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黃與內陷

 

走黃與內陷是瘡瘍陽證在病變發展過程中,因火毒熾盛,或正氣不足,導致毒邪走散,

內傳臟腑而引起的一種危險性證候。

疔瘡毒邪走散為走黃,其他瘡瘍引起毒邪內傳者大多稱為內陷。

相當於西醫的毒血症、敗血症、膿毒血症。

由於走黃與內陷在病機上有所不同,臨床症状也有差異,故分別介紹。

 

走黃

 

走黃是疔毒走散,內攻臟腑所致的一種急性全身性危重病證。

《瘡瘍經驗全書.疔瘡》云:「療瘡初生時,紅軟溫和,忽然頂陷黑,謂之『癀走』,此證危矣。」

癀走,即走黃。該書作者竇漢卿從局部表現特徵論述了該病屬逆證範疇。

《外科正宗》云:「凡見是瘡,便妄加艾灸,殊不知頭乃諸陽之首,……中等灸,火益其勢,

逼毒內攻反為倒陷走黃之證作矣。」其特點是:瘡頂忽然陷黑無膿,腫勢迅速擴散,伴見七惡證。

 

[病因病機]

 

生療之後,火毒熾盛是發生走黃的關鍵。

 

生療之後,因早期失治,未能及時控制毒勢;

或因擠壓碰傷,或因過早切開,造成毒邪擴散;

或誤食辛熱之藥及酒、肉、魚、腥等發物,或加艾灸,更增火毒,促使火毒鴟張,

以致機體防禦功能破壞,疔毒走散,毒入血分,內攻臟腑,而成走黃之病。

 

[診斷]

 

有原發疔瘡病灶。

 

原發病灶處忽然瘡頂陷黑無膿,腫勢散漫,迅速向四周擴散,皮色暗紅。

出現寒戰高熱,頭痛,煩躁不安;或伴噁心嘔吐、口渴喜飲、便秘腹脹或腹瀉;

或伴肢體拘急、骨節肌肉疼痛;或伴發附骨疽、流注等;

或伴身發瘀斑、風疹塊、黃疽等;甚至伴神昏譫語、囈語譫妄、咳嗽氣喘、脅痛痰紅、發痙發厥等。

 

輔助檢查:血白細胞總數可達25X109L以上,中性粒細胞80%一90%。

尿中可出現蛋白。膿液和血液細菌培養多為陽性。

還應根據病情作肝腎功能和電解質測定,以及心電圖、胸部X線攝片、B型超聲波檢查等。

 

[辨證論治]

 

一、內治法

 

毒盛入血證:

 

有局部走黃特徵,瘡頂陷黑無膿,腫勢散漫,迅速向四周擴散,寒戰高熱,汗出口渴,

頭痛煩躁,嚴重時可見神昏譫語,痙厥抽搐,小便短赤;舌質紅絳,苔黃燥,脈洪數。

 

辨證分析:火毒熾盛,內陷臟腑,人於營血,故見疔瘡腫勢軟漫,皰頂陷黑,熱邪人里,正邪相爭,

故寒戰,高熱,大渴,汗出,小便短赤;熱邪擾亂心神,故見煩躁;

舌紅絳、苔黃燥、脈洪數均為熱毒熾盛、耗傷陰津之象。

 

治法:涼血清熱解毒。

 

方藥:[[犀角地黃湯]、黃連解毒湯合五味消毒飲加減。如高熱不退,熱盛動風,拘急抽搐者,

加羚羊角粉051G沖服;若大便秘結,加生大黃、芒硝瀉下熱滯、急下存陰。

 

二、外治法

 

積極處理好原發病灶。具體參照原發疔瘡外治。

 

[其他療法]

 

一、抗生素開始時可根據原發病選用相應的抗生素;

在治療中可根據細菌培養及藥敏試驗結果選擇有效抗生素,劑量應足夠大,二種以上聯合使用。

 

二、支持療法補液,糾正水、電解質酸鹼平衡;補充維生素;必要時多次少量輸注全血或血漿。

 

