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素問宣明論方

 

金 劉完素

 

卷二 諸証門

伏梁証(主心積。出《素問‧腹中論》)

 若梁之伏隱也,居臍上逆,臍下順,不可移動,為水溺澀,故有二等。

 

鱉甲湯主之︰

治伏梁積氣,心下如臂,痞痛不消,小便不利。 鱉甲(去裙欄,醋炙黃色)京三棱 大腹子皮

芍藥 當歸 柴胡(去苗) 生地黃(各一兩) 官桂 生薑(切作片子,焙乾。各三分)

上為末,每服三錢,水一大盞,入生薑、木香各半錢,同煎至八分,去滓,空心溫服。

 

喑俳証(主腎虛。出《素問‧脈解論》)

內奪而厥,舌喑不能言,二足廢,不為用。

腎脈虛弱,其氣厥不至,舌不仁。經雲︰喑俳,足不履用,聲音不出者。

 

地黃飲子主之︰

治喑俳,腎虛弱厥逆,語聲不出,足廢不用。 熟乾地黃 巴戟(去心)山茱萸 石斛

肉蓯蓉(酒浸,焙) 附子(炮) 五味子 官桂 白茯苓 麥門冬(去心) 菖蒲 遠志(去心。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生薑五片、棗一枚、薄荷少許,同煎至八分,不計時候。

 

厥逆証(主心痛。出《素問‧腹中論》)

膺腫頸痛,胸滿腹脹,上實下虛,氣厥而逆,陽氣有餘於胸也,不可針灸,宜服順氣湯。

 

小茯苓湯主之︰

治厥逆病,三焦不調升降,胸膈膺腫,胸滿腹脹,冷氣沖注,刺痛。赤茯苓 人參 陳皮(去白) 桔梗(銼,炒。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生薑五片,同煎至八分,去滓,不計時候。

 

風成寒熱証(主風。出《素問‧脈要精微論》)

因於露風,寒熱之始腠理,次入胃,食不化,熱則消中,寒栗振動也。

 

解風散 主之︰

治風成寒熱,頭目昏眩,肢體疼痛,手足麻痺,膈上壅滯。

人參 川芎 獨活 麻黃(去節,湯洗,焙。各一兩) 甘草(一兩)細辛(去苗,半兩)

上為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生薑五片、薄荷葉少許,同煎至八分,不計時候。

 

風成寒中証(主風。出《素問‧風論》)

風氣與陽明入胃,循脈而上至目 ,津液所生為泣也。

 

當歸湯主之︰

治風邪所傷,寒中,目泣自出,肌瘦,泄汗不止。

當歸 人參 官桂(各三錢) 乾薑(炮) 白朮 白茯苓 甘草川芎 白芍藥(各半兩)細辛(去苗,半兩) 陳皮(一兩,去白)

上為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生薑三片、棗二枚,同煎至八分,去滓,熱服,不計時候,並三服。

 

風成熱中証(主風。出《素問‧風論》)

風熱與陽明入胃,循脈而上目 ,肥人風氣不外泄,為熱中目黃之病也。

 

青龍散主之︰

治風氣,邪傳化腹內,瘀結而目黃,風氣不得泄,為熱中煩渴引飲。

地黃 仙靈脾 何首烏(去黑皮,泔浸一宿,竹刀子切,焙。各一分) 防風(去苗,一分) 荊芥穗(一兩)

上為末,每服一錢,沸湯點調下,食後,每日三服。

 

腦風証(主風氣。出《素問‧風論》)

風氣循風府而上,則為腦風,項背怯寒,腦戶極冷,以此為病。

 

神聖散主之︰

治腦風,邪氣留飲不散,項背怯寒,頭疼不可忍者。

麻黃(去節) 細辛(去苗) 幹蠍(一半生,一半炒) 藿香葉(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煮荊芥、薄荷,酒調下,茶也得。並治血風。

