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瘤

 

筋瘤是以筋脈色紫、盤曲突起如蚯蚓狀、形成團塊為主要表現的淺表靜脈病變。

《外科正宗》云:「筋瘤者,堅而色紫,壘壘青筋,盤曲甚者結若蚯蚓。」

筋瘤好發於下肢,相當於西醫下肢靜脈曲張交錯所形成的靜脈團塊。

 

[病因病機]

 

由於長期從事站立負重工作,勞倦傷氣,或多次妊娠,氣滯血瘀,筋脈縱橫,血壅於下,結成筋瘤;

或驟受風寒或涉水淋雨,寒濕侵襲,凝結筋脈,筋攣血瘀,成塊成瘤;或因外傷筋脈,瘀血凝滯,阻滯筋脈絡道而成。

 

[診斷]

 

好發於長久站立工作者或懷孕的婦女,多見於下肢的兩小腿。

 

早期感覺患肢酸脹不適和疼痛,站立時明顯,行走或平臥時消失。

患肢靜脈逐漸怒張,小腿靜脈盤曲如條索狀,色帶青紫,甚則狀如蚯蚓,瘤體質地柔軟,

抬高患肢或向遠心方向擠壓,可縮小,但患肢下垂或放手頃刻充盈回復。

有的在腫脹處發生紅腫、灼熱、壓痛等症状,經治療後則條索狀腫脹較為堅韌。

瘤體如被碰破,流出大量瘀血,經壓迫或結紮後方能止血。病程久者,皮膚萎縮,顏色褐黑,易伴發濕瘡和臁瘡(慢性潰瘍)。

 

[鑒別診斷]

 

血瘤常在出生後即被發現,隨年齡增長而長大。

瘤體小如豆粒,大如拳頭,正常皮色,或呈暗紅或紫藍色,形成瘤體的血管一般為叢狀的血管或毛細血管。

而筋瘤則由管徑較粗的靜脈曲張而形成,瘤體沿主幹靜脈走向而迂曲,狀如蚯蚓。

 

[辨證論治]

 

內治法

 

(一)勞倦傷氣久站久行或勞累時瘤體增大,卞墜不適感加重;常伴氣短乏力,脘腹墜脹,腰酸;舌淡,苔薄白,脈細緩無力。

 

辨證分析:久站久行或勞累過度,勞倦傷氣,氣血流行不暢,筋脈縱橫,血壅於下,

故久站久行、勞累時瘤體增大,下墜不適感加重;勞倦傷氣;

氣虛下陷,故伴氣短乏力,脘腹墜脹,腰酸;舌淡、苔薄白、脈細緩無力均為中氣不足之象。

 

治法:補中益氣;活血舒筋。

 

方藥:補中益氣湯加減。

 

(二)寒濕凝筋瘤色紫暗,喜暖,下肢輕度腫脹;伴形寒肢冷,口淡不渴,小便清長;舌淡暗,苔白膩,脈弦細。

 

辨證分析:寒濕侵襲,凝結筋脈,筋攣血瘀成瘤,故瘤色紫暗,喜暖;

寒凝筋脈,經脈不通,四肢失於溫養,故形寒肢冷;口淡不渴,小便清長為有寒之象;

舌淡暗、苔白膩、脈弦細為內有寒濕之徵。

 

治法:暖肝散寒,益氣通脈。

 

方藥:曖肝煎合當歸四逆湯加減。

 

(三)外傷瘀滯青筋盤曲,狀如蚯蚓,表面色青紫,患肢腫脹疼痛;舌有瘀點,脈細澀。

 

辨證分析:外傷筋脈,瘀血凝滯,阻滯筋脈絡道,故青筋盤曲,狀如蚯蚓,色青紫;

筋脈阻滯,不通則痛,故患肢腫脹疼痛;舌有瘀點、脈細澀為有瘀之象。

 

治法:活血化瘀,和營消腫。

 

方藥:活血散瘀東加減。

 

[其他療法]

 

