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理血劑

 

 

第一節  活血祛瘀          參考資料

 

桃核承氣湯

《傷寒論》

 

    [組成]桃仁去皮尖,五十個(12g    大黃四兩(12g    桂枝去皮,二兩(6g  

  甘草炙,二兩(12g    芒硝二兩(6g

    [用法]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內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

溫服五合,日三服,當微利(現代用法:作湯劑,水煎前4味,芒硝沖服)

    [功用]逐瘀瀉熱。

    [主治]下焦蓄血證。

少腹急結,小便自利,神志如狂,甚則煩躁譫語,至夜發熱;

以及血瘀經閉,痛經,脈沉實而澀者。

    [方解]本方由調胃承氣湯減芒硝之量,再加桃仁、桂枝而成。

 

《傷寒論》原治邪在太陽不解,化熱隨經傳腑,與血相搏結于下焦之蓄血證。

瘀熱互結于下焦少腹部位,故少腹急結;

病在血分,與氣分無涉,膀胱氣化未受影響,故小便自利;

 

夜屬陰,熱在血分,故至夜發熱;

心主血脈而藏神,瘀熱上擾,心神不寧,故煩躁譫語、如狂。

證屬瘀熱互結下焦,治當因勢利導,逐瘀瀉熱,以祛除下焦之蓄血。

方中桃仁苦甘平,活血破瘀;大黃苦寒,下瘀瀉熱。

 

二者合用,瘀熱並治,共為君藥。芒硝鹹苦寒,瀉熱軟堅,助大黃下瘀瀉熱;

桂枝辛甘溫,通行血脈,既助桃仁活血祛瘀,又防硝、黃寒涼凝血之弊,共為臣藥。

 

桂枝與硝、黃同用,相反相成,桂枝得硝、黃則溫通而不助熱;

硝、黃得桂枝則寒下又不涼遏。

炙甘草護胃安中,並緩諸藥之峻烈,為佐使藥。

諸藥合用,共奏破血下瘀瀉熱之功。服後“微利”,使蓄血除,瘀熱清,而邪有出路,諸症自平。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為治療瘀熱互結,下焦蓄血證的常用方。

臨床應用以少腹急結,小便自利,脈沉實或澀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後世對本方的運用有所發展,不論何處的瘀血證,

只要具備瘀熱互結這一基本病機,均可加減使用。

對於婦人血瘀經閉、痛經以及惡露不下等症,常配合四物湯同用;

如兼氣滯者,酌加香附、烏藥、枳實、青皮、木香等以理氣止痛。

對跌打損傷,瘀血停留,疼痛不已者,加赤芍、當歸尾、紅花、蘇木、三七等以活血祛瘀止痛。

 

對於火旺而血郁於上之吐血、衄血,

可以本方釜底抽薪,引血下行,並可酌加生地、丹皮、梔子等以清熱涼血。

    3.現代運用  本方常用於急性盆腔炎、胎盤滯留、附件炎、腸梗阻、

子宮內膜異位症、急性腦出血等屬瘀熱互結下焦者。

    4.使用注意  表證未解者,當先解表,而後用本方。因本方為破血下瘀之劑,故孕婦禁用。

 

血府逐瘀湯

《醫林改錯》

 

    [組成]桃仁四錢(12g)    紅花三錢(9g)    當歸三錢(9g)    生地黃三錢(9g)    川芎一錢半 (4.5g) 

赤芍二錢(6g)    牛膝三錢(9g)    桔梗一錢半(4.5g)    柴胡一錢(3g)    枳殼二錢(6g)   甘草二錢(6g)

    [用法]水煎服。

    [功用]活血化瘀,行氣止痛。

    [主治]胸中血瘀證。胸痛,頭痛,日久不愈,痛如針刺而有定處,

或呃逆日久不止,或飲水即嗆,幹嘔,或內熱瞀悶,或心悸怔忡,

失眠多夢,急躁易怒,入暮潮熱,唇暗或兩目暗黑,舌質暗紅,或舌有瘀斑、瘀點,脈澀或弦緊。

    [方解]本方主治諸症皆為瘀血內阻胸部,氣機鬱滯所致。

即王清任所稱“胸中血府血瘀”之證。

 

