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學 

大黃牡丹湯

《金匱要略》

 

    [組成]大黃四兩(12g)    牡丹一兩(3g)    桃仁五十個(9g)    冬瓜仁半升(30g)    芒硝三合(9g)

    [用法]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去滓,內芒硝,再煎沸,頓服之(現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瀉熱破瘀,散結消腫。

    [主治]腸癰初起,濕熱瘀滯證。

右少腹疼痛拒按,按之其痛如淋,甚則局部腫痞,

或右足屈而不伸,伸則痛劇,小便自調,或時時發熱,自汗惡寒,舌苔薄膩而黃,脈滑數。

    [方解]本方所治之腸癰,多由腸中濕熱鬱蒸,氣血凝聚所致。

濕熱與氣血互結成癰,不通則痛,故右少腹疼痛拒按,甚成腫痞;

按之其痛如淋,而小便自調,無淋瀝不暢之感,則知其非淋證;

喜屈右足而不伸,伸則痛劇,是為縮腳腸癰;

或時時發熱,自汗惡寒,是腸癰已成,氣血郁滯,營衛失和使然;

舌苔黃膩,脈滑數為濕熱內蘊之征。

 

《成方便讀》說:“病既在內,與外癰之治,又自不同。

然腸中既結聚不散,為腫為毒,非用下法,不能解散。”

故治法宜瀉熱祛濕,破瘀消癰。

 

方中大黃苦寒攻下,瀉熱逐瘀,蕩滌腸中濕熱瘀結之毒;

丹皮苦辛微寒,能清熱涼血,活血散瘀,兩藥合用,瀉熱破瘀,共為君藥。

 

芒硝鹹寒,瀉熱導滯,軟堅散結,助大黃蕩滌實熱,使之速下;

桃仁活血破瘀,合丹皮散瘀消腫,共為臣藥。

 

冬瓜仁甘寒滑利,清腸利濕,引濕熱從小便而去,並能排膿消癰,為治內癰要藥,是為佐藥。

綜觀全方,合瀉下、清利、破瘀于一方,濕熱得清,瘀滯得散,腸腑得通,則癰消而痛止,

為治濕熱瘀滯腸癰的有效方劑。

    《金匱要略》雲:“脈洪大者,膿已成,不可下也。”

但在本方的用法中又說:“有膿當下,如無膿當下血。”

後世醫家對此認識不一,現在一般認為腸癰初起,

證屬濕熱血瘀之實證者,膿未成或膿成未潰,均可用之。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為治療濕熱血瘀腸癰的常用方。

臨床應用以右下腹疼痛拒按,舌苔黃膩,脈滑數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若熱毒較重者,加蒲公英、金銀花、紫花地丁、敗醬草以加強清熱解毒之力;

血瘀較重者,加赤芍、乳香、沒藥以活血祛瘀。

    3.現代運用  本方常用於急性單純性闌尾炎、腸梗阻、急性膽道感染、膽道蛔蟲、胰腺炎、

急性盆腔炎、輸卵管結紮後感染等屬濕熱瘀滯者。

    4.使用注意  凡腸癰潰後以及老人、孕婦、產後或體質過於虛弱者均應慎用或忌用。

 

溫脾湯

《備急千金要方》

 

    [組成]大黃五兩(15g)  當歸  乾薑各三兩(9g)   附子  人參  芒硝  甘草各二兩(6g)

    [用法]上七味,口父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服,一日三次(現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攻下冷積,溫補脾陽。

    [主治]陽虛寒積證。腹痛便秘,臍下絞結,繞臍不止,手足不溫,苔白不渴,脈沉弦而遲。

    [方解]本方證因脾陽不足,陰寒內盛,寒積中阻所致。

寒實冷積阻於腸間,腑氣不通,故便秘腹痛、繞臍不止;

脾陽不足,四末失于溫煦,則手足不溫;脈沉弦而遲,是陰盛裡實之征。

 

本方證雖屬寒積便秘,但脾陽不足是為致病之本,若純用攻下,必更傷中陽;

單用溫補,則寒積難去,惟攻遂寒積與溫補脾陽並用,方為兩全之策。

 