三、對症治療高熱可用退熱劑或物理降溫;有感染性休克時,可用升壓藥物,或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

 

[預防與調攝]

 

1.療瘡尤其是顏面部疔瘡切忌擠壓、碰傷、過早切開,患病後應及早處理。

 

2.對疔瘡重症,應嚴密觀察病情,定時測體溫及呼吸、脈搏、血壓等,並做好記錄。

 

3.絕對臥床休息,並固定患肢。

 

4.忌食辛辣刺激、肥甘魚腥等發物。

 

內陷

 

凡生除疔瘡以外的瘡瘍,正不勝邪,毒不外泄,反陷入里,客於營血,內傳臟腑,稱之為「內陷」。

 

臨床以有頭疽並發內陷者較為多見,因此又稱為「疽毒內陷」。

其特點是瘡頂忽然下陷,根盤散漫不收,膿腐不透或膿少而薄,伴邪盛熱極,

或正虛邪盛,或陰陽兩竭的全身證候。

因內陷的病因及臨床表現不同,又可分為火陷、干陷、虛陷三種類型。

 

[病因病機]

 

本病的發生,根本原因在於正氣內虛,火毒熾盛,加之治療失時或不當,

以致正不勝邪,反陷人里,客於營血,內犯臟腑而成。

火陷型多由於陰液不足,火毒熾盛,復因擠壓瘡口,或治療不當,治療失時,以致正不勝邪,毒邪內陷入營;

干陷型多因氣血兩虧,正不勝邪,不能釀化為膿,托毒外出,以致正愈虛,毒愈盛,形成內閉外脫;

虛陷型毒邪雖已衰退,而氣血大傷,脾氣不復,腎陽亦衰,遂致生化乏源,陰陽兩竭。

 

[診斷]

 

多見於老年人,或既往有消渴病。尤易並發於腦疽、背疽患者。

 

一、火陷型多見於疽證12候(五日為一候)。

局部瘡頂不高,根盤散漫,瘡色紫滯,瘡口乾枯無膿,灼熱劇痛。

伴壯熱口渴,便秘溲赤,煩躁不安,神昏譫語,或胸脅隱痛。

 

二、干陷型多見於疽證2-3候。

局部膿腐不透,瘡口中央糜爛,膿少而薄,瘡色晦暗,腫勢平塌,散漫不聚,悶脹疼痛或微痛,

伴發熱或惡寒,神疲少食,自汗脅痛,神昏譫語,氣息粗促。或體溫不高,四肢厥冷,大便溏薄,小便頻數。

 

三、虛陷型多見於疽證4候。

部腫勢已退,瘡口腐肉已盡,而膿水灰薄,或偶帶綠色,新肉不生,狀如鏡面,光白極亮,不知疼痛。

全身出現虛熱不退,形神萎頓。飲食日減,或者腹痛腹瀉,自汗肢冷,氣息低促,

隨即陷入昏迷厥脫等脾腎陽虛之證。或見舌光如鏡、口舌生糜等陰傷胃敗證。

 

以上三種陷證,比較而言,火陷發生在疾病初起階段,邪盛熱極,預後較佳;

干陷發生在潰膿階段,正虛邪盛,預後次之;虛陷發生在收口階段,正虛邪衰,陰陽兩竭,預後最差。

 

輔助檢查:血白細胞總數可達20X109L以上,中性粒細胞80%一90%;

血及膿液細菌培養多為陽性;血糖、尿糖均增高。

 

[辨證論治]

 

一、內治法

 

(一)邪盛熱極證。

 

辨證分析:火毒之邪熾盛,故見壯熱口渴,便秘尿黃;

邪毒內陷入營,擾亂心神,故煩躁不安,神昏澹語;

陰液不足,毒邪阻滯,則瘡口千枯無膿,悶熱劇痛,瘡色紫滯;

由於正不勝邪,邪毒內陷,則瘡頂不高,根盤散漫。

 

治法:清熱涼血解毒,養陰清心開竅。

 

