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科推拿 

寰樞關節可沿齒凸尖的垂直軸進行旋轉運動。

 

【病因病理】

 

1.頭部經常處於一側過度旋轉位,或突然過度旋轉,造成一側翼狀韌帶損傷,

引起兩側翼狀韌帶張力不平衡,一側翼狀韌帶過度牽拉齒凸,使寰樞關節半脫位。

 

2.寰樞椎先天發育異常,造成其連接上的不穩定,到一定年齡,稍用力旋轉頭部,

即可發生寰樞關節半脫位。此種情況應慎用手法複位。

 

3.感染與炎症刺激,常引起寰樞關節的滑膜炎症反應,使滑液分泌量增加,

使關節囊與滑囊內壓力增大,導致其連結不穩。

同時,由於傷側發生炎症反應,出現頸肌緊張或痙攣,因兩側牽拉力不平衡,即可形成病理性半脫位。

此種情況常有局部炎症與全身症状,故治療上應先消炎,後整復半脫位。

 

【臨床表現與診斷】

 

1.發病年齡與病史 

 

外傷性半脫位,多發生於輕壯年,常由於頭頸部長期處於一側過度旋轉位,

或猛然向一側過度旋轉受傷史。病理性半脫位多見於兒童,本病發生以前,先有呼吸道感染和全身發熱等病史。

 

2.症状 

 

頸項部僵硬、疼痛,疼痛可擴散至頭枕部,頭部不敢活動,並向一側傾斜。

病理性半脫位,常伴有咽喉部腫痛及全身發燒等症状。

 

3.檢查 

 

頭呈固定姿勢,頭部轉動困難且劇痛。第2頸椎棘突偏歪或後凸,枕骨下緣與偏斜棘突旁有明顯壓痛點。

X線檢查,除常規正位、側位片外,還應拍照張口位的寰樞正位片,

以觀察樞椎齒凸是否與椎體連結,兩側寰樞關節是否對稱,以明確診斷。

 

本病依據病史,症状及指觸和X線檢查結果,一般可明確診斷,與頸部筋肉急性扭傷不難區別。

 

【治療】

 

1.原則 舒筋活血,整復脫位。

 

2.施術部位 頸項部。

 

3.取穴 風府、風池、風門、天宗、天鼎及頸部阿是穴。

 

4.施術手法 推、按、滾、揉、(牽)動。

 

5.刺激量與時間 手法刺激應輕緩柔和,以不增加病人疼痛為度,

施複位手法時,一定要謹慎;每次治療時間十五分鐘左右,隔日或31次為宜。

 

6.手法操作(分以下四個步驟)

 

1)推摩揉滾項部法 病人取端坐位。

 

術者立其後方,用一手扶病人頭部,另手自下而上推撫、摩揉項部棘突與兩側數分鐘;

繼之,用一手小魚際部來回滾動上述部位數分鐘。以使緊張的筋肉鬆軟。

 

2)牽體旋轉推棘法 接上法,病人坐低凳上,

 

頭頸前屈十五度左右。術者立其後方,用一肘窩部託病人下頜,手扶健側頭部,

同時一側在胸部低緊傷側頭部,作向上的提牽動作1分鐘左右,再作左、右三十五度的旋轉動作數次,

在最後一次旋轉時(已覺頸肌放鬆),

另手拇指用巧力輕推偏歪棘突向健側(指下輕微錯動感),即可複位;

繼之,將頭部緩慢地前、後、左、右活動各1次,使寰樞關節更加合適。

 

3)彈撥推搓項部法 接上法,病人取高坐位。

 

術者仍立於後方,一手扶其頭部,另手拇指輕快的彈撥項筋數分鐘;

而後,雙手拇指由下往上推理項部筋肉十數次;

繼之,用一手大魚際部搓傷側2分鐘(或以透熱為度),達到理筋活血之目的。

 

4)按摩俞穴痛點法 病人取坐位。

 

術者一手扶病人頭部或肩部,

另手拇指揉壓風府、風池、風門、天宗、天鼎與頸項部痛點各半分鐘,以達通絡止痛之目的。

 

