癬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者是指皮膚增厚,伴有鱗屑或有滲液的皮膚病。如牛皮癬、奶癬等。

本節所敘為狹義之癬,系指發生在表皮、毛髮、指(趾)甲的淺部真菌病。

本節所敘述的某些疾病如鵝掌風、禿瘡、紫白癜甩等,雖未以癬命名,但屬西醫淺部真菌病的範疇。

 

《諸病源候論.癬候》云:「癬病之狀,皮肉隱疹如錢文,漸漸增大,或圓或斜,癢痛,有匡郭。」

本病因其發生部位的不同,而名稱各異。臨床上常見的癬病有:

發於頭部的白禿瘡、肥瘡,發於手部的鵝掌風,發於足部的腳濕氣等。

癬病具有長期性、廣泛性、傳染性的特徵,它一直是皮膚病防治工作的重點。

 

[病因病機]

 

由於生活、起居不慎,外感濕、熱、蟲、毒,或相互接觸傳染,感染淺部真菌,諸邪相合,郁於腠理,淫於皮膚所致。

發於上部者,多兼風邪,而發為白禿瘡、肥瘡、鵝掌風等;發於下部者,多為濕盛,而發為腳濕氣等。

風熱偏盛者,則多表現為發落起疹、瘙癢脫屑;濕熱盛者,則多滲液流滋、瘙癢結痂;

郁熱化燥,氣血失和,肌膚失養,則皮膚肥厚、燥裂、瘙癢。

 

[診斷]

 

(一)白禿瘡相當於西醫的白癬。

 

多見於兒童,尤以男孩為多。 

病變初起,頭皮覆蓋有圓形或不規則形的灰白色鱗屑的斑片,小者如豆,大者如錢,日久蔓延,擴大成片。

毛髮乾枯,容易折斷,易於撥蔣,而不疼痛,多數在離頭皮02-08chn處;頭髮自行折斷,長短參差不齊。

在接近頭皮的毛髮干外圍,常有灰白色菌鞘圍繞。自覺瘙癢。

發病部位以頭頂、枕部居多,但發緣處一般不被累及。青春期可自愈,新發再生,不留疤痕。

 

(二)肥瘡相當於西醫的黃癬。

 

多見於農村,好發於兒童,流行地區成人亦可發生。 

其特徵是黃癬痂堆積。癬痂呈蠟黃色,肥厚,富粘性,外觀呈蝶形,邊緣翹起,中央微凹,毛髮從中貫穿,有特殊的鼠尿臭。

除去黃癬痂,其下為鮮紅濕潤糜爛面。頭髮乾燥,失去光澤,散在脫落,日久痊癒後,留下萎縮性疤痕。

自覺瘙癢,病程慢性,多從兒童期開始,持續到成人。少數糜爛化膿,常致附近出現娶核腫痛。

 

(三)鵝掌風相當於西醫的手癬。

 

男女老幼均可染病,以成年人多見。多數單側發病,也可染及雙手。 

以掌心或指縫水皰或掌部皮膚角化脫屑、水皰為皮損特點。水皰散在或簇集,不斷蔓延,瘙癢難忍。

水皰破後乾枯,疊起白皮,中心向愈,四周繼發皰疹。

並可延及手背、腕部,若反覆發作,可致手掌皮膚肥厚,枯槁乾裂,疼痛,屈伸不利,宛如鵝掌。

病情遷延,反覆發作,每於夏天起水皰,病情加劇,在冬天則枯裂疼痛加重。

 

(四)腳濕氣相當於西醫的足癬。

 

多見於成人,兒童少見。發病季節性明顯,夏秋病重,冬春病減。 

腳濕氣以皮下水皰、趾間浸漬糜爛、滲流滋水、角化過度、脫屑等為特徵。

臨床上可分為水皰型、糜爛型、脫屑型。但常以一二種皮膚損害為主。

 

1.水皰型為成簇或分散的皮下水皰,有瘙癢感,數天後水皰吸收隱沒,疊起白皮。

 

