癮疹

 

癮疹是一種皮膚出現紅色或蒼白風團,時隱時現的瘙癢性、過敏性皮膚病。

《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云:「此證俗名鬼飯疙瘩,由汗出受風,或露臥乘涼,風邪多中表虛之人。

 

初起皮膚作癢,次發扁疙瘩,形如豆辦,堆累成片,日癢甚者,宜服秦艽牛蒂湯,夜癢重者,宜當歸飲子服之。」

本病以皮膚上出現瘙癢性風團,發無定處,驟起驟退,消退後不留任何痕迹為臨床特徵。

一年四季均可發病,老幼都可罹患,約有15%∼20%的人一生中發生過本病。

臨床上可分為急性和慢性,急性者驟發速愈,慢性者可反覆發作。

中醫古代文獻又稱風瘩癌、風疹塊、風疹等。本病相當於西醫的蕁麻疹。

 

[病因病機]

 

本病總因稟賦不耐,人體對某些物質過敏所致。可因衛外不固,風寒、風熱之邪客於肌表;

或因腸胃濕熱郁於肌膚;或因氣血不足,虛風內生;或因情志內傷,沖任不調,肝腎不足,而致風邪搏結於肌膚而發病。

 

[診斷]

 

皮膚上突然出現風團,色白或紅或正常膚色;大小不等,形態不一;局部出現,或泛發全身,或稀疏散在,或密集成片;

發無定時,但以傍晚為多。風團成批出現,時隱時現,持續時間長短不一,但一般不超過24小時,消退後不留任何痕迹,

部分患者一天反覆發作多次。自覺劇癢、燒灼或刺痛。

部分患者,搔抓後隨手起條索狀風團;

 

少數患者,在急性發作期,出現氣促、胸悶、呼吸困難、噁心嘔吐、腹痛腹瀉、心慌心悸。

急性者,發病急來勢猛,風團驟然而起,迅速消退,瘙癢隨之而止;

慢性者,反覆發作,經久不愈,病期多在l2個月以上,甚至更久。

 

[鑒別診斷]

 

一、水疥好發於兒童,多見於春夏秋季,好發部位為四肢、腰腹部、臀部,

典型皮損為紡錘形丘疹,色紅,長軸與皮紋平行,中央常有針尖大小的紅斑或水皰,瘙癢劇烈。

 

二、貓眼瘡可發生於任何年齡,春秋季多見,好發於手足背、掌底、四肢伸側等處,

皮損呈多形性,有紅斑、丘疹、風團、水皰、大皰等,常兩種以上皮損同時存在,典型皮損為貓眼,即虹彩狀,色暗紅或紫紅。

 

[辨證論治]

 

一、內治法

 

(一)風熱犯表風團鮮紅,灼熱劇癢,遇熱則皮損加重;伴發熱惡寒,咽喉腫痛;舌質紅,苔薄白或薄黃,脈浮數。

 

辨證分析:風熱之邪客於肌膚,外不得透達,內不得疏泄,故風團鮮紅、灼熱,遇熱則皮損加重;

風盛則劇癢;營衛不和則發熱惡寒;風熱壅肺卿咽喉腫痛;舌紅、苔薄黃或薄白、脈浮數為風熱犯表之象。

 

治法:疏風清熱土

 

方藥:消風散加減。

 

(二)風寒束表風團色白,遇風寒加重,得暖則減,口不渴;舌質淡,苔白,脈浮緊。

 

辨證分析:白色主寒,風性瘙癢,風寒外襲,營衛不和,故風團色白,皮膚瘙癢;

寒性陰冷,故皮損得熱則減,遇寒加重;陰津未傷,故口不渴;舌質淡、苔白、脈浮緊為風寒束表之象。

 

治法:疏風散寒。

 

方藥:桂枝湯或麻黃桂枝各半東加減。

 

(三)血虛風燥風團反覆發作,遷延月久,午後或夜間加劇;伴心煩易怒,口乾,手足心熱;舌紅少津,脈沉細。

 

辨證分析:血虛日久則肌膚失養,化燥生風,風氣搏於肌膚,故風團、瘙癢反覆遷延日久;

津血同源,血虛亦致陰血不足,虛火內生,故伴心煩易怒,口乾,手足心熱;

