 疼痛在髖關節部位;

可致臀部外突,大腿略向外旋,患肢不能伸直和彎曲,甚則漫腫上延腰胯,下及大腿;必要時可作髖關節穿刺來鑒別。

 

三、風濕性關節炎多關節紅腫熱痛,呈遊走性;有反覆發作史;

如患在髖關節,屈曲程度較輕,不會化膿潰破。

 

[辨證論治]

 

一、內治法

 

餘毒攻竄證 發病前有療瘡、癰、癤等病史。

四肢或軀幹有一處或數處肌肉疼痛,腫脹掀熱,腫塊色白或微紅;

伴高熱,口渴,甚則神昏譫語,大便秘結,小便黃赤;舌質紅,苔黃,脈洪數。

 

辨證分析:熱毒之邪人於營血,熱毒與氣血相搏,瘀結不散,郁阻於肌膚,故有肌肉腫痛;

熱毒與正氣交爭,故高熱;熱毒擾亂心神,故神昏譫語;

熱邪耗傷津液,故見口渴,大便秘結,小便黃赤;舌紅、苔黃、脈洪數為熱毒熾盛之象。

 

治法:清熱解毒,涼血通絡。

 

方藥:黃連解毒湯合犀角地黃湯加減。膿成時,加當歸、皂角刺、穿山甲活血排膿托毒;

神昏譫語者,加服安宮牛黃丸1粒化服,或紫雪散3g,分2次服。

 

(一) 暑濕交阻遏

多發於夏秋之間,初起惡寒發熱,胸悶嘔總,頭痛頭暈,四肢關節酸痛;

胸部可布白瘩,大便秘結或溏瀉,小便黃赤;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

 

辨證分析:夏季感受暑濕之邪,暑濕熏蒸壅阻肌膚,故見惡寒發熱,胸悶嘔惡,四肢關節酸痛;

暑濕困阻清陽,故見頭痛頭暈;熱盛傷津,故見小便黃赤,大便秘結;

濕盛則濡瀉,故見腹瀉;舌紅、苔黃膩、脈滑數為暑濕兼熱之象。

 

治法:清暑解毒化濕。

 

方藥:清署東加減,鮮佩蘭、六一散,醒消丸3g2次吞服。

熱重,加金銀花、紫花地丁清熱解毒;膿成者,加當歸、炙山甲、皂角刺托毒排膿。

 

(三)瘀血凝滯證

 

主要證候 產後惡露停滯而成者,多發於小腹及大腿內側等處;

勞傷筋脈而發者,多見於四肢內側;跌打損傷誘發者,多生於傷處。

局部漫腫疼痛,皮色微紅,或呈青紫,潰後膿中多夾有血塊。

全身症状較輕,化膿時可見高熱,舌有瘀斑、瘀點,脈澀。

 

治法 和營活血,祛瘀通絡。

 

方藥 活血散瘀東加減。

 

二、外治法

 

初起用金黃散、玉露散外敷,局部消腫止痛;

膿成宜切開排膿,先用八二丹藥線引流,膿盡改用生肌散,繼用紅油膏蓋貼。

 

[預防與調攝]

 

1.及時處理疔、癤及皮膚破損等。

 

2.患病之後應臥床休息,以防流注再發它處。

 

3.宜加強營養,並多飲開水或以新鮮西瓜汁代茶飲:

 

4.髂窩流注愈後患肢功能障礙者,應適當作下肢伸屈功能鍛煉,或早期進行牽引。

 

[結語]

 

流注是發生於肌肉深部的多發性膿腫。

其特點是:漫腫疼痛,皮色正常,好發於四肢、軀幹肌肉豐厚之深處,

並有此處未愈他處又起的特徵,應與流痰、環跳疽和風濕性關節炎相鑒別。

熱毒壅結證,治宜清熱解毒、活血行瘀,方用黃連解毒湯合犀角地黃東加減;

暑濕阻遏證,治宜清暑解毒化濕,方用五神東加味;正虛邪戀證,治宜益氣補血、清解餘毒,方用四妙東加味。

 

發頤

 

發頤是指熱病後餘毒結於頤頜之間的急性化膿性疾病。

《醫宗金鑒》:「此症又名汗毒,發於頤頜之間,屬足陽明胃經。」

其特點是頤頜之間腫脹疼痛,張口受限,全身症状明顯,病勢嚴重者常可出現內陷變證。

本病相當於西醫的急性化膿性腮腺炎。

特點是常發生於熱病後期,多一側發病,頤頜部腫脹疼痛,張口受限,全身症状明顯,重者可發生內陷。

 

