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學

 

芍藥湯

《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

 

 [組成]芍藥一兩(30g)    當歸半兩(15g)    黃連半兩(15g)    檳榔  木香  甘草炒,各二錢 (6g)   

 大黃三錢(9g)    黃芩半兩(15g)    官桂二錢半(5g

   

[用法]上藥口父咀,每服半兩(15g),水二盞,煎至一盞,食後溫服(現代用法:水煎月艮)

   

[功用]清熱燥濕,調氣和血。

   

[主治]濕熱痢疾。腹痛,便膿血,赤白相兼,裡急後重,肛門灼熱,小便短赤,舌苔黃膩,脈弦數。

   

[方解]本方證是由濕熱壅滯腸中,氣血失調所致。

濕熱下注大腸,搏結氣血,釀為膿血,而為下痢赤白;腸道氣機阻滯則腹痛、裡急後重;

肛門灼熱,小便短赤,舌苔黃膩,脈象弦數等俱為濕熱內蘊之象。

 

故治宜清熱燥濕,調和氣血之法。

方中黃芩、黃連性味苦寒,入大腸經,功擅清熱燥濕解毒,以除致病之因,為君藥。

重用芍藥養血和營、緩急止痛,配以當歸養血活血,體現了“行血則便膿自愈”之義,

且可兼顧濕熱邪毒熏灼腸絡,傷耗陰血之慮;木香、檳榔行氣導滯,“調氣則後重自除”,

四藥相配,調和氣血,,是為臣藥。

 

大黃苦寒沉降,合芩、連則清熱燥濕之功著,合歸、芍則活血行氣之力彰,

其瀉下通腑作用可通導濕熱積滯從大便而去,體現“通因通用”之法。

方以少量肉桂,其辛熱溫通之性,既可助歸、芍行血和營,又可防嘔逆拒藥,屬佐助兼反佐之用。

炙甘草和中調藥,與芍藥相配,又能緩急止痛,亦為佐使。

諸藥合用,濕去熱清,氣血調和,故下痢可愈。

    本方立意不在止痢,而重在治其致痢之本。

其配伍特點是:氣血並治,兼以通因通用;寒熱共投,側重於熱者寒之。

此方與一般純用苦寒以治濕熱下痢之方不同。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為治療濕熱痢疾的常用方。

臨床應用以痢下赤白,腹痛裡急,苔膩微黃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原方後有“如血痢則漸加大黃;汗後臟毒加黃柏半兩”,可資臨床參考。

本方在運用時,如苔黃而幹,熱甚傷津者,可去肉桂,加烏梅,避溫就涼;

如苔膩脈滑,兼有食積,加山楂、神曲以消導;

如熱毒重者,加白頭翁、銀花增強解毒之力;

如痢下赤多白少,或純下血痢,加丹皮、地榆涼血止血。

    3.現代運用  本方常用於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過敏性結腸炎、急性腸炎等屬濕熱為患者。

    4.使用注意  痢疾初起有表證者忌用。

 

白頭翁湯

《傷寒論》

 

    [組成]白頭翁二兩(15g)  黃柏三兩(12g)  黃連三兩(6g)  秦皮三兩(12g)

    [用法]上藥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不愈再服一升(現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清熱解毒,涼血止痢。

    [主治]熱毒痢疾。腹痛,裡急後重,肛門灼熱,下痢膿血,赤多白少,渴欲飲水,舌紅苔黃,脈弦數。

   

 [方解]本方證是因熱毒深陷血分,下迫大腸所致。

毒熏灼腸胃氣血,化為膿血,而見下痢膿血、赤多白少;

熱毒阻滯氣機則腹痛裡急後重;渴欲飲水,舌紅苔黃,脈弦數皆為熱邪內盛之象。

 

治宜清熱解毒,涼血止痢,俾熱毒解,則痢止而後重自除。

故方用苦寒而入血分的白頭翁為君,清熱解毒,涼血止痢。

黃連苦寒,瀉火解毒,燥濕厚腸,為治痢要藥;

