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溫

(瘧、痢、疸、痺附)

 

濕熱上焦未清,裡虛內陷,神識如蒙,舌滑脈緩,人參瀉心東加白芍主之。

濕在上焦,若中陽不虛者,必始終在上焦,斷不內陷;

或因中陽本虛,或因誤傷於藥,其勢必致內陷,濕之中人也。

 

首如裹,目如蒙,熱能令人昏,故神識如蒙,此與熱邪直入包絡譫語神昏有間。

裡虛故用人參護裡陽,白芍以護真陰;濕陷於裡,故用乾薑、枳實之辛通;

濕中兼熱,故用黃芩、黃連之苦降,此邪已內陷,其勢不能還表,法用通降,從裡治也。

 

人參瀉心湯方 (苦辛寒兼甘法)

人參(二錢) 乾薑(二錢) 黃連(一錢五分) 黃芩(一錢五分) 枳實(一錢) 生白芍(二錢)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渣再煮一杯服。

濕熱受自口鼻,由募原直走中道,不飢不食,機竅不靈,三香湯主之。

 

三香湯方 (微苦微辛微寒兼芳香法)

栝蔞皮(三錢) 桔梗(三錢) 黑山梔(二錢) 枳殼(二錢) 鬱金(二錢) 香豉(二錢) 降香末(三錢)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溫服。

 

〔方論〕按此証由上焦而來,其機尚淺,故用蔞皮、桔梗、枳殼微苦微辛開上,

山梔輕浮微苦清熱,香豉、鬱金、降香化中上之穢濁而開鬱,上條以下焦為邪之出路,故用重;

此條以上焦為邪之出路,故用輕;以下三焦均受者,則用分消,彼此互參,可以知葉氏之因証製方,心靈手巧處矣﹗

 

惜散見於案中而人多不察,茲特為拈出,以概其餘。

吸受穢濕,三焦分布,熱蒸頭脹,身痛嘔逆,小便不通,神識昏迷,舌白,渴不多飲,

先宜芳香通神利竅,安宮牛黃丸;續用淡滲分消濁濕,茯苓皮湯。

按此証表裡經絡臟腑三焦,俱為濕熱所困,最畏內閉外脫,故急以牛黃丸宣竅清熱而護神明;

但牛黃丸不能利濕分消,故繼以茯苓皮湯。

安宮牛黃丸 (方法見前)

 

茯苓皮湯 (淡滲兼微辛微涼法)

茯苓皮 (五錢) 生薏仁(五錢) 豬苓(三錢) 大腹皮(三錢) 白通草(三錢) 淡竹葉(二錢)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服。

 

陽明濕溫,氣壅為噦者,新製桔皮竹茹湯主之。

按《金匱》桔皮竹茹湯,乃胃虛受邪之治,今治濕熱壅遏胃氣致噦,不宜用參甘峻補,

故改用柿蒂,按柿成於秋,得陽明燥金之主氣,且其形多方,他果未之有也。

 

故治肺胃之病有獨勝(肺之臟象屬金,胃之氣運屬金),柿蒂乃柿之歸束處,凡花皆散,凡子皆降,凡降先收,

從生而散而收而降,皆一蒂為之也。

治逆呃之能事畢矣

(再按︰草木一身,蘆與蒂為升降之門戶,載生氣上升者蘆也,受陰精歸藏者蒂也。格物者不可不於此會心焉)。

 

新製桔皮竹茹湯 (苦辛通降法)

桔皮(三錢) 竹茹(三錢) 柿蒂(七枚) 薑汁(三茶匙,沖)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溫服;不知,再作服,有痰火者,加竹瀝、栝蔞霜,有瘀血者,加桃仁。

 

三焦濕鬱,升降失司,脘連腹脹,大便不爽,一加減正氣散主之。

再按此條與上第五十六條同為三焦受邪,彼以分消開竅為急務,此以升降中焦為定法,各因見証之不同也。

 

一加減正氣散方

香梗(二錢) 濃朴(二錢) 杏仁(二錢) 茯苓皮(二錢) 廣皮(一錢) 神曲(一錢五分) 麥芽(一錢五分)

 綿茵陳(二錢) 大腹皮(一錢) 水五杯,煮二杯,再服。

 

