瘧傷胃陰,不飢不飽,不便,潮熱,得食則煩熱愈加,津液不複者,麥冬麻仁湯主之。

暑濕傷氣,瘧邪傷陰,故見証如是,此條與上條不飢不飽不便相同,上條以氣逆味酸不食辨陽傷,

此條以潮熱得食則煩熱愈加定陰傷也。陰傷既定,複胃陰者莫若甘寒,複酸味者,酸甘化陰也。

兩條胃病,皆有不便者何?九竅不和,皆屬胃病也。

 

麥冬麻仁湯方 (酸甘化陰法)

麥冬(連心,五錢) 火麻仁(四錢) 生白芍(四錢) 何首烏(三錢) 烏梅肉(二錢) 知母(二錢)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溫服。

 

太陰脾瘧,寒起四末,不渴多嘔,熱聚心胸,黃連白芍湯主之。

煩躁甚者,可另服牛黃丸一丸。

脾主四肢,寒起四末而不渴,故知其為脾瘧也。

熱聚心胸而多嘔,中土病而肝木來乘,故方以兩和肝胃為主,此偏於熱甚,故清熱之品重,而以芍藥收脾陰也。

 

黃連白芍湯方 (苦辛寒法)

黃連(二錢) 黃芩(二錢) 半夏(三錢) 枳實(一錢五分) 白芍(三錢) 薑汁(五匙,沖)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溫服。

太陰脾瘧,脈濡寒熱,瘧來日遲,腹微滿,四肢不暖,露薑飲主之。

此偏於太陰虛寒,故以甘溫補正,其退邪之妙,全在用露,清肅能清邪熱,甘潤不傷正陰,又得氣化之妙諦。

 

露薑飲方 (甘溫複甘涼法)

人參(一錢) 生薑(一錢)

水兩杯半,煮成一杯,露一宿,重湯溫服。

 

太陰脾瘧,脈弦而緩,寒戰,甚則嘔吐噫氣,腹鳴溏泄,苦辛寒法,不中與也;苦辛溫法,加味露薑飲主之。

上條純是太陰虛寒,此條邪氣更甚,脈兼弦則土中有木矣。故加溫燥泄木退邪。

 

加味露薑飲方 (苦辛溫法)

人參(一錢) 半夏(二錢) 草果(一錢) 生薑(二錢) 廣皮(一錢) 青皮(醋炒,一錢)

水二杯半,煮成一杯,滴荷葉露三匙,溫服,渣再煮一杯服。

中焦瘧,寒熱久不止,氣虛留邪,補中益氣湯主之。

留邪以氣虛之故,自以升陽益氣立法。

 

補中益氣湯方

 炙黃 (一錢五分) 人參(一錢) 炙甘草(一錢) 白朮(炒,一錢) 廣皮(五分) 當歸(五分)

升麻(炙,三分) 柴胡(炙,三分) 生薑(三片) 大棗(去核,二枚)

水五杯,煮取二杯,渣再煮一杯,分溫三服。

 

脈左弦,暮熱早涼,汗解渴飲,少陽瘧偏於熱重者,青蒿鱉甲湯主之。

少陽切近三陰,立法以一面領邪外出,一面防邪內入為要領,小柴胡湯以柴胡領邪,以人參、大棗、甘草護正;

以柴胡清表熱,以黃芩、甘草苦甘清裡熱︰

半夏、生薑兩和肝胃,蠲內飲,宣胃陽,降胃陰,疏肝,

用生薑大棗調和營衛,使表者不爭,裡者內安,清者清,補者補,升者升,降者降,平者平,故曰和也。

 

青蒿鱉甲湯,用小柴胡法而小變之,卻不用小柴胡之藥者,

小柴胡原為傷寒立方,瘧緣於暑濕,其受邪之源,本自不同,故必變通其藥味,

以同在少陽一經,故不能離其法,青蒿鱉甲湯以青蒿領邪,青蒿較柴胡力軟,且芳香逐穢,開絡之功,

則較柴胡有獨勝,寒邪傷陽, 柴胡湯中之人參、甘草、生薑,皆護陽者也;

 

