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學

 

第二節  調和肝脾

 

四逆散

《傷寒論》

 

    [組成]甘草炙  枳實破,水漬,炙幹  柴胡  芍藥各十分(6g)

    [用法]上四味,搗篩,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現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透邪解鬱,疏肝理脾。

    [主治]

    1.陽鬱厥逆證。手足不溫,或腹痛,或泄利下重,脈弦。

    2.肝脾氣鬱證。脅肋脹悶,脘腹疼痛,脈弦。

    [方解]四逆者,乃手足不溫也。

其證緣於外邪傳經入裡,氣機為之鬱遏,不得疏泄導致陽氣內郁,不能達於四末,而見手足不溫。

此種“四逆”與陽衰陰盛的四肢厥逆有本質區別。

 

正如李中梓雲:“此證雖雲四逆,必不甚冷,或指頭微溫,或脈不沉微,乃陰中涵陽之證,惟氣不宣通,是為逆冷。”

故治宜透邪解鬱,調暢氣機為法。

方中取柴胡入肝膽經升發陽氣,疏肝解鬱,透邪外出,為君藥。

白芍斂陰養血柔肝為臣,與柴胡合用,以補養肝血,條達肝氣,可使柴胡升散而無耗傷陰血之弊。

佐以枳實理氣解鬱,泄熱破結,與柴胡為伍,一升一降,加強舒暢氣機之功,並奏升清降濁之效;

 

與白芍相配,又能理氣和血,使氣血調和。

使以甘草,調和諸藥,益脾和中。

綜合四藥,共奏透邪解鬱,疏肝理脾之效,使邪去郁解,氣血調暢,清陽得伸,四逆自愈。

原方用白飲(米湯)和服,亦取中氣和則陰陽之氣自相順接之意。

由於本方有疏肝理脾之功,所以後世常以本方加減治療肝脾氣鬱所致脅肋脘腹疼痛諸症。

    本方與小柴胡湯同為和解劑,同用柴胡、甘草。

但小柴胡湯用柴胡配黃芩,解表清熱作用較強;

四逆散則柴胡配枳實,升清降濁,疏肝理脾作用較著。

故小柴胡湯為和解少陽的代表方,四逆散則為調和肝脾的基礎方。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原治陽鬱厥逆證,後世多用作疏肝理脾的基礎方。

臨床應用以手足不溫,或脅肋、脘腹疼痛,脈弦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若咳者,加五味子、乾薑以溫肺散寒止咳;

悸者,加桂枝以溫心陽;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以利小便;

腹中痛者,加炮附子以散裡寒;泄利下重者,加薤白以通陽散結;

氣鬱甚者,加香附、郁金以理氣解鬱;有熱者,加梔子以清內熱。

    3.現代運用  本方常用於慢性肝炎、膽囊炎、膽石症、膽道蛔蟲症、肋間神經痛、胃潰瘍、

胃炎、胃腸神經官能症、附件炎、輸卵管阻塞、急性乳腺炎等屑肝膽氣鬱,肝脾(或膽胃)不和者。

 

痛瀉要方

《丹溪心法》

 

    [組成]白朮炒,三兩(90g)    白芍藥炒,二兩(60g)    陳皮炒,一兩五錢(45g)    防風一兩(30g)

    [用法]上細切,分作八服,水煎或丸服(現代用法:作湯劑,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減)

    [功用]補脾柔肝,祛濕止瀉。

    [主治]脾虛肝旺之痛瀉。腸鳴腹痛,大便泄瀉,瀉必腹痛,瀉後痛緩,舌苔薄白,脈兩關不調,左弦而右緩者。

    [方解]痛瀉之證由土虛木乘,肝脾不和,脾運失常所致。

《醫方考》說:  “瀉責之脾,痛責之肝;肝責之實,脾責之虛,脾虛肝實,故令痛瀉。”

其特點是瀉必腹痛。

治宜補脾抑肝,祛濕止瀉。方中白朮苦甘而溫,補脾燥濕以治土虛,為君藥。

白芍酸寒,柔肝緩急止痛,與白朮相配,於土中瀉木,為臣藥。

陳皮辛苦而溫,理氣燥濕,醒脾和胃,為佐藥。

 

