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學

普濟消毒飲

《東垣試效方》

 

    [組成]黃芩酒炒  黃連酒炒,各五錢(15g)  陳皮去白  甘草生用  玄參  柴胡  桔梗各二錢(6g) 

連翹  板藍根  馬勃  牛蒡子  薄荷各一錢(3g)  僵蠶  升麻各七分(2g)

    [用法]上藥為末,湯調,時時服之,或蜜拌為丸,噙化(現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清熱解毒,疏風散邪。

    [主治]大頭瘟。

惡寒發熱,頭面紅腫掀痛,目不能開,咽喉不利,舌燥口渴,舌紅苔白兼黃,脈浮數有力。

    [方解]本方主治大頭瘟(原書稱大頭天行),乃感受風熱疫毒之邪,壅于上焦,發於頭面所致。

風熱疫毒上攻頭面,氣血壅滯,乃致頭面紅腫熱痛,甚則目不能開;

溫毒壅滯咽喉,則咽喉紅腫而痛;裡熱熾盛,津液被灼,則口渴;

初起風熱時毒侵襲肌表,衛陽被鬱,正邪相爭,故惡寒發熱;

舌苔黃燥,脈數有力均為裡熱熾盛之象。

 

疫毒宜清解,風熱宜疏散,病位在上宜因勢利導。

疏散上焦之風熱,清解上焦之疫毒,故法當解毒散邪兼施而以清熱解毒為主。

方中重用酒連、酒芩清熱瀉火,祛上焦頭面熱毒為君。

以牛蒡子、連翹、薄荷、僵蠶辛涼疏散頭面風熱為臣。

玄參、馬勃、板藍根有加強清熱解毒之功;配甘草、桔梗以清利咽喉;

陳皮理氣疏壅,以散邪熱鬱結,共為佐藥。

 

升麻、柴胡疏散風熱,並引諸藥上達頭面,且寓“火鬱發之”之意,功兼佐使之用。

諸藥配伍,共收清熱解毒,疏散風熱之功。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為治療大頭瘟的常用方劑。

臨床應用似頭面紅腫掀痛,惡寒發熱,舌紅苔白兼黃,脈浮數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若大便秘結者,可加酒大黃以瀉熱通便;

腮腺炎併發睾丸炎者,可加川楝子、龍膽草以瀉肝經濕熱。

    3.現代運用  本方常用於丹毒、腮腺炎、急性扁桃體炎、

淋巴結炎伴淋巴管回流障礙等屬風熱邪毒為患者。

    [文獻摘要]

    1.原書主治  《東垣試效方》卷9

“治大頭天行,初覺憎寒體重,次傳頭面腫盛,[不能開,上喘,咽喉不利,口渴舌燥。”

    2.方論選錄  汪昂《醫方集解·瀉火之劑》:  “此手太陰、少陰、足少陽、陽明藥也。

芩、連苦寒,瀉心肺之熱為君;玄參苦寒,橘紅苦辛,甘草甘寒,瀉火補氣為臣;

連翹、薄荷、鼠粘辛苦而平,藍根甘寒,馬勃、僵蠶苦平,散腫消毒定喘為佐;

升麻、柴胡苦平,行少陽、陽明二經之陽氣不得伸。桔梗辛溫為舟楫,不令下行,為載也。”

    [臨床報導]

    王氏用普濟消毒飲加減治療流行性腮腺炎性睾丸炎,日1劑水煎服,結合耳針,

點刺睾丸穴(對耳屏內側前下方),夜間將藥渣搗爛、醋調,濕敷患處,臥床休息。

療效標準:治癒:症狀消失,腮腺炎症完全消退,睾丸、附睾腫痛消散,實驗室檢查正常。

 

結果:本組 68例均治癒。退熱時間1-2日,睾丸、附睾、陰囊等紅腫疼痛消退時間3-7日,

未發現睾丸萎縮,療效滿意。[王明義.下病上取治療流行性腮腺炎性睾丸炎。

中國中醫急症  2000 9  (2)  87]

 

仙方活命飲

《校注婦人良方》

 

    [組成]白芷六分(3g)  貝母  防風  赤芍藥  當歸尾  甘草節  皂角刺炒  穿山甲炙天花粉 

乳香  沒藥各一錢(6g)  金銀花  陳皮各三錢(9g)