黃柏清下焦濕熱,兩藥共助君藥清熱解毒,尤能燥濕治痢,共為臣藥。

秦皮苦澀而寒,清熱解毒而兼以收澀止痢,為佐使藥。

四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涼血止痢之功。

    本方與芍藥湯同為治痢之方。但本方主治熱毒血痢,乃熱毒深陷血分,

治以清熱解毒,涼血止痢,使熱毒解,痢止而後重自除;

芍藥湯治下痢赤白,屬濕熱痢,而兼氣血失調證,

故治以清熱燥濕與調和氣血並進,且取“通因通用”之法,

使“行血則便膿自愈,調氣則後重自除”。

 

兩方主要區別在於:

白頭翁湯是清熱解毒兼涼血燥濕止痢,芍藥湯是清熱燥濕與調和氣血並用。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為治療熱毒血痢之常用方。

臨床應用以下痢赤多白少,腹痛,裡急後重,舌紅苔黃,脈弦數為辨證治要點。

    2.加減變化  若外有表邪,惡寒發熱者,加葛根、連翹、銀花以透表解熱;

裡急後重較甚,加木香、檳榔、枳殼以調氣;膿血多者,加赤芍、丹皮、地榆以涼血和血;

夾有食滯者,加焦山楂、枳實以消食導滯;用於阿米巴痢疾,配合吞服鴉膽子(桂圓肉包裹),療效更佳。

    3.現代運用  本方常用於阿米巴痢疾、細菌性痢疾屬熱毒偏盛者。

    [文獻摘要]

    1.原書主治  《傷寒論·辨厥陰病脈證並治》:“熱利下重者,白頭翁湯主之。”

“下利欲飲水者,以有熱故也,白頭翁湯主之。”

    2.方論選錄  汪昂《醫方集解·瀉火之劑》:“此足陽明、少陰、厥陰藥也。

白頭翁苦寒能入陽明血分,而涼血止澼;秦皮苦寒性澀,能涼肝益腎而固下焦;

黃連涼心清肝,黃柏瀉火補水,並能燥濕止痢而厚腸,取寒能勝熱,苦能堅腎,澀能斷下也。”

    [臨床報導]

    屈氏用白頭翁東加味保留灌腸治療放射性直腸炎。

每日1劑水煎服,保留灌腸2小時,每日12次,10天為1療程,療程間隔2日。

療效標準:治癒為症狀、體征完全消失,直腸鏡複查示正常;

好轉為症狀、體征明顯改善,直腸鏡複查示好轉。

本組42例,用藥13個療程,治癒29例,好轉13例,隨訪38例,5例復發。

[屈統紅.白頭翁東加味保留灌腸治療放射性直腸炎42例。浙江中醫雜誌  200035(7)288]

    [實驗研究]

    選擇紐西蘭家兔和Wistar大鼠各分為三組:

I組清熱解毒製劑,Ⅱ組白頭翁湯製劑,Ⅲ組上述兩藥配伍組。

 

結果顯示:白頭翁湯與清熱解毒藥相配伍,能使大腸桿菌內毒素造模家兔血漿內毒素明顯減少、

血液粘度明顯增加、凝血酶原時間明顯縮短、血球壓積明顯增高、 5—羥色胺明顯減少、

纖溶活性減弱,對家兔機體起到明顯的保護作用。

 

從白頭翁對造模家兔、正常大鼠的作用結果分析認為:

白頭翁湯及其與清熱解毒藥配伍製劑對造模家兔血液的保護作用是通過清熱解毒對抗大腸桿菌內毒素對家兔的損害,

防止彌漫性血管內凝血(DIC)的發生和炎性反應,達到解毒的目的。

[宋崇順,等.白頭翁湯與清熱解毒藥相配伍的實驗研究。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  19984(3)23]

 

第五節  清虛熱

 

青蒿鱉甲湯

《溫病條辨》

 

    [組成]青蒿二錢(6g)    鱉甲五錢(15g)    細生地四錢(12g)  知母二錢(6g)  丹皮三錢(9g)