配伍少量防風,具升散之性,與朮、芍相伍,辛能散肝鬱,香能舒脾氣,

且有燥濕以助止瀉之功,又為脾經引經之藥,故兼具佐使之用。

四藥相合,可以補脾勝濕而止瀉,柔肝理氣而止痛,使脾健肝柔,痛瀉自止。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為治肝脾不和之痛瀉的常用方。

臨床應用以腸鳴腹痛,大便泄瀉,瀉必腹痛,瀉後痛緩,脈左弦而右緩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久瀉者,加炒升麻以升陽止瀉;

苔黃膩者,加黃連、煨木香以清熱燥濕,理氣止瀉。

    3.現代運用  本方常用於急性腸炎、慢性結腸炎、腸道易激綜合征等屬肝旺脾虛者。

    [文獻摘要]

    1.原書主治  《丹溪心法》卷2:“痛泄。”

    2.方論選錄  汪昂《醫方集解·和解之劑》:“此足太陰、厥陰藥也。

白朮苦燥濕,甘補脾,溫和中;芍藥寒瀉肝火,酸斂逆氣,緩中止痛;

防風辛能散肝,香能舒脾,風能勝濕,為理脾引經要藥;

陳皮辛能利氣,炒香尤能燥濕醒脾,使氣行則痛止。數者皆以瀉木而益土也。”

    [臨床報導]

    痛瀉要方對治療腸道易激綜合征有較好的療效,韓氏以此方加味治療96例。

處方:白朮、白扁豆各30g,白芍18g,防風10g,陳皮、山藥、麥芽各15g,枳殼12g,甘草6go水煎服,

每日1劑,15天為1療程。結果:治癒67例,好轉20例,無效9例,總有效率達 9062%。

1年後隨訪86例,復發3例。[韓志貞,等.痛瀉要方加味治療腸道易激綜合征96例療效觀察。

新中醫  199931(9)16]

 

第三節  調和腸胃

 

半夏瀉心湯

《傷寒論》

 

    [組成]半夏半升(12g),洗  黃芩  乾薑  人參各三兩(9g)    黃連一兩(3g)    大棗十二枚 (4),擘  甘草三兩(9g),炙

    [用法]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現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寒熱平調,消痞散結。

    [主治]寒熱錯雜之痞證。心下痞,但滿而不痛,或嘔吐,腸鳴下利,舌苔膩而微黃。

    [方解]此方所治之痞,原系小柴胡湯證誤行瀉下,損傷中陽,少陽邪熱乘虛內陷,以致寒熱錯雜,而成心下痞。

痞者,痞塞不通,上下不能交泰之謂;心下即是胃脘,屬脾胃病變。

 

脾胃居中焦,為陰陽升降之樞紐,今中氣虛弱,寒熱錯雜,遂成痞證;

脾為陰髒,其氣主升,胃為陽腑,其氣主降,中氣既傷,升降失常,故上見嘔吐,下則腸鳴下利。

 

本方證病機較為複雜,既有寒熱錯雜,又有虛實相兼,以致中焦失和,升降失常。

治當調其寒熱,益氣和胃,散結除痞。

方中以辛溫之半夏為君,散結除痞,又善降逆止嘔。

臣以乾薑之辛熱以溫中散寒;黃芩、黃連之苦寒以泄熱開痞。

 

以上四味相伍,具有寒熱平調,辛開苦降之用。

然寒熱錯雜,又緣於中虛失運,故方中又以人參、大棗甘溫益氣,以補脾虛,為佐藥。

使以甘草補脾和中而調諸藥。綜合全方,寒熱互用以和其陰陽,苦辛並進以調其升降,

補瀉兼施以顧其虛實,是為本方的配伍特點。寒去熱清,升降複常,則痞滿可除、嘔利自愈。

    本方即小柴胡湯去柴胡、生薑,加黃連、乾薑而成。

因無半表證,故去解表之柴胡、生薑,痞因寒熱錯雜而成,

故加寒熱平調之黃連、乾薑,變和解少陽之劑,而為調和腸胃之方。

後世師其法,隨證加減,廣泛應用於中焦寒熱錯雜、升降失調諸症。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為治療中氣虛弱,寒熱錯雜,升降失常而致腸胃不和的常用方;

又是體現調和寒熱,辛開苦降治法的代表方。

臨床應用以心下痞滿,嘔吐瀉利,苔膩微黃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濕熱蘊積中焦,嘔甚而痞,中氣不虛,