    [用法]用酒一大碗,煎五七沸服(現代用法:水煎服,或水酒各半煎服)

    [功用]清熱解毒,消腫潰堅,活血止痛。

    [主治]陽證癰瘍腫毒初起。紅腫焮痛,或身熱凜寒,苔薄白或黃,脈數有力。

    [方解]本方主治瘡瘍腫毒初起而屬陽證者。

陽證癰瘍多為熱毒壅聚,氣滯血瘀痰結而成。

 

《靈樞·癰瘍篇》說:“營衛稽留於經脈之中,則血泣不行,不行則衛氣從之而不通,壅遏不得行,故熱。

大熱不止,熱盛則肉腐,肉腐則為膿,故命曰癰。

 

熱毒壅聚,營氣鬱滯,氣滯血瘀,聚而成形,故見局部紅腫熱痛;

邪正交爭於表,故身熱凜寒;正邪俱盛,相搏於經,則脈數有力。

 

陽證癰瘡初起,治宜清熱解毒為主,配合理氣活血、消腫散結為法。

方中金銀花性味甘寒,最善清熱解毒療瘡,前人稱之謂“瘡瘍聖藥”,故重用為君。

 

然單用清熱解毒,則氣滯血瘀難消,腫結不散,又以當歸尾、赤芍、乳香、沒藥、

陳皮行氣活血通絡,消腫止痛,共為臣藥。

瘡瘍初起,其邪多羈留於肌膚腠理之間,更用辛散的白芷、防風相配,通滯而散其結,使熱毒從外透解;

氣機阻滯每可導致液聚成痰,故配用貝母、花粉清熱化痰散結,可使膿未成即消;

山甲、皂刺通行經絡,透膿潰堅,可使膿成即潰,均為佐藥。

 

甘草清熱解毒,並調和諸藥;煎藥加酒者,借其通瘀而行周身,助藥力直達病所,共為使藥。

諸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消腫潰堅,活血止痛之功。

    本方以清熱解毒,活血化瘀,通經潰堅諸法為主,佐以透表、行氣、化痰散結,

其藥物配伍較全面地體現了外科陽證瘡瘍內治消法的配伍特點。

    前人稱本方為“瘡瘍之聖藥,外科之首方”,適用于陽證而體實的各類瘡瘍腫毒。

若用之得當,則“膿未成者即消,已成者即潰”。

    本方與普濟消毒飲均屬清熱解毒方劑。但普濟消毒飲所治為大頭瘟,系腫毒發於頭面者,

以清熱解毒,疏風散邪為法,並佐以升陽散火,發散鬱熱;

本方則通治陽證腫毒,於清熱解毒中,伍以行氣活血,散結消腫之品,對癰瘡初起更宜。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是治療熱毒癰腫的常用方,前人云:

“此瘍門開手攻毒之第一方也”,凡癰腫初起屬於陽證者均可運用。

臨床應用以局部紅腫xian痛,甚則伴有身熱凜寒,脈數有力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紅腫痛甚,熱毒重者,可加蒲公英、連翹、紫花地丁、野菊花等以加強清熱解毒之力;

便秘者,加大黃以瀉熱通便;血熱盛者加丹皮以涼血;氣虛者加黃芪以補氣;

不善飲酒者可用酒水各半或用清水煎服。

此外,還可以根據瘡瘍腫毒所在部位的不同,適當加入引經藥,以使藥力直達病所。

本方除煎煮取汁內服外,其藥渣可搗爛外敷。

    3.現代應用  本方常用於治療化膿性炎症,

如蜂窩織炎、化膿性扁桃體炎、乳腺炎、膿皰瘡、癤腫、深部膿腫等屬陽證、實證者。

    4.使用注意  本方只可用於癰腫未潰之前,若已潰斷不可用;

本方性偏寒涼,陰證瘡瘍忌用;脾胃本虛,氣血不足者均應慎用。

 

第四節  清除臟熱

 

導赤散

《小兒藥證直訣》

 

    [組成]生地黃  木通  生甘草梢各等分(6g)

    [用法]上藥為末,每服三錢(9g),水一盞,入竹葉同煎至五分,食後溫服(現代用法:

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情增減)

    [功用]清心利水養陰。

    [主治]心經火熱證。心胸煩熱,口渴面赤,意欲飲冷,以及口舌生瘡;