一、患肢用彈力繃帶包紮,長期使用有時能使瘤體縮小或停止發展。並發濕瘡、臁瘡者,參考有關章節治療。

 

二、手術治療這是治療筋瘤的根本辦法。凡是有症状的筋瘤,無手術禁忌症者都應手術治療,可行大隱靜脈高位結紮和曲張靜脈剝離術。

 

[預防與調攝]

 

1.長期站立工作或分娩後,適當加強下肢鍛煉,配合按摩等以促進氣血流通,改善症状。

 

2.患筋瘤者經常用彈力護套或繃帶外裹,防止外傷;並發濕瘡者;積極治療,避免搔抓感染。

 

[結語]

 

筋瘤相當於西醫的下肢靜脈曲張。

其特點是:筋脈色紫,盤曲突起如蚯蚓狀,形成團塊,伴有患肢酸脹不適,病久可伴發濕瘡、臁瘡。

應與血瘤相鑒別。勞倦傷氣證,治宜補中益氣、活;血舒筋,方用補中益氣東加減;

寒濕凝筋證,治宜暖肝散寒、益氣通脈,方用暖肝煎合當歸四逆東加減;

外傷瘀滯證,治宜活血化瘀、和營消腫,方用活血散瘀東加減。手術是治療本病的根本辦法,凡有症状而無手術禁忌症者均應手術治療。

 

肉瘤

 

肉瘤是以皮下肉中生腫塊,大如桃、拳,按之稍軟,皮色不變,無痛為主要表現的腫瘤性疾病。

外科正宗》云:「肉瘤者,軟若綿,腫似饅,皮色不變,不緊不寬。」顯然,它不同於西醫的。

肉瘤,(骨與軟組織惡性腫瘤),而相當於脂肪瘤。為最常見的良牲腫瘤。

 

[病因病機]

 

脾主肌肉,由於思慮過度或飲食勞倦傷脾,脾氣不行,津液聚而為痰,痰氣鬱結而成肉瘤。

 

[診斷]

 

常見於成年人,好發於肩、頸、背、肩胛間、臀部、前臂等處。

 

腫塊多為單個,少數病人為多發,大小不一,呈扁平團塊狀,或分葉狀,瘤體質地柔軟似棉,外觀腫形似饅,

用力可以壓扁,推之可以移動,與皮膚無粘連,瘤體表面皮膚如常,亦無疼痛。

生長緩慢,長到一定程度後可自行停止生長而固定不變。

另有一種多發性肉瘤,常發生於四肢、胸或腹部皮下,呈多個圓形或卵圓形結節,質地較一般肉瘤略硬,壓之有輕度疼痛。

 

[辨證論治]

 

一、內治法

 

  氣鬱痰凝證

 

  證候:腫塊多為單個,少數為多發,大小不一,瘤體柔軟如綿,推之可移動,皮色不變,生長緩慢;舌淡,苔白,脈滑。

 

  治法:理氣健脾,化痰散結。

 

  方藥:化堅二陳丸合十全流氣飲加減。

 

二、外治法

 

用陽和解凝膏摻黑退消外貼。

 

[其他療法]

 

手術治療對單發肉瘤,小的可以不處理,但有明顯增大趨勢,或伴有疼痛,或瘤體較大者,宜行手術切除。

 

[結語]

 

肉瘤相當於西醫的脂肪瘤。

其特點是:皮下肉中生腫塊,大如桃、拳,按之稍軟,皮色不變,無痛。

多因濕痰凝結所致,治宜健脾祛濕、化痰散結,方用二陳東加減。瘤體較大者,宜手術切除。

 

脂瘤

 

脂瘤是以皮膚間出現圓形質軟的腫塊,潰破後可見粉渣樣物溢出為主要表現的腫瘤性疾病。又稱粉瘤。

《外科真詮.癭瘤》云:「先用線針於瘤頭上針一分深。用手捻之,若是白漿便是粉瘤。」相當於西醫的皮脂腺囊腫。

 

[病因病機]