    [用法]水五杯,煮取二杯,日再服(現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養陰透熱。

    [主治]溫病後期,邪伏陰分證。夜熱早涼,熱退無汗,舌紅苔少,脈細數。

    [方解]本方所治證候為溫病後期,陰液已傷,而餘邪深伏陰分。

人體衛陽之氣,日行於表,而夜入於裡。陰分本有伏熱,陽氣入陰則助長邪熱,兩陽相加,陰不制陽,故入夜身熱。

 

早晨衛氣行于表,陽出於陰,則熱退身涼;

溫病後期,陰液已傷,加之邪熱深伏陰分,則陰津益耗,無以作汗,故見熱退無汗;

舌紅少苔,脈象細數皆為陰虛有熱之候。

 

此陰虛邪伏之證,若純用滋陰,則滋膩戀邪;若單用苦寒,則又有化燥傷陰之弊。

必須養陰與透邪並進。方中鱉甲鹹寒,直入陰分,滋陰退熱,入絡搜邪;

青蒿苦辛而寒,其氣芳香,清中有透散之力,清熱透絡,引邪外出。

 

兩藥相配,滋陰清熱,內清外透,使陰分伏熱有外達之機,共為君藥。

即如吳瑭自釋:“此方有先入後出之妙,青蒿不能直入陰分,有鱉甲領之入也;

鱉甲不能獨出陽分,有青蒿領之出也。”

 

生地甘寒,滋陰涼血;知母苦寒質潤,滋陰降火,共助鱉甲以養陰退虛熱,為臣藥。

丹皮辛苦性涼,泄血中伏火,以助青蒿清透陰分伏熱,為佐藥。諸藥合用,共奏養陰透熱之功。

    本方的配伍特點是滋清兼備、標本兼顧、清中有透,使養陰而不戀邪,祛邪而不傷正,陰複邪去而熱退。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適用於溫熱病後期,餘熱未盡而陰液不足之虛熱證。

臨床應用以夜熱早涼,熱退無汗,舌紅少苔,脈細數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若暮熱早涼,汗解渴飲,可去生地,加天花粉以清熱生津止渴;

肺陰虛,加沙參、麥冬滋陰潤肺;如用於小兒夏季熱,加白薇、荷梗祛暑退熱。

    3.現代運用  本方可用於原因不明的發熱、

各種傳染病恢復期低熱、慢性腎盂腎炎、腎結核等屬陰虛內熱,低熱不退

者。

    4.使用注意  陰虛欲作動風者不宜使用。

    [文獻摘要]

    1.原書主治  《溫病條辨》卷3:“夜熱早涼,熱退無汗,熱自陰來者,青蒿鱉甲湯主之。”

    2.方論選錄  吳瑭《溫病條辨》卷3:“邪氣深伏陰分,混處於氣血之中,不能純用養陰,

又非壯火,更不得任用苦燥。故以鱉甲蠕動之物,入肝經至陰之分,既能養陰,

又能入絡搜邪;以青蒿芳香透絡,從少陽領邪外出;細生地清陰絡之熱;

丹皮瀉血中之伏火;知母者,知病之母也,佐鱉甲、青蒿而搜剔之功焉。”

    [臨床報導]

    丘氏用青蒿鱉甲湯治療肺結核午後發熱。每日1劑水煎服,並配合抗癆西藥常規治療。

療效標準:顯效為經服藥3-6劑後,發熱消失,停藥後未再發熱;

有效為服藥6-10劑後,發熱消失,但停藥後有復發,需連續用藥;

無效為服藥15劑以上發熱無變化。本組60例,顯效50例,有效6例,無效4例,療效滿意。

[丘健明.青蒿鱉甲湯治療肺結核午後發熱60例。實用中醫內科雜誌200014(3)18]

 

第五章 祛暑劑

 

 

香薷散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組成]香薷去土一斤(500g)   白扁豆微炒   厚朴去粗皮薑制,各半斤(250g)

    [用法]上為粗末,每服三錢(9g),水一盞,入酒一分,煎七分,去滓,水中沉冷。

連吃二服,不拘時候(現代用法:水煎服,或加酒少量同煎,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減)

