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麻鱉甲湯

升麻 當歸 甘草(各二兩) 蜀椒(炒,去汗,一兩) 鱉甲(手指大一片,炙) 雄黃(半兩,研)

水四升,煮取一升,頓服之。老小再服,取汗。《金匱要略》陽毒用此方。

 

陰毒去雄黃、蜀椒。《肘後》《千金方》陽 毒用升麻湯,無鱉甲、有桂。

 

陰毒用甘草湯,即本方無雄黃。《活人書》陽毒升麻湯用犀角、射干、黃芩、人參。無當歸、蜀椒、鱉甲、雄黃。

洄溪曰︰蜀椒辛熱之品,陽毒用而陰毒反去之,疑誤。《活人書》加犀角等四味,頗切當。

 

百合知母湯

 

百合(七枚) 知母(三兩)

先以水洗百合,漬一宿,當白沫出,去其水;別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滓;

別以泉水二升,煎知母取一升;後合煎取一升五合,分溫再服。

王朴莊曰︰百合入藥,以野生極小者為勝。

 

百合雞子黃湯

 

百合(七枚) 雞子黃(一枚)

先煎百合,如前法了;內雞子黃攪勻,煎五分,溫服。

 

百合滑石代赭湯

 

百合(七枚,擘) 滑石(三兩,碎綿裹) 代赭石(如彈丸大一枚碎綿裹)

先煎百合如前法。別以泉水二升,煎滑石、代赭取一升,去滓;後合和,重煎取一升五合,分溫再服。

 

百合地黃湯

 

百合(七枚,擘) 生地黃汁(一升)

先煮百合,如前法了;內地黃汁,煎取一升五合,分溫再服。中病勿更服,大便當如漆。

 

百合滑石散

 

百合(一兩,灸) 滑石(三兩)

為散。飲方寸匕,日三服。當微利者,止服。熱則除。

鄒潤安曰︰玩百合知母湯,可以見汗則傷氣,邪搏於氣分,為消渴熱中也。

 

玩百合雞子黃湯,可以見吐則傷上,邪擾於心,為煩懊不寐也。

玩百合代赭湯,可以見下則傷血,邪搏於血分,為血脈中熱也。

玩百合地黃湯,可以見不經吐下發汗,則系百脈一宗,悉致其病,無氣血上下之偏矣。

所謂百脈一宗者何?

 

《平人氣象論》曰︰胃之大絡,名曰虛裡,出於左乳下,其動應衣,為脈宗氣,

是最近於心,乃著邪焉,是以見証行臥不安,如有神靈,皆心中輾轉不適之狀,

口苦小便數,身形如和,其脈微數,皆心中熱鬱氣 之征。

 

以此例之,《本經》百合主邪氣腹滿心痛。

蓋有若合符節者,而治法始終不外百合。

則以心本不任受邪,心而竟為邪擾,則不責將之謀慮不審,即責相之治節不行。

邪阻於上而不下行,為肺之不主肅降,無能遁矣。

 

故欲征其愈期,極宜驗其小便。凡溺時必肺氣下導,小便乃出。

今氣拄於頭,即欲下行,上先有故,則肺形之軒舉不隨,氣之支結不降,亦又何疑。

乃頭中之不適,複分三等,其最甚者,至氣上拄而為痛,其次則不痛而為淅淅然,

又其次則因小便通而快然,即此驗其軒舉支結之淺深微甚,既了如指掌矣。

況合之以百合地黃湯下云︰大便當如漆。百合滑石散下云︰微利者止服,熱則除。

則百合之利大小便,又與《本經》吻合矣。

 

栝蔞牡蠣散

 

栝蔞根 牡蠣(熬,等分)

為細末。飲服方寸匕,日三服。

 

鄒潤安曰︰百合病至一月不解,而變成渴,以百合湯洗之。

而仍不瘥,則病為傷中上之陰無疑。雖然,僅曰渴,不曰欲飲水,

且不煩不熱,究竟病無駐足之所,僅渴之一端,為得所依借耳﹗

 