2.糜爛型多見於34趾縫間。表現力趾間潮濕,皮膚浸漬發白,除去白皮,基底呈鮮紅色,劇烈瘙癢。此型易並發感染。

 

3.脫屑型多見於足趾間及足底等處,皮膚角化過度,乾燥,粗糙,脫屑,皸裂。多見於老年患者。

 

(五)圓癬相當於西醫的體癬。

 

發於陰股部位的稱為陰癬(股癬)。 

主要見於青壯年及男性,多夏季發病。好發於面部、軀幹及四肢近端。

皮損呈圓形,或多環形,類似錢幣狀,為邊界清楚、中心消退、外周擴張的斑塊。

四周可有針頭大小的紅色丘疹及水皰、鱗屑、結痂等。

 

陰癬為發生於胯間及陰部相連的皺褶處,皮膚損害基本同圓癬,向下可蔓延至陰囊,向後可至臀間溝,向上可至下腹部。瘙癢明顯。

 

(六)灰指甲相當於西醫的申真菌病。

 

初起甲床微癢,繼之則指(趾)甲變色,甲板高低不平,失去光澤,逐漸增厚,或蛀空而殘缺不全或變脆,常與甲床分離。

輕者只有1—2個指(趾)甲受損,重者所有指(趾)甲皆受傳染,一般無自覺症状,少數有輕度瘙癢。

 

(七)紫白癜風相當於西醫的花斑癬。俗稱汗斑。常發於多汗體質的青壯年。

 

好發於頸項、肩胛、胸背,尤其是多汗部位及四肢近心端。

皮損為大小不一、境界清楚的圓形或不規則的無炎症性斑塊,為淡褐、灰褐至深褐色,或輕度色素減退,

可有少量糠秕狀細鱗屑,常融合成片狀,有輕度癢感,常夏發冬愈。

 

[鑒別診斷]

 

一、白屑風應與白禿瘡相鑒別。多見於青年,白色鱗屑堆疊,脫髮而不斷發。

 

二、白疙當與白禿瘡相鑒別。皮損為厚積的銀白色鱗屑性斑片,頭髮呈束狀,無斷髮現象,並有薄膜現象及篩狀出血。

 

三、手部濕瘡應與鵝掌風相鑒別。皮損多形性,邊界不清,瘙癢顯著,反覆發作。

 

四、掌跖角化病當與鵝掌風、腳濕氣脫屑相鑒別。多自幼年即發病,手掌及足底有對稱性的角化和皸裂,無水皰等炎性反應。;

 

五、白癜風應與紫白癜風相鑒別。皮損為純白的色素脫失斑,白斑中毛髮也白,邊界清楚,無癢痛,也不傳染。

 

[辨證論治]

 

一、內治法

 

一般不需內治,如合併化膿性感染者,宜清熱利濕解毒,用萆蘚滲濕湯合五神湯加減。

 

二、外治法

 

(—)白禿瘡、肥瘡可採取拔髮療法:

 

其方法為剪髮後每天用05%的明礬水或熱肥皂水洗頭,

然後在病灶處敷藥再用薄膜蓋上,包紮固定。每天如上法換藥1次。

敷藥1周頭髮比較鬆動時,即用鑷子將病發連根拔除(爭取在3天內拔完)。

拔髮後繼續薄塗原用藥膏,每天1次,連續2-3周。

 

(二)鵝掌風、腳濕氣

 

1.本皰型可選用1號癬藥水、2號癬藥水或復方土槿皮酊外搽。

 

2.糜爛型可選用11500高錳酸鉀溶液、3%硼酸溶液或二礬湯浸泡15分鐘,次以皮脂膏或雄黃膏外搽。

 

3.脫屑型可選用以上軟膏外搽,浸泡劑浸泡。

 

(三)灰指甲;

 

每日以小刀刮除病甲變脆部分,然後用棉花蘸2號癬藥水或30%冰醋酸浸塗。或採用拔甲療法。

 

(四)圓癬

 

可選用1號癬藥水、2號癬藥水、復方土槿皮酊等外搽。但陰癬不宜選用刺激性過強的外用藥物。

 

