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熱經緯  王士雄

 

卷五 方論

 

甘草湯

甘草(二兩) 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溫服七合,日二服。

王晉三曰︰一藥治病,是曰奇方。

徐洄溪曰︰大甘為土之正味,能製腎水越上之火。

王朴莊曰︰自《靈》《素》至漢、晉、宋、齊諸古方,凡云一兩者,以今之七分六厘準之。

 

凡云一升者,以今之六勺七抄準之。汪按︰唐人之方則一兩,當古之三兩。

雄按︰鞠通,凡引古方,輒改定其分兩,而輕重甚未當也。學人審之。

雄按︰《傷寒類要》治傷寒心悸,脈結代。

 

《聖濟總錄》治舌腫塞口。《外科精要》治一切癰疽諸發及丹石煙火藥發。

《兵部手集》治懸癰。《直指方》治痘瘡煩渴及蟲毒藥毒。

《金匱玉函》治小兒撮口及小兒羸瘦。《得效方》治小兒遺溺。

皆以一味甘草為方,妙用良多,總不外乎養陰緩急,清熱化毒也。汪按︰亦兼取和中利水。

 

桔梗湯

 

桔梗(一兩) 甘草(二兩) 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溫再服。

鄒潤安曰︰腎家邪熱,循經而上,肺不任受,遂相爭競,二三日邪熱未盛,故可以甘草瀉火而愈。

若不愈,是肺竅不利,氣不宣泄也。以桔梗開之,肺竅既通,氣遂宣泄,熱自透達矣。

雄按︰雖以桔梗名湯,而倍用甘草以為駕馭,後人改稱甘桔湯是矣。

但須審証而投,不可泥為通治咽痛之方也。黃錦芳《醫案求真》嘗論及之,醫者不可不知。

 

豬膚湯

 

豬膚(一斤)

雄按︰以豬皮去其肉肥,刮如紙薄,杭人能造,名曰肉 。可以充饌。

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加白蜜一升,白粉五合。即是米粉,熬香,和令相得,溫分六服。

王晉三曰︰腎應彘而肺主膚。腎液下泄,不能上蒸於肺,致絡燥而為咽痛者,又非甘草所能治矣。

 

當以豬膚潤肺腎之燥,解虛煩之熱,白粉、白蜜緩中,俾豬膚比類而致津液從腎上入肺中,

循喉嚨,複從肺出絡心,注胸中,而上中下燥邪解矣。

 

黃連阿膠湯

 

黃連(四兩) 黃芩(一兩) 芍藥(二兩) 阿膠(三兩) 雞子黃(二枚)水五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

內膠烊盡小冷;內雞子黃攪令相得。溫服七合,日三服。

 

鄒潤安曰︰尤氏云︰陽經之寒,變為熱則歸於氣;陰經之寒,變為熱則歸於血。

陽經或有歸於血者,惟陰經之熱,則必不歸於氣,故三陰有熱結証,不用調胃承氣、小承氣,而獨用大承氣。

 

諸下利証不已,必便膿血,是其驗也。心中煩,不得臥,熱証也。

至二三日以上,乃心中煩,不得臥,則非始即屬熱矣。始即屬熱,心中煩,不得臥者,為陰虛。

陰虛則不得瀉火。今至二三日以上始見,則為陽盛,陽盛則宜瀉火。

然致此陽盛,亦必其陰本虛。故阿膠、芍藥、雞子黃、無非救陰之品。

瀉火則惟恃芩、連。而芩止一兩,連乃四兩,此黃連之任,獨冠一方,而為補劑中瀉藥矣。

 

豬苓湯

 

豬苓(去皮) 茯苓 澤瀉 滑石 阿膠(各一兩)

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內阿膠烊消,溫服七合,日二。

周禹載曰︰熱盛膀胱,非水能解,何者?