虛熱內擾陰分則午後或夜間症状加劇;舌紅少津、脈沉細為血虛津傷、虛熱內生之象。

 

治法:養血祛風潤燥。

 

方藥:當歸飲子加減。

 

二、外治法

 

(一)香樟木、蠶砂各3060g,煎水外洗。

 

(二)爐甘石洗劑外搽。

 

[其他療法]

 

一、針刺皮損發於上半身者,取曲池、內關;發於下半身者,取血海、足三里、三陰交;

發於全身者,配風市、風池、大腸俞等。手法:除血虛風燥證外,其他均用瀉法。

耳針取神門、肺區、枕部、肝區、脾區、腎上腺、皮質下等穴,針刺後留針1小時,每次選2-3穴。

 

二、放血分別在雙耳尖、雙中指尖、雙足趾尖經常規消毒後,用三棱針刺之,擠出少許血液。

 

三、西醫治療對急性者,可選用抗組胺製劑、鈣劑、硫代硫酸鈉等。

病情嚴重者,可短期內應用皮質類固醇激素,如地塞米松、氫化可的松。

若出現喉頭水腫,呼吸困難,應給予01%腎上腺素皮下或肌肉注射,靜脈注射地塞米松。若出現窒息,應行緊急氣管切開術。

 

[預防與調攝]

 

1.儘可能找出病因並去除之。

 

2.禁食辛辣、魚腥等物。

 

3.避風寒,調情志,慎起居。

 

[結語]

 

癮疹相當於西醫的蕁麻疹。其特點是皮膚上出現瘙癢性風團,發無定處,驟起驟退,消退後不留任何痕迹。

應與水疥、貓眼瘡相鑒別。風熱犯表證,治宜疏風清熱,方用消風散加減;

風寒束表證,治宜疏風散寒,方用桂枝湯或麻黃桂枝各半東加減;

血虛風燥證,治宜養血祛風潤燥,方用當歸飲子加減。

 

牛皮癬

 

牛皮癬是一種患部皮膚狀如牛項之皮,厚而且堅的慢性瘙癢性皮膚病。

在中醫文獻中,因其好發於頸項部,故稱為攝領瘡;因其纏綿頑固,故亦稱為頑癬。

《諸病源候論.攝領瘡候》云:「攝領瘡,如癬之類,生於項上癢痛,衣領拂著即劇,是衣領揩所作,故名攝領瘡也。」

《外科正宗.頑癬》云:「牛皮癬如牛項之皮,頑硬且堅.抓之如朽木。」

本病以皮膚局限性苔蘚樣變,伴劇烈瘙癢為臨床特徵。好發於青壯年。

慢性經過,時輕時重,多在夏季加劇,冬季緩解。相當於西醫的神經性皮炎。

 

[病因病機]

 

初起多為風濕熱之邪阻滯肌膚,或頸項多汗,硬領摩擦等所致;

病久耗傷陰液,營血不足,血虛生風生燥,肌膚失養而成;

血虛肝旺,情志不遂,鬱悶不舒,或緊張勞累,心火上炎,以致氣血運行失職,凝滯肌膚,每易成誘發的重要因素,且致病情反覆發作。

 

總之,情志內傷、風邪侵襲是本病發病的誘發因素,營血失和、經脈失疏、氣血凝滯則為其病機。

 

[診斷]

 

好發於頸部、肘部、骶部及小腿伸側等處。常呈對稱性分布,亦可沿皮神經分布呈線狀排列。

 

皮損初起為有聚集傾向的多角形扁平丘疹,皮色正常或略潮紅,表面光澤或覆有菲薄的糠皮狀鱗屑,

以後由於不斷地搔抓或摩擦,丘疹逐漸擴大,互相融合成片,繼之則局部皮膚增厚,紋理加深,互相交錯,

表面乾燥粗糙,並有少許灰白色鱗屑,而呈苔蘚樣變,皮膚損害可呈圓形或不規則形斑片,邊界清楚,觸之粗糙。

由於搔抓,患部及其周圍可伴有抓痕、出血點或血痂,其附近也可有新的扁平小丘疹出現。

 

自覺陣發性奇癢,被衣摩擦與汗漬時更劇,入夜尤甚,搔之不知痛楚。

情緒波動時,瘙癢也隨之加劇。因瘙癢可影響工作和休息,患者常伴有失眠、頭昏、煩躁症状。

 

