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科推拿 

小兒橈骨小頭半脫位 

 

小兒橈骨小頭半脫位,又稱小兒牽拉肘,多發生於4歲以下的幼兒。橈骨小頭半脫位,並無關節囊的破裂及橈骨小頭的明顯移位,傷後肘關節無明顯腫脹與畸形。X線拍片,亦不能顯示關節的病變,故有肘關節假性脫位之稱。6歲以後兒童,因橈骨小頭髮育,故不易發生半脫位。

 

【病因病理】

 

因幼兒橈骨小頭髮育尚不健全,橈骨小頭與橈骨頸的直徑幾乎相等,有時橈骨頭甚至還小於橈骨頸,關節囊與環狀韌帶比較鬆弛。當幼兒前臂被過度向上牽拉時(如穿衣、跌跤或上樓梯時,肘部在伸直位受到牽拉力的影響),則橈骨小頭易從包繞橈骨頸的環狀韌帶中滑脫,環狀韌帶被嵌夾在肱橈關節面之間,障礙橈骨小頭回復原位,即形成橈骨小頭半脫位。

 

【臨床表現與診斷】

 

1.有被牽拉的損傷史,傷側肘部疼痛,傷肘保持半屈曲,前臂處於內旋位。傷兒哭鬧,不能屈肘、舉臂,常拒絕別人觸動傷肢及拒絕檢查。

 

2.傷肘外側部有壓痛,但無腫脹和畸形(即便有腫脹,有很輕微,常不能觸及),前臂不能外旋,肘關節被動屈、伸活動時,疼痛加重及傷兒哭鬧。肩部及鎖骨部均為正常。

 

3.若有明顯外傷史者,應作X線檢查,以排除橈骨頭、橈骨頸及肱髁上骨折。

 

本病之診斷,結合病史、症状及體征,診斷不難。但須與肩前部筋肉滑脫或肩關節滑膜嵌夾所致的小兒上肢不能抬舉進行鑒別。

 

【手法治療】

 

牽引旋臂屈壓法 家長抱傷兒於坐位,並固定其傷肢上臂。術者立其對面,一手握患兒傷肢肘部,拇指壓住橈骨小頭外側稍前方,另手握傷肢腕部,稍用力牽引前臂並將其外旋、過伸,同時握肘之拇指向內後方輕壓橈骨小頭,握腕之手將肘關節屈曲至最大限度。繼之,內旋前臂、伸直肘關節,半脫位即可整復。傷肘疼痛即刻消失,前臂可上舉,手能握物。

 

【注意事項】

 

1.複位後,一般不須固定,可囑家長在3日內避免牽拉患兒傷肢,以防止複發。

 

26歲以後兒童,因橈骨小頭髮育,不易發生半脫位,肘關節損傷,應注意有否肱骨髁上骨折或橈骨上端骨折。

 

3.整復手法宜輕緩柔和,牽引力不可過大、過猛。

 

腕月骨脫位

 

 

腕關節的腕骨中月骨易脫位,且以月骨向掌側移位者最多見。

 

【病因病理】

 

月骨掌側寬、背側窄、呈楔形,近側凸、遠側凹、呈月牙形;月骨位於屈肌肌腱的後方,伸肌肌腱的前方,上為橈骨下端內半面,下為頭狀骨近端,左、右為舟骨與三角骨(舟骨位於月骨橈側,三角骨位於月骨尺側)。當跌倒時,手掌先著地,腕部強烈背伸,月骨受到橈骨下端和頭狀骨擠壓而向掌側移位(即形成前脫位)。前脫位後,遠側的半月凹關節面移向掌側,近側的半月凸關節面移向背側。由於暴力的大小不同,月骨脫位的程度和預後也有所差異。

 

【臨床表現與診斷】

 

1.本病有典型的外傷史。

 

2.傷後腕部掌側疼痛、腫脹、隆起、腕關節活動受限制。

 

3.由於脫位之月骨壓迫屈指肌腱,腕關節呈屈曲位,中指不能完全伸直。握拳時第3掌骨頭明顯凹陷,沿縱軸叩擊該掌骨頭,腕部有明顯疼痛。

 

4.在腕骨掌面可觸及脫位之月骨,其背側正常月骨部位的凹陷加深,若正中神經受壓,可引起掌面橈側三個半手指麻木。

 