胸中為氣之所宗,血之所聚,肝經循行之分野。

血瘀胸中,氣機阻滯,清陽鬱遏不升,則胸痛、頭痛日久不愈,痛如針刺,且有定處;

 

胸中血瘀,影響及胃,胃氣上逆,故呃逆幹嘔,甚則水入即嗆;

瘀久化熱,則內熱瞀悶,入暮潮熱;瘀熱擾心,則心悸怔忡,失眠多夢;

鬱滯日久,肝失條達,故急躁易怒;至於唇,、目、舌、脈所見,皆為瘀血徵象。

 

治宜活血化瘀,兼以行氣止痛。

方中桃仁破血行滯而潤燥,紅花活血祛瘀以止痛,共為君藥。

赤芍、川芎助君藥活血祛瘀;牛膝活血通經,祛瘀止痛,引血下行,共為臣藥。

生地、當歸養血益陰,清熱活血;桔梗、枳殼,一升一降,寬胸行氣;

柴胡疏肝解郁,升達清陽,與桔梗、枳殼同用,尤善理氣行滯,使氣行則血行,以上均為佐藥。

 

桔梗並能載藥上行,兼有使藥之用;甘草調和諸藥,亦為使藥。

全方配伍,特點有三:

一為活血與行氣相伍,既行血分瘀滯,又解氣分鬱結;

二是祛瘀與養血同施,則活血而無耗血之慮,行氣又無傷陰之弊;

三為升降兼顧,既能升達清陽,又可降泄下行,使氣血和調。

合而用之,使血活瘀化氣行,則諸症可愈,為治胸中血瘀證之良方。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廣泛用於因胸中瘀血而引起的多種病證。

臨床應用以胸痛,頭痛,痛有定處,舌暗紅或有瘀斑,脈澀或弦緊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若瘀痛入絡,可加全蠍、穿山甲、地龍、三棱、莪朮等以破血通絡止痛;

氣機鬱滯較重,加川楝子、香附、青皮等以疏肝理氣止痛;

血瘀經閉、痛經者,可用本方去桔梗,加香附、益母草、澤蘭等以活血調經止痛;

脅下有痞塊,屬血瘀者,可酌加丹參、郁金、廑蟲、水蛭等以活血破瘀,消瘕化滯。

    3.現代應用  本方常用於冠心病心絞痛、風濕性心臟病、胸部挫傷及肋軟骨炎之胸痛,

以及腦血栓形成、高血壓病、;高脂血症、血栓閉塞性脈管炎、

神經官能症、腦震盪後遺症之頭痛、頭暈等屬瘀阻氣滯者。

    4.使用注意  由於方中活血祛瘀藥較多,故孕婦忌用。

 

補陽還五湯

《醫林改錯》

 

    [組成]黃芪生,四兩(120g)    當歸尾二錢(6g)    赤芍一錢半(5g)    地龍去土,一錢(3g)   

 川芎一錢(3g)  紅花一錢(3g)  桃仁一錢(3g)

    [用法]水煎服。

    [功用]補氣,活血,通絡。

    [主治]中風之氣虛血瘀證。

半身不遂,口眼喁斜,語言謇澀,口角流涎,小便頻數或遺尿失禁,舌暗淡,苔白,脈緩無力。

    [方解]本方證由中風之後,正氣虧虛,氣虛血滯,脈絡瘀阻所致。

正氣虧虛,不能行血,以致脈絡瘀阻,筋脈肌肉失去濡養,

故見半身不遂、口眼喁斜,正如《靈樞·刺節真邪第七十五》所言:

  “虛邪偏客於身半,其入深,內居榮衛,榮衛稍衰則真氣去,邪氣獨留,發為偏枯。”

 

氣虛血瘀,舌本矢養,故語言謇澀;氣虛矢於固攝,故口角流涎、小便頻數、遺尿失禁;

舌暗淡,苔白,脈緩無力為氣虛血瘀之象。

 

本方證以氣虛為本,血瘀為標,即王清任所謂“因虛致瘀”。

治當以補氣為主,活血通絡為輔。

 

本方重用生黃芪,補益元氣,意在氣旺則血行,瘀去絡通,為君藥。

當歸尾活血通絡而不傷血,用為臣藥。赤芍、川芎、桃仁、紅花協同當歸尾以活血祛瘀;