(五)紫白癜風

 

密陀僧散外用干撲,或用2號癬藥水,或10%土槿皮酊外搽。

 

[預防與調攝]

 

1.注意個人、家庭及集體衛生,加強公共場所的管理。

 

2.對患者早發現,早治療。對患癬病的動物要及時處理,消滅傳染源。

 

[結語]

 

癬是一組發於表皮、毛髮、指(趾)甲的淺部真菌皮膚病。

因發病部位的不同而各有其特點,但都具有傳染性、長期性、廣泛性的特徵。

治療上以外治為主,以殺蟲為原則,可選用癬藥水、土槿皮酊等外用。

 

麻風

 

麻風又稱大風、癘風,是因感受風邪癘毒而致肌膚麻木不仁的慢性傳染病。

《素問,長刺節淪》云:「病大風,骨節重,鬚眉墜,名曰大風。」

科正宗》云:「其患初起,麻木不仁,次發紅斑,久則破爛,浮腫無膿,其症最惡。

故曰,皮死麻木不仁,肉死刀割不痛,血死破爛流水,筋死指節脫落,骨死鼻樑崩塌。」

 

以主要侵犯皮膚粘膜與周圍神經、病程較長、症状變化多、臨床表現呈多種類型為臨床特徵。

本病流行於熱帶與亞熱帶地區,我國以廣東、福建、山東、江蘇等省較多。

本病晚期可造成肢體殘廢、畸形,對人類健康危害較大。

 

新中國成立後,黨和人民政府積極重視麻風病的防治工作,採取了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大批麻風病患者得到治癒,新發病例顯著減少,流行區也有縮小,列為在二十世紀末達到基本消滅的病種。

 

[病因病機]

 

由於體虛感受山嵐瘴癘之風邪,或經常接觸患者及其污染之廁所、床、被、衣服、用具等,

感染癘氣,襲人血脈,客於經絡,留而不去,與血氣相干,致營衛不和,淫邪散溢而發。

 

[診斷]

 

多發於青壯年,潛伏期平均2-5年,長者可達10年以上,臨床上按五級分類法:

 

一、結核樣型此型患者抵抗力較強,病情較輕,主要累及周圍神經,不侵犯內臟和粘膜,

傳染性較小,皮損原發於面、四肢、臀等暴露部位,皮損局限,數量少,不對稱,邊界清楚,伴感覺減退或消失,閉汗。

皮損有斑、斑塊、丘疹,紅色或淺色,皮損附近常可摸到硬粗而不規則的皮神經。

眉毛外可以脫落,全脫者少。由於神經受累,引起肌肉萎縮成各種畸形,如面癱、兔眼、垂腕等,但無全身症状,預後較好。

 

常規查菌陰性,麻風菌素晚期反應多為強陽性。

 

二、界線類偏結核樣型原發於面部、軀幹和四肢,分布廣,不對稱,皮損為班疹或斑塊,境界清楚,色紅或淡黃,

部分中央有明顯的空白區,形成明顯的環狀,有鱗屑。皮損部感覺障礙明顯。

眉毛易脫,多數淺神經有損害。預後一般較好。

 

一般查菌陽性,麻風菌素晚期反應為弱陽性,或可疑,或陰性。

 

三、中間界線類皮損多顏色、多形態、變化多,分布廣泛,不對稱,邊緣有的清楚,有的不清楚。

典型者面部呈展翅的蝙蝠狀。神經損害較輕,感覺障礙出現較遲較輕,有輕度麻木。

 

查菌陽性,麻風菌素晚期反應陰性。

 

四、界線類偏瘤型皮損有斑疹、丘疹、斑塊、結節和瀰漫性浸潤等,

形態似瘤型,多瀰漫不清,呈淡紅或棕褐色。分布廣泛,不完全對稱。

眉毛、頭毛均可脫落,晚期亦可形成「麻風獅面」。查菌強陽性。麻風菌素試驗晚期反應陰性。

 

