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腫

 

股胂是深部靜脈血栓形成和炎性病變所引起的一種疾病。

其特點是多有長期臥床、分娩或手術史,患肢腫脹、疼痛,皮溫升高,淺表靜脈顯露四大症状。

相當於西醫的血栓性深靜脈炎。本病最大的危害是靜脈血栓脫落後引起肺梗塞或肺栓塞。好發於下肢髂股靜脈和股膕靜脈。

 

[病因病機]

 

多由久臥,久坐,產後,腹部或盆腔手術,外傷等後制動,氣血運行滯緩,或外傷手術損傷筋脈,

氣血運行不暢,以致瘀血阻於絡道,脈絡滯塞不通,營血迴流受阻溢於脈外,流注下肢而成。

 

[診斷]

 

多有長期臥床、分娩、腹部或盆腔手術、外傷史,起病較急,主要表現為患肢疼痛腫脹,行走時加劇,發熱。

深靜脈行走區壓痛。淺靜脈怒張,由於靜脈血栓的部位不同,臨床上可出現不同的表現。

 

一、小腿血栓性深靜脈炎初起小腿腓腸肌腫脹疼痛,脛、足水腫,行走時小腿疼痛加劇,

局部皮溫升高,腓腸肌有壓痛。小腿伸直、足用力向背側屈曲時腓腸肌疼痛加劇,可有低熱。

 

二、股靜脈血栓性靜脈炎起病股內側疼痛,股部腫脹明顯,

小腿及足部可有輕度腫脹,股靜脈行走區有深壓痛,全身有發熱,甚至高熱。

 

三、髂股靜脈血栓性靜脈炎起病急,可先出現高熱和全身不適,

數小時內一側髂腹部及股部出現腫脹疼痛,皮色發白,甚則紫紺,皮溫升高,腫脹可自下腹、臀部下至整個患肢,

大腿內側股三角區有明顯壓痛。慢性期,腫脹減輕,腫脹區淺靜脈擴張,皮膚增厚,小腿色素沉著。

 

以上三種情況經積極治療,1個月左右可出現好轉,終不化膿,若突然出現胸痛、咳嗽咳血者,

多為血栓脫落出現肺梗塞;若突然劇烈胸痛、呼吸急促、出冷汗則有肺栓塞之可能。

若早期治療不當,血栓機化,可形成靜脈迴流障礙出現肢體腫脹的後遺症。

輔助檢查:急性期血白細胞總數增多。靜脈血流圖、超聲都卜勒、靜脈造影等檢查有助於診斷。

 

[鑒別診斷]

 

下肢癰為發生在下肢肌肉的化膿性疾病。

初起亦為患肢疼痛、腫脹,逐漸轉為紅腫,可見患側胯間畢核腫大,約5-7天釀膿時呈雞啄樣痛,按之應指,穿刺可抽到膿液。

全身有惡寒發熱等症状。外周血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明顯增高。

 

[辨證論治]

1)內治

 

濕熱下注證

 

證候:發病較急,表現為下肢粗腫,局部發熱、發紅,疼痛,活動受限;舌質紅,苔黃膩,脈弦滑。

 

治法:清熱利濕,活血化瘀。

 

方藥:四妙勇安東加味。患肢疼痛重者,重用金銀花,加蒲公英;

便秘者,加大黃、芒硝(沖服);全身發熱明顯者,加生石膏、知母;急性病人患肢粗腫脹痛嚴重者,重用活血化瘀藥物。

 

血脈瘀阻證

 

證候:下肢腫脹,皮色紫暗,有固定性壓痛,肢體青筋怒張;舌質暗或有瘀斑,苔白,脈弦。

 

治法:活血化瘀,通絡止痛。

 

方藥:活血通脈東加減。疼痛嚴重者,加王不留行、乳香、沒藥;局部壓痛拒按者,加三棱、莪術、水蛭等。

 

氣虛濕阻證

 

證候:表現為下肢腫脹日久,朝輕暮重,活動後加重,

休息抬高下肢後減輕,皮色略暗,青筋迂曲;倦怠乏力;舌淡邊有齒印,苔薄白,脈沉。

 