方中附子配大黃為君,用附子之大辛大熱溫壯脾陽,解散寒凝,配大黃瀉下已成之冷積。

芒硝潤腸軟堅,助大黃瀉下攻積;乾薑溫中助陽,助附子溫中散寒,均為臣藥。

 

人參、當歸益氣養血,使下不傷正為佐。甘草既助人參益氣,又可調和諸藥為使。

諸藥協力,使寒邪去,積滯行,脾陽複。

綜觀本方,由溫補脾陽藥配伍寒下攻積藥組成,溫通、瀉下與補益三法兼備,

寓溫補於攻下之中,具有溫陽以祛寒、攻下不傷正之特點。

    本方與大黃附子湯同屬溫下劑,都能主治寒積便秘。

本方是由脾陽不足,中氣虛寒,而致冷積內停,證屬虛中夾實,

故方中配以乾薑、人參、甘草以顧護中陽;

大黃附子湯為寒積裡實證,證實無虛,故配細辛辛溫宣通,助附子散寒止痛。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為治療脾陽不足,寒積中阻的常用方。

臨床應用以腹痛,便秘,手足不溫,苔白,脈沉弦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若腹中脹痛者,加厚朴、木香以行氣止痛;

腹中冷痛,加肉桂、吳茱萸以增強溫中祛寒之力。

    3.現代運用  本方常用於急性單純性腸梗阻或不全梗阻等屬中陽虛寒,冷積內阻者。

    [文獻摘要]

    1.原書主治  《備急千金要方》卷13:“治腹痛,臍下絞結,繞臍不止。”

    2.方論選錄  朱良春,等《湯頭歌訣詳解》:

“溫脾湯是四逆湯(薑、附、草)加人參、當歸、大黃、芒硝四藥所組成。

四逆湯功能溫脾祛寒,加大黃、芒硝,是取其瀉下除積,加人參、當歸,是取其益氣養血。

由於四逆性屬溫熱,可以改變硝、黃苦寒之性,所以本方功專驅逐寒積,屬於溫下的範疇。

假使熱實裡結,津傷便秘,當用寒下劑,而決非此方所宜。’

    [臨床報導]

    薛氏用本方為主治療9例小兒麻痹性腸梗阻,患兒年齡3~16個月,平均9.8個月。

病因中毒性消化不良4例,重症肺炎、黴菌性腸炎並Ⅱ度營養不良各2例;

急性菌痢並急性腸炎1例,其中病危5例。

用藥1-3劑後,腸鳴音恢復,排氣排便、腹脹基本消失者7例無效2例。

[薛昌森.溫脾湯為主治療小兒麻痹性腸梗阻9例。中醫雜誌  1993(1)24]

    [實驗研究]

    通過臨床觀察,溫脾湯有改善腎功能、改善血液流變學指標的作用。

用溫脾湯治療的慢性腎功能衰竭(CRF)證屬脾腎虛衰、濕濁內生者,

全血粘度、血漿粘度、紅細胞聚集指數、紅細胞電泳均顯著降低,而對照組這方面作用不明顯。

 

說明溫脾湯有改善CRF高粘血症的作用。

其作用機理可能是通過調整整體狀態、改善腎功能、改善體內“粘、聚、集凝”狀態,

達到改善CRF患者高粘血症的作用。

 

由於全血粘度增高可增加外周血管阻力使血壓升高,甚至誘發高血壓腦病,

所以對CRF患者能在腎功能改善的同時,降低全血粘度,這對治療CRF很有意義。

[徐書立.溫脾湯對慢性腎衰病入血液流變學的影響。中醫研究  199912(6)22]

 

第三節  潤下

 

麻子仁丸(脾約丸)

《傷寒論》

 

    [組成]麻子仁二升(500g)    芍藥半斤(250g)    枳實炙,半斤(250g)    大黃去皮,一斤(500g)   

厚樸炙,去皮一尺(250g)    杏仁去皮尖,熬,別作脂一升(250g)

    [用法]上六味,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飲服十丸,日三服,漸加,以知為度(現代用法:

上藥為末,煉蜜為丸,每次9g,每日1-2次,溫開水送服。亦可按原方用量比例酌減,改湯劑煎服)