或舌苔厚膩者,可去人參、甘草、大棗、乾薑,加枳實、生薑以下氣消痞止嘔。

    3.現代運用  本方常用於急慢性胃腸炎、慢性結腸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等屬中氣虛弱,寒熱互結者。

4.使用注意  本方主治虛實互見之證,若因氣滯或食積所致的心下痞滿.不宜使用。

 

第四章 清熱劑     參考資料

 

 

第一節  清氣分熱

 

白虎湯

《傷寒論》

 

    [組成]石膏一斤,碎(50g)    知母六兩(18g)  甘草二兩,炙(6g)  粳米六合(9g)

    [用法]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功用]清熱生津。

    [主治]氣分熱盛證。壯熱面赤,煩渴引飲,汗出惡熱,脈洪大有力。

    [方解]本方原為治陽明經證的主方,後世溫病學家又以此為治氣分熱盛的代表方劑。

凡傷寒化熱內傳陽明之經,或溫邪由衛及氣,皆能出現本證。

 

裡熱熾盛,故壯熱不惡寒;胃熱津傷,乃見煩渴引飲;

裡熱蒸騰,逼津外泄,則汗出;脈洪大有力為熱盛於經所致。

 

氣分熱盛,但未致陽明腑實,故不宜攻下;熱盛津傷,又不能苦寒直折。

惟以清熱生津法最宜。方中君藥生石膏,辛甘大寒,入肺胃二經,功善清解,透熱出表,以除陽明氣分之熱。

 

臣藥知母,苦寒質潤,一以助石膏清肺胃之熱,一以滋陰潤燥救已傷之陰津。

石膏與知母相須為用,可增強清熱生津之功。

佐以粳米、炙甘草益胃生津,亦可防止大寒傷中之弊。

炙甘草兼以調和諸藥為使。

四藥相配,共奏清熱生津,止渴除煩之功,使其熱清津複諸症自解。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為治陽明氣分熱盛證的基礎方。

臨床應用以身大熱,汗大出,口大渴,脈洪大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若氣血兩燔,引動肝風,見神昏譫語、抽搐者,

加羚羊角、水牛角以涼肝熄風;若兼陽明腑實,見神昏譫語、大便秘結、小便赤澀者,

加大黃、芒硝以瀉熱攻積;消渴病而見煩渴引飲,屬胃熱者,

可加天花粉、蘆根、麥門冬等以增強清熱生津之力。

    3.現代運用  本方常用於感染性疾病,

如大葉性肺炎、流行性乙型腦炎,流行性出血熱、牙齦炎以及小兒夏季熱、

糖尿病、風濕性關節炎等屬氣分熱盛者。

    4.使用注意  表證未解的無汗發熱,口不渴者;

脈見浮細或沉者;血虛發熱,脈洪不勝重按者;真寒假熱的陰盛格陽證等均不可誤用。

 

竹葉石膏湯

《傷寒論》

 

    [組成]竹葉二把(6g    石膏一斤(50g    半夏半升,洗(9g    麥門冬一升,去心(20g   

人參二兩(6g    甘草二兩,炙(6g    粳米半升(10g

    [用法]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內粳米,煮米熟,湯成去米,溫服一升,日三服。

    [功用]清熱生津,益氣和胃。

    [主治]傷寒、溫病、暑病餘熱未清,氣津兩傷證。

身熱多汗,心胸煩悶,氣逆欲嘔,口幹喜飲,或虛煩不寐,舌紅苔少,脈虛數。

    [方解]本方證乃熱病後期,餘熱未清,氣津兩傷,胃氣不和所致。

熱病後期,高熱雖除,但餘熱留戀氣分,故見身熱有汗不解、脈數;

餘熱內擾,故心胸煩悶;口幹,舌紅少苔是陰傷之兆;

氣短神疲,脈虛是氣虛之征;胃失和降,乃致氣逆欲嘔。

 

氣分餘熱宜清,氣津兩傷宜補。治當清熱生津,益氣和胃。

方中竹葉配石膏清透氣分餘熱,除煩止渴為君。

人參配麥冬補氣養陰生津為臣。半夏降逆和胃以止嘔逆為佐。

甘草、粳米和脾養胃以為使。

 

全方清熱與益氣養陰並用,祛邪扶正兼顧,清而不寒,補而不滯,為本方的配伍特點。

本方實為一首清補兩顧之劑,使熱清煩除、氣津得複,諸症自愈,

正如《醫宗金鑒》說:“以大寒之劑,易為清補之方。”