本病病程緩慢,常數年不愈,反覆發作。

 

臨床上按其發病部位、皮損多少分為泛髮型和局限型兩種。

局限型,皮損僅見於頸項等局部,為少數境界清楚的苔蘚樣肥厚斑片;

泛發型,分布較廣泛,好發於頭、四肢、肩腰部等處,甚至泛發全身各處,皮損特點與局限型相同。

 

[鑒別診斷]

 

一、慢性濕瘡多有皮膚潮紅、丘疹、水皰、糜爛、滲出等急性濕瘡的發病過程,

皮損以肥厚粗糙為主,伴有出疹、水皰、糜爛、滲出,邊界欠清,病變多在四肢屈側。

 

二、皮膚澱粉樣變多發在背部和小腿伸側,皮膚為高粱米大小的圓頂丘疹,色紫褐,質較硬,密集成群,角化粗糙。

 

三、白疙皮損基底呈淡紅色,上覆以銀白色糠秕狀鱗屑,剝去後有薄膜現象和點狀出血。

 

[辨證論治]

 

一、內治法

 

(一)肝鬱化火皮損色紅,伴心煩易怒,失眠多夢,眩暈心悸,口苦咽干;舌邊尖紅,脈弦數。

 

辨證分析:情志內傷,肝鬱氣滯;,郁久化火,肝膽火盛,熏蒸肌膚,故見皮損色紅;

火熱內擾則心悸,心煩易怒,失眠多夢;膽氣循經上溢則口苦;津為火灼則咽干;舌紅、脈弦數為肝經化火之象。

 

治法:清肝瀉火。

 

方藥:龍膽瀉肝湯加減。

 

(二)風濕蘊膚皮損呈淡褐色片狀,粗糙肥厚,劇癢時作,夜間尤甚;苔薄白或白膩,脈濡而緩。

 

辨證分析:風濕之邪蘊結於肌膚,經絡失疏,局部氣血凝滯,肌膚失養,故皮損呈淡褐色片狀,粗糙肥厚;

風盛則癢;擾於陰分則夜間尤甚;苔薄白或白膩、脈濡而緩為風濕蘊膚之象。

 

治法:疏風利濕。

 

方藥:消風散加減。

 

(三)血虛風燥皮損灰白,抓如枯木,肥厚粗糙似牛皮;伴心悸怔仲,失眠健忘,女子月經不調;舌淡,脈沉細。

 

辨證分析:血虛生風化燥,肌膚失養,故皮損灰白,抓如枯木,肥厚粗糙似牛皮;

血虛,心神失養,故心悸怔仲,失眠健忘;女子以血為用,血虛經血乏源,故月經不調;舌淡、脈沉細為血虛之象。

 

治法:養血祛風潤燥。

 

方藥:四物消風飲或當歸飲於加減。

 

二、外治法

 

以止癢為原則。

 

(一)皮損較薄者,外塗2號癬藥水、斑蝥醋、百部酊、川槿皮酊等,每天數次。

 

(二)皮損較厚者,外塗潤膚膏、黑油膏、藜蘆膏等,每天數次。

 

[其他療法]

 

一、針刺療法常取穴曲池、血海;備用穴為合谷、三陰交。中強刺激,每天1次,留針1530分。

 

二、梅花針苔蘚樣變明顯者,可用梅花針叩擊皮損,以少量滲血為度,每天1次。

 

[預防與調攝]

 

1.忌食煙、酒、辣椒等刺激性食物,禁用手搔抓及熱水燙洗。

 

2.內衣宜穿棉布製品,不宜穿過硬的衣服,以免刺激皮膚。

 

3.保持心情舒暢,避免精神刺激。

 

[結語]

 

牛皮癬相當於西醫的神經性皮炎。其特點是皮膚局限性苔蘚樣變,伴劇烈瘙癢。

應與慢性濕瘡、皮膚澱粉樣變、白疙相鑒別。肝鬱化火證,治宜清肝瀉火,方用龍膽瀉肝東加減;

風濕蘊膚證,治宜疏風利濕,方用消風散加減;血虛風燥證,治宜養血祛風潤燥,方用四物消風飲或當歸飲子加減。

外治以止癢為原則,可選用2號癬藥水、斑蝥醋、百部酊、川槿皮酊、潤膚膏、黑油膏等。

 