 

由於腠理津液滯聚,濕痰凝結所致。

 

[診斷]

 

好發於頭面部、胸背部、臀部等處。

腫塊位於皮膚淺層內,呈半球狀隆起,小者如豆粒,大者如柑橘,邊界清楚,質地堅實,

或有囊性感,張力較大,與皮膚粘連,不易分開,可以推動。

在腫塊表面皮膚常可見針頭大開口,略帶黑色,擠之有白色分泌物溢出,且有臭氣。

腫塊生長緩慢,一般無自覺症状。但繼發感染時則紅、腫、熱、痛,甚或形成膿腫,破潰後可自愈或形成瘺管。

 

[鑒別診斷]

 

肉瘤瘤為單個或多個,瘤體大小不一,質地柔軟如棉,按之可以壓扁,推之可以移動,

與皮下無粘連,無囊性感,張力較小,表面無黑色小孔。

 

[辨證論治]

 

一、內治法

 

一般不需內治。

 

二、外治法

 

對已染毒但未釀膿的脂瘤,可用金黃膏或玉露膏外敷。

已形成膿腫時,應切開引流,清除皮脂和膿液,再用棉球蘸少量升丹或七三丹或稀釋後的白降丹塞入腔內,

化去包囊,待囊壁蝕盡後再用生肌藥收口,癒合後不易複發。

 

[其他療法]

 

手術治療最有效、最簡單的方法是將脂瘤完整切除。

 

[預防與調攝]

 

1.平素避免摩擦擠壓脂瘤,否則易染毒化膿。

 

2.巳染毒的脂瘤患者,忌食辛辣刺激之品。

 

[結語]

 

脂瘤相當於皮脂腺囊腫。其特點是:皮膚間出現圓形質軟的腫塊,潰破後可見粉渣樣物溢出。

一般不需內治,而最有效、最簡單的治療方法是將脂瘤完整切除。

 

骨瘤

 

骨瘤是以腫塊堅硬如石,緊貼於骨,推之不移為主要表現的腫瘤性疾病:

《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云:「形色紫黑,堅硬如石,疙瘩疊起,推之不移,昂昂堅貼於骨者,名骨瘤。」

相當於西醫的骨良性腫瘤、惡性腫瘤。

 

[病因病機]

 

由於恣欲傷腎,虛火內亢,腎火長期郁遏,腎所主之骨氣血阻滯而不暢,瘀積而成;

或由先天不足,骨骼空虛,偶有所傷,局部骨骼氣血長期瘀結所致。

 

[診斷]

 

骨瘤的腫塊,堅硬或韌硬,境界清楚,基底部與骨粘連而推之不移。

 

一、良性骨瘤瘤體發展緩慢,到一定年齡多能停止生長,一般無自覺症状。

若腫塊過大者,則出現畸型,或壓迫鄰近組織、器官,產生相應的症状。但無遠處轉移。

 

二、惡性腫瘤瘤體增大迅速,甚至形成巨大腫塊,堅硬高突.使局部皮膚青筋顯露,

除局部畸形、劇痛、功能障礙外,並有逐漸加重的全身症状,

如發熱不退、飲食減少、形體消瘦、面色無華等。多易發生臟器或它處轉移。

 

輔助檢查:X線攝片,良性腫瘤見腫瘤界限清楚,與正常骨組織間有明顯的分界線,一般無骨膜反應。

惡性骨瘤見腫瘤邊界不清,骨破壞,骨結構紊亂。

 

[辨證論治]

 

一、內治法以滋補腎氣為本,破瘀消腫為標,方用調元腎氣丸、六軍丸、琥珀黑龍丹等。

 

二、外治法局部用黑退消摻於陽和解凝膏上貼之。

 

[其他療法]

 

手術治療良性骨瘤逐漸增大者,或惡性骨瘤早期經檢查未發現有肺轉移者,應手術治療。

 

[預防與調攝]

 

1.節制房事。

 

2.惡性骨瘤患者需加強營養,增強體質。

 