    [功用]潤腸泄熱,行氣通便。

    [主治]胃腸燥熱,脾約便秘證。大便幹結,小便頻數。

    [方解]本方證乃因胃腸燥熱,脾津不足所致,《傷寒論》稱之為“脾約”。

成無己說:“約者,約結之約,又約束也。

 

經曰:脾主為胃行其津液者也,今胃強脾弱,約束津液不得四布,但輸膀胱,

致小便數而大便硬,故曰其脾為約。”

(《傷寒明理論》)根據“燥者潤之”、“留者攻之”的原則,

故當潤腸瀉實,宜潤腸藥與瀉下藥同用。

 

方中麻子仁性味甘平,質潤多脂,功能潤腸通便,是為君藥。

杏仁上肅肺氣,下潤大腸;白芍養血敢陰,緩急止痛為臣。

 

大黃、枳實、厚樸即小承氣湯,以輕下熱結,除胃腸燥熱為佐。

蜂蜜甘緩,既助麻子仁潤腸通便,又可緩和小承氣湯攻下之力,以為佐使。

 

綜觀本方,雖用小承氣以瀉下泄熱通便,而大黃、厚樸用量俱從輕減,

更取質潤多脂之麻仁、杏仁、芍藥、白蜜等,一則益陰增液以潤腸通便,

使腑氣通,津液行,二則甘潤減緩小承氣攻下之力。

 

本方具有下不傷正、潤而不膩、攻潤相合的特點,以達潤腸、通便、緩下之功,使燥熱去,陰液複,而大便自調。

    本方為丸劑,而且只服10小丸,依次漸加,均意在緩下,潤腸通便。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為治療胃腸燥熱,脾津不足之“脾約”證的常用方,

又是潤下法的代表方。臨床應用以大便秘結,小便頻數,舌苔微黃少津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痔瘡便秘者,可加桃仁、當歸以養血和血,潤腸通便;

痔瘡出血屬胃腸燥熱者,可酌加槐花、地榆以涼血止血;

燥熱傷津較甚者,可加生地、玄參、石斛以增液通便。

    3.現代運用  本方常用於虛人及老人腸燥便秘、習慣性便秘、產後便秘、痔瘡術後便秘等屬胃腸燥熱者。

    4.使用注意  本方雖為潤腸緩下之劑,但含有攻下破滯之品,故年老體虛,津虧血少者,不宜常服,孕婦慎用。

 

濟川煎

《景嶽全書》

 

    [組成]當歸三至五錢(9~15g)    牛膝二錢(6g)    肉蓯蓉酒洗去鹹,二至三錢(6~9g)    澤瀉一錢半(4.5g)   

升麻五分至七分或一錢(1.5~3g)    枳殼一錢(3g)

    [用法]水一盅半,煎七分,食前服(現代用法:作湯劑,水煎服)

    [功用]溫腎益精,潤腸通便。

    [主治]腎陽虛弱,精津不足證。大便秘結,小便清長,腰膝酸軟,頭目眩暈,舌淡苔白,脈沉遲。

    [方解]本方證因腎虛開合失司所致。

腎主五液,司開合。腎陽不足,氣化無力,津液不布,故小便清長;

腸失濡潤,傳導不利,故大便不通;腎虛精虧,故腰膝酸軟;

清竅失養,則頭目眩暈;腎陽虧損,故舌淡苔白、脈象沉遲。

 

腎虛開合失司,濁氣不降,腸道失潤,治當溫腎益精、潤腸通便。

方中肉蓯蓉味甘咸性溫,功能溫腎益精,暖腰潤腸,為君藥。當歸補血潤燥,潤腸通便;

牛膝補益肝腎,壯腰膝,性善下行,共為臣藥。

 

枳殼下氣寬腸而助通便;澤瀉滲利小便而泄腎濁;

妙用升麻以升清陽,清陽升則濁陰自降,相反相成,以助通便之效,以上共為佐藥。

 

諸藥合用,既可溫腎益精治其本,又能潤腸通便以治標。

用藥靈巧,補中有瀉,降中有升,具有“寓通於補之中、寄降於升之內”的配伍特點。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為溫潤通便,治療腎虛便秘的常用方。