[病因病機]

 

多由傷寒或溫病治療不徹底,以致余邪熱毒壅結少陽、陽明之絡,經絡阻塞,

氣血凝滯於局部,熱勝肉腐化膿而成。或因術後脾胃虧損,陰津不足,毒邪上蘊阻絡。

 

[診斷]

 

多見於成年人,常由熱病、全身性感染、大手術後或體質虛弱者,以及腮腺導管急性阻塞而繼發。

 

發病急驟,一側多見。

 

初起頤頜間疼痛並有緊張感,輕微腫脹,張口稍有困難。

繼則腫脹逐漸加劇,並延及耳之前後。張口後,可見紅腫的腮腺管口,若壓迫局部,

自管口開口處有膿性分泌物溢出。

710天進人成膿期,此時疼痛加劇,呈跳痛性,皮色發紅,腫脹更甚,

可波及同側眼瞼、頰部、頸部等處,按之有波動感。

同時腮腺導管開口處能擠出混濁黃色膿性分泌物。

如不及時切開,膿腫可在頤頜部、口腔粘膜或外耳道潰破,膿出臭穢。

 

初期有輕度發熱,發展嚴重可伴高熱、口渴納呆、大便秘結等全身症状。

如患者極度虛弱或失於治療,可致痰涌氣塞、湯水難下、神志昏糊等毒邪內陷之證。

 

輔助檢查:血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增高。

 

[鑒別診斷]

 

痄腮多為雙側患病;好發於5-15歲兒童;色白漫腫,酸多痛少;不化膿;常有接觸傳染史。

 

頸癰:多發生於頸部、頜下的一側,雖可化膿,但無口內頰部導管開口處紅腫。

 

3.骨槽風 多發於20-40歲青壯年,有拔牙史,腮頰部漫腫疼痛,色紅或白,牙關拘緊,不能咀嚼,

膿成潰後瘡口日久不收,且有死骨排出。 [辨證論治)

 

一、內治法

 

(一) 熱毒蘊結

紅腫結於頤頜,張口不利,掀熱疼痛;發熱,口渴,大便乾結,小便黃赤;舌紅,苔黃,脈弦數。

 

辨證分析:熱毒之邪結聚於頤頜部,故局部紅腫,掀熱疼痛;

足陽明胃經環口繞唇.因經絡為風濕毒熱之邪蘊結,以致開口不利;

熱毒與正氣相搏,故發熱;熱邪耗傷津液,故口渴、便秘;舌紅、苔黃、脈弦數均為熱象。

 

治法:清熱解毒。

 

方藥:普濟消毒飲加減。

 

(二).毒盛釀膿證

證候:頤頜間結腫疼痛漸增,甚至腫勢延及面頰和頸項,焮紅灼熱,張口困難,

繼之釀膿應指,口內頰部膽管開口處能擠出膿性分泌物;伴高熱口渴;舌苔黃膩,脈弦數。

 治法:清熱解毒透膿。 方劑:普濟消毒飲加皂角刺、白芷等。

常用藥:川黃連、黃芩、甘草、桔梗、元參、荊芥穗、防風、升麻、薄荷葉、連翹(去心)

馬勃、白僵蠶、蟬退殼、牛蒡子()、柴胡、炒山梔、生大黃、芒消。

 

(二) 熱毒內陷證

頤頜間腫塊平塌散漫,腫熱延及面及頸項,掀紅灼熱,疼痛劇烈,湯水難下,痰涌氣粗;

伴壯熱口渴,煩躁不安,甚或神昏澹語;舌紅絳,苔少而干,脈細數。

 

辨證分析:熱毒之邪內陷入營,故腫勢平塌散漫,腫勢蔓延,疼痛劇烈;

火毒熾盛,耗傷津液,故壯熱、口渴;

熱毒陷入營血,熱擾心神,故見煩躁不安,神昏譫語;舌紅絳、苔少而干、脈細數為熱人營血,灼傷陰液之徵。

 

治法:清營解毒,養陰生津。

 

方藥:清營湯合安宮牛黃丸加減。

 

二、外治法

 

