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瘡

 

濕瘡是一種由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過敏性炎症性皮膚病。

以多形性皮損,對稱分布,易於滲出,自覺瘙癢,反覆發作和慢性化為臨床特徵。

本病男女老幼皆可罹患,而以先天稟賦不耐者為多。一般可分為急性、亞急性、慢性三類。本病相當於西醫的濕疹。

 

中醫古代文獻無濕瘡之名,一般依據其發病部位、皮損特點而有不同的名稱,

若浸淫遍體,滋水較多者,稱浸淫瘡;以丘疹為主者,稱血風瘡或栗瘡;

發於耳部者,稱旋耳瘡;發於乳頭者,稱乳頭風;發於手部者,稱瘸瘡;

發於臍部者,稱臍瘡;發於陰囊者,稱腎囊風或繡球風;

發於四肢彎曲部者,稱四彎風;發於嬰兒者,稱奶癬或胎症瘡。

 

[病因病機]

 

總因稟賦不耐,風、濕、熱阻於肌膚所致。或因飲食不節,過食辛辣魚腥動風之品,

或嗜酒,傷及脾胃,脾失健運,致濕熱內生,又外感風濕熱邪,內外合邪,兩相搏結,浸淫肌膚髮為本病;

或因素體虛弱,脾為濕困,肌膚失養或因濕熱蘊久,耗傷陰血,化燥生風而致血虛風燥,肌膚甲錯,發為本病。

 

[診斷]

 

根據病程和皮損特點,一般分為急性、亞急性、慢性三類。

 

一、急性濕瘡起病較快,常對稱發生,可發於身體的任何一個部位,

亦可泛發於全身,但以面部的前額、眼皮、頰部、耳部、口唇周圍等處多見。

初起皮膚潮紅、腫脹、瘙癢,繼而在潮紅、腫脹或其周圍的皮膚上,出現丘疹、丘皰疹、水皰。

皮損群集或密集成片,形態大小不一,邊界不清。常因搔抓而水皰破裂,形成糜爛、流滋、結痂。

自覺瘙癢,輕者微癢,重者劇烈瘙癢呈間隙性或陣發性發作,常在夜間增劇,影響睡眠。

皮損廣泛者,可有發熱,大便秘結,小便短赤等全身症状。

 

二、亞急性濕瘡多由急性濕瘡遷延而來,急性期的紅腫、水皰減輕,流滋減少,

但仍有紅斑、丘疹、脫屑。自覺瘙癢,或輕或重,一般無全身不適。

 

三、慢性濕瘡多由急性、亞急性濕瘡反覆發作而來,也可起病即為慢性濕瘡,

其表現為患部皮膚增厚,表面粗糙,皮紋顯著或有苔蘚樣變,觸之較硬,暗紅或紫褐色,

常伴有少量抓痕、血痂、鱗屑及色素沉著,間有糜爛、流滋。

自覺瘙癢劇烈,尤以夜間、情緒緊張、食辛辣魚腥動風之品時為甚。

若發生在掌跖、關節部的易發生皸裂,引起疼痛。病程較長,數月至數年不等,常伴有頭昏乏力、腰酸肢軟等全身症状。

 

四、特定部位及特殊類型的濕瘡濕瘡雖有上述共同表現,

但由於某些特定的環境或特殊的致病條件,濕瘡可有下列特殊類型。

 

(一)頭面部濕瘡發於頭皮者,

多有糜爛、流滋,結黃色厚結,有時頭髮粘集成束狀,常因染毒而引起脫髮。

發於面部者,多有淡紅色斑片,上覆以細薄的鱗屑。

 

(二)耳部濕瘡好發於耳窩、耳後皺襞及耳前部。

皮損為潮紅、糜爛、流滋、結痂及裂隙,耳根裂開,如刀割之狀,癢而不痛,多對稱發生。

 

(三)乳房部濕瘡主要發生於女性,

表現為皮膚潮紅、糜爛、流滋,上覆以鱗屑,或結黃色痂皮。自覺瘙癢,或有皸裂而引起的疼痛。

 

(四)臍部濕瘡皮損為鮮紅色或暗紅色斑片,

有流滋、結痂,邊界清楚,不累及外周正常皮膚。常有臭味,亦易染毒而出現紅腫熱痛,伴發熱畏寒,便秘溺赤。

 

(五)手部濕瘡皮損形態多種,可為潮紅、糜爛、流滋、結痂。

反覆發作,可致皮膚粗糙肥厚。冬季常有皸裂而引起疼痛。發於手背者,多呈錢幣狀;發於手掌者,皮損邊緣欠清。

 