    [功用]祛暑解表,化濕和中。

    [主治]陰暑。惡寒發熱,頭重身痛,無汗,腹痛吐瀉,胸脘痞悶,舌苔白膩,脈浮。

    [方解]本方治證由夏月乘涼飲冷,感受寒濕所致。

月人多喜於陰涼處憩息,或夜間歸寢較晚,每易感受寒濕邪氣,

寒濕外束,腠理閉塞,衛陽被鬱,故惡寒發熱無汗;

 

寒濕困束肌表,氣血受阻,則頭重身痛;

夏日易食生冷,濕傷脾胃,氣機失暢,故胸悶不舒、腹痛;

濕困脾胃、升降失司、胃氣上逆則嘔吐,濕濁下注大腸則泄瀉;

舌苔白膩,乃寒濕之候。

 

治宜外散肌表之寒濕,內化脾胃之濕滯。

方中香薷辛溫芳香,解表散寒,祛暑化濕,以祛在表之寒濕,是夏月解表之要藥,為君藥。

厚朴辛香溫燥,行氣化濕而解胸悶,去苔膩,為臣藥。

白扁豆甘平,健脾和中,兼能滲濕消暑為佐藥。

入酒少許為使,溫散以助藥力。三藥合用,共奏祛暑解表,化濕和中之效。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是夏月乘涼飲冷,外感風寒,內傷濕滯的常用方。

臨床應用以惡寒發熱,頭重身痛,無汗,胸悶,苔白膩,脈浮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若兼內熱者,加黃連以清熱;

濕盛於裡者,加茯苓、甘草以利濕和中;

素體脾虛,中氣不足者,可再加人參、黃芪、白術、橘紅以益氣健脾燥濕。

    3.現代運用  本方常用於夏季感冒、急性胃腸炎等屬外感風寒夾濕者。

    4.使用注意  若屬表虛有汗或中暑熱汗出,心煩口渴者,則不宜使用。

 

清暑益氣湯

《溫熱經緯》

 

    [組成]西洋參(5g)  石斛(15g)  麥冬(9g)  黃連(3g)  竹葉(6g)  荷梗(15g)  知母(6g) 

甘草(3g)  粳米(15g)  西瓜翠衣(30g)(原書未著用量)

    [用法]水煎服。

    [功用]清暑益氣,養陰生津。

    [主治]暑熱氣津兩傷證。

身熱汗多,口渴心煩,小便短赤,體倦少氣,精神不振,脈虛數。

    [方解]本方治證乃暑熱內侵,耗傷氣津所致。

暑為陽邪,暑熱傷人則身熱;暑熱擾心則心煩;暑性升散,致使腠理開泄,而見汗多;

熱傷津液,故口渴、尿少而黃;暑熱耗氣,故見體倦少氣、精神不振、脈虛。

 

治宜清熱祛暑,益氣生津。正如王士雄所言:

“暑傷氣陰,以清暑熱而益元氣,無不應手取效。”

方中西瓜翠衣清熱解暑,西洋參益氣生津、養陰清熱,共為君藥。

 

荷梗助西瓜翠衣清熱解暑;石斛、麥冬助西洋參養陰生津,共為臣藥。

黃連苦寒瀉火,以助清熱祛暑之力;知母苦寒質潤,瀉火滋陰;

竹葉甘淡,清熱除煩,均為佐藥。甘草、粳米益胃和中,為使藥。 

諸藥合用,具有清暑益氣、養陰生津之功,使暑熱得清,氣津得複,諸症自除。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用於夏月傷暑,氣陰兩傷之證。

臨床應用以體倦少氣,口渴汗多,脈虛數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若暑熱較高,可加石膏以清熱解暑;

暑熱夾濕、苔白膩者,可去陰柔之麥冬、石斛、知母,加藿香、六一散等,以增強祛濕之功;

黃連味苦質燥,若暑熱不盛者可去之;

用於小兒夏季發熱者,可去黃連、知母,加白薇、地骨皮等。

    3.現代運用  本方可用于小兒夏季熱屬氣津不足者。

    4.使用注意  本方因有滋膩之品,故暑病夾濕者不宜使用。

 