於此見昔之百脈一宗,悉致其病者,今則上焦已化,而在下者尚未化也。

上焦已化,百脈之病已蠲其半,百合遂無所用之。

而下焦之未化者,不得不選用牡蠣,使之召陽歸陰,而其主腦,尤在治上焦之已化者,

故方中配以從陽化陰之栝蔞根,兩物等分,標名則升栝蔞於牡蠣之上,為一方之統攝也。

 

甘草瀉心湯

 

甘草(四兩,炙) 黃芩 人參 乾薑(各三兩) 半夏(半升) 黃連(一兩) 大棗(十二枚,《傷寒論》無人參)

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

王晉三曰︰甘草瀉心,非瀉結熱。因胃虛不能調劑上下,水寒上逆,火熱不得下降,結為痞,

故君以甘草、大棗和胃之陰。乾薑、半夏啟胃之陽。

坐鎮下焦客氣,使不上逆,仍用芩、連,將已逆為痞之氣,輕輕瀉藥卻,而痞乃成泰矣。

 

赤豆當歸散

 

赤小豆(三升,浸,令芽出,曝乾) 當歸(十分)

杵為散。漿水服方寸匕,日三。汪按︰赤小豆乃赤豆之小種。

今藥肆以半紅半黑之相思子為赤小豆。醫者亦多誤用。然相思子不能出芽。即此方可証其訛。

 

二妙散

 

茅山蒼朮(生用) 川黃柏(炒黑)

為末。搗生薑,煎沸湯調服。

王晉三曰︰此偶方之小製也。蒼朮,生用,入陽明經,能發二陽之汗;

黃柏,炒黑,入太陰經,能除至陰之濕。一生一熟,相為表裡,治陰分之濕熱,有如鼓應桴之妙。

 

生薑瀉心湯

 

生薑(四兩) 甘草(炙) 人參 黃芩(各三兩) 半夏(半升) 黃連 乾薑(各一兩) 大棗(十二枚)

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渣;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

 

徐洄溪曰︰汗後而邪未盡,必有留飲在心下,其証甚雜。

而方中諸藥,一一對証。內中又有一藥治兩証者。

亦有兩藥合治一証者,錯綜變化,攻補兼施,寒熱互用,皆本《內經》立方諸法,

其藥性又皆與《神農本草》所載,無處不合,學人能於此等方,講求其理而推展之,則操縱在我矣。

 

半夏瀉心湯

 

半夏(半升) 黃芩 乾薑 甘草(炙) 人參(各二兩) 黃連(一兩) 大棗(十二枚)

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渣;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

方中行曰︰半夏、乾薑,辛以散虛滿之痞。黃芩、黃連,苦以泄心膈之熱。人參、甘草甘以益下後之虛。

大棗,甘溫潤以滋脾胃之液。曰瀉心者,言滿在心膈而不在胃也。

 

大黃黃連瀉心湯

 

大黃(二兩) 黃連(一兩)

麻沸湯二升漬之,須臾,絞去滓,分溫再服。

 

尤在涇曰︰成氏云︰此導虛熱之方也。按所謂虛熱者,對燥矢而言也。

蓋邪熱入裡與糟粕相結,則為實熱;不與糟粕相結,則為虛熱。

非陰虛陽虛之謂。本方以大黃、黃連為劑,而不用枳、朴等藥者,蓋以泄虛熱,非以蕩實熱也。

 

雄按︰不但不用枳、朴等藥也。二味僅以麻沸湯漬,須臾即絞,其味甚薄,乃可泄虛熱。

若久漬味濃,雖無枳朴,亦能下走腸胃也。汪按︰尤氏解釋極精妙。夢隱更以煎法釋之,亦妙﹗

 

附子瀉心湯

 

大黃(二兩,酒浸) 黃連(炒) 黃芩(炒,各一兩) 附子(一枚,去皮,別煮取汁)

以麻沸湯二升,漬三味,須臾絞去渣;內附子汁,分溫再服。

徐洄溪曰︰前方乃法之最奇者,不取煎而取泡,欲其輕揚清淡,以滌上焦之邪。

此法更精。附子用煎,三味用泡,扶陽,欲其熱而性重,開痞,欲其生而性輕也。

 