臨床應用以大便秘結,小便清長,腰膝酸軟,舌淡苔白,脈沉遲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景岳全書》方後加減法提出:

“如氣虛者,但加人參無礙;如有火加黃芩;若腎虛加熟地”;

“虛甚者,枳殼不必用”,皆可供臨床參考。

    3.現代運用  本方常用於習慣性便秘、老年便秘、產後便秘等屬於腎虛精虧腸燥者。

    4.使用注意  凡熱邪傷津及陰虛者忌用。

    [文獻摘要]

    1.原書主治  《景嶽全書》卷51:“便秘有不得不通者,凡傷寒雜證等病,

但屬陽明實熱可攻之類,皆宜以熱結治法通而去之,若察其元氣已虛,既不可瀉而下焦脹閉,

又通不宜緩者,但用濟川煎主之,則無有不達。”

    2.方論選錄  何秀山《重訂通俗傷寒論》:

“夫濟川煎,注重肝腎,以腎主二便,故君以蓯蓉、牛膝滋腎陰以通便也。

肝主疏泄,故臣以當歸、枳殼,一則辛潤肝陰,一則苦泄肝氣。

妙在升麻升清氣以輸脾,澤瀉降濁氣以輸膀胱,佐蓉、膝以成潤利之功。”

 

第四節  逐水

 

十棗湯

《傷寒論》

 

    [組成]芫花熬  甘遂  大戟各等分

    [用法]三味等分,各別搗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棗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內藥末。

強人服一錢匕,羸人服半錢,溫服之,平旦服。

若下後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錢,得快下利後,

糜粥自養(現代用法:上3味等分為末,或裝入膠囊,每服0.51g,每日1次,

以大棗10枚煎湯送服,清晨空腹服。得快下利後,糜粥自養。)

    [功用]攻逐水飲。

    [主治]

    1.懸飲。咳唾胸脅引痛,心下痞硬脹滿,幹嘔短氣,頭痛目眩,或胸背掣痛不得息,舌苔滑,脈沉弦。

    2.水腫。一身悉腫,尤以身半以下為重,腹脹喘滿,二便不利。

    [方解]本方證因水飲壅盛於裡,停於胸脅,或水飲泛溢肢體所致。

水停胸脅,氣機阻滯,故胸脅作痛;水飲上迫於肺,肺氣不利,故咳唾引胸脅疼痛,甚或胸背掣痛不得息。

 

飲為陰邪,隨氣流動,停留心下,氣結於中,故心下痞硬脹滿、幹嘔短氣;

飲邪上擾清陽,故頭痛目眩;飲邪結聚,胸脅疼痛,故脈沉弦。

 

水飲泛溢肢體,內聚脘腹,三焦水道受阻,故一身悉腫、腹脹喘滿、二便不利。

本方證為水飲壅盛之實證,治宜攻逐水飲,使水邪速下。

 

方中甘遂善行經隧水濕,是為君藥。大戟善泄臟腑水濕,芫花善消胸脅伏飲痰癖,均為臣藥。

三藥峻烈,各有專攻,合而用之,則經隧臟腑胸脅積水皆能攻逐,且逐水之力愈著。

然三藥峻猛有毒,易傷正氣,故以大棗十枚為佐,煎湯送服,寓意有二:

緩和諸藥毒性;益氣護胃,減少藥後反應;培土制水,邪正兼顧。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為瀉下逐水的代表方,又是治療懸飲及陽水實證的常用方。

臨床應用以咳唾胸脅引痛,或水腫腹脹,二便不利,脈沉弦為辨證要點。

    2.現代運用  本方常用於滲出性胸膜炎、結核性胸膜炎、肝硬化、慢性腎炎所致的胸水、

腹水或全身水腫,以及晚期血吸蟲病所致的腹水等屬於水飲內停裡實證者。

3.使用注意  本方作用峻猛,只可暫用,不宜久服。

若精神胃納俱好,而水飲未盡去者,可再投本方;若瀉後精神疲乏,食欲減退,則宜暫停攻逐;

若患者體虛邪實,又非攻不可者,可用本方與健脾補益劑交替使用,或先攻後補,或先補後攻。

 

