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科推拿 

下肢關節脫位

 

髖關節脫位

小兒髖關節半脫位

膝關節脫位

跖趾關節脫位

 

髖關節脫位 

 

【解剖生理】

 

髖關節為一典型的杵臼關節,是人體最穩定的關節,由髖臼和半球的股骨頭構成。髖臼深而大,邊緣有一層環狀纖維軟骨圍繞其上方、前方和後方,能容納整個股骨頭的三分左右。股骨頭和股骨頸通過堅厚的關節囊和圓韌帶與髖臼相連,其前方有強大的髂股韌帶,後面有恥骨關節囊韌帶和坐骨關節囊韌帶附著。股骨頸的大部分被關節囊包繞,關節周圍有豐富的肌肉群加固,使髖關節在結構上更加穩定。所以,非強大暴力是不會引起髖關節脫位的。該關節在解剖結構上雖然相當穩固,但也存在著其結構上的缺陷,因在股骨頸的後外方中下三分處尚顯露於關節囊之外,並缺乏韌帶和肌肉的保護,因此,髖關節脫位常系股骨頭向後移位,前脫位和中央型脫位則少見。

 

【病因病理】

 

髖關節脫位,多由強大的間接暴力所致。根據脫位後股骨頭移位的方向,可分為向前脫位、向後脫位、中央型脫位三種類型。股骨頭停留在髂前上棘與坐骨結節聯線的前方者,稱為前脫位;停留在該線後方者,稱為後脫位;股骨頭衝破髖臼底部而進入盆腔者,稱為中央型脫位。

 

當髖關節屈曲九十度大腿內收位時,股骨頭僅有一半在髖臼內,另一半頂於髖臼的後上方並使該部關節囊緊張。此時,若暴力沿股骨幹縱軸衝擊髖關節,股骨頸被髖臼前內緣阻擋,形成槓桿的支點,可使股骨頭穿破關節囊的後部而脫出。例如攣腰跪地時,下腰部或骶髂部突然被重物撞擊;或在坐位時,膝前部受到暴力衝擊,均可引起髖關節後脫位。有時合併髖臼後緣骨折、股骨頭骨折,或坐骨神經受到移位的股骨壓迫、牽拉而損傷。

 

當髖關節因外力急劇過度外展時,大轉子頂端與髖臼上緣接觸,傷力再使肢體外旋,股骨頭受槓桿作用而被頂出髖臼,穿破關節囊的前方,移位於恥骨或閉孔部位,形成前脫位。若股骨頭停留在恥骨橫支面,可擠壓股動脈,導致血液循環障礙;若股骨頭移位於閉孔前方,則可能壓迫閉孔神經。

 

當暴力直接作用於股骨大粗隆外側,或髖關節輕度外展時,暴力沿股骨縱軸向上傳導,股骨頭撞擊髖臼底部,可引起股骨頭穿破髖臼底連同骨折片部分進入盆腔內,而形成中央型髖關節脫位。常引起盆腔內臟器損傷。

 

【臨床表現與診斷】

 

1.本病有典型外傷史,多發生於活動能力較強的青壯年男性。

 

脫位後,髖部有明顯的疼痛、瘀腫、活動功能障礙,不能站立行走。根據脫位的方向不同,其臨床症状、體征亦有明顯差異。

 

1)後脫位 1.傷後即感髖部疼痛,下肢功能喪失,仰臥困難;2.傷肢屈曲內收、內旋畸形,下肢縮短,膝落於健側大腿上,足趾接觸健足內側緣;3.臀部明顯隆起,可摸的脫位的股骨頭;4X線片可明確診斷,並可發現有無合併骨折。

 

2)前脫位 1.傷肢較後脫為長,呈外展、外旋、屈曲畸形,膝部內翻、足外側可接觸床面,功能喪失,髖部腫痛;2.髖部外側平坦,臀部凹陷,在腹股溝處可摸到股骨頭;3X線檢查,可提示股骨頭移位的情況及有無合併骨折。

 