風瘙癢

 

風瘙癢是指無原發性皮膚損害,而以瘙癢為主要症状的皮膚感覺異常性皮膚病。

中醫文獻中又稱之為風癢、血風瘡、癢風、穀道癢、陰癢等。

 

《諸病源候論》云:「風瘙癢者,是體虛受風,風人腠理,與氣血相搏,而俱往來於皮膚之間。

邪氣微,不能衝擊為痛,故但瘙癢也。」本病以自覺皮膚陣發性瘙癢,

搔抓後常出現抓痕、血痂、色素沉著和苔蘚樣變等繼發性皮損為臨床特徵。

 

臨床上可分為局限性和泛發性兩種。局限性者,以陰部、肛門周圍瘙癢最多;

泛發性者,則多泛發全身。本節僅介紹泛發性者。

本病多見於老年及青壯年,好發於冬季,少數也可夏季發病。相當於西醫的皮膚瘙癢症。

 

[病因病機]

 

稟性不耐,血熱內蘊,外邪侵襲,致血熱生風而癢;

或因病久、年老體弱,氣血虧虛,風邪乘虛外襲,血虛生風,肌膚失養而癢;

或為飲食不節,嗜食辛辣炙博、醇酒油膩,損傷脾胃,濕熱內生,日久化熱生風,內不得疏泄,外不得透達,佛郁於肌膚而發;

或由情志內傷,五志化火,血熱內蘊,化熱動風而成。

 

[診斷]

 

瘙癢為本病的主要症状,瘙癢為陣發性,白天輕,夜間重,亦因飲酒、情緒變化、受熱、搔抓、摩擦後發作或加重。

無原發性皮損,由於連續反覆搔抓,可引起抓痕、表皮剝脫和血痂,日久皮膚可出現肥厚、苔蘚樣變、色素沉著以及濕疹樣變。

 

患者常因瘙癢而致失眠或夜寐不安,白天精神不振,甚至影響食慾。

 

發生在秋末及冬季,因氣溫驟冷所誘發者常因瘙癢而致失眠或夜寐不安,稱冬季風瘙癢,一般春暖可愈;

發於夏季,由溫熱所誘發者,稱夏季風瘙癢,入冬則輕。

 

[辨證論治]

 

一、內治法

 

(一)風熱血熱青年患者多見,病屬新起,症見皮膚瘙癢劇烈,遇熱更甚,皮膚抓破後有血痂;

伴心煩,口乾,小便黃,大便於結;舌淡紅,苔薄黃,脈浮數。

 

辨證分析:風熱外襲,或血熱生風,風盛阻於肌膚,故皮膚瘙癢劇烈;

因於熱邪,故遇熱癢甚;血熱生風則皮膚抓破後有血痂;

熱擾心神則心煩;熱邪傷津,津不上承而口乾,腸道津虧則大便於結;

熱移小腸則小便色黃;舌淡紅、苔薄黃、脈浮數為風熱之象。

 

治法:疏風清熱涼血。

 

方藥:消風散合四物湯加減。血熱甚者,加丹皮、紫草以涼血清熱;風盛者,加全蠍、防風以祛風止癢。

 

(二)濕熱蘊結瘙癢不止,抓破後脂水淋漓;伴口乾口苦,胸脅悶脹,小便黃赤,大便秘結;舌紅,苔黃膩,脈滑數。

 

辨證分析:飲食不節,脾失健運,濕熱內生,蘊結於肌膚,化熱生風,內不得疏泄,外不得透達,故見皮膚瘙癢不止,抓破後脂水淋漓;

肝膽實熱則口苦口乾,胸脅悶脹,小便黃赤,大便秘結;舌紅、苔黃膩、脈滑數為濕熱蘊結之象。

 

治法:清熱利濕止癢。

 

方藥:龍膽瀉肝湯加減。

 

(三)血虛肝旺以老年人為多見,病程較長,皮膚乾燥,抓破後血痕累累;伴頭暈眼花,失眠多夢;舌紅,苔薄,脈細數或弦數。

 

辨證分析:年老氣血不足或久病耗傷陰血,皆可致血虛肝旺,生風化燥,肌膚失養,故見皮膚乾燥、瘙癢;

病程較長,反覆搔抓,故抓破後血痕累累;血虛肝旺則頭暈眼花,失眠多夢;舌紅、苔薄、脈細數或弦數為血虛肝旺之象。

 