或心熱移於小腸,小便赤澀刺痛,舌紅,脈數。

    [方解]本方證乃心經熱盛或移於小腸所致。

心火循經上炎,而見心胸煩熱、面赤、口舌生瘡;火熱內灼,陰液被耗,故見口渴、意欲飲冷;

心與小腸相表裡,心熱下移小腸,泌別失職,乃見小便赤澀刺痛;

舌紅、脈數,均為內熱之象。

 

心火上炎而又陰液不足,故治法不宜苦寒直折,而宜清心與養陰兼顧,利水以導熱下行,使蘊熱從小便而泄。

方中生地甘寒而潤,入心腎經,涼血滋陰以制心火;

木通苦寒,入心與小腸經,上清心經之火,下導小腸之熱,兩藥相配,滋陰制火而不戀邪,

利水通淋而不傷陰,共為君藥。

 

竹葉甘淡,清心除煩,淡滲利竅,導心火下行,為臣藥。

生甘草梢清熱解毒,尚可直達莖中而止痛,並能調和諸藥,

還可防木通、生地之寒涼傷胃,為方中佐使。四藥合用,共收清熱利水養陰之效。

    本方在《小兒藥證直訣》治“小兒心熱”,未言及“心移熱於小腸”,

至《奇效良方》擴大了運用範圍,用治小便赤澀淋痛等。

《醫宗金鑒·刪補名醫方論》說:“赤色屬心,導赤者,導心經之熱從小便而出……故名導赤散。”

可見本方理論與運用,皆是逐步發展而成。

    本方證病機,錢氏只言及“心熱”,或“心氣熱”,未言及虛實,可見不宜以虛火或實火言之;

再者,他在《小兒藥證直訣·脈證治法》中雖提到“心氣實”一證,

但用方瀉心湯僅提到黃連一味,與本方用生地配伍木通不同,說明本方證不應是實火。

 

另一方面他在該書卷三之“目內證”中云:“赤者,心熱,導赤散主之;淡紅者,心虛熱,生犀散主之”,

說明本方證亦不是虛熱。從以藥測證分析,本方用生地配伍木通,甘寒與苦寒相合,滋陰利水為主,

滋陰而不戀邪,利水而不傷陰,瀉火而不伐胃,這與小兒稚陰稚陽、易寒易熱、易虛易實、

疾病變化迅速的特點和治實宜防其虛、治虛宜防實的治則要求,亦十分吻合。

 

由此觀之,《醫宗金鑒》以“水虛火不實”五字括之,較為貼切。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為治心經火熱證的常用方,又是體現清熱利水養陰治法的基礎方。

臨床應用以心胸煩熱,口渴,口舌生瘡或小便赤澀,舌紅脈數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若心火較盛,可加黃連以清心瀉火;

心熱移於小腸,小便不通,可加車前子、赤茯苓以增強清熱利水之功;

陰虛較甚,加麥冬增強清心養陰之力;

小便淋澀明顯,加篇蓄、瞿麥、滑石之屬,增強利尿通淋之效;

出現血淋,可加白茅根、小薊、旱蓮草涼血止血。

    3.現代運用  本方常用於口腔炎、鵝口瘡、小兒夜啼等屬心經有熱者;

急性泌尿系感染屬下焦濕熱者,亦可加減治之。

    4.使用注意  方中木通苦寒,生地陰柔寒涼,故脾胃虛弱者慎用。

 

龍膽瀉肝湯

《醫方集解》

 

    [組成]龍膽草酒炒(6g)  黃芩炒(9g)  梔子酒炒(9g)  澤瀉(12g)  木通(6g)   

當歸酒炒(3g)  生地黃酒炒(9g)  柴胡(6g)  生甘草(6g)  車前子(9g)    (原書無用量)

    [用法]水煎服,亦可製成丸劑,每服69g,日2次,溫開水送下。

    [功用]清瀉肝膽實火,清利肝經濕熱。

    [主治]

    1.肝膽實火上炎證。頭痛目赤,脅痛,口苦,耳聾,耳腫,舌紅苔黃,脈弦數有力。

    2.肝經濕熱下注證。陰腫,陰癢,筋痿,陰汗,小便淋濁,

或婦女帶下黃臭等,舌紅苔黃膩,脈弦數有力。

    [方解]本方證是由肝膽實火上炎或肝膽濕熱循經下注所致。

肝經繞陰器,布脅肋,連日系,入巔頂;