3)中央型脫位 1.股骨頭移位輕者,僅有局部疼痛、腫脹及輕度髖關節活動障礙,無特殊肢體畸形;2.股骨頭移位嚴重者,除有疼痛、腫脹表現外,可見傷肢外旋、短縮、大轉子內移,功能喪失;3.若骨盆骨折,有血腫形成,傷側下腹部壓痛;肛門指檢時,常在傷側觸到包塊(股骨頭)及疼痛;4X線檢查,可顯示髖臼底部骨折與凸入盆腔的股骨頭。此種損傷,常伴有盆腔內臟器損傷及休克,預後欠佳,應轉外科手術處理。

 

根據典型的病史、症状、體征,結合X線片的提示,即可做出診斷。

 

【治療】

 

常用複位方法如下:

 

1)屈髖撥伸迴旋法 病人仰臥位,助手用雙手按壓兩側髂前上棘部,以固定骨盆。術者面對病人,騎跨於屈髖、屈膝各九十度位的傷肢小腿部,用雙手托握其國窩部,以持續的力量逐漸將大腿順向撥伸牽引,使股骨頭接近關節囊破口處,在撥伸的同時,將髖關節過度屈曲,微內收內旋,然後用力將髖關節外展外旋,伸直下肢,後脫位即可整復。

 

若此手法未能使其複位,可再用一助手,於髖關節外展、外旋時協同用力推擠股骨粗隆部,後脫位即可整復。

 

2)下壓推按複位法 病人俯臥於硬板床邊緣,健肢伸直,傷肢屈髖、屈膝各九十度懸垂於床旁。助手面對病人頭部,一手握傷肢踝部,維持屈膝九十度位,另手虎口對準國窩部用力按壓小腿數分鐘(起到撥伸牽引作用)。術者立於健側,用雙手拇指藉機推按股骨頭入臼,後脫位即可整復。

 

兩下肢等長,髖部無畸形,說明複位成功。然後,用拇指推理、按壓順正髖關節周圍的筋肉,以疏通傷肢氣血。

 

3)屈髖迴旋脫扳法 病人仰臥位,助手甲立於健側,雙手按壓兩側髂前上棘,以固定骨盆;助手乙一手握住傷肢踝部,另一肘關節屈曲,用肘彎托住傷肢國窩部,將髖、膝關節各屈曲九十度順向牽拉,並微外展外旋髖關節,然後用力內旋、內收髖關節,伸直下肢。與此同時,術者立於傷側,雙手十指於大腿根部後側交叉握緊,在助手乙將髖關節內收、內旋時,用力向後外方托扳,前脫位即可整復。

 

手法整復失敗,髖臼或股骨頭合併有較大骨折片者,應轉骨外科手術切開複位或螺釘內固定。

 

【注意事項】

 

1.手法整復閉合性髖關節後脫位及前脫位,一般勿需麻醉。若整復困難,可先作麻醉,而後再施整復手法。

 

2.髖關節脫位整復後,一般不採取外固定,但前脫位應避免外展、外旋活動,後脫位應避免內收、內旋活動,並臥床休息23周,其間可在床上逐漸練習髖關節伸屈活動。3周後可用健肢負重加拐行走,6周後傷肢可逐漸開始負重。髖關節前脫位,手法整復後穩定性較差,應注意預防複發。

 

3.為促進局部瘀血迅速吸收,早期可內服中藥;23 周后可外用中藥熏洗患處,並內服健步虎潛丸,以促使功能恢復。

 

1)早期內服藥

 

組成 澤蘭葉9克、當歸9克、赤芍9克、川牛膝9克、制大黃9克、延胡索9克、烏藥6克、紅花3克、甘草3克。

 

用法 上藥水煎內服,每日劑。

 

2)外用熏洗藥

 

組成 落得打十二克、仙靈脾9克、獨活9克、桑寄生9克、桂枝9克、當歸9克、伸筋草9克、透骨草9克、紅花5克。

 

用法 上藥水煎後,熏洗局部。

 