又方 治腦風,邪氣留飲,頭痛不可忍者,用遠志末,不以多少,於鼻中,與痛處揉之。 相兼前藥可用也。

 

首風証(主新沐中風。出《素問‧風論》)

新沐中風,為首風,頭面多汗,惡風,當先一日甚,至其風日則少愈。

 

大川芎丸主之︰

治首風,旋暈眩急,外合陽氣,風寒相搏,胃膈痰飲,偏正頭疼,身拘倦。

川芎(一斤) 天麻(四兩,用靳州者)

上為末,煉蜜為丸,每兩作十丸,每服一丸,細嚼,茶酒下,食後。

 

秘方茶酒調散

治一切諸風痰壅,目澀昏眩,頭疼心憒,煩熱,皮膚病癢,並風毒壅滯。清爽神志,通和關竅,消惡汗。

石膏(另為細末) 菊花 細辛(去苗) 香附子(去鬚,炒,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溫茶、酒調下,食後,日三服。

 

目風眼寒証(主眼。出《素問‧風論》)

風入系頭,則血脈凝滯,不能上下通流於目,令風寒客之,目風眼寒也。

 

石膏散主之︰

治目風眼寒,及偏正頭疼,夾腦風,鼻出清涕,目淚,疼痛不已。

石膏(二兩,炭火燒,研細末) 川芎(一兩) 甘草(半兩,炙)

上為末,每服一錢,蔥白、好茶同煎湯調下,食後,日二服。

 

漏風証(主酒風。出《素問‧風論》)

飲酒中風,或汗多,不可單衣,食則汗出,多如液漏。久不治,為消渴疾。

 

白朮散主之︰

治漏風,久虛多汗,食之汗出如洗,少者痿劣。

牡蠣(二錢,焙赤) 白朮(一兩一分) 防風(兩半)

上為末,每服一錢,溫水調下,不計時。如惡風,倍防風、白朮。如汗多面腫,倍牡蠣。

 

胃風証(主風。出《素問‧風論》)

因於失衣,風感之,頸多汗,惡風,膈塞不通,寒則胃泄,腹滿,氣不通。

 

大豆蔻丸主之︰

治胃風,頸多汗,惡風,飲食不下,小腹善滿,失衣則腹脹,食寒則泄,形瘦。

肉豆蔻 草豆蔻 陳皮 獨活 意苡仁 人參 川芎(各半兩) 羌活防風桔梗 甘草(炙) 木香(分各)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桐子大,每服四十丸,米飲下,不計時候,日進三服。

 

胃風湯

治風冷乘虛入客腸胃,水穀不化,腹脅虛滿 痛,及腸胃泄毒,或下瘀血。

人參 白茯苓(去皮) 芎 官桂 當歸(去苗) 白芍藥 白朮(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水一大盞,入粟米百餘粒,同煎至七分,去滓,熱服,空心食前。此藥與大豆蔻丸為表裡也。

 

行痺証(主痺。出《素問‧痺論》)

風寒濕三氣,合而為痺。風氣勝者,行痺,上下左右無留,隨所至作。

 

防風湯主之︰

治行痺,行走無定,痺麻不快。 防風 甘草 當歸 赤茯苓(去皮)杏仁(去皮,炒熟) 桂枝(各一兩)

 黃芩 秦艽 葛根(各三錢) 麻黃(半兩,去節)

上為末,每服五錢,酒水合二盞,棗三枚,薑五片,煎至一盞,去滓,溫服。

 

痛痺証(主痺。出《素問‧痺論》)

寒勝者,為痛痺,大宜宣通。陰寒為痛,宜通氣溫經而愈。

 

加減茯苓湯主之︰

治痛痺,四肢疼痛,拘倦浮腫。

赤茯苓(去皮) 桑白皮(各二兩) 防風 官桂 川芎 芍藥 麻黃(去節。各一兩半)

