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素問宣明論方

 

金 劉完素

 

卷五 傷寒門

 

主療說

傷寒表証當汗而不可下,裡証當下而不可汗,半在表半在裡則當和解,不可發汗吐下,在上則通之,在下則泄之。

傷寒無汗,表病裡和,則麻黃湯汗之,或天水散之類亦佳。

表不解,半入於裡,半尚在表者,小柴胡湯和解之,或天水、涼膈散甚良。

表裡熱勢 俱甚者,大柴胡湯微下之。更甚者,大承氣湯下之。

表熱多,裡熱少者,天水一、涼膈半和解之。

裡熱多,表熱少,未可下之者,涼膈一、天水半調之。熱更甚者,小承氣湯下之。

表証解,但有裡証者,大承氣湯下之。

 

凡此諸可下者,通宜三一承氣湯下之。

發汗不解,下後,前後無異証者,通宜涼膈散調之,以退其熱。

兩感仿此而已。傷風自汗,表病裡和者,桂枝湯解肌。半在表半在裡,白虎湯和解之。

病在裡者,大承氣湯下之。

一法,無問風寒暑濕,有汗無汗,內外諸邪所傷,但有可下諸証,或表裡兩証俱不見而日深,

但目睛不了了,睛不和者,或腹滿實痛者,或煩渴,或譫妄,或狂躁喘滿者,或蓄熱極而將死者,

通宜大承氣湯下之,或三一承氣湯尤良。

 

傷寒,大發汗,汗出不解,反無汗,脈虛浮者,蒼朮白虎湯再解之。

或中暑,自汗大出,脈虛弱,頭痛口乾,倦怠煩躁,或時惡寒,或畏日氣,無問表裡,通宜白虎。

或裡熱勢甚,腹滿而脈沉,可下者,宜大承氣湯,或三一承氣湯。

 

傷寒,表熱極甚,身疼頭痛不可忍者,或眩或嘔,裡有微熱,不可發汗吐下,擬以小柴胡、天水、涼膈之類和解。

恐不能退其熱勢之甚。或大下後,再三下後,熱勢尚甚不能退,本氣損虛而脈不能實,擬更下之,

恐下脫而立死,不下亦熱極而死,寒涼之藥,不能退熱勢之甚者。

或熱濕內餘,下利不止,熱不退者,或因大下後,熱退利不止,熱不退,脈弱氣虛,不可更下者,

或諸濕熱內餘,小便赤澀,大便溏泄,頻並少而急痛者,必欲作利也,須宜黃連解毒湯。

 

或裡熱極甚,而恐陰氣不能退者,或已下後,熱不退者,或蓄熱內甚,陽厥極深,以至陽氣沉伏,而不能營運於身,

陰欲絕而以致遍身青冷,痛甚不堪,項背拘急,目赤睛疼,昏眩恍惚,咽乾或痛,燥渴虛汗,嘔吐下利,腹滿實痛,

煩痞悶亂,喘息急聲,脈雖疾數,以其蓄熱極探,而脈道不利,以致脈沉細而欲絕,

俗未明其造化之理,而反傷熱,寒極陰毒者,或始得之,陽熱暴甚,而便有此証者,

或兩感勢甚者,通宜解毒東加大承氣湯下之。

 

熱不退者,再下之。然雖古人皆云三下熱不退即死矣,亦有按法以下四五次,利一二十行,

熱方退而救活者,免致不下退其熱而必死也。下後熱稍退而未愈者,黃連解毒湯調之。

或微熱未除者,涼膈散調之。或失下熱極,以至身冷脈微,而昏冒將死者,

若急下之,則殘陰暴絕,陽氣後竭而立死,不下亦死,當以涼膈散或者黃連解毒湯養陰退陽。

蓄熱漸以消散,則心胸腹暖,脈漸以生。至陽脈複有力者,方可以三一承氣湯微下之,或解毒東加大承氣湯尤良。

或下後微熱不解者,涼膈散調之。愈後但宜退熱之藥,忌發熱諸物,陽熱易為再作也。

 