五、瘤型此型患者除皮膚及粘膜有廣泛損害外,晚期常侵犯多種組織和器官,傳染性強。

按病期、輕重、範圍分為以下三期。

 

(一)早期以斑疹為主,伴有淺在性浸潤損害,邊緣不清,眉毛稀疏,周圍神經受累輕,無畸形,淺淋巴結腫大,有明顯內臟損害。

 

(二)中期以浸潤性和瀰漫性損害為主,伴少數結節,皮損廣泛,頭髮、眉毛、睫毛、眉毛可全部脫光,

周圍神經普遍受累,伴感覺及運動障礙,畸形,足底潰瘍。淺表淋巴結、肝、脾、睾丸腫大。

 

(三)晚期以瀰漫性浸潤或結節為主,損害多遍及全身,

或形成「獅面」,口唇肥厚,耳垂腫大,鼻樑陷塌,鼻中隔穿孔,眼部損害可致失明,

全身毛髮脫落,神經損害嚴重,可致面癱,手足運動障礙,畸形,潰瘍,損趾攣縮、變細,下肢水腫。

淋巴結和各內臟器官受累較重。預後差。

 

查菌強陽性,麻風菌素試驗晚期反應陰性。

 

六、未定型損害多為減色斑或淡紅斑,邊緣清楚或不清楚,局部感覺減退或消失,可演變為結核樣型。

有的斑疹小,數目多,分布廣但對稱,可演變為界線類或瘤型。

查菌常為陰性,少數為陽性。麻風菌素試驗,晚期反應多數陽性。

 

[鑒別診斷]

 

一、體癬損害雖可呈環形,但感覺正常而有癢感,真菌檢查陽性。

 

二、白癜風色素完全脫失,界限清楚,無感覺改變,亦無其他畸形。

 

[辨證論治]

 

一、內治法本病由風邪癘毒傳染致病,

一般不論輕型、重型,治療均宜祛風化濕,活血殺蟲,選用專方專藥,長期服用。具體用藥如下:

 

(一)萬靈丹、神應消風散、磨風丸第1天服萬靈丹l粒,溫酒送下;

24天服神應消風散,每天6g,早晨空腹溫酒送下;

56天服磨風丸,每次g,每天2次,溫酒送,連續循環應用,至痊癒為止。

 

(二)一號掃風丸成人初服6g,每天2次,3天後如無嘔吐、噁心等反應,可每次加15g,至第8天後,每天3次,但不用增加劑量。

 

(三)蝮蛇酒每次—15ml,每天12次。

 

(四)蒼耳草膏每次匙,每天3次,開水沖服。

 

二、外治法苦參湯洗滌潰瘍處,並用狼毒製成糊劑,塗於患處,或用七三丹、紅油膏外敷。

腐脫新生後,改用生肌散、紅油膏外敷;日久不癒合,污穢而腐肉多者,宜化腐生肌,外用麻風潰瘍膏。

 

[預防與調攝]

 

1.對重型患者,必須實行隔離治療。

 

2.在流行地區,普遍進行卡介苗接種,增加易感人群對麻風的抵抗力。

 

3.加強宣教工作,早發現,早防治。

 

4.患者應加強營養,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適當參加勞動,忌房事。並注意保持居室空氣新鮮和陽光充足。

 

[結語]

 

麻風的特點是:病程較長,症状變化多,臨床表現呈多種類型,除主要累及皮膚周圍神經外,

瘤型麻風可累及深部組織及內臟器官。應與體癬、白癜風相鑒別。

治療不論輕型重型,均宜祛風化濕、活血殺蟲,選用專方專藥,

如萬靈丹、神應消風散、磨風丸等。外治酌情選用苦參湯、狼毒製劑、七三丹、紅油膏、生肌散。

 

疥瘡

 

疥瘡是由疥蟲寄生在人體皮膚所引起的一種接觸傳染性皮膚病。

《諸病源候論》云:「疥者,……多生於足,乃至遍體。……乾疥者,但癢,搔之皮起干痂。

濕疥者,小瘡皮薄,常有汁出,並皆有蟲,人往往以針頭挑得,狀如水內瘸蟲。

以皮膚皺褶處隧道、丘疹、水皰、結節,夜間劇癢,可找到疥蟲為臨床特徵。

本病由接觸傳染所致。其傳染性很強,在一家人或集體宿舍中往往相互傳染,集體發病。

 