 

水,有止渴之功,而無祛熱之力也。故用豬苓之淡滲,與澤瀉之鹹寒,與五苓不異。

而此易朮以膠者,彼屬氣,此屬血也;易桂以滑石者,彼有表,而此為消熱也。

然則所蓄之水去,則熱消矣。 潤液之味投,則渴除矣。

 

鄒潤安曰︰松之概挺拔勁正,楓之概柔弱易搖。松之理粗疏,楓之理堅細。

松之葉至冬益蒼翠而不凋,楓之葉至冬遂鮮赤而即落。

是其一柔一剛,顯然殊致。茯苓屬陽,治停蓄之水不從陽化者。

豬苓屬陰,治鼓蕩之水不從陰化者。

 

是故仲景以豬苓名方者,其所治之証,曰少陰病,下利,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者,豬苓湯主之。

若五苓散則其治有渴者、有不渴者。至茯苓入他方,所治之病,則不渴者居多。

蓋渴者水氣被陽逼迫,欲得陰和而不能也,與之豬苓,使起陰氣以和陽化水,譬之楓葉已丹,遂能即落也。

 

大承氣湯

 

濃朴(去皮,炙,八兩) 枳實(炙,五枚) 大黃(四兩,酒洗) 芒硝(三合)水一斗,先煎二物,

取五升,去滓;內大黃,煮取二升,去滓;內硝,更上微火一二沸,溫再服。得下,餘勿服。

鄒潤安曰︰柯氏云︰濃朴倍大黃為大承氣,大黃倍濃朴為小承氣。

 

是承氣者在枳、朴。應不在大黃矣。但調胃承氣湯不用枳、朴,亦名承氣何也?

且三承氣湯中,有用枳、朴者,有不用枳朴者;有用芒硝者,有不用芒��者;

有用甘草者,有不用甘草者。惟大黃則無不用,是承氣之名,固當屬之大黃。

況濃朴三物湯即小承氣湯,濃朴分數且倍於大黃,而命名反不加承氣字。

 

猶不可見承氣不在枳、朴乎?

自金元人以“順”釋“承”。而大黃之功不顯。

考《本經》首推大黃通血,再以《六微旨大論》亢則害,承乃製之義參之,則承氣者,非血而何?

夫氣者,血之帥。故血隨氣行,亦隨氣滯,氣滯血不隨之滯者,是氣之不足,非氣之有餘。

 

惟氣滯並波及於血,於是氣以血為窟宅,血以氣為御侮。

遂連衡宿食,蒸逼津液,悉化為火。

 

此時惟大黃能直搗其巢,傾其窟穴,氣之結於血者散,則枳朴遂能效其通氣之職,此大黃所以為承氣也。

雄按︰此余夙論如此,鄒氏先得我心。汪按︰大黃本血分之藥,故知此說確不可易。

 

白虎湯

 

石膏(一斤) 知母(六兩) 甘草(炙,二兩) 粳米(六合)

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方中行曰︰白虎者,西方之金神,司秋之陰獸。虎嘯谷風冷,涼風酷暑消神於解熱,莫如白虎。

 

石膏、知母辛甘而寒,辛者,金之味。寒者,金之性。

辛甘體寒,得白虎之體焉。甘草、粳米,甘平而溫,甘取其緩,溫取其和,緩而且和,得伏虎之用焉。

飲四物之成湯,來白虎之嗥嘯。陽氣者,以天地之疾風名也。

 

風行而虎嘯者,同氣相求也;虎嘯而風生者,同聲相應也;風生而熱解者,物理必至也。

抑嘗以此合大小青龍、真武而論之,四物者四方之通神也。

而以命名,蓋謂化裁四時,神妙萬世,名義兩符,實自然而然者也。

 

方而若此,可謂至矣。然不明言其神,而神卒莫之掩者,君子慎德,此其道之所以大也。

汪按︰飲四物之成湯以下數行語。多支離牽強必宜削去。

夫白虎湯清熱乃甘雨非涼風也。既備四方之神。朱鳥一方何以獨缺。且熱劑而名真武。

名與實爽矣。醫者不能研究醫理。乃附會經義以自文其淺陋甚且衍。

先天論太極以欺人。實則無關於辨証處方也。自明以來。庸醫陋習。大率如此。學人戒之。

 

白虎加人參湯

 

原方加人參(三兩)煮服同前法。

鄒潤安曰︰傷寒脈浮,發熱無汗,其表不解者,不可與白虎湯;

汪按︰洄溪云,“無汗”二字最為白虎所忌。渴欲飲水,無表証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可見白虎加人參湯之治,重在渴。其時時惡風,則非常常惡風矣。

背微惡寒,則非遍身惡寒矣。常常惡風,遍身惡寒者,謂之表証也。

時時惡風,背微惡寒者,表邪已經化熱,特尚未盡耳,謂之無表証可也。

然熱邪充斥,津液消亡。用栝蔞根,生津止渴可也,何以必用人參?

