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方劑的服法

 

 

    方劑的服法包括服藥時間和服藥方法。服法的恰當與否,對療效有一定影響。

清·徐靈胎於《醫學源流論》中說:“病之愈不愈,不但方必中病,方雖中病,而服之不得法,

則非特無功,而反有害,此不可不知也。”

因此,方劑的服用方法也應予以重視。茲就歷代方劑運用情況,總結說明於下。

    一、服藥時間

    一般來說,宜在飯前1小時服藥,以利於藥物儘快吸收。

但對胃腸有刺激的方藥,宜飯後服用,以防產生副作用;

滋補方藥,宜空腹服用;治瘧方藥,宜在發作前2小時服用;

安神方藥,宜在睡前服用;急證重病可不拘時間服用;

慢性病應定時服用,使之能持續發揮藥效。

 

根據病情的需要,有的可一天數服,有的可煎泡代茶時時飲用。

個別方劑,古人對服藥時間有特殊要求,如雞鳴散在天明前空腹冷服效果較好,可參考運用。

    前人有些服藥論述,是考慮病位的上下遠近,從有利於除邪和養生而論,亦可供臨床參考。

如《千金要方·序例》記載的“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後服藥;

病在胸膈以下者,先服藥後食;病在四肢血脈者,宜空腹而在旦;

病在骨髓者,宜滿而在夜。”以及《醫心方》載葛仙翁曰

服治病之藥,以食前服之;服養生之藥,以食後服之。”

    二、服藥方法

    運用湯劑,通常是11劑,將頭煎、二煎兌合,分2次或3次溫服。

但特殊情況下,亦可1日連服2劑,以增強藥力。

 

散劑和丸劑是根據病情和具體藥物定量,日服2次或3次。

散劑中有些可直接用水送服,如七厘散等;有些粗末散劑,可加水煮沸取汁,如香蘇散等;

還有些散劑是用於外敷或摻灑瘡面,如生肌散等;

亦有作為點眼或吹喉用的,如八寶眼藥、冰硼散等。

各種丸劑都可以直接用水送服,至於其他不同劑型,可參考製劑情況及方藥功用酌情而定。

    針對不同情況,前人還總結出一些湯劑的經驗服法。

如服發汗解表藥,宜趁熱服,藥後還須溫覆避風,使遍身漐漐微似有汗。

 

熱證用寒藥可冷服以助其清,寒證用熱藥可熱服以助其溫,

但有時寒熱偏盛、陰陽離決、相互格拒,出現服藥後嘔吐的情況,

如系真寒假熱證候則宜熱藥冷服,系真熱假寒證候則宜寒藥熱服。

 

此謂反佐服藥法,即《素問·五常政大論》中所說的“治熱以寒,溫而行之;

治寒以熱,涼而行之;治溫以清,冷而行之;治清以溫,熱而行之。”

 

若見服藥嘔吐者,宜先服少許薑汁,或用鮮生薑擦舌,或嚼少許陳皮,然後再服湯藥;

或採用冷服、少量頻飲的方法。對於昏迷病人及吞咽困難者,現多用鼻飼法給藥。

使用峻烈藥或毒性藥,應審慎從事,宜先進小量,而後逐漸增大,至有效止,不可過量,以免發生中毒。

《神農本草經·序例》中說:“若用毒藥療病,先起如黍粟,病去即止,不去倍之,不去十之,取去為度。”

明確提示毒性藥的運用規範。總之,在治療過程中,應根據病情和藥物的性能來決定不同的服法。

    附:古方藥量考證

    古方用藥分量,尤其是唐代以前的方劑,從數字看,和現在相差很大,

這是因為古代度量衡制度在各個歷史時期不同所致。

古稱以黍、銖、兩、斤計量,而無分名。

 

到了晉代,貝以十黍為一銖、六銖為一分、四分為一兩、十六兩為一斤(即以銖、分、兩、斤計量)