[結語]

 

骨瘤相當於西醫的骨良性腫瘤、惡性腫瘤。

其特點是:腫塊堅硬如石,緊貼於骨,推之不移。

骨良性腫瘤瘤體發展緩慢,到一定年齡多能停止生長,一般無自覺症状;

骨惡性腫瘤瘤體增大迅速,甚至形成巨大腫塊,堅硬高突,局部畸形、劇痛、功能障礙,全身症状逐漸加重。

治療以滋補腎氣為本,破瘀消腫為標,方用調元腎氣丸、六軍丸、琥珀黑龍丹等。

良性骨瘤逐漸增大者或惡性骨瘤早期未發現有轉移者,應手術治療。

 

 

岩是發生於體表的惡性腫物的統稱,為外科疾病中最兇險者。

因其質地堅硬,表面凹凸不平,形如岩石而得名。

古代「癌」、「岩」、「岩」、「岩」等字義相同且通用:

其臨床特點是:多發於中老年人,局部腫塊堅硬,高低不平,皮色不變,推之不移,潰爛後如翻花石榴子,色紫惡臭,

疼痛劇烈,難於治癒,預後不良,故有絕症之稱。

本章所討論的舌菌、繭唇、失榮、乳岩、腎岩是屬於外科範疇的岩病,屬西醫惡性腫瘤範疇。

 

關於本類疾病的記述,遠在隋唐以前的文獻就已出現,

如《肘後備急方》云:「若發腫至堅而有根者名曰石癰。」

《小品方》也有「癰結腫,堅如石,或如大核,色不變,或作石癰」等記載,不過多以「石癰」稱之。

岩作為病名,始見於宋代文獻,

如《仁齋直指附遺方論》云:「癌或上高下深,岩穴之狀,顆顆累贅,……毒根深藏,穿孔透里,男則多發於腹,

女則多發於乳或項或肩或臂,外症令人昏迷。」

 

古代醫籍中,除少數稱本病為「癌」外,宋元以來,多以「岩」立名,如「乳岩」、「腎岩」、「舌岩」等。

此外尚有不以「癌」、「岩」命名者,如「失榮」、「繭唇」、「石疽」等。

總之,歷代醫家對本病有諸多的描述與論治,並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病因病機]

 

腫瘤是一種全身性疾病,是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現。

其發病原因較複雜,但歸納起來不外內因、外因兩個方面。外因為六淫之邪,內因為正氣不足和七情刺激。

由於致病因素的作用,導致機體陰陽失調,臟腑功能障礙,經絡阻塞,氣血運行失常,氣滯血瘀,

痰凝毒聚等相互交結而造成腫瘤的發生。其常見病因病機如下:

 

一、情志鬱結人的情志變化與內臟有密切關係。

七情所傷,情緒抑鬱不暢,內髒的氣機失於正常運行,氣滯日久,必有瘀血,氣滯血瘀長期蘊結不散,常可逐漸形成腫塊。

 

二、六淫之邪六淫之邪為四時不正之氣,乘虛內侵,漸成氣血凝結,阻滯經絡,

影響內髒的正常功能,邪濁與鬱氣、積血相合為病,留積不散,久之結為岩腫。

 

三、臟腑功能失調臟腑功能失調,正氣虛弱,邪氣留滯面致氣滯血瘀,痰凝毒聚,互相搏結而致岩腫。

 

四、飲食不節恣食辛辣厚味,脾胃受損,水濕不化,津液不布,濕蘊日久,久成濕毒,或兼受邪火熬灼,凝結成痰,痰濁積聚而為岩腫。

 

上述病因病機中,主要是正氣不足,即機體抗病力減低,加之邪毒侵襲,日積月累,導致腫瘤形成。

 

[檢查方法]

 

