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溫、伏暑

脈洪滑,面赤身熱頭暈,不惡寒,但惡熱,舌上黃滑苔,渴欲涼飲,飲不解渴,得水則嘔,按之胸下痛,

小便短,大便閉者,陽明暑溫,水結在胸也。小陷胸東加枳實主之。

 

脈洪面赤,不惡寒,病已不在上焦矣。暑兼溫熱,熱甚則渴,引水求救,濕鬱中焦,水不下行,反來上逆,則嘔,

胃氣不降,則大便閉,故以黃連、栝蔞清在裡之熱痰,半夏除水痰而強胃,加枳實者,取其苦辛通降,開幽門而引水下行也。

 

小陷胸加枳實湯 (苦辛寒法)

黃連(二錢) 栝蔞(三錢) 枳實(二錢) 半夏(五錢)急流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

陽明暑溫,脈滑數,不食不飢不便,濁痰凝聚,心下痞者,半夏瀉心湯去人參、乾薑、大棗、甘草加枳實、杏仁主之。

 

不飢不便,而有濁痰,心下痞滿,濕熱互結而阻中焦氣分,故以半夏、枳實開氣分之濕結;

黃連、黃芩開氣分之熱結、杏仁開肺與大腸之氣痺;暑中熱甚,故去乾薑;

非傷寒誤下之虛痞,故去人參、甘草、大棗,且畏其助濕作滿也。

 

半夏瀉心湯去乾薑甘草加枳實杏仁方 (苦辛寒法)

半夏(一兩) 黃連(二錢) 黃芩(三錢) 枳實(二錢) 杏仁(三錢)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服,虛者複納人參二錢,大棗三枚。

 

陽明暑溫,濕氣已化,熱結獨存,口燥咽乾,渴欲飲水,面目俱赤,舌燥黃,脈沉實者,小承氣湯各等分下之。

暑兼濕熱,其有體瘦質燥之人,感受熱重濕輕之証,濕先從熱化盡,只餘熱結中焦,具諸下証,方可下之。

小承氣湯 (方義並見前,此處不必以大黃為君,三物各等分可也)

 

暑溫蔓延三焦,舌滑微黃,邪在氣分者,三石湯主之;

邪氣久留,舌絳苔少,熱搏血分者,加味清宮湯主之;

神識不清,熱閉內竅者,先與紫雪丹,再與清宮湯。

 

蔓延三焦,則邪不在一經一臟矣。故以急清三焦為主,然雖云三焦,以手太陰一經為要領。

蓋肺主一身之氣,氣化則暑濕俱化,且肺臟受生於陽明,肺之臟象屬金色白,陽明之氣運亦屬金色白。

故肺經之藥多兼走陽明,陽明之藥多兼走肺也。

 

再肺經通調水道,下達膀胱,肺痺開則膀胱亦開,是雖以肺為要領,而胃與膀胱皆在治中,則三焦俱備矣。

是邪在氣分而主以三石湯之奧義也。若邪氣久羈,必歸血絡,心主血脈,故以加味清宮湯主之。

內竅欲閉,則熱邪盛矣。紫雪丹開內竅而清熱最速者也。

 

三石湯方

飛滑石(三錢) 生石膏(五錢) 寒水石(三錢) 杏仁(三錢) 竹茹(炒,二錢) 銀花(三錢,花露更妙)

 金汁(一酒杯,沖) 白通草(二錢)

水五杯,煮成二杯,分二次溫服。

 

〔方論〕此微苦辛寒兼芳香法也。

蓋肺病治法,微苦則降,過苦反過病所,辛涼所以清熱,芳香所以敗毒而化濁也。

按三石,紫雪丹中之君藥,取其得庚金之氣,清熱退暑利竅,兼走肺胃者也;

杏仁、通草為宣氣分之用,且通草直達膀胱,杏仁直達大腸;

竹茹以竹之脈絡,而通人之脈絡;金汁、銀花,敗暑中之熱毒。

 

加味清宮湯

即於前清宮湯內加知母三錢、銀花二錢、竹瀝五茶匙沖入。

〔方論〕此苦辛寒法也。清宮湯前已論之矣。

 

加此三味者;知母瀉陽明獨勝之熱,而保肺清金;銀花敗毒而清絡;

竹瀝除胸中大熱,止煩悶消渴;合清宮湯為暑延三焦血分之治也。

暑溫伏暑,三焦均受,舌灰白,胸痞悶,潮熱嘔惡,煩渴自利,汗出溺短者,杏仁滑石湯主之。

 