暑熱傷陰,故改用鱉甲護陰,鱉甲乃蠕動之物,且能入陰絡搜邪,

柴胡湯以脅痛、乾嘔為飲邪所致,故以薑、半通陽降陰而清飲邪;

青蒿鱉甲湯以邪熱傷陰,則用知母、花粉以清熱邪而止渴,丹皮清少陽血分,桑葉清少陽絡中氣分,

宗古法而變古方者,以邪之偏寒偏熱不同也。

 

此葉氏之讀古書,善用古方,豈他人之死於句下者,所可同日語哉﹗

少陽瘧如傷寒証者,小柴胡湯主之。

渴甚者去半夏,加栝蔞根;脈弦遲者,小柴胡加乾薑陳皮湯主之。

 

少陽瘧如傷寒少陽証,乃偏於寒重而熱輕,故仍從小柴胡法,若內躁渴甚,則去半夏之燥,

加栝蔞根生津止渴,脈弦遲則寒更重矣。

金匱謂脈弦遲者,當溫之,故於小柴胡湯內,加乾薑、陳皮溫中,且能由中達外,使中陽得伸,逐邪外出也。

 

青蒿鱉甲湯方 (苦辛鹹寒法)

青蒿(三錢) 知母(二錢) 桑葉(二錢) 鱉甲(五錢) 丹皮(二錢) 花粉(二錢)

水五杯,煮取二杯,瘧來前,分二次溫服。

 

小柴胡湯方 (苦辛甘溫法)

柴胡(三錢) 黃芩(一錢五分) 半夏(二錢) 人參(一錢)炙甘草(一錢五分) 生薑(三片)

大棗(去核,二枚)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溫服,加減如傷寒論中法,渴甚者去半夏,加栝蔞根三錢。

 

小柴胡加乾薑陳皮湯方 (苦辛溫法)

即於小柴胡湯內,加乾薑(二錢),陳皮(二錢)。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溫服。

 

舌白脘悶,寒起四末,渴喜熱飲,濕蘊之故,名曰濕瘧,濃朴草果湯主之。

此熱少濕多之証,舌白脘悶,皆溫為之也;寒起四末,濕鬱脾陽,脾主四肢,故寒起於此;

渴,熱也。當喜涼飲,而反喜熱飲者,濕為陰邪,彌漫於中,喜熱以開之也。

故方法以苦辛通降,純用溫開,而不必苦寒也。

 

濃朴草果湯方 (苦辛溫法)

濃朴(一錢五分) 杏仁(一錢五分) 草果(一錢) 半夏(二錢) 茯苓塊(三錢) 廣皮(一錢)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溫服。

按中焦之瘧,脾胃正當其沖,偏於熱者胃受之,法則偏於救胃;

偏於濕者脾受之,法則偏於救脾,胃,陽腑也。

救胃必用甘寒苦寒;脾,陰臟也救脾必用甘溫苦辛,兩平者,兩救之,本論列瘧証,寥寥數則,略備大綱,不能偏載,

然於此數條反複對勘,彼此互印,再從上焦篇究來路,下焦篇閱歸路,其規矩準繩,亦可知其大略矣。

 

濕溫內蘊,夾雜飲食停滯,氣不得運,血不得行,遂成滯下,俗名痢疾,古稱重証,以其深入臟腑也。

初起腹痛脹者易治;日久不痛並不脹者難治,脈小弱者易治;

脈實大數者難治,老年久衰,實大小弱並難治;脈調和者易治,日數十行者易治;

一、 二行或有或無者難治,面色便色鮮明者易治;

二、    穢暗者難治,噤口痢屬實者尚可治;屬虛者難治,先滯(俗所謂痢疾)後利(俗謂之泄瀉)者易治;

先利後滯者難治,先滯後瘧者易治;先瘧後滯者難治,本年新受者易治;

上年伏暑,酒客積熱,老年陽虛積濕者難治,季脅少腹無動氣疝瘕者易治,有者難治。

 

此痢疾之大綱,雖羅列難治易治十數條,總不出邪機向外者易治,深入臟絡者難治也。

諺云︰餓不死的傷寒,撐不死的痢疾,時人解云︰凡病傷寒者,當禁其食,令病者餓,則不至與外邪相搏而死也。

痢疾日下數十行,下者既多,腸胃空虛,必令病者多食,則不至腸胃盡空而死也。

 