    本方由白虎湯化裁而來。白虎湯證為熱盛而正不虛,本證為熱勢已衰,餘熱未盡而氣津兩傷。

熱既衰且胃氣不和,故去苦寒質潤的知母,加人參、麥冬益氣生津,竹葉除煩,半夏和胃。

其中半夏雖溫,但配入清熱生津藥中,則溫燥之性去而降逆之用存,

且有助於輸轉津液,使參、麥補而不滯,此善用半夏者也。

    本方在《傷寒論》中治“傷寒解後,虛羸少氣,氣逆欲吐”證。

在實際運用中,凡熱病過程中見氣津已傷、身熱有汗不退、胃失和降等均可使用。

對於暑溫病發熱氣津已傷者,尤為適合。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為治療熱病後期,餘熱未清,氣陰耗傷的常用方。

臨床應用以身熱多汗,氣逆欲嘔,煩渴喜飲,舌紅少津,脈虛數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若胃陰不足,胃火上逆,口舌糜爛,舌紅而幹,可加石斛、天花粉等以清熱養陰生津;

胃火熾盛,消穀善饑,舌紅脈數者,可加知母、天花粉以增強清熱生津之效;

氣分熱猶盛,可加知母、黃連,增強清熱之力。

    3.現代運用  本方常用於流腦後期、夏季熱、中暑等屬餘熱未清,氣津兩傷者。

糖尿病的乾渴多飲屬胃熱陰傷者,亦可應用。

    4.使用注意  本方清涼質潤,如內有痰濕,或陽虛發熱,均應忌用。

    [文獻摘要]

    1.原書主治  《傷寒論·辨陰陽易差後勞複病脈證並治》:

“傷寒解後,虛贏少氣,氣逆欲吐,竹葉石膏湯主之。”

    2.方論選錄  汪昂《醫方集解·瀉火之劑》:“此手太陰、足陽明藥也。

竹葉、石膏辛寒以散餘熱;人參、甘草、麥冬、粳米之甘平以益肺安胃,補虛生津;

半夏之辛溫以豁痰止嘔,故去熱而不損其真,導逆而能益其氣也。”

    [臨床報導]

    郭氏用竹葉石膏湯治療小兒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屬氣陰兩虛型的臨床療效。

每日1劑,水煎分2-3次服,幼兒頻頻喂服或分少量多次喂服,15日為1療程。

 

均常規用西藥對症、支援處理,發熱期用物理降溫、藥物處理,隨證加減。

療效標準:顯效:臨床症狀消失,咽部紅腫及腫大的肝、脾、淋巴結均明顯縮小,

但未完全恢復正常,異型淋巴細胞降至 10%以下;有效:

 

臨床症狀消失,腫大的肝、脾、淋巴結均明顯縮小,但未完全恢復正常,異型淋巴細胞較治療前減少,

但未降至10%以下;無效:臨床症狀、體征及異型淋巴細胞均未見明顯好轉。

 

結果:本組21例,顯效12例,有效9例,總有效率100%。

結論:竹葉石膏湯辨證論治本病療效滿意。

[郭萍,等.中醫辨證分型為主治療小兒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21例。

安徽中醫臨床雜誌;200012(2)143]

 

 

第二節  清營涼血

 

清營湯

《溫病條辨》

 

    [組成]犀角(水牛角代)(30g)    生地黃五錢(15g    元參三錢(9g)    竹葉心一錢(3g) 麥冬三錢(9g) 

   丹參二錢(6g)    黃連一錢五分(5g)    銀花三錢(9g)    連翹二錢,連心用(6g)

    [用法]上藥,水八杯,煮取三杯,日三服(現代用法:作湯劑,水牛角鎊片先煎,後下餘藥)

    [功用]清營解毒,透熱養陰。

    [主治]熱入營分證。身熱夜甚,神煩少寐,時有譫語,日常喜開或喜閉,

口渴或不渴,斑疹隱隱,脈細數,舌絳而幹。

    [方解]本方證乃邪熱內傳營分,耗傷營陰所致。

邪熱傳營,伏于陰分,入夜陽氣內歸營陰,與熱相合,故身熱夜甚;

營氣通於心,熱擾心營,故神煩少寐、時有譫語;

邪熱深入營分,則蒸騰營陰,使血中津液上潮於口,故本應口渴而反不渴;