使用本方應注意四點:

一是三藥為散,大棗煎湯送服;

二是於清晨空腹服用,從小量開始,以免量大下多傷正,若服後下少,次日加量;

三是服藥得快利後,宜食糜粥以保養脾胃;

四是年老體弱者慎用,孕婦忌服。

 

第五節  攻補兼施

 

黃龍湯

《傷寒六書》

 

    [組成]大黃(9g)  芒硝(12g)  枳實(6g)  厚樸(3g)  當歸(9g)  人參(6g)  甘草 (3g)    (原書未著用量)

    [用法]水二盅,薑三片,棗二枚,煎之後,再入桔梗煎一沸,熱服為度(現代用法:

上藥加桔梗3g、生薑3片、大棗2枚水煎,芒硝溶服)

    [功用]攻下通便,補氣養血。

    [主治]陽明腑實,氣血不足證。

自利清水,色純青,或大便秘結,脘腹脹滿,腹痛拒按,身熱口渴,神疲少氣,譫語,

甚則循衣摸床,撮空理線,神昏肢厥,舌苔焦黃或焦黑,脈虛。

    [方解]本方證因邪熱與燥屎內結,腑氣不通,氣血不足所致。

其病機為腸胃燥結,氣血不足。

本方原治熱結旁流而兼氣血兩虛證。後世用治溫病應下失下,邪實正虛者。

邪熱入裡與腸中燥屎互結,腑氣不通,故大便秘結、脘腹脹滿、疼痛拒按、身熱口渴、

舌苔焦黃或焦黑,或自利清水、色純青之“熱結旁流”證。

 

素體不足或裡熱實證誤治而耗傷氣血,故神疲少氣、脈虛;

邪熱熾盛,熱擾心神,正氣欲脫,故見神昏譫語、肢厥、循衣撮空等危候。

 

本證屬邪實正虛,邪實宜攻、正虛宜補,故當瀉熱通便、補氣養血為治。

方中大黃、芒硝、枳實、厚樸(即大承氣湯)攻下熱結,蕩滌腸胃實熱積滯,急下以存正氣。

 

人參、當歸益氣補血,扶正以利祛邪,使攻不傷正。

肺與大腸相表裡,欲通胃腸,必先開宣肺氣,故配桔梗開肺氣以利大腸,以助通腑之大黃,上宣下通,以降為主。

薑、棗、草補益脾胃,助參、歸補虛,甘草又能調和諸藥。

諸藥合用,既攻下熱結,又補益氣血,使祛邪不傷正,扶正不礙邪。

綜合本方,用藥精妙,配伍得當,攻補兼施,為邪正合治之良方。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為攻補兼施的代表方,又是治療陽明腑實兼氣血不足證的常用方。

臨床應用以大便秘結,或自利清水,脘腹脹滿,身熱口渴,神倦少氣,舌苔焦黃或黑,脈虛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原注雲:“老年氣血虛者,去芒硝”,以減緩瀉下之力,示人以保護正氣之意。

或適當增加參、歸用量以加強補虛扶正之力。

    3.現代運用  本方常用於傷寒、副傷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乙型腦炎、

老年性腸梗阻等屬於陽明腑實,而兼氣血不足者。

 

 

第三章 和解劑

 

 

第一節  和解少陽

 

小柴胡湯

《傷寒論》

 

    [組成]柴胡半斤(24g)    黃芩三兩(9g)    人參三兩(9g)    甘草三兩,炙(9g)   

半夏半升,洗(9g)  生薑三兩,切(9g)  大棗十二枚,擘(4)

    [用法]上七味,以水一鬥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現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和解少陽。

    [主治]

1.傷寒少陽證。

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口苦,咽幹,目眩,舌苔薄白,脈弦者。

2.熱入血室證。婦人傷寒,經水適斷,寒熱發作有時。

   

3.黃疸、瘧疾以及內傷雜病而見少陽證者。

    [方解]本方為和解少陽的代表方劑。

少陽經脈循胸布脅,位於太陽、陽明表裡之間。

傷寒邪犯少陽,邪正相爭,正勝欲拒邪出於表,邪勝欲入裡並于陰,故往來寒熱;

