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學

消風散

《外科正宗》

 

    [組成]當歸   生地   防風   蟬蛻   知母   苦參   胡麻   荊芥   蒼朮   牛蒡子  

石膏各一錢(6g)   甘草   木通各五分(3g)

    [用法]水二盅,煎至八分,食遠服(現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疏風除濕,清熱養血。

    [主治]風疹、濕疹。皮膚瘙癢,疹出色紅,或遍身云片斑點,抓破後滲出津水,苔白或黃,脈浮數。

    [方解]本方所治之風疹、濕疹,

是由風濕或風熱之邪侵襲人體,浸淫血脈,內不得疏泄,外不得透達,

郁於肌膚腠理之間所致,故見皮膚瘙癢不絕、疹出色紅、或抓破後津水流溢等。

 

治宜疏風為主,佐以清熱除濕之法。癢自風而來,止癢必先疏風,

故以荊芥、防風、牛蒡子、蟬蛻之辛散透達,疏風散邪,使風去則癢止,共為君藥。

配伍蒼朮祛風燥濕,苦參清熱燥濕,木通滲利濕熱,是為濕邪而設;

石膏、知母清熱瀉火,是為熱邪而用,以上俱為臣藥。

 

然風熱內郁,易耗傷陰血;濕熱浸淫,易瘀阻血脈,故以當歸、生地、胡麻仁養血活血,

並寓“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之意為佐。

甘草清熱解毒,和中調藥,為佐使。諸藥合用,以祛風為主,配伍祛濕、

清熱、養血之品,祛邪之中,兼顧扶正,使風邪得散、濕熱得清、

血脈調和,則癢止疹消,為治療風疹、濕疹之良方。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是治療風疹、濕疹的常用方。

臨床應用以皮膚瘙癢,疹出色紅,脈浮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若風熱偏盛而見身熱、口渴者,宜重用石膏,

加銀花、連翹以疏風清熱解毒;濕熱偏盛而兼胸脘痞滿,舌苔黃膩者,

加地膚子、車前子以清熱利濕;血分熱重,皮疹紅赤,煩熱,

舌紅或絳者,宜重用生地,或加赤芍、紫草以清熱涼血。

    3.現代運用  本方常用於急性蕁麻疹、濕疹、過敏性皮炎、

稻田性皮炎、藥物性皮炎、神經性皮炎等屬於風熱或風濕所致者。

    4.使用注意  若風疹屬虛寒者,則不宜用。服藥期間,應忌食辛辣、魚腥、煙酒、濃茶等,以免影響療效。

    [文獻摘要]

    原書主治  《外科正宗》卷4

“治風濕浸淫血脈,致生疥瘡,瘙癢不絕,及大人小兒風熱癮疹,遍身云片斑點,乍有乍無並效。”

    [臨床報導]

    鄧氏治療蕁麻疹患者54例,分中藥組和西藥組進行觀察。

中藥組30例,運用本方每日 1劑,水煎服;藥渣加水煮沸先熏後洗,每日1次。

西藥組24例,用葡萄糖酸鈣、維生素C靜注,並加口服撲爾敏。

均治療2個月後判定療效。

治療結果:治癒(風團消退,臨床體征消失,不再復發),中藥組25例,西藥組13例;

好轉(風團消退30%,或消退後復發間隔延長,瘙癢等症狀減輕)

中藥組4例,西藥組9例;無效(風團和瘙癢無明顯改善,或消退不足30)

中藥組1例,西藥組2例。

總有效率,中藥組為96.6%,西藥組為91.6%。中藥組治癒率明顯高於西藥組(P<0.05)

中藥組復發率明顯低於西藥組(P<001)。認為本方治療蕁麻疹具有治癒率高,復發率低,

副作用輕微,用藥安全等優勢。

[鄧金古.消風散加減治療慢性蕁麻疹療效觀察。現代中西醫結合雜誌  20009(21)2105]

    [實驗研究]

    實驗研究證實,本方具有明顯的止癢和抗實驗性蕁麻疹作用。

對磷酸組織胺所致的豚鼠皮膚瘙癢,

DMSO引起的豚鼠耳腫脹抑制作用及小鼠同種被動皮膚過敏反應等實驗結果顯示,

本方原方及4種不同方式的配伍組合,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作用強度依次為:疏風+祛濕藥組、疏風藥組、消風散原方組和疏風+養血藥組,而祛濕+養血藥組作用最弱。

[肖洪彬,等.消風散主要藥效學及拆方研究。中國實驗方劑學雜誌  19995(4)21]

 

第二節  平熄內風

 

羚角鉤藤湯

《通俗傷寒論》

 

    [組成]羚角片錢半(4.5g),先煎  霜桑葉二錢(6g)  京川貝四錢(12g),去心  鮮生地五錢(15g)   

 雙鉤藤三錢(9g),後入  滁菊花三錢(9g)    茯神木三錢(9g)    生白芍三錢(9g)    生甘草八分 (2.4g)   

 淡竹茹五錢(15g),鮮刮,與羚角先煎代水

    [用法]水煎服。

    [功用]涼肝熄風,增液舒筋。

    [主治]熱盛動風證。

高熱不退,煩悶躁擾,手足抽搐,發為痙厥,甚則神昏,舌絳而幹,或舌焦起刺,脈弦而數;

以及肝熱風陽上逆,頭暈脹痛,耳鳴心悸,面紅如醉,或手足躁擾,甚則瘈疚,舌紅,脈弦數。

    [方解]本方證為溫熱病邪傳入厥陰,肝經熱盛,熱極動風所致。

肝經熱盛,故高熱不退;熱擾心神,則煩悶躁擾,甚則神昏;