5X線檢查,正位片可顯示月骨由正常的近方形變成三角形,月骨凸面轉向頭狀骨,頭狀骨向近側輕度移位;側位片顯示月骨移位於腕關節掌面,月骨的凹面向掌側傾斜,凸面向背側。

 

本病依據其典型的腕部伸手掌撐地的受傷史及臨床表現,即可明確診斷。

 

【手法治療】

 

施整復手法前先用拇指按壓缺盆、極泉、拇指和中指對壓內關、外關穴,各零點到一分鐘。亦可在月骨部注射百分普魯卡因八到十毫升局麻,而後施行下列手法使其複位。

 

背伸過屈推頂法 病人取坐位。術者立其傷側前方,用一手固定其腕部,拇指頂住向掌側移位的月骨遠端,另手握拿拇指除外的其餘四個手指,在牽引姿勢下,將腕關節極度背伸,使橈骨下端和頭狀骨的間隙增寬,握腕之手的拇指端用力推頂月骨遠端的同時,逐漸將腕關節過度掌屈,月骨脫位即可整復。

 

【注意事項】

 

1.月骨脫位經手法整復後,用塑形夾板或短臂石膏,將腕部固定於掌屈三十度到四十度位,1周後改為中立位;固定期間手指應做屈曲及伸直活動,2周後開始作腕部功能鍛煉及輕手法按摩治療,並可辯證使用中藥內服及熏洗腕部。

 

2.腕部舟狀骨骨折有明顯移位者,應考慮有伴隨月骨脫位。月骨脫位按上方手法複位後,舟狀骨移位有隨之糾正。

 

3.注意局部保暖,3周內勿用冷水洗手。

 

掌指關節脫位

 

 

掌指關節脫位,以向掌側移位者為最多,以第1和第2掌指關節脫位最常見。

 

【解剖生理】

 

每隻手有五塊掌骨,每塊掌骨由底、體、頭三部分組成。第1掌骨底的鞍狀關節面與大多角骨之間形成鞍狀關節,稱為拇指腕掌關節,可使拇指作對掌活動;每一掌骨頭與近指骨底構成掌指關節。另外,在第1、第2掌指關節的掌面常有一些零星的小籽骨,且勿認為是骨折片的移位。

 

【病因病理】

 

掌指關節脫位,多為伸暴力造成,常在跌倒、碰撞時引起掌指關節極度背伸,掌指關節囊撕裂,掌骨頭穿過關節囊的破口,經屈肌肌腱的一側滑向掌側皮下,指骨基底移位於掌骨頭背側。如關節囊裂口較小,掌骨頭象扭扣一樣被交鎖在其中,造成複位困難。

 

【臨床表現與診斷】

 

掌指關節脫位,傷處有明顯的疼痛、腫脹與畸形,掌側面凸起,指背塌陷,手指長度縮短,指關節呈屈曲狀,功能活動喪失,掌指關節彈性固定於過伸位,可觸及移位之骨端。

 

X線檢查可提示脫位的掌骨頭和指骨基底部的異常情況。

 

【手法治療】

 

以第1掌指關節脫位為例。

 

撥伸扳按屈指法 病人取坐位,助手握傷肢腕部固定。術者立於病人對面,用一手拇、食二指捏住傷指末節指骨,順勢撥伸牽引,另手拇指頂住第1節指骨基底向掌側推按,同時食指抵緊掌骨頭掌面向背側扳,撥與扳按手法同時進行,並逐漸將掌指關節屈曲,掌指關節脫位即可整復。

 

若複位困難,可能系因關節囊破口或屈指肌腱將掌骨頭嵌住之故,遇此情況,不應強力撥伸扳按,可用輕柔手法搖擺晃動,解脫其嵌夾,再按照上法施術,脫位即可整復。

 

【注意事項】

 

1.複位後,將掌指關節用繃帶包紮,固定於屈曲位23周;也可在手掌中放入紗布繃帶一卷,手呈半握拳狀,然後用膠布在外面於以固定即可。

 

2.固定去除後,用藥物熏洗,並逐漸活動掌指關節至愈。

 

指間關節脫位

 

 

指間關節脫位頗為多見,各手指的近側或遠側指間關節都可發生。指間關節是由指骨頭與鄰近指骨基底構成的關節。

 

【病因病理】

 