【注意事項】

 

1.施「牽提旋轉推棘法」時,應遵循穩、准、輕、巧的原則進行,切忌暴力,以防引起不良後果。

 

2.對於脊髓或脊椎腫瘤引起的高位截癱,禁用手法治療。

 

3.半脫位整復後,應在頸部墊一沙袋,仰臥休息1周,3周內勿作頭頸旋轉活動。

 

背部筋肉損傷

 

頸、背部筋肉即是頭頸運動的動力,又有保護和穩定頸部的作用。

如遭受強大外力,或持久外力超過肌肉本身的應力時,便可傷及筋肉。

 

胸鎖乳突肌損傷 

 

【解剖生理】

 

胸鎖乳突肌是頸部兩側強大的扁柱狀肌肉,由前下方斜向外後上方。

起於胸骨柄和鎖骨的胸骨端,止於顳骨乳突及枕部上項線的外側部。

受副神經和頸23神經支配。一側肌肉收縮時頭傾向同側,面部轉向對側;兩側肌肉同時收縮,使頭部後仰。

 

【診斷要點】

 

1.病史 常在頭頸姿勢不良時熟睡,頸肩裸露著涼或頭部猛力扭傷所致。

 

2.症状 睡熟或扭傷後數小時,感覺頸部酸痛不適,活動受限。重者,可有肩背部酸沉疼痛。

 

3.檢查 可發現胸鎖乳突肌痙攣、變硬,常在該肌中上部觸及塊狀或條索狀物,

並有明顯壓痛,頭頸向一側扭轉受限,且症状加重。

 

【手法治療】

 

1)推揉彈理舒筋法 病人正坐

 

術者立其後方,用一手大魚際部推揉該肌數遍;

用中指和無名指扣住胸鎖乳突肌前緣向後彈撥(輕揉)數十次;

而後,用拇指指腹順該肌纖維方向施理筋手法數遍。

 

2)托扶枕頜搖擺法 病人正坐。

 

術者立於傷側,一手掌心托住下頜部,

另一手按扶傷側枕頂部,緩緩搖動頭部(囑病人頸部放鬆),待頸部筋肉確已放鬆(擺動時無阻力),

可迅速向傷側加大搖轉幅度,趁病人不備時,將頭部向傷側猛擺一下,

此時多聞「咯嗒」聲(若無響聲,亦不必勉強)。

手法操作時,囑病人頭頸微前傾,以防止壓傷椎動脈,尤其是老年動脈硬化者,更應注意。

環樞關節有病變者,禁用本手法施術。

 

3)按摩俞穴鎮痛法 病人正坐。

 

術者立於後方,按揉風池、風門穴,壓扶突,點落枕穴,拿肩井、肩部結束。

 

斜方肌損傷 

 

【解剖生理】

 

斜方肌位於頸、背部皮下,為兩個大三角形的肌肉。

該肌起於枕處粗隆、上項線、項韌帶、第7頸椎和全部胸椎棘突及棘上韌帶,

止於肩胛岡、肩峰及鎖骨上面的外三分處。

 

受副神經支配。該肌收縮可使肩胛骨接近脊柱,上部肌纖維收縮提肩胛,下部肌纖維收縮降肩胛。

當肩胛骨被其它肌肉固定時,一側收縮使頭後仰並稍旋向對側,兩側收縮,使頭後仰。

 

【診斷要點】

 

1.病史 

 

常因肩扛重物,頸部過度側屈或頸肩部受風著涼引起。

 

2.症状 

 

頸、肩部酸痛,疼痛可向傷側上肢橈側放散,聳肩、低頭及頸部側屈、旋轉等活動受限;

甚者可有頭暈、失眠、耳鳴、眼花、心煩等。

 

3.檢查 

 

觸診時多發現該肌上部纖維變硬,頸根部及肩胛岡上緣可觸及塊狀或條索狀硬物且有明顯壓痛。

 

【手法治療】

 

1)按摩俞穴鎮痛法 病人正坐。

 

術者拇指點揉傷側天宗12分鐘,肩井、風池穴各零點到1分鐘,壓缺盆半分鐘。

 