〔方論〕正氣散本苦辛溫兼甘法,今加減之,乃苦辛微寒法也。

去原方之紫蘇、白芷,無須發表也。去甘桔,此証以中焦為扼要,不必提上焦也。

只以藿香化濁,濃朴、廣皮、茯苓、大腹瀉濕滿,加杏仁利肺與大腸之氣,

神曲、麥芽升降脾胃之氣,茵陳宣濕鬱而動生發之氣,藿香但用梗,取其走中不走外也。

 

茯苓但用皮,以諸皮皆涼,瀉濕熱獨勝也。

濕鬱三焦,脘悶,便溏,身痛,舌白,脈象模糊,二加減正氣散主之。

上條中焦病重,故以升降中焦為要,此條脘悶便溏,中焦証也。

身痛舌白,脈象模糊,則經絡証矣。故加防己急走經絡中濕鬱;

以便溏不比大便不爽,故加通草、薏仁,利小便所以實大便也; 

 

二加減正氣散 (苦辛淡法)

藿香梗(三錢) 廣皮(二錢) 濃朴(二錢) 茯苓皮(三錢) 木防己(三錢) 大豆黃卷(二錢)

川通草(一錢五分) 薏苡仁(三錢) 水八杯,煮三杯,三次服。

 

穢濕著裡,舌黃脘悶,氣機不宣,久則釀熱,三加減正氣散主之。

前兩法,一以升降為主,一以急宣經隧為主;

此則以舌黃之故,預知其內已伏熱,久必化熱,而身亦熱矣。

故加杏仁利肺氣,氣化則濕熱俱化,滑石辛淡而涼,清濕中之熱,合藿香所以宣氣機之不宣也。

 

三加減正氣散方 (苦辛寒法)

藿香(連梗葉,三錢) 茯苓皮(三錢) 濃朴(二錢) 廣皮(一錢五分) 杏仁(三錢) 滑石(五錢)

水五杯,煮二杯,再服。

 

穢濕著裡,邪阻氣分,舌白滑,脈右緩,四加減正氣散主之。

以右脈見緩之故,知氣分之濕阻,故加草果、楂肉、神曲,急運坤陽,使足太陰之地氣不上蒸手太陰之天氣也。

 

四加減正氣散方 (苦辛溫法)

藿香梗(三錢) 濃朴(二錢) 茯苓(三錢) 廣皮(一錢五分) 草果(一錢) 楂肉(炒,五錢)神曲(二錢)

水五杯,煮二杯,渣再煮一杯,三次服。

 

穢濕著裡,脘悶便泄,五加減正氣散主之。

穢濕而致脘悶,故用正氣散之香開;便泄而知脾胃俱傷,故加大腹運脾氣,穀芽升胃氣也。

以上二條,應入前寒濕類中,以同為加減正氣散法,欲觀者知化裁古方之妙,故列於此。

 

五加減正氣散 (苦辛溫法)

藿香梗(二錢) 廣皮(一錢五分) 茯苓塊(三錢) 濃朴(二錢) 大腹皮(一錢五分) 穀芽(一錢) 蒼朮(二錢)

水五杯,煮二杯,日再服。

 

按今人以藿香正氣散,統治四時感冒,試問四時止一氣行令乎?

抑各司一氣,且有兼氣乎?況受病之身軀臟腑,又各有不等乎?

 

歷觀前五法,均用正氣散,而加法各有不同,亦可知用藥非絲絲入扣,不能中病,彼泛論四時不正之氣,

與統治一切諸病之方,皆未望見軒岐之堂室者也。烏可云醫乎﹗

脈緩身痛,舌淡黃而滑,渴不多飲,或竟不渴,汗出熱解,繼而複熱,內不能運水穀之濕,外複感時令之濕,

發表攻裡,兩不可施,誤認傷寒,必轉壞証,徒清熱則濕不退,徒祛濕則熱愈熾,黃芩滑石湯主之。

 

脈緩身痛,有似中風,但不浮,舌滑不渴飲,則非中風矣。

若系中風,汗出則身痛解而熱不作矣; 今繼而複熱者,乃濕熱相蒸之汗,濕屬陰邪,其氣留連,不能因汗而退,

故繼而複熱,內不能運水穀之濕,脾胃困於濕也; 外複受時令之濕,經絡亦困於濕矣。

 