治法:養血潤燥,祛風止癢。

 

方藥:地黃飲子、當歸飲子加減。體虛年老者,重用黃芪、党參以補氣;

瘙癢甚者,加全蠍、地骨皮以止癢;皮膚肥厚脫屑者,加阿膠、丹參以養血活血。

 

二、外治法

 

(一)周身皮膚瘙癢者,可選用百部酊、苦參酒外搽,每天數次。

 

(二)皮損有濕疹樣變者,用.三黃洗劑外搽,每天4-5次;苔蘚樣變者,用黃柏霜外塗,每天3次。

 

(三)各型皮膚瘙癢,可用藥浴或熏洗、熏蒸療法。

如苦參片、白鮮皮、百部、蛇床子、地膚子、地骨皮、花椒等煎水作全身熏浴,或礦泉浴等。

 

(四)皮膚乾燥發癢者,可外用各種潤膚膏薄搽。

 

[預防與調攝]

 

1.忌食辛辣、魚腥發物,忌飲酒,多食蔬菜、水果。

 

2.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搔抓、摩擦或熱水燙洗,忌用鹼性強的肥皂洗澡。

 

3.內衣要柔軟寬鬆,宜穿棉織品,不宜穿毛織品。

 

[結語]

 

風瘙癢相當於西醫的皮膚瘙癢症。其特點是皮膚陣發性瘙癢,搔抓後出現抓痕、血痂、色素沉著和苔蘚樣變等繼發性皮損。

臨床上可分為局限性和泛發性兩種。風熱血熱證,治宜疏風清熱涼血,方用消風散合四物東加減;

濕熱蘊結證,治宜清熱利濕止癢,方用龍膽瀉肝東加減;

血虛肝旺證,治宜養血潤燥、祛風止癢,方用地黃飲於、當歸飲子加減。

外治可根據不同皮損,分別選用百部酊、苦參酒、三黃洗劑、黃柏霜等外搽。

 

風熱瘡

 

風熱瘡是一種斑疹色紅如玫瑰,脫屑如糠秕的急性自限性皮膚病。

中醫文獻中又稱之血疳瘡、風癬、母子瘡等。

《外科正宗》云:「風癬如雲朵,皮膚嬌嫩,抓之則起白屑。……初起消風散加浮萍一兩,蔥豉作引,取汁發散。

久者服首烏丸、蠟礬丸,外搽大黃膏,用槿皮散選而用之,亦可漸效。」

 

《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云:「風癬,即年久不愈之頑癬也,搔之痹頑,不知痛癢。」

本病以淡紅色或黃褐色圓形或橢圓形斑,其長軸與皮紋一致,上覆以糠秕狀鱗屑,先有母斑後有子斑為臨床特徵。

好發於春秋季節,多見於青壯年。有自限性,一般4-6周可自行消退,

但也有少數患者病程長達2-3個月,甚至更長時間。相當於西醫的玫瑰糠疹。

 

[病因病機]

 

過食辛辣炙博,或情志抑鬱化火,導致血分蘊熱,

熱傷陰液而化燥生風,復感風熱外邪,內外合邪,風熱凝滯,鬱閉肌膚,閉塞腠理而發病。

 

[診斷]

 

部分患者皮損發生前可有全身不適、頭痛咽痛等前驅症状。

皮損初發時常於軀幹或四肢出現一橢圓形或圓形淡紅或黃褐色斑片,直徑約3-5cm,邊緣不整齊,

上覆以少量粘著性糠秕狀鱗屑,長軸與皮紋或肋骨平行,此即為母斑,或稱先驅斑,母斑大多為1個,但亦可能為2-3個。

母斑出現1—2周後,即在軀幹及四肢近端出現多數與母班相同而形狀較小的紅斑,稱為子斑或繼發斑。

子斑出現後,母斑顏色變得較為暗淡,皮損顏色不一,自鮮紅至褐色、褐黃色或灰褐色不等。

好發於胸、背、腹、四肢近端及頸部,尤以胸部兩側多見,少數也可見於股上部,但顏面、小腿一般不發生,粘膜偶有累及。

 

患者有不同程度瘙癢,少數完全不癢。

一般無全身症状,但也有部分患者有周身不適,頭痛咽痛,輕度發熱,頸或腋下空格核腫大等全身症状。

 