若邪熱初入營分,氣分熱邪未盡,灼傷肺胃陰津,則必見身熱口渴、苔黃燥;

目喜開、閉不一,是為火熱欲從外泄,陰陽不相既濟所致;

斑疹隱隱,乃熱傷血絡,血不循經,溢出脈外之征;

舌絳而幹,脈數,亦為熱傷營陰之象。

 

遵《素問·至真要大論》“熱淫於內,治以鹹寒,佐以甘苦”之旨,

治宜咸寒清營解毒為主,輔以透熱養陰。

故方用苦咸寒之水牛角清解營分之熱毒,為君藥。

熱傷營陰,又以生地黃涼血滋陰、麥冬清熱養陰生津、玄參滋陰降火解毒,

三藥共用,既可甘寒養陰保津,又可助君藥清營涼血解毒,共為臣藥。

 

君臣相配,咸寒與甘寒並用,清營熱而滋營陰,祛邪扶正兼顧。

溫邪初入營分,故用銀花、連翹、竹葉清熱解毒,輕清透泄,使營分熱邪有外達之機,

促其透出氣分而解,此即“入營猶可透熱轉氣”之具體應用;

黃連苦寒,清心解毒;丹參清熱涼血,並能活血散瘀,可防熱與血結。

 

述五味均為佐藥。本方的配伍特點是以清營解毒為主, 

配以養陰生津和“透熱轉氣”,使入營之邪透出氣分而解,諸症自愈。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為治療熱邪初入營分證的常用方。

臨床應用以身熱夜甚,神煩少寐,斑疹隱隱,舌絳而幹,脈數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若寸脈大,舌幹較甚者,可去黃連,以免苦燥傷陰;

若熱陷心包而竅閉神昏者,可與安宮牛黃丸或至寶丹合用以清心開竅;

若營熱動風而見痙厥抽搐者,可配用紫雪,或酌加羚羊角、鉤藤、地龍以熄風止痙;

若兼熱痰,可加竹瀝、天竺黃、川貝母之屬,清熱滌痰;

營熱多系由氣分傳入,如氣分熱邪猶盛,可重用銀花、連翹、黃連,

或更加石膏、知母,及大青葉、板藍根、貫眾之屬,增強清熱解毒之力。

    3.現代運用  本方常用於乙型腦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敗血症、腸傷寒或其他熱性病證屬熱入營分者。

    4.使用注意  使用本方應注意舌診,原著說:“舌白滑者,不可與也”,

並在該條自注中說:“舌白滑,不惟熱重,濕亦重矣,濕重忌柔潤藥”,以防滋膩而助濕留邪。

 

犀角地黃湯(芍藥地黃湯)

《小品方》,錄自《外台秘要》

 

    [組成]犀角(水牛角代)一兩(30g)  生地黃半斤(24g)  芍藥三分(12g)  牡丹皮一兩(9g)

    [用法]上藥四味,口父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現代用法:

作湯劑,水煎服,水牛角鎊片先煎,餘藥後下)

    [功用]清熱解毒,涼血散瘀。

    [主治]熱入血分證。

    1.熱擾心神,身熱譫語,舌絳起刺,脈細數。

    2.熱傷血絡,斑色紫黑、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等,舌紅絳,脈數。

    3.蓄血瘀熱,喜忘如狂,漱水不欲咽,大便色黑易解等。

    [方解]本方治證由熱毒熾盛於血分所致。

心主血,又主神明,熱入血分,一則熱擾心神,致躁擾昏狂;

二則熱邪迫血妄行,致使血不循經,溢出脈外而發生吐血、衄血、便血、

尿血等各部位之出血,離經之血留阻體內又可出現發斑、蓄血;

三則血分熱毒耗傷血中津液,血因津少而濃稠,運行澀滯,漸聚成瘀,故舌紫絳而幹。

 

此際不清其熱則血不寧,不散其血則瘀不去,不滋其陰則火不熄,

正如葉天士所謂“入血就恐耗血動血,直須涼血散血。”

治當以清熱解毒,涼血散瘀為法。

 

方用苦鹹寒之犀角為君,涼血清心而解熱毒,使火平熱降,毒解血寧。

臣以甘苦寒之生地,涼血滋陰生津,一以助犀角清熱涼血,又能止血;