小兒髖關節半脫位

 

 

本病為臨床上常見的小兒髖關節損傷。5歲以下幼兒,股骨頭發育死尚不健全,關節囊也比較鬆弛。所以,易在互相打鬧時跌扑、急跑時摔倒猛力扭轉髖關節,或自高處往下跳單足著地而致傷。

 

【臨床表現與診斷】

 

1.本病有明顯外傷史,多見於學齡前男性兒童。

 

2.傷側髖關節腫脹、疼痛,可沿大腿內側向膝部放散。

 

3.傷側髖關節處於外展、外旋、屈曲位,走路多以足尖著地、跛行;髖關節伸直受限制,臥床休息無任何症状。

 

4.檢查 傷兒仰臥位,被動屈膝屈髖時,疼痛顯著,髖關節可觸及股骨頭位置不正常,或在大轉子內下方觸及筋肉異常,有皺褶,或沿大腿縱軸方向觸及條索狀韌帶剝離,壓痛明顯。

 

5X線檢查 常可顯示股骨頭位置不正。 

 

【手法治療】

 

牽引過屈提旋法 傷兒取仰臥位,助手用雙手分別插入傷兒兩腋下。術者立於傷側,雙手呈前後位握住傷肢小腿部,與助手作對抗牽引。繼之,強屈髖、膝關節至最大限度,而後將髖膝關節放於九十度屈曲位向上提牽,在牽引下外旋、外展、伸直髖關節,半脫位即可整復,症状消失,行走如帶。

 

若系髖關節周圍筋肉不正,應加用「旋髖理筋舒順法」處理。手法操作如下:

 

傷兒仰臥位。術者立於傷側,將傷肢小腿夾於腋下,一手托住國窩部下方,屈伸、環轉髖關節;同時,另手食、中指觸摸股骨大轉子及關節囊,借髖關節內收內旋、外展、外旋之力,可在轉子窩處觸及筋肉不正或有皺褶。摸清楚後按原位推正,再由近端向遠端按壓35遍,症状多立即消失,行走如常。

 

【注意事項】

 

1.手法治療後,應囑傷兒3日內不要強力活動髖關節。

 

2.若病程較長,觸診無陽性發現者,應作X線檢查,以排除股骨頭無菌性壞死(多見於68歲兒童)、髖關節結核、化膿性髖關節炎等。

 

膝關節脫位

 

膝關節由股骨下端、脛骨上端和髕骨組成。關節周圍和關節內有堅強的韌帶和肌肉保護,故結構比較穩定,一般不易發生脫位,只有在受到強大外力時才會發生。

 

【病因病理】

 

膝關節脫位,多因強大暴力作用於股骨下端或脛骨上端所致。由於作用力不同,脛骨上端向前、向後或向側方移位,其中以向前及向內側移位者較多見。完全脫位時,不但關節囊發生破裂,關節內十字韌帶、內側副韌帶、外側副韌帶亦可發生撕裂,有的可合併脛骨結節撕脫性骨折、半月板破裂,國窩部的神經、血管也可能受擠壓或撕裂,膝關節內可有明顯的積液。

 

【臨床表現與診斷】

 

傷後膝關節劇烈疼痛、腫脹明顯、功能喪失,多有不同程度的畸形。然而,脛骨平台與股骨髁之間不易發生交鎖,脫位後常可自行複位而沒有畸形。膝關節脫位,多合併嚴重的筋肉組織損傷,關節腔內及其周圍積血較多。合併十字韌帶斷裂時,抽屜試驗陽性;合併內側或外側副韌帶斷裂時,側向運動試驗陽性。同時還應注意有無並發血管、神經損傷。

 

X線檢查,有助於本病之診斷。

 

【手法治療】

 

牽引提壓複位法 病人取仰臥位,助手甲用雙手固定傷肢大腿下段,助手乙手握傷肢踝部及小腿,保持膝關節半屈、伸位作對抗牽引。術者立於傷側,用雙手按脫位的相反方向提拉、按壓股骨下端與脛骨上端,如有複位感,畸形消失,即表明已複位。複位後,緩慢的伸、屈膝關節數次,再在屈膝位內收、外展活動小腿,以順正移位的半月板及捲縮的關節囊。然後,用注射器抽盡關節內的積液或積血。