治法:益氣健脾,祛濕通絡。

 

方藥:參苓白朮散加味。

 

以上三證均可用丹參注射液2030ml加人0.9%生理鹽水250500ml中靜脈滴注,每日1次,15日為1個療程。

 

2)外治

 

①急性期可用芒硝加冰片外敷。用芒硝500g、冰片5g共研成粉狀,混合後裝入紗布袋中,

敷於患肢小腿肚及小腿內側,待布袋濕透後重新更換。

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髮病後連用數日,可減輕患肢疼痛等症状。

 

②慢性期可用中藥煎湯趁熱外洗患肢,可選用活血止痛散每日1次,每次3060分鐘。

 

2.其他療法

 

西醫治療深靜脈血栓形成主張早期(72小時內)手術取栓和溶栓及抗凝、祛聚、降黏、擴血管等療法。

對於急性肺栓塞和疼痛性股白腫、股青腫應採用中西醫結合方法積極救治。

 植入下腔靜脈濾過器以防止肺栓塞也是近年常用的方法之一。

 

預防與調護

 

1.高血脂患者飲食宜清淡,多食富含維生素及低脂食物,忌食油膩、肥甘、辛辣之品。

嚴格戒煙,積極參加體育鍛煉,肥胖者應減輕體重。

 

2.對高危病人(血液呈高凝狀態)應適當服用活血化瘀中藥或抗凝藥物。

 

3.術後病人應慎用止血藥物,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可適當墊高下肢或對小腿進行按摩,

使小腿肌肉被動收縮,或盡量早期下床活動,以利靜脈血液迴流。

 

4.患深靜脈血栓形成後應臥床休息,略抬高患肢,發病1個月內不宜進行劇烈活動,以防栓子脫落引起併發症。

對長期臥床的病人應鼓勵病人作足背屈活動,必要時可對小腿肌肉進行刺激以使小腿肌肉收縮,防止靜脈血栓形成。

 

5.發病後期可使用彈力繃帶,以壓迫淺靜脈,促進靜脈血液迴流。 

 

 [結語]

 

股腫是下肢深部靜脈血栓形成和炎性病變引起的一種疾病。

其臨床特點是:有長期臥床、分娩、腹部手術史,患肢腫脹疼痛,可伴發熱。應與下肢癰(疽)相鑒別。

 

脫疽

 

脫疽是指四肢末端壞死,嚴重時趾(指)節壞疽脫落的一種慢性周圍血管疾病。又稱脫骨疽。

其臨床特點是好發於四肢末端,以下肢多見,初起趾(指)間怕冷,蒼白,麻木,間歇性跛行,繼則疼痛劇烈,日久患趾;

(指)壞死變黑,甚至趾(指)節脫落。

在《靈樞.癰疽》中即有關於本病的記載,云:「發於足趾,名脫癰,其狀赤黑,.死之治;不赤黑,不死。

治之不衰,急斬之,不則死矣。」

本病相當於西醫學的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和動脈粥樣硬化閉塞症。

好發於青壯年男子,或老年人。我國北方較南方多見。

 

[病因病機]

 

主要由於脾氣不健,腎陽不足,又加外受寒凍,寒濕之邪入侵而發病。

脾氣不健,化生不足,氣血虧虛,內不能壯養臟腑;

外不能充養四肢。脾腎陽氣不足,不能溫養四肢,復受寒濕之邪,則氣血凝滯,經絡阻塞,

.不通則痛,四肢氣血不充,失於濡養則皮肉枯槁,壞死脫落。

若寒邪久蘊,則郁而化熱,濕熱浸淫,則患趾(指)紅腫潰膿。

熱邪傷陰,病久可致陰血虧虛,肢節失養,乾枯萎縮。

 

本病的發生與長期吸煙、外傷等因素有關。

 

總之,本病的發生以脾腎虧虛為本,寒濕外傷為標,而氣血凝滯、經脈阻塞為其主要病機。

 

[診斷]

 