及至宋代,遂立兩、錢、分、厘、毫之目,即十毫為一厘、十厘為一分、

十分為一錢十錢為一兩,以十累計,積十六兩為一斤。元、明以至清代,沿用宋制,很少變易,故宋明、清之方,凡言分者,是分厘之分,不同于晉代二錢半為一分之分。清代之稱量稱為庫平,後來通用市稱。

古方容量,有斛、斗、升、合、勺之名,但其大小,歷代亦多變易,考證亦有差異,

例如李時珍認為“古之一兩,今用一錢,古之一升,即今之二兩半。”

 

同時,明人張景岳認為“古之一兩,為今之六錢,古之一升,為今之三合三勺。”

茲引《藥劑學》(南京藥學院編 1960年版)歷代衡量與秤的對照表,作為參考。

 

3    歷代衡量與秤的對照表 

 

 

古代用量

折合市制

古代容量

折合市制

秦代

西漢

新莽

東漢

魏晉

北周

隋唐

宋代

明代

清代

一兩

一兩

一兩

一兩

一兩

一兩

一兩

一兩

一兩

一兩(庫平)

0.5165市兩

0.5165市兩

0.4455市兩

0.4455市兩

0.4455市兩

0.5011市兩

1.0075市兩

1.1936市兩

1.1936市兩

1.194市兩

一升

一升

一升

一升

一升

一升

一升

一升

一升

(營造)

0.34市升

0.34市升

0.20市升

0.20市升

0.21市升

0.21市升

0.58市升

0.66市升

1.07市升

1.0355市升

 

 

    附注:上表古今衡量和度量的比較,僅系近似值。

    至於古方有雲“等分”者,非重量之分,是指各藥斤兩多少皆相等,

大都用於丸、散劑,在湯、酒劑中較少應用。

 

古代有刀圭、方寸匕、錢匕、一字等名稱,大多用於散藥。

所謂方寸匕者,作匕正方一寸,抄散取不落為度;

錢匕者,是以漢五銖錢抄取藥末,亦以不落為度;

半錢匕者,則為抄取一半;一字者,即以開元通寶錢幣(幣上有“開元通寶”四字)抄取藥末,

填去一字之量;至於刀圭者,乃十分方寸匕之一。

 

其中一方寸匕藥散約合五分,一錢匕藥散約合三分,一字藥散約合一分(草本藥散要輕些)

另外,有以類比法作藥用量的,如一雞子黃=一彈丸=40桐子=80粒大豆=480粒大麻子=1440粒���麻子。

    古今醫家對古代方劑用量,雖曾作了很多考證,但至今仍未作出結論。

但漢代和晉代的衡量肯定比現在為小,所以漢晉時代醫方的劑量數字都較大。

 

對古方仍錄其原來的用量,主要是作為理解古方的配伍意義、結構特點、變化原因,

以及臨證用藥配伍比例的參考。

 

在臨床應用時,應當按近代中藥學和參考近代各家醫案所用劑量,

並隨地區、年齡、體質、氣候及病情需要而定。

    根據我國國務院的指示,從197911日起,全國中醫處方用藥的計量單位一律採用以“g

為單位的國家標準。茲附十六進位與國家標準計量單位換算率如下:

    1(16)=0.5kg=500g

    1市兩=31.25g

    1市錢=3.125g

    1市分=0.3125g

    1市厘=0.03125g

    (注:換算尾數可以舍去) 

 

下篇

第一章 解表劑    參考資料

 

 

第一節  辛溫解表

 

麻黃湯    

《傷寒論》

 

    [組成]麻黃去節,三兩(9g)    桂枝去皮,二兩(6g)    杏仁去皮尖,七十個(6g)    甘草炙,一兩 (3g)

    [用法]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半,去滓,溫服八合。 

              覆取微似汗,不須啜粥,余如桂枝法將息(現代用法:水煎服,溫覆取微汗)

    [功用]發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外感風寒表實證。惡寒發熱,頭身疼痛,無汗而喘,舌苔薄白,脈浮緊。