[病因病機]

 

多因濕熱內蘊,蟲毒侵襲,郁於皮膚所致。

 

西醫認為:發病多因與疥瘡病人密切接觸而直接傳染,

但也可通過接觸病人使用過的日常生活用品(主要為未經消毒的衣服、床被)而間接傳染。

 

疥蟲生活在皮膚上,受精雌蟲鑽人皮膚的角質層內,邊鑽行邊排卵、

故在表皮上出現特徵性皮損——隧道,受精雌蟲每天排卵2-3個,可達2個月久,最後死在隧道的盡端。

 

蟲卵孵化為幼蟲後,爬到皮膚表面,藏到毛囊口內,吸取毛囊附近的分泌物,

經過720天蛻皮數次而變為成蟲。疥蟲離開了人體後尚能生存2-3天,因而傳染性很強。

 

[診斷]

 

本病好發於皮膚細嫩、皺褶部位,常從手指縫開始,

12周內可廣泛傳布至上肢屈側、肘窩、腋窩前、乳房下、下腹部、臀溝、外生殖器、大腿內上側等處,

偶爾侵犯其他部位,但不侵犯頭部及面部,但嬰幼兒例外。

 

皮損主要為紅色丘疹、丘皰疹、小水皰、隧道、結節。

結節常見於陰莖、陰囊、少腹等處,水皰常見於指縫,隧道為疥瘡的特異性皮損,長約05en,微微隆起,

稍彎曲呈淡灰色或皮色,在隧道末端有個針頭大的灰白色或微紅的小點,為疥蟲隱藏的地方。

 

自覺奇癢,遇熱或夜間尤甚,常影響睡眠,由於劇烈的搔抓往往引起皮膚上出現抓痕、

血痂,日久皮膚出現苔癬樣變或濕疹樣變。繼發感染可引起膿皰瘡、癤病、癰等,並發腎炎。

 

實驗室檢查:刮取患處丘疹、水皰等的皮屑,在顯微鏡下發現疥蟲或蟲卵;

如果發現隧道,可用針尖挑破直達閉端,挑取肉眼可看到的針頭大灰白色小點,顯微鏡下可發現疥蟲。

 

[鑒別診斷]

 

一、痒疹兒童與成人均可發病,但以兒童為多,好發於四肢伸側及軀幹部,皮損主要為風團樣丘疹,

如豆樣堅實,瘙癢無度,病程緩慢,無傳染性。

 

二、濕疹任何年齡均可發病,無一定好發部位,皮損呈多形性,

可有潮紅、腫脹、紅斑、丘疹、丘皰疹、水皰、大皰、糜爛、滲出、結痂等,無傳染性。

 

三、丘疹性蕁麻疹多發於兒童,常見於春秋季節,好發於四肢及腰腹部,

皮損為散在紡錘形丘疹、丘皰疹及水皰,自覺瘙癢,容易複發。

 

四、蝨病主要發於軀幹,皮損為繼發性損害,如抓痕、血痂,指縫無皮損,在衣縫中可找到蝨及蝨卵。

 

[辨證論治]

 

一、內治法

 

濕熱毒聚皮膚水皰多,丘皰疹泛發,壁薄液多,破流脂水,浸淫濕爛;

或膿皰疊起,或起紅絲,娶核腫痛;舌紅,苔黃膩,脈滑數。

 

辨證分析:接觸疥蟲兼感濕熱之邪,郁於肌膚,故見皮膚水皰多,丘皰疹泛發,壁薄液多,破流脂水,浸淫濕爛;

搔破染毒,濕熱毒聚則見膿皰疊起,或起紅絲,饕核腫痛;舌紅、苔黃膩、脈數滑為濕熱毒聚之象。

 

治法:清熱化濕解毒。

 