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多發於寒冷季節,以2040歲男性多見;

常先一側下肢發病,繼而累及對側,少數患者可累及上肢;

患者多有受冷、潮濕、嗜煙、外傷等病史。

動脈粥樣硬化閉塞症多發於老年人(50歲以上)。根據疾病發展過程,臨床分為三期。

 

一期(局部缺血期)患肢末端發涼,怕冷,麻木,酸痛,間歇性跛行,

每行走500—1000m後覺患肢小腿或足底有酸脹疼痛感而出現跛行,休息片刻後症状緩解或消失,

再行走同樣或較短距離時,患肢酸脹疼痛出現。

 

隨著病情的加重,行走的距離越來越短。患足可出現輕度肌肉萎縮,皮膚乾燥,皮色變灰,

皮溫稍低於健側,足背動脈搏動減弱,部分患者小腿出現遊走性紅硬條索(遊走性血栓性淺靜脈炎)。

 

二期(營養障礙期),患肢發涼,怕冷,麻木,酸脹疼痛,間歇性跛行加重,出現靜息痛,夜間痛甚,難以人寐:

患者常抱膝而坐。患足肌肉明顯萎縮,皮膚乾燥,汗毛脫落,趾甲增厚,

且生長緩慢,皮膚蒼白或潮紅或紫紅,患側足背動脈搏動消失。

 

三期(壞死期)二期表現進一步加重,足趾紫紅腫脹,潰爛壞死,或足趾發黑,乾癟,呈下性壞疽。

壞疽可先為一趾或數趾,逐漸向上發展,合併感染時,則紅腫明顯,患足劇烈疼痛,全身發熱。

經積極治療,患足紅腫可消退,潰瘍可癒合,壞疽局限。

若壞疽發展至足背以上,則紅腫疼痛難以控制,病程日久,

患者可出現疲乏無力、不欲飲食、口乾、形體消瘦,甚則壯熱神昏。

 

根據肢體壞死的範圍,將壞疽分為三級:

一級壞疽局限於足趾或手指部位,二級壞疽局限於足跖部位,三級壞疽發展至踝關節及其上方。

 

本病發展緩慢,病程較長,常在寒冷季節加重,治癒後又可複發。

 

輔助檢查:肢體超聲多普勤、血流圖、甲皺微循環、動脈造影及血脂、血糖等檢查,

可以明確診斷,有助於鑒別診斷,了解病情嚴重程度。

 

[鑒別診斷]

 

一、糖尿病性壞疽患者有糖尿病多飲、多食、多尿等症状,化驗尿糖陽性,血糖增高,

局部為濕性壞疽,發展迅速,範圍較大,如不及時控制炎症,易至毒邪內陷。

 

二、雷諾氏病(肢端動脈痙攣證)多見於青年女性,上肢較下肢多見,好發於雙手,

每因寒冷和精神刺激雙手出現發涼蒼白,繼而紫紺、潮紅,最後恢復正常的三色變化(雷諾氏現象),患肢動脈搏動正常,一般不出現肢體壞疽。

 

[辨證論治]

 

一、內治法

 

(一)寒濕阻絡患趾(指)喜暖怕冷,麻木,酸脹疼痛,多走疼痛加劇,稍歇痛減,皮膚蒼白,觸之發涼,

趺陽脈搏動減弱;舌淡,苔白膩,脈沉細。

 

辨證分析:脾腎陽虛,感受寒濕之邪,內外相合,則患肢喜暖怕冷,皮膚蒼白;

寒濕阻絡,陽氣不能外達於四末,則麻木酸脹,觸之發涼;

寒濕內阻,氣血不行,多走時氣血更加瘀滯不達,故疼痛加劇;

寒濕阻絡,則跌陽脈搏動減弱;舌淡、苔白膩、脈沉細為陽虛寒盛之象。

 

治法:溫陽散寒,活血通絡。

 

方藥:陽和湯加減。

 