(六)小腿部濕瘡多見於長期站立者,皮損主要發於小腿下三分的內外側。

常先有局部青筋暴露,繼則出現暗紅斑,表面潮濕、糜爛、流滋,或乾燥、結痂、脫層,

呈局限性或瀰漫性分布。常伴有臆瘡。病程遷延,反覆發作,可出現皮膚肥厚粗糙,色素沉著或減退。

 

(七)陰囊濕瘡多發於陰囊,有時延及肛門周圍,少數累及陰莖。

急性期潮紅、腫脹、糜爛、滲出、結痂;慢性期則皮膚肥厚粗糙,皺紋加深,

色素沉著,有少量鱗屑,常伴有輕度糜爛滲出。病程較長,常數月、數年不愈。

 

(八)嬰兒濕瘡多發於頭面部,尤常見於面部,

在面部者,初為簇集性或散在的紅斑或丘疹。在頭皮或眉部者,多有油膩性的鱗屑和黃色痂皮。

輕者,僅有淡紅的斑片,伴有少量鱗屑,重者出現紅斑、水皰、糜爛,浸淫成片,不斷蔓延擴大。

自覺瘙癢劇烈,患兒常有睡眠不安,食欲不振,一般12歲後可以痊癒,

2歲後反覆發作,長期不愈,且有家族史、過敏史者稱為四彎風。

 

(九)四彎風一般分為嬰兒期、兒童期、成人期。

嬰兒期皮損為多形性,有紅斑、丘疹、水皰、糜爛、流滋、結痂、脫屑。好發於頭面、軀幹、四肢。

兒童期皮損呈局限性、對稱性,多為乾燥常有鱗屑的丘疹,或為邊緣清楚的苔蘚樣斑片,

因搔抓而有抓痕、表皮剝脫、血痂。

 

少數可為米粒至黃豆大小,正常皮色或棕褐色的丘疹,初起較大,顏色潮紅,日久變硬,色褐。

多見於肘窩、胭窩或四肢伸側。成人期皮損類似播散性牛皮癬,皮損為多數密集的小丘疹,

常融合成片,苔蘚樣變明顯,其上有細薄鱗屑。

 

好發於頸部、四肢、眼眶周圍。自覺劇烈瘙癢。

部分患者伴有消瘦、便溏、納呆、神疲乏力、頭暈、腰酸、發育不良等症状。

實驗室檢查:血嗜酸性粒細胞計數增高,血清中18E增高。

 

[鑒別診斷]

 

一、接觸性皮炎與急性濕瘡相鑒別。有明確的接觸史。

皮損局限於接觸部位,以紅斑、潮紅、腫脹、水皰為主,形態較單一,邊界清楚,去除病因後很快痊癒,不複發。

 

二、牛皮癬與慢性濕瘡相鑒別。皮損好發於頸項、四肢伸側、尾骶部。

初為多角形扁平丘疹,後融合成片,典型損害為苔蘚樣變,皮損邊界清楚,無糜爛滲出史。

 

[辨證論治]

 

一、內治法

 

(一)濕熱浸淫發病急,

 

皮損潮紅灼熱,瘙癢無休,滲液流滋;

伴身熱,心煩,口渴,大便於,尿短赤;舌紅,苔薄白或黃,脈滑或數。

 

辨證分析:濕熱浸淫,熱重於濕,故發病急,皮損潮紅灼熱,伴身熱,心煩口渴,大便於,尿短赤;

濕熱浸淫肌膚則瘙癢無休,滲液流汁;舌紅、苔薄白或黃、脈滑或數為濕熱之象。

 

治法:清熱利濕。

 

方藥:龍膽瀉肝湯合革蘚滲濕東加減。

 

(二)脾虛濕蘊發病較緩,

 

皮損潮紅,瘙癢,抓後糜爛流滋,可見鱗屑;伴納少,神疲,腹脹便溏;舌淡胖,苔白或膩,脈弦緩。

 

辨證分析:飲食不節,日久傷脾,脾虛生濕,蘊積肌膚,故發病較緩,皮損潮紅,瘙癢,抓後糜爛滲出;

脾虛濕阻中焦則納少,神疲,腹脹便溏;舌淡胖、苔白或膩、脈弦緩為脾虛濕蘊之象。

 

治法:健脾利濕。

 

方藥:除濕胃苓湯或參苓白朮散加減。

 

(三)血虛風燥病久,

 

皮損色暗或色素沉著,劇癢,或皮損粗糙肥厚;

伴口乾不欲飲,納差腹脹;舌淡,苔白,脈細弦。

 