雄按︰觀此可知用藥之道。

鄒潤安曰︰心之為體,於卦象離,今被邪逼,則外陽內伐,內陰沸騰。

故半夏、甘草、生薑三瀉心湯,治陰邪之未化者也。

大黃黃連、附子二瀉心湯,治陰邪之已化者也。陰邪已化,不逼心陽,則在內之沸亂略定。

 

惟在外之邪氣尚阻,則取二黃之泄熱,蕩去其邪,邪去正自安矣。

惡寒汗出者,在上之陰邪才化,在下之陰氣複逆,故輕取二黃之氣以蕩熱除穢。

重任附子之威,以追逐逆陰,使之異趨同歸,相成而不相背也。

 

其未化者,陽餒 於陽位,而恣肆於陰分,邪盤踞於清道,而潰泄於下焦,

非乾薑、半夏、生薑之振散陰霾,不足以廓清心之外郭。

非人參、黃連之養陰泄熱,不足以安擾心之內訌也。

又曰,余治瘧發時先嘔者,用半夏瀉心。吐瀉交作者,用生薑瀉心。

胸痞下利者,用甘草瀉心,皆應如桴鼓。

 

小承氣湯

 

大黃(四兩) 濃朴(二兩) 枳實(三枚)

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二服。初服湯,當更衣;不爾者,盡飲之。若更衣勿服。

雄按︰於大承氣湯既去芒硝而減枳、朴,複以大黃同煎,而緩其蕩滌之性,古人謂之和胃之劑,故曰小承氣湯。

 

牛黃清心丸

 

陝西牛黃(二分五厘) 鏡面朱砂(一錢五分) 生黃連(五錢) 黃芩 山梔(各三錢) 鬱金(二錢)

為末,蒸餅為糊,丸如黍米大。每服七八丸。

王晉三曰︰此丸古有數方,其義各別。

若治溫邪內陷,包絡神昏者,惟萬氏此方為妙。蓋溫熱入於心包絡,邪在裡矣。

 

草木之香,僅能達表,不能透裡,必借牛黃幽香物性,乃能內透包絡,與神明相合,然尤在佐使之品,配合咸宜。

萬氏用芩、連、山梔以瀉心火。

 

鬱金以通心氣。辰砂以鎮心神,合之牛黃相使之妙。

是丸調入犀角、羚羊角、金汁、甘草、人中黃、連翹、薄荷等湯劑中,頗建奇功。

 

雄按︰周公謹云︰《局方》牛黃清心丸,止是前八味至蒲黃而止。

自山藥以後,凡二十一味,乃補虛中山芋丸。當時不知何以誤並為一,因循不曾改正,貽誤後人匪細。

凡此之類,讀書者不可不知也。

 

一方用牛黃、雄黃、黃連、黃芩、梔子、犀角、鬱金、朱砂各一兩、真珠五錢、冰片、麝香各二錢五分,

研煉蜜丸,每重一錢,金箔為衣,蠟匱,功效較萬方為勝。汪按︰萬方太輕,此方較有力。

 

至寶丹

 

生烏犀角 生玳瑁 琥珀 鏡面 朱砂(研飛) 雄黃(研飛,各一兩) 西牛黃(五錢) 龍腦(研)

麝香(研,各一錢) 安息香(一兩五錢,為末,酒研飛淨一兩,熬膏,用水安息尤妙)

金箔銀箔(各五十片,研細為衣)

 

先將犀、玳為細末,入餘藥研勻,將安息香膏,重湯煮,凝成後,入諸藥中,和搜成劑,丸如梧子大,

蠟護,臨服剖,用人參湯化下三丸至五丸。《本事方》有人參、南星、天竺黃。

王晉三曰︰此治心臟神昏,從表透裡之方也。

 

黃,犀、玳、珀,以有靈之物,內通心竅。朱、雄、二箔,以重墜之品,安鎮心神。

佐以腦、麝、安息,搜剔幽隱諸竅。東垣云︰冰、雄、牛、麝,入骨髓,透肌膚。

抱朴子言︰金箔、雄黃,合餌為地仙,若與丹砂同用為聖金。

 