方藥:清營湯合黃連解毒東加減。神昏譫語者,加服安宮牛黃丸或紫雪丹。

 

(二)正虛邪盛證。

 

辨證分析:氣血兩虛,不能釀膿,故膿腐不透,膿少而薄,瘡色紫暗,腫勢平塌;

毒邪不能透於外,而內陷入里,則神昏譫語,神疲自汗,氣息粗促;

毒邪內陷,陽氣虛弱,則見肢冷,大便溏,小便頻數。

 

治法:益氣補血,托毒透邪,清心安神。

 

方藥:托里消毒散、安宮牛黃丸加減。

 

(三)脾腎陽衰證

 

除局部症状外,伴虛熱不退,形神萎頓,飲食減少,或腹痛腹瀉,自汗肢冷,氣息低促;

舌質淡紅,苔薄白,脈沉細或虛大無力。

 

辨證分析:毒邪衰退,陽氣大傷,正氣衰竭,故虛熱不退,形神萎頓,飲食減少;

陽氣衰弱,不能溫煦,脾失運化,故腹痛腹瀉,自汗肢冷,氣息低促;

舌質紅、苔薄白、脈沉細或虛大無力均為陽虛之象。

 

治法:溫補脾腎。

 

方藥:附子理中東加減。

 

(四)陰傷胃敗證

 

除局部症状外,伴舌光如鏡,口舌生糜;舌質紅絳,脈細數。

 

辨證分析:津液不能上承,故舌光如鏡,口舌生糜;舌紅絳、脈細數為陰虛內熱之象。

 

治法:養胃生津。

 

方藥:益胃湯加減。

 

二、外治法參照「有頭疽」。

 

[其他療法]

 

抗生素及支持療法參照「疔瘡走黃」如有消渴病者,應控制糖類食物攝入,

並根據血糖,尿糖檢查結果選擇有效降血糖藥口服或注射胰島素。

 

[預防與調攝]

 

參照「走黃」。

 

[結語]

 

走黃與內陷是中醫外科的危急病證,相當於西醫的全身性化膿性感染。

均是療、癤、癰、疽等感染性疾病的火熱毒邪不能內消或隨膿而外解,

反而客於營血,內陷臟腑,引起的嚴重的全身性中毒症状;

 

在治療上,二者均應行中西醫結合治療。中醫治法,必須抓住「火毒」為患這一特點,

在施治中始終注意消除火毒之邪;而內陷多因「虛」引起,因而在辨治中始終要注意扶正祛邪。

 

瘰癧

 

瘰癧是好發於頸部淋巴結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因其結核累累如貫珠之狀,故名瘰癧。

《薛氏醫案.瘰癧》云:「其候多生於耳前後頊腋間,結聚成核,初覺憎寒發熱,咽項強痛。」

《河間六書.瘰癧》云:「夫瘰癧者.經所謂結核是也?或在耳前後;

連及頸頜,下連缺盆,皆為瘰癧,」其特點是多見於體弱兒童或青年,好發於頸部及耳後,起病緩慢。

初起時結核如豆,皮色不變,不覺疼痛,以後逐漸增大,並可串生,潰後膿液清稀,

夾有敗絮樣物質,往往此愈彼潰.形成竇道。本病相當於西醫的頸部淋巴結結核。

 

[病因病機]

 

常因情志不暢,肝氣鬱結,氣滯傷脾,以致脾失健運,痰濕內生,結於頸項而成。

日久痰濕化熱,或肝鬱化火,下爍腎陰,熱勝肉腐成膿,或膿水淋漓,耗傷氣血,漸成虛損。

亦可因肺腎陰虧,以致陰虧火旺,肺津不能輸布,灼津為痰,痰火凝結,結聚成核。

 

[診斷]

 

好發於頸項及耳前、耳後的一側或兩側,也有延及頜下、鎖骨上及腋窩等處者。

 

初期:頸部一側或雙側,結塊腫大如豆,較硬,無疼痛,推之活動,不熱不痛,膚似正常。

可延及數日不潰。一般無全身症状。

 