舌白胸痞,自利嘔惡,濕為之也。潮熱煩渴,汗出溺短,熱為之也。

熱處濕中,濕蘊生熱,濕熱交混,非偏寒偏熱可治,故以杏仁、滑石、通草、先宣肺氣,

由肺而達膀胱以利濕,濃朴苦溫而瀉濕滿,芩、連清裡而止濕熱之利,

鬱金芳香走竅而開閉結,桔、半強胃而宣濕化痰以止嘔惡,俾三焦混處之邪,各得分解矣。

 

杏仁滑石湯方 (苦辛寒法)

杏仁(三錢) 滑石(三錢) 黃芩(二錢) 桔紅(一錢五分) 黃連(一錢) 鬱金(二錢) 通草(一錢)濃朴(二錢) 半夏(三錢)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服。

 

寒濕

 

濕之入中焦,有寒濕,有熱濕,有自表傳來,有水穀內蘊,有內外相合,其中傷也。

有傷脾陽,有傷脾陰,有傷胃陽,有傷胃陰,有兩傷脾胃,傷脾胃之陽者十常八、九,傷脾胃之陰者十居一、二,

彼此混淆,治不中款,遺患無窮,臨証細推,不可泛論。

此統言中焦濕証之總綱也。

 

寒濕者,濕與寒水之氣相搏也。

蓋濕水同類,其在天之陽時為雨露,陰時為霜雪,在江河為水,在土中為濕,體本一源,易於相合,最損人之陽氣,

熱濕者,在天時長夏之際,盛熱蒸動濕氣流行也; 在人身濕鬱;本身陽氣久而生熱也。

 

兼損人之陰液,自表傳來,一由經絡而臟腑,一由肺而脾胃,水穀內蘊,肺虛不能化氣,脾虛不能散津,或形寒飲冷,

或酒客中虛,內外相合,客邪既從表入,而伏邪又從內發也。

 

傷脾陽,在中則不運痞滿,傳下則洞泄腹痛,傷胃陽,則嘔逆不食,膈脹胸痛,兩傷脾胃,既有脾証,又有胃証也。

 

其傷脾胃之陰若何?濕久生熱,熱必傷陰,古稱濕火者是也。

傷胃陰,則口渴不飢,傷脾陰,則舌先灰滑,後反黃燥,大便堅結,濕為陰邪,其傷人之陽也。

得理之正,故多而常見,其傷人之陰也。

 

乃勢之變,故罕而少見,治濕者必須審在何經何臟,兼寒兼熱,氣分血分,

而出辛涼、辛溫、甘溫、苦溫、淡滲、苦滲之治,庶所投必效,若脾病治胃,胃病治脾,兼下焦者,單治中焦,

或籠統混治,脾胃不分,陰陽寒熱不辨,將見腫脹、黃膽、洞泄、衄血、便血、諸証蜂起矣。

惟在臨証者細心推求,下手有準的耳。蓋土為雜氣,兼証甚多,最難分析,豈可泛論濕氣而已哉﹗

 

足太陰寒濕,痞結胸滿,不飢不食,半苓湯主之。

此書以溫病名,並列寒濕者,以濕溫緊與寒濕相對,言寒濕而濕溫更易明析。

痞結胸滿,仲景列於太陰篇中,乃濕鬱脾陽,足太陰之氣,不為鼓動營運,臟病而累及腑,痞結於中,故亦不能食也。

故以半夏、茯苓培陽土以吸陰土之濕,濃朴苦溫以瀉濕滿,黃連苦以滲濕,重用通草以利水道,使邪有出路也。

 

半苓湯 (此苦辛淡滲法也)

半夏(五錢) 茯苓塊(五錢) 川連(一錢) 濃朴(三錢) 通草(八錢,煎湯煮前藥)

水十二杯,煮通草成八杯,再入餘藥煮成三杯,分三次服。

 

足太陰寒濕,腹脹,小便不利,大便溏而不爽,若欲滯下者,四苓加濃朴秦皮湯主之。

五苓散亦主之。

經謂太陰所至,發為 脹,又謂厥陰氣至為 脹。蓋木克土也。

 

太陰之氣不運,以致膀胱之氣不化,故小便不利,四苓辛淡滲濕,使膀胱開而出邪,以濃朴瀉脹,以秦皮洗肝也。

其或肝氣不熱,則不用秦皮,仍用五苓中之桂枝以和肝,通利三焦而行太陽之陽氣,故五苓散亦主之。

 