論風熱濕燥寒

諸風︰風本生熱,以熱為本,風為標,言風者,即風熱病也。

諸熱︰熱甚而生風,或熱微風甚,即兼治風熱,或風微熱甚,但治其熱,即風自消也。

諸濕︰濕本土氣,火熱能生土濕,故夏熱則萬物濕潤,秋涼則濕複燥幹也。

濕病本不自生,因於火熱怫郁,水液不能宣行,即停滯而生水濕也。

 

凡病濕者,多自熱生,而熱氣尚 多,以為兼証,當云濕熱。

亦猶風熱,義同。雖病水寒,不得宣行,亦能為濕。雖有此異,亦以鮮矣。

或跗腫體寒,而有水者,以為蓄熱入裡極深,本非病寒也。及夫寒熱吐瀉,因得濕而成也。

 

諸燥︰燥幹者,金肺之本。肺藏氣,以血液內損,氣虛成風,則皴揭。風能勝濕,熱能耗液,皆能成燥。

故經云︰風熱火兼為陽,寒濕燥同為陰。又燥濕亦異也,然燥雖屬秋陰,而其性異於寒濕。

燥陰盛於風熱也,故風熱甚而寒濕同於燥也。然中寒吐瀉,亡液而成燥者,亦以此矣。

故經云︰諸澀枯涸,幹勁皴揭,皆屬於燥也。

 

諸寒︰寒者,上下所生水液,澄澈清冷,穀不化,小便清白不澀,身涼不渴,本末不經有見陽熱証,其脈遲者是也。

此因飲食冷物過多,陰勝陽衰,而為中寒也。

或冷熱相並,而反陽氣怫郁,不能宣散,怫熱內作,以成熱証者,不可亦言為冷,當以熱証辨之。

夫濕熱吐瀉,當見陽脈,若亡液氣虛,亦能反見諸陰脈也,當以標本明之,不可妄治。

或熱証誤服白朮 調中湯,溫藥亦能開發,陽氣宣通而愈,別無加害也。

 

傷寒表証

夫傷寒之候,頭項痛,腰脊強,身體拘急,表熱惡寒,不煩躁,無自汗,或頭而痛,肌熱鼻乾,

或胸滿而喘,手足指末微厥,脈浮數而緊者,邪熱在表,皆麻黃湯發汗之証也,或天水散之類,甚佳。

 

傷寒表裡証

傷寒身熱,為熱在表,引飲或小便黃赤,為熱在裡,身熱,渴,或小便黃赤,為表裡俱有熱,

身涼不渴,小便清白,為表裡俱無熱。身疼拘急,表熱惡寒,而脈浮者,皆為熱在表也。

引飲譫妄,腹滿實痛,發熱,而脈沉者,皆為熱在裡也。胸脅痞痛,或嘔而寒熱往來,脈在肌肉者,邪半在表半在裡也。

 

內外傷

始得病,脈便沉,而裡病表和者,內傷也。

脈浮而表病,裡和者,外傷也。病在身體頭面四肢,為表病,在胸腹之內,為裡病也。

 

傷寒論

夫風寒者,百病之始也,是四時八節不正、疫癘之氣。

故云春氣溫和,夏氣暑熱,秋氣清涼,冬氣冰冷,乃四時之正氣。

冬時嚴寒,萬類深藏,君子固密,則不傷於寒,觸冒之者,乃傷耳。

春應暖而反寒,夏應熱而反冷,秋應涼而反熱,冬應寒而反溫,非時而邪氣,是以辛苦之人,一歲之中,病無少長。

始自一日巨陽,膀胱受之。巨陽者,三陽之首,故先受之。 二日陽明,胃受之。三日少陽,膽受之。

未入其臟,可汗之。四日太陰,脾受之。五日少陰,腎受之。六日厥陰,肝受之。其入藏,可泄之。

 

經云︰其未滿三日,汗之而已,其滿三日,泄之而已。故聖人論汗下,大概言之。

以脈分別,三四日脈沉伏,亦當下,六七日脈浮滑,亦可汗。

故傷寒傳足經不傳手經,未詳耳。且自人身十二經絡,分佈上下手足,各有三陰三陽,稟天地之氣。

天樞之上,同天之陽,天樞之下,同地之陰。

至真要大論云︰身半以上,其氣三矣,天之分也,天氣主之,身半以下,其氣三矣,地之分也,地氣主之。

注云︰當陰之分,冷病歸之,當陽之分,熱病歸之。有八節邪氣,所中於人,陽邪為病傳手經,陰邪為病傳足經。

 

其邪自何入?