一以複已失之陰血。用苦微寒之赤芍與辛苦微寒之丹皮共為佐藥,

清熱涼血,活血散瘀,可收化斑之功。

 

四藥相配,共成清熱解毒,涼血散瘀之劑。

本方配伍特點是涼血與活血散瘀並用,使熱清血寧而無耗血動血之慮,

涼血止血又無冰伏留瘀之弊。

    本方與清營湯均以水牛角、生地為主,以治熱入營血證。

但清營湯是在清熱涼血中伍以銀花、連翹等輕清宜透之品,寓有“透熱轉氣”之意,

適用于邪初入營尚未動血之證;本方配伍赤芍、丹皮泄熱散瘀,

寓有“涼血散血”之意,用治熱入血分而見耗血、動血之證。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是治療溫熱病熱入血分證的常用方。

臨床應用以各種失血,斑色紫黑,神昏譫語,身熱舌絳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若見蓄血、喜忘如狂者,系熱燔血分,邪熱與瘀血互結,

可加大黃、黃芩,以清熱逐瘀與涼血散瘀同用;

鬱怒而夾肝火者,加柴胡、黃芩、梔子以清瀉肝火;

用治熱迫血溢之出血證,可酌加白茅根、側柏炭、小薊等,以增強涼血止血之功。

    3.現代運用  本方常用於重症肝炎、肝昏迷、彌漫性血管內凝血、尿毒癥、過敏性紫癜、

急性白血病、敗血症等屬血分熱盛者。

    4.使用注意  本方寒涼清滋,對於陽虛失血,脾胃虛弱者忌用。

 

第三節  清熱解毒

 

黃連解毒湯

方出《肘後備急方》,名見《外台秘要》引崔氏方

 

    [組成]黃連三兩(9g)    黃芩  黃柏各二兩(6g)  梔子十四枚,擘(9g)

    [用法]上四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二服(現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瀉火解毒。

    [主治]三焦火毒證。大熱煩躁,口燥咽幹,錯語不眠;

或熱病吐血、衄血;或熱甚發斑,或身熱下利,或濕熱黃疽;

或外科癰瘍疔毒,小便黃赤,舌紅苔黃,脈數有力。

    [方解]本方證乃火毒充斥三焦所致。

火毒熾盛,內外皆熱,上擾神明,故煩熱錯語;

血為熱迫,隨火上逆,則為吐衄;熱傷絡脈,血溢肌膚,則為發斑;

熱盛則津傷,故口燥咽幹;熱壅肌肉,則為癰腫疔毒;

舌紅苔黃,脈數有力,皆為火毒熾盛之證。

 

綜上諸症,皆為實熱火毒為患,治宜瀉火解毒。

方中以大苦大寒之黃連清瀉心火為君,兼瀉中焦之火。

臣以黃芩清上焦之火。佐以黃柏瀉下焦之火;

梔子清瀉三焦之火,導熱下行,引邪熱從小便而出。

四藥合用,苦寒直折,三焦之火邪去而熱毒解,諸症可愈。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為苦寒直折,清熱解毒的基礎方。

臨床應用以大熱煩躁,口燥咽幹,舌紅苔黃,脈數有力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便秘者,加大黃以瀉下焦實熱;

吐血、衄血、發斑者,酌加玄參、生地、丹皮以清熱涼血;

發黃者,加茵陳、大黃,以清熱祛濕退黃;

疔瘡腫毒者,加蒲公英、銀花、連翹,增強清熱解毒之力。

    3.現代運用  本方常用於敗血症、膿毒血症、痢疾、肺炎、泌尿系感染、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乙型腦炎以及感染性炎症等屬熱毒為患者。

    4.使用注意  本方為大苦大寒之劑,久服或過量易傷脾胃,非火盛者不宜使用。

 

涼膈散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組成]川大黃  樸硝  甘草炙,各二十兩(600g)    山梔子仁  薄荷去梗  黃芩各十兩( 300g)  連翹二斤半(1250g)

    [用法]上藥為粗末,每服二錢(6g),水一盞,入竹葉七片,蜜少許,煎至七分,去滓,食後溫服。

小兒可服半錢,更隨歲數加減服之。得利下,住服(現代用法:

上藥共為粗末,每服6-12g,加竹葉3g,蜜少許,水煎服。亦可作湯劑煎服)