 

《靈樞‧決氣篇》︰腠理發泄,汗出溱溱,是謂津。津為水,陰屬也。

能外達上通則陽矣。夫是之謂陰中之陽。人參亦陰中之陽。

惟其入陰,故能補陰;惟其為陰中之陽,故能入陰,使人陰中之氣化為津,不化為火,是非栝蔞根可為力矣。

雄按︰朱奉議云︰再三汗下熱不退者,以此東加蒼朮一錢如神。

 

黃芩湯

 

黃芩(三兩) 甘草(炙) 芍藥(各二兩) 大棗(十二枚)水一斗,

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鄒潤安曰︰或問黃芩湯,治何等証?其証腹痛與否?若腹痛何以用黃芩?若腹不痛何以用芍藥?

 

汪按︰腹痛因乎熱者甚多,謂腹痛必因寒者,前人拘滯之見也。

曰︰其証身熱不惡風,亦不惡熱,或下利,或嘔,腹則不痛。蓋芍藥、甘草、大棗、桂枝湯裡藥也,

以不惡風,故不用薑、桂;黃芩、甘草、大棗、小柴胡裡藥也,以不往來寒熱,故不用柴胡。

以其常熱,故不用人參。若不嘔則並不用半夏、生薑,至芍藥則並不因腹痛而用,以桂枝湯証原無腹痛也。

亦不心下痞硬,故不去大棗也。

 

又《厥陰篇》云︰傷寒脈遲,與黃芩湯除其熱,腹中則冷不能食,可知黃芩湯証之脈必數。

黃芩所治之熱,必自裡達外,不治但在表分之熱矣。然仲景用黃芩有三耦焉。

氣分熱結者,與柴胡為耦。血分熱結者,與芍藥為耦。濕熱阻中者,與黃連為耦。

 

以柴胡能開氣分之結,不能泄氣分之熱;芍藥能開血分之結,不能清迫血之熱;黃連能治濕生之熱,不能治熱生之濕。譬之解斗,但去其斗者,未平其致斗之怒,斗終未已也。

故黃芩協柴胡能清氣分之熱。協芍藥,能泄迫血之熱。協黃連,能解熱生之濕也。

汪按︰前人方解,不過望文生義,必如鄒氏諸條,始覺有味可咀矣。

 

黃芩加半夏生薑湯

 

原方加半夏(半升) 生薑(三兩)煮服法同前。

鄒潤安曰︰嘔而脈數、口渴者,為火氣犯胃,不宜加此。

雄按︰章虛谷云︰生薑性熱,僅能治寒,不可泛施於諸感也。

汪按︰傷寒一百十三方。用薑者五十七。則此味原非禁劑。然溫暑証最宜慎用。

用之不當。或致殺人。洄溪謂雖與芩連同用。亦尚有害是也。

 

又古時未有炮製之法。凡方用半夏無不兼用薑者。義取製半夏之毒。

其所以治病者。功在半夏。不在薑也。今所用半夏。必先已薑製。

可不必兼用薑矣。後人不察。但見古方用薑者不少。遂不論何証隨手妄施。其中必有誤人而不自覺者戒之。

 

梔子豉湯

 

梔子(十四枚) 香豉(四合,綿裹)

水四升,先煮梔子得二升半;內豉,煮取升半,去滓,分為二服。溫進一服,得吐,止後服。

徐洄溪曰︰此劑分兩最小,凡治上焦之藥皆然。按此東加減七方,既不注定何經,亦不專治何誤。

總由汗、吐、下之後,正氣已虛,尚有痰涎滯氣,凝結上焦,非汗下之所能除。

 

雄按︰溫暑濕熱之証,每有痰涎滯氣,凝結上焦,不必在汗吐下後也。

既非汗下可除,尤忌妄投補劑。

經所云︰“在上者,因而越之”,則不動經氣,而正不重傷,此為最便,乃不易之法也。

古方梔子皆生用,故入口即吐,後人作湯,以梔子炒黑,不複作吐,全失用梔子之意,

然服之於虛煩証亦有驗,想其清肺除煩之性故在也。汪按︰欲取吐者,必宜生用。

 

一物瓜蒂湯

 

瓜蒂(二個,銼)水一升,煮取五合,去滓,頓服。

尤在涇曰︰暑之中人也,陰虛而多火者,暑即寓於火之中,為汗出而煩渴。

宜白虎加人參以清熱生陰。陽虛而多濕者,暑即伏於濕之內,為身熱而疼重。

故暑病恆以濕為病,而治濕即所以治暑。

瓜蒂苦寒,能吐能下,去身面四肢水氣,水去而暑無所依,將不治而自解矣。此治中暑兼濕者之法也。

 