中期:結塊逐漸增大,與皮膚和周圍組織粘連,結塊亦可相互粘連,融合成塊,

形成不易推動的結節性腫塊。若液化成膿時,皮膚微紅,或紫暗發亮,捫之微熱,

按之有輕微波動感。部分患者有低熱及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

 

後期:液化成膿的結塊經切開或自行潰破後,膿液稀薄,或夾有敗絮樣壞死組織。

瘡口呈潛行性空腔,創面肉色灰白,瘡口皮色紫暗,久不收斂,可以形成竇道。

此時部分患者出現低熱、乏力、頭暈、食欲不振、腹脹便溏等症;

或出現盜汗、咳嗽、潮熱等症:如膿水轉稠,肉芽轉成鮮紅色,表示將收口癒合。

 

輔助檢查:結核菌素試驗呈陽性,紅細胞沉降可增快。

膿液塗片檢查可找到結核桿菌,必要時可作活組織病理檢查,有助於確診本病。

 

[鑒別診斷]

 

一、譽核多由頭面、口腔等處的瘡癤或破損感染而引起;

一般為單個結塊腫大;好發於頜下、頸部、頦下;發病迅速,壓之疼痛,很少化膿。

 

二、失榮多見於中、老年人;有口腔、鼻咽部的惡性腫瘤,可轉移至頸部淋巴結;

腫塊堅硬如石,高低不平,推之固定不移;潰破之後如石榴樣,血水淋漓;常伴頭痛、鼻衄。

 

[辨證論治]

 

一、內治法

 

(一) 氣滯痰凝

結塊腫大如豆粒,一個或數個不等。皮色不變,按之堅實,推之能動,不熱不痛;無明顯全身症状;苔膩,脈弦滑。

 

辨證分析:情志內傷,肝氣不舒,脾失健運,痰熱內生,隨經絡循至頸部,痰凝氣結而成結塊;

病在初期,尚未化熱,故皮色不變,不熱不痛;苔膩、脈弦滑為氣滯痰凝之象。

 

治法:疏肝養血,健脾化痰。

 

方藥:逍遙散合二陳湯加減。

 

(二) 陰虛火旺

結塊逐漸增大,皮膚粘連,皮色暗紅;全身見潮熱、盜汗、咳嗽或痰中帶血絲,心煩失眠;舌紅,少苔,脈細數。

 

辨證分析:肺腎陰虛,陰虛火旺,灼津為痰,痰與虛火互結而成結塊;

陰虛火旺,則潮熱;虛熱迫津外泄,則盜汗;虛火傷肺絡,故咳嗽,痰中帶血絲;

虛火內擾心神,則心煩失眠;舌紅、少苔、脈細數為陰虛內熱之象:

 

治法:滋陰降火。

 

方藥:知柏六味地黃東加減,咳嗽加象貝、海蛤殼。

 

(三) 氣血兩虛

潰後或經切開後膿出清稀,淋漓不盡,或夾敗絮樣物,創麵灰白,形成竇道,不易收口;

兼見面色蒼白,頭暈,精神疲乏,胃納不香;舌質淡紅,苔薄,脈細弱。

 

辨證分析:氣血不足,不能釀化為膿,故膿出清稀,淋漓不盡;

氣血虧虛,不能上榮於面,則見面色蒼白,頭暈;

脾失健運,則胃納不香,精神疲乏;舌質紅、苔薄、脈細弱為氣血兩虛之象。

 

治法:益氣養血。

 

方藥:香貝養營東加減。

 

二、外治法

 

初期局部結塊處可敷沖和膏或陽和解凝膏摻黑退消。

中期外敷沖和膏,如膿成未熟可用千捶膏。若膿已熟宜切開排膿,創口宜大。

後期用七三丹或八二丹摻於藥棉納入潰口,外敷紅油膏或沖和膏。

如肉芽紅活,膿腐已盡時,改用生肌散、白玉膏。

有空腔或竇道時,可用千金藥線,也可用手術方法將壞死組織清除。

 