餌之可以飛升。

故熱入心包絡,舌絳神昏者,以此丹入寒涼湯藥中用之。

能祛陰起陽,立展神明,有非他藥所可及。

徐氏云︰安神定魄,必備之方,真神丹也。

若病因頭痛而即神昏不語者,此肝虛魂升於頂,當用牡蠣救逆以降之,又非至寶丹所宜輕試。

 

涼膈散(一名連翹飲子)

 

連翹(四兩) 大黃(酒浸) 芒硝 甘草(各二兩) 黃芩(酒炒) 薄荷 梔子(各一兩)

為粗末。每服三五錢,加竹葉七片,水一碗半,煎一碗,去滓;入生白蜜一匙,微煎溫服。

與四物各半服,能和營泄熱,名雙和散。《本事方》加赤芍、干葛,治諸熱累效。

《玉機》云︰輕者,宜桔梗湯。汪按︰此方與第二方桔梗湯名同實異。

即本方去硝、黃,加桔梗舟楫之品。浮而上之,去膈中無形之熱,且不犯中下二焦也。

雄按︰此方加減法,詳《宣明論》。

 

徐洄溪曰︰此瀉中上二焦之火,即調胃承氣加疏風清火之品也。

余師愚曰︰熱淫於內,治以鹹寒,佐以苦甘,故以連翹、黃芩、竹葉、薄荷升散於上。

大黃、芒硝推蕩其中。使上升下行,而膈自清矣。

 

余謂疫疹乃無形之熱,投以硝黃之猛烈,必致內潰,因去硝、黃,加生石膏、桔梗,使熱降清升,而疹自透,亦上升下行之義也。

雄按︰法本宣明,剪裁甚善。

 

犀角地黃湯

 

暹羅犀角(磨汁) 連翹(各三錢) 生地(五錢) 生甘草(五分)

水二鐘,武火煎三物至八分,去滓;入犀汁和服。

 

王晉三曰︰溫熱入絡,舌絳煩熱,八九日不解,醫反治經,寒之,散之,攻之,熱勢益熾,得此湯立效者。

非解陽明熱邪,解心經之絡熱也。按《本草》犀角、地黃能走心經,專解營熱。

連翹入心,散客熱。甘草入心,和絡血。以治溫熱証,熱邪入絡,功勝《局方》。

 

導赤散

 

生地 木通 甘草梢(各等分,雄按︰生地、木通不應等分。)

水煎服,或加淡竹葉。汪按︰古方淡竹葉即竹葉也,淡竹乃竹名耳。

今藥肆所售淡竹葉草,是小青之別種,性能涼胃,不能清心,醫人每多誤用。

 

雄按︰本方去甘草,加黃芩蜜丸,名火府丹,亦治心熱溺澀淋渴等証;

本方加升麻、黃連、丹皮,名升麻清胃湯。輕清涼血,乃秦皇士透化斑疹之良劑。

 

理中丸

 

人參 甘草(炙)朮 乾薑(各三兩) 搗篩為末,蜜和為丸,如雞子黃大。

以沸湯數合和一丸,研碎溫服之。日三四服,夜二服。腹中未熱,益至三四丸。

 

雄按︰“未熱”二字,須著眼,腹中不冷者,其可服乎。然不及湯。

湯法︰以四味依兩數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渣,溫服一升,日三。

徐洄溪曰︰此仲景治寒多霍亂之方也,蓋亦傷寒之類。

後人以暑月之吐利當之,而亦用此方,更造為大順散者,皆無稽之論也。

 

四君子湯

 

人參 白朮(炒) 茯苓(各二錢) 甘草(炙,一錢) 生薑(三片) 大棗(二枚)

水煎,溫服。

徐洄溪曰︰此補脾之主方。

 

玉女煎

 

生石膏(三五錢) 熟地(三五錢或一兩) 麥冬(二錢) 知母 牛膝(各一錢五分)