不知此二語,乃古之賢醫金針度人處,後人不審病情,不識句讀,以致妄解耳,

按《內經》熱病禁食,在少愈之際,不在受病之初,

仲景《傷寒論》中,現有食粥卻病之條,但不可食重濁肥膩耳,痢疾暑濕夾飲食內傷,邪非一端,腸胃均受其殃﹗

古人每云淡薄滋味,如何可以恣食,與邪氣團成一片,病久不解耶﹗

 

吾見痢疾不戒口腹而死者,不可勝數。蓋此二語,餓字 字,皆自為一句,謂患傷寒之人,尚知餓而思食,是不死之証;

其死者,醫殺之也。蓋傷寒暴發之病,自外而來,若傷衛而未及於營,病患知餓,病機尚淺,醫者助胃氣,

捍外侮,則愈,故云不死,若不餓則重矣。

 

仲景謂︰“風病能食,寒病不能食”是也。痢疾久伏之邪,由內下注,若臟氣有餘;

不肯容留邪氣,彼此互爭則,邪機向外,醫者順水推舟則愈,故云不死,若臟氣已虛,純遜邪氣則不 而寇深矣。

自利不爽,欲作滯下,腹中拘急,小便短者,四苓合芩芍湯主之。

 

既自利(俗謂泄瀉)矣。理當快利,而又不爽者何?

蓋濕中藏熱,氣為濕熱郁傷,而不得暢遂其本性,故滯,臟腑之中,全賴此一氣之轉輸,氣既滯矣。

焉有不欲作滯下之理乎﹗

 

曰欲作,作而未遂也;拘急,不爽之象,積滯之情狀也;

小便短者,濕注大腸,闌門(小腸之末,大腸之始)不分水,膀胱不滲濕也。

故以四苓散分闌門,通膀胱,開支河,使邪不直注大腸;

合芩芍法宣氣分,清積滯,預奪其滯下之路也。

 

此乃初起之方,久痢陰傷,不可分利,故方後云︰久利不在用之。

按浙人倪涵初,作瘧痢三方,於痢疾條下,先立禁汗、禁分利、禁大下、禁溫補之法,

是誠見世之妄醫者,誤汗、誤下、誤分利、誤溫補,以致沉 不起,痛心疾首而有是作也。

 

然一概禁之,未免因噎廢食;且其三方,亦何能包括痢門諸証,是安於小成,而不深究大體也。

 

瑭勤求古訓,靜與心謀,以為可汗則汗,可下則下,可清則清,可補則補,一視其証之所現,而不可先有成見也。

至於誤之一字,醫者時刻留心,猶恐思慮不及,學術不到,豈可謬於見聞而不加察哉﹗

 

四苓合芩芍湯方 (苦辛寒法)

朮(二錢) 豬苓(二錢) 茯苓(二錢) 澤瀉(二錢) 白芍(二錢) 黃芩(二錢)

廣皮(一錢五分) 濃朴(二錢) 木香(一錢)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溫服,久痢不在用之。

 

暑濕風寒雜感,寒熱迭作,表証正盛,裡証複急,腹不和而滯下者,活人敗毒散主之。

此証乃傷水穀之釀濕,外受時令之風濕,中氣本自不足之人,又氣為濕傷,內外俱急,立方之法,

以人參為君,坐鎮中州,為督戰之帥;以二活、二胡合川芎從半表半裡之際,領邪出外,

喻氏所謂逆流挽舟者此也;

 

以枳殼宣中焦之氣,茯苓滲中焦之濕,以桔梗開肺與大腸之痺,甘草和合諸藥,乃陷者舉之之法,

不治痢而治致痢之源,痢之初起,憎寒壯熱者,非此不可也。

若云統治傷寒溫疫痺氣則不可,凡病各有所因,豈一方之所得而統之也哉﹗

此方在風濕門中,用處甚多,若濕不兼風而兼熱者,即不合拍,奚況溫熱門乎﹗

世醫用此方治溫病,已非一日,吾只見其害,未見其利也。

 