足少陽之脈起於目銳眥,其支者,下胸中,貫膈,絡肝,屬膽,循脅裡;

在少陽,經氣不利,鬱而化熱,膽火上炎,而致胸脅苦滿、心煩、口苦、咽幹、目眩;

膽熱犯胃,胃失和降,氣逆於上,故默默不欲飲食而喜嘔;

若婦人經期,感受風邪,邪熱內傳,熱與血結,血熱瘀滯,疏泄失常,故經水不當斷而斷、寒熱發作有時。

 

邪在表者,當從汗解;邪入裡者,則當吐下。

今邪既不在表,又不在裡,而在表裡之間,則非汗、吐、下所宜,故惟宜和解之法。

方中柴胡苦平,入肝膽經,透泄少陽之邪,並能疏洩氣機之鬱滯,使少陽半表之邪得以疏散,為君藥。

黃芩苦寒,清泄少陽半裡之熱,為臣藥。柴胡之升散,得黃芩之降泄,兩者配伍,是和解少陽的基本結構。

膽氣犯胃,胃失和降,佐以半夏、生薑和胃降逆止嘔;

邪從太陽傳入少陽,緣于正氣本虛,故又佐以人參、大棗益氣健脾,

一者取其扶正以祛邪,一者取其益氣以禦邪內傳,俾正氣旺盛,則邪無內向之機。

 

炙甘草助參、棗扶正,且能調和諸藥,為使藥。

諸藥合用,以和解少陽為主,兼補胃氣,使邪氣得解,樞機得利,胃氣調和,則諸症自除。

原方“去滓再煎”,使藥性更為醇和,藥湯之量更少,減少了湯液對胃的刺激,避免停飲致嘔。

    小柴胡湯為和劑,一般服藥後不經汗出而病解,但也有藥後得汗而愈者,

這是正複邪卻,胃氣調和所致。

正如《傷寒論》所說:“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

若少陽病證經誤治損傷正氣,或患者素體正氣不足,服用本方,

亦可見到先寒戰後發熱而汗出的“戰汗”��象,屬正勝邪卻之征。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為治療傷寒少陽證的基礎方,又是和解少陽法的代表方。

臨床應用以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口苦,咽幹,苔白,脈弦為辨證要點。

臨床上只要抓住前四者中的一二主證,便可用本方治療,不必待其證候悉具。

正如《傷寒論》所說:“傷寒中風,有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

    2.加減變化  若胸中煩而不嘔,為熱聚於胸,去半夏、人參,加瓜蔞清熱理氣寬胸;

渴者,是熱傷津液,去半夏,加天花粉止渴生津;

腹中痛,是肝氣乘脾,宜去黃芩,加芍藥柔肝緩急止痛;

脅下痞硬,是氣滯痰鬱,去大棗,加牡蠣軟堅散結;

心下悸,小便不利,是水氣淩心,宜去黃芩,加茯苓利水寧心;

不渴,外有微熱,是表邪仍在,宜去人參,加桂枝解表;

咳者,是素有肺寒留飲,宜去人參、大棗、生薑,加五味子、乾薑溫肺止咳。

    3.現代運用  本方常用於感冒、流行性感冒、

瘧疾、慢性肝炎、肝硬化、急慢性膽囊炎、膽結石、急性胰腺炎、胸膜炎、中耳炎、產褥熱、

急性乳腺炎、睾丸炎、膽汁返流性胃炎、胃潰瘍等屬邪踞少陽,膽胃不和者。

    4.使用注意  因方中柴胡升散,芩、夏性燥,故對陰虛血少者禁用。

 

大柴胡湯

《金匱要略》

 

    [組方]柴胡半斤(15g)  黃芩三兩(9g)  芍藥三兩(9g)  半夏半升(9g),洗  生薑五兩(15g)

    枳實四枚(9g),炙    大棗十二枚(4),擘  大黃二兩(6g)

    [用法]上八味,以水一鬥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煮,溫服一升,

日三服(現代用法:水煎2次,去滓,再煎,分2次溫服)