地龍通經活絡,力專善走,周行全身,以行藥力,亦為佐藥。

 

全方的配伍特點是:

重用補氣藥與少量活血藥相伍,使氣旺血行以治本,祛瘀通絡以治標,標本兼顧;

且補氣而不壅滯,活血又不傷正。合而用之,則氣旺、瘀消、絡通,諸症向愈。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既是益氣活血法的代表方,又是治療中風後遺症的常用方。

臨床應用以半身不遂,口眼喁斜,舌暗淡,苔白,脈緩無力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本方生黃芪用量獨重,但開始可先用小量(一般從30-60g開始),效果不明顯時,再逐漸增加。

原方活血祛瘀藥用量較輕,使用時,可根據病情適當加大。

 

若半身不遂以上肢為主者,可加桑枝、桂枝以引藥上行,溫經通絡;

下肢為主者,加牛膝、杜仲以引藥下行,補益肝腎;

日久效果不顯著者,加水蛭、虻蟲以破瘀通絡;

語言不利者.加石菖蒲、郁金、遠志等以化痰開竅;

口眼喁斜者,可合用牽正散以化痰通絡;

痰多者,加制半夏、天竺黃以化痰;偏寒者,加熟附子以溫陽散寒;

脾胃虛弱者,加黨參、白朮以補氣健脾。

    3.現代運用  本方常用於腦血管意外後遺症、冠心病、小兒麻痹後遺症,

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偏癱、截癱、或單側上肢、或下肢痿軟等屬氣虛血瘀者。

    4.使用注意  使用本方需久服才能有效,愈後還應繼續服用,以鞏固療效,防止復發,

王氏謂:“服此方愈後,藥不可斷,或隔三五日吃一付,或七八日吃一付。”

但若中風後半身不遂屬陰虛陽亢,痰阻血瘀,見舌紅苔黃、脈洪大有力者,非本方所宜。

    [文獻摘要]

    1.原書主治  《醫林改錯》卷下:

“此方治半身不遂,口眼喁斜,語言謇澀,口角流涎,下肢痿廢,小便頻數,遺尿不禁。”

    2.方論選錄  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上冊:

“至清中葉王勳臣出,對於此證,專以氣虛立論,謂人之元氣,全體原十分,

有時損去五分,所餘五分,雖不能充體,猶可支援全身。

 

而氣虛者,經絡必虛,有時氣從經絡處透過,並於一邊,彼無氣之邊,即成偏枯。

爰立補陽還五湯,方中重用黃芪四兩,以峻補氣分,此即東垣主氣之說也。

然王氏書中全未言脈象何如,若遇脈之虛而無力者,用其方原可見效;

若其脈象實而有力,其人腦中多患充血,而複用黃芪之溫而升補者,

以助其血愈上行,必至凶危立見,此固不可不慎也。”

    [臨床報導]

    本方對缺血性中風及腦出血恢復期或後遺症期均有較好療效。

黃氏等將68例急性腦梗塞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每組34例,

治療組用補陽還五東加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療;

 

對照組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和腸溶阿司匹林治療,

觀察治療前後三碘甲狀腺原氨酸(T3)、甲狀腺素(T4)、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FT3)

游離甲狀腺素(FT4)、促甲狀腺素(TSH)水準的變化與臨床療效。

 

結果:治療組療效優於對照組(P<0.05)

治療後治療組的T3FT3TSH由治療前的低水準升高至正常範圍,

兩組用藥後各項指標變化比較,在T3Ft3 TSH有明顯變化(P<0.01)

 

臨床研究表明了補陽還五湯在低分子右旋糖酐改善微循環作用的基礎上發揮了更有效的治療作用,

對腦梗塞急性期所致的下丘腦—垂體—甲狀腺功能紊亂及激素分泌異常有顯著恢復作用。

[黃婷,等.補陽還五湯對急性腦梗塞下丘腦—垂體—甲狀腺軸內分泌激素變化的影響及臨床觀察。

浙江中西醫結合雜誌200010(5)257]

    [實驗研究]

    補陽還五湯中黃芪的用量為其餘各藥總和的5倍多,是否合理?

