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瘡

 

熱瘡是指發熱或高熱過程中所發生的一種急性皰疹性皮膚病。

宋,《聖濟總錄》云:「熱瘡本於熱盛,風氣因而乘之,故特謂之熱瘡。」

本病以好發於皮膚粘膜交界處的成群小皰為臨床特徵。

多在1周後痊癒,但易於複發。男女老幼均可發病,尤以成年人為多。相當於西醫的單純皰疹。

 

[病因病機]

 

本病多為外感風熱邪毒,客於肺胃二經,蘊蒸皮膚而生;或因肝膽濕熱下注,阻於陰部而成;

或由反覆發作,熱邪傷津,陰虛內熱所致。發熱、受涼、日晒、月經來潮、妊娠、腸胃功能障礙等常能誘發本病的產生。

 

[診斷]

 

本病可見於身體任何部位,但好發於皮膚粘膜交界處,

如口角、唇緣、鼻孔周圍和外生殖器等處,若發生在口腔、咽部、眼結膜等處,稱粘膜熱瘡;

發生於外生殖器部位,稱陰部熱瘡。

皮損初為紅斑,繼而在紅斑基礎上發生數個或數十個針尖大小的、簇集成群的小丘皰疹或水皰,

內含透明漿液,數日後皰破糜爛,輕度滲出,逐漸乾燥,結淡黃或淡褐色痂,12周痂皮脫落而愈,但易複發。

 

發病前,局部有灼癢、緊張感,重者可有發熱、不適等全身症状。

發於外生殖器者,可引起尿頻、尿痛等症状;

發於口角、唇緣或口腔粘膜者,可引起頜下或頸部署核腫痛;發於孕婦則易引起早產、流產及新生兒熱瘡等。

 

[鑒別診斷]

 

一、蛇串瘡;皮損沿外周神經走向呈帶狀分布,不超過正中線;為成簇的水皰,皰間皮膚正常,刺痛明顯。

 

二、黃水瘡好發於兒童的顏面、四肢等暴露部位,多見於夏秋季節,皮損以膿皰、膿痂為主,呈散在分布,自覺瘙癢。

 

[辨證論治]

 

一、內治法

 

(一)肺胃熱盛多發於顏面部,以口唇鼻側多見,皮損為群集小水皰,灼熱刺癢;

伴輕度周身不適,心煩鬱悶,大便於,小便黃;舌紅,苔黃,脈弦數。

 

辨證分析:鼻為肺之竅,胃經環繞面唇,風性上行,故肺胃熱盛多發於面、鼻、唇。

肺胃熱盛,津液布散失常,則皮膚起小水皰;風熱毒邪蘊蒸皮膚,則灼熱;

風盛則癢;輕度周身不適、心煩鬱悶、大便干、小便黃、舌紅、苔黃、脈弦數均為肺胃熱盛之象。

 

治法:疏風清熱解毒。

 

方藥:辛夷清肺飲加減。

 

(二)肝膽濕熱皰疹發於陰部,易破潰糜爛,疼痛明顯;伴發熱,大便於,小便黃赤;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

 

辨證分析:足厥陰肝經循少腹繞陰器,肝膽濕熱下注阻於陰部,則見局部起皰疹;

濕熱蘊結,熱盛皮腐,則易破潰糜爛;濕熱阻滯經絡,不通則痛;熱盛則發熱;

便於溲赤、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均為濕熱之象。

 

治法:清熱利濕解毒。

 

方藥:龍膽瀉肝湯加減。大便干者,加生大黃以瀉下通腑。

 

(三)陰虛內熱病情反覆發作;伴口乾唇燥,午後微熱;舌紅,苔薄,脈細數。

 

辨證分析:熱毒久戀,耗傷朋液,致陰虛內熱,陰虛則陰陽失調,故易為誘因引起發病;

口乾唇燥、午後微熱、舌紅、苔薄、脈細數均為陰虛內熱之象。

 

治法:養陰清熱解毒。

 

方藥:增液湯加板藍根、紫草、生薏苡仁等。

 

二、外治法

 