(二)血脈瘀阻患趾(指)酸脹疼痛加重,夜難人寐,步履艱難,患趾(指)皮色暗紅或紫暗,下垂更甚,

皮膚發涼乾燥,肌肉萎縮,趺陽脈搏動消失;舌暗紅或有瘀斑,苔薄白,脈弦澀。

 

辨證分析:寒邪凝滯,陽氣不布,氣血瘀滯,則患肢酸脹疼痛;

入夜陽氣內閉,故疼痛加劇;氣血瘀滯,肢末失養,則步履艱難,皮膚乾燥發涼,肌肉萎縮;

氣血瘀阻脈絡,則趺陽脈搏動消失;氣血瘀阻,則患趾(指)皮色暗紅或紫暗,舌暗紅或有瘀斑;弦脈主痛,澀脈主瘀滯。

 

治法:活血化瘀,通絡止痛。

 

方藥:桃紅四物湯加炮山甲、地龍、乳香、沒藥等。

 

(三)濕熱毒盛患肢劇痛,日輕夜重,局部腫脹,皮膚紫暗,浸淫蔓延,潰破腐爛,肉色不鮮;

身熱口乾,便秘溲赤;舌紅,苔黃膩,脈弦數。

 

辨證分析:氣血瘀滯,郁久化熱,或濕熱入侵,濕熱蘊結,則患肢劇痛,局部腫脹,皮色紫暗,

浸淫蔓延,潰破腐爛,肉色不鮮;熱盛傷陰,則身熱口乾,便秘溲赤;舌紅、苔黃膩、脈弦數為濕熱毒盛之象。

 

治法:清熱利濕,活血化瘀。

 

方藥:四妙勇安湯加連翹、黃柏、赤小豆、丹參、川芎、赤芍、牛膝等。

 

(四)熱毒傷陰皮膚乾燥,毫毛脫落,

趾(指)甲增厚變形,肌肉萎縮,趾(指)呈乾性壞疽;口乾欲飲,便秘溲赤;舌紅,苔黃,脈弦細數。

 

辨證分析:病邪郁久化熱,熱毒內盛傷陰,陰虛失養,則皮膚乾燥,毫毛脫落,趾(指)甲增厚變形,肌肉萎縮;

熱毒內盛,陰虛失養,則趾(指)呈乾性壞疽;陰虛則口乾欲飲,便秘溲赤;舌紅、苔黃、脈弦細數均為陰虛內熱之象。

 

治法:清熱解毒,養陰活血。

 

方藥:顧步東加減。

 

(五)氣陰兩虛病程日久,壞死組織脫落後瘡面久不癒合,肉芽暗紅或淡而不鮮;

倦怠乏力,不欲飲食,面色少華,形體消瘦;舌淡,少苔,脈細無力。

 

辨證分析:病久不愈,氣血兩虛,肢體失養,則瘡面久治不愈,肉色不鮮,形體消瘦;

氣血虧虛,則倦怠乏力;脾氣虧虛,則不欲飲食;舌淡、少苔、脈細無力乃氣血兩虛之象。

 

治法:益氣補陰。

 

方藥:黃芪鱉甲湯加減。

 

二、外治法

 

(一)未潰期可選用沖和膏、紅靈丹油膏外敷;

亦可用當歸15g,獨活30g,桑枝30g,威靈仙30g,煎水熏洗,每日1次;

亦可用附子、乾薑、吳茱萸各等份研末,蜜調,敷於患足湧泉穴,每日換藥1次,如發生藥疹即停用;

亦可用紅靈酒少許揉擦患肢足背、小腿,每次20分鐘,每日2次。

 

(二)已潰潰瘍面積較小者,可用上述中藥熏洗後,外敷生肌玉紅膏;

潰瘍面積較大,壞死組織難以脫落者,可先用冰片鋅氧油(冰片2g,氧化鋅油98g)軟化創面硬結痂皮,

按疏鬆程度,依次清除壞死痂皮,先除軟組織,後除腐骨,徹底的清創術必須待炎症完全消退後方可施行。

 

[其他療法]

 

一、手術療法

 

(一)壞死組織清除術待壞死組織與健康組織分界清楚,近端炎症控制後,可行壞死組織清除,骨斷面宜略短於軟組織斷面。

 