張氏以黃芪120g60g30g分別組成補陽還五湯Ⅰ號、Ⅱ號、Ⅲ號方,

並分別治療腦梗塞恢復期323443例。

 

結果:臨床療效以Ⅰ號方最優、Ⅱ號方次之、Ⅲ號方療效最遜,

而且工號方對改善血液粘度,增加紅細胞表面負電荷及血小板聚解率改善最為明顯,

使血液的流動性增強,有利於腦梗塞病損的改善,而其他兩方,均不甚明顯。

 

因此,實驗證明足量黃芪是補陽還五湯治療中風取得療效的重要保證。

[張鶴年.補陽還五湯中用不同劑量的黃芪治療腦栓塞恢復期108例對比觀察。上海中醫藥雜誌  1997(7)11]

 

元活血湯

《醫學發明》

 

    [組成]柴胡半兩(15g)    瓜蔞根  當歸各三錢(9g)    紅花  甘草  穿山甲炮,各二錢( 6g)   

 大黃酒浸,一兩(30g)    桃仁酒浸,去皮尖,研如泥,五十個(15g)

    [用法]除桃仁外,銼如麻豆大,每服一兩,水一盞半,酒半盞,同煎至七分,去滓,

大溫服之,食前。以利為度,得利痛減,不盡服(現代用法:

共為粗末,每服30g,加黃酒 30ml,水煎服)

    [功用]活血祛瘀,疏肝通絡。

    [主治]跌打損傷,瘀血阻滯證。脅肋瘀腫,痛不可忍。

    [方解]本方證因跌打損傷,瘀血滯留脅肋,氣機阻滯所致。

脅肋為肝經循行之處,跌打損傷,瘀血停留,氣機阻滯,故脅肋瘀腫疼痛,甚至痛不可忍。

 

治當活血祛瘀,兼以疏肝行氣通絡。

方中重用酒制大黃,蕩滌凝瘀敗血,導瘀下行,推陳致新;

柴胡疏肝行氣,並可引諸藥入肝經。兩藥合用,一升一降,以攻散脅下之瘀滯,共為君藥。

桃仁、紅花活血祛瘀,消腫止痛;穿山甲破瘀通絡,消腫散結,共為臣藥。

 

當歸補血活血;瓜蔞根“續絕傷” (《神農本草經》),“消僕損瘀血”

(《日華子本草》),既能入血分助諸藥而消瘀散結,又可清熱潤燥,共為佐藥。

 

甘草緩急止痛,調和諸藥,是為使藥。

大黃、桃仁酒制,及原方加酒煎服,乃增強活血通絡之意。

諸藥配伍,特點有二:一為升降同施,以調暢氣血;二是活中寓養,則活血破瘀而不耗傷陰血。

瘀祛新生,氣行絡通,脅痛自平。

正如張秉成所言:“去者去,生者生,痛自舒而元自複矣”,故名“複元活血湯”。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為治療跌打損傷,瘀血阻滯證的常用方。

臨床應用以脅肋瘀腫疼痛為辨證要點。若化裁得當,亦可廣泛用於一切跌打損傷。

    2.加減變化  瘀重而痛甚者,加三七或酌加乳香、沒藥、元胡等增強活血祛瘀,消腫止痛之功;

氣滯重而痛甚者,可加川芎;香附、郁金、青皮等以增強行氣止痛之力。

    3.現代運用  本方常用於肋間神經痛、肋軟骨炎、胸脅部挫傷、乳腺增生症等屬瘀血停滯者。

    4.使用注意  運用本方,服藥後應“以利為度”,

若雖“得利痛減”,而病未痊癒,需繼續服藥者,必須更換方劑或調整原方劑量。孕婦忌服。

 

溫經湯

《金匱要略》

 

    [組成]吳茱萸三兩(9g)    當歸二兩(6g)    芍藥二兩(6g)    川芎二兩(6g)    人參二兩(6g)   

桂枝二兩(6g)  阿膠二兩(6g)  牡丹皮去心,二兩(6g)    生薑二兩(6g)    甘草二兩(6g)    半夏半升(6g)  麥冬去心,一升(9g)

    [用法]上十二味,以水一鬥,煮取三升,分溫三服(現代用法:水煎服,阿膠烊沖)