局部外用藥以清熱、解毒、乾燥、收斂為主。

皮損以丘皰疹為主,糜爛、滲出偏重者,以馬齒莧水洗劑外洗或濕敷;

皮損以糜爛、結痂為主,或向愈時,以紫金錠磨水,或青黛膏、黃連膏等外搽。

 

[預防與調攝]

 

1.對反覆發作者,應除去誘發因素。

 

2.保持局部清潔,促使乾燥結痂,防止染毒。

 

3.飲食宜清淡,忌辛辣炙博、肥甘厚味。

 

4.杜絕不潔性交。

 

[結語]

 

熱瘡相當於西醫的單純皰疹。其特點是皮膚粘膜交界處,簇集性局限性水皰,自覺灼癢緊張,一般無全身症状,易於複發。

本病應與蛇串瘡、黃水瘡相鑒別。

肺胃熱盛證,治宜疏風清熱解毒,方用辛夷清肺飲加減;

肝膽濕熱證,治宜清熱利濕解毒,方用龍膽瀉肝東加減;

陰虛內熱證,治宜養陰清熱解毒,方用增液東加板藍根、紫草、生薏苡仁。

 

蛇串瘡

 

蛇串瘡是一種皮膚上出現成簇水皰,呈帶狀分布,痛如火燎的急性皰疹性皮膚病。

因皮損狀如蛇行,故名蛇串瘡;因每多纏腰而發,故又稱纏腰火丹;本病又稱之為火帶瘡、蛇丹、蜘蛛瘡等。

.《外科大成.纏腰火丹》稱此症「俗名蛇串瘡,初生於腰,紫赤如疹,或起水皰,痛如火燎。

以成簇水皰,沿一側周圍神經作帶狀分布,伴刺痛為臨床特徵。

多見於成年人,好發於春秋季節。相當於西醫的帶狀皰疹。

 

[病因病機]

 

本病多為情志內傷,肝鬱氣滯,久而化火,肝經火毒,外溢肌膚而發;

或飲食不節,脾失健運,濕邪內生,蘊而化熱,濕熱內蘊,外溢肌膚而生;

或感染毒邪,濕熱火毒蘊結於肌膚而成。

年老體虛者,常因血虛肝旺,濕熱毒盛,氣血凝滯,以致疼痛劇烈,病程遷延。

 

[診斷]

 

一般先有輕度發熱、倦怠、食欲不振,以及患部皮膚灼熱感或神經痛等前驅症状,但亦有無前驅症状即發疹者。

l3天後,患部發生不規則的紅斑,繼而出現多數和成簇的粟粒至綠豆大小的丘皰疹,迅速變為水皰,

聚集一處或數處,排列成帶狀,水皰往往成批發生,簇間隔以正常皮膚。

 

皰液透明,5-7天後轉為渾濁,或部分破潰、糜爛和滲液,最後乾燥結痂,再經數日,痂皮脫落而愈。

少數患者,不發出典型水皰,僅僅出現紅斑、丘疹,或大皰,或血皰,或壞死;

岩瘤患者或年老體弱者可在局部發疹後數日內,全身發生類似於水痘樣皮疹,

常伴高熱,可並發肺、腦損害,病情嚴重,可致死亡。一般在發疹的局部,常伴有署核腫痛。

 

皮疹多發生於身體一側,不超過正中線,但有時在患部對側,亦可出現少數皮疹。

皮損好發於腰肋、胸部、頭面、頸部,亦可見於四肢、陰部及眼、鼻、口等處。

 

疼痛為本病的特徵之一,疼痛的程度可因年蛉、發病部位、損害輕重不同而有所差異,

一般兒童患者沒有疼痛或疼痛輕微,年齡愈大疼痛愈重;頭面部較其他部位疼痛劇烈;皮疹為出血或壞死者,往往疼痛嚴重。

部分老年患者在皮疹完全消退後,仍遺留神經疼痛,持續數月之久。

 

本病若發生在眼部,可有角膜水皰、潰瘍,愈後可因疤痕而影響視力,嚴重者可引起失明、腦炎,甚至死亡。

若發生在耳部,可有外耳道或鼓膜皰疹、患側面癱及輕重不等的耳鳴、耳聾等症状。此外,少數患者還可有運動麻痹、腦炎等。

 