 

【注意事項】

 

1.複位過程中,應注意保護國窩部的神經、血管、嚴禁暴力牽拉。

 

2.固定 無血運障礙者,可採用夾板固定膝關節於一百五十度到一百六十五度位68周。有血運障礙徵象者,應採用小重量牽引,暴露傷肢以便觀察,直至血運穩定才可改用夾板固定。傷後68小時血運情況仍無改善者,應及時轉外科進行血管探查,並作相應的處理。

 

3.藥物治療 早期宜加強活血祛瘀,舒筋活絡,以促進關節內積液的吸收,可用桃紅四物湯加減;中期與後期的治療與其它部位關節脫位相同。

 

4.功能鍛煉 在固定期間,要囑病人充分的作股四頭肌、髖關節和髁關節的主動活動。6周後,在保持固定姿勢下作扶拐不負重的步行鍛煉。解除固定後,練習膝關節的屈曲及伸直活動;待股四脫肌肌力恢復,在膝關節屈伸活動較穩定的情況下,才能傷肢重行走。若膝關節不穩定,過早負重行走,則滑膜挹被損傷,並可發生創傷性關節炎。其治療方法,是加強股四頭肌的功能活動,並裝備護膝或支架護傷肢。

 

跖趾關節脫位

 

 

跖趾關節脫位與手部的掌指關節脫位極為相似。為臨床所常見,多發生於第一跖趾關節部。因第一跖骨頭較長、較粗,故用足前部踢東西時則首先著力,外力直接砸壓,易首先傷及。

 

跖趾關節脫位,多因外力迫使跖趾關節過度背伸而發病。近節跖骨基底脫向跖骨頭的背側。嚴重者,跖骨與跖骨相垂直,外觀出現明顯畸形是跖趾關節過伸、趾間關節屈曲。其它方向的脫位則罕見,應拍X線片觀察是否有骨折,以協助診斷。

 

【手法治療】

 

牽引推扳屈跖法 病人取仰臥位,一助手握傷肢小腿下端固定。術者立於傷側,用一布帶將趾端套住(因足趾末節短小,徒手牽引不牢固),順近節趾骨的縱軸方向牽拉,另手拇指頂住趾骨基底部向足肩方向推按,同時用食、中指扣住跖骨遠端向背側扳;牽拉與推、扳手法協同進行,逐漸將跖趾關節屈曲,脫位即可整復。

 

【注意事項】

 

複位後,用拇指推理該部筋肉組織,用繃帶纏繞數層,再用一塊瓦形硬殼紙扣於跖趾關節處,外用繃帶包紮,固定23周。

 

解除固定後,用中藥熏洗局部,並進行手法按摩和功能鍛煉至愈。

 

損傷後遺症

 

 

原發病損癒合,通過藥物或鍛煉之後,仍有不同程度的肢體畸形及功能障礙者,即為損傷後遺症。如四肢骨折或關節脫位整復後,遺留的關節僵直,肢體麻木、發涼,筋肉萎縮;腹腔手術以後引起的腸粘連;燒傷後疤痕組織的形成等即屬此類。手法對於肢體關節畸形的矯正和功能的恢復,對於粘連與疤痕組織的松解,均可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

 

四肢關節僵直症

 

 

【定義】

 

四肢各部位的關節損傷,無論是骨折、脫位或傷筋,後期腫脹消退、骨折癒合、脫位整復、筋歸原位,但關節的主動活動和被貸款活動仍受到限制,嚴重者功能喪失,關節畸形,即為關節僵直症。感染性疾病,如結核、骨髓炎、類風濕或化膿性關節炎等引起的骨性關節僵直症,不屬於手法按摩之列,本節不於贅述,但臨症應注意區別。

 

【病因病理】

 