    [功用]溫經散寒,養血祛瘀。

    [主治]沖任虛寒、瘀血阻滯證。

漏下不止,血色暗而有塊,淋漓不暢,或月經超前或延後,

或逾期不止,或一月再行,或經停不至,而見少腹裡急,

腹滿,傍晚發熱,手心煩熱,唇口乾燥,舌質暗紅,脈細而澀。亦治婦人宮冷,久不受孕。

    [方解]本方證因沖任虛寒,瘀血阻滯所致。

沖為血海,任主胞胎,二脈皆起于胞宮,循行於少腹,與經、產關係密切。

沖任虛寒,血凝氣滯,故少腹裡急、腹滿、月經不調、甚或久不受孕;

若瘀血阻滯,血不循經,加之沖任不固,則月經先期、或一月再行,甚或崩中漏下;

若寒凝血瘀,經脈不暢,則致痛經;

瘀血不去,新血不生,不能濡潤,故唇口乾燥;至於傍晚發熱、手心煩熱為陰血耗損,虛熱內生之象。

 

本方證雖屬瘀、寒、虛、熱錯雜,然以沖任虛寒,瘀血阻滯為主,治當溫經散寒,祛瘀養血,兼清虛熱之法。

方中吳茱萸、桂枝溫經散寒,通利血脈,其中吳茱萸功擅散寒止痛,桂枝長於溫通血脈,共為君藥。

 

當歸、川芎活血祛瘀,養血調經;丹皮既助諸藥活血散瘀,又能清血分虛熱,共為臣藥。

阿膠甘平,養血止血,滋陰潤燥;白芍酸苦微寒,養血斂陰,柔肝止痛;

麥冬甘苦微寒,養陰清熱。

 

三藥合用,養血調肝,滋陰潤燥,且清虛熱,並制吳茱萸、桂枝之溫燥。

人參、甘草益氣健脾,以資生化之源,陽生陰長,氣旺血充;

半夏、生薑辛開散結,通降胃氣,以助祛瘀調經;

其中生薑又溫胃氣以助生化,且助吳茱萸、桂枝以溫經散寒,以上均為佐藥。

甘草尚能調和諸藥,兼為使藥。諸藥合用,共奏溫經散寒,養血祛瘀之功。

    本方的配伍特點有二:

一是方中溫清補消並用,但以溫經補養為主;

二是大隊溫補藥與少量寒涼藥配伍,能使全方溫而不燥、剛柔相濟,以成溫養化瘀之劑。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為婦科調經的常用方,主要用於沖任虛寒而有瘀滯的月經不調、痛經、崩漏、不孕等。

臨床應用以月經不調,小腹冷痛,經血夾有瘀塊,時有煩熱,舌質暗紅,脈細澀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若小腹冷痛甚者,去丹皮、麥冬,加艾葉、小茴香,或桂枝易為肉桂,以增強散寒止痛之力;

寒凝而氣滯者,加香附、烏藥以理氣止痛;

漏下不止而血色暗淡者,去丹皮,加炮姜、艾葉以溫經止血;

氣虛甚者,加黃芪、白朮以益氣健脾;傍晚發熱甚者,加銀柴胡、地骨皮以清虛熱。

    3.現代運用  本方常用於功能性子宮出血、慢性盆腔炎、痛經、不孕症等屬沖任虛寒,瘀血阻滯者。

    4.使用注意  月經不調屬實熱或無瘀血內阻者忌用,服藥期間忌食生冷之品。

 

生化湯

《傅青主女科》

 

    [組成]全當歸八錢(24g)    川芎三錢(9g)    桃仁去皮尖,研,十四枚(6g)    乾薑炮黑,五分(2g)  甘草炙,五分(2g)

    [用法]黃酒、童便各半煎服(現代用法:水煎服,或酌加黃酒同煎)

    [功用]養血祛瘀,溫經止痛。

    [主治]血虛寒凝,瘀血阻滯證。產後惡露不行,小腹冷痛。

    [方解]本方證由產後血虛寒凝,瘀血內阻所致。

婦人產後,血虧氣弱,寒邪極易乘虛而入,寒凝血瘀,故惡露不行;

瘀阻胞宮,不通則痛,故小腹冷痛。

 

治宜活血養血,溫經止痛。方中重用全當歸補血活血,化瘀生新,行滯止痛,為君藥。

川芎活血行氣,桃仁活血祛瘀,均為臣藥。

炮薑入血散寒,溫經止痛;黃酒溫通血脈以助藥力,共為佐藥。

炙甘草和中緩急,調和諸藥,用以為使。

 