病程在兒童及青年人,一般2-3周,老年人約3-4周。愈後很少複發。

 

[鑒別診斷]

 

一、熱瘡多發生於皮膚粘膜交界處,皮疹為針尖至綠豆大小的水皰,常為一群,l周左右痊癒,但易複發。

 

二、漆瘡、膏藥風發病前有明確的接觸史,皮疹發生在接觸部位,與神經分布無關。無疼痛,自覺灼熱、瘙癢。

 

[辨證論治]

 

一、內治法

 

(一)肝經鬱熱皮損鮮紅,皰壁緊張,灼熱刺痛;伴口苦咽干,煩躁易怒,大便干或小便黃;

舌質紅,苔薄黃或黃厚,脈弦滑數。

 

辨證分析:肝氣鬱結,氣鬱化火,外炎肌膚,故皮損鮮紅,皰壁緊張;

氣滯濕熱郁阻,則灼熱刺痛;肝為剛臟,肝經鬱熱,肝膽火盛則煩躁易怒;

口苦咽干、大便干、小便黃、舌質紅、苔黃、脈弦滑數均為熱盛之象。

 

治法:清肝火解熱毒。

 

方藥:龍膽瀉肝湯加紫草、板藍根等。

若發於面部,加菊花以乎肝解毒,引藥上行;大便乾結者,加生大黃以通腑瀉下;

疼痛劇烈者,加川楝於、延胡索以疏肝理氣止痛。

 

(二)脾虛濕蘊皮損顏色較淡,皰壁鬆弛,疼痛略輕。

伴食少腹脹,門不渴,大便時溏;舌質淡,苔白或白膩,脈沉緩或滑。

 

辨證分析:飲食不節,脾虛濕蘊,濕阻氣機;蘊滯肌膚,故見皮膚起丘皰疹或水皰:

濕盛於熱則皮疹色較淡,瘡壁鬆弛,疼痛略輕;脾失健運則食少腹脹.便溏;

口不渴、舌質淡、苔白或白膩、脈沉緩或滑均為濕盛之象。

 

治法:健脾利濕。

 

方藥:除濕胃苓湯加減。

 

(三)氣滯血瘀皮疹消退後局部疼痛不止;舌質黯,苔白,脈弦細。

 

辨證分析:濕熱毒邪雖退,但氣血凝滯未解,不通則痛,故皮疹消退疼痛不止;舌質黯、苔白、脈弦細均為氣滯血瘀之象。

 

治法:理氣活血,重鎮止痛。

 

方藥:桃紅四物湯加制香附、延胡索、莪術、珍珠母、生牡蠣、磁石等。

若夜寐不安者,加酸棗仁以寧心安神;年老體虛者,加黃芪、党參以益氣抗邪。

 

二、外治法

 

(一)初起用玉露膏外敷;或外搽雙柏散、三黃洗劑、清涼乳劑(麻油加飽和石灰水上清液充分攪拌成乳狀)外塗;

或鮮馬齒莧、玉簪葉搗爛外敷。

 

(二)水皰破後,用四黃膏或青黛膏外塗;有壞死者,用九一丹換藥。

 

(三)若水皰不破,可用三棱針或消毒針頭挑破,使皰液流出,以減輕疼痛。

 

[預防與調攝]

 

1.保持局部乾燥、清潔.注意休息。

 

2.忌食辛辣肥甘厚味。

 

[結語]

 

蛇串瘡相當於西醫的帶狀皰疹。其特點是水皰成簇,沿一側周圍神經作帶狀分布,伴刺痛。

本病應與熱瘡、漆瘡、膏藥風相鑒別。肝經郁熱證,治宜清肝火、解熱毒,

方用龍膽瀉肝東加紫草、板藍根等;脾虛濕蘊證,治宜健脾利濕,方用除濕胃苓東加減;

氣滯血瘀證,治宜理氣活血、重鎮止痛,方用桃紅四物東加制香附、延胡索、莪術、珍珠母、生牡蠣、磁石等。

 