2)捏提斜方肌法 病人正坐。

 

術者雙手拇指與食、中、無名三指相對呈鉗形,將頸肩部斜方肌肌腹捏拿提起,並向外上方旋轉提捏數十次。

 

3)側扳滾拿頸部法 病人正坐,頭頸微前屈。

 

術者立其側前方,一手握拿傷側上臂近端,另手按於頭頂部,左、右搖擺數次(充分側屈),並猛然將頭推向健側。

多聞「咯嗒」響聲,頭位已正。繼之,以小魚際滾,多指捏那頸肩部筋肉十數遍結束。亦可施「托扶枕頜搖擺法」。

 

提肩胛肌損傷

 

【解剖生理】

 

提肩胛肌位於斜方肌與胸鎖乳突肌深面,起始於上四個頸椎橫突後結節,

抵止於肩胛骨上角及內側緣的上部。該肌受肩胛背神經支配,收縮時上提肩胛骨;

當肩胛骨被固定時,一側收縮則使頸部側屈,雙側收縮則頭後仰,頸部後伸。

 

【診斷要點】

 

1.病史 

 

經常低頭工作,該肌長期處於被牽伸,或頸部過度前屈而致傷。

 

2.症状 

 

肩背部酸痛,頸部活動受限,肩胛骨活動及低頭時疼痛加重。病久者可有頭痛、頭暈、心煩等。

 

3.檢查 

 

可在肩胛骨上角、斜方肌深部及24頸椎橫突部觸及硬性結節或條索狀物,

壓痛明顯並向枕部及上肢枕側放散。

 

【手法治療】

 

1)按摩俞穴鎮痛法 病人正坐。

 

術者立於後方,用拇指點揉傷側風池、風門、肩外俞、天宗穴,各零點到一分鐘;拇、食指捏拿肩井穴,多指拿肩部。

 

2)彈撥理筋舒順法 病人正坐低頭。

 

術者一手拇指在肩胛骨上角12厘米處,

或與24頸椎橫突部與該肌纖維垂直方向左右彈撥數十次,然後用一手拇指按壓肩胛骨上角處,

另手拇指順該肌纖維方向向內上,或從24頸椎橫突處向下推理該筋肉數遍。

 

3)施術「側扳頸部法或托扶枕頜搖擺法」(操作同前)。

 

前斜角肌損傷

 

【解剖生理】

 

斜角肌為頸部深層肌肉位於脊柱的頸部兩側,由前、中、後斜角肌組成。

前斜角肌起於36頸椎橫突前結節,止於第一肋骨斜角肌結節;

中斜角肌起於37頸椎橫突後結節,止於第1肋骨中部上面(肌纖維由內上斜向外下)。

 

前、中斜角肌之間有一三角形間隙(稱斜角肌間隙),由臂叢神經及血管束通過,

後斜角肌起於56頸椎橫突後結節,止於第2肋骨粗隆,該肌受34神經前支支配。

 

作用:如肋骨固定,該肌單側收縮,使頸側屈並迴旋;雙側收縮,則使頸部前屈。

若頸部固定,該肌收縮可上提12肋,助呼吸。

 

【診斷要點】

 

1.病史 多因搬抬重物,或頭頸後伸、側屈位猛力扭轉而致傷。

 

2.症状 頸肩臂部疼痛無力,傷側上肢上舉時,疼痛減輕。

嚴重病例或病程久者,疼痛可向耳後及上肢擴散,手部小魚際部肌肉萎縮,感覺異常、

傷側上肢發涼、腫脹等神經、血管症状。手的握力降低,或持物功能喪失。

 

3.檢查 可在鎖骨上窩處觸及該肌鈍厚、變硬、壓痛並向上肢放散。

亦有在56頸椎橫突處壓痛並向耳後放散的病例。臂叢神經牽拉試驗陽性,抬高傷肢則症状減輕。

 

【手法治療】

 

1)彈撥理筋舒順法 病人正坐。術者立其背後,用一手扶其頭部,

另手食、中指插入胸鎖乳突肌後緣彈撥斜角肌起始部數十次,

然後,仍用食、中指指腹在鎖骨上窩,沿該肌纖維方向施理筋手法數遍。

 