辨證分析:久病耗傷陰血,或脾虛生化之源不足,致血虛生風化燥,肌膚失養,

故病久,皮損色暗或色素沉著,劇癢,或皮損粗糙肥厚;

陰血不足則口乾不欲飲,脾虛則納差腹脹;舌淡、苔白、脈細弦為血虛風燥之象。

 

治法:養血潤膚,祛風止癢。

 

方藥:當歸飲子或四物消風飲加減。瘙癢不能人眠者,加珍珠母、夜交藤、酸棗仁,以養心安神。

 

二、外治法

 

(一)急性濕瘡初起僅有皮膚潮紅而無流滋者,

以清熱安撫、避免刺激為原則,可選用清熱止癢的中藥苦參、黃柏、地膚子、荊芥等煎湯外洗,

或用10%黃柏溶液、爐甘石洗劑外搽;若糜爛、水皰、流滋較多者,以收斂清熱止癢為原則,

可選用馬齒莧水洗劑,黃柏溶液外搽或蒲公英、龍膽草、野菊花、爐甘石、明礬各20g,煎水待冷後濕敷,

2%∼3%硼酸水、05%醋酸鉛外洗;急性濕瘡後期,滋水減少、結痂時,以保護皮損、

避免刺激、促進角質新生、消除殘餘炎症為原則,可選用黃連軟膏、青黛膏外搽。

 

(二)亞急性濕瘡以消炎、止癢、乾燥、收斂為原則,

有少量流滋者,選用苦參湯、三黃洗劑濕敷外搽;無流滋者,可選用青黛散、祛濕散、新三妙散等油調外敷或黃柏霜外搽。

 

(三)慢性濕瘡以止癢、抑制表皮細胞增生、促進真皮炎症浸潤吸收為原則。

可選用各種軟膏、乳劑,根據瘙癢及皮膚肥厚程度加入不同濃度的止癢劑、角質促成和溶解劑,

如青黛膏、5%硫黃軟膏、5%一10%復方松餾油軟膏、濕瘡膏、皮脂膏、10%∼20%黑豆餾油軟膏及皮質類固醇激素軟膏。

 

[預防與調攝]

 

1.急性者忌用熱水燙洗和肥皂等刺激物洗滌。

 

2.不論急性、慢性,均應避免搔抓,並忌食辛辣、雞鴨、牛羊肉、魚腥海鮮等發物。

 

3.急性濕瘡或慢性濕瘡急性發作期間,應暫緩預防注射。

 

[結語]

 

濕瘡相當於西醫所指的濕疹。其特點是多形性皮損,對稱分布,易於滲出,自覺瘙癢,反覆發作和慢性化。

應與接觸性皮炎、牛皮癬相鑒別。

濕熱浸淫證,治宜清熱利濕,方用龍膽瀉肝湯合萆解滲濕東加減;

脾虛濕蘊證,治宜健脾利濕,方用除濕胃苓湯或參苓白朮散加減;

血虛風燥證,治宜養血潤燥、祛風止癢,方用當歸飲子或四物消風飲加減。

 

外治:急性濕瘡,初起以清熱安撫、避免刺激為原則,可選用黃柏溶液、爐甘石洗劑外搽,中藥外洗;

中期流滋多,以收斂清熱止癢為原則,可選用馬齒莧洗劑、黃柏溶液外搽,中藥煎水濕敷;

後期,流滋少、結痂時,以保護皮損、避免刺激、促進角質新生、清除殘餘炎症為原則,可選用黃連軟膏、青黛膏。

 

亞急性濕瘡,以消炎、止癢、乾燥、收斂為原則,選用苦參湯、三黃洗劑、青黛散、祛濕散、黃柏霜等外用。

慢性濕瘡,以止癢、抑製表皮細胞增生、促進真皮炎症浸潤吸收為原則,可選用青黛膏、硫黃軟膏、濕瘡膏、皮脂膏等外用。

 

天皰瘡

 

天皰瘡是一種慢性、大皰性皮膚病。中醫文獻中又稱火赤瘡、天皰等。

《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云:「初起小如莧實,大如棋子,燎漿水皰,色赤者為火赤皰;若頂白根赤,名天皰瘡。

俱延及遍身,掀熱疼痛,未破不堅,泡破毒水津爛不臭。」

本病以皮膚或粘膜上出現大皰、自覺瘙癢為臨床特徵。相當於西醫的天皰瘡和類天皰瘡。

 

[病因病機]

 

心火旺盛,脾濕內蘊,復感風濕熱毒之邪,以致火毒夾濕,內不得泄,外不能出,流溢肌膚之間而成。

久病濕熱毒邪化燥,耗氣傷陰,則致氣陰兩傷。

 