方藥:黃連解毒湯合五味消毒飲加減。

 

二、外治法

 

以殺蟲止癢為原則。

 

(一)硫黃軟膏(霜)

硫黃為古今治療疥瘡的特效藥物,目前臨床上常用5%∼20%的硫黃軟膏,

小兒用5%一10%濃度,成人用10%∼15%濃度,若患病時間長,可用20%濃度,但濃度不宜過高,否則易產生接觸性皮炎。

用法:先用川椒15g,白鮮皮、地膚子各30g,煎水外洗,或用溫肥皂水洗滌全身後。

再搽藥,一般先搽好發部位,再搽全身,每天早、晚各1次,連續3天,第4天洗澡,換洗衣、被、床單,此為1個療程。

一般治療12個療程,停藥後觀察1周左右,如無新的皮損出現,即為痊癒。

 

(二)其他藥物亦可選用10%百部酊、雄黃膏、一掃光等外搽,方法同上。

 

[預防與調攝]

 

1.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澡,勤換衣。

 

2.患者衣服、被褥均需煮沸消毒或在陽光下充分暴晒,以殺滅疥蟲及蟲卵。

 

3.徹底消滅傳染源,在家庭或集體宿舍里發現患者應予分居,並積極治療。接觸病人後應用肥皂水洗手。

 

4.改善環境衛生,加強衛生宣傳,對公共浴室、旅館、車船的衣被用物應定期清洗消毒。

 

[結語]

 

疥瘡中西醫同名。

其特點是皮膚皺褶處,出現隧道、丘疹、水皰、結節,夜間劇癢,可找到疥蟲。

應與痒疹、濕疹、丘疹性蕁麻疹、蝨病相鑒別。

濕熱毒聚證,治宜清熱化濕、解毒,方用黃連解毒湯合五味消毒飲加減。

外治以殺蟲止癢為原則,常用5%∼20%的硫黃軟膏。

 

蟲咬皮炎

 

蟲咬皮炎是被蟲類叮咬,或接觸其毒液或蟲體毒毛而引起的一種皮炎。

《外科正宗》云:「惡蟲乃各稟陰陽毒邪而去…,如蜈蚣用鉗,蠍蜂用尾……自出有意附毒害人……」

其臨床特點是皮膚呈丘疹樣風團,上有針頭大的瘀點、丘疹或水皰,呈散在性分布。

 

[病因病機]

 

人體皮膚被蟲類叮咬,接觸其毒液,或接觸蟲體的毒毛,邪毒侵入肌膚,與氣血相搏所致。

 

[診斷]

 

多見於夏秋季節,好發於暴露部位。

皮損為丘疹、風團或瘀點,亦可出現紅斑、丘皰疹或水皰,皮損中央常有刺吮點,散在分布或數個成群。

自覺奇癢、灼痛,一般無全身不適,嚴重者可有惡寒發熱、頭痛、胸悶等全身中毒症状。

 

臨床上因由類不同,其表現也有差異。

 

一、蠓蟲皮炎叮咬後局部出現瘀點和黃豆大小的風團,奇癢,個別發生水皰,甚至引起丘疹性蕁麻疹。

 

二、蟎蟲皮炎粟米大小至黃豆大小的紅色丘皰疹;或為紫紅色的腫脹或風團,有時可見到蟲咬的痕迹。

 

三、隱翅蟲皮炎皮損呈線狀或條索狀紅腫,上有密集的丘疹、水皰或膿皰,自覺灼熱、疼痛。

 

四、桑毛蟲皮炎皮損為綠豆到黃豆大小的紅色斑丘疹、丘皰疹或風團,劇癢。

 

五、松毛蟲皮炎皮損為斑疹、風團,間有丘疹、水皰、膿皰、皮下結節等,不少患者有關節紅腫疼痛。但膿液培養無細菌生長。

 

[辨證論治]

 

一、內治法

 

熱毒蘊結皮膚成片紅腫、水皰、瘀斑;發熱,胸悶,尿黃;舌紅,苔黃,脈數。

 