膽經起於目內眥,布耳前後入耳中,一支入股中,繞陰部,另一支布脅肋。

肝膽之火循經上炎則頭部、耳目作痛,或聽力失聰,旁及兩脅則脅痛且口苦;

濕熱循經下注則為陰癢、陰腫、筋痿、陰汗;舌紅苔黃膩,脈弦數有力皆為火盛及濕熱之象。

 

治宜清瀉肝膽實火,清利肝經濕熱。

方中龍膽草大苦大寒,既能瀉肝膽實火,又能利肝經濕熱,瀉火除濕,兩擅其功,切中病機,故為君藥。

黃芩、梔子苦寒瀉火、燥濕清熱,加強君藥瀉火除濕之力,用以為臣。

濕熱的主要出路,是利導下行,從膀胱滲泄,

故又用滲濕泄熱之澤瀉、木通、車前子,導濕熱從水道而去;

肝乃藏血之髒,若為實火所傷,陰血亦隨之消耗;

 

且方中諸藥以苦燥滲利傷陰之品居多,故用當歸、生地養血滋陰,

使邪去而陰血不傷,以上皆為佐藥。肝體陰用陽,性喜疏泄條達而惡抑鬱,

火邪內鬱,肝膽之氣不舒,驟用大劑苦寒降泄之品,

 

既恐肝膽之氣被抑,又慮折傷肝膽生髮之機,

故又用柴胡疏暢肝膽之氣,並能引諸藥歸於肝膽之經;

甘草調和諸藥,護胃安中。二藥並兼佐使之用。

 

本方的配伍特點是瀉中有補,利中有滋,降中寓升,祛邪而不傷正,瀉火而不伐胃,

使火降熱清,濕濁得利,循經所發諸症皆可相應而愈。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為治肝膽實火上炎,濕熱下注的常用方。

臨床應用以口苦溺赤,舌紅苔黃,脈弦數有力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若肝膽實火較盛,可去木通、車前子,

加黃連以助瀉火之力;若濕盛熱輕者,可去黃芩、生地,加滑石、薏苡仁以增強利濕之功;

若玉莖生瘡,或便毒懸癰,以及陰囊腫痛,紅熱甚者,可去柴胡,加連翹、黃連、大黃以瀉火解毒。

    3.現代運用  本方常用於治療頑固性偏頭痛、頭部濕疹、高血壓、急性結膜炎、

虹膜睫狀體炎、外耳道癤腫、鼻炎、急性黃疸型肝炎、急性膽囊炎,

以及泌尿生殖系炎症、急性腎盂腎炎、急性膀胱炎、尿道炎、外陰炎、睾丸炎、

腹股溝淋巴腺炎、急性盆腔炎、帶狀皰疹等病屬肝經實火、濕熱者。

    4.使用注意  方中藥多苦寒,易傷脾胃,故對脾胃虛寒和陰虛陽亢之證,皆非所宜。

 

左金丸

《丹溪心法》

 

    [組成]黃連六兩(180g    吳茱萸一兩(30g

    [用法]上藥為末,水丸或蒸餅為丸,白湯下五十丸(60g

 

(現代用法:為末,水泛為丸,每服2~3g,溫開水送服。亦可作湯劑,用量參才原方比例酌定)。

    [功用]清瀉肝火,降逆止嘔。

    [主治]肝火犯胃證。脅肋疼痛,嘈雜吞酸,嘔吐口苦,舌紅苔黃,脈弦數。

    [方解]本方證是由肝鬱化火,橫逆犯胃,肝胃不和所致。

肝之經脈布於脅肋,肝經自病則脅肋脹痛;犯胃則胃失和降,故嘈雜吞酸、嘔吐口苦;

舌紅苔黃,脈象弦數乃肝經火鬱之候。

 

《素問·至真要大論》說:  “諸逆沖上,皆屬於火”;“諸嘔吐酸,暴注下迫,皆屬於熱。”

火熱當清,氣逆當降,故治宜清瀉肝火為主,兼以降逆止嘔。

方中重用黃連為君,清瀉肝火,使肝火得清,自不橫逆犯胃;

黃連亦善清瀉胃熱,胃火降則其氣自和,一藥而兩清肝胃,標本兼顧。

 

然氣鬱化火之證,純用大苦大寒既恐鬱結不開,

又慮折傷中陽,故又少佐辛熱之吳茱萸,一者疏肝解鬱,以使肝氣條達,鬱結得開;