(二)壞死組織切除縫合術壞死組織與正常組織分界清楚,且近端炎症控制,血運改善,

可取分界近端切口,行趾(指)切除縫合術或半足切除縫合術。

 

(三)截肢術當壞死延及足背及踝部,可行小腿截肢術,壞疽發展至踝以上者,可行膝關節截肢術。

 

(四)植皮術潰瘍面較大時,可在創面乾淨、血運改善後行創面植皮術。

 

(五)血運重建術,採用開放或血管介入治療恢復肢體的血運,以改善肢體循環,阻止壞疽發生或降低截肢平面。

開放手術包括動脈血栓取栓術、動脈內膜剝脫術、動脈旁路移植術、靜脈動脈化等。

血管介入治療包括皮腔血管成形術,血管內支架成型術等。

 

(六)幹細胞移植術:幹細胞具有高度增殖和分化為體內各種幹細胞,注射入缺血肢體的肌肉中,對缺血肢體的血管新生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二、針灸療法

 

取足三里、陽陵泉、三陰交、承山、曲池、合谷、內關、肩寥等穴,每次取2-4穴。交替進行,每日1次。

 

三、劇烈疼痛的處理

 

脫疽最主要的自覺症状就是疼痛,嚴重者劇痛以至徹夜難眠,

因此有效的止痛治療成為治療脫疽的重要措施,除使用杜冷丁等止痛藥物外,可選用以下止痛方法。

 

(一)中藥麻醉中麻工號25-5mg(或中麻Ⅱ號2-3mg)加氯丙嗪25mg,用生理鹽水20mL於晚9時緩慢靜脈推注,

患者可入睡6-8小時,隔2-3天使用1次。治療時,患者應平臥,頭側位,去掉枕頭。施術後應密切觀察,注意護理。

 

(二)持續硬膜外麻醉在病室內,常規實施低位硬膜外麻醉,最好只麻醉患肢,可持續麻醉2-3天,

能消除疼痛,改善患肢腫脹,對全身情況的改善和實施手術均能起到良好作用。

 

四、單方驗方

 

(一)每日用毛冬青(毛披樹根)100200g煎水400mL,分2次口服。

 

(二)復方丹參注射液2-4mL肌肉注射,每日—2次;或復方丹參注射液20mL加入

 

10%葡萄糖溶液500mL中,靜脈滴注,每日1次,2-4周為1個療程。;

 

[預防與調攝]

 

1.禁止吸煙,少食辛辣炙博及醇酒之品。

 

2.冬季戶外工作時,注意保暖,鞋襪宜寬大舒適,每天用溫水泡洗雙足。

 

3.避免外傷。

 

4.患側肢體運動煅煉,可促進患肢側支循環。

方法是,患者仰臥,抬高下肢20—30分鐘,然後兩足下垂床沿4-5分鐘,

同時兩足及足趾向下、上、內、外等方向運動10次,再將下肢平放4-5分鐘,每日運動3次。壞疽感染時禁用。

 

[結語]

 

脫疽是四肢末端壞死,嚴重時趾(指)節壞疽脫落的一種慢性周圍血管疾病。

其臨床特點是:好發於下肢,初起足趾(指)間怕冷,蒼白,麻木,間歇性跛行,繼則疼痛加劇,日久患趾(指)變黑壞死脫落。

相當於西醫的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和動脈粥樣硬化閉塞症。

 

主要,病因病機為脾腎陽虛,寒濕侵襲,氣血瘀滯,肢體失養。

應與糖尿病壞疽和雷諾氏病相鑒別。寒濕阻絡證,治宜溫陽散寒、活血通脈,方用陽和東加減;

血脈瘀阻證,治宜活血化瘀、通絡止痛,方選桃紅四物東加味;

濕熱毒盛證,治宜情熱利濕、活血化瘀,方用四妙勇安東加味;

熱毒傷陰證,治宜清熱解毒、養陰活血,方用顧步東加減;