岩的早期發現與診斷極為重要,因為即使同一岩症,早期與晚期的治療效果與預後截然不同。

診斷的內容包括有無岩腫,岩腫的範圍、程度,旨在擬定治療方案及估計預後。

診斷的方法與步驟包括一般的病史與體檢、實驗室診斷、不同岩腫的特殊檢查方法(各種影像診斷方法及腫瘤標記的測定)等。

但目前缺乏特異性強的早期診斷方法,臨床上發現的大多數岩症已屬中晚期。

所以,結合病史與體檢及各種檢查,特別是應用新的診斷技術的綜合診斷,是現階段行之有效的早期診斷方法。

 

一、病史詢問

 

其內容與其他疾病並無根本的區別,但需注意年齡、病程、家族或遺傳史、癌前期病變或相關病史、

個人史及現病史等,為岩腫的早期診斷提供一定的線索。

 

二、體格檢查

 

(一)腫塊的檢查首先檢查腫瘤的部位,體表的腫塊捫診可初步明確其發生的部位是皮膚、肌肉、筋膜或骨骼等,

腹部腫塊通過捫診則可初步確定源於何臟。注意腫瘤的性狀,包括形態、大小、表面溫度、血管分布、有無包膜、

表面是否光滑以及腫瘤局部有無潰瘍、出血、炎症等。

 

了解腫瘤與周圍組織的關係,與皮膚有否粘連,與深部組織是否固定。

另外,需捫清腫塊的硬度,岩腫大多較堅硬,而良性腫瘤質地較軟。

 

(二)淋巴結的檢查仔細檢查區域淋巴結或轉移灶。如乳岩患者需檢查腋下和鎖骨上淋巴結,腎岩則需檢查腹股溝淋巴結。

 

(三)全身檢查除體檢是否為消耗性病容體質外,

應注意檢查全身3個淺淋巴結區,即頸、腋、腹股溝淋巴結。腹部腫瘤者需檢查肝臟及進行肛門指檢。

 

三、病理檢查

 

包括細胞學與組織學兩部分,是目前確定腫瘤病理性質直接而可靠的方法。

 

(一)臨床細胞學檢查包括脫落細胞檢查、粘膜細胞檢查以及細針穿刺塗片或超聲穿刺塗片檢查。

針吸細胞檢查陽性診斷率高達85%一90%,故已在臨床廣泛採用。

 

(二)病理組織學檢查根據腫瘤所在部位、大小和性質等,採用不同的取材方法。

原則上凡能小手術完整切除者則行切除送檢,或者在手術中切除小塊組織作快速冰凍切片診斷。

 

其他,如內窺鏡檢查、影像學檢查(包括X線、各種造影、超聲波、CT、磁共振、核素顯像等)、

生化檢測以及免疫學檢查,對岩的診斷均有一定意義,臨床應根據病情選用。

 

[癌的分期]

 

為了合理制定治療方案,正確地評價治療效果,判斷預後,

國際抗癌聯盟提出了TNM分期法,T為原發腫瘤,N為淋巴結,M為遠處轉移。

 

不同的TNM的組合,定為腫瘤的1、:、34期。再根據腫塊程度在字母后標以04的數字,表示腫瘤發展程度。

l代表小,4代表大,0為無。

分期的首要條件為病理確診,需在治療前確定,爾後不能更改。

 

在丁內又分為:Tx,表示無法明確仲瘤的體積;T。表示未發現原發腫瘤;T1-4,表示腫瘤的體積分級。

N內分為:N0,表示未發現區域性淋巴結;Nl—,表示淋巴結的大小和受累範圍;Nr,表示區域淋巴結受累與否未能作出估計。

M內分為:Mo,表示未發現遠處轉移;M1,表示有遠處轉移,M,表示不能確定有無遠處轉移。

顯然,按照TNM的不同情況,就可將某一腫瘤的分期確定下來。

 

[辨證論治]

 

一、一般原則

 

岩的辨證論治要求辨證與辨病相結合,儘可能運用現代科學的檢查方法,力求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三早」是提高癌腫療效的關鍵。

而臨證時應首先處理好整體與局部統一的辨證關係,把握扶正與祛邪、標本緩急等治療原則。

 