[其他療法]

 

一、針刺直接刺人腫大的結塊,配肝俞、膈俞,每日1次,中等刺激。對已成膿的不宜應用。

 

二、挑刺先在肩胛下方、脊柱兩旁找尋結核點(略高於皮膚,色紅,指壓不褪色的即為結核點)進行挑治;

也可在肩井、肺俞及其附近進行挑治。

 

三、拔核療法適用於腫核較小,不能內消。體質尚好者。

用白降丹少許摻於太乙膏上,蓋貼於結塊處,每31次,結核小的7天左右脫落,大的10天左右可將結塊拔去。

待結核脫落後,可改用生肌散、白玉膏。因所用藥物有很大刺激性,

故使用時必須嚴格掌握適應症,對結塊較大而深在的,或與周圍組織粘連的,或年老體弱的,均不宜使用本法。

 

四、抗癆治療進行正規抗癆治療,持續1年左右。可口服異煙肼l2年,或配合肌注鏈黴素1—2月。

 

[預防與調攝]

 

1.保持精神愉快,加強鍛煉,增強體質。

 

2.適當增加營養,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3.積極治療其他部位的結核病變。

 

[結語]

 

瘰癧相當於西醫的頸部淋巴結結核。

其臨床特點是:多見於體弱兒童或青年,好發於頸部及耳後,起病緩慢,

初起時結核如豆,皮色不變,不覺疼痛,逐漸增大,並可串生,潰後流膿清稀,

夾有敗絮樣物質,往往此愈彼潰,形成竇道。

 

應與嬰核、失榮相鑒別。氣滯痰凝證,治宜疏肝化痰,方用逍遙散合二陳東加減;

陰虛火旺證,治宜滋陰降火,方用六味地黃湯合清骨散加減;

氣血兩虛證,治宜益氣養血,方用香貝養榮東加減。多配合運用外治療法和抗癆治療。

 

流痰

 

流痰是發生在骨與關節間的感染性疾病。

因其成膿後,可在病變附近或較遠的空隙處形成膿腫,破潰後膿液稀薄如痰,故名流痰。

《外科醫案彙編》云:「痰凝於肌肉、筋骨、骨空之處,無形可征,有血肉可以成膿,即為流痰。」

本病的特點是好發於骨與關節,病程進展緩慢,初起不紅不熱,化膿亦遲,膿水清稀,

並夾有敗絮樣物質,潰後不易收口,易形成竇道,常可損筋傷骨而致殘廢,甚至危及生命。

 

因本病發病部位不同,尚有許多不同名稱。如發生於脊背的,叫龜背痰;

發生在腰椎兩旁的,叫腎俞虛痰;發生在環跳部的,叫附骨痰;

發生在膝部的,叫鶴膝痰;發生在足踝部的,叫穿拐痰;

發生在手指骨節的,叫蜣螂蛀等。

名稱雖異,但其病因、證候和治法及預後基本一致,故統稱為流痰。本病相當於西醫的骨與關節結核。

 

[病因病機]

 

多因先天不足,腎氣不充,骨骼柔嫩,或外來損傷,致氣血失和,風寒痰濁凝聚留於筋骨而發病。

成人多因勞倦內傷,腎精虧損,骨骼空虛,正不勝邪,風寒痰濁乘虛而入,侵襲經隧骨髓而成。

總之,本病的形成,先天不足,腎虧骼空,是病之本;痰濁凝聚,風寒侵襲,或有所損傷,是病之標。

本病在發展過程中,其始為寒,其久為熱;當其化膿之時,寒化為熱,肉腐成膿;

後期則陰虛火旺,虛火灼津;又由於膿水淋漓不斷,常出現氣血兩虛的證候。

 

[診斷]

 

多發於兒童與青少年。常可有其他部位的結核病史,尤以肺結核最多。

發病部位以脊椎最多,其次為下肢髖、膝、踝關節,其次為上肢肩、肘、腕、指等骨關節間。一般多單發。

 