本病有自限性,一般經4-6周皮損可自然消失,

遺留暫時性色素減退或沉著斑,少數病例可遷延2-3個月,甚至更長時間才能痊癒,愈後一般不再複發。

 

[鑒別診斷]

 

一、紫白癜風多發於胸背、頸側、肩胛等處,皮損為黃豆到蠶豆大小的斑片,微微發亮,

先淡紅或赤紫,將愈時呈灰白色斑片。—.般無自覺症状,或有輕度瘙癢。真菌檢查陽性。

 

二、圓癬皮損數目少,呈環形。中心有自愈傾向,周邊有丘疹、水皰。真菌檢查陽性。

 

[辨證論治

 

一、內治法

 

(一)風熱蘊膚證發病急驟,皮損呈圓形或橢圓形淡紅斑片,中心有細微皺紋,表面有少量糠秕狀鱗屑;

伴心煩口渴,大便於,尿微黃;舌紅,苔白或薄黃,脈浮數。

 

辨證分析:血分蘊熱,復感風熱,風熱蘊結於肌膚,故發病急驟,皮損呈圓形或橢圓形淡紅色斑片;

風熱傷津,膚失潤養,故皮損中心有細微皺紋,表面有少量糠秕狀鱗屑;

心煩口渴、大便於、尿微黃為臟腑有熱之徵;舌紅、苔黃、脈浮數為風熱蘊膚之象。

 

治法:疏風清熱止癢,

 

方藥:消風散加減。瘙癢甚者,加白鮮皮、地膚子以祛風止癢。

 

(二)風熱血燥證斑片鮮紅或紫紅,鱗屑較多,瘙癢劇烈,伴有抓痕、血痂;舌紅,苔少,脈弦數。

 

辨證分析:風熱久羈,內人營血。

傷陰化燥,故斑片鮮紅或紫紅,鱗屑較多,瘙癢劇烈,伴有抓痕、血痂;舌紅、苔少,脈弦數為風熱血燥之象。

 

治法:涼血清熱,養血潤燥。

 

方藥:涼血消風東加減、血熱甚者,加水牛角以涼血清熱。

 

二、外治法

 

(—)以5%一10%硫黃膏處塗或三黃洗劑、2號癬藥水、復方蛇床子洗劑等外搽,每天3-4次。

 

(二)苦參、蛇床子,土茯苓各30g,川椒lg,明礬15g,煎水外洗,每天1次。

 

[預防與調攝]

 

1.注意皮膚清潔衛生,避免風邪外襲。

 

2.皮膚忌用熱水燙洗,避免搔抓,忌用刺激性的外用藥物。

 

3.忌食辛辣、魚腥發物。

 

[結論]

 

風熱瘡相當於西醫的玫瑰糠疹。

其特點是淡紅色或黃褐色斑,其長軸與皮紋一致,上覆以糠秕狀鱗屑,先有母斑後有子斑。

應與紫白癜風、圓癬相鑒別。風熱蘊膚證,治宜疏風清熱止癢,方用消風散加減;

風熱血燥證,治宜涼血清熱、養血潤燥,方用涼血消風東加減。

外治可選用硫黃膏外塗,三黃洗劑、2號癬藥水外搽或中藥外洗。

 

白疙

 

白疙是一種易於複發的慢性紅斑鱗罔性皮膚病。

《外科大成》云:「白它,膚如疹疥,色白而癢,搔起白庀.俗稱蛇蝨,由風邪客於皮膚,血燥不能榮養所致。」

《外科證治全書》云:

「白瘧,一名它風,皮膚燥癢,起如疹疥而色白,搔之屑起,漸至肢體枯燥拆裂,血出痛楚,十指間皮厚而莫能搔癢。

因歲金大過,至秋深燥金用事,易得此證,多患於血虛體瘦之人。」

本病以皮膚上出現紅色丘疹或斑塊,上覆以多層銀白色鱗屑為臨床特徵:

男性多於女性,北方多於南方,春冬季易發或加重,夏秋季多緩解,在自然人群中的發病率為0.1%一3%,本病相當於西醫的銀屑病。

 

[病因病機]

 

總因營血虧損,化燥生風,肌膚失養所致。

初起多為風寒或風熱之邪侵襲肌膚,以致營衛失和,氣血不暢,阻於肌表而發;