熱極動風,且風火相煽,灼傷津液,筋脈失養,以致手足抽搐,發為痙厥。

 

肝熱風陽上逆所致的頭暈脹痛、手足躁擾等,機理亦同。

治宜清熱涼肝熄風為主,佐以養陰增液舒筋為法。

 

方中羚羊角鹹寒,入肝經,善於涼肝熄風;鉤藤甘寒,入肝經,清熱平肝,熄風解痙。

二藥合用,相得益彰,清熱涼肝,熄風止痙之功益著,共為君藥。

 

配伍桑葉、菊花清熱平肝,以加強涼肝熄風之效,用為臣藥。

風火相煽,最易耗陰劫液,故用鮮地黃涼血滋陰,白芍養陰泄熱,柔肝舒筋,

二藥與甘草相伍,酸甘化陰,養陰增液,舒筋緩急,以加強熄風解痙之力;

邪熱每多煉液為痰,故又以川貝母、鮮竹茹以清熱化痰;

熱擾心神,以茯神木平肝寧心安神,以上俱為佐藥。

 

甘草兼調和諸藥,為使。綜觀全方,以涼肝熄風為主,

配伍滋陰、化痰、安神之品,標本兼治,為涼肝熄風法的代表方。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是治療肝經熱盛動風的常用方。

床應用以高熱煩躁,手足抽搐,舌絳而幹,脈弦數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若邪熱內閉,神昏譫語者,宜配合紫雪或安宮牛黃丸以清熱開竅;

抽搐甚者,可配合止痙散以加強熄風止痙之效;便秘者,加大黃、芒硝通腑瀉熱。

本方清熱涼血解毒之力不足,運用時可酌加水牛角、丹皮等。

    3.現代運用  本方常用於流腦、乙腦以及妊娠子癇、高血壓所致的頭痛、眩暈、

抽搐等屬肝經熱盛,熱極動風,或陽亢風動者。

    4.使用注意  若溫病後期,熱勢已衰,陰液大虧,虛風內動者,不宜應用。

 

鎮肝熄風湯

《醫學衷中參西錄》

 

    [組成]懷牛膝一兩(30g)  生赭石一兩(30g),軋細  生龍骨五錢(15g),搗碎  生牡蠣五錢 (15g)

搗碎  生龜板五錢(15g),搗碎  生杭芍五錢(15g)  玄參五錢(15g)    天冬五錢(15g)   

川楝子二錢(6g),搗碎  生麥芽二錢(6g)    茵陳二錢(6g)    甘草錢半(4.5g)

    [用法]水煎服。

    [功用]鎮肝熄風,滋陰潛陽。

    [主治]類中風。

頭目眩暈,目脹耳鳴,腦部熱痛,面色如醉,心中煩熱,

或時常噫氣,或肢體漸覺不利,口眼漸形喁斜;

甚或眩暈顛僕,昏不知人,移時始醒,或醒後不能複元,脈弦長有力。

    [方解]本方所治之類中風,張氏稱之為內中風。其病機為肝腎陰虛,肝陽化風所致。

 

肝為風木之臟,體陰而用陽,肝腎陰虛,肝陽偏亢,陽亢化風,風陽上擾,

故見頭目眩暈、目脹耳鳴、腦部熱痛、面紅如醉;

腎水不能上濟心火,心肝火盛,則心中煩熱;

肝陽偏亢,氣血隨之逆亂,遂致卒中。

 

輕則風中經絡,肢體漸覺不利,口眼漸形喁斜;

重則風中臟腑,眩暈顛僕,不知人事等,

即《素問·調經論》所謂“血之與氣,並走於上,則為大厥,厥則暴死。氣複反則生,不反則死。”

 

本證以肝腎陰虛為本,肝陽上亢,氣血逆亂為標,但以標實為主。

治以鎮肝熄風為主,佐以滋養肝腎。

方中懷牛膝歸肝腎經,入血分,性善下行,故重用以引血下行,並有補益肝腎之效為君。

 

代赭石之質重沉降,鎮肝降逆,合牛膝以引氣血下行,急治其標;

龍骨、牡蠣、龜板、白芍益陰潛陽,鎮肝熄風,共為臣藥。

 

玄參、天冬下走腎經,滋陰清熱,合龜板、白芍滋水以涵木,滋陰以柔肝;

肝為剛臟,性喜條達而惡抑鬱,過用重鎮之晶,勢必影響其條達之性,

又以茵陳、川楝子、生麥芽清泄肝熱,疏肝理氣,以遂其性,以上俱為佐藥。

 

甘草調和諸藥,合生麥芽能和胃安中,以防金石、介類藥物礙胃為使。

全方重用潛鎮諸藥,配伍滋陰、疏肝之品,共成標本兼治,而以治標為主的良方。

    方中茵陳,張錫純謂“茵陳為青蒿之嫩者”。

為此,後世醫家有的改用青蒿,有的仍用茵陳。

從該書“茵陳解”及有關醫案分析,當以茵陳為是。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是治療類中風之常用方。

無論是中風之前,還是中風之時,抑或中風之後,皆可運用。

臨床應用以頭目眩暈,腦部熱痛,面色如醉,脈弦長有力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心中煩熱甚者,加石膏、梔子以清熱除煩;

痰多者,加膽南星、竹瀝水以清熱化痰;

尺脈重按虛者,加熟地黃、山茱萸以補肝腎;

中風後遺有半身不遂、口眼喁斜等不能複元者,

可加桃仁、紅花、丹參、地龍等活血通絡。

    3.