指間關節脫位,可因直接或間接暴力引起。當外力使指間關節極度過伸、扭轉或由側方擠壓,可造成關節囊撕裂或撕脫,指關節側副韌帶損傷,重者可造成韌帶斷裂,產生關節脫位,甚至伴有指骨基底小骨片撕脫。脫位的方向,多是遠節指骨的近端向背側脫位,同時可向側方偏移。

 

【臨床表現與診斷】

 

傷後,指關節呈棱形腫脹、疼痛、屈伸受限制,彈性固定,畸形,局部壓痛,被動活動時疼痛增劇。若側副韌帶斷裂,則出現側方活動。

 

X線檢查可提示有否伴髮指骨基底部撕脫性骨折。

 

【手法治療】

 

指關節脫位的整復手法與掌指關節脫位的整復手法相同。主要是順勢牽開,推捏凸出的骨端回復原位,輕屈手指即可。脫位整復後,外敷消瘀退腫膏或用膠布固定12周,使損傷之組織癒合。固定解除後,用中藥熏洗傷指並進行活動鍛煉至愈。

 

骶髂關節半脫位

 

 

骶髂關節半脫位,為臨床上較為常見的損傷。多因姿勢不正,肌肉平衡失調,軀幹突然扭轉的外力強加於骶髂關節而發病。部分病例可無明顯外傷史,即感一側下腰部疼痛,活動受限制,行走困難,常以急性風濕症就診。本病首次發作,多因無意中扭腰而得,可由於咳嗽、噴嚏、提鞋、系帶或彎腰取物等動作,引起本病的複發。

 

【解剖生理】

 

骶髂關節,是由骶骨上三個椎體膨大部後外側凹凸不平的耳狀面,與髂骨前內測凸凹不平的耳狀面相互交錯嵌合構成滑膜關節。該關節是脊柱與下肢連接的樞紐,具有一定彈性,為力量傳遞的緩衝部位,也是構成骨盆後弓的主要組成部分。骶髂骨表面粗糙,有長短不等的堅強韌帶附著,使骶髂關節更加穩定。骶髂關節在生理上可沿橫軸作輕微的前後轉動(故又稱微動關節)。女性骶髂關節的活動範圍較男性為大,故女性發生半脫位機會較多。凡超越生理範圍的扭轉,均可導致骶髂關節部筋傷骨錯,而出現一系列的臨床症状與體征。

 

【病因病理】

 

多因彎腰搬持重物時姿勢不正,跌倒時一側臀部著地,外力直接碰撞臀部,或足部用力踢東西等原因,使腰骶部或髖部產生不協調的扭轉動作引起骶髂關節半脫位。根據受傷時的體位、姿勢與外加作用的方向不同,可致骶髂關節向前或向後錯位,向上錯位者則少見。

 

前脫位是下肢在伸髖屈膝的位置下,如快跑、跳遠或勞動時一腿屈膝、伸髖用肩推頂重物,致大腿前部附著於髂前上棘和髖臼前緣的股直肌強力收縮、緊張,突然牽拉髂骨向前旋轉,同時(由於同側骶髂後韌帶的固定作用)軀幹連同脊柱包括骶骨關節面向後旋轉,在這種相反力的作用下,使髂骨向前方移位,致骶髂關節鎖在不正常的位置,而引起疼痛與下肢功能障礙。

 

後脫位是下肢在屈髖伸膝的姿勢下,如跨越溝壕、彎腰搬持重物,大腿後部附著於坐骨關節的國繩肌強烈收縮、緊張、牽拉坐骨向前(髂骨向後)旋轉,同時軀幹連同脊柱包括骶骨向前旋轉,兩者相反方向的扭轉力,致使髂骨向後移位(此時,腹直肌強烈收縮,使髂骨上移,一般情況下向後錯位的髂骨上移的程度較小)。

 

總之,脊柱與下肢不協調的扭轉動作,是引起骶髂關節半脫位的根本因素。

 

由於骶髂關節與周圍的坐骨神經、盆叢、骶叢、梨狀肌關係密切,該關節移位或創傷性炎症波及到這些組織時,則可產生相應的臨床症状與體征。

 

【臨床表現與診斷】

 