原方另用童便同煎(現多已不用)者,乃取其益陰化瘀,引敗血下行之意。

全方配伍得當,寓生新於化瘀之內,使瘀血化。

血生,諸症向愈。正如唐宗海所雲:“血瘀可化之,則所以生之,產後多用”(《血證論》),故名“生化”。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為婦女產後常用方,甚至有些地區民間習慣作為產後必服之劑,

雖多屬有益,但應以產後血虛瘀滯偏寒者為宜。臨床應用以產後惡露不行,小腹冷痛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若惡露已行而腹微痛者,可減去破瘀的桃仁;

若瘀滯較甚,腹痛較劇者,可加蒲黃、五靈脂、延胡索、益母草等以祛瘀止痛;

若小腹冷痛甚者,可加肉桂以溫經散寒;若氣滯明顯者,加木香、香附、烏藥等以理氣止痛。

    3.現代運用  本方常用於產後子宮復舊不良、產後宮縮疼痛、胎盤殘留等屬產後血虛寒凝,瘀血內阻者。

    4.使用注意  若產後血熱而有瘀滯者不宜使用;若惡露過多、出血不止,甚則汗出氣短神疲者,當屬禁用。

    [文獻摘要]

    1.原書主治  《傅青主女科》卷上:“此症勿拘古文,妄用蘇木、蓬、棱,以輕人命。

其一應散血方、破血藥,俱禁用。雖山楂性緩,亦能害命,不可擅用,惟生化湯系血塊聖藥也。”

    2.方論選錄  張秉成《成方便讀》卷4

“治產後惡露不行,腹中疼痛等證。夫產後血氣大虛,固當培補,

然有敗血不去,則新血亦無由而生,故見腹中疼痛等證,又不可不以祛瘀為首務也。

方中當歸養血,甘草補中,川芎理血中之氣,桃仁行血中之瘀,炮姜色黑入營,

助歸、草以生新,佐芎、桃而化舊,生化之妙,神乎其神。

用童便者,可以益陰除熱,引敗血下行故道耳。”

    [臨床報導]

王氏對98例孕10-16周要求藥物流產的健康婦女根據藥物流產後B超情況進行分組。

藥物流產後做B超示宮內未見殘留物為對照組,有少量殘留物為治療組,

較多殘留及藥物流產失敗為清官組。

 

對治療組流產後加服生化湯,與對照組、清宮組比較,觀察藥物流產後陰道出血量及時間。

結果:治療組服用生化湯後陰道出血時間與清官組接近,與對照組相比平均縮短約4天左右,

有顯著性差異(P<0.01);出血量也較對照組少,但P>0.05無統計學意義。

 

結論:生化湯在藥物終止孕10-16周妊娠中對縮短流產後陰道出血時間上有一定的作用,值得推廣。

[王瑾蔚,等.生化湯縮短藥物流產後陰道出血的觀察。實用婦產科雜誌  200016(4)213]

 

失笑散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組成]五靈脂酒研,淘去沙土  蒲黃炒香,各二錢(6g)

    [用法]先用釅醋調二錢,熬成膏,入水一盞,煎七分,食前熱服。

(現代用法:共為細末,每服6g,用黃酒或醋沖服,亦可每日取8-12g,用紗布包煎,作湯劑服)

    [功用]活血祛瘀,散結止痛。

    [主治]瘀血停滯證。

心腹刺痛,或產後惡露不行,或月經不調,少腹急痛等。

    [方解]本方所治諸症,均由瘀血內停,脈道阻滯所致。

瘀血內停,脈絡阻滯,血行不暢,不通則痛,故見心腹刺痛、或少腹急痛;

瘀阻胞宮,則月經不調、或產後惡露不行。

 

治宜活血祛瘀止痛。

方中五靈脂苦咸甘溫,入肝經血分,功擅通利血脈,散瘀止痛;

蒲黃甘平,行血消瘀,炒用並能止血,二者相須為用,為化瘀散結止痛的常用組合。

 