一者反佐以制黃連之寒,使瀉火而無涼遏之弊;

者取其下氣之用,以和胃降逆;一者可引領黃連入肝經。

 

如此一味而功兼四用,以為佐使。二藥合用,共收清瀉肝火,降逆止嘔之效。

    本方的配伍特點是辛開苦降,肝胃同治,瀉火而不至涼遏,降逆而不礙火鬱,

相反相成,使肝火得清,胃氣得降,則諸症自愈。

    本方一名回令丸,《醫方集解》又名萸連丸。

    左金丸與龍膽瀉肝湯,皆用於肝經實火,脅痛口苦等證。

但左金丸主要用於肝經鬱火犯胃之嘔吐吞酸等證,有降逆和胃之功,而無清利濕熱作用,瀉火作用較弱;

龍膽瀉肝湯主要用於肝經實火上攻之目赤耳聾,或濕熱下注之淋濁陰癢等症,

有清利濕熱之功,而無和胃降逆作用,瀉火之力較強。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是治療肝火犯胃,肝胃不和證的常用方。

臨床應用以嘔吐吞酸,脅痛口苦,舌紅苔黃,脈弦數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黃連與吳茱萸用量比例為61

吞酸重者,加烏賊骨、煆瓦楞以制酸止痛;脅肋疼甚者,可合四逆散以加強疏肝和胃之功。

    3.現代運用  本方常用於胃炎、食道炎、胃潰瘍等屬肝火犯胃者。

 

葦莖湯

《外台秘要》引《古今錄驗方》

 

    [組成]葦莖切,二升,以水二鬥,煮取五升,去滓(60g)    薏苡仁半升(30g)    瓜瓣半升(24g)桃仁三十枚(9g)

    [用法]口父咀,內葦汁中,煮取二升,服一升,再服,當吐如膿(現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清肺化痰,逐瘀排膿。

    [主治]肺癰,熱毒壅滯,痰瘀互結證。身有微熱

,咳嗽痰多,甚則咳吐腥臭膿血,胸中隱隱作痛,舌紅苔黃膩,脈滑數。

    [方解]本方所治之肺癰是由熱毒壅肺,痰瘀互結所致。

痰熱壅肺,氣失清肅則咳嗽痰多;

《內經》說:“熱盛則肉腐,肉腐則成膿”,邪熱犯肺,傷及血脈,致熱壅血瘀,

若久不消散則血敗肉腐,乃成肺癰;癰膿潰破,藉口咽而出,故咳吐腥臭黃痰膿血;

痰熱瘀血,互阻胸中,因而胸中隱痛;舌紅苔黃膩,脈滑數皆痰熱內盛之象。

 

治當清肺化痰,逐瘀排膿。

方中葦莖甘寒輕浮,善清肺熱,《本經逢源》謂:“專於利竅,善治肺癰,吐膿血臭痰”,

為肺癰必用之品,故用以為君。

 

瓜瓣清熱化痰,利濕排膿,能清上徹下,肅降肺氣,與葦莖配合則清肺宣壅,滌痰排膿;

薏苡仁甘淡微寒,上清肺熱而排膿,下利腸胃而滲濕,二者共為臣藥。

桃仁活血逐瘀,可助消癰,是為佐藥。

方僅四藥,結構嚴謹,藥性平和,共具清熱化痰、逐瘀排膿之效。

    本方為治療肺癰之良方,歷代醫家甚為推崇。

不論肺癰之將成或已成皆可使用。用於肺癰膿未成者,服之可使消散;

膿已成者,可使肺熱清,痰瘀化,膿液外排,癰漸向愈。

    方中葦莖一藥,現代臨床上多用蘆根,而鮮用莖者,是古今用藥習慣不同使然。

    方中瓜瓣一藥,《張氏醫通》認為:“瓜瓣即甜瓜子”,後世常以冬瓜子代瓜瓣,因其功用近似。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為治肺癰的常用方劑,不論肺癰之將成或已成,均可使用本方。

臨床應用以胸痛,咳嗽,吐腥臭痰或吐膿血,舌紅苔黃膩,脈數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若肺癰膿未成者,宜加金銀花、魚腥草以增強清熱解毒之功;