活人敗毒散 (辛甘溫法)

羌活 獨活 茯苓 川芎 枳殼 柴胡 人參 前胡 桔梗(以上各一兩) 甘草(五錢)共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杯,

生薑三片,煎至七分,頓服之,熱毒沖胃噤口者,本方加陳倉米各等分,名倉廩散,服法如前,加一倍,噤口屬虛者勿用之。

滯下已成,腹脹痛,加減芩芍湯主之。

此滯下初成之實証,一以疏利腸間濕熱為主。

 

加減芩芍湯方 (苦辛寒法)

白芍(三錢) 黃芩(二錢) 黃連(一錢五分) 濃朴(二錢) 木香(煨,一錢) 廣皮(二錢)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溫服,忌油膩生冷。

 

〔加減法〕肛墜者,加檳榔二錢,腹痛甚欲便,便後痛減,再痛再便者,

白滯加附子(一錢五分),酒炒大黃(三錢);紅滯加肉桂(一錢五分),酒炒大黃(三錢),

通爽後即止,不可頻下,如積未淨,當減其製,紅積加歸尾(一錢五分),紅花(一錢) 桃仁(二錢),

舌濁脈實有食積者,加楂肉(一錢五分),神曲(二錢),枳殼(一錢五分),

重者,目黃舌白不渴,加茵陳(三錢),白通草(一錢),滑石一錢。

 

滯下濕熱內蘊,中焦痞結,神識昏亂,瀉心湯主之。

滯下由於濕熱內蘊,以致中痞,但以瀉心治痞結之所由來,而滯自止矣。

瀉心湯 (方法並見前)

滯下紅白,舌色灰黃,渴不多飲,小溲不利,滑石藿香湯主之。

此暑濕內伏,三焦氣機阻窒,故不肯見積治積,乃以辛淡滲濕宣氣,芳香利竅,治所以致積之因,庶積滯不期愈而自愈矣。

 

滑石藿香湯方 (辛淡合芳香法)

飛滑石(三錢) 白通草(一錢) 豬苓(二錢) 茯苓皮(三錢) 藿香梗(二錢) 濃朴(二錢)

白蔻仁(錢)廣皮(一錢)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

濕溫下利,脫肛,五苓散加寒水石主之。

此急開支河,俾濕去而利自止。

 

五苓散加寒水石方 (辛溫淡複寒法)

即於五苓散內加寒水石三錢,如服五苓散法,久痢不在用之。

久痢陽明不闔,人參石脂湯主之。

九竅不和,皆屬胃病,久痢胃虛,虛則寒,胃氣下溜,故以堵截陽明為法。

 

人參石脂湯方 (辛甘溫合澀法,即桃花湯之變法也)

人參(三錢) 赤石脂(細末,三錢) 炮薑(二錢) 白粳米(炒,一合)

水五杯,先煮人參、白米、炮薑令濃,得二杯,後調石脂細末和勻,分二次服。

自利腹滿,小便清長,脈濡而小,病在太陰,法當溫臟,勿事通腑,加減附子理中湯主之。

此偏於濕,合臟陰無熱之証,故以附子理中湯,去甘守之人參、甘草,加通運之茯苓、濃朴。

 

加減附子理中湯方 (苦辛溫法)

白朮(三錢) 附子(二錢) 乾薑(二錢) 茯苓(三錢) 濃朴(二錢)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溫服。

 

自利不渴者屬太陰,甚則噦(俗名呃忒),沖氣逆,急救土敗,附子粳米湯主之。

此條較上條更危,上條陰濕與臟陰相合,而臟之真陽未敗,此則臟陽結而邪陰與臟陰毫無忌憚,

故上條猶系通補,此則純用守補矣。扶陽抑陰之大法如此。

 

附子粳米湯方 (苦辛熱法)

參(三錢) 附子(二錢) 炙甘草(二錢) 粳米(一合) 乾薑(二錢)

水五杯,煮取二杯,渣再煮一杯,分三次溫服。

 