2)施「托扶枕頜搖擺法」,操作方法同前。

 

3)揉撥傷肢疏通法 病人正坐,術者立於傷側前方,

先用拇指壓天鼎、中指彈腋下大筋、小海、手三里穴;

繼之,以雙手揉搓、拍打、牽抖、疏通傷肢、拿肩井、肩部結束。

 

如系斜角肌與臂叢神經的關係變異者,經多次手法治療無效,可考慮手術松解。

 

夾肌損傷 

 

【解剖生理】

 

夾肌呈三角形。位於上背部及頸部斜方肌和上後鋸肌深面。

起於36頸椎項韌帶、第7頸椎和上6個胸椎的棘突,下部為頸夾肌止於23頸椎橫突後結節,

上部為頭夾肌止於乳突的外側及上項線。該肌受18頸神經後支支配。

作用:單側肌肉收縮使頭頸向同側側屈和迴旋、雙側同時收縮使脫頸伸直並略後仰。

 

【診斷要點】

 

1.病史 夾肌損傷除有和頸部其它肌肉損傷的同樣原因外,

還常由於該肌在第6頸椎棘突旁與菱形肌、

上後鋸肌纖維交叉,故56頸椎棘突旁的夾肌筋膜常受兩肌剪性應力作用引起急、慢性損傷,以慢性損傷多見。

 

2.症状 開始僅感頸後部酸脹、疼痛,活動輕度受限,以後可因受累或風寒濕侵襲而加重,

重者疼痛可向上肢、枕部、肩背部擴散,並可伴有植物神經障礙。

 

3.交叉 可觸及該肌痙攣、變硬,在乳突後斜方肌外側和456頸椎棘突旁斜方肌深部有明顯壓痛,

並可向上肢、肩背及頸前部擴散。

 

【手法治療】

 

1)揉捏推擠理筋法 病人正坐低頭,

 

充分暴露頸部。術者立其後方,用一手扶其頭部(隨時配合屈伸及旋轉活動),

另手多指自上而下揉捏該肌數遍;然後,用雙手拇指自下而上向棘突中線推擠夾肌數遍,

雙拇指隨頭頸伸屈向上推理該肌纖維57遍。

 

2)施「托扶枕頜搖擺法」操作方法同上,但擺動方向相反。

 

3)按摩俞穴痛點法 病人正坐。

 

術者立其後方,用拇指點揉風池、壓痛點、肩中俞、天宗、肩井等穴,多指捏拿肩部。

 

胸部病症 

 

胸椎小關節紊亂症

 

 

胸椎小關節紊亂是引起胸背痛的常見原因。

多見於體力勞動者,往往因搬提重物時姿勢不良,軀幹用力扭轉或因強力擠壓而發生韌帶撕裂、小關節位移等。

 

【解剖生理】

 

胸椎小關節是胸椎後關節、肋椎關節的總稱。

 

1、胸椎與後關節 

 

胸椎椎體兩側後部有12對肋凹關節小面與肋骨小頭相連。

因第29肋骨小頭上移,與上一節胸椎體構成關節。

 

29胸椎體的兩側各有一個上半關節面和一個下半關節面。

胸椎橫突尖端的前面有一接肋骨結節的關節面,即橫突肋凹。

胸椎棘突細長,向後下方伸出。

 

胸椎上關節突的關節面朝後而偏外上、下關節突的關節面朝前而偏內下,

相鄰胸椎的關節面組成胸椎後關節,又稱為關節突間關節。

 

2、肋椎關節 

 

每個肋椎關節包括肋骨小頭關節和肋橫突關節。

 

1)肋骨小頭關節 

 

由肋骨小關節面與胸椎肋凹相對而組成,關節囊被放射性韌帶加固。

210肋,每一肋骨小頭同時接兩個胸椎的肋凹;第11112肋骨的小頭,

僅和相應的一個胸椎體上的獨立肋凹相對,結構較前者單純。

 

2)肋橫突關節 

 