[診斷]

 

一、天皰瘡多發於中年人,臨床上一般可分為尋常型、增殖型、落葉型、紅斑型四個類型。

 

(一) 尋常型

 

好發於全身而以受壓及摩擦部位為主。

在正常的皮膚上,出現豌豆至黃豆大或更大的水皰,初起皰液清亮,繼而混濁。

水皰初起緊張豐滿,很快鬆弛、破裂,形成紅色濕潤的糜爛面,易出血,結黃褐色痂,常有腥臭。

用指壓水皰頂部,其皰向四周擴展,或用手指輕擦皰周正常皮膚時,表皮發生剝離,即尼氏征陽性。

粘膜損害較皮膚損害出現為早,一般不形成水皰,多呈大片糜爛面,以口腔最常見,其次為口唇、眼結膜、鼻、咽、喉、外陰等處。

 

病程緩慢,在病程中,新的損害不斷出現,而舊的損害又不易癒合,互相融合擴大,嚴重者表皮呈大面積剝離。癒合後遺留色素沉著而不形成疤痕。

 

自覺瘙癢和疼痛,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畏寒發熱、食慾減退、乏力等全身症状。因慢性消耗,易繼發感染,並發肺炎、敗血症等。

 

組織病理檢查發現棘層松解,有棘層松解細胞;少數病人血清中有抗表皮角朊細胞間物質特異抗體。

 

 

(二)增殖型

 

好發於腋窩、腹股溝、肛門、外陰、乳房下、臍窩等處。

早期損害與尋常型相同,但其特點為糜爛面上出現蕈狀及乳頭狀增殖,周圍繞有炎性紅暈,表面結污穢厚痂,散發腥臭氣味。

周圍常出現新水皰。粘膜損害與尋常型相同:尼氏征陽性。病嚴緩慢,自覺症状輕微,經過中常有長期緩解。

 

組織病理檢查與尋常型基本相同,但有表皮乳頭瘤樣增殖。

 

(三)落葉型

 

皮損初發多在顏面、頭部、胸部及背上方,皮損日漸擴大,逐漸遍及全身。

皮損開始為小而鬆弛的水皰,皰壁薄,易破裂,破後形成淺在性糜爛面。

以後水皰較少發生,主要以表皮淺分離和剝脫為特徵。

表面有葉狀鱗痂,中央粘著,邊緣游離,基底潮紅濕潤。

粘膜損害較少見,多呈淺在性糜爛面,症状輕微。

自覺灼熱疼痛,間有嚴重瘙癢。損害可長期存在而不影響健康,也有緩解期,但可複發。尼氏征陽性。

 

組織病理檢查示顆粒層及棘層松解,形成大皰,陽性皮損可有角化過度、不全,角栓形成,棘層肥厚,輕度乳頭瘤樣增生。

並可見角化不良的穀粒細胞,真皮內有炎症細胞浸潤。

 

免疫學檢查示有角朊細胞間抗體,外周血中可測出抗角朊細胞間物質特異性抗體。

 

(四)紅斑型

 

皮損主要發生在頭、面、軀幹及上肢等處,粘膜及下肢一般不受侵犯。

鼻及頰部出現蝶形紅斑,表面被有角化及脂溢性鱗屑,類似紅蝴蝶瘡或面游風,除去痂皮可見淺在性糜爛面。

胸、背、四肢等處可見在紅斑基礎上,出現鬆弛性薄壁小皰,破裂後形成鱗屑。

病程緩慢,可自然緩解,但常複發,一般不影響健康。尼氏征陽性組織病理學檢查與落葉型相似。

 

二、類天皰瘡多發生於老年人,也可見於幼兒。

 

皮損為在紅班或正常皮膚上出現緊張豐滿的大皰,

約蠶豆至核桃大小,內為透明漿液,偶呈血性,不易破裂,破後糜爛面不大,易於治癒,愈後留有色素沉著。

全身皮膚均可受累,以前臂屈側、腋窩、下腹、腹股溝、大腿內側等處多見,粘膜損害較少。尼氏征陰性。

 

自覺有較重瘙癢感,很少有全身症状,病程遷延,可自行緩解,但容易複發,預後較好。

組織病理示表皮下有張力性大皰,無棘層松解。免疫學檢查血清中有抗表皮基底膜帶抗體。

 

[鑒別診斷]

 

一、皰疹樣皮炎好發於軀幹、胸背等部位,皮損為多形性,有紅斑、丘疹、水皰、結痂,可同時出現,

典型者有小水皰,排列呈環狀,四周有紅暈。疼癢劇烈,粘膜損害較少。尼氏征陰性,血中嗜酸性細胞明顯升高。

 