    [方解]本方證為外感風寒,肺氣失宣所致。

風寒之邪外襲肌表,使衛陽被遏,腠理閉塞,營陰鬱滯,經脈不通,

故見惡寒、發熱、無汗、頭身痛;

肺主氣屬衛,外合皮毛,寒邪外束於表,影響肺氣的宣肅下行,則上逆為喘;

舌苔薄白,脈浮緊皆是風寒襲表的反映。

 

治當發汗解表,宣肺平喘。

方中麻黃苦辛性溫,歸肺與膀胱經,善開腠發汗,祛在表之風寒;

宣肺平喘,開閉鬱之肺氣,故本方用以為君藥。

 

由於本方證屬衛郁營滯,單用麻黃發汗,只能解衛氣之閉鬱,

所以又用透營達衛的桂枝為臣藥,解肌發表,溫通經脈,既助麻黃解表,使發汗之力倍增;

又暢行營陰,使疼痛之症得解。

二藥相須為用,是辛溫發汗的常用組合。杏仁降利肺氣,與麻黃相伍,一宣一降,

以恢復肺氣之宣降,加強宣肺平喘之功,是為宣降肺氣的常用組合,為佐藥。

 

炙甘草既能調和麻、杏之宣降,又能緩和麻、桂相合之峻烈,

使汗出不致過猛而耗傷正氣,是使藥而兼佐藥之用。

四藥配伍,表寒得散,營衛得通,肺氣得宣,則諸症可愈。

   

本方配伍特點有二:一為麻、桂相須,發衛氣之閉以開腠理,

透營分之郁以暢營陰,則發汗解表之功益彰;二為麻、杏相使,宣降相因,則宣肺平喘之效甚著。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是治療外感風寒表實證的基礎方。臨床應用以惡寒發熱,無汗而喘,脈浮緊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若喘急胸悶、咳嗽痰多、表證不甚者,去桂枝,加蘇子、半夏以化痰止咳平喘;

若鼻塞流涕重者,加蒼耳子、辛夷以宣通鼻竅;

若夾濕邪而兼見骨節酸痛,加蒼朮、薏苡仁以祛風除濕;兼裡熱之煩躁、口幹,酌加石膏、黃芩以清瀉鬱熱。

    3.現代運用  本方常用於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等屬風寒表實證者。

    4.使用注意  本方為辛溫發汗之峻劑,

故《傷寒論》對“瘡家”、  “淋家”、  “衄家”、“亡血家”,以及外感表虛自汗、

血虛而脈兼“尺中遲”、誤下而見“身重心悸”等,雖有表寒證,亦皆禁用。

 

麻黃湯藥味雖少,但發汗力強,不可過服,否則,汗出過多必傷人正氣。

正如柯琴指出:“此乃純陽之劑,過於發散,如單刀直入之將,投之恰當,一戰成功。

不當則不戢而召禍。故用之發表,可一而不可再。”(《傷寒來蘇集·傷寒附翼》卷上)

 

桂枝湯

《傷寒論》

 

  [組成]桂枝去皮,三兩(9g  芍藥三兩(9g    甘草炙,二兩(9g    生薑切,三兩(9g    大棗擘,十二枚(3枚)

   

 [用法]上五味,口父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適寒溫,服一升。

            服已須臾,啜熱稀粥一升餘,以助藥力。溫覆令一時許,遍身   

            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後服,不必盡劑;

            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後服小促其間,半日許令三服盡。

 

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時觀之,服一劑盡,病證猶在者,更作服;

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劑。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惡等物(現代用法:水煎服,溫覆取微汗)

  [功用]解肌發表,調和營衛。

  [主治]外感風寒表虛證。惡風發熱,汗出頭痛,鼻鳴幹嘔,苔白不渴,脈浮緩或浮弱。

   