初期:骨內雖有病變,但外形症状不明顯,不紅不熱,也不腫脹,僅覺患處隱隱酸痛,

繼則關節活動障礙,動則疼痛加劇,下肢出現跛行,休息後可減輕。

兒童患者常在睡眠時痛醒哭叫,俗稱「夜哭 」,全身症状不明顯。

 

中期:病後半年至1年以上,病變部位漸漸腫起,病變附近或較遠處形成膿腫,不紅不熱或微紅熱。

膿熟時,患處皮膚出現透紅一點,按之應指,病變在四肢者,發生關節脫位或骨折,肌肉萎縮;

病變在頸椎、胸椎、腰椎者,剛出現四肢強直不遂,或癱瘓,甚至二便失禁。伴有發熱,朝輕暮重。

 

後期:潰破之後,瘡口流膿清稀,或夾有敗絮樣物質,久則瘡口凹陷,周圍皮色紫暗,易形成瘺管,難以收斂。

如病在四肢者,則肌肉日漸萎縮;若病變在頸椎、胸椎、腰椎者,則四肢強直不遂或癱瘓不用,甚至二便失禁。

如病久元氣不支,食慾減退,則身體日漸消瘦,精神日漸萎頓,

或伴有面色無華,形體畏寒,心悸失眠,自汗;或伴午後潮熱,骨蒸盜汗,咽千口燥,食慾減退;

或咳嗽痰血,漸成骨癆,預後較差。如脾胃未敗,尚有治癒可能。

凡病變在大關節者,治癒率較低;若在小關節者,則治癒率較高。

 

流痰由於發病部位不同,各部位的流痰又有一些特殊的臨床表現。

 

病變在頸椎部者,患者常以手托下頜而呈頸縮俯形之態,其膿腫多出現於頸部,可引起呼吸或吞咽困難。

 

病變在胸椎部者,背脊骨外突,狀如龜背,走路時常以兩手支撐腰脅,其膿腫多出現於腎俞附近。

 

病變在腰椎部者,脊骨突出不明顯,腰部挺起如板狀。行動不便。

小兒如患此症,腰部僵直,失去正常生理前凸曲線。其膿腫大多出現於少腹、胯間或大腿內側。

 

病變在髖關節部者,患肢關節伸屈困難,大腿、臀部肌肉萎縮,兩臀部肌肉不對稱,可有跛行;

患處不痛,痛反在膝部。膿腫可出現在髖關節附近或大腿外側較遠處。

 

病變在膝關節部,可出現大小腿肌肉萎縮,尤以大腿肌肉為甚,關節腫脹明顯,狀如鶴膝,

患肢漸漸不能屈伸。膿腫發生在膝關節周圍,日久形成脫位或膝內翻或外翻畸形,患肢較正常為短。

 

病變在踝部,踝關節前後外側先腫脹,繼而流竄向內側,小腿肌肉萎縮,並呈內翻畸形:膿腫出現在原發病灶附近。

 

輔助檢查:血白細胞和血紅蛋白降低,淋巴細胞數增高;紅細胞沉降增快。

X線攝片顯示,早期滑膜腫脹,骨質疏鬆,有脫鈣現象,

以後關節軟骨破壞,或有病理性脫位,骨關節面明顯破壞,有死骨形成。

 

[鑒別診斷]

 

一、附骨疽大多發於長骨干骺端;起病較快;開始即有高熱;

疼痛劇烈,病變處胖腫,靠近關節的干骺端有明顯叩擊痛。

 

二、流注發於肌肉;無固定部位,隨處可生;大多為多發性;

起病較快;疼痛較輕,成膿較快;潰後易收口。

 

三、歷節風雖也發生在關節,日久也可出現肌肉萎縮,關節變形,但初起即有寒熱汗出;

肢節竄痛無定處,且有多發性關節炎病史。

 

[辨證論治]

 

一,內治法

 

(一)寒痰凝聚

患部隐隐作痛.不红不热,肿胀不显,继而关节活动障碍,动则痛甚;