倘以傷寒發表攻裡之法施之,發表則誅伐無過之表,陽傷而成痙;

攻裡則脾胃之陽傷,而成洞泄寒中,故必轉壞証也。

 

濕熱兩傷,不可偏治,故以黃芩、滑石、茯苓皮清濕中之熱,蔻仁、豬苓宣濕邪之正,

再加腹皮、通草,共成宣氣利小便之功,氣化則濕化,小便利則火腑通而熱自清矣。

 

黃芩滑石湯方 (苦辛寒法)

黃芩(三錢) 滑石(三錢) 茯苓皮(三錢) 大腹皮(二錢) 白蔻仁(一錢) 通草(一錢) 豬苓(三錢)

水六杯,煮取二杯,渣再煮一杯,分溫三服。

 

四、陽明濕溫,嘔而不渴者,小半夏加茯苓湯主之;

嘔甚而痞者,半夏瀉心湯去人參、乾薑、大棗、甘草加枳實、生薑主之。

嘔而不渴者,飲多熱少也。

故主以小半夏加茯苓,逐其飲而嘔自止,嘔而兼痞,熱邪內陷,與飲相摶,有固結不通之患,

故以半夏瀉心,去參、薑、甘、棗之補中,加枳實、生薑之宣胃也。

 

小半夏加茯苓湯

半夏(六錢) 茯苓(六錢) 生薑(四錢)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

 

半夏瀉心湯去人參乾薑甘草大棗加枳實生薑方

半夏(六錢) 黃連(二錢) 黃芩(三錢) 枳實(三錢) 生薑(三錢)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服,虛者複納人參、大棗。

 

濕聚熱蒸,蘊於經絡,寒戰熱熾,骨骱煩疼,舌色灰滯,面目萎黃,病名濕痺,宣痺湯主之。

經謂︰風寒濕三者合而為痺,《金匱》謂︰經熱則痺。

 

蓋《金匱》誠補《內經》之不足,痺之因於寒者固多,痺之兼乎熱者,亦複不少,

合參二經原文,細驗於臨証之時,自有權衡,本論因載濕溫而類及熱痺,見濕溫門中,

原有痺証,不及備載痺証之全,學人欲求全豹,當於《內經》、《金匱》、喻氏、葉氏以及宋元諸名家,合而參之自得,

大抵不越寒熱兩條,虛實異治。

 

寒痺勢重而治反易,熱痺勢緩而治反難,實者單病軀殼易治,虛者兼病臟腑夾痰飲腹滿等証,則難治矣。

猶之傷寒兩感也。此條以舌灰目黃,知其為濕中生熱,寒戰熱熾,知其在經絡;

骨骱疼痛,知其為痺証,若泛用治濕之藥,而不知循經入絡,則罔效矣。

 

故以防己急走經絡之濕,杏仁開肺氣之先,連翹清氣分之濕熱,赤豆清血分之濕熱,滑石利竅而清熱中之濕,

山梔肅肺而瀉濕中之熱,薏苡淡滲而主攣痺,半夏辛平而主寒熱,蠶砂化濁道中清氣,痛甚加片子薑黃、

海桐皮者,所以宣絡而止痛也。

 

宣痺湯方 (苦辛通法)

防己(五錢) 杏仁(五錢) 滑石(五錢) 連翹(三錢) 山梔(三錢) 薏苡(五錢) 半夏(醋炒,三錢)

晚蠶砂(三錢) 赤小豆皮(三錢,赤小豆乃五穀中之赤小豆,味酸肉赤,涼水浸取皮用,

非藥肆中之赤小豆,藥肆中之赤豆乃廣中野豆,赤皮蒂黑肉黃,不入藥者也)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溫三服,痛甚加片子薑黃二錢,海桐皮三錢。

 

濕鬱經脈,身熱身痛,汗多自利,胸腹白疹,內外合邪,純辛走表,純苦清熱,皆在所忌,辛涼淡法,薏苡竹葉散主之。

 

上條但痺在經脈,此則臟腑亦有邪矣。

故又立一法,汗多則表陽開,身痛則表邪郁,表陽開而不解表邪,其為風濕無疑。

蓋汗之解者寒邪也。風為陽邪,尚不能以汗解,況濕為重濁之陰邪,故雖有汗不解也。

學人於有汗不解之証,當識其非風則濕,或為風濕相搏也。

 