氣血兩虛證,治宜補益氣血,方用八珍東加減。

積極配合外治療法,準確掌握手術指征。戒煙、防寒和防止外傷是本病的重要預防措施。

凍瘡

 

凍瘡是指人體受寒邪侵襲所引起的全身性或局部性損傷。相當於西醫的凍傷。

局部性凍傷者病情較輕,以局部腫脹、麻木、痛癢、青紫,或起水皰,甚則破潰成瘡為主症;

全身性凍傷者病情較重,以體溫下降,四肢僵硬,甚則陽氣亡絕而死亡為主要持征。

 

[病因病機]

 

冬令時節或寒冷潮濕環境,加之平素氣血虛弱,或因飢餓,或因病後,或因靜坐少動,寒邪侵襲過久,

耗傷陽氣,以致氣血運行不暢,氣血瘀滯,而成凍瘡,重則肌膚腐爛。

此外,暴冷著熱,或暴熱著冷,也可致氣血瘀滯腐爛成瘡。若寒邪太重,耗傷陽氣太過,則可因陽氣耗竭而亡。

 

[診斷]

 

局部性凍瘡,主要發於手背、足跟、耳廓等暴露部位,多呈對稱性,輕者受凍部位皮膚先蒼白,繼而紅腫,

或有硬結、斑塊,邊緣掀紅,中央青紫,自覺灼痛,麻木,暖熱時自覺灼熱、癢痛。

重者則有大小不等的水皰或腫塊,皮膚淡白或暗紅,或轉紫色,疼痛劇烈,或感覺消失,

局部出現暗紅色血皰,血皰破潰後滲流膿血水,收口緩慢,常需12個月或更長時間。

 

根據凍傷的嚴重程度,將其分為三度。

 

Ⅰ度(紅斑性凍瘡):損傷在表皮層,皮膚紅腫,疼痛瘙癢。

 

Ⅱ度(水皰性凍瘡):損傷達真皮層,先出現紅腫,繼而出現大小不等的水皰或血皰,局部感覺遲鈍,疼痛較劇烈。

 

Ⅲ度(壞死性凍瘡):損傷皮膚全層,嚴重者可深達皮下,肌肉或整個肢體壞死,一般傷後3-7天出現水皰,

肢體活動受限,病變部位變紫黑色,周圍水腫,疼痛明顯,約7天後出現乾性壞疽,患部感覺和功能完全喪失。

2-3周後,凍傷壞死組織與正常組織分離。

 

如感染毒邪可變為濕性壞疽。全身可伴有發熱、惡寒等症,甚至出現內陷證。

 

全身性凍瘡者,初起出現寒戰,繼則感覺遲鈍,疲乏無力,視物模糊,幻覺,嗜睡,不省人事,

體溫逐漸降低,瞳孔散大,對光反射遲鈍,呼吸變淺,脈搏細弱,甚至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

 

[鑒別診斷]

 

一、類丹毒多見於肉類和漁業的工人,在手指或手背出現深紅色的片狀紅腫,癢痛相兼,但有遊走性,一般2周左右自行消退,不潰爛。

 

二、多形紅斑多發生在手足背面、手掌、足底和面部,皮損為紅斑、水皰,典型的虹膜狀紅斑,常伴發熱、關節痛等症。

 

[辨證論治]

 

一、內治法

 

(一)寒凝血瘀證形寒肢冷,顏色蒼白,繼而紅腫,有灼痛或瘙癢,麻木,

或出現水皰、腫塊,皮色紫暗,感覺遲鈍或消失;舌淡苔白,脈弦細。

 

辨證分析:寒性收引,其人腠理則形寒肢冷,皮色蒼白;

寒性凝滯,氣血瘀滯則繼而出現皮色紅腫紫暗;

氣血瘀滯,不能榮於肌膚則痛、癢、麻木相兼,甚則全無感覺;舌淡苔白、脈弦細為寒邪入侵之象。

 

治法:溫陽散寒,調和營衛。

 

方藥:當歸四逆湯加味。

 

(二)寒盛陽衰證寒戰,四肢厥冷,倦怠,嗜睡,呼吸微弱;舌淡苔白,脈沉細弱。

 