第六章 溫裡劑     參考資料

 

 

第一節  溫中祛寒

 

理中丸

《傷寒論》

 

    [組成]人參  乾薑  甘草炙  白術各三兩(90g)

    [用法]上四味,搗篩,蜜和為丸,如雞子黃許大(9g) 

以沸湯數合,和一丸,研碎,溫服之,日三四服,夜二服。

 

腹中未熱,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湯。

湯法:以四物依兩數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服湯後,如食頃,飲熱粥一升許,微自溫,勿發揭衣被(現代用法:上藥共研細末,煉蜜為丸,重9g,每次1丸,

溫開水送服,每日2-3次。或作湯劑,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減)

    [功用]溫中祛寒,補氣健脾。

    [主治]

    1.脾胃虛寒證。脘腹綿綿作痛,喜溫喜按,嘔吐,大便稀溏,脘痞食少,

畏寒肢冷,口不渴,舌淡苔白潤,脈沉細或沉遲無力。

    2.陽虛失血證。便血、吐血、衄血或崩漏等,血色暗淡,質清稀。

    3.脾胃虛寒所致的胸痹;或病後多涎唾;或小兒慢驚等。

    [方解]本方所治諸證皆由脾胃虛寒所致。

中陽不足,寒從中生,陽虛失溫,寒性凝滯,故畏寒肢冷、脘腹綿綿作痛、喜溫喜按;

脾主運化而升清,胃主受納而降濁,今脾胃虛寒,納運升降失常,故脘痞食少、嘔吐、便溏;

舌淡苔白潤,口不渴,脈沉細或沉遲無力皆為虛寒之象。

 

治宜溫中祛寒,益氣健脾。方中乾薑為君,大辛大熱,溫脾陽,祛寒邪,扶陽抑陰。

人參為臣,性味甘溫,補氣健脾。君臣相配,溫中健脾。

脾為濕土,虛則易生濕濁,故用甘溫苦燥之白術為佐,健脾燥濕。

甘草與諸藥等量,寓意有三:

一為合參、術以助益氣健脾;二為緩急止痛;三為調和藥性,是佐藥而兼使藥之用。

縱觀全方,溫補並用,以溫為主,溫中陽,益脾氣,助運化,故曰“理中”。

    陽虛失血,無論吐、衄或便血、崩漏,但見面色晄白、氣短神疲、脈細或虛大無力,

是陽氣虛弱,脾不統血所致,以本方加減治療。

    胸痹一病,總由上焦陽氣不足,陰寒之邪上乘,胸中之氣痹阻所致。

若心中痞堅,逆氣上沖心胸,是中焦陽虛,又有痰飲上犯所致。

可用本方溫中祛寒,益氣健脾,使中焦氣旺,則上焦之氣開發,逆氣可平,胸痹可愈。

    病後多生涎唾,久久不已,是脾氣虛寒,不能攝津,津上溢於口所致。

以本方丸劑緩治,亦可徐徐收功。

    小兒慢驚,總由先天不足,後天失調,或過服寒涼之品,或大病後調理不善,戕害脾胃陽氣所致。

若形氣羸瘦、手足不溫、嘔吐泄瀉、神疲食少、舌淡苔白、

脈細遲或沉細緩弱者,純屬中焦虛寒,亦可用本方治療。

    綜觀本方,治病雖多,究其病機,總屬中焦虛寒,可以異病同治。

本方在《金匱要略》中作湯劑,稱“人參湯”。

理中丸方後亦有“然不及湯”四字。

蓋湯劑較丸劑作用力強而迅速,臨床可視病情之緩急酌定使用劑型。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是治療中焦脾胃虛寒證的基礎方。

臨床應用以脘腹綿綿作痛,嘔吐便溏,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脈沉細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若虛寒甚者,可加附子、肉桂以增強溫陽祛寒之力;

嘔吐甚者,可加生薑、半夏降逆和胃止嘔;下利甚者,可加茯苓、白扁豆健脾滲濕止瀉;