四苓加濃朴秦皮湯 (苦溫淡法)

茅朮(三錢) 濃朴(三錢) 茯苓塊(五錢) 豬苓(四錢) 秦皮(二錢) 澤瀉(四錢)

水八杯,煮成八分三杯,分三次服。

 

五苓散 (甘溫淡法)

豬苓(一兩) 赤朮(一兩) 茯苓(一兩) 澤瀉(一兩六錢) 桂枝(五錢)共為細末,百沸湯和服三錢,日三服。

 

足太陰寒濕,四肢乍冷,自利,目黃,舌白滑,甚則灰,神倦不語,邪阻脾竅,舌蹇語重,四苓加木瓜草果濃朴湯主之。

脾主四肢,脾陽郁故四肢乍冷,濕漬脾而脾氣下溜,故自利,目白精屬肺,足太陰寒則手太陰不能獨治,兩太陰同氣也。

且脾主地氣,肺主天氣,地氣上蒸,天氣不化,故目睛黃也。

 

白滑與灰,寒濕苔也。濕困中焦,則中氣虛寒,中氣虛寒,則陽光不治,主正陽者心也。

心藏神,故神昏,心主言,心陽虛故不語,脾竅在舌,濕邪阻竅,則舌蹇而語聲遲重,濕以下行為順,

故以四苓散驅濕下行,加木瓜以平木,治其所不勝也。

 

濃朴以溫中行滯,草果溫太陰獨勝之寒,芳香而達竅,補火以生土,驅濁以生清也。

 

四苓加木瓜濃朴草果湯 (苦熱兼酸淡法)

生於白朮(三錢) 豬苓(一錢五分) 澤瀉(一錢五分) 赤苓塊(五錢) 木瓜(一錢) 濃朴(一錢) 草果(八分) 半夏(三錢)

水八杯,煮取八分三杯,分三次服,陽素虛者,加附子二錢。

 

足太陰寒濕,舌灰滑,中焦滯痞,草果茵陳湯主之;

面目俱黃,四肢常厥者,茵陳四逆湯主之。

濕滯痞結,非溫通而兼開竅不可,故以草果為君,茵陳因陳生新,生發陽氣之機最速,

故以之為佐,廣皮、大腹、濃朴,共成瀉痞之功,豬苓、澤瀉,以導濕外出也。

若再加面黃肢逆,則非前湯所能濟,故以四逆回厥,茵陳宣濕退黃也。

 

草果茵陳湯方 (苦辛溫法)

草果(一錢) 茵陳(三錢) 茯苓皮(三錢) 濃朴(二錢) 廣皮(一錢五分) 豬苓(二錢) 大腹皮(二錢) 澤瀉(一錢五分)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

 

茵陳四逆湯方 (苦辛甘熱複微寒法)

附子(三錢,炮) 乾薑(五錢) 炙甘草(二錢) 茵陳(六錢)

水五杯,煮取二杯,溫服一杯,厥回止後服;仍厥,再服;盡劑,厥不回,再作服。

 

足太陰寒濕,舌白滑,甚則灰,脈遲,不食,不寐,大便窒塞,濁陰凝聚,陽傷腹痛,痛甚則肢逆,椒附白通湯主之。

此足太陰寒濕,兼足少陰、厥陰証也。

 

白滑灰滑,皆寒濕苔也。脈遲者,陽為寒濕所困,來去俱遲也。

不食,胃陽痺也。不寐,中焦濕聚,阻遏陽氣不得下交於陰也。

大便窒塞,脾與大腸之陽,不能下達也。

 

陽為濕困,返遜位於濁陰,故濁陰得以蟠踞中焦而為痛也;

凡痛皆邪正相爭之象,雖曰陽困,究竟陽未絕滅,兩不相下,故相爭而痛也(後凡言痛者仿此),

椒附白通湯,齊通三焦之陽,而急驅濁陰也。

 

椒附白通湯方

生附子(炒黑,三錢) 川椒(炒黑,二錢) 淡乾薑(二錢) 蔥白(三莖) 豬膽汁(半燒酒杯,去渣後調入)

水五杯,煮成二杯,分二次涼服。

 