 

疣是一種發生在皮膚淺表的良性贅生物。因其皮損形態及部位不同而名稱各異。

如發生於手指、手背、頭皮等處者,稱千日瘡、疣目、枯筋箭或瘊子;

發於顏面、手背、前臂等處者,稱扁瘊;發於胸背,皮損中央有臍窩的贅疣,稱鼠乳;

發於足跖部者,稱跖疣;發於頸及眼瞼,呈細軟絲狀突起者,稱絲狀疣或線瘊。

 

.《諸病源候論.疣目候》云:「疣目者,人手足邊忽生如豆,或如結筋,或五個或十個,相連肌里,粗強於肉,謂之疣目。」

本病西醫亦稱疣,一般分為尋常疣、扁平疣、傳染性軟疣、掌跖疣和絲狀疣。

 

[病因病機]

 

多由風熱毒邪搏於肌膚而生:或怒動肝火,肝旺血燥,筋氣不榮,肌膚不潤所致。跖疣;多由局部氣血凝滯而成,外傷、摩擦常為其誘因。

 

[診斷]

 

一、疣目相當於西醫的尋常疣,多發子兒童及青年。

 

初起為一個針尖至綠豆大的疣狀贅生物,

呈半球形或多角形,突出表面,色呈灰白或污黃,表面蓬鬆枯稿,狀如花蕊,粗糙而堅硬。

以後體積漸次增大,發展成乳頭狀贅生物,此為原發性損害,稱母疣。

 

此後由於自身接種,數目增多。一般為二三個,多則十餘個至數十個不等,有時可呈群集狀。

好發於手指、手背,也可見於頭面部。生於指甲邊緣者,可向甲下蔓延,增本時可將指甲頂起,引起疼痛或染毒成沿爪疔;

生於頭皮,手指或足趾間的疣如指狀突起,稱指狀疣。

病程慢性,可自然消退,一般無自覺症状,常因搔抓、碰撞、摩擦破傷而易出血。

 

二、扁瘊相當於西醫的扁平疣。多發於青年婦女,故又稱青年扁平疣。

 

皮損為表面光滑的扁平丘疹,芝麻至黃豆大小,淡紅色、

褐色或正常皮膚顏色,數目較多,散在分布,或簇集成群,亦可互相融合,可因搔抓使皮損呈線狀排列。

好發於顏面、手背、前臂及肩胛等部,一般無自覺症状,偶有瘙癢感,病程慢性,可持續數年,有時可自行消退,愈後仍可複發。

 

三、鼠乳相當於西醫的傳染性軟疣。多見於兒童和青年。

 

皮損初起為米粒大的半球狀丘疹,漸增至綠豆大,中央呈臍窩狀凹陷,表面有蠟樣光澤。

早期質地堅韌,後漸變軟。呈灰色或珍珠色。頂端挑破後,可擠出白色乳酪樣物質。

數目不定,數個至數十個不等.常呈散在分布,也可簇集成群,但不融合。

好發於顏面、軀幹、四肢、陰囊、肩胛及眼瞼等處。自覺微癢,經過徐緩,可自行消失。

 

四、跖疣皮損初起為小的發亮丘疹,漸增大,表面粗糙角化,灰黃或污灰色,圓形,中央稍凹,周圍繞以增厚的角質環。

因足底受壓,皮損常不高出皮面,除去角質層後可見疏鬆的白色乳狀角質物,

邊緣可見散在小的、紫黑色出血點,數目從幾個至幾十個不等。

有明顯的壓痛,用手擠壓則疼痛加劇。好發於足跖前後受壓處及趾部,足部多汗者易患本病。

 

五、絲狀疣中年婦女較多見。

 

皮損為單個細軟的絲狀突起,呈褐色或淡紅色,可自行脫落,不久又可長出新的皮損。

 

一般無自覺症状。好發於頸項、眼瞼等處。

 

[鑒別診斷]

 

一、扁平苔蘚與扁瘊相鑒別。扁平苔蘚多發於四肢伸側、背部、臀部,皮損為多角形扁平丘疹,

表面有蠟樣光澤,多數丘疹可融合成斑片,色暗紅,一般瘙癢劇烈。

 