陽虛失血者,可將乾薑易為炮姜,加艾葉、灶心土溫澀止血;

胸痹,可加薤白、桂枝、枳實振奮胸陽,舒暢氣機。

    3.現代運用  本方常用於急慢性胃腸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

胃痙攣、胃下垂、胃擴張、慢性結腸炎等屬脾胃虛寒者。

    4.使用注意  濕熱內蘊中焦或脾胃陰虛者禁用。

 

小建中湯

《傷寒論》

 

    [組成]桂枝三兩(9g,去皮    甘草二兩(6g),炙   大棗十二枚(6枚),擘  

芍藥六兩(18g 生薑三兩(9g),切  膠飴一升(30g

    [用法]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渣,內飴,更上微火消解。

溫服一升,日三服(現代用法:水煎取汁,兌入飴糖,文火加熱溶化,分兩次溫服)。

    [功用]溫中補虛,和裡緩急

    [主治]中焦虛寒,肝脾不和證。

腹中拘急疼痛,喜溫喜按,神疲乏力,虛怯少氣;

或心中悸動,虛煩不甯,面色無華;或伴四肢酸楚,手足煩熱,咽幹口燥。

舌淡苔白,脈細弦。

    [方解]本方病證因中焦虛寒,肝脾失和,化源不足所致。

中焦虛寒,肝木乘土,故腹中拘急疼痛、喜溫喜按。

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中焦虛寒,化源匱乏,氣血俱虛,故見心悸、面色無華、發熱、口燥咽乾等。

症雖不同,病本則一,總由中焦虛寒所致。

 

治當溫中補虛而兼養陰,和裡緩急而能止痛。

方中重用甘溫質潤之飴糖為君,溫補中焦,緩急止痛。

臣以辛溫之桂枝溫陽氣,祛寒邪;酸甘之白芍養營陰,緩肝急,止腹痛。

佐以生薑溫胃散寒,大棗補脾益氣。

 

炙甘草益氣和中,調和諸藥,是為佐使之用。

其中飴糖配桂枝,辛甘化陽,溫中焦而補脾虛;

芍藥配甘草,酸甘化陰,緩肝急而止腹痛。

六藥合用,溫中補虛緩急之中,蘊有柔肝理脾,益陰和陽之意,

用之可使中氣強健,陰陽氣血生化有源,故以“建中”名之。

    [運用]

    1.辯證要點  本方既是溫中補虛,緩急止痛之劑,又為調和陰陽,柔肝理脾之常用方。

臨床應用以腹中拘急疼痛,喜溫喜按,舌淡,脈細弦為辯證要點。

    2.加減變化  若中焦寒重者,可加乾薑以增強溫中散寒之力;

若兼有氣滯者,可加木香行氣止痛;便溏者,可加白術健脾燥濕止瀉;

面色萎黃、短氣神疲者,可加人參、黃芪、當歸以補養氣血。

    3.現代應用  本方常用於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肝炎、慢性胃炎、

神經衰弱、再生障礙性貧血、功能性發熱等屬中焦虛寒,肝脾不和者。

    4.使用注意  嘔吐或中滿者不宜使用;陰虛火旺之胃脘疼痛忌用。

 

吳茱萸湯

《傷寒論》

 

    [組成]吳茱萸一升,洗(9g)  人參三兩(9g)  生薑六兩(18g),切  大棗十二枚(4),擘

    [用法]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現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溫中補虛,降逆止嘔。

    [主治]肝胃虛寒,濁陰上逆證。

食後泛泛欲嘔,或嘔吐酸水,或幹嘔,或吐清涎冷沫,胸滿脘痛,巔頂頭痛,畏寒肢涼,

甚則伴手足逆冷,大便泄瀉,煩躁不寧,舌淡苔白滑,脈沉弦或遲。

    [方解]本方證乃肝胃虛寒,濁陰上逆所致。

肝胃虛寒,胃失和降,濁陰上逆,故食後泛泛欲吐,或嘔吐酸水,或幹嘔,或吐清涎冷沫;