(一)局部與整體局部與整體是對立統一的關係。

局部病變的發展,可影響全身各系統的病理變化;而全身體質虛弱,也能影響局部的治療效果。

因此,在辨證論治時,既要清楚全身情況,又要觀察岩腫局部的病變。

全身情況較好時,治療可側重於腫物的攻伐,使之消散或控制其發展;

整體情況較差時,則側重於整體的調理,以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減輕疼痛,延長壽命。

 

(二)扶正與襪邪岩症的治療概括地說有二:

一是祛邪,多選用攻堅破積、活血化瘀、蟲類搜剔、清熱解毒等峻猛藥物,以達到消除岩腫的目的,

但這類藥物可使人體正氣耗損、抗病力低下而使病情加重,故不可濫施玫伐;

二是扶正,是應用補益藥物,以助正氣,提高機體抗病能力,以利於扶正祛邪而消除岩腫。

一般來說,岩腫早期以祛邪為先,中期攻補兼施,晚期重在扶正。

但究竟如何確定扶正與祛邪的主次,應根據患者具體情況而定。

 

(三)標本緩急一般情況下,岩症應先治本,即以祛邪的方藥以縮小或消除岩腫。

但在病程中出現一些如發熱、出血、疼痛等併發症時,則當先治其標,待標症緩解後,再治其本,以消除岩腫。

即所謂「急則治標,緩則治本」。臨床上岩症病人常出現標本錯綜複雜的情況,常須標本兼顧。

 

二、常用治法和藥物

 

(一)清熱解毒岩腫初起,正氣未虛,或岩腫出現化熱或潰爛等合併症時,治宜清熱解毒。

常用白花蛇舌草、半枝蓮、半邊蓮、蒲公英、腫節風、石上柏、板藍根、山豆根、金銀花、黃芩、黃連、蚤休、蜀羊泉等。

 

(二)活血祛瘀岩腫的腫塊,為致病因素阻塞機體經絡,局部氣血不暢,瘀毒相結而成。

故症見腫塊堅硬,痛有定處,舌有瘀斑,脈弦澀時,治宜活血祛瘀以消腫塊。

常用三棱、莪術、桃仁、赤芍、土鱉蟲、水蛭、王不留行、石見穿、急性子、乳香、沒藥、紅花等。

 

(三)化痰散結痰既是病理產物,又是致病因素。

其發病原因由於脾肺腎三臟失調,水濕內停,津液不布,凝結成痰。

若症見腫塊不痛不癢,症瘕、積聚堅硬難消,舌苔白膩,脈滑時,治宜化痰散結,以消腫塊。

常用南星、半夏、海藻、昆布、牡蠣、山慈菇、僵蠶、瓜蔞、白芥子、鱉甲、夏枯草等。

 

(四)舒肝開郁情志不遂,憂思惱怒等七情所傷,導致肝氣鬱結,氣滯血瘀而成腫塊。

如有胸脅作痛,鬱悶不舒,或乳房脹痛,月經不調,苔薄白,脈弦時,治宜舒肝開郁,以行氣活血散結、消腫止痛。

常用橘葉、香附、枳殼、八月札、九香蟲、佛手、鬱金、柴胡、川楝子、青陳皮、綠萼梅、砂仁等。

 

(五)扶正補虛岩腫的形成與正氣先虛有密切關係,岩腫形成後也可以影響臟腑的正常功能,

引起氣血虛虧,臟腑功能失調,造成惡性循環,故臨床見到陰、陽、氣、血不足之症時,

治宜扶正補虛,常用的扶正補虛法有健脾益氣、養血滋陰、養陰生津和溫補腎陽等。

 

其中,健脾益氣法主要用於食欲不振、倦怠乏力等氣虛脾胃運化失常者,

常用藥物有太子參、党參、黃芪、白朮、茯苓、山藥等;

養血滋陰法主要用於頭暈眼花、心悸氣短等陰血不足者,

常用藥物有當歸、熟地、黃精、白芍、阿膠、何首烏、龍眼肉、紅棗等;