或兼濕熱蘊積,外不能宣洩,內不能利導,阻於肌表而發。

 

病久則氣血耗傷,血虛風燥,肌膚失養,病情更為顯露:

或因營血不足,氣血循行受阻,以致瘀阻肌表而成;或稟賦不足。肝腎虧虛,沖任失調,更使營血虧損。

 

西醫對本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明了,一般認為發病與遺傳、感染、代謝、內分泌、免疫等多種因素有關。

 

[診斷]

 

根據臨床表現一般分為尋常型、膿皰型、關節型和紅皮型4種類型。

 

一、尋常型臨床最多見,

發病較急,皮損初起為紅斑、丘疹,逐漸擴大融合成片,邊緣清楚,上覆以多層銀白色糠秕狀鱗閣,輕輕颳去鱗屑.

可見一層淡紅色發亮的薄膜,稱薄膜現象:刮除薄膜後可見小出血點,稱為點狀出血現象,為本病特徵性皮損,

在進行期皮膚外傷或注射針孔處常出現相同損害,稱為同形反應;

皮損發生在皺摺部位則易造成浸漬、皸裂。

皮損可累及全身,但以頭皮、軀幹、四肢伸側多見。

初發病多在青壯年,多數患者冬重夏輕,病程較長,常反覆發作。按臨床表現一般可分為三期:

 

(一)進行期皮損色紅,不斷有新的皮損出現,原有皮損逐漸擴大,炎症浸潤明顯,鱗屑增厚,瘙癢較劇,易產生同形反應。

 

(二)靜止期皮損穩定,無新的皮損出現,舊的皮損經久不退。

 

(三)恢復期皮損減少,變平,逐漸消退,留有色素沉著或色素沉著斑。

 

組織病理學改變主要為顯著角化不全,可見MIo膿腫,顆粒層變薄或消失,棘層增厚,表皮突延長,深入真皮。

真皮乳頭呈杵狀向表皮內上伸。真皮淺層血管周圍淋巴細胞浸潤。

 

二、膿皰型臨床少見,可繼發於尋常型,亦可為原發性。臨床上可分為泛發性和掌跖膿皰型兩種:

 

(一)泛發性膿皰型皮損特點為在紅斑上出現群集性淺表的無菌性膿皰,膿皰如粟粒,可融合成膿湖。

皮損可泛發軀幹及四肢,口腔粘膜亦可受累,常見溝紋舌。

可伴高熱、關節腫痛等全身症状。病情好轉後可出現典型白疙的皮損,病程長達數月或更久,常易複發,預後較差。

 

實驗室檢查:血白細胞增高,血沉加快,可有低蛋白血症及低鈣血症。

 

(二)掌跖膿皰型皮損好發於掌跖部,

皮損為在紅斑基礎上出現多數粟粒大小的膿皰,12周後自行乾涸,形成黃色屑痂或小鱗屑,

以後又在鱗屑下出現小膿皰,反覆發作,逐漸向周圍擴展。一般情況良好。

 

組織病理學檢查:表皮內海綿狀膿皰,皰內多數嗜中性粒細胞,膿皰多位於棘細胞上層。

真皮淺層血管擴張,周圍有淋巴細胞和組織細胞及少量中性粒細胞浸潤。

 

三、關節炎型除有紅斑、鱗屑外,還伴有關節炎的表現,

以侵犯遠端指趾關節為主,常不對稱,亦可侵犯大關節和脊柱。

受累關節紅腫、疼痛,重者可有關節腔積液、強直、關節畸形。

 

實驗室檢查:類風濕因子陰性,血沉增快,X線檢查見有類似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骨關節破壞。

 

四、紅皮病型常由尋常型治療不當或膿皰型消退過程中轉變而成。

表現為全身皮膚瀰漫性潮紅、腫脹和脫屑,在潮紅的皮膚中可見片狀正常的。皮島」。

可伴有發熱、畏寒、頭痛及關節痛、淋巴結腫大等全身症状。

病程較長,可數月或數年不愈。治癒後,可有典型的白疙皮損。

 

組織病理學檢查:除白疙的病理改變外,與慢性皮炎相似,

呈明顯的角化不全,顆粒層消失,棘層肥厚,上皮腳延長,

表皮細胞內及細胞間水腫,真皮淺層水腫,血管擴張充血,周圍炎性細胞浸潤。

 