自利者小便必短,白疹者,風濕鬱於孫絡毛竅,此濕停熱郁之証,故主以辛涼解肌表之熱,辛淡滲在裡之濕,

俾表邪從氣化而散,裡邪從小便而驅,雙解表裡之妙法也。與下條互斟自明。

 

薏苡竹葉散方 (辛涼淡法,亦輕以去實法)

薏苡(五錢) 竹葉(三錢) 飛滑石(五錢) 白蔻仁(一錢五分) 連翹(三錢) 茯苓塊(五錢)

白通草(一錢五分)共為細末,每服五錢,日三服。

 

風暑寒濕,雜感混淆,氣不主宣,咳嗽頭脹,不飢舌白,肢體若廢,杏仁薏苡湯主之。

雜感混淆,病非一端,乃以氣不主宣四字為扼要,故以宣氣之藥為君,既兼雨濕中寒邪,

自當變辛涼為辛溫,此條應入寒濕類中,列於此者,以其為上條之對待也。

 

杏仁薏苡湯 (苦辛溫法)

杏仁(三錢) 薏苡(三錢) 桂枝(五分) 生薑(七分) 濃朴(一錢) 半夏(一錢五分) 防己(一錢五分) 白蒺藜(二錢)

水五杯,煮三杯,渣再煮一杯,分溫三服。

暑濕痺者,加減木防己湯主之此治痺之祖方也。

 

風勝則引,引者(吊痛掣痛之類,或上或下,四肢游走作痛,經謂行痺是也)

加桂枝、桑葉,濕勝則腫,腫者

(土曰敦阜,加滑石、萆 、蒼朮,寒勝則痛,痛者加防己、桂枝、薑黃、海桐皮,面赤口涎自出者

(《靈樞》謂︰胃熱則廉泉開,)重加石膏、知母,絕無汗者,加羌活、蒼朮,汗多者加黃 、炙甘草,

兼痰飲者,加半夏、濃朴、廣皮,因不能備載全文,故以祖方加減如此,聊示門徑而已。

 

加減木防己湯 (辛溫辛涼複法)

防己(六錢) 桂枝(三錢) 石膏(六錢) 杏仁(四錢) 滑石(四錢) 白通草(二錢) 薏仁(三錢)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溫三服,見小效不即退者,加重服,日三夜一。

 

濕熱不解,久釀成疸,古有成法,不及備載,聊列數則,以備規矩(下瘧、痢等証仿此)。

 

本論之作,原補前人之未備,已有成法可循者,安能盡錄,因橫列四時雜感,不能不列濕溫,連類而及,

又不能不列黃膽、瘧、痢,不過略標法則而已,按濕溫門中,其証最多,其方最伙;

蓋土居中位,穢濁所歸,四方皆至,悉可兼証,故錯綜參伍,無窮極也。

 

即以黃膽一証而言,《金匱》有辨証三十五條,出治一十二方,先審黃之必發不發,在於小便之利與不利;

疸之易治難治,在於口之渴與不渴;

再察瘀熱入胃之因,或因外並,或因內發,或因食穀,或固酣酒,或因勞色,有隨經蓄血,入水黃汗;

上盛者一身盡熱,下郁者小便為難;又有表虛裡虛,熱除作噦,火劫致黃,知病有不之因,故治有不紊之法︰

 

於是脈弦脅痛,少陽未罷,仍主以和;渴飲水漿,陽明化燥,急當瀉熱;

濕在上,以辛散,以風勝;濕在下,以苦泄,以淡滲;如狂蓄血,勢以必攻;

後溺白,自宜投補;酒客多蘊熱,先用清中,加之分利,後必顧其脾陽;

女勞有穢濁,始以解毒,繼以滑竅,終當峻補真陰;

 

表虛者實衛,裡虛者建中;入水火劫,以及治逆變証,各立方論,以為後學津梁,至寒濕在裡之治,

陽明篇中,惟見一則,不出方論,指人以寒濕中求之。

蓋脾本畏木而喜風燥,製水而惡寒濕,今陰黃一証,寒濕相摶,譬如卑監之土,須暴風日之陽,

純陰之病,療以辛熱無疑,方雖不出,法已顯然,奈丹溪云︰

 