二、雞眼與跖疣相鑒別。

雞眼好發於足底、足緣及趾受壓部位,為表面角層過厚所構成的圓錐形的角質栓,

尖端伸人皮內,底呈圓錐形露於皮外,如雞眼狀,壓痛明顯,步履疼痛。

 

三、胼胝與跖疣相鑒別。胼胝也發於跖部受壓處,為表皮角質層成片增厚,中心部最厚,愈向邊緣愈薄,無明顯壓痛,表面光滑,皮紋清晰。

 

[辨證論治]

 

一、內治法

 

疣目

 

(一)風熱血燥結節如豆,堅硬粗糙,色黃或紅;舌紅,苔薄,脈弦數。

 

辨證分析:風熱之邪搏於肌膚,或肝虛血燥,筋氣不榮,故結節如豆,堅硬粗糙,色黃或紅;舌紅、苔薄、脈弦數為風熱血燥之象。

 

治法:養血活血,清熱解毒。

 

方藥:治瘊方加減。咽喉疼痛者,加牛蒡於以解毒利咽;大便秘結者,加生大黃以通腑瀉下。

 

(二)肝鬱痰凝疣起日久,質地較硬,色暗褐;伴性情煩悶易怒,胸悶不適,納食不香;舌淡紅,苔白,脈弦。

 

辨證分析:肝鬱則氣血運行不暢,津液不行,凝結為痰,痰隨氣結,留於肌膚,故疣起日久,質地較硬,色啫褐;

肝鬱則性情煩悶易怒;痰凝則胸悶不適,納食不香;舌淡紅、苔白、脈弦為肝鬱痰凝之象。

 

治法:疏肝活血,化痰軟堅。

 

方藥:治疣東加減。

 

扁瘊

 

(一)風熱毒蘊突然發病,顏面部起扁平丘疹,表面光滑,

如芝麻至黃豆大,淡紅色或正常皮色,自覺瘙癢,搔抓可有新皮損出現;舌紅,苔薄黃,脈滑數。

 

辨證分析:風邪致病多發病突然,侵犯上部;風熱毒蘊,搏於肌表,經絡不暢,則起扁平丘疹,表面光滑,淡紅或正常皮色;

風盛則癢,搔抓可有新的皮損出現;舌紅、苔薄黃、脈滑數為風熱毒蘊之象。

 

治法:疏風清熱,解毒散結。

 

方藥:桑菊消疣東加減。

 

(二)熱蘊絡瘀病程較長,皮損黃褐或暗紅;可有煩熱;舌黯紅,苔薄白,脈沉緩。

 

辨證分析:熱邪蘊結肌膚,經絡不暢,氣滯血瘀,故病程較長,皮損黃褐或暗紅;熱邪蘊結內擾,則可有煩熱;

舌黠紅、苔薄白、脈沉緩為熱蘊絡瘀之象。

 

治法:清熱活血化瘀。;

 

方藥:桃紅四物湯加生黃芪、板藍根;大青葉、紫草、馬齒莧、生薏苡仁等。

 

鼠乳、跖疣、絲狀疣均不需內服藥物。

 

二、外治法

 

各種疣均可選用板藍根、馬齒莧、木賊草、香附、苦參片、白鮮皮等中藥,煎湯趁熱洗滌患處,每天2-3次,可使皮損脫落。

 

[其他療法]

 

一、疣目

 

(一)推疣法用於治療頭大蒂小,明顯高出皮面的疣。

信在疣的根部用棉花棒與皮膚平行或呈30度角度,向前推進,用力不宜猛。

推除後創面壓迫止血,或摻桃花散少許,並用紗布蓋貼,膠布固定。如疣體表面角化,則在局麻下進行推除。

 

(二)艾灸法疣體數目少者,可用艾炷在疣體上灸之,每天1次,至疣體脫落為止。

 

(三)敷貼法先用熱水浸洗患部,.再用刀颳去表面的角質層,然後將鴉膽子仁5粒搗爛,敷貼在疣體上,

用玻璃紙及膠布固定,每3天換藥1次,注意保護周圍正常皮膚。

 