調以米醋,或用黃酒沖服,乃取其活血脈、行藥力、化瘀血,

以加強五靈脂、蒲黃活血止痛之功,且制五靈脂氣味之腥臊。

諸藥合用,藥簡力專,共奏祛瘀止痛,推陳出新之功,

使瘀血得去,脈道通暢,則諸症自解。

前人運用本方,患者每于不覺中,諸症悉除,不禁欣然而笑,故名“失笑”。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是治療瘀血所致多種疼痛的基礎方,尤以肝經血瘀者為宜。

臨床應用以心腹刺痛,或婦人月經不調,少腹急痛等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若瘀血甚者,可酌加當歸、赤芍、川芎、桃仁、紅花、丹參等以加強活血祛瘀之力;

若兼見血虛者,可合四物湯同用,以增強養血調經之功;

若疼痛較劇者,可加乳香、沒藥、元胡等以化瘀止痛;

兼氣滯者,可加香附、川楝子,或配合金鈴子散以行氣止痛;

兼寒者,加炮姜、艾葉、小茴香等以溫經散寒。

    3.現代運用  本方常用於痛經、冠心病、高脂血症、宮外孕、慢性胃炎等屬瘀血停滯者。

    4.使用注意  本方孕婦禁用,脾胃虛弱及婦女月經期慎用。

    [文獻摘要]

    1.原書主治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6:“治產後心腹痛欲死,百藥不效,服此頓愈。”

    2.方論選錄  吳謙,等《醫宗金鑒·刪補名醫方論》卷5錄吳于宣:

“凡茲者,由寒凝不消散,氣滯不流行,惡露停留,小腹結痛,迷悶欲絕,

非純用甘溫破血行血之劑,不能攻逐蕩平也。

 

是方用靈脂之甘溫走肝,生用則行血;蒲黃甘平入肝,生用則破血;

佐酒煎以行其力,庶可直抉厥陰之滯,而有推陳致新之功。

甘不傷脾,辛能散瘀,不覺諸症悉除,直可以一笑而置之矣。”

    [臨床報導]

    失笑散對於痛經、閉經、冠心病、宮外孕等屬瘀血停滯證者療效頗佳。

張氏用失笑散膠囊(失笑散經劑型改革而成)從經期前2天開始口服,

每天2次,每次3粒,連服7-10天,經淨停服,3個月經週期為1個療程。

 

結果:本組86例,痊癒26例,顯效30例,有效 21例,無效9例,總有效率為89.5%。

治療前後痛經評分及持續時間的變化,經統計學處理有顯著性差異。

[張麗君,等.失笑膠囊治療原發性痛經86例。北京中醫雜誌  199719 (4)  18]

 

桂枝茯苓丸

《金匱要略》

 

    [組成]桂枝  茯苓  丹皮去心  桃仁去皮尖,熬  芍藥各等分(9g)

    [用法]上三味,末之,煉蜜和丸,如兔屎大,每日食前服一丸(3g)

不知,加至三丸 (現代用法:共為末,煉蜜和丸,每日服3~5g)

    [功用]活血化瘀,緩消癥塊。

    [主治]瘀阻胞宮證。婦人素有瘕塊,妊娠漏下不止,或胎動不安,血色紫黑晦暗,

腹痛拒按,或經閉腹痛,或產後惡露不盡而腹痛拒按者,舌質紫暗或有瘀點,脈沉澀。

    [方解]本方原治婦人素有瘕塊,致妊娠胎動不安或漏下不止之證。

證由瘀阻胞宮所致。瘀血瘕塊,停留于胞宮,沖任失調,胎元不固,則胎動不安;

瘀阻胞宮,阻遏經脈,以致血溢脈外,故見漏下不止、血色紫黑晦暗;

瘀血內阻胞宮,血行不暢,不通則痛,故腹痛拒按等。

 

治宜活血化瘀,緩消瘕塊。

方中桂枝辛甘而溫,溫通血脈,以行瘀滯,為君藥。

桃仁味苦甘平,活血祛瘀,助君藥以化瘀消瘕,用之為臣;

丹皮、芍藥味苦而微寒,既可活血以散瘀,又能涼血以清退瘀久所化之熱,芍藥並能緩急止痛;

茯苓甘淡平,滲濕祛痰,以助消癥之功,健脾益胃,扶助正氣,均為佐藥。

 

丸以白蜜,甘緩而潤,以緩諸藥破泄之力,是以為使。

諸藥合用,共奏活血化瘀,緩消瘕塊之功,使瘀化癥消,諸症皆愈。

    本方配伍特點有二:

一為既用桂枝以溫通血脈,又佐丹皮、芍藥以涼血散瘀,寒溫並用,則無耗傷陰血之弊。

二為漏下之症,採用行血之法,體現通因通用之法,俾瘕塊得消,血行常道,則出血得止。

    《婦人良方》以本方更名為奪命丸,

用治婦人小產,子死腹中而見“胎上搶心,悶絕致死,冷汗自出,氣促喘滿者。”

 

《濟陰綱目》將本方改為湯劑,易名為催生湯,

用於婦人臨產見腹痛、腰痛而胞漿已下時,有催生之功。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為治療瘀血留滯胞宮,妊娠胎動不安,漏下不止的常用方。

臨床應用以少腹有癜塊,血色紫黑晦暗,腹痛拒按為辨證要點。

婦女經行不暢、閉經、痛經,以及產後惡露不盡等屬瘀阻胞宮者,亦可以本方加減治之。

    2.加減變化  若瘀血阻滯較甚,可加丹參、川芎等以活血祛瘀;

若疼痛劇烈者,宜加玄胡、沒藥、乳香等以活血止痛;

出血多者,可加茜草、蒲黃等以活血止血;氣滯者加香附、陳皮等以理氣行滯。

    3.現代運用  本方常用於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症、卵巢囊腫、附件炎、慢性盆腔炎等屬瘀血留滯者。

    4.使用注意  對婦女妊娠而有瘀血癥塊者,只能漸消緩散,不可峻猛攻破。

原方對其用量、用法規定甚嚴,臨床使用切當注意。

    [文獻摘要]

    1.原書主治  《金匱要略·婦人妊娠病脈證並治》:

“婦人宿有癥病,經斷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動在臍上者,為癥痼害。

妊娠六月動者,前三月經水利時,胎也。下血者,後斷三月衃也。

所以下血不止者,其瘕不去故也,當下其瘕,桂枝茯苓丸主之。”

    2.方論選錄  徐彬《金匱要略論注》卷20 

“藥用桂枝茯苓丸者,桂枝、芍藥一陰一陽,茯苓、丹皮一氣一血,調其寒溫,扶其正氣。

桃仁以之破惡血,消瘕癖,而不嫌於傷胎血者,

所謂有病則病當之也,且瘕之初,必因寒,桂枝化氣而消其本寒;

瘕之成,必夾濕熱為窠囊,苓滲濕氣,丹清血熱;芍藥斂肝而扶脾,使能統血,則養正即所以去邪耳。

 

然消瘕方甚多,一舉兩得,莫有若此方之巧矣。每服甚少而頻,更巧。

要之癥不礙胎,其結原微,故以漸磨之。此方去瘕之力不獨桃仁。

瘕者,陰氣也,遇陽則消,故以桂枝扶陽,而桃仁愈有力矣。其餘皆養血之藥也。”

    [臨床報導]

    錢氏將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隨機分為兩組。

治療組23例,用桂枝茯苓丸加血竭粉、淫羊藿,煎湯服,每天1劑,每週服5天,3個月為1療程,

 

結果:服藥1-2療程,顯效9例,有效12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1.3%。

對照組X例,用西藥丹那唑,亦服藥3個月為1療程,

結果:服藥1-2個療程,顯效6例,有效9例,無效7例,總有效率為 68.2%。

X2檢驗,兩組療效有顯著性差異(P<0.05)

1年後隨訪,中藥組復發率僅 17.4%,西藥組復發率為31.8%。

[錢錚.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的臨床研究。遼寧中醫雜誌  200027(4)170]

    [實驗研究]

    家兔靜脈注射或口服本方15小時後,經血液流變學測定:

全血還原比粘度(高切、低切)、全血比粘度(高切、低切)

血漿比粘度及纖維蛋白原濃度均明顯降低,紅細胞電泳時間減少,

但對紅細胞數、白細胞數、血紅蛋白含量及血漿中膽固醇均無明顯影響。

表明本方降低血粘度的作用與血細胞數量或血中膽固醇濃度降低無關,

而與血漿中鏈狀高分子物質,尤其纖維蛋白原濃度降低有關。

[謝家駿,等.桂枝茯苓丸對血液流變學的影響。中成藥研究  1986(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