辨證分析:蟲毒侵入肌膚,蘊積化熱,與氣血相搏,故有紅腫、水皰、瘀斑;

蟲毒人里,毒熱內結,故發熱,胸悶,尿黃;舌紅、苔黃、脈數為熱毒內盛之象。

 

治法:清熱解毒。

 

方藥:五味消毒飲合黃連解毒湯加減。

 

二、外治法

 

(一)紅斑、丘疹、風團等,可用1%薄荷三黃洗劑外搽。

 

(二)繼發感染,可用馬齒莧煎湯濕敷,然後搽青黛散油膏,或外搽顛倒散洗劑。

 

(三)松毛蟲、桑蟲皮炎可用橡皮膏粘去患處刺毛,並用新鮮馬齒莧搗爛外敷,或塗5%碘酒。

 

[預防與調攝]

 

1.改善環境衛生,消滅害蟲。

 

2.保持清潔衛生,衣服、被褥常洗曬。

 

3.忌食魚腥發物,多食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暢。

 

[結語]

 

蟲咬皮炎相當於中醫的惡蟲叮咬、蟲咬傷。

其特點是:皮膚呈丘疹樣風團,上有針頭大的瘀點、丘疹或水皰,呈散在性分布。

常見的致病蟲類有蚤、蝨、臭蟲、刺毛蟲蠓等。

治療宜清熱解毒,方用五味消毒飲合黃連解毒東加減。外治可選用薄荷三黃洗劑、青黛散油膏、顛倒散洗劑。

 

接觸性皮炎

 

接觸性皮炎是指因皮膚或粘膜接觸某些外界致病物質後所引起的皮膚急性炎症反應。

以發病前有明顯的接觸史及有一定的潛伏期,皮損限於接觸部位,

主要表現為紅班、丘疹、水皰、糜爛及滲液,自覺瘙癢為臨床特徵。

 

病程自限性,除去病因後可自行痊癒。

中醫無相對應病名,中醫文獻中根據接觸物質的不同及其引起的症状特點而有不同的名稱,

如因漆刺激而引起者,稱為漆瘡;因貼膏藥引起者,稱為膏藥風;因接觸馬桶引起者,稱為馬桶癬等。

 

[病因病機]

 

由於稟賦不耐,皮膚腠理不密,接觸某些物質,如漆、藥物、塑料、橡膠製品、

染料和某些植物的花粉、葉、莖等,使毒邪侵入皮膚,蘊郁化熱,邪熱與氣血相搏而發病。

 

[診斷]

 

發病前有明確的接觸史。

除強酸、強鹼等一些強烈的刺激物,立即引起皮損而無潛伏期外,大多需經過一定的潛伏期才發病,

第一次接觸某種物質,潛伏期在4-5天以上,再次接觸發病時間則縮短。

一般起病較急。皮損主要表現為紅斑、丘疹、丘皰疹、水皰,甚至大皰,破後糜爛、滲液,嚴重者則可有表皮鬆解,

甚至壞死、潰瘍。發生於口唇、眼瞼、包皮、陰囊等皮膚組織疏鬆部位者,

皮膚腫脹明顯,呈局限性水腫而無明顯邊緣,皮膚光亮,皮紋消失。

 

皮損的形態、範圍、嚴重程度取決於接觸物質種類、性質、濃度、接觸時間的久暫、

接觸部位和面積大小以及機體對刺激物的反應程度。皮損邊界清楚,形狀與接觸物大抵一致,

一般僅局限於刺激物接觸部位,尤以面頸,四肢等暴露部位為多,

但亦可因搔抓或其他原因,將接觸物帶至身體其他部位使皮損播散,甚至泛發全身。

 

自覺灼熱、瘙癢,嚴重者感覺灼癢疼痛,少數患者伴畏寒.發熱、噁心嘔吐、頭暈頭痛。

 

病程有自限性,一般去除病因後,處理得當,約12周內痊癒。

菪反覆接觸刺激物或.處理不當,病情遷延而轉變為亞急性或慢性,

表現為輕度紅斑、丘疹、境界不清,或為皮膚輕度增厚及苔蘚樣變。

 