傷後即感一側下腰部、骶髂部與臀部疼痛。站立、行走或扭轉腰部時疼痛均加重。在反覆發作的病例中,疼痛不僅局限於腰部,且向足跟及腹股溝處放射,或伴有盆腔臟器功能紊亂的症状。病人多採用健側臥位;平臥時,傷肢髖關節和膝關節須保持屈曲位,若勉強伸直,必出現疼痛;站立時,軀幹微向傷側前傾,傷肢足部不敢著地;行走時,多須別人挽扶;坐位時,傷側臀部不敢負重,病人常用雙手支撐坐位兩側,以減輕因負重引起疼痛加重。本病主要特徵。

 

1.病人仰臥位,可測得兩下肢不等長。若向前脫位,傷側下肢略增長;後脫位時,則傷側下肢略縮短,嚴重病例,髂後上棘向後凸起。

 

2.站立時,傷側髖關節及膝關節屈曲,足尖著地,軀幹向傷側傾斜,以健肢負重;行走時,用手掌支撐傷側髖部,可使疼痛減輕。傷側骶棘肌緊張,脊柱多凸向健側。

 

3.病人上床時,先坐於床便,然後用雙手抱住傷肢,以防止扭轉傷側骶髂關節引起疼痛。

 

4.直腿抬高受阻礙,骨盆分離、擠壓試驗,「4」字試驗,床邊試驗(在排除髖關節病變的基礎上進行),骶髂關節旋轉試驗等均為陽性反應。

 

5.骶髂關節處和髂後上棘附近有明顯的筋肉緊張、壓痛,側臥叩擊前髂上棘外緣,可引起骶髂關節處疼痛。

 

6X線檢查正位片,可提示骨盆傾斜程度,顯示骶髂關節面重疊影增寬或變窄。斜位片,顯示傷側骶髂關節凸凹不平的關節面排列紊亂,關節間隙增寬(與健側相比)。X線檢查,亦有助於排除類風濕、結核、腫瘤等器質性病變。

 

骶髂關節半脫位,依據其病史、症状、體征,即可確定診斷。但臨床上易與腰骶部急性筋肉扭傷相混淆,往往採用急性腰扭傷的手法治療不能收效。所以對急性腰骶部扭傷的病例,應首先排除骶髂關節半脫位,必要時,兩者按摩治療手法同時應用,症状均可消除。骶髂關節半脫位引起坐骨神經痛的病例,易與腰部椎間盤突出症相混洧,但從病史、症状、體征及X線改變等不難鑒別。一般來講,骶髂關節半脫位,施術脫位,施手法治療後,多即刻見效;但椎間盤突出症用手法治療後,症状立即消失者極為罕見。

 

【治療】

 

整復骶髂關節半脫位,是通過手法的作用,迫使髂骨向與原來引起脫位病例的相反方向旋轉移動,達到「離而複合」之目的。手法操作分四個步驟,各個驟聯合應用,可使任何方向的脫位整復。

 

1)按壓摩揉腰骶法 病人仰臥位。術者立於傷側,先用拇指按壓腰陽關、大腸俞、環跳穴等,各半分鐘左右,或揉壓對側扭傷穴與同側第2掌骨橈側敏感點到5分鐘。繼之,用雙手大、小魚際部摩揉腰骶部及傷側骶髂關節數分鐘,以減輕筋肉緊張,緩解疼痛。

 

2)按髂握踝推拉法 病人健側臥位,助手握健肢髁部撥直固定。術者立於病人後方,一手掌根抵緊傷側髂後上棘部,另手握拿傷肢踝部,將膝關節屈曲九十度;此時,握踝之手向後猛力牽拉,同時另手向前推頂髂後上棘,使髖關節向後過伸,拉緊大腿前側的股四頭肌和髂股韌帶,迫使髂股向前旋轉移位。亦可在病人俯臥位,施術「按髂托股後伸法」。

 

3)過屈膝髖關節法 病人仰臥位,助手按壓固定健側下肢。術者立於傷側,一手握傷肢踝部,另手按其膝部,兩手協同動作將髖膝關節過度屈曲,利用髖關節後部筋肉組織和大腿後側國繩肌的牽拉力,迫使髂骨向後旋轉移動。

 

4)撥伸牽抖傷肢法 以右側為例,病人仰臥位,用一助手固定病人兩腋部(與術者作對抗撥伸)。術者立於傷側,用右腋部夾住傷肢小腿下段,右肘屈曲用前臂背側托住傷肢小腿後部,左手放於膝關節前方,右手搭於左前臂中三分處。此時,術者用力夾持小腿向下撥伸傷肢12分鐘,而後牽拉抖動放鬆下肢,半脫位即可整復。