〔方論〕此苦辛熱法複方也。

苦與辛合,能降能通,非熱不足以勝重寒而回陽,附子益太陽之標陽,補命門之真火,助少陽之火熱。

蓋人之命火,與太陽之陽少陽之陽旺,行水自速,三焦通利,濕不得停,焉能聚而為痛,故用附子以為君,

火旺則土強,乾薑溫中逐濕痺,太陰經之本藥,川椒燥濕除脹消食,治心腹冷痛,故以二物為臣,

蔥白由內而達外,中空通陽最速,亦主腹痛,故以為之使,濁陰凝聚不散,有格陽之勢,

故反佐以豬膽汁,豬水畜,屬腎,以陰求陰也;

 

膽乃甲木,從少陽,少陽主開泄,生發之機最速,此用仲景白通湯,與許學士椒附湯,合而裁製者也。

陽明寒濕,舌白腐,肛墜痛,便不爽,不喜食,附子理中湯去甘草加廣皮濃朴湯主之。

九竅不和,皆屬胃病,胃受寒濕所傷,故肛門墜痛而便不爽;

 

陽明失闔,故不喜食,理中之人參補陽明之正,蒼朮補太陰而滲濕,薑、附運坤陽以劫寒。

蓋脾陽轉而後濕行,濕行而後胃陽複。

去甘草,畏其滿中也。加濃朴、廣皮,取其行氣,合而言之,辛甘為陽,辛苦能通之義也。

 

附子理中湯去甘草加濃朴廣皮湯方 (辛甘兼苦法)

生茅朮(三錢) 人參(一錢五分) 炮乾薑(一錢五分) 濃朴(二錢) 廣皮(一錢五分) 生附子(一錢五分,炮黑)

水五杯,煮取八分二杯,分二次服。

寒濕傷脾胃兩陽,寒熱,不飢,吞酸,形寒,或脘中痞悶,或酒客濕聚,苓薑朮桂湯主之。

此兼運脾胃,宣通陽氣之輕劑也。

 

苓薑朮桂湯方 (苦辛溫法)

茯苓塊(五錢) 生薑(三錢) 炒白朮(三錢) 桂枝(三錢)

水五杯,煮取八分二杯,分溫再服。

 

濕傷脾胃兩陽,既吐且利,寒熱身痛,或不寒熱,但腹中痛,名曰霍亂,寒多,不欲飲水者,理中湯主之。

熱多,欲飲水者,五苓散主之。吐利汗出,發熱惡寒,四肢拘急,手足厥逆,四逆湯主之。

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宜桂枝湯小和之。

 

按霍亂一証,長夏最多,本於陽虛寒濕凝聚,關系非輕,傷人於頃刻之間,

奈時醫不讀《金匱》,不識病源,不問輕重,一概主以藿香正氣散,輕者原有可愈之理,重者死不旋踵;

更可笑者,正氣散中加黃連、麥冬,大用西瓜治渴欲飲水之霍亂,病者豈堪命乎﹗

 

瑭見之屢矣。

故將采《金匱》原文,備錄於此,胃陽不傷不吐,脾陽不傷不瀉,邪正不爭不痛,營衛不乖不寒熱,以不飲水之故,知其為寒多;

主以理中湯(原文系理中丸,方後自注云︰然丸不及湯。蓋丸緩而湯速也;且恐丸藥不精,故直改從湯),

溫中散寒,人參甘草,胃之守藥;

 

白朮甘草,脾之守藥;乾薑能通能守,上下兩泄者,故脾胃兩守之;

且守中有通,通中有守,以守藥作通用,以通藥作守用,若熱欲飲水之証,飲不解渴,而吐泄不止,則主以五苓,

邪熱須從小便去,膀胱為小腸之下游,小腸,火腑也。

 

五苓通前陰,所以守後陰也。太陽不開,則陽明不闔,開太陽正所以守陽明也。

此二湯皆有一舉兩得之妙,吐利則脾胃之陽虛,汗出則太陽之陽亦虛;

發熱者,浮陽在外也;惡寒者,實寒在中也;四肢拘急,脾陽不榮四末;

 

手足厥冷,中土濕而厥陰肝木來乘病者,四逆湯善救逆,故名四逆湯,

人參甘草守中陽,乾薑附子通中陽,人參附子護外陽,乾薑甘草護中陽,中外之陽複回,則群陰退避,而厥回矣。

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中陽複而表陽不和也。故以桂枝湯溫經絡而微和之。

 

理中湯方

(甘熱微苦法,此方分量以及後加減法,悉照《金匱》原文,用者臨時斟酌)

人參 甘草 白朮 乾薑(各三兩)

水八杯,煮取三杯,溫服一杯,日三服。

 