由肋骨結節關節面與相應的胸椎橫突肋凹構成。

肋橫突關節只限於第1到十肋、十一、十二肋不與十一、十二胸椎構成肋橫突關節。

 

3、胸神經、胸段脊髓發出的胸脊神經共十二對,在同序椎下緣穿出,即分為前、後支。

前支除第一胸神經參與臂叢,十二胸神經參與腰叢外,其餘均不成叢,稱為肋間神經,行走於肋溝內;

後支向後進入背部,分成內側支與外側支,支配背部部分肌肉、關節及項、背、腰、腹部的部分皮膚感覺。

 

【病因病理】

 

胸段脊柱因有胸廓的其它組織加固,比頸、腰段脊柱穩定,故損傷錯位的機會較少。

但胸椎間盤及其椎間韌帶等組織的退變,可減弱胸段脊柱的穩定性,而增加損傷的機會。

如受到強大外力的擠壓,用力過猛的扭轉,或睡眠姿勢不當等,均可造成胸椎後關節的移位、

肋椎關節的錯縫或半脫位,而刺激肋間神經或胸神經後支,出現急性背、胸部疼痛。

久之,這些錯位的關節及其周圍筋肉組織發生無菌性炎症改變,引起慢性背部疼痛。

 

【臨床表現與診斷】

 

1、病史 

 

本症常發生於體力勞動者,多有軀干用力扭轉或擠壓性外傷史。

 

2.症状 

 

急性損傷的病例,病人多主訴單側(或雙側)背肌劇烈疼痛,偶有向肋間隙、

胸前部及腰腹部的相應部位放射性疼痛,病人常不能仰臥休息,深呼吸或咳嗆時痛劇。

慢性損傷,多有背部酸痛及沉重感,久站、久坐、過勞或氣候變化時症状加重,但一般無放射性疼痛。

 

3、檢查 

 

在急性期,疼痛劇烈,活動受限;慢性期,則一般無運動障礙。

觸診時可發現患椎棘突偏離脊柱中心軸線,患椎棘突旁壓痛;

附近肌肉緊張或有硬性索條,棘上韌帶腫脹或剝離。

如胸脊神經受累,在患椎棘突旁2厘米上1厘米處按壓時,可出現向傷側相應區域的放射痛。

 

4X線檢查 

 

有利於本症的診斷,目的在於排除胸段脊椎的其它疾患,如胸椎結核、腫瘤等。

 

【治療】

 

(一)按摩治療

 

1、原則 整復錯位,舒筋活血,解痙止痛。

 

2、施術部位 胸背部。

 

3、取穴 扭傷穴、夾脊穴、壓痛點。

 

4、施術手法 以整復手法為主,輔以撫摩、按揉、撥理手法。

 

5、時間 十到十五分鐘每次。急性期23日一次;慢性期每日一次。

 

6、手法操作 病人取俯臥位,術者立於健側,

 

用拇指按揉扭傷穴12分鐘、繼之,用雙手掌自上而下撫摩、

按揉損傷部位數分鐘,待局部筋肉組織鬆軟後,選施下列手法進行複位。

 

1)脊柱旋轉複位法 

 

病人端坐於方凳上,兩足分開與肩等寬。助於固定病人下肢,以維持其正坐姿勢。

術者坐其背後,一手從病人胸前握其健側肩部上方,肘部卡住傷側肩部,另手拇指頂住偏歪棘突。

此時,按需要囑病人配合前屈,側彎及旋轉動作,待脊柱旋轉力傳到拇指時(即指感),

拇指協同用力把棘突向對側上方頂推,指下有錯動感或伴響聲,示複位成功。

而後用拇指推理、按壓棘上韌帶和兩側骶棘肌數遍。

 

2)頂背扳肩複位法 

 

病人坐於低凳上。術者立其背後,一下肢呈半屈曲狀,足尖踩於凳子上,

膝部頂於傷處(患椎棘突或相當於肋骨後端),雙手握拿病人兩肩前部向上撥伸,

囑病人抬頭挺胸,深呼吸,於吸氣末手、膝協同用力頂背扳肩,此時多聞及複位響聲,

而後,用拇指按揉、推理該部12分鐘(痛點部位)即可。

 