 

骶髂關節輕度移位者,可施術「屈膝屈髖迴旋法」。後脫位,在屈膝屈髖姿勢下外展、外旋髖關節;前脫位,在屈髖屈膝姿勢下內收、內旋髖關節。

 

【注意事項】

 

1.半脫位整復後,應注意處理臀部筋肉組織的損傷。

 

2.施術手法後,囑病人臥床休息23周,臥床時應在國窩部放置一厚棉墊,將傷肢髖膝關節保持輕度屈曲位,1周後逐漸開始功能鍛煉並配合局部熱醋浴,每日1次至愈。

 

3.注意局部保暖,勿受涼。

 

4.功能鍛煉方法(功能鍛煉,對反覆發作的病例尤其重要)

 

1)仰臥起坐法病人取仰臥位,兩手前平舉,逐漸坐起,然後再徐徐仰臥放鬆,反覆十數次。主要練習腹直肌、股四頭肌及髂腰肌的力量。

 

2)屈膝抬臀法 病人取仰臥位,兩膝屈曲足掌貼緊床面,然後將臀部逐漸抬起至最大限度,再放回原位,反覆十數次。主要練習骶棘肌、國繩肌和臀大肌的力量,並可防止半脫位的複發。

 

恥骨聯合分離

 

 

恥骨聯合是兩髖骨前下方的結合部,由兩塊纖維軟骨樣恥骨間盤組成。兩個恥骨間盤之間有一恥骨聯合腔。正常人兩恥骨間距為46毫米,平均為5毫米。恥骨聯合兩側部的上下、左右均有堅強的韌帶互相連結,一般可承受相當大的張力,故單純外力作用於該部時,不易發生恥骨聯合部分離。

 

【病因病理】

 

1.婦女懷孕後期由於胎兒擠壓骨盆,或受孕婦女體內鬆弛素的刺激,使恥骨聯合部的韌帶過度鬆弛,而形成分離。

 

2.部分病例可因產生引起,如胎兒過大或胎位不正所致的難產,使恥骨聯合部受到較大的壓力,而被迫分開。

 

3.極個別病例,可因一次外傷引起。

 

【臨床表現與診斷】

 

1.局部疼痛,壓痛明顯,髖關節外展、外旋活動受限,且在活動時疼痛加重,並常伴有腰臀部酸痛不適感。

 

2.站立位下肢抬舉困難,行走無力,上、下樓梯時痛著。嚴重者,需扶雙拐行走,甚至臥床不起。

 

3.恥骨聯合分離已久者,常並發恥骨聯合部骨軟骨炎。

 

4.骨盆分離試驗、骨盆擠壓試驗、分腿試驗等均為陽性。

 

5X線檢查正位片可顯示恥骨聯合間距明顯增寬。嚴重病例,恥骨聯合間距可達十五毫米以上。

 

並發恥骨聯合骨軟骨炎者,X線片可顯示恥骨聯合邊緣不齊或呈鋸齒狀;嚴重病例,可顯示恥骨聯合邊緣骨質破壞。

 

【手法治療】

 

手法治療恥骨聯合分離,無論是病史長短,均可獲得較好療效。合併有恥骨聯合骨軟骨炎的病人,當恥骨聯合分離全愈後,恥骨聯合骨軟骨炎亦可自愈。

 

恥骨聯合分離的治療方法如下:

 

歸擠拍按牽拉法 病人坐於床邊,呈���坐半臥位(助手坐於病人後方,抱住病人胸部固定),用自己的左手按壓在恥骨聯合部。術者立於病人左側,用右髖部抵緊病人左髖部,右手固定其右側髖關節並用力向中線歸擠骨盆,左手拿住病人右手,向按壓在恥骨聯合部的左手背上用力拍按;此時,另一助手用雙手分別握拿病人兩踝部,將病人髖、膝關節屈曲並外展、外旋(待術者握拿病人右手,向按壓在恥骨聯合部的左手背上用力拍按時),用力將兩下肢迅速內旋、拉直,手法即告完成。

 

【注意事項】

 

1.此手法隔日或31次,一般34周可愈。

 

2.術後,囑病人屈膝、屈髖臥床休息。1個月內不宜作髖關節的外展、外旋活動;應主動作股內收、內旋練習,以穩定恥骨聯合部。

 

3.注意局部保暖,防止受涼、受潮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