炙甘草湯(一名複脈湯)

 

甘草(四兩,炙) 生地黃(一斤) 麥冬 麻仁(各半斤) 桂枝 生薑(各三兩) 人參 阿膠(各二兩)

 大棗(三十枚)方中行曰︰地黃上不當有“生”字。

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內膠烊消盡,溫服一升,日三。

沈亮宸曰︰此湯為千古養陰之祖方也。

 

鄒潤安曰︰地黃分數,獨甲於炙甘草湯者。蓋地黃之用,在其脂液,能榮養筋骸、經脈乾者,枯者,皆能使之潤澤也。功能複脈,故又名複脈湯。脈者原於腎而主於心,心血枯願,則脈道泣澀。

此《傷寒論》所以脈結代與心動悸並稱,《金匱要略》又以脈結悸與汗出而悶並述。

至肺痿之心中溫溫液液,涎唾多,則陰皆將盡之孤注,陽僅膏覆之殘焰,惟此湯可增其殼內絡外之脂液也。

 

瓜蒂散

 

瓜蒂(熬黃) 赤小豆(各一分)汪按︰赤小豆乃小粒赤豆,俗名米赤者是也。

勿誤用相思子。各別篩為散已,合治之,取一錢匕,以香豉一合,用熱湯七合,煮作稀糜,去滓;

取汁,和散,溫頓服之。

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為止。 諸亡血虛家,不可與之。

 

盧子繇曰︰瓜象實在須蔓間也。蒂、瓜之綴蔓處也。性遍蔓延,末繁於本,故少延輒腐。

《爾雅》云︰其紹瓞;《疏》云︰繼本曰紹,形小曰瓞。故近本之瓜常小,近末之瓜轉大也。

凡實之吮抽津液,惟瓜稱最。而吮抽津液之樞惟蒂,是以瓜蒂具徹下炎上之用,乃蒂味苦而瓜本甘,

以見中樞之所以別於上下內外,誠湧泄之宣劑通劑也。

 

麻黃連軺赤小豆湯

 

麻黃 連軺 甘草(炙) 生薑(各二兩) 赤小豆 生梓白皮(各一升) 杏仁(四十個) 大棗(十二枚)潦

水一斗,先煮麻黃再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分溫三服。半日服盡。

鄒潤安曰︰《本經》臚列連翹之功。以寒熱起,以熱結終。此條瘀熱在裡句,適與連翹功用不異。

 

郭景純《爾雅》注︰一名連苕,苕,軺聲同字異耳﹗而今本《傷寒論》注曰︰連軺即連翹根,遂以《本經》有名未用翹根當之。

陶隱居云︰方藥不用,人無識者。故唐本草去之。豈仲景書有此,六朝人皆不及見,至王海藏忽見之耶?噫﹗亦必無之事矣。

 

梔子柏皮湯

 

梔子(十五枚) 黃柏(二兩) 甘草(一兩)水四升,煮取升半,去滓,分溫再服。

鄒潤安曰︰梔子大黃湯、茵陳蒿湯、大黃硝石湯、梔子柏皮湯証,其標皆見於陽明。

陽明者,有在經、在腑之分。

 

發熱、汗出、懊,皆經証也;腹滿、小便不利,皆腑証也。

梔子大黃湯証,經多而腑少;茵陳蒿湯証,有腑而無經;

梔子柏皮湯証,有經而無腑;大黃硝石湯証,經少而腑多。

雄按︰《金鑒》云︰此方之甘草,當是茵陳蒿,必傳寫之訛也。

 

茵陳蒿湯

 

茵陳蒿(六兩) 梔子(十四枚) 大黃(二兩)水一斗,先煮茵陳減六升,內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

小便當利,溺如皂角汁狀,色正赤,一宿腹減,病從小便去也。

 

徐洄溪曰︰先煮茵陳,則大黃從小便出,此秘法也。

鄒潤安曰︰新感之邪,為素有之熱,結成黃膽,此証已所謂因陳矣。

故《傷寒》、《金匱》二書,幾若無疸不因陳者。 然梔子柏皮湯証,有外熱而無裡熱。

麻黃連翹赤小豆湯証,有裡熱而無外熱。小建中湯証,小便自利。小柴胡湯証,腹痛而嘔。

 