在間接或直接暴力引起骨折、脫位的同時,關節內、外亦發生損傷性改變,即「脫位則筋挪,骨斷則筋裂」。若術後處理不當,可致受損局部瘀血不散,組織證連,外人化等反應。祖國醫學認為,主要是經絡阻塞,氣血不通,營衛不能通達內、外,關節周圍筋肉組織得不到濡養,導致關節活動不利。根據臨床觀察,主要 下列原因:

 

1.骨折或脫位治療不當,如整復不良,畸形癒合,影響肢體的功能活動。

 

2.關節附近的骨折或骨折波及關節面,光滑的關節面遭到破壞,而變得粗糙不平,或傷後組織內出血和滲出,造成纖維沉著和血腫機化,以及長期固定,引起關節粘連和僵直。

 

3.骨折或脫位整復後的超關節外固定,時間過長和固定過緊,迫使受傷肢體長期處於靜止的伸直或半屈位,致血管受壓,血流不暢、組織缺氧、炎變,關節及其周圍筋肉組織失去原有的張力和彈性,發生廢用性萎縮或退行性改變,使關節功能活動減弱或喪失。尤其是關節部位骨折,易形成創傷性關節炎,其預後不佳。

 

4.少數傷筋的病例,因處理不當,或病人為了減輕傷部的疼痛而不敢活動,久之,即形成關節某個方向運動受限制。

 

5.傷後因保護不嚴,復感風寒濕外邪,而出現肢體酸軟、無力和疼痛。

 

【臨床表現與診斷】

 

因肢體各部關節的結構和功能各不相同,故各部關節僵直的臨床表現亦有所差異,但一般具備下列症状和體征。

 

1.本病多見於成年男性、體力勞動者。既往多有骨折、脫位或傷筋的病史。

 

2.有嚴重的關節活動障礙,程度不同的疼痛和局部腫脹,可影響到下或上一個關節的功能活動,傷肢發涼(皮溫降低)。

 

3.檢查時,可觸及受傷關節增大,其周圍筋肉可有不同程度萎縮及硬塊或攣縮,壓痛明顯。傷肢遠端皮溫降低或感覺遲鈍,骨折部粗大、凸凹不平或成角畸形。個別病例,骨折處可觸及內固定之遺物(如股骨幹的不穩定性骨折,多採用內固定),皮膚表面有手術瘢痕。

 

4X線檢查,正、側位片可提示骨質癒合情況、關節腔有無改變等,並可排除其它骨病。

 

手法治療本症,首先應明確診斷。如骨折癒合不牢固,手法用力不當,易造成再骨折。對於初診病人,應詳細詢問病史及治療經過,細心檢查,再結合正、側位X線片,觀察骨折癒合是否牢固及關節腔的變化情況,不難做出診斷。但應與本症合併結核、腫瘤、骨髓炎、大骨節病相鑒別。

 

【治療原則】

 

疏通經絡,舒筋活血,剝離粘連,滑利關節,恢復功能。

 

【基本手法】

 

治療關節僵直的常用基本手法,有按、點、撥、晃、放、推、舒、抿、拉、體、撞、震等法。結合臨床應用將手法操作要領及其作用敘述如下:

 

1)按法 為靜而深透之法。系用手掌或掌根在軀幹、四肢和臟腑體表等部位進行按壓、停留的時間較長,其壓力應作用於臟腑與骨髓深部,能通經絡、活氣血、開竅止痛。

 

2)點法 為靜沉之法。系用指端點壓體表各部位。主要用於經絡、血脈系統,能鎮靜止痛,祛瘀消腫。

 

3)撥法 為活散之法。系用拇指或多指順筋肉纖維的垂直方向左右分撥。多用於關節周圍及脊柱兩側。主要作用於筋骨、肌肉之間,能活血祛瘀、除風散寒、解痙止痛、剝離粘連。

 

4)晃法(又稱頻動法) 為活動法。系用手握住骨之遠端或關節相鄰兩端搖擺晃動,節律迅速。主要作用於關節及其周圍組織,能舒筋活血,滑利關節。

 