自風池而,為脊骨兩傍一寸五分,足膀胱經之俞穴。

春夏應陽,秋冬應陰。至真要大論云︰寒暑溫涼,盛衰之用。

其在四維,故陽之動,始于溫,盛於暑,陰之動,始于涼,盛於寒。

 

春夏秋冬,各差其分。《易》云︰水流濕,火就燥。熱論云︰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

人之傷於寒,則為病熱,熱雖盛不死。太陰陽明論云︰陽受風氣,陰受濕氣。

注云︰同氣相求耳。又曰︰傷於風者,上先受之,傷於濕者,下先受之。

注云︰陽氣炎上,故受風,陰氣潤下,故受濕,蓋同氣相合耳。

 

故風熱火為陽,寒濕燥為陰。刺熱論云︰

五臟俱有熱病,肝熱病,左頰先赤,心熱病,顏先赤,脾熱病,鼻先赤,肺熱病,右頰先赤,腎熱病,頤先赤。

《甲乙經‧熱論》云︰有手足太陰熱病,有手足少陰熱病,有手足厥陰熱病。

熱論︰其三陰三陽、五臟六腑皆受病,營衛不行,五臟不通,則死矣。未嘗則傳足經,不傳手經。

 

麻黃湯

治傷寒,頭痛發熱,體痛惡風,無汗而喘。又治太陽病,脈浮緊,無汗發熱身疼,八九日不解,表証,

仍當發其汗。其人發煩目瞑,必衄,衄者,陽氣重也。

麻黃(一兩半,去節) 桂枝(一兩,去皮) 甘草(半兩,炙,銼)杏仁(二十枚,浸,去皮尖)

上為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不計時候,衣覆以取汗。或濕病,身煩痛,小便自利者,加白朮四分,微汗之。

 

桂枝湯

治傷寒,發熱惡寒,乾嘔頭痛。太陽中風,陽浮陰弱,解肌。脈浮緊,鼻鳴者。

桂枝(三分,去皮) 芍藥(三分) 甘草(三分)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生薑三片、棗三個,煎至七分,不計時候。

 

小青龍湯

治傷寒表未罷,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咳,或渴利,或小便不利,小腹滿,喘。

麻黃(去節,湯泡去黃汁,焙乾,三錢) 半夏(湯洗) 芍藥 細辛乾薑 甘草(炙) 桂枝(去皮,各三分) 五味子(二錢)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水一大盞,煎至半盞,生薑、棗同煎,不計時候,溫服。

渴者,去半夏,加栝蔞根三錢。微利者,去麻黃,加芫花彈子大。

噫者,去麻黃,加附 子三錢(炮),以開怫熱結滯。

小便不利,小腹滿者,去麻黃,加茯苓四錢。喘者,去麻黃,加杏仁。

 

大柴胡湯

小柴胡湯

 

瓜蒂散

治傷寒,表証罷,邪熱入裡,結於胸中,項不強,腹滿而不能食,四肢微厥,而脈乍緊者,宜以吐之。

經云在上者吐之,在下者泄之。瓜蒂 赤小豆(各等分)

上為末,香豉半合,(豆豉是也。)水一盞半,煮取汁半盞,調下錢匕。不吐,加服。

 

五苓湯 (五苓散是也。)

治傷寒中暑,大汗後,胃中乾,煩躁不得眠,脈浮,小便不利,微熱煩渴,及表裡俱熱,飲水反吐。

(名曰水逆。)或攻表不解,當汗而反下之,利不止,脈浮,表不解,自利。

或一切留飲不散,水停心下。並兩感中濕而昏躁,霍亂吐瀉驚風。

豬苓(去皮) 茯苓(去皮) 白朮(各半兩) 桂(一分,去皮)澤瀉(一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熱湯調下愈妙。加滑石二兩甚佳。

喘嗽煩心,不得眠者,加阿膠半兩(枯)。夏月大暑,新水調服,立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