 

養陰生津法主要用於五心煩熱、潮熱口乾等陰虛津傷者,

常用藥物有玄參、天花粉、熟地、石斛、生地、麥冬、天冬、龜板、枸杞子、白芍、沙參、鱉甲、知母、首烏等;

 

溫補腎陽法主要用於形寒肢冷、腰酸便溏等腎陽不足者,

常用藥物有仙茅、肉桂、補骨脂、淫羊藿、巴戟天、附子、鹿茸、菟絲子、肉蓯蓉等。

 

上述幾種治岩大法,是針對不同病機而確定的治療法則,以求達到治岩的目的。

但大多數岩病情錯綜複雜,虛實相兼,臨床在辨證論治時,要全面掌握臨床資料,仔細分析病情,抓住本質,

準確辨證,正確處理局部與整體、扶正與祛邪、標本緩急的辨證關係,靈活選用,不同的治法,才能取得較好的療效。

 

[結語]

 

岩是發生於體表的惡性腫物的統稱,因其質地堅硬,表面凹凸不平,形如岩石而得名。

 

其臨床特點是:多發於中老年人,局部腫塊堅硬,高低不平,皮色不變,推之不移,潰爛後如翻花石榴子,

色紫惡臭,疼痛劇烈,難於治癒。屬西醫惡性腫瘤範疇。

岩的發病由於內外致病因素的作用,使機體陰陽失調,臟腑功能障礙,經絡阻塞,氣滯血瘀,痰凝毒聚等相互交結而造成。

岩的早期發現與診斷極為重要,故需結合病史與體檢及各種檢查進行綜合診斷。

臨床治療時需掌握辨證論治的原則和清熱解毒、活血祛瘀、化痰散結、舒肝開郁、扶正補虛等常用大法以及常用藥物。

 

舌菌

 

舌菌是以舌體贅生腫塊如菌,堅硬潰爛為主要表現的腫瘤性疾病,即舌岩。

外科真詮》云:「舌岩,舌根腐爛如岩。」

《尤氏喉科秘書.舌菌》云:「舌菌,屬心經火多,因氣鬱而生。生舌上,或如木耳,或如菌狀,其色紅紫。」

本病在口腔岩症中較為常見,其惡性程度高,晚期常累及頸、頜部,預後不佳。相當於西醫的舌癌。

 

[病因病機]

 

主要因心脾郁火或外感熱毒,痰火瘀毒結滯所致。

舌為心之苗,七情內傷,氣鬱化火,火性炎上,循經上行於舌;或思慮傷脾,脾氣久郁,化火生痰;

或外感熱毒,或嗜煙日久,火毒熏灼,均可導致舌部經絡阻塞,氣血瘀滯,火毒痰瘀互結為舌菌。

 

[診斷]

 

多發於40歲以上,男多於女。好發於舌中1乃的邊緣部位,其次為舌根、舌面及舌尖部。

口腔粘膜白斑、衛生不良、經久不愈的潰瘍、假牙等長期慢性刺激,都可能誘發本病。

 

初起在舌部生一硬結,形如豆粒,逐漸形成腫塊,按之堅硬,或如菌狀,頭大蒂小。

繼而在其中心區出現邊緣隆起之小潰瘍,漸向深部和周圍發展,狀若泛蓮,或如雞冠,疼痛難忍,流涎臭穢,觸之易於出血。

由於舌活動不便利,可致進食及言語困難。隨著病變範圍增大,有時可導致牙關緊閉。

久之可穿腮透舌,延及頸頜,結塊腫大而堅硬疼痛。晚期由於舌不能轉動,飲食難下,體質日漸衰敗而死亡。

 

[鑒別診斷]

 

一、舌瘡為發於舌的潰瘍,多見於舌尖、舌邊,發病快,病程短,初起即疼痛明顯,潰瘍周圍柔軟,局部不高突。

常為多發性,或有反覆發作。

 