水一鐘半,煎七分服。

雄按︰陳修園力辟此方之謬。然用治陰虛胃火熾盛之齒痛,頗有捷效。

若治溫熱病,地黃宜生,牛膝宜刪。葉氏引用,決不泥守成方,近讀《景岳發揮》,果與陳氏之論印合。

 

四物湯

 

生地 當歸(各三兩) (一兩五錢) 芍藥(二兩) 咀。每服四錢,水二盞,煎八分,去滓,溫服。

張路玉曰︰四物為陰血受病之專藥,非調補真陰之藥也。

汪按︰調補真陰宜集靈膏。不宜四物,而人多誤會。

 

小柴胡湯

 

柴胡(半斤) 黃芩 人參 甘草(炙) 生薑(各三兩) 半夏(半升) 大棗(十二枚)

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

 

尤拙吾曰︰熱入血室三條,其旨不同。

第一條是血舍空而熱乃入者,空則熱不得聚而游其部,故脅滿痛。

第二條是熱邪與血俱結於血室者,血結亦能作寒熱,柴胡亦能去血結,不獨和解之謂矣;

第三條是熱邪入而結,經尚行者,經行則熱亦行而不得留,故必自愈。

 

無犯胃氣及上二焦,病在血而不在氣,在下而不在上也。若誅伐無過,變証隨出,烏能自愈耶?

沈再平曰︰今人治瘧,必用此湯。若非此湯,即不足以為治者。

故致輾轉淹滯,變生不測,竟能殞命,則知瘧本非死証,惟概以柴胡治瘧者,殺之也。

 

夫柴胡為少陽表藥,若其瘧果發於少陽,而以柴胡治之,無不立愈。

若系他經用之,則必使他經之邪輾轉而入少陽,遷延以斃,乃既死猶曰︰

柴胡為治瘧主藥,吾開手即用之,不知其何以死?

 

病家亦以柴胡治瘧而竟不效,真其命之當死也。彼此昏迷,不得一悟,良可浩嘆﹗

雄按︰《內經》論瘧,既分六經,又分臟腑,並不泥定少陽一經,醫家繹之。

 

雄按︰本方柴、半各八兩,準今得六錢零八厘。參、草、苓、薑各三兩,準今得二錢二分八厘。

棗十二枚。以水一斗二升,準今得八合零四抄,煮至減半,去滓,再煎至減半,夫煎而又煎,

只取四分之一,其湯之濃郁甘柔可知。

 

喻氏謂和藥取其各藥氣味之相和。余謂和者,取其氣緩味濃,斯為補正托邪之劑。

故惟風寒正瘧,邪在少陽者,可以按法而投。則參、甘、薑、棗,補胃充營。

半夏利其樞。柴、芩解其熱。病無不愈矣。猶之今人於瘧發之先,飽啖羊肉酒飯,亦能取效。

 

汪按︰瘧疾寒來之時。

 

強食過飽。往往一寒不能複熱而死。吾見甚多。不可不戒。

蓋風寒自表而受,胃腑空虛,自能安榖,治必先助中氣,托邪外出,即御外邪,杜其內入,誠一舉兩全之策也。

若溫熱暑濕諸瘧,邪從口鼻而受,肺胃之氣,先已窒滯,病發,即不飢惡榖,脘悶苔黃,苟不分別,但執此湯,奉為聖法。

 

則參、甘、薑、棗,溫補助邪,驟則液涸神昏,緩則邪留結痞,且有耗傷陰血而成瘧勞者。

即不用全方,而專以柴胡為治瘧主藥,亦惟營陰充裕,或溫熱暑濕之邪,本不甚重。

及兼感風寒之表邪者,始可見功。

汪按︰治正瘧必宜此湯。

 

溫暑亦有正瘧。不獨風寒方用。黃芩是清熱非祛寒也。且柴胡主少陽半表半裡。

黃芩裡藥。亦非以治表邪。但當辨其是否正瘧耳。若似瘧非瘧。妄用柴胡。

必提成長熱不退。或兩耳大痛。甚至神昏。更或引動肝風痙厥立至。

生平見之屢矣。故倪涵初所定三方,亦愈病者稀而加病者多也。

 