〔加減法〕若臍上築者,腎氣動也。去朮加桂四兩,吐多者,去朮加生薑三兩,下多者還用朮。

悸者加茯苓二兩,渴欲飲水者,加朮足前成四兩半,腹中痛者,加人參足前成四兩半,

寒者,加乾薑足前成四兩半,腹滿者,去朮加附子一枚,服湯後,如食頃,飲熱粥一升許,微自汗,勿發揭衣服。

 

五苓散方 (見前)

〔加減法〕腹滿者,加濃朴、廣皮各一兩,渴甚面赤,脈大緊而急,扇扇不知涼,飲冰不知冷,腹痛甚,時時躁煩者,格陽也。

加乾薑一兩五錢(此條非仲景原文,余治驗也)。

百沸湯和,每服五錢,日三服。

 

四逆湯方 (辛甘熱法,分量臨時斟酌)

炙甘草(二兩) 乾薑(一兩半) 生附子(一枚,去皮) 加人參(一兩)

水五茶碗,煮取二碗、分二次服。

 

按︰原方無人參,此獨加人參者,前條寒多不飲水,較厥逆尚輕,仲景已用人參;

此條諸陽欲脫,中虛更急,不用人參,何以固內,柯韻伯傷寒注云︰

仲景凡治虛証,以裡為重,協熱下利,脈微弱者,便用人參;

汗後身痛,脈沉遲者,便加人參,此脈遲而利清穀,且不煩不咳,中氣大虛,元氣已脫,但溫不補,何以救逆乎﹗

觀茯苓四逆之煩躁,且以人參;況通脈四逆,豈得無參,是必有脫落耳,備錄於此存參。

 

霍亂兼轉筋者,五苓散加防己桂枝薏仁主之;寒甚脈緊者,再加附子。

肝藏血,主筋,筋為寒濕搏急而轉,故於五苓和霍亂之中,加桂枝溫筋,

防己急驅下焦血分之寒濕,薏仁主濕痺腳氣,扶土抑木,治筋急拘攣,甚寒脈緊,則非純陽之附子不可。

 

五苓散加防己桂枝薏仁方

即於前五苓散內,加防己一兩,桂枝一兩半,足前成二兩,薏仁二兩,

寒甚者,加附子大者一枚,杵為細末,每服五錢,百沸湯和,日三,劇者日三夜一,得臥則勿令服。

 

卒中寒濕,內挾穢濁,眩冒欲絕,腹中絞痛,脈沉緊而遲,甚則伏,欲吐不得吐,欲利不得利,甚則轉筋,

四肢欲厥,俗名發痧,又名乾霍亂,轉筋者,俗名轉筋火,古方書不載

(不載者,不載上三條之俗名耳;若是証,當於《金匱》腹滿、腹痛、心痛、寒疝、諸條參看自得),

蜀椒救中湯主之。九痛丸亦可服;語亂者,先服至寶丹,再與湯藥。

 

按此証夏日濕蒸之時最多,故因霍亂而類記於此,中陽本虛,內停寒濕,又為蒸騰穢濁之氣所乾,

由口鼻而直行中道,以致腹中陽氣受逼,所以相爭而為絞痛;

胃陽不轉,雖欲吐而不得;脾陽困閉,雖欲利而不能,其或經絡亦受寒濕,則筋如轉索,而後者向前矣;

中陽虛而肝木來乘,則厥,俗名發痧者何?

 

蓋以此証病來迅速,或不及延醫,或醫亦不識,相傳以錢,或用瓷碗口,蘸薑湯或麻油,刮其關節,

刮則其血皆分,住則複合,數數分合,動則生陽,關節通而氣得轉,往往有隨手而愈者,刮處必現血點,

紅紫如沙,故名痧也。

 

但刮後須十二時不飲水,方不再發,不然則留邪在絡,稍受寒發怒,則舉發矣。

以其欲吐不吐,欲利不利而腹痛,故又名乾霍亂,其轉筋名轉筋火者,以常發於夏月,夏月火令,又病迅速如火也。

 

其實乃伏陰與濕相搏之故,以大建中之蜀椒,急驅陰濁下行,乾薑溫中,去人參、膠飴者,畏其滿而守也。

 

濃朴以瀉濕中濁氣,檳榔以散結氣,直達下焦,廣皮通行十二經之氣,改名救中湯,

急驅濁陰,所以救中焦之真陽也。

 