二、大皰性表皮鬆解症幼年發病,水皰多發生於受撞擊或摩擦部位,

如手、足、膝,或為血皰,數天後糜爛、結痂,有色素沉著或萎縮、疤痕。粘膜損害少,常因受機械性損傷後出現皮損。

 

三、大皰性多形紅斑多見於兒童及青年,皮損為在紅斑上出現大皰及血皰,

可累及全身皮膚或粘膜,有瘙癢或疼痛感,伴高熱等全身症状。尼氏征陰性。發病急,病程短。

 

[辨證論治]

 

一、內治法

 

(一)熱毒熾盛發病急驟,紅斑,水皰,皮膚灼熱;

伴身熱,口渴欲飲,煩躁不安,大便乾結,小便黃;舌質紅絳,苔少而干,脈弦數。

 

辨證分析:熱毒熾盛,迫血妄行,故發病急驟,紅斑,水皰,皮膚灼熱;熱在氣分,故身熱煩躁,口渴欲飲;

熱結腸道,則大便乾結;移熱於小腸則小便黃;舌質紅絳、苔少而干、脈弦數為熱毒熾盛之象。

 

治法:清熱涼血解毒。

 

方藥:解毒瀉心湯加減。若發熱高,煩躁甚,加犀角以解熱清心;大便秘結,加生大黃通腑泄熱。

 

(二)心火脾濕皮損以大皰為主,有口舌糜爛,滲液;伴胃納呆滯,發熱心煩,小便短赤,大便乾結;舌苔黃膩,脈濡數。

 

辨證分析:濕熱之邪流溢肌膚,故皮損以大皰為主,並有糜爛、滲出;

心主神志,心火盛則心煩;心移熱於小腸則小便短赤;舌為心之苗,心火甚則口舌糜爛;

脾濕外泛亦可有糜爛、滲液;脾為濕困則胃納獃滯;熱結腸道則大便於結;舌苔黃膩、脈濡數為心火脾濕之象。

 

治法:瀉心涼血,理脾利濕。

 

方藥:清脾除濕東加減。高熱者,加生石膏、知母以清瀉熱邪;

口腔糜爛甚者,加藏青果、金果攬以解毒利咽;水皰、糜爛嚴重者,加茵陳以清熱利濕。

 

(三)氣陰兩傷皮損以脫屑、葉狀結痂、水皰不斷出現為主,病程較久;

伴汗出,口渴,咽干,煩躁不安,倦怠無力,大便於結;舌質紅,苔少,脈細數。

 

辨證分析:熱毒熾盛,耗傷陰津,肌膚失養,故皮膚以脫屑及葉狀結痂為主;

熱毒壅結不解,故水皰不斷出現;熱毒久羈則病程較久;陰液耗傷,故口渴,咽干,大便於結;

陰傷內熱則煩躁;氣附於津液,液損日久則氣亦耗,故倦怠乏力;舌質紅、苔少、脈細數為氣陰兩傷之象。

 

治法:益氣養陰,清熱解毒。

 

方藥:生脈飲合益胃湯加減。

 

二、外治法

 

(一)水皰較小未破,面積廣泛者,選用青黛散、石珍散等,植物油調成糊狀,外敷。

 

(二)水皰破裂,糜爛滲出者,以地榆、銀花、野菊花各30g,秦皮15g,水煎濕敷。滲出減少後,外塗黃連膏和生肌象皮膏。

 

(三)鱗屑、結痂多且厚者,外塗濕瘡膏、甘草油或紫草油。

 

(四)口腔粘膜破潰或糜爛,選用養陰生肌散、錫類散、珠黃散等,外吹或外塗。

 

[預防與調攝]

 

1.應及時給予高蛋白、高熱量、低鹽飲食,忌食辛辣、魚腥發物。

 

2.局部皮損應及時處理,保持皮膚的乾燥、清潔,防止繼發感染。

 

3.久病臥床者,應經常翻身,防止褥瘡的發生。

 

[結語]

 

天皰瘡相當於西醫的天皰瘡和類天皰瘡。其特點是皮膚或粘膜上出現大皰,自覺瘙癢。

 

本病應與皰疹樣皮炎、大皰性表皮鬆解症、大皰性多形紅斑相鑒別。

熱毒熾盛證,治宜清熱涼血解毒,方用解毒瀉心東加減;

心火脾濕證,治宜瀉心涼血、理脾利濕,方用清脾除濕東加減;