膿已成者,可加桔梗、貝母以增強化痰排膿之效。

    3.現代運用  本方常用於肺膿腫、大葉性肺炎、支氣管炎、百日咳等屬肺熱痰瘀互結者。

 

瀉白散

《小兒藥證直訣》

 

[組成]地骨皮  桑白皮炒,各一兩(30g)  甘草炙,一錢(3g)

[用法]上藥銼散,入粳米一撮,水二小盞,煎七分,食前服(現代用法:水煎���)

 

[功用]清瀉肺熱,止咳平喘。

[主治]肺熱喘咳證。氣喘咳嗽,皮膚蒸熱,日晡尤甚,舌紅苔黃,脈細數。

   

 [方解]本方主治肺有伏火鬱熱之證。

肺主氣,宜清肅下降,火熱鬱結於肺,則氣逆不降而為喘咳;

肺合皮毛,肺熱則外蒸於皮毛,故皮膚蒸熱;此熱不屬於外感,乃伏熱漸傷陰分所致,

故熱以午後為甚,其特點是輕按覺熱、久按若無,與陽明之蒸蒸發熱、

愈按愈盛者有別;舌紅苔黃,脈象細數是熱邪漸傷陰分之候。

 

治宜清瀉肺中鬱熱,平喘止咳。

方中桑白皮甘寒性降,專入肺經,清瀉肺熱,平喘止咳,故以為君。

地骨皮甘寒入肺,可助君藥清降肺中伏火,為臣藥。

君臣相合,清瀉肺熱,以使金清氣肅。炙甘草、粳米養胃和中以扶肺氣,共為佐使

四藥合用,共奏瀉肺清熱,止咳平喘之功。

    本方之特點是清中有潤、瀉中有補,既不是清透肺中實熱以治其標,

也不是滋陰潤肺以治其本,而是清瀉肺中伏火以消鬱熱,

對小兒“稚陰”之體具有標本兼顧之功,與肺為嬌髒、不耐寒熱之生理特點亦甚吻合。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是治療肺熱喘咳的常用方劑。

臨床應用以咳喘氣急,皮膚蒸熱,舌紅苔黃,脈細數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肺經熱重者,可加黃芩、知母等以增強清泄肺熱之效;

燥熱咳嗽者,可加瓜蔞皮、川貝母等潤肺止咳;

陰虛潮熱者,加銀柴胡、鱉甲滋陰退熱;熱傷陰津,煩熱口渴者,加花粉、蘆根清熱生津。

    3.現代運用  可用于小兒麻疹初期、肺炎或支氣管炎等屬肺中伏火鬱熱者。

    4.使用注意  本方藥性平和,尤宜於正氣未傷,伏火不甚者。風寒咳嗽或肺虛喘咳者不宜使用。

 

清胃散

《脾胃論》

 

    [組成]生地黃  當歸身各三分(6g)  牡丹皮半錢(9g)    黃連六分(6g),夏月倍之  升麻一錢(9g

    [用法]上藥為細末,都作一服,水一盞半,煎至七分,去滓,放冷服之(現代用法:作湯劑,水煎服)

    [功用]清胃涼血。

    [主治]胃火牙痛。牙痛牽引頭疼,面頰發熱,

其齒喜冷惡熱,或牙宣出血,或牙齦紅腫潰爛,

或唇舌腮頰腫痛,口氣熱臭,口乾舌燥,舌紅苔黃,脈滑數。

    [方解]本方證是由胃有積熱,循經上攻所致。

足陽明胃經循鼻入上齒,手陽明大腸經上項貫頰入下齒,胃中熱盛,循經上攻,

故牙痛牽引頭痛、面頰發熱、唇舌腮頰腫痛;胃熱上沖則口氣熱臭;胃為多氣多血之腑,

胃熱每致血分亦熱,血絡受傷,故牙宜出血,甚則牙齦潰爛;

口乾舌燥,舌紅苔黃,脈滑數俱為胃熱津傷之候。

 

治宜清胃涼血。方用苦寒瀉火之黃連為君,直折胃腑之熱。

臣以甘辛微寒之升麻,一取其清熱解毒,以治胃火牙痛;

一取其輕清升散透發,可宣達鬱遏之伏火,有“火鬱發之”之意。

黃連得升麻:降中寓升,則瀉火而無涼遏之弊;

升麻得黃連,則散火而無升焰之虞。

 

胃熱盛已侵及血分,進而耗傷陰血,故以生地涼血滋陰;