5)放法 為緩動法。系用手握住同一肢體上、下骨之遠端牽引、展開的動作。一般作用於關節、血脈和筋肉之間,能松筋通絡、活動關節。

 

6)推法 為活暢法。系用手掌向上或向下頻頻推進的動作。一般作用於皮毛、經絡及血脈系統,故能疏經活絡、氣血通暢。

 

7)舒法 為調和法。系用手掌或多指作緩緩而行的撫摩捻揉動作。主要作用於皮膚和筋肉之間,能利氣散瘀,溫熱解痛。

 

8)抿法 為強動法。系用手握住同一肢體上、下骨的遠端用力屈壓的動作。主要作用於筋肉、血脈和關節深部,能伸展筋肉、活動關節。

 

9)提法 為動引法。系用手握住肢體遠端提起來牽引抖動。一般作用於筋肉、血脈之間,能整逆歸順、增強功能。

 

10)拉法 為動展法。系用手握住肢體之兩端對抗牽引的動作。主要作用於筋肉、關節及其周圍組織,能舒筋活血,滑利和鬆動關節。

 

11)撞法 為動補法。系用手握住骨的末端向上推頂撞動。主要作用於血脈、筋肉及關節部位,能行氣生新、強壯筋骨。

 

12)震法 為震動法。系用掌側或空拳切打捶擊關節周圍,引起傳導的動作。主要作用於經絡、血脈系統,能通經絡、活氣血、解表提神。

 

根據臨床運用的需要,上述手法可單獨使用,亦可多種手法綜合使用。如撞晃撥、抿放拉提等。其療效取決於手法之熟練與技巧的發揮。

 

(輔助手法) 四肢關節僵直症的矯正術甚多。在臨床應用中,須根據關節僵直的程度和可動範圍加以選擇。每一個部位的矯正術,施術前均須做充分的輔助手法,如「按、點、撥、晃、推、舒、震」等,以達到疏通經絡,伸展筋肉,滑利關節之目的。

 

1)推撫舒搓活血法 病人體位以舒適為宜。術者立於傷側,兩手掌放於患關節兩側作上下推撫;然後,雙手掌合於關節周圍,做小幅度的快速舒搓(推撫、舒搓手法可反覆交替操作)。此法可局部發熱,加速血流。

 

2)舒撥透熱消積法 病人體位同上。術者一手或雙手多指置於患關節兩側上、下,做快而穩的由輕到重的舒撥。達到剝離粘連,熱量入內,促進血流,消除積聚之物的目的。

 

3)牽拉彈撥筋法 病人體位同上。術者一手握拿傷肢遠端適宜部位,用力向下牽拉,另手多指置於患關節的肌腱或韌帶處,在牽拉的同時快速分撥。達到鬆動關係,剝離粘連,舒順筋肉之目的。

 

4)冕撥關節局部法 病人體位同上。術者用手握拿患關節鄰近的骨端,先輕後重,由慢而快的左右晃撥。可將粘連之筋肉剝離、鬆軟、理順,並有松解關節滑膜,靈活關節的作用。

 

5)晃撥滾震舒松法 病人體位同上。術者一手握拿傷肢遠端適宜部位,將患關節屈曲,另手拿壓於患關節適宜部位,做輕快晃撥。使關節內生熱,然後用小魚際部輕快的滾震其上、下部。此法有舒松筋肉,緩解術後不適之功效。

 

前四種手法應依次操作,為旋矯正術前必用之法,第五種手法可為旋矯正術之後的緩解手法。

 

【辯證旋治】

 

治療四肢關節僵直應當辯證旋治,因病而異,在充分旋行輔助手法的基礎上,採用不同的矯正術。

 

1.肩關節僵直症

 

1)上臂高舉障礙

 

1)按肩提臂抬舉法 病人正坐於靠椅上。術者立於傷側,一手按壓傷肩,另手握上臂下端,兩手協同用力按肩、提臂,同時囑病人用力抬舉傷肢。

 