氣陰兩傷,治宜益氣養陰、清熱解毒,方用生脈飲合益胃東加減。

外治可根據不同皮損,選用青黛散、黃連膏、生肌象皮膏、濕毒膏、甘草油、養陰生肌散、錫類散等。

 

藥毒

 

藥毒是指藥物通過口服、注射、皮膚粘膜用藥等途徑進人人體所引起的皮膚粘膜的急性炎症反應。

男女老幼均可發病,尤以稟賦不耐者為多見。

本病隨著藥物的廣泛應用,正日趨增多,目前已佔皮膚科初診病例的3%,且有不斷升高趨勢。

本病相當於西醫的藥物性皮炎,又稱藥疹。

 

[病因病機]

 

總由稟賦不耐,藥毒內侵所致。或風熱之邪侵襲腠理,或濕熱蘊蒸,郁於肌膚;

或外邪郁久化火,血熱妄行,溢於肌膚;或火毒熾盛,燔灼營血,外發於皮膚,內攻於臟腑。

久而導致陰液耗竭,陽無所附,浮越於外,病重而危殆。

 

引起本病的藥物,隨著新藥不斷增加,種類不斷增多,任何一種藥物在一定條件下,都有引起本病的可能,

但臨床上常見的有:

①抗生素類:以青黴素、鏈黴素最多,其次為氨苄青黴素、氯黴素、土霉素等;

②磺胺類:如磺胺噻唑、長效磺胺等;

③解熱鎮痛類:其成分大多是阿司匹林、氨基比林和非那西丁等,其中以吡唑酮類和水楊酸類的發病率最高;

④催眠藥、鎮靜藥與抗癲癇藥:如魯米那、眠爾通、泰爾登、苯妥英鈉等,以魯米那引起者最多;

⑤異種血清製劑及疫苗等:如破傷風抗毒素、抗蛇毒血清、狂犬病疫苗等;

⑥中草藥:文獻中報告的單味藥物有葛根、天花粉、板藍根、大青葉、穿心蓮、丹參、毛冬青、益母草、槐花、

紫草、青蒿、防風、白蒺藜、大黃等,

6S藥中有六神丸、雲南白藥、安宮牛黃丸、牛黃解毒片、銀翹解毒片等。

 

[診斷]

 

本病症狀多樣,表現複雜,但基本上都具有以下特點:

①發病前有用藥史,原因除去易於治癒;

②有一定的潛伏期,第重次發病多在用藥後5-20天內,重複用藥常在24小時內發生,短者甚至在用藥後瞬間或數分鐘內發生;

③發病突然,自覺灼熱瘙癢,重者伴有發熱,倦怠,全身不適,納差,大便於,小便黃赤等全身症状;

④皮損分布除固定型藥疹外,多呈全身性,對稱性,且有由面頸部迅速向軀幹四肢發展的趨勢,

皮損形態多樣。臨床上常見以下類型:

 

(一)蕁麻疹樣型較常見,

多由青黴素、血清製品、痢特靈、磺胺類及水楊酸類等引起,表現與蕁麻疹相似,風團大小形態不一,色紅,

散在分布於軀幹、四肢,嚴重者可出現口唇、包皮及喉頭血管神經性水腫,發熱,關節疼痛,淋巴結腫大,蛋白尿等。

 

(二)麻疹樣或猩紅熱樣型較常見,

多由解熱鎮痛藥、巴比妥、青黴素、鏈黴素及磺胺類等引起。發病多突然,常伴有畏寒、發熱等全身症状。

麻疹樣型的皮損為散在或密集、紅色、針頭至米粒大的斑疹或斑丘疹,對稱分布,泛發全身,以軀幹為多,嚴重者可伴發小出血點。

猩紅熱樣型的皮損初起為小片紅斑,從面頸、上肢、軀幹向下發展,2-3天內可遍布全身,

並相互融合,致全身遍布紅斑,面部、四肢腫脹,酷似猩紅熱的皮損。

 

本型患者的皮損多鮮明,但全身症状較麻疹及猩紅熱稍輕,無麻疹或猩紅熱的其他症状,白細胞升高,少數患者肝功能可有一過性異常。

停藥後l2周病情好轉,體溫也逐漸下降,皮損顏色變淡,繼之以糠狀或大片脫屑,病程一般較短。

 

(三)固定型藥疹為最常見類型,

常由磺胺藥、解熱鎮痛藥或巴比妥類藥物引起。皮損為類圓形或橢圓形的水腫性紫紅色斑,直徑約2-3cm

常為一個,偶可數個,邊界清楚,嚴重者其上有水皰。

停藥後約1周余紅斑消退,留下黑色色素沉著斑,經久不退,如再服該藥或同類藥物,常於數分鐘或數小時後,

在原發皮損處發癢,繼則出現同樣皮損,並向周圍擴大,以致中央色深,邊緣潮紅,也可出現水皰。

 