不必分五疸,總是如 醬相似,以為得治黃之扼要,殊不知以之治陽黃,猶嫌其混,以之治陰黃,惡乎可哉﹗

喻嘉言於陰黃一証,竟謂仲景方論亡失,恍若無所循從,惟羅謙甫具有卓識,力辨陰陽,

遵仲景寒濕之旨,出茵陳四逆湯之治,塘於陰黃一証,究心有年,悉用羅氏法而化裁之,無不應手取效,

間有始即寒濕,從太陽寒水之化,繼因其人陽氣尚未十分衰敗,得燥熱藥數帖,陽明轉燥金之化而為陽証者,即從陽黃例治之。

 

夏秋疸病,濕熱氣蒸,外干時令,內蘊水穀,必以宣通氣分為要,失治則為腫脹,由黃疸而腫脹者,苦辛淡法,二金湯主之。

此揭疸病之由,與治疸之法,失治之變,又因變製方之法也。

 

二金湯方 (苦辛淡法)

雞內金(五錢) 海金沙(五錢) 濃朴(三錢) 大腹皮(三錢) 豬苓(三錢) 白通草(二錢)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溫服。

諸黃膽小便短者,茵陳五苓散主之。

 

沈氏目南云︰此黃膽氣分實証,通治之方也。胃為水穀之海,營衛之源,風入胃家氣分,風濕相蒸,是為陽黃;

濕熱流於膀胱,氣鬱不化,則小便不利,當用五苓散宣通表裡之邪,茵陳開鬱而清濕熱。

 

茵陳五苓散 (五苓散方見前,五苓散系苦辛溫法,今茵陳倍五苓,乃苦辛微寒法)

茵陳末(十分) 五苓散(五分)共為細末,和勻,每服三錢,日三服。

 

《金匱》方不及備載,當於本書研究,獨采此方者,以其為實証通治之方,備外風內濕一則也。

黃膽脈沉,中痞惡心,便結溺赤,病屬三焦裡証,杏仁石膏湯主之。

前條兩解表裡,此條統治三焦,有一縱一橫之義,杏仁、石膏開上焦,薑、半開中焦,

枳實則由中驅下矣。山梔通行三焦,黃柏直清下焦,凡通宣三焦之方,皆扼重上焦,

以上焦為病之始入,且為氣化之先,雖統宣三焦之方,而湯則名杏仁石膏也。

 

杏仁石膏湯方 (苦辛寒法)

杏仁(五錢) 石膏(八錢) 半夏(五錢) 山梔(三錢) 黃柏(三錢) 枳實汁(每次三茶匙,沖) 薑汁(每次三茶匙,沖)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服。

 

素積勞倦,再感濕溫,誤用發表,身面俱黃,不飢溺赤,連翹赤豆飲煎送保和丸。

前第七十條,由黃而變他病,此則由他病而變黃,亦遙相對待,証系兩感,

故方用連翹赤豆飲以解其外,保和丸以和其中,俾濕溫、勞倦、治逆,一齊解散矣。

 

保和丸苦溫而運脾陽,行在裡之濕;陳皮、連翹由中達外,其行濕固然矣。

兼治勞倦者何?經云︰勞者溫之。蓋人身之動作云為,皆賴陽氣為之主張,積勞傷陽,勞倦者,困勞而倦也。

倦者,四肢倦怠也。脾主四肢,脾陽傷,則四肢倦而無力也。

 

再肺屬金而主氣,氣者陽也;脾屬土而生金,陽氣雖分內外,其實特一氣之轉輸耳,勞雖自外而來,外陽既傷,

則中陽不能獨運,中陽不運,是人之賴食濕以生者,反為食濕所困,脾即困所食濕,

安能不失牝馬之貞,而上承乾健乎﹗

 

古人善治勞者,前者有仲景,後則有東垣,均從此處得手,奈之何後世醫者,

但云勞病,輒用補陰,非惑於丹溪一家之說哉﹗本論原為外感而設,並不及內傷,茲特因兩感而略言之。

 

連翹赤豆飲方 (苦辛微寒法)

連翹(二錢) 山梔(一錢) 通草(一錢) 赤豆(二錢) 花粉(一錢) 香豆豉(一錢)煎送保和丸三錢。

 

保和丸方 (苦辛溫平法)