(四)針刺法用針從疣頂部刺到基底部,四周再用針刺以加強刺激,針後擠出少量血液,3-4天疣體可脫落。

 

二、扁瘊

 

(一)洗滌法用內服方的第二煎外洗,每天2-3次。

 

(二)塗搽法用鴉膽子仁油外塗患處,每天1次,用於治療疣體散在分布者;

或鮮雞內金在疣體處摩擦,每天12次;或干雞內金用水浸泡變軟後擦患處,每天12次。

 

三、鼠乳

 

(一)挑刺法用消毒針將疣頂端挑破,擠出白色乳酪樣物質,再用碘酒或濃石炭酸溶液點塗患處。若數目較多,應分批進行治療。

 

(二)敷貼法用斑蝥膏(斑蝥125g,雄黃2g,搗研細末,加蜂蜜半食匙,混勻調膏),

依疣大小,挑取相當大小斑蝥膏,用拇指壓丸成扁圓形,放於疣面上,再用膠布固定,局部略有灼痛起小皰,約經10-15小時,將疣剝離皮膚:

 

四、跖疣

 

(一)外敷法用千金散局部外敷,亦可用烏梅肉(將烏梅用鹽水浸泡1天,搗為泥狀)每次少許敷貼患處。

 

(二)電灼法在局部消毒麻醉下進行電灼,但不宜過深,以免影響癒合,或形成過大的疤痕。

 

(三)手術常規消毒局麻下,先以刀尖在疣與正常的皮膚交界處修割,然後用止血鉗鉗住疣中央,

向外拉出,可以見到一個疏鬆的軟芯,但軟芯周圍不易挖淨而易複發,

故挖後可敷腐蝕藥,如千金散或雞眼膏。敷藥時間不宜過長,一般5-7天即可,否則,腐蝕過深影響癒合。

 

五、絲狀疣

 

除採用推疣法外,亦可用細絲線或頭髮結紮疣的根底部,數日後可自行脫落。數目少者,司用雷射燒灼。

 

[預防與調攝]

 

1.千日瘡應避免摩擦和撞擊,以防止出血。

 

2.跖疣應避免擠壓。

 

3.扁瘊應避免搔抓,以防出現新的皮損。

 

4.鼠乳應保持局部清潔,避免繼發感染。

 

[結語]

 

疣,西醫亦稱之為疣,根據皮損形態及發病部位不同,

一般可分為疣目、扁瘊、跖疣、鼠乳、絲狀疣等。其特點是皮膚有贅生物,多無自覺症状。

本病應與扁平苔蘚、雞眼、胼胝等相鑒別。各種疣的治療以外治為主,皮損多的疣目與扁瘊可配合內治。

 

疣目之風熱血燥證,治宜養血活血、清熱解毒,方用治瘊方加減;

肝鬱痰凝證,治宜疏肝活血、化痰軟堅,方用治疣方加減。

扁瘊之風熱毒蘊證,治宜疏風清熱、解毒散結,治宜桑菊消疣東加減;

熱蘊絡瘀證,治宜清熱活血化瘀,方用桃紅四物東加減。

 

黃水瘡

 

黃水瘡,又稱滴膿瘡、天皰瘡,是一種發於皮膚、有傳染性的化膿性皮膚病。

《外科正宗.黃水瘡》云:「黃水瘡於頭面耳項忽生黃泡,破流脂水,頃刻沿開,多生痛癢。」

其特點是顏面、四肢等暴露部位出現膿皰、膿痂:

多發於夏秋季節,好發於兒重,有接觸傳染和自體接種,易在託兒所,幼兒園或家庭中傳播流行。相當於西醫的膿皰瘡,

 

[病因病機]

 

夏秋季節,氣候炎熱,濕熱交蒸,暑濕熱海客於肌膚.以至氣機不暢、汗液疏泄障礙,濕熱毒邪壅遏,熏蒸肌膚而成;

若小兒機體虛弱,肌膚嬌嫩,腠理不固,汗多濕重,調護不當,暑濕毒邪侵襲,更易導致本病的發生。

反覆發作者,濕熱邪毒久羈,可致脾虛失運。

 