複發時,他處也可以出現新的皮損,隨著複發次數增多,皮損數目也可增多。

皮損可發生在任何部位,但以口唇、口角、龜頭、肛門等皮膚粘膜交界處為多。

手足背及軀幹也常發生。發於皺襞粘膜處,容易糜爛,產生痛感。

一般7—10天可消退,若已潰爛則癒合較緩。重者可伴有發熱.,全身不適等症状。

 

(四)多形性紅斑型常由磺胺藥、巴比妥及解熱鎮痛藥等引起。

臨床表現與多形性紅斑相似,皮損為豌豆至蠶豆大小圓形或橢圓形水腫性紅斑、丘疹,中心呈紫紅色,

或有小水皰,境界清楚,多對稱分布於四肢伸側、軀幹、口腔及口唇,有癢感,

重者可在口腔、鼻孔、眼部、肛門、外生殖器及全身泛發大皰及糜爛,疼痛劇烈,可伴高熱、

肝腎功能障礙及肺炎等,病情險惡。

 

(五)濕疹皮炎樣型大多先由外用磺胺或抗生素軟膏引起接觸性皮炎,

使皮膚敏感性增高,以後再服用同樣的或類似的藥物而引發。

皮損為粟粒大小的丘疹及丘皰疹,常融合成片,泛發全身,可有糜爛、滲液,類似於濕疹,自覺瘙癢,或伴有發熱等全身症状。

 

(六)剝脫性皮炎型為嚴重的類型,

多由巴比妥類、磺胺、苯妥英鈉、保泰松、對氨基水楊酸鈉、青黴素、鏈黴素等藥引起。

多數病例是在長期用藥後發生。起病急,常伴高熱、寒戰。皮損初起呈麻疹樣或猩紅熱樣。 

在發展過程中逐漸融合成片,終至全身瀰漫性紅腫,可有糜爛、丘皰疹或小皰,破裂後滲液結痂。

 

2周左右,全身皮膚脫屑,呈鱗片狀或落葉狀,手足部則呈手套或襪套剝脫,以後頭髮、指(趾)甲也可脫落。

口唇粘膜潮紅、腫脹,或發生水皰、糜爛,影響進食。

眼結膜充血、水腫、畏光、分泌物增多,重者可發生角膜潰瘍。

全身淋巴結腫大,可伴有支氣管肺炎、中毒性肝炎,白細胞顯著增高或降低,甚至粒細胞缺乏。

病程常超過1個月,重者因全身衰竭或繼發感染而死亡。

 

(七)大皰性表皮鬆解型為嚴重類型,

常由服用磺胺藥、解熱鎮痛藥、抗生素、巴比妥類等引起。

起病急驟,全身中毒症状較重,有高熱、疲乏、咽痛、嘔吐腹瀉等症状,皮損為瀰漫性紫紅色或暗紅色斑片,

常起始於腋部或腹股溝,迅速遍及全身,觸痛顯著,旋即於紅斑處起大小不等的鬆弛性水皰。

 

稍一搓拉即成糜爛面,或形成大面積的表皮壞死松解,尼氏征陽性,呈灰紅色覆於糜爛面上的壞死表皮,

留下疼痛的剝露面,口腔、頰粘膜、眼粘膜、呼吸道、胃腸道粘膜也可糜爛、潰瘍。

部分病例開始時似多形性紅斑或固定型藥疹,很快泛發全身。

嚴重者常因繼發感染,肝腎功能障礙,電解質紊亂或內臟出血及蛋白尿,甚至氮質血症而死亡。

 

除上述類型外,本病還可出現紫癜型,皮損類似於紫癜;

痤瘡樣型,皮損類似於痤瘡,系統性紅斑狼瘡樣反應;天皰瘡樣皮損及假性淋巴瘤症候群等。

 

[鑒別診斷]

 

一、疫痧無用藥史,發病驟然,高熱,頭痛,咽痛,全身中毒症状明顯,

皮膚呈瀰漫性針頭大小的點狀紅色丘疹,肘窩、腋窩、腹股溝處可見排列成線條狀瘀點,

初期舌乳頭紅腫肥大,可見楊梅舌,口周蒼白圈為其特徵。

 

二、麻疹經9-11天潛伏期,出現鼻流涕,眼部充血,怕光,分泌物增多,

初期口腔粘膜可見藍白色小點,周圍有紅暈,約經2-5天皮損發齊。發疹時高熱,出疹5-7天後體溫下降,皮損開始消退。

 