九痛丸一面扶正,一面驅邪,其驅邪之功最迅,故亦可服,再按前吐瀉之霍亂,有陰陽二証,

乾霍亂則純有陰而無陽,所謂天地不通,閉塞而成冬,有若否卦之義,

若語言亂者,邪干心包,故先以至寶丹,驅包絡之邪也。

 

救中湯方 (苦辛通法)

蜀椒(炒出汗,三錢) 淡乾薑(四錢) 濃朴(三錢) 檳榔(二錢) 廣皮(二錢)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兼轉筋者,加桂枝(三錢) 防己(五錢) 薏仁(三錢),厥者加附子二錢。

 

九痛丸方

(治九種心痛,苦辛甘熱法)附子(三兩) 生野狼牙(一兩) 人參(一兩) 乾薑(一兩) 吳茱萸(一兩)

巴豆(去皮心熬碾如膏,一兩)蜜丸梧子大,酒下,強人初服三丸,日三服,弱者二丸。

兼治卒中惡,腹脹痛,口不能言;

又治連年積冷,流注心胸痛,並冷、沖上氣,落馬、墜車、血病等証皆主之。忌口如常法。

 

〔方論〕《內經》有五臟胃腑心痛,並痰蟲食積,即為九痛也。

心痛之因,非風即寒,故以乾薑、附子驅寒壯陽,吳茱萸能降肝臟濁陰下行,生野狼牙善驅浮風,

以巴豆驅逐痰蟲陳滯之積,人參養正驅邪,因其藥品氣血皆入,補瀉攻伐皆備,故治中惡腹脹痛等証。

 

附錄《外台》走馬湯,治中惡、心痛、腹脹、大便不通,苦辛熱法,沈目南注云︰

中惡之証,俗謂絞腸烏痧,即穢臭惡毒之氣,直從口鼻,入於心胸腸胃臟腑,壅塞正氣不行,

故心痛腹脹,大便不通,是為實証,非似六淫侵入而有表裡清濁之分,故用巴豆極熱大毒峻猛之劑,

急攻其邪,佐杏仁以利肺與大腸之氣,使邪從後陰,一掃盡除,則病得愈,

若緩須臾,正氣不通,營衛陰陽機息則死,是取通則不痛之義也。

 

巴豆(去心皮熬,二枚) 杏仁(二枚)上二味,以綿纏槌令碎,熱湯二合,捻取白汁飲之,

當下,老小強弱量之,通治飛尸鬼擊病。

按《醫方集解》中,治霍亂用陰陽水一法,有協和陰陽,使不相爭之義,

又治乾霍亂用鹽湯探吐一法。

 

蓋閉塞至極之証,除針灸之外,莫如吐法通陽最速,夫嘔,厥陰氣也。

寒痛,太陽寒水氣也。否,冬象也。冬令太陽寒水,得厥陰氣至,風能上升,則一陽開泄,萬象皆有生機矣。

至針法,治病最速,取禍亦不緩,當於《甲乙經》中求之,非善針者,不可令針也。

 

立生丹

(治傷暑、霍亂、痧証、瘧、痢、泄瀉、心痛、胃痛、腹痛、吞吐酸水,及一切陰寒之証、結胸、小兒寒痙)

母丁香(一兩二錢) 沉香(四錢) 茅蒼朮(一兩二錢) 明雄黃(一兩二錢)上為細末,用蟾酥八錢,

銅鍋內加火酒一小杯,化開,入前藥末,丸綠豆大,每服二丸,小兒一丸,溫水送下,

又下死胎如神,凡被蠍蜂螫者,調塗立效,惟孕婦忌之。

 

此方妙在剛燥藥中加芳香透絡,蟾乃土之精,上應月魄,物之濁而靈者,

其酥入絡,以毒攻毒,而方又有所監製,故應手取效耳。

 

獨勝散

(治絞腸痧痛急,指甲唇俱青,危在頃刻)

馬糞(年久彌佳)不拘分兩,瓦上焙乾為末,老酒沖服二、三錢,不知,再作服。

 

此方妙在以濁攻濁,馬性剛善走,在卦為乾,糞乃濁陰所結,其象圓,其性通,故能摩蕩濁陰之邪,

仍出下竅,憶昔年濟南方 任九江,臨行,一女子忽患痧証,就地滾嚎,聲嘶欲絕,

 庵云︰偶因擇日不謹,誤犯紅痧,或應此乎? 余急授此方,求馬糞不得;即用騾糞,並非陳者,亦隨手奏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