    [功用]和解少陽,內瀉熱結。

    [主治]少陽陽明合病。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嘔不止,鬱鬱微煩,心下痞硬,

或心下滿痛,大便不解或協熱下利,舌苔黃,脈弦數有力。

    [方解]本方系小柴胡湯去人參、甘草,加大黃、枳實、芍藥而成,

亦是小柴胡湯與小承氣湯兩方加減合成,是和解為主與瀉下並用的方劑。

 

小柴胡湯為治傷寒少陽病的主方,因兼陽明腑實,

故去補益胃氣之人參、甘草,加大黃、枳實、芍藥以治療陽明熱結之證。

 

因此,本方主治少陽陽明合病,仍以少陽為主。

症見往來寒熱、胸脅苦滿,表明病變部位仍未離少陽;

嘔不止與鬱鬱微煩,則較小柴胡湯證之心煩喜嘔為重,再與心下痞硬或滿痛、便秘或下利、

舌苔黃、脈弦數有力等合參,說明病邪已進入陽明,有化熱成實的熱結之象。

 

在治法上,病在少陽,本當禁用下法,但與陽明腑實並見的情況下,就必須表裡兼顧。

《醫方集解》說:“少陽固不可下,然兼陽明腑實則當下。”

方中重用柴胡為君藥,配臣藥黃芩和解清熱,以除少陽之邪;

輕用大黃配枳實以內瀉陽明熱結,行氣消痞,亦為臣藥。

 

芍藥柔肝緩急止痛,與大黃相配可治腹中實痛,與枳實相伍可以理氣和血,以除心下滿痛;

半夏和胃降逆,配伍大量生薑,以治嘔逆不止,共為佐藥。

 

大棗與生薑相配,能和營衛而行津液,並調和脾胃,功兼佐使。

總之,本方既不悖于少陽禁下的原則,

又可和解少陽,內瀉熱結,使少陽與陽明合病得以雙解,可謂一舉兩得。

 

正如《醫宗金鑒·刪補名醫方論》所說:“斯方也,柴胡得生薑之倍,解半表之功捷;

枳、芍得大黃之少,攻半裡之效徐,雖雲下之,亦下中之和劑也。”

然較小柴胡湯專于和解少陽一經者力量為大,名曰“大柴胡湯”。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為治療少陽陽明合病的常用方。

臨床應用以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心下滿痛,嘔吐,便秘,苔黃,脈弦數有力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兼黃疸者,可加茵陳、梔子以清熱利濕退黃;

脅痛劇烈者,可加川楝子、延胡索以行氣活血止痛;

膽結石者,可加金錢草、海金沙、郁金、雞內金以化石。

    3.現代運用  本方常用於急性胰腺炎、急性膽囊炎、膽石症、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屬少陽陽明合病者。

 

蒿芩清膽湯

《重訂通俗傷寒論》

 

    [組成]青蒿腦錢半至二錢(4.5-6g)  淡竹茹三錢(9g)  仙半夏錢半(4.5g)  赤茯苓三錢(9g)

青子芩錢半至三錢(4.5g-9g)    生枳殼錢半(4.5g)    陳廣皮錢半(4.5g)    碧玉散(滑石、甘草、青黛)包,三錢(9g)

    [用法]原方未著用法(現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清膽利濕,和胃化痰。

    [主治]少陽濕熱證。寒熱如瘧,寒輕熱重,口苦膈悶,吐酸苦水,

或嘔黃涎而粘,甚則幹嘔呃逆,胸脅脹疼,小便黃少,舌紅苔白膩,間現雜色,脈數而右滑左弦者。

    [方解]本方為治少陽膽熱偏重,兼有濕熱痰濁內阻之證。

濕遏熱郁,阻于少陽膽與三焦;三焦之氣機不暢,膽中之相火乃熾,以致少陽樞機不利。

膽經鬱熱偏重,故寒熱如瘧、寒輕熱重、口苦膈悶、胸脅脹痛;

膽熱犯胃,液鬱為痰,胃氣上逆,故吐酸苦水,或嘔黃涎而粘,甚則幹嘔呃逆;

濕阻三焦,水道不暢,以致小便短少,其色黃赤。治宜清膽利濕,和胃化痰。

 