[診斷]

 

好發於頭面、四肢等暴露部位,也可蔓延全身。

 

皮損初起為散在性紅斑或丘疹,很快變為水皰,形如米粒至黃豆大小,迅速化膿混濁變為膿皰,

周圍繞以輕度紅暈,膿皰開始豐滿緊張,數小時或12天後膿液沉積,形成半月狀積膿現象,

此時,皰壁薄而鬆弛,易於破裂,破後露出濕潤而潮紅的糜爛瘡面,流出黃水,

乾燥後形成黃色膿痂,然後痂皮逐漸脫落而愈,愈後不留疤痕。若膿液流溢他處,可引起新的膿皰。

 

自覺有不同程度的瘙癢,一般無全身症状,但皮損廣泛而嚴重者,可伴有發熱、畏寒及全身不適等症状。

常可引起附近饕核腫痛,易並發腎炎、敗血症,甚至危及生命。

 

病程長短不定,少數可延至數月。

 

[鑒別診斷]

 

一、水痘多見於冬春季,發病前常有發熱、全身不適等症状,皮損為綠豆至黃豆大小、形態較一致的水皰,

向心性分布,化膿與膿痂輕微,索侵及粘膜。

 

二、,膿窩瘡常因蝨病、疥瘡、濕疹、蟲咬性皮炎等染毒而成,膿皰壁較厚,破後凹陷成窩,結成厚痂。

 

[辨證論治]

 

一、內治法

 

(一)暑濕熱蘊膿皰密集,色黃,周圍繞以紅暈,糜爛面鮮紅;伴有口乾,便干,小便黃;舌紅,苔黃膩,脈濡滑數。,

 

辨證分析:夏令暑濕熱邪熏蒸,蘊結於肌膚,故見膿皰密集,色黃,周圍繞以紅暈,糜爛面鮮紅;

暑為陽邪,傷津耗液,則口乾,便干,小便黃;舌紅、苔黃膩、脈濡滑數為暑濕熱蘊之象。

 

治法:清暑利濕解毒。

 

方藥:清暑東加減。熱重煩躁者,加黃連、山梔等以清熱除煩;大便於結者,加生大黃以瀉滯導熱。

 

(二)脾虛濕蘊膿皰稀疏,色淡白或淡黃,糜爛面淡紅;伴有食納少,大便溏薄;舌淡,苔薄微膩,脈濡細。

 

辨證分析:脾虛失運,濕熱內生,熏蒸肌膚,故見膿皰稀疏,色淡白或淡黃,糜爛面淡紅;

脾虛失運,則食納少,大便溏薄;舌淡,苔薄微膩,脈濡細,為脾虛濕蘊之象。

 

治法:健脾滲濕。

 

方藥:參苓白朮散加減。食滯不化者,加檳榔、焦三仙以化氣行滯。

 

二、外治法

 

(—)膿液多者,選用馬齒莧、蒲公英、野菊花、千里光等適量煎水濕敷或外洗。

 

(二)膿液少者,用三黃洗劑加入5%九一丹混合搖勻外搽,每天3-4次。

 

(三)局部糜爛者,先用明礬溶液洗去膿痂,再將冰硼散撤於患處。

 

(四)膿痂厚者,選用青黛、黃柏、蒼朮研細末,植物油調勻外塗。

 

[預防與調攝]

 

1.講究個人衛生,勤洗澡,勤換衣。

 

2.有痱子或瘙癢性皮膚病,應避免搔抓,及時治療。

 

3.嬰兒室、託兒所及幼兒園如發現本病患兒應立即隔離,並對居住環境進行消毒。

 

[結語]

 

黃水瘡相當於西醫的膿皰瘡。其特點是顏面、四肢等暴露部位的膿皰、膿痴。

多見於兒童,好發於夏秋季,可並發腎炎及敗血症,應與水痘、膿窩瘡相鑒別。

暑濕熱蘊證,治宜清暑利濕解毒,方用清暑東加減;脾虛濕蘊證,治宜健脾滲濕,方用參苓白朮散加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