小半夏湯証,小便色不變而噦。

桂枝加黃耆湯証,脈浮。梔子大黃湯証,心中懊。硝石礬石散証,額上黑。

日晡發熱,則內外有熱,但頭汗出,齊頸而還,腹滿,小便不利,口渴,為茵陳蒿湯証矣。

第腹滿之治在大黃,內熱之治在梔子。惟外複有熱,但頭汗出,小便不利,始為茵陳的治。

 

其所以能治此者,以其新葉,因陳干而生,清芬可以解郁熱,苦寒可以泄停濕也。

蓋陳干本能降熱利水,複加以葉之如絲如縷,挺然於暑濕蒸逼之時,先草木而生,後草木而凋,不必能發散。

而清芳揚溢,氣暢不斂,則新感者,遂不得不解,自是汗出不止於頭矣。

故曰發熱汗出,此為熱越不能發黃也。

 

抵當湯

 

水蛭(熬) 虻蟲(去翅足,熬) 桃仁(去皮尖,各三十個) 大黃(三兩,酒浸)

上為末,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不下再服。

徐洄溪曰︰凡人身瘀血方阻,尚有生氣者,易治。

阻之久,則無生氣而難治。蓋血既離經,與正氣全不相屬,投以輕藥,則拒而不納。

 

藥過峻,又能傷未敗之血,故治之極難。水蛭,最喜食人之血。

而性又遲緩善入。遲則生血不傷,善入則堅積易破。借其力以攻積久之滯,自有利而無害也。

 

雄按︰王肯堂云︰人溺、蜂蜜,皆製蛭毒。

章虛谷曰︰經言︰陽絡傷則血外溢,陰絡傷則血內溢。外溢則吐衄,內溢則便血。

 

蓋陰陽手足十二經交接,皆由絡貫通,接連細絡,分布周身,而血隨氣行,必由經絡流注,表裡循環,

是故絡傷則血不能循行,隨陰陽之部而溢出,其傷處即瘀阻,阻久而蓄積,無陽氣以化之,乃成死血矣。

 

故仲景用飛走蟲藥,引桃仁專攻絡結之血。大黃本入血分,再用酒浸,使其氣浮,隨蟲藥循行表裡,

以導死血歸腸腑而出,豈非為至妙至當之法哉﹗由是類推,失血諸証,要必以化瘀調經絡為主矣。

余每見有初治��用呆補之法,使瘀結絡閉,不能開通,終至於死,良可慨也﹗

雄按︰王清任論虛勞亦主瘀阻。蓋本大黃 蟲丸之義而言也。

 

文蛤散

 

文蛤(五兩)

為散。以沸湯和一錢匕服,湯用五合。

 

文蛤湯

 

文蛤 石膏(各五兩) 麻黃 甘草 生薑(各三兩) 杏仁(五十粒) 大棗(十二枚)

水六升,煮取二升,溫服一升,汗出即愈。

鄒潤安曰︰文蛤即海蛤之有紋理者,吳人謂之花蛤。

雄按︰王晉三云︰若黯色無紋者,服之令人狂走赴水。

夏小正︰季秋之月,雀入於海為蛤。安氏云︰雀,羽蟲也。羽蟲屬火,火炎上,故鳥上飛。曷為入海而為蛤?

蓋九月火伏於戌,十月純陰,金水之令,故羽蟲感之而化也。蛤屬水,水性下,故下潛。秋冬,水勝火。雀為蛤,象火之伏於水也。又離為火為雉為蚌,雀雉之類,蛤蚌之類,外剛內柔,皆離之變化也。

 

因而思《傷寒論》反以冷水 灌之証,非火厄於水而何?《金匱要略》吐後渴欲得水之條,非火之溺於水而何?

惟其火在水中而病,故以火入水中而生者治之。然厄於水者惡水,惡水則火與水未相浹也。

故直以是使水中之火,仍暢茂得生而可已,溺於水者喜水。

喜水則火與水漸相浹矣。故必合麻杏甘膏加薑棗,以清發之乃能已也。

 

五苓散

 

澤瀉(一兩六銖)豬苓 茯苓 白朮(各十八銖),方中行曰︰朮上不當有“白”字。

雄按︰二十四銖為一兩,每銖重四分二厘弱,六銖為錙,即二錢五分,十八銖即七錢五分也。

桂枝(半兩) 為末。以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多服暖水,汗出愈。

 

沈果之曰︰中風發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裡証,渴欲飲水,水入即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蓋表証為太陽不足,故用桂以宣陽氣,通津液於周身,