[鑒別診斷]

 

一、急性濕瘡無明顯的接觸史,皮損呈多形性,對稱性分布,部位不定,邊界欠清楚,病程較長,易轉變為慢性。

 

二、顏面丹毒皮損顏色鮮紅,邊界清楚,形如雲片,色若塗丹,

局部觸痛明顯,伴畏寒、發熱、頭痛、噁心欲嘔等全身症状,無明顯接觸史。

 

[辨證論治]

 

一、內治法

 

(一)熱毒濕蘊起病急驟,皮損鮮紅腫脹,其上有水皰或大皰,水皰破後則糜爛、

滲液,自覺灼熱,瘙癢;伴發熱,口渴,大便於結,小便黃赤;舌紅,苔微黃,脈弦滑數。

 

辨證分析:稟賦不耐,熱毒濕邪蘊結於肌膚,故起病急驟,皮損鮮紅腫脹,其上有水皰或大皰,

水皰破後則糜爛、滲液,自覺灼熱,瘙癢;熱毒濕邪內盛則發熱,大便於結,小便黃短;

熱灼津液則口乾;舌紅、苔微黃、脈弦滑數為熱毒濕蘊之象。

 

治法:清熱祛濕,涼血解毒。

 

方藥:化斑解毒湯合龍膽瀉肝東加減。

 

(二)血虛風燥病情反覆發作,皮損肥厚乾燥,有鱗屑,或呈苔蘚樣變,瘙癢劇烈,有抓痕及結痂;舌淡紅,苔薄,脈弦細數。

 

辨證分析:熱毒濕邪久羈,故病情反覆發作;

日久耗傷陰血,血虛生風,肌膚失養則皮損肥厚,乾燥,有鱗屑,或呈苔蘚樣變,瘙癢劇烈,有抓痕及結痂;

舌淡紅、苔薄、脈細數為血虛風燥之象。

 

治法:清熱祛風,養血潤燥。

 

方藥:消風散合當歸飲子加減。

 

二、外治法

 

首先要追查病因,去除刺激物,避免再接觸。外治原則與濕瘡相同,但用藥宜簡單、溫和,忌用刺激性藥物。

 

(一)皮損以潮紅、丘疹為主者,選用三黃洗劑外搽,或青黛散冷開水調塗,或1%∼2%樟腦、5%薄荷腦粉外塗,每天5-6次。

 

(二)皮損以糜爛、滲液為主者,選用綠茶、馬齒莧、黃柏、羊蹄草、石韋、蒲公英、桑葉等,;煎水濕敷,或以10%黃柏溶液濕敷。

 

(三)皮損以糜爛、結痂為主者,選用青黛膏、清涼油乳劑或2%雷鎖辛硫黃糊劑等外搽。

 

[其他療法]

 

皮損以肥厚粗糙為主,或有鱗屑,或呈苔蘚樣變者,選用軟膏劑如3%黑豆餾油、糠餾油或皮質類固醇激素類軟膏外塗。

 

[預防與調攝]

 

1.避免再接觸刺激物,如因職業關係,應注意防護,必要時調換工種。

 

2.治療期間,不宜用熱水或肥皂洗滌局部,禁止用刺激性強的外用藥物。

 

[結語]

 

接觸性皮炎中醫因接觸物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稱,

如接觸漆引起者稱漆瘡,接觸膏藥引起者稱膏藥風,接觸馬桶引起者稱馬桶癬。

其特點是發病前有明確的接觸史及有一定的潛伏期,皮損限於接觸部位,主要表現為紅斑、丘疹、水皰、糜爛及滲液,自覺瘙癢。

本病應與急性濕瘡、顏面丹毒相鑒別。

熱毒濕蘊證,治宜清熱祛濕、涼血解毒,方用化斑解毒湯合龍膽瀉肝東加減;

血虛風燥證,治宜清熱祛風、養血潤燥,方用消風散合當歸飲子加減。

外治與濕瘡相同,但用藥宜簡單、溫和,忌用刺激性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