3)按壓痛點推肩法病人端坐,兩腿分開。

 

術者立於傷側,一下肢抵緊傷側膝關節內側,一手拇指按壓背部痛點,

另手放於健側肩前部(囑病人挺胸);此時,兩手協同用力按壓、推肩、

將胸部向健側迴旋至最大限度,拇指下有跳動感為佳。繼之,用拇指推、按理筋即可。

 

4)俯臥牽引按壓法 病人取俯臥位;

 

一助手用雙手分別插於病人兩腋下,另一助手兩手分別握拿病人兩踝部,做對抗牽引。

術者立於病人左側,用一手掌心溝部按壓向後凸起的胸椎棘突後凸消失,示複位成功。

若未複位,仍在撥伸牽引下,用雙手拇指由上而下逐個按壓胸段棘突兩側間隙35遍,

而後由下而上沿棘突順向推按,拇指下有跳動感為佳。

 

5)俯臥按壓扳提法 病人取俯臥位。

 

術者立於健側,用一手掌根或拇指置於疼痛部位,向前按壓,

另一手握傷側肩部向和扳提,兩手協同操作,將疼痛部前後活動數次。

此時多可聞及響聲或手上錯位感,示小關節複位或滑膜嵌頓解除。

繼之,用一手自上而下推揉病變部位(痛點處)及其上、下23分鐘。

 

6)立位牽抖複位法 病人取立位,

 

雙手交叉置於頸根部。術者站其後方,用上胸部抵緊病人上背部,雙手環繞固定病人兩肘部,

將病人提起(囑病人全身放鬆)牽引零點到一分鐘,而後上下抖動數次,聞響聲緩慢放鬆牽引;

繼之,雙拇指在患部脊柱及兩側施推理,滑按手法57次結束。本法適用於胸部中上段小關節錯位。

 

(二)其它療法

 

新傷手法後應休息35天,同時配合局部濕熱敷,每日2次。

 

胸壁筋肉挫傷 

 

胸壁是由骨性胸廓和筋肉組織所構成。

當胸壁直接受到外力撞擊或擠壓,未足以使肋骨發生骨折時,

可造成胸壁部筋肉挫傷,引起局部劇烈疼痛,尤其咳嗆或深呼吸時症状加重。

 

【臨床表現與診斷】

 

1、胸壁受擊處疼痛、腫脹、深呼吸時疼痛加劇,數日或十數日疼痛無明顯減輕。

 

2、檢查時,在病變局部可觸及肋骨骨膜鈍厚,或有線狀剝離並且有明顯壓痛,

肋間隙肌肉緊張或有輕度腫脹,有時可觸及一滾動的條索狀物。

 

【手法治療】

 

1)掌胸撥理按壓法 病人端坐。

 

術者坐其傷側,一手將人傷側上肢拉起展胸(讓一助手協助),

另手食、中指或雙拇指將損傷之筋肉撥正、理順;

而後拇指順肋間隙由前向後、再由後向前按壓數遍,可達鎮痛之目的。

手法後,可配合熱敷或硫酸鐵濕熱敷等。囑病人在睡眠時勿壓傷側。

 

如系胸肋關節損傷及肋軟骨間關節錯位(紊亂),

有胸悶,在呼吸或咳嗆時劇痛,局部腫脹,壓痛等表現者,可採取下列方法處理。

 

2)捧肋晃動複位法 病人取仰臥位,

 

術者立於右側,用雙手捧住胸廓兩側肋部,由輕而重地左右晃動十數次,以促使胸肋關節複位。

 

3)抹推胸骨邊緣法 

 

接上法,術者用雙手一起沿胸骨邊緣自上而下(上自鎖骨下緣,下到劍突平齊)抹推數次;

繼之,雙手仍自上而下,一前一後向下抹推十數次。

 

以上(2)、(3)兩法為一節,重複三節,為一次治療。

若疼痛緩解,即為手法成功。囑病人休息57日即可。

如仍有疼痛,可隔23日重複手法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