即《內經》“水精四布,五經並行”之旨,非用之以通水道下出也。

証為三焦之氣化不宣,故用瀉、朮、二苓以通三焦之閉塞,非開膀胱之溺竅也。

 

夫下焦之氣化不宣,則腹膨而小便不利。

水蓄膀胱,是為胞痺。此乃水蓄於膀胱之外,不能化入膀胱,故用五苓以化之。

至小便不利,汗出而渴者,亦主以是方。

而不渴者,茯苓甘草湯主之。

 

蓋渴為陽氣不足,水不上升也。不升則不降,故用桂以升之,二苓、澤瀉以降之,

而用朮以為中樞,乃注者,莫不以渴為熱入膀胱,津液被劫所致。

如果熱入而複用桂、朮以溫液耗津,又加苓、澤以滲之,是熱之又熱,耗之又耗,速之斃矣。

且不渴者反不用五苓而用茯苓甘草湯,可知不渴則無須桂、朮之蒸騰津液,

而桂、朮之非治太陽而治三焦,更不待言矣。

 

小陷胸湯

 

栝蔞實(大者一枚) 黃連(一兩) 半夏(半升)

水六升,先煮栝蔞取三升,去滓;納諸藥,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

鄒潤安曰︰觀仲景之用栝蔞實,在此湯曰小結胸,正在心下,按之則痛;

在栝蔞薤白白酒湯,曰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氣。

 

而其脈,一則曰浮滑,一則曰寸口沉遲,關上小緊數,是皆陰中有陽,且踞於陽位者也。

夫胸背痛,較按之方痛則甚,痺則較結為輕,咳唾喘息,是其勢為上沖,而居於心下,按之才痛。

似反靜而不動,此其機總緣氣與飲相阻,寒與熱相糾。

 

熱甚於寒者,其束縛反急而為結;寒甚於熱者,其蔽塞自盛而為痺,是故結胸之病伏,胸痺之病散。

伏者,宜開。散者,宜行。

 

故一則佐以連、夏之逐飲泄熱;一則佐以薤、酒之滑利通陽。

栝蔞實之裹無形,攢聚有形,使之滑潤而下則同,能使之下,似是治實之方,僅能使之下,

不能使其必通,又非純乎治實之道矣。

 

何以知不能使之必通?蓋有停飲痛甚,至不得臥,即當加半夏。

若兼胸滿脅下逆搶心,則仍加枳、朴、桂枝,倘竟能通,又何必如是哉?

知栝蔞實之治,大旨在火與痰結於陽位,不純乎虛,亦不純乎實者,皆能裹之而下,此其擅長矣。

 

百合散

 

桔梗 貝母(各三分) 巴豆(一分,去皮心膜,熬黑,研如脂)

雄按︰古人以六銖為一分,分字去聲即二錢五分也。

為末,內巴豆更於臼中杵之,以白飲和服,強人半錢,羸者減之。

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不利進熱粥一杯;利過不止,進冷粥一杯。

 

汪按︰半錢者,以銅錢取藥末,僅沒錢文之半,即半錢匕,而省“匕”字,非若今人以五分為半錢也。

鄒潤安曰︰寒實結胸,無熱証者,治以白散。散中用桔梗為疏通氣分之主。

夫開導胸中之氣,仲景於大承氣湯、梔子濃朴等湯,莫不用枳、朴。

此偏不用何哉?蓋病有上下,治有操縱。

 

結在上者,宿痰停飲也。

故凡結胸,無論熱實寒實,寧用甘遂、葶藶、巴豆,不用枳、朴,如大陷胸湯丸、白散是也。

結在中下,始熱與實浹,氣隨熱化,則於蕩滌邪穢中,疏利其與邪為伍之氣,大小承氣諸湯是也。

況桔梗之用,使氣上越,而不使氣下泄,今病在至高,固宜操上而縱下,不使中下無過之地,橫被侵陵。

故曰,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也。

 

熱邪與停飲結,治以栝蔞。而佐之者,反用半夏、黃連;寒邪與停飲結,治以巴豆。

而佐之者,反用桔梗、貝母。於寒因熱用、熱因寒用之中,反佐以取之。可謂精義入神以致用者矣。

 

調胃承氣湯

 

大黃(四兩,去皮,清酒浸) 甘草(二兩,炙) 芒硝(半升)

水三升,先煮大黃、甘草取一升,去滓;內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溫服之。

徐洄溪曰︰芒硝,善解結熱之邪。

大承氣用之,以解已結之熱邪。此方用之,以解將結之熱邪。其能調胃,則全賴甘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