上為末,每服五錢,水一盞,棗一枚,煎至八分,去滓,溫服。 以薑粥投之,汗泄為度,效矣。

 

著痺証(主痺。出《素問‧痺論》)

濕氣勝者,為著痺,濕地水氣甚,重著而不去,多汗而濡者。

 

茯苓川芎湯主之︰

治著痺,留注不去,四肢麻,拘攣,浮腫。

赤茯苓 桑白皮 防風 官桂 川芎 麻黃 芍藥 當歸 甘草(炙。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水二盞,棗三枚,同煎至一盞,去滓,空心,溫服。如欲出汗,以粥投之。

 

周痺証(主痺。出《靈樞‧周痺》)

《黃帝針經》雲︰在血脈之中,隨上下,本痺不痛今能上下周身,故以名之。

 

大豆散主之︰

治周痺,注五臟留滯,胃中結聚。益氣出毒,潤皮毛,補腎氣。

大豆 (一斤,炒香熟)

上為末,每服半錢,溫酒調下,空心,加至一錢,日三服。

 

胞痺証(主膀胱。出《素問‧痺論》)

小腹膀胱按之內痛,若沃以湯,澀於小便,上為清涕。太陽直行,從巔入循於腦,氣下灌於鼻,時出清涕不止。

 

腎著湯主之︰

治胞痺,小便不利,鼻出清涕者。

赤茯苓(去皮) 白朮(各四兩) 甘草(三兩,炙) 乾薑(二兩,炮)

上為末,每服五錢,水二盞,煎至盞,去滓,溫服,日三服。

 

腸痺証(主痺。出《素問‧痺論》)

雖多飲,不得溲,不成大便,糟粕不化,故氣喘急而飧泄。

 

木香丸主之︰

治腸痺,腹 痛,時發飧泄,氣不消化,小便秘澀。

木香 白朮 官桂 蕪荑 良薑 訶子皮(各一兩) 附子(炮,去皮)濃樸(生薑製) 肉豆蔻(各二兩) 乾薑(三分) 甘草(半兩)

上為末,曲麵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薑湯下,空心。

 

熱痺証(主痺。出《素問‧痺論》)

陽氣多,陰氣少,陽熱遭其陰寒,故痺。臟腑熱,煽然而悶也。

 

升麻湯主之︰

治熱痺,肌肉熱極,體上如鼠走,唇口反縱,皮色變,兼諸風皆治。

升麻(三兩) 茯神(去皮) 人參 防風 犀角(鎊) 羚羊角(鎊)羌活(各一兩) 官桂(半兩)

上為末,每服四錢,水二盞,生薑二塊(碎)、竹瀝小許,同煎至一盞,溫服,不計時候。

 

白淫証(主虛勞。出《素問‧痿論》)

思想無窮,所願不得,意淫於外,入房太甚,縱,發為痿,及為白淫。太過者,白物為淫,隨溲而下,故為勞弱。

 

秘真丸主之︰

治白淫,小便不止,精氣不固,及有餘瀝,或夢寐陰人通泄耳。

龍骨(一兩,另研) 訶子皮(五個,用大者) 縮砂仁(半兩,去皮)朱砂(一兩,研細,一分為衣)

上為末,麵糊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一丸,空心,溫酒下,冷水亦得。不可多服。大便秘,蔥白湯、茶下。

 

胃脘癰証(主癰。出《素問‧病能論》)

胃脈沉細,陽氣不得下通,寒癰,陽熱聚於胃口,腐壞成膿。

 

射干湯主之︰

治胃脘癰,人迎脈逆而甚,嗽膿血,營衛不流,熱聚胃口成癰。

射干(去毛) 梔子仁 赤茯苓(去皮) 升麻(各一兩) 赤芍藥(一兩半)白朮(半兩)

上為末,每服五錢,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入地黃汁一合、蜜半合,再煎,溫服,不計時候。

 

陽厥証(主諸氣。出《素問‧病能論》)