[辨證論治]

 

一、內治法

 

(一)濕毒蘊膚皮膚上出現紅斑、水皰,甚則糜爛滲液。

表皮剝脫;伴劇癢,煩躁,口乾,大便燥結,小便黃赤,或有發熱;舌紅,苔薄白或黃,脈滑或數。

 

辨證分析:濕熱毒邪蘊蒸肌膚,故皮膚上出現紅斑、水皰,甚則糜爛滲液,表皮剝脫,劇癢;

濕熱毒邪內擾則煩躁,或有發熱;熱毒之邪灼傷津液則口乾,大便燥結,小便黃赤;舌紅、苔薄白或黃、脈滑或數為濕毒蘊膚之象。

 

治法:清熱利濕解毒。

 

方藥:萆蘚滲濕東加減。

 

(二)熱毒人營皮損鮮紅或紫紅,甚則紫斑、血皰;

伴高熱,神志不清,口唇焦燥,口渴不欲飲,大便干,小便短赤;舌絳,苔少,或鏡面舌,脈洪數。

 

辨證分析:熱毒熾盛,內人營血,外傷肌膚,故皮損鮮紅或紫紅,甚則紫斑血皰;

熱毒熾盛,氣血兩燔則高熱,神志不清;

熱毒之邪傷陰耗血則口渴不欲飲.大便干,小便短赤;舌絳、苔少或鏡面舌、脈洪數為熱毒入營之象。

 

治法:清營解毒。

 

方藥:清營湯加減。

 

(三)氣陰兩虛皮損消退;伴低熱,口渴,乏力,氣短,大便干,尿黃;舌紅,少苔,脈細數。

 

辨證分析:病久耗傷陰液,氣無所生,致脾胃虛弱,氣陰兩傷,故皮損消退,伴低熱,口渴,乏力,

氣短,大便於,尿黃;舌紅、少苔、脈細數為氣陰兩虛之象。

 

治法:益氣養陰清熱。

 

方藥:增液湯合益胃湯加減。

 

二、外治法

 

外治以清熱利濕、收斂止癢為原則:

 

(一)局部紅斑、風團、瘙癢甚者,用爐甘石洗劑、三黃洗劑外搽。

 

(二)糜爛滲液多者,以黃柏、地榆各15g,水煎濕敷,滲出減少後,用青黛散外撲。

 

(三)局部乾燥結痂者,可外塗黃連膏;結痂較厚,可先予地榆油外塗輕揩,待痂去,再塗黃連膏。

 

[其他療法]

 

本病症輕者,可給予抗組胺類藥,如撲爾敏、特非那丁、息斯敏等口服,並配合維生素C、鈣劑等;

嚴重者,如剝脫性皮炎型、大皰性表皮鬆解症型,除用中藥治療外,應積極使用皮質類固醇激素,

如氫化可的松每日—400mg,或地塞米松每日—20mg,維生素C,13g,加到5%∼10%的葡萄糖水10002000mL中,

靜脈滴注,至病情緩解,再改強的松或地塞米鬆口服。

同時應根據病情需要,配合使用抗生素,輸血或血漿,維持水電解質酸鹼平衡。

 

[預防與調攝]

 

1.合理用藥,嚴格掌握用藥指征、藥量及使用時限。

用藥前必須詢問患者有無藥物過敏史。對青黴素及抗毒血清製劑,用藥前要做過敏試驗。

 

2.用藥過程中要注意觀察用藥後的反應,遇到全身皮膚瘙癢、出疹、發熱者,要考慮藥疹的可能,爭取早期診斷,及時處理。

 

3.皮損忌用水洗,避免搔抓,忌用刺激性的外用藥物。

 

4.多飲開水,忌食辛辣、魚腥發物。

 

[結語]

 

藥毒相當於西醫的藥物性皮炎。其特點是:

①發病前有用藥史,原因除去則易治癒;

②有一定的潛伏期;

③發病突然,自覺灼熱瘙癢;

④皮損分布除固定型藥疹外,多呈全身性、對稱性,皮損多形性。

 

應與疫痧、麻疹相鑒別。濕毒蘊膚證,治宜清熱利濕解毒,方用革蘚滲濕東加減;

熱霉人營證,治宜清營解毒,方用清營東加減;氣陰兩虛證,治宜益氣養陰清熱,方用增液湯合益胃東加減。

外治以清熱利濕、收斂止癢為原則,酌情選用爐甘石洗劑、三黃洗劑、青黛散、黃連膏外塗及中藥濕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