[方解]本方證為外感風寒,營衛不和所致。

外感風邪,風性開泄,衛氣因之失其固護之性,“陽強而不能密”,不能固護營陰,

致令營陰不能內守而外泄,故惡風發熱、汗出頭痛、脈浮緩等;

邪氣鬱滯,肺胃失和,則鼻鳴幹嘔;風寒在表,應辛溫發散以解表,

但本方證屬表虛,腠理不固,故當解肌發表,調和營衛,即祛邪調正兼顧為治。

 

方中桂枝為君,助衛陽,通經絡,解肌發表而祛在表之風邪。

芍藥為臣,益陰斂營,斂固外泄之營陰。

桂芍等量合用,寓意有三:

一為針對衛強營弱,體現營衛同治,邪正兼顧;

二為相輔相成,桂枝得芍藥,使汗而有源,芍藥得桂枝,則滋而能化;

三為相制相成,散中有收,汗中寓補。

 

此為本方外可解肌發表,內調營衛、陰陽的基本結構。

生薑辛溫,既助桂枝辛散表邪,又兼和胃止嘔;大棗甘平,既能益氣補中,且可滋脾生津。

 

薑棗相配,是為補脾和胃、調和營衛的常用組合,共為佐藥。

炙甘草調和藥性,合桂枝辛甘化陽以實衛,合芍藥酸甘化陰以和營,功兼佐使之用。

綜觀本方,藥雖五味,但結構嚴謹,發中有補,散中有收,邪正兼顧,陰陽並調。

柯琴在《傷寒來蘇集·傷寒附翼》卷上中贊桂枝湯“為仲景群方之冠,

乃滋陰和陽,調和營衛,解肌發汗之總方也。”

    本方證中已有汗出,何以又用桂枝湯發汗?蓋本方證之自汗,

是由風寒外襲,衛陽不固,營陰失守,津液外泄所致。

 

故外邪不去,營衛不和,則汗不能止。

桂枝湯雖曰“發汗”,實寓解肌發表與調和營衛雙重用意,外邪去而肌表固密,營衛和則津不外泄。

故如法服用本方,於遍身微汗之後,則原證之汗出自止。

 

為了區別兩種汗出的不同性質,近賢曹穎甫稱外感風寒表虛證之汗出為“病汗”,

謂服桂枝湯後之汗出為“藥汗”,並鑒別指出:

“病汗常帶涼意,藥汗則帶熱意,病汗雖久,不足以去病,藥汗暫態,而功乃大著,此其分也。”

(錄自《經方實驗錄》卷上)此屬臨證有得之談。

    本方的治療範圍,從《傷寒論》與《金匱要略》以及後世醫家的運用情況來看,

不僅用於外感風寒表虛證,而且還運用於病後、產後、體弱等因營衛不和所致的病證。

 

這是因為桂枝湯本身具有調和營衛、陰陽的作用,而許多疾病在其病變過程中,

多可出現營衛、陰陽失調的病理狀態。

 

正如徐彬所說:  “桂枝湯,外證得之,解肌和營衛;內證得之,化氣調陰陽。”

(《金匱要略論注》卷上)這是對本方治病機理的高度概括。

    麻黃湯和桂枝湯同屬辛溫解表劑,都可用治外感風寒表證。

麻黃湯中麻、桂並用,佐以杏仁,發汗散寒力強,又能宣肺平喘,為辛溫發汗之重劑,

主治外感風寒所致惡寒發熱而無汗喘咳之表實證;

桂枝湯中桂、芍並用,佐以薑、棗,發汗解表之力遜于麻黃湯,但有調和營衛之功,

為辛溫解表之和劑,主治外感風寒所致惡風發熱而有汗出之表虛證。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為治療外感風寒表虛證的基礎方,又是調和營衛、調和陰陽治法的代表方。

臨床應用以惡風,發熱,汗出,脈浮緩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惡風寒較甚者,宜加防風、荊芥、淡豆豉疏散風寒;

體質素虛者,可加黃芪益氣,以扶正祛邪;