怒狂者,生於陽也,陽勝則氣逆,狂怒上氣,奪食即已。食入陰,善於陽,則平其氣。若陽勝,氣逆多怒。

 

羚羊角湯主之︰

治陽厥,氣逆多怒,而頸脈複動。已食陰養於陽,平其氣。

羚羊角 人參(各三兩) 赤茯苓(二兩,去皮) 遠志(去心)大黃(炒。各半兩) 甘草(一分,炙)

上為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不計時候。

新補,又方 治陽厥,若除煩下氣,鐵落為飲,鐵漿湯飲之,食後並服。

 

息積証(主心腹。出《素問‧奇病論》)

病脅下滿,逆氣不已,氣逆脅下,息而不消,積而不散,氣元在胃,妨飲食。不可針灸,宜導引服藥爾。

 

白朮丸

治息積,脅下氣逆,妨悶喘息不便,呼吸引痛不已。

白朮 枳實 官桂(各一兩半) 人參(二兩) 陳皮 桔梗(醋炒)甘草(各一錢)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溫酒下,日三服。

 

肝虛証(主肝。出《素問‧奇病論》)

人有尺脈數甚,急而見,腹必急,數亦為虛,見以名耳。

 

柏子仁散主之︰

治 ,肝虛生寒,脈數勁急,腹脅痞悶,見於外。(《聖惠方》 中十五味柏子仁丸亦治。)

柏子仁 茯苓 防風 細辛 白朮 官桂 枳殼 川芎(各三兩)附子 當歸 檳榔(各半兩)

上為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生薑三片、棗二枚,同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不計時候。

 

厥逆頭痛証(主腎。出《素問‧奇病論》)

 腎虛犯大寒,頭痛,齒亦痛,痛之甚,數歲不已者是也。以︰

天南星丸主之︰

治厥逆頭痛,齒痛骨寒,胃脈同腎脈厥逆,頭痛不可忍之。 天南星(炮)硫黃(研) 石膏(研) 消石(研。各等分)

上為末,麵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溫酒下,空心、日午、臨臥三時服。

 

膽癉証(主肝。出《素問‧奇病論》)

謀慮不決,膽虛,氣上沖口中,上溢則口苦,是清淨之府,肝濁擾之,氣上溢。

 

益膽湯主之︰

治膽癉,膽虛,熱氣上沖,口中當苦,泄熱不已,臟腑固虛致然。

黃芩(去朽) 甘草(炙) 人參(各二兩) 官桂(一兩) 苦參 茯神(各兩半)

上為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不計時候。

 

 

濡泄証(主利。出《素問‧氣交變大論》)

《內經》雲︰濕勝則濡泄。《甲乙經》雲︰寒客生濡,胃泄,如隨氣而下利。

 

豆蔻散主之︰

治濡泄不止,寒客於脾胃,故傷濕而腹痛滑利不止。 肉豆蔻(五個)甘草(炙) 濃樸(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米飲一盞調下,食前,白湯亦得。

 

 

溏証(主利。出《素問‧氣交變大論》)

脾虛風冷,陰盛,糟粕不化,大便黃黑如溏,或大腸有寒也。

 

吳茱萸丸

治 溏,瀉泄不止,脾虛胃弱,大腸有寒,大便青黑或黃,利下。

吳茱萸(湯洗,炒) 乾薑 赤石脂 陳曲(炒熟) 當歸(焙) 濃樸(各三錢)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溫米飲下,空心服。

 

三焦約証(主大小腸。出《素問‧宣明五氣論》)

小腹痛,不得大小便,邪氣入客,約而不行,故穀氣不得通也。

 

枳殼丸主之︰

治三焦約,調順三焦氣脈,消痞滯,利胸膈,治風,通大小便。 陳皮(一兩)檳榔(半兩)