瘧邪熱氣,內陷變痢,久延時日,脾胃氣衰,面浮腹膨,裡急肛墜,中虛伏邪,加減小柴胡湯主之。

瘧邪在經者多,較之痢邪在臟腑者淺,痢則深於瘧矣。

內陷云者,由淺入深也。治之之法,不出喻氏逆流挽舟之議。

蓋陷而入者,仍提而使之出也。

 

故以柴胡由下而上,入深出淺,合黃芩兩和陰陽之邪,以人參合穀芽宣補胃陽,

丹皮、歸、芍內護三陰,穀芽推氣分之滯,山楂推血分之滯,穀芽升氣分故推谷滯,山楂降血分故推肉滯也。

 

加減小柴胡湯 (苦辛溫法)

柴胡(三錢) 黃芩(二錢) 人參(一錢) 丹皮(一錢) 白芍(炒,二錢) 當歸(土炒,一錢五分)

穀芽(一錢五分) 山楂(炒,一錢五分)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溫服。

 

春溫內陷下痢,最易厥脫,加減黃連阿膠湯主之。

春溫內陷,其為熱多濕少明矣。熱必傷陰,故立法以救陰為主,救陰之法,豈能出育陰堅陰兩法外哉﹗

此黃連之堅陰,阿膠之育陰,所以合而名湯也。

從黃連者黃芩,從阿膠者生地、白芍也。

炙草則統甘苦而並和之,此下三條,應列下焦,以與諸內陷並觀,故列於此。

 

加減黃連阿膠湯 (甘寒苦寒合化陰氣法)

黃連(三錢) 阿膠(三錢) 黃芩(二錢) 炒生地(四錢) 生白芍(五錢) 炙甘草(一錢五分)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溫服。

氣虛下陷,門戶不藏,加減補中益氣湯主之。

此邪少虛多,偏於氣分之証,故以升補為主。

 

加減補中益氣湯 (甘溫法)

人參(二錢)黃耆(二錢) 廣皮(一錢) 炙甘草(一錢) 歸身(二錢) 炒白芍(三錢)

防風(五分) 升麻(三分)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溫服。

內虛下陷,熱利下重,腹痛,脈左小右大,加味白頭翁湯主之。

此內虛濕熱下陷,將成滯下之方,仲景厥陰篇,謂熱利下重者,白頭翁湯主之。

 

按熱注下焦,設不瘥,必圊膿血;脈右大者,邪從上中而來;

左小者,下焦受邪,堅結不散之象,故以白頭翁無風而搖者,稟甲乙之氣,透發下陷之邪,使之上出;

又能有風而靜,稟庚辛之氣,清能除熱,燥能除濕,濕熱之積滯去而腹痛自止,

 

秦皮得水木相生之氣,色碧而氣味苦寒,所以能清肝熱,黃連得少陰水精,能清腸 之熱,黃柏得水土之精,

滲濕而清熱,加黃芩、白芍者,內陷之証,由上而中而下,且右手脈大,上中尚有餘邪,

故以黃芩清腸胃之熱,兼清肌表之熱;黃連、黃柏但走中下,黃芩則走中上。

 

蓋黃芩手足陽明、手太陰藥也;白芍去惡血,生新血,且能調血中之氣也。

按仲景太陽篇,有表証未罷,誤下而成協熱下利之証,心下痞硬之寒証,則用桂枝人參湯;

脈促之熱証,則用葛根黃連黃芩湯,與此不同。

 

加味白頭翁湯 (苦寒法)

白頭翁(三錢) 秦皮(二錢) 黃連(二錢) 黃柏(二錢) 白芍(二錢) 黃芩(三錢)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服。

 

秋燥

 

燥傷胃陰,五汁飲主之。玉竹麥門冬湯亦主之。

五汁飲 (方法並見前)

 

玉竹麥門冬湯 (甘寒法)

玉竹(三錢) 麥冬(三錢) 沙參(二錢) 生甘草(錢)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土虛者,加生扁豆,氣虛者,加人參。

胃液乾燥,外感已淨者,牛乳飲之。 此以津血填津血法也。

 

牛乳飲 (甘寒法)牛乳(杯)重湯燉熟,頓服之,甚者日再服。

燥証氣血兩燔者,玉女煎主之。

玉女煎方 (見上焦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