丹皮涼血清熱,皆為臣藥。當歸養血活血,以助消腫止痛,為佐藥。

 

升麻兼以引經為使。諸藥合用,共奏清胃涼血之效,以使上炎之火得降,

血分之熱得除,於是循經外發諸症,皆可因熱毒內徹而解。

    《醫方集解》載本方有石膏,其清胃之力更強。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為治胃火牙痛的常用方,凡胃熱證或血熱火鬱者均可使用。

臨床應用以牙痛牽引頭痛,口氣熱臭,舌紅苔黃,脈滑數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若兼腸燥便秘者,可加大黃以導熱下行;

口渴飲冷者,加重石膏用量,再加玄參、花粉以清熱生津;

胃火熾盛之牙衄,可加牛膝導血熱下行。

    3.現代運用  本方常用於口腔炎、牙周炎、三叉神經痛等屬胃火上攻者。

    4.使用注意  牙痛屬風寒及腎虛火炎者不宜。

 

葛根黃芩黃連湯

《傷寒論》

 

    [組成]葛根半斤(15g)  甘草二兩炙(6g)  黃芩三兩(9g)  黃連三兩(9g)

    [用法]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減二升,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分溫再服 (現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解表清裡。

    [主治]協熱下利。身熱下利,胸脘煩熱,口幹作渴,喘而汗出,舌紅苔黃,脈數或促。

    [方解]本方證是因傷寒表證未解,邪陷陽明所致。

此時表證未解,裡熱已熾,故見身熱口渴、胸悶煩熱、口幹作渴;

裡熱上蒸於肺則作喘,外蒸於肌表則汗出;

熱邪內迫,大腸傳導失司,故下利臭穢、肛門有灼熱感;

舌紅苔黃,脈數,皆為裡熱偏盛之象。

 

表未解而裡熱熾,治宜外解肌表之邪,內清腸胃之熱。

方中重用葛根為君,甘辛而涼,入脾胃經,既能解表退熱,又能升發脾胃清陽之氣而治下利。

以苦寒之黃連、黃芩為臣,清熱燥濕,厚腸止利。

甘草甘緩和中,調和諸藥,為本方佐使。

四藥合用,外疏內清,表裡同治,使表解裡和,熱利自愈。

    原方先煮葛根,後納諸藥,可使“解肌之力優而清中之氣銳”(《傷寒來蘇集》)

    本方功能解表清裡,然從藥物配伍作用來看,顯然以清裡熱為主,正如尤怡所云:

“其邪陷於裡者十之七,而留於表者十之三。”

由於葛根能清熱升陽止利,汪昂稱之“為治瀉主藥”,故本方對熱瀉、熱痢,不論有無表證,皆可用之。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簡稱葛根芩連湯,是治療熱瀉、熱痢的常用方。

臨床應用以身熱下利,苔黃脈數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腹痛者,加炒白芍以柔肝止痛;

熱痢裡急後重者,加木香、檳榔以行氣而除後重;

兼嘔吐者,加半夏以降逆止嘔;夾食滯者,加山楂以消食。

    3.現代運用  本方常用於急性腸炎、細菌性痢疾、腸傷寒、胃腸型感冒等屬表證未解,裡熱甚者。

    4.使用注意  若虛寒下利者忌用。

    [文獻摘要]

    1.原書主治  《傷寒論·太陽病脈證並治》: 

“太陽病,桂枝證,醫反下之,利遂不止。脈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黃芩黃連湯主之。”

    2.方論選錄  尤怡《傷寒貫珠集》卷2:“邪陷於裡者十之七,而留於表者十之三,

其病為表裡並受之病,故其治亦宜表裡兩解之法。……葛根解肌於表,芩、連清熱於裡,

甘草則合表裡而並和之耳。蓋風邪初中,病為在表,一入於裡,則變為熱矣。

故治表者,必以葛根之辛涼;治裡者,必以芩、連之苦寒也。”

    [臨床報導]

    常氏用葛根芩連湯口服並保留灌腸治療潰瘍性結腸炎大腸濕熱型。

療效標準:參照 1992年第四屆全國消化系統學術會上制定的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療效標準。

本組56例,用藥2個療程,痊癒28例,顯效20例,好轉8例,療效較好。

[常建國,等.中藥口服及保留灌腸治療潰瘍性結腸炎56例體會。甘肅中醫  20001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