厥陰之脈夾胃屬肝,上行與督脈會於頭頂部,胃中濁陰循肝經上擾於頭,故巔頂頭痛;

濁陰阻滯,氣機不利,故胸滿脘痛;肝胃虛寒,陽虛失溫,故畏寒肢冷;

脾胃同居中焦,胃病及脾,脾不升清,則大便泄瀉;

舌淡苔白滑,脈沉弦而遲等均為虛寒之象。

 

治宜溫中補虛,降逆止嘔。方中吳茱萸味辛苦而性熱,歸肝、脾、胃、腎經。

既能溫胃暖肝以祛寒,又善和胃降逆以止嘔,一藥而兩擅其功,是為君藥。

重用生薑溫胃散寒,降逆止嘔,用為臣藥。吳茱萸與生薑相配,溫降之力甚強。

人參甘溫,益氣健脾,為佐藥。大棗甘平,合人參以益脾氣,合生薑以調脾胃,並能調和諸藥,是佐使之藥。

四藥配伍,溫中與降逆並施,寓補益于溫降之中,共奏溫中補虛,降逆止嘔之功。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是治療肝胃虛寒,濁陰上逆的常用方。

臨床應用以食後欲吐,或巔頂頭痛,幹嘔吐涎沫,畏寒肢涼,舌淡苔白滑,脈弦細而遲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若嘔吐較甚者,可加半夏、陳皮、砂仁等以增強和胃止嘔之力;

頭痛較甚者,可加川芎以加強止痛之功。肝胃虛寒重證,可加乾薑、小茴香等溫裡祛寒。

    3.現代運用  本方適用於慢性胃炎、妊娠嘔吐、神經性嘔吐、神經性頭痛、耳源性眩暈等屬肝胃虛寒者。

    4.使用注意  胃熱嘔吐,陰虛嘔吐,或肝陽上亢之頭痛均禁用本方。

    [文獻摘要]

    1.原書主治  《傷寒論·辨陽明病脈證並治》:“食穀欲嘔,屬陽明也,吳茱萸湯主之。”

    《傷寒論·辨厥陰病脈證並治》:“幹嘔,吐涎沫,頭痛者,吳茱萸湯主之。”

    2.方論選錄  許宏《金鏡內台方議》卷8

“幹嘔,吐涎沫,頭痛,厥陰之寒氣上攻也。

吐利,手足逆冷者,寒氣內甚也;煩躁欲死者,陽氣內爭也;食穀欲嘔者,胃寒不受食也;

以此三者之證,共用此方者,以吳茱萸能下三陰之逆氣為君,

生薑能散氣為臣,人參、大棗之甘緩,能和調諸氣者也,故用之為佐使,以安其中也。”

    [臨床報導]

    李氏以吳茱萸湯為主方隨證加減,治療180例神經性頭痛。

患者均以頭痛為主症,並伴有不同程度的幹嘔或嘔吐,發病與精神因素有關,患者以家庭婦女為多,

並有98例患者血壓偏低。結果:痊癒117例,顯效60例,有效3例,總有效率達100%。

[李敬柱.吳茱萸湯治療180例神經性頭痛的臨床總結。實用中西醫結合雜誌  199710(19)1895]

    [實驗研究]

    研究發現吳茱萸湯能明顯抑制硫酸銅灌胃引起的家鴿嘔吐,減少嘔吐頻率,延長嘔吐所需時間;

能非常明顯地提高胃殘留率,抑制大鼠胃的自主運動;

明顯對抗氯化乙醯膽鹼引起的胃痙攣性收縮,使胃的張力和收縮幅度下降,頻率減少;

能減少大鼠胃液分泌量,降低胃液酸度;

減輕由冷水浸漬法造成的大鼠應激性胃粘膜出血和潰瘍,並能防止幽門結紮法胃潰瘍的形成。

 

拆方研究表明:在減少嘔吐次數和延長嘔吐潛伏期方面,

吳茱萸作用最明顯,其次為生薑,最佳組成是原方四味藥皆用。

[邱賽紅,等.吳茱萸湯溫胃止嘔作用的實驗研究。中藥藥理與臨床  1998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