伴神疲乏力,食欲减退,畏寒肢冷;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辨證分析:陽氣不足,氣血虧損,風寒痰濁之邪乘虛侵入筋骨,使骨骼氣血失和,寒痰凝集,

瘀阻不通,故患處隱痛,功能活動障礙;氣血不足,陽氣虛弱,故神疲乏力,畏寒肢冷;

舌質淡紅、苔薄白、脈沉細無力為陽虛之象。

 

治法:補腎溫經,散寒化痰。

 

方藥:陽和湯加減。

 

(二)陰虛內熱

 

釀膿局部腫脹明顯,膚色轉紅,膿腫形成,按之應指;身熱朝輕暮重;舌質紅,少苔、脈弦細數。

 

辨證分析:風寒痰濕之邪蘊久化熱,熱邪蝕骨腐肉而成膿腫;

精氣不足,故雖已化熱,而呈潮熱;舌紅、少苔、脈弦細數為陰虛內熱之象。

 

治法:育陰清熱,托毒。

 

方藥:六味地黃丸合清骨散加減。

 

(三)肝腎虧虛證

 

破潰後流膿稀薄,夾有敗絮樣物,形成竇道;伴午後潮熱,顴紅,夜間盜汗,口燥咽干,

食慾減退,心悸失眠;舌紅,苔薄,脈細數。

 

辨證分析:素體精氣虧損,病後蘊熱傷陰,潰後流膿耗傷陰血,皆可致陰液虧損,

陰虛生內熱,故見午後潮熱,夜間盜汗,口燥咽干;舌紅、苔薄、脈細數為陰虛火旺之象。

 

治法:補益肝腎。

 

方藥:左歸丸合香貝養榮東加減。

 

(四)氣血兩虛證

 

  證候:潰破後流膿稀薄,或夾有敗絮樣物質。

日久可形成竇道,肌肉可萎縮、畸形;伴面色無華,形體消瘦,心悸失眠,眩暈,乏力;舌質淡,苔白,脈細弱或虛大無力。

 

  治法:補益氣血。

 

  方藥:人蔘養榮湯或十全大補東加減。

 

二、外治法

 

初期用回陽玉龍膏外敷,或陽和解凝膏摻黑退消蓋貼;成膿期可穿刺抽膿,或切開引流;

潰後期用五五丹藥線提膿去腐,外敷紅油膏,膿盡可用生肌散收口。

若形成竇道者,用千金散附在藥線上,插入竇道引流化管。

 

[其他治療]

 

一、本病各期五虛象時,可內服鹿角粉,一次G,或小金片每次片,或虎掙散每次.3G,——日2次。

 

二、抗癆治療.用雷米封、鏈黴素、乙胺丁醇等抗癆藥物。

 

三、根據不同病情,採用病灶清除術或關節融合術,徹底治療原發病灶。

 

[預防與調攝]

 

1.增加營養,提高自身抵抗力。

 

2.長期臥床,或並發癱瘓者,應注意經常幫助其變換體位和擦浴,預防褥瘡發生。

 

3.病變以關節為主,應限制病變關節活動。

凡病變在胸、腰椎者,應睡木板床;病變在四肢關節者,應用夾板或石膏固定,亦可作皮膚牽引,以保持功能位置。

 

4.積極治療肺結核、腸結核等原髮結核病灶,以預防本病發生。

 

[結語]

 

流痰相當於西醫的骨與關節結核病。

其特點是:好發於骨與關節,初起不紅不熱.化膿遲緩,膿水清稀並夾有敗絮樣物,潰後不易收口,

易成竇道,常可損筋傷骨而致殘廢,甚則危及生命。

 

應與附骨疽、流注、歷節風相鑒別。陽虛痰凝證,治宜益腎溫經、散寒化痰,方用陽和東加減;

化熱釀膿證,治宜育陰清熱、托毒透膿,方用托里消毒散加減;

陰虛火旺證,治宜養陰除蒸,方用清骨散加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