牽牛(四兩,一半生一半熟,搗,取頭末一兩半,餘不用) 木香(一分) 枳殼(二兩)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五丸,生薑湯下,食後,日三服。

 

胃寒腸熱証(主胃。出《素問‧五臟別論》)

胃寒不受,水穀不化,瀉泄,寒之氣在上,腸熱之氣在下,故脹而泄。

 

妙應丸主之︰

治胃寒腸熱,水穀不化,腹脹痞滿,泄利不已。 川烏頭(去尖,半兩)梔子仁 乾薑(生。各一分)

上為末,生薑汁、麵糊為九,如桐子大,每服五丸,溫酒下,食前,日進二服。

 

胃熱腸寒証(主胃。出《素問‧五臟別論》)

胃熱則消穀,善食而飢,奈腸寒,則血凝脈重,小腹疼痛而脹。

 

青橘皮丸

(又雲︰前胡木香散亦治飢) 治胃熱腸寒,善食而飢,便溺少而腹脹痛,大便或澀。

青皮 京三棱 黃連 蓬莪朮(炮。各一兩) 巴豆霜(一分)

上為末,麵糊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三丸至九丸,茶、酒下,食後。(少與之,不可多也。)

 

控睪証(主小腸。出《素問‧至真要大論》。)

《甲乙經》雲︰小腸病,結於腰上而不下,痛沖心肺,邪所系。

 

茴香楝實丸主之︰

治小腸病結上而不下,痛沖心肺。 茴香(炒) 楝實(麩炒,去核)吳茱萸

馬練花(醋炒。各一兩) 陳皮(一兩) 芫花(半兩,醋炒)

上為末,醋、麵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丸至二十丸,溫酒下,空心食前。

 

陰疝証(主男病。出《素問‧至真要大論》)

 足厥陰之脈,環陰器,抵小腹,小腹痛或腫,腎虛寒,水涸竭。瀉邪補脈為治。

 

蒺藜湯主之︰

治陰疝,牽引小腹痛。諸厥疝,即陰疝也。欲勞,痛不可忍之。

蒺藜(去角,炒)附子(炮,去皮臍) 梔子(各一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半,煎至六分,去滓,每日三服。 控睪証茴香練實丸,亦治此証。

 

諸痺証(主風。出《素問‧痺論》)

痺乃風寒濕三氣相合而為痺。風者,百疾之長,善行數變,多汗惡風,目脅痛,或走 注四肢,皮膚不仁,屈伸不便。

 

升麻前胡湯主之︰

治肝風虛所中,頭痛目眩,胸膈壅滯,心煩痛昏悶,屈伸不便。

 升麻前故(各一兩半) 玄參 地骨皮(各一兩) 羚羊角 葛根(各二兩) 酸棗仁(一錢)

上為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再煎三五沸,食後溫服,如行五六裡,更進一服。

 

心疝証(主心痛。出《素問‧脈要精微論》)

心脈急,小腹有形,心不受邪,必傳於府,故小腹有形。

心氣逆不順,當痛不已。當兼心氣治,不止為有寒邪所中。

 

木香散主之︰

治心疝,小腹痛,悶絕不已者。 木香 陳皮(各一兩) 良薑 乾薑訶子皮 赤芍藥 枳實(各半兩)

草豆蔻 黑牽 牛(各三兩) 川芎(三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四聖散

治腎藏風,並一切癬。 白附子 白蒺藜 黃 羌活(各等分,生用)

上為末,每服二錢,湯調下,空心,一日三服。 久癬不瘥,十日大愈。

 

赴筵散

治口瘡不已者。 密陀僧 黃柏 青黛(各等分)

上同研為細末,每用乾糝於瘡上。 不過三二日,即便愈。

 

訶子湯

治失音不能言語者。 訶子(四個,半炮半生) 桔梗(一兩,半炙半生)甘草(二寸,半炙半生)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同童子小便一盞,同水一盞,煎至五七沸,溫服。甚者不過三服,即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