辨證分析:寒邪入侵,耗傷陽氣,邪正交爭則寒戰;陽氣衰微則倦怠嗜睡,呼吸微弱;

陽氣不能溫養則四肢厥冷;舌淡苔白、脈沉細弱為寒盛陽衰之象。

 

治法:回陽救逆,溫通血脈。

 

方藥:四逆加人蔘湯。

 

(三)瘀滯化熱證患處暗紅腫脹,甚則灼茹腐潰,膿水淋漓;惡寒,發熱,口乾;舌紅,苔黃,脈弦數。

 

辨證分析:寒邪入侵,氣血瘀滯,日久化熱,復感外邪,邪正相爭則惡寒發熱;

熱傷津液則口乾;熱勝肉腐則紅腫腐潰,膿水淋漓;舌紅苔黃、脈弦數為邪熱內盛之象。

 

治法:清熱解毒,理氣活血。

 

方藥:四妙勇安湯加黃芪、地丁、公英等。痛甚者,加延胡索、乳香、沒藥等。

 

二、外治法

 

(一)Ⅰ、Ⅱ度凍瘡用10%胡椒酒精溶液或凍傷膏塗敷患處,每天2次,外包敷料。

 

有較大水皰者宜抽出皰內液體後再塗上述藥物。

局部染毒糜爛或潰瘍時,宜用紅油膏或黃連素軟膏外塗,每天1次:

另外可用桑枝90g,甘草30G,或用甘草、甘遂各30g,共煎,先熏後浸泡,每日2次。或紅靈酒輕柔按摩凍瘡未破潰的部位。

 

(二)Ⅲ度凍瘡用75%酒精或新沽爾滅消毒患處周圍皮膚,抽吸皰內液體,再以紅油膏紗布包紮保暖。

潰爛時摻九一丹外敷,每日換藥1次。如壞死組織溶解時,宜進行清創術。當腐肉脫盡時宜用紅油膏摻生肌散外敷。

 

[其他療法]

 

嚴重全身性凍傷患者,應採取急救措施,首先使病人迅速脫離寒冷環境,

脫去冰冷潮濕的衣服鞋襪,給予熱飲料、熱茶、溫酒等。根據病情可行人工呼吸、給氧和抗休克治療。

對凍僵患者要進行快速復溫,宜將患者浸放在38Y2-42℃溫水中20分鐘或更長時間,

一直到指(趾)甲床出現潮紅、神志清楚舌10分鐘左右,移出擦乾並繼續保溫。

宜配合靜脈給葡萄糖液等,所輸液體溫度以25℃一32℃為宜,以補充糖、電解質。嚴禁用雪搓、火烤及冷水浴。

 

[預防與調攝]

 

1.在日常生活中進行耐寒鍛煉,如冷水洗臉,冷水洗足,或冬泳。

 

2.在寒冷環境下工作時宜注意肢體保暖、乾燥。

 

3.對手、足、耳、鼻等暴露部位應予保護,鞋襪不宜過緊。

 

4.在寒冷環境下工作時間不宜過長。

 

5.受凍後不宜立即著熱或烘烤,以防潰爛成瘡。

 

[結語]

 

凍瘡是人體受寒邪侵襲,氣血瘀滯所致的局部性或全身性損傷。

相當於西醫的凍傷。根據凍傷的部位不同分為全身性凍傷和局部性凍瘡。

全身性凍傷以體溫下降,四肢僵硬,甚則亡陽氣絕為主證;局部性凍瘡以局部麻木、癢痛、腫脹,甚則水皰潰爛為主證。

寒凝血瘀證,治宜溫陽散寒、調和營衛,方用當歸四逆東加味;

寒盛陽衰證,治宜回陽救逆、溫通血脈,方用四逆加人蔘湯;

瘀滯化熱證,治宜清熱解毒、理氣活血,方用四妙勇安東加黃芪、地丁、公英、延胡索、乳香、沒藥等。

局部性凍瘡宜配合外治療法,全身性凍瘡宜採取全身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