[鑒別診斷]

 

一、慢性濕瘡多發於屈側,有劇癢,鱗屑少且不呈銀白色,皮膚肥厚,苔蘚樣變及色素沉著等同時存在,無薄膜現象及點狀出血現象。

 

二、白屑風損害邊界不清,基底部淡紅,鱗屑少而呈油膩性,帶黃色,颳去後不呈點狀出血,無束狀發,日久有脫髮,好發於頭皮及顏面部。

 

[辨證論治]

 

一、內治法

 

(一)風熱血燥皮損鮮紅,皮損不斷出現,紅斑增多,颳去鱗屑可見發亮薄膜,點狀出血,有同形反應;

伴心煩,口渴,大便干,尿黃;舌紅,苔黃或膩,脈弦滑或數。

 

辨證分析:風熱皆為陽邪,其性乾燥,風熱相搏,伏於營血,發於肌膚,

故見皮損鮮紅,皮損不斷出現,紅斑增多,颳去鱗屑可見發亮的薄膜,有點狀出血,有同形反應;

血熱心神被擾,故心煩;陽邪耗傷陰津則口渴,大便乾燥,尿黃;舌紅;、苔黃或膩、脈弦滑或數為風熱血燥之象。

 

治法:清熱解毒,涼血活血。

 

方藥:犀角地黃湯或涼血地黃東加減。

 

(二)血虛風燥皮損色淡,部分消退,鱗屑較多;伴口乾,便於;舌淡紅,苔薄白,脈細緩。

 

辨證分析:久病體虛,陰血虧損,肌膚失養,故皮損色淡,鱗屑較多;

陰血不足,津虧失潤則口乾、便干;舌淡紅、苔薄白、脈細緩為血虛風燥之象。

 

治法:養血和血,祛風潤燥。

 

方藥:四物湯合消風散加減。

 

(三)瘀滯肌膚皮損肥厚浸潤,顏色暗紅,經久不退;舌紫暗或有瘀斑、瘀點,脈澀或細緩。

 

辨證分析:病邪久蘊肌膚,氣血運行不暢,經絡瘀滯不通,肌膚失養,

故皮損肥厚浸潤,顏色暗紅,經久不退;舌紫暗或有瘀斑、瘀點,脈澀或細緩為瘀滯肌膚之象。

 

治法:活血化瘀。

 

方藥:桃紅四物湯酌加三棱、莪術、澤蘭、菝葜、半枝蓮等。

 

以上各型可選用中成藥抗銀片、青黛丸、雷公藤件.、昆明山海棠片等內服。

 

二、外治法

 

(一)最好用枯礬藥浴(枯礬1208,野菊花250g,側柏葉250g,花椒120g,芒硝500g,煎水淋浴或泡洗)

以除去磷屑,增強外用藥物療效,但紅皮病型不宜用。

 

(二)進行期和紅皮病型,可選用青黛散麻油調搽,或以黃連膏、5%∼l0%硼酸軟膏外搽。

 

(三)靜止期用5%一10%硫黃軟膏或1096煤紅膏外搽。

 

(四)慢性肥厚性皮損,用5%一10%硫黃軟膏、雄黃膏、瘋油膏或2號癬藥水外搽。

 

[預防與調攝]

 

1.忌食辛辣、香燥、醇酒、羊肉、狗肉、魚蝦等發物。

 

2.進行期和紅皮病型,不宜用刺激性強的外用藥物。

 

3.加強體育鍛煉,養成合理的飲食、起居等生活習慣,避風寒、風熱,調情志。

 

[結論]

 

白疙相當於西醫的銀屑病,其特點是皮膚上出現紅色丘疹或斑塊,上覆以多層銀白色鱗屑。

應與慢性濕瘡、白屑風相鑒別。

風熱血燥證,治宜清熱解毒、涼血活血,方用犀角地黃湯或涼血地黃東加減;

血虛風燥證,治宜養血和血、祛風潤燥,方用四物湯合消化散加減;

瘀滯肌膚證,治宜活血化瘀,方用桃紅四物東加減。

外治酌情選用5%∼10%硫黃軟膏、雄黃膏、瘋油膏、5%∼10%的硼酸軟膏、青黛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