2)扣肩扛臂上抿法 病人正坐於靠背椅上。術者立於傷側,兩腿分別呈前弓後蹬勢,雙手緊扣肩關節,用與傷側相同的肩部扛住上臂下端,協同用力下按上抿。

 

2)上臂內收障礙

 

推肩拉肘內收法 病人正坐於靠背椅上。術者立於健側背後,用與病人傷側相同之手推按健肩後部,另手自健側胸前托握傷肢肘部,而後兩手協同用力推肩、拉肘,將上臂內收至最大限度。

 

3)上臂外展後伸障礙

 

1)扣肩外展後伸法 病人正坐於靠背椅上。術者立於傷側,用一手從側腋下繞行,與另手五指交叉扣於肩部固定,藉助於術者上臂活動之力,將傷肢上臂外展、後伸。

 

2)按肩握腕拉抖法 病人正坐於靠背椅上。術者立於傷側,一手按壓肩峰部,另手握住腕部,兩手協同用立按壓、牽拉、抖動,活動肩部。

 

2.肘關節僵直症

 

1)肘關節伸展障礙

 

1)按肘拉臂展筋法 病人仰臥位,肘後墊一軟枕。術者立於傷側,一手按壓肘窩上部,另手握拿前臂下端,兩手協同用力作弧形牽拉展筋。

 

2)按肩端肘壓臂法 病人仰臥位,助手按壓傷側肩部固定。術者立於傷側,雙手托握病人肘關節,一肘部內收置於傷肢前臂掌面,同時用力按肩、端肘、壓臂,以伸展肘關節。

 

3)握肘按抖展筋法 病人俯臥,傷肢掌心向下。術者立於傷側,雙手緊握肘部,緩緩用力作向下的垂直按抖,盡量將肘窩接近床面。

 

2)肘關節屈曲障礙

 

1)按肘握腕拉抿法 病人仰臥位。術者立於傷側,一手按壓肘關節前上方固定,另手握拿腕關節背側向遠端牽拉,同時做回抿動作,將肘關節屈曲。

 

2)肘部抵胸推抿法 病人仰臥,傷肘抵緊胸側壁。術者立於傷側,一手按壓上臂下端固定,另手握腕部,用力推抿,將肘關節屈曲。對於體質強壯的病人,可用「肩壓前臂屈抿法」旋術。

 

3.腕關節僵直症

 

1)腕關節掌屈障礙

 

1)按臂握掌回抿法 病人仰臥,掌心向上。術者坐於傷側,一手按壓前臂遠端,另手握拿掌背部,用力回抿,將腕部儘力掌屈。

 

2)托按腕紋回抿法 病人仰臥或坐位。術者立或坐於傷側,雙手托握掌背,拇指按壓掌面腕橫紋處,用力回抿,將其掌屈。

 

2)腕關節背伸障礙

 

1)掌心相對後扳法 病人仰臥位,掌心向下。術者體位同上,一手握腕關節上部,另手與傷側掌心相對,用力後扳,將腕關節背伸。

 

2)壓腕握掌背伸法 病人仰臥位。術者立於傷側,雙手拇指壓住背側腕橫紋處。多指握拿手掌大、小魚際部,用力將腕關節背伸。

 

4.髖關節僵直症

 

1)按髖托股後伸法 病人俯臥,下肢伸直。術者立於傷側,用一手或前臂按壓髖部固定,另前臂托股前部下端,手掌置於健肢股後部,兩者協同用力按髖、托股,將髖關節後伸。此法適用於較重的髖關節後伸障礙。

 

2)蹬髖提腿後伸法 病人俯臥於按橋床上。術者上床,一足踩於傷側髖部,一手握拿踝部,手、足協同用力緩慢的提腿、蹬髖,將髖關節後伸。此法力量較強,適用於髖關節不同程度的後伸障礙。對於股骨頸骨折,或股骨頭壞死的病例禁用此法。老年病例或骨折嚴重疏鬆的病例,慎用或不用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