初起用金黃膏或玉露膏外敷;膿成及早切開排膿,八二丹藥線引流,外蓋太乙膏;

口腔粘膜出膿者,先用等滲鹽水漱口,次用青吹口散,每日—5次。

 

[預防與調攝]

 

1.平素注意口腔衛生,飯前飯後漱口。

 

2.熱病後、大手術前後患者要注意口腔衛生,加強口腔護理,常吃酸性食物,以刺激唾液分泌。

 

[結語]

 

發頤相當於西醫的急性化膿性腮腺炎。其特點是:頤頜之間腫脹疼痛,張口受限,

全身症状明顯,病勢嚴重者可出現內陷等證。應與痄腮相鑒別。

熱毒蘊結證,治宜清熱解毒,方用普濟消毒飲加減;

熱毒內陷證,治宜清營解毒、養陰生津,方用清營湯合安宮牛黃丸加減。

 

丹毒

 

丹毒是以患部突然皮膚鮮紅成片,色如塗丹,灼熱腫脹,迅速蔓延為主要表現的急性感染性疾病。

《素問.至真要大論》云:「少陽司天,客勝則丹疹外發,及為丹傈瘡瘍……」

《諸病源候論.丹毒病諸候》云:「丹者,人身忽然掀赤,如丹塗之狀,故謂之丹。

或發於足,或發腹上,如手掌大,皆風熱惡毒所為。

重者,亦有疽之類,不急治,則痛不可堪,久乃壞爛。」

本病發無定處,生於胸腹腰胯部者,稱內發丹毒;發於頭面部者,稱抱頭火丹;

發於小腿足部者,稱流火;新生兒多生於臀部,稱赤游丹。本病相當於西醫的急性網狀淋巴管炎。

 

[病因病機]

 

由於素體血分有熱,外受火毒,熱毒蘊結,郁阻肌膚而發;

或由於皮膚粘膜破傷(如鼻腔粘膜、耳道皮膚或頭皮破傷,皮膚擦傷,腳濕氣糜爛,毒蟲咬傷,臁瘡等),

毒邪乘隙侵入而成。凡發於頭面部者,挾有風熱;發於胸腹腰胯部者,挾有肝火;

發於下肢者,挾有濕熱;發於新生兒者,多由胎熱火毒所致。

 

[診斷]

 

多數發生於下肢,其次為頭面部。新生兒丹毒,常為遊走性。可有皮膚、粘膜破損等病史。

 

發病急驟,初起往往先有惡寒發熱、頭痛骨楚、胃納不香、便秘溲赤等全身症状。

繼則局部見小片紅斑,迅速蔓延成大片鮮紅斑,略高出皮膚表面,邊界清楚,

壓之皮膚紅色稍退,放手後立即恢復,表面緊張光亮,摸之灼手,腫脹、觸痛明顯。

 

一般預後良好,約經5-6天後消退,皮色由鮮紅轉暗紅或棕黃色,最後脫屑而愈。

病情嚴重者,紅腫處可伴發瘀點、紫斑,或大小不等的水皰,偶有化膿或皮膚壞死。

亦有一邊消退,一邊發展,連續不斷,纏綿數周者。患處附近署核可發生腫痛。

 

發於小腿者,愈後容易複發,常因反覆發作,皮膚粗糙增厚,下肢腫脹而形成象皮腿。

 

新生兒丹毒常遊走不定,多有皮膚壞死,全身症状嚴重。

 

本病由四肢或頭面走向胸腹者,為逆證。

新生兒及年老體弱者,火毒熾盛,易致毒邪內陷,見壯熱煩躁、神昏譫語、噁心嘔吐等全身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輔助檢查:血白細胞總數常在20X109幾以上,中性粒細胞80%一90%。

 

[鑒別診斷]

 

一、發局部色雖紅,但中間隆起而色深,四周較淡,邊界不清,脹痛呈持續性,

化膿時跳痛,大多可壞死、潰爛;全身症状沒有丹毒嚴重;不會反覆發作。

 

二、接觸性皮炎有明顯過敏物質接觸史;

皮損以腫脹、水皰、丘疹為主,伴灼熱、瘙癢,但無觸痛;一般無明顯的全身症状。

 

[辨證論治]

 

一、內治法

 