二、結核性潰瘍多發生在舌背部,潰瘍表淺,軟,邊緣不整齊,表面粗糙,色灰黃污濁,疼痛顯著,觸之更甚。

 

[辨證論治]

 

一、內治法

 

(一) 心脾鬱火

 

舌體腫物堅硬,如菌如豆,或有腐爛,流涎穢臭,疼痛難忍;伴心煩失眠,口渴尿赤;舌尖紅,苔黃,脈數。

 

辨證分析:心脾鬱火循經上攻,結於舌部,火毒蘊絡,故舌體腫物堅硬,疼痛難忍;

火毒熾盛,熱盛肉腐,故有糜爛;熱毒熏灼,故流涎穢臭;心主神明,心火盛則擾亂神明,故心煩失眠;

火易傷津,故口渴;心移熱於小腸,故尿赤;舌尖紅、苔黃、脈數均為火熱之象。

 

治法:清心降火,解毒化郁。

 

方藥:導赤散加減。

 

(二) 脾胃火毒

 

舌體胖大,腫塊凸起堅硬,增大較快,糜爛潰瘍,味臭難聞;伴有發熱口渴,便秘尿黃;舌苔黃膩而厚,脈滑數。

 

辨證分析:脾胃火盛,熱毒蘊結,阻絡蝕肉,故舌體胖大,腫塊凸起堅硬,增大較快,糜爛潰瘍,味臭難聞;

火毒熾盛,故發熱;火盛傷津,故口渴、便秘、尿黃;苔黃膩而厚、脈滑數為濕熱之象。

 

治法:清泄火毒。

 

方藥:黃連解毒湯加減。

 

(三) 陰虛火旺

 

舌紫赤腫痛,潰爛臭穢,轉動不便,妨礙進食;伴身熱口渴、日漸消瘦;苔黃,脈細數。

 

辨證分析:腎陰虧損,水不制火,相火上炎,火毒蘊結於唇,故舌紫赤腫痛;

熱盛肉腐,故潰爛臭穢;舌腫痛潰爛則轉動不便而妨礙進食。

以致攝取營養不足,身體日漸消瘦;身熱、苔黃、脈細數為陰虛火旺之象。

 

治法:滋陰降火。

 

方藥:知柏地黃東加減。

 

(四) 氣血兩虛

 

舌體潰爛,甚則穿透舌體,侵犯腮部;伴飲食難下,身體消瘦,面色無華;唇舌淡紅,脈沉細無力。

 

辨證分析:熱毒久蘊,熱盛肉腐,故舌體潰爛,甚則穿舌透腮;

舌不能卷送食物,故飲食難下,致胃中空虛,生化乏源,氣血不足,故身體消瘦;

血不榮面,故面色無華;唇舌淡紅、脈沉細無力均為氣血不足之象。

 

治法:補氣養血。

 

方藥:歸脾湯加減。

 

二、外治法

 

對不宜手術者,初期用玉樞丹外敷;舌體潰爛者,搽青吹口散或錫類散;潰瘍出血不止者,用蒲黃炭、蘆薈、馬勃等研末外敷。

 

[其他療法]

 

手術治療早期診斷,早期手術。

 

[預防與調攝]

 

1.注意口腔衛生,去除齲齒、壞牙,糾正不合適的假牙及牙托。

 

2.積極治療舌粘膜白斑、慢性潰瘍。

 

3.避免精神刺激,戒煙。

 

[結語]

 

舌菌相當於西醫的舌癌。其特點是:早期舌體腫物形如豆粒而質硬,潰爛後形成堅硬而高低不平的潰瘍。

應與舌瘡、結核性潰瘍相鑒別。心脾鬱火證,治宜清心降火、解毒化郁,方用導赤散加減;

脾胃火毒證,治宜清泄火毒,方用黃連解毒東加減;陰虛火旺證,治宜滋陰降火,方用知柏地黃東加減;

氣血兩虛證,治宜補氣養血,方用歸脾東加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