兼見咳喘者,宜加杏仁、蘇子、桔梗宣肺止咳平喘。

    3.現代運用  本方常用於感冒、流行性感冒、原因不明的低熱、

產後及病後的低熱、妊娠嘔吐、多形紅斑、凍瘡、蕁麻疹等屬營衛不和者。

    4.使用注意  凡外感風寒表實無汗者禁用。服藥期間禁食生冷、粘膩、酒肉、臭惡等物。

 

九味羌活湯

張元素,錄自《此事難知》

 

  [組成]羌活一兩半(9g    防風一兩半(9g    蒼朮一兩半(9g    細辛五分(3g    川芎一兩(6g   

香白芷一兩(6g    生地黃一兩(6g    黃芩一兩(6g    甘草一兩(6g

   

[用法]上九味口父咀,水煎服。若急汗,熱服,以羹粥投之;若緩汗,溫服,而不用湯投之(現代用法:水煎溫服)。

   

 [功用]發汗祛濕,兼清裡熱。

   

 [主治]外感風寒濕邪,內有蘊熱證。惡寒發熱,無汗,頭痛項強,肢體酸楚疼痛,口苦微渴,舌苔白或微黃,脈浮。

   

[方解]本方證由外感風寒濕邪,兼內有蘊熱所致。

風寒濕邪侵犯肌表,郁遏衛陽,閉塞腠理,阻滯經絡,氣血運行不暢,

故惡寒發熱、肌表無汗、頭痛項強、肢體酸楚疼痛;

裡有蘊熱,故口苦微渴;苔白或微黃,脈浮是表證兼裡熱之佐證。

 

治當發散風寒濕邪為主,兼清裡熱為輔。

方中羌活辛苦性溫,散表寒,祛風濕,利關節,止痹痛,為治太陽風寒濕邪在表之要藥,故為君藥。

防風辛甘性溫,為風藥中之潤劑,祛風除濕,散寒止痛;

蒼朮辛苦而溫,功可發汗祛濕,為祛太陰寒濕的主要藥物。

 

兩藥相合,協助羌活祛風散寒,除濕止痛,是為臣藥。

細辛、白芷、川芎祛風散寒,宣痹止痛,其中細辛善止少陰頭痛、

白芷擅解陽明頭痛、川芎長於止少陽厥陰頭痛,

此三味與羌活、蒼朮合用,為本方“分經論治”的基本結構。

 

生地、黃芩清泄裡熱,並防諸辛溫燥烈之品傷津,以上五藥俱為佐藥。

甘草調和諸藥為使。

九味配伍,既能統治風寒濕邪,又能兼顧協調表裡,共成發汗祛濕,兼清裡熱之劑。

    臨床應用本方,尚鬚根據病情輕重,輔以羹粥。

若寒邪較甚,表證較重,宜熱服本方,藥後應啜粥以助藥力,以便釀汗祛邪;

若寒邪不甚,表證較輕,則不必啜粥,溫服本方即可微發其汗。

    本方配伍特點有二:

 

一是升散藥和清熱藥的結合運用。

正如《顧松園醫鏡》所說:“以升散諸藥而臣以寒涼,則升者不峻;以寒涼之藥而君以升散,則寒者不滯。”

 

二是體現了“分經論治”的思想。

原書服法中強調“視其經絡前後左右之不同,從其多少大小輕重之不一,增損用之。”

明示本方藥備六經,通治四時,運用當靈活權變,不可執一,對後世頗有啟迪。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是主治外感風寒濕邪而兼有裡熱證的常用方,

亦是體現“分經論治”思想的代表方。臨床應用以惡寒發熱,頭痛無汗,肢體酸楚疼痛,口苦微渴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若濕邪較輕,肢體酸楚不甚者,可去蒼朮、細辛以減溫燥之性;

如肢體關節痛劇者,加獨活、威靈仙、薑黃等以加強宣痹止痛之力;