汪按︰瘧疾強止變成臌脹者多不救。而人但知其臌脹而死。

 

未嘗歸咎於治瘧之不善,故醫者終身誤人而不自知。

雖告之不信也。世人凡患瘧,不究病因,輒以薑棗湯灌之,其弊類此,羊肉亦然。

凡屬時瘧,雖愈後亦忌食,食則必複,此時瘧之所以異於正瘧也。可不察哉﹗

 

桂枝紅花湯

 

《傷寒》桂枝東加紅花。

原方桂枝芍藥、生薑(各三兩) 甘草(炙,二兩) 大棗(十二枚)

 

蔥豉湯

 

蔥白(一握) 香豉(三合)

水煎,入童子小便一合,日三服。

雄按︰蘆根、桑葉、滑石、蔗漿之類,皆可隨証佐用。

張路玉曰︰本方藥味雖輕,功效最著。凡虛人,風熱伏氣發溫,及產後感冒,靡不隨手獲效。

尤拙吾曰︰溫邪之發,陰必先傷,設有當行解散者,必兼滋陰之品於其中。

 

昔人於蔥豉湯內加童便。於梔豉湯中加地黃、麥冬。亦此意也。

雄按︰二方加減,古法最詳。

 

華岫雲曰︰在內之溫邪欲發,在外之新邪又加,蔥豉湯最為捷徑,表分可以整肅。

鄒潤安曰︰梔子與蔥白,一系泄熱,一系通陽。

 

泄熱者縱,通陽者橫。縱則能通上下之道,此所以宜於汗吐下後,表邪已解之時。

橫則能達外內之情,此所以宜於病初起,卒難辨識之際。

而豆豉擅開發上焦郁抑,宣導陰濁逗留,故在先在後,咸借以奏功也。

雄按︰葉氏春溫篇,於新邪引動伏邪,亦主是方。

 

蓋此湯為溫熱初病開手必用之劑,鞠通不察,舍近而圖遠,遂為喻氏臆說所惑,以桂枝湯為初感之治,仍不能跳出傷寒圈子矣。

 

意欲紹述仲聖乎。則祖上之門楣,不可夸為自己之閥閱也。拘守其跡,豈是心傳。

尤氏云︰桂枝湯為傷寒表病而裡和者設。設溫病伏寒變熱,少陰之精已被劫奪,雖有新舊合邪,

不可更用辛溫助熱而絕其本也。吳氏殆未之聞耶?

 

清心涼膈散(一名桔梗湯)

 

即涼膈散去硝、黃,加桔梗。余氏又加生石膏,為治疫疹初起之良劑。

 

葦莖湯

 

葦莖(二斤) 薏苡仁 瓜瓣(各半斤) 桃仁(五十枚)

水一斗,先煮葦莖得五升,去滓;納諸藥,煮取二升,服一升,再服。

雄按︰鄒氏續疏云︰葦莖形如肺管,甘涼清肺,且有節之物,生於水中,能不為津液閡隔者,

於津液之閡隔而生患害者,尤能使之通行。

 

薏苡色白味淡,氣涼性降,秉秋生之全體,養肺氣以整肅,凡濕熱之邪客於肺者,非此不為功也。

瓜瓣即冬瓜子,冬瓜子依於瓤內,瓤易潰爛,子不能 ,則其能於腐敗之中,自全生氣,

即善於氣血凝敗之中,全入生氣,故善治腹內結聚諸癰,而滌膿血濁痰也。

桃仁入血分而通氣,合而成劑,不僅為肺癰之妙藥,竟可廖肺痺之危

 

瀉白散

 

桑白皮 地骨皮(各一兩) 甘草(五錢)

為粗末。每服一二錢,入粳米百粒水煎。

徐洄溪曰︰此方能治肺中之飲。  

雄按︰此瀉去肺熱而保定肺氣之方也。

若肺不傷於熱而傷於風寒者,誠有如鞠通所謂必將邪氣戀定,而漸成勞怯矣。故用藥必先議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