    [功用]瀉火通便,清上泄下。

    [主治]上中二焦邪鬱生熱證。

躁口渴,面赤唇焦,胸膈煩熱,口舌生瘡,睡臥不寧,譫語狂妄,

或咽痛吐衄,便秘溲赤,或大便不暢,舌紅苔黃,脈滑數。

    [方解]本方證由臟腑積熱,聚於胸膈所致,故以上、中二焦見證為主。

熱傷津液,則口渴、咽燥、唇焦;火性上炎,而見面紅目赤、口舌生瘡、咽痛吐衄;

火熱內擾心神,則見睡臥不寧,甚則譫語狂妄;

燥熱內結,故有便秘溲赤;舌紅苔黃,脈滑數均為裡熱熾盛之象。

 

上焦無形火熱熾盛,中焦燥熱內結,此時單清上則中焦燥結不得去,單瀉下則上焦邪熱不得解,

惟有清瀉兼施方能切中病情,故治宜清熱瀉火通便為法。

 

方中連翹輕清透散,長於清熱解毒,透散上焦之熱,故重用以為君。

配黃芩以清胸膈鬱熱;山梔通瀉三焦,引火下行;

大黃、芒硝瀉火通便,以蕩滌中焦燥熱內結,共為臣藥。

 

薄荷清頭目,利咽喉;竹葉清上焦之熱,均為佐藥。

使以甘草、白蜜,既能緩和硝、黃峻瀉之力,又能生津潤燥,調和諸藥。

全方配伍,共奏瀉火通便,清上泄下之功。

    本方的配伍特點是清上與瀉下並行,但瀉下是為清泄胸膈鬱熱而設,所謂“以瀉代清”,其意在此。

    本方雖有通腑之功,但治療目標在於胸膈煩熱,而不在於熱結便秘。

因此,對於上、中二焦邪鬱生熱而無便秘者亦可使用。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為治療上、中二焦火熱熾盛的常用方。

臨床應用以胸膈煩熱,面赤唇焦,煩躁口渴,舌紅苔黃,脈數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若熱毒壅阻上焦,症見壯熱、口渴、煩躁、咽喉紅腫、

大便不燥者,可去樸硝,加石膏、桔梗以增強清熱涼膈之功。

    3.現代運用  本方常用於咽炎、口腔炎、急性扁桃體炎、膽道感染、

急性黃疸型肝炎等屬上、中二焦火熱者。

    [文獻摘要]

    1.原書主治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6 

“治大人小兒腑髒積熱,煩躁多渴,面熱頭昏,唇焦咽燥,舌腫喉閉,目赤鼻衄,頷頰結硬,

口舌生瘡,痰實不利,涕唾稠粘,睡臥不寧,譫語狂妄,腸胃燥澀,便溺秘結,一切風壅,並宜服之。”

    2.方論選錄  張秉成《成方便讀》卷3:“若火之散漫者,或在裡,或在表,皆可清之散之而愈。

如夾有形之物,結而不散者,非去其結,則病終不痊。

 

故以大黃、芒硝之蕩滌下行者,去其結而逐其熱。

然恐結邪雖去,尚有浮游之火散漫上、中,故以黃芩、薄荷、竹葉清澈上、中之火;

連翹解散經絡中之餘火;梔子自上而下,引火邪屈曲下行,如是則有形無形上下表裡諸邪,悉從解散。

用甘草、生蜜者,病在膈,甘以緩之也。”

    [臨床報導]

    於氏用涼膈散合半夏厚樸東加減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及其合併症34例。

本組病種為慢性萎縮性胃炎合併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

每日1劑水煎服,療程1個月,期間停用其他藥物。

 

結果:治癒8例,顯效10例,有效11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85.3%,

治療後血壓 (舒張壓)、血脂(TCTG)、血糖均明顯下降(P<0.05) 

 [于春光,等.中藥複方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及其合併症的臨床觀察。中醫藥資訊  200017(3)44]

    [實驗研究]

    用大腸桿菌內毒素複製家兔溫病模型,觀察涼膈散對該模型動物的解毒作用。

結果表明:涼膈散可減少模型動物血漿內毒素含量,降低血漿腫瘤壞死因數(TNFa)

血清過氧化脂質(LPO)水準,提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減輕臟器組織病理損害。

 

提示涼膈散可通過多途徑發揮解毒作用。

[余林中,等.涼膈散對家兔內毒素溫病模型的解毒作用研究。中藥藥理與臨床  19961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