山楂 神曲 茯苓 陳皮 匐子 連翹 半夏

濕甚為熱,瘧邪痞結心下,舌白口渴,煩躁自利,初身痛,繼則心下亦痛,瀉心湯主之。

 

此瘧邪結心下氣分之方也。

瀉心湯 (方法見前)

瘡家濕瘧,忌用發散,蒼朮白虎東加草果主之。

 

《金匱》謂瘡家忌汗,發汗則病痙。蓋以瘡者血脈間病,心主血脈,血脈必虛而熱,然後成瘡;

既成瘡以後,瘡膿又系血液所化,汗為心液,由血脈而達毛竅,再發汗以傷其心液,不痙何待﹗

故以白虎辛涼重劑,清陽明之熱濕,由肺衛而出;

 

加蒼朮、草果,溫散脾中重滯之寒濕,亦由肺衛而出,陽明陽土,清以石膏、知母之辛涼;

太陰陰土,溫以蒼朮、草果之苦溫;適合其臟腑之宜,矯其一偏之性而已。

 

蒼朮白虎東加草果方 (辛涼複苦溫法)

即前白虎湯內加蒼朮,草果。

背寒,胸中痞結,瘧來日晏,邪漸入陰,草果知母湯主之。

 

此素積煩勞,未病先虛,故伏邪不肯解散,正陽餒弱,邪熱固結,

是以草果溫太陰獨勝之寒,知母瀉陽明獨勝之熱,濃朴佐草果瀉中焦之濕蘊,合薑、半而開痞結,

花粉佐知母而生津退熱;

 

脾胃兼病,最畏木克,烏梅、黃芩清熱而和肝;

瘧來日晏,邪欲入陰,其所以升之使出者,全賴草果

(俗以烏梅、五味等酸斂,是知其一,莫知其他也。酸味秉厥之氣,居五味之首,與辛味合用,開發陽氣最速,觀小青龍湯自知)。

 

草果知母湯方 (苦辛寒兼酸法)

草果(一錢五分) 知母(二錢) 半夏(三錢) 濃朴(二錢) 黃芩(一錢五分) 烏梅(一錢五分)

花粉(一錢五分) 薑汁(五匙,沖)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溫服。

 

按此方即吳又可之達原飲去檳榔,加半夏、烏梅、薑汁,治中焦熱結陽陷之証,最為合拍;

吳氏乃以治不兼濕邪之溫疫初起,其謬甚矣。

再按前賢製方,與集書者選方,不過示學人知法度,為學人立模范而已,未能預測後來之病証,

其變幻若何?其兼証若何?其年歲又若何?所謂大匠誨人,能與人規矩,不能使人巧;

至於奇巧絕倫之處,不能傳,亦不可傳,可遇而不可求,可暫而不可常者也。

 

學人當心領神會,先務識其所以然之故,而後增減古方之藥品分量,宜重宜輕,宜多宜寡,

自有準的,所謂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瘧傷胃陽,氣逆不降,熱劫胃液,不飢不飽,不食不便,渴不欲飲,味變酸濁,加減人參瀉心湯主之。

此雖陽氣受傷,陰汁被劫,恰偏於陽傷為多,故救陽立胃基之藥四,

存陰瀉邪熱之藥二,喻氏所謂變胃而不受胃變之法也。

 

加減人參瀉心湯 (苦辛溫複鹹寒法)

人參(二錢) 黃連(一錢五分) 枳實(一錢) 乾薑(一錢五分) 生薑(二錢) 牡蠣(二錢)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溫服。

 

按大辛大溫,與大苦大寒合方,乃厥陰經之定例。

蓋別臟之與腑,皆分而為二,或上下,或左右,不過經絡貫通,臆膜相連耳,惟肝之與膽,合而為一,

膽即居於肝之內,肝動則膽亦動,膽動而肝即隨,肝宜溫,膽宜涼,仲景烏梅丸、瀉心湯,立萬世法程矣;

 

於小柴胡,先露其端,此証瘧邪擾胃,致命胃氣上逆,而亦用此辛溫寒苦合法者何?

蓋胃之為腑,體陽而用陰,本系下降,無上升之理; 其嘔吐噦痞,有時上逆,升者胃氣,所以使胃氣上升者,非胃氣也。

肝與膽也。故古人以嘔為肝病,今人則以為胃病已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