方中青蒿苦寒芳香,清透少陽邪熱;黃芩苦寒,善清膽熱,並能燥濕,

兩藥相合,既可內清少陽濕熱,又能透邪外出,共為君藥。

 

竹茹善清膽胃之熱,化痰止嘔;枳殼下氣寬中,除痰消痞;

半夏燥濕化痰,和胃降逆;陳皮理氣化痰,寬胸暢膈,四藥相伍,使熱清濕化痰除,共為臣藥。

赤茯苓、碧玉散清熱利濕,導邪從小便而去,為佐使藥。

綜合全方,可使膽熱清,痰濕化,氣機暢,胃氣和,諸症均解。

    本方與小柴胡湯均能和解少陽,用於邪在少陽、往來寒熱、胸脅不適者。

但小柴胡湯以柴胡、黃芩配人參、大棗、炙甘草,和解中兼有益氣扶正之功,

宜於邪踞少陽,膽胃不和者;蒿芩清膽湯以青蒿、黃芩配赤茯苓、碧玉散,

於和解之中兼有清熱利濕、理氣化痰之效,宜於少陽膽熱偏重,兼有濕熱痰濁者。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為治療少陽濕熱證的代表方。

臨床應用以寒熱如瘧,寒輕熱重,胸脅脹疼,吐酸苦水,舌紅苔膩,脈弦滑數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若嘔多,加黃連、蘇葉清熱止嘔;

濕重,加藿香、薏苡仁、白蔻仁以化濕濁;小便不利,加車前子、澤瀉、通草以利小便。

    3.現代運用  本方常用於腸傷寒、急性膽囊炎、急性黃疽型肝炎、膽汁返流性胃炎、

腎盂腎炎、瘧疾、盆腔炎、鉤端螺旋體病屬少陽濕熱痰濁內阻者。

    [文獻摘要]

    1.原書主治  《重訂通俗傷寒論》:“暑濕瘧……當辨其暑重於濕者為暑瘧,……暑瘧,先與蒿芩清膽湯清其暑。”

    2.方論選錄  何秀山《重訂通俗傷寒論》:  “足少陽膽與手少陽三焦合為一經,

其氣化一寄於膽中以化水谷,一發于三焦以行腠理。

 

若受濕遏熱鬱,則三焦之氣機不暢,膽中之相火乃熾,故以蒿、芩、竹茹為君,以清泄膽火;

膽火熾,必犯胃而液鬱為痰,故臣以枳殼、二陳和胃化痰;

然必下焦之氣機通暢,斯膽中之相火清和,故又佐以碧玉,引相火下泄;

使以赤苓,俾濕熱下出,均從膀胱而去。

 

此為和解膽經之良方,凡胸痞作嘔,寒熱如瘧者,投無不效。”

“青蒿腦清芬透絡,從少陽膽經領邪外出。

雖較疏達腠理之柴胡力緩,而辟穢宣絡之功比柴胡尤勝。故近世喜用青蒿而畏柴胡也。”

    [臨床報導]

    用蒿芩清膽湯治療腸傷寒有較好的療效。

腸傷寒是感染傷寒或副傷寒桿菌引起的急性腸道傳染病,多因夏秋季節脾胃功能減弱,

濕與熱互結腸胃,醞釀薰蒸而致病。

王氏以加味蒿芩清膽湯治療腸傷寒50例。

 

處方組成:青蒿、柴胡、知母、茯苓、黃芩各15g,石膏、滑石各30g,大青葉20g,甘草6g

法半夏12g,陳皮、枳實、竹茹各10g。上藥每日1劑,每劑3煎,分早、中、晚飯前空腹服。

3劑為1療程,連服3劑無效者停藥。

 

結果:速效(藥後24小時內體溫恢復正常,並不再回升,主要症狀消失者)14例,

顯效(24小時內熱減,48小時內體溫恢復正常,並不再回升,主要症狀消失者)24例,

有效(藥後48小時內熱減,72小時內體溫恢復正常,並不再回升,

主要症狀消失者)11例,無效(72小時後,體溫症狀不減者)1例。

[王如政.加味蒿芩清膽湯治療腸傷寒50例。新中醫  199628(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