(一) 風熱毒蘊

發於頭面部,皮膚掀紅灼熱,腫脹疼痛,甚至發生水皰,眼胞腫脹難睜;

伴惡寒發熱,頭痛;舌紅,苔薄黃,脈浮數。

 

辨證分析:風熱毒邪犯上,與血分熱邪蘊結,郁阻肌膚,故見頭面部皮膚掀紅灼熱,甚則發生水皰;

經絡阻塞,氣血不暢,故皮膚腫脹疼痛,甚則眼胞腫脹難睜,或伴頭痛;

風熱毒邪與正氣相爭,故見惡寒發熱;舌紅、苔薄黃、脈滑數為邪熱尚在表之象。

 

治法:疏風清熱解毒。

 

方藥:普濟消毒飲加減。大便於結者,加生大黃、芒硝以瀉下通腑。

 

(二) 肝脾濕火證

發於胸腹、腰背、脅肋、臍周等處,紅腫,向四周擴展,口乾且苦,舌紅,苔黃膩,脈弦滑數。

治以清肝瀉火為法,方以柴胡清肝湯、龍膽瀉肝湯或化斑解毒東加減。

 

(三) 濕熱毒蘊

發於下肢,局部紅赤腫脹、灼熱疼痛,或見水皰、紫斑,甚至結毒化膿或皮膚壞死;

可伴輕度發熱,胃納不香;舌紅,苔黃膩,脈滑數。反覆發作,可形成象皮腿。

 

辨證分析:濕熱下注,復感外邪,濕熱毒邪淤結於下肢,郁阻肌膚,經絡阻塞,

故局部紅赤腫脹、灼熱疼痛,或見水皰、紫斑;熱毒熾盛,腐化肌肉,

故甚者可至結毒化膿、肌膚壞死;濕邪中阻,故見胃納不香;

舌紅、苔黃膩、脈滑數為濕熱蘊結之象。濕性粘滯,與熱膠結,故易反覆發作。

 

治法:清熱利濕解毒。

 

方藥:五神湯合萆蘚滲濕東加減。腫脹甚窄或形成象皮腿者,加苡米、防己、赤小豆、絲瓜絡、雞血藤以利濕通絡。

 

(四) 胎火蘊毒

發生於新生兒,多見於臀部,局部紅腫灼熱,常呈遊走性;或伴壯熱煩躁,甚則神昏譫語、噁心嘔吐:

 

辨證分析:胎火蘊毒,與氣血搏結,故見局部皮膚紅腫灼熱;

火毒入於心包,心神受擾,故可伴壯熱煩躁,甚則神昏譫語;邪熱侵擾脾胃,故噁心嘔吐。

 

治法:涼血清熱解毒。

 

方藥:犀角地黃湯合黃連解毒湯加減。神昏譫語者,可加服安宮牛黃丸或紫雪丹。

 

二、外治法

 

用金黃散或玉器散冷開水或金銀花露調敷;或用新鮮野菊花葉、鮮地丁全草、鮮蒲公英等搗爛外敷。

 

皮膚壞死者,若有積膿,可在壞死部位切一二個小口,以引流排膿,摻九一丹。

 

[其他療法]

 

砭鐮法下肢複發性丹毒,患部消毒後,用七星針或三棱針叩刺患部皮膚,放血泄毒。

 

亦可配合拔火罐,以減少丹毒的複發。抱頭火丹和赤游丹禁用。

 

[預防與調攝]

 

1.患者應臥床休息,多飲開水,床邊隔離。流火患者應抬高患肢。

 

2.有皮膚粘膜破損者,應及時治療,以免感染毒邪。

 

3.因腳濕氣致下肢複發性丹毒患者,應徹底治癒腳濕氣,以減少複發。

 

[結語]

 

丹毒相當於西醫的急性網狀淋巴管炎。

其特點是:患處皮膚突然鮮紅成片,色如塗丹,灼熱腫脹,迅速蔓延,

伴有惡寒發熱、頭痛等全身症状,每多複發,下肢複發性丹毒可形成象皮腿。

 

應與發、接觸性皮炎相鑒別。風熱毒蘊證,治宜散風清熱解毒.方用普濟消毒飲加減;

濕熱毒蘊證,治宜清熱利濕解毒,方用五神湯合萆蘚滲濕東加減;

胎火蘊毒證,治宜涼血清熱解毒,方用犀角地黃湯合黃連解毒東加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