濕重胸滿者,可去滋膩之生地黃,加枳殼、厚樸行氣化濕寬胸;

無口苦微渴者,生地、黃芩又當酌情裁減;

裡熱甚而煩渴者,可配加石膏、知母清熱除煩止渴。

    3.現代運用  本方常用於感冒、風濕性關節炎、偏頭痛、腰肌勞損等屬外感風寒濕邪,兼有裡熱者。

    4.使用注意  本方為辛溫燥烈之劑,故風熱表證及陰虛內熱者不宜使用。

 

小青龍湯

《傷寒論》

 

    [組成]麻黃去節,三兩(9g    芍藥三兩(9g    細辛三兩(6g    乾薑三兩(6g   

 甘草炙,三兩(6g    桂枝去皮,三兩(9g    五味子半升(6g    半夏洗,半升(9g

    [用法]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現代用法:水煎溫服)

    [功用]解表散寒,溫肺化飲。

    [主治]外寒裡飲證。惡寒發熱,頭身疼痛,無汗,喘咳,痰涎清稀而量多,胸痞,

或幹嘔,或痰飲喘咳,不得平臥,或身體疼重,頭面四肢浮腫,舌苔白滑,脈浮。

    [方解]本方主治外感風寒,寒飲內停之證。

風寒束表,皮毛閉塞,衛陽被遏,營陰鬱滯,故見惡寒發熱、無汗、身體疼痛。

 

素有水飲之人,一旦感受外邪,每致表寒引動內飲,

《難經·四十九難》說:“形寒飲冷則傷肺”。

水寒相搏,內外相引,飲動不居,水寒射肺,肺失宣降,故咳喘痰多而稀;

水停心下,阻滯氣機,故胸痞;飲動則胃氣上逆,故幹嘔;

水飲溢於肌膚,故浮腫身重;舌苔白滑,脈浮為外寒裡飲之佐證。

 

對此外寒內飲之證,若不疏表而徒治其飲,則表邪難解;

不化飲而專散表邪,則水飲不除。

故治宜解表與化飲配合,一舉而表裡雙解。

方中麻黃、桂枝相須為君,發汗散寒以解表邪,且麻黃又能宜發肺氣而平喘咳,

桂枝化氣行水以利裡飲之化。

 

乾薑、細辛為臣,溫肺化飲,兼助麻、桂解表祛邪。

然而素有痰飲,脾肺本虛,若純用辛溫發散,恐耗傷肺氣,

故佐以五味子斂肺止咳、芍藥和營養血,二藥與辛散之品相配,一散一收,

既可增強止咳平喘之功,又可制約諸藥辛散溫燥太過之弊;

半夏燥濕化痰,和胃降逆,亦為佐藥。

 

炙甘草兼為佐使之藥,既可益氣和中,又能調和辛散酸收之品。

藥雖八味,配伍嚴謹,散中有收,開中有合,使風寒解,水飲去,宣降複,則諸症自平。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是治療外感風寒,寒飲內停喘咳的常用方。

臨床應用以惡寒發熱,無汗,喘咳,痰多而稀,舌苔白滑,脈浮為辨證要點。

因本方辛散溫化之力較強,應以確屬水寒相搏於肺者,方宜使用,且視病人體質強弱酌定劑量。

    2.加減變化  若外寒證輕者,可去桂枝,麻黃改用炙麻黃;

兼有熱象而出現煩躁者,加生石膏、黃芩以清鬱熱;

兼喉中痰鳴,加杏仁、射干、款冬花以化痰降氣平喘;

若鼻塞,清涕多者,加辛夷、蒼耳子以宣通鼻竅;

兼水腫者,加茯苓、豬苓以利水消腫。

    3.現代運用  本方常用於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炎、百日咳、肺心病、過敏性鼻炎、

卡他性眼炎、卡他性中耳炎等屬於外寒裡飲證者。

4.使用注意  因本方多溫燥之品,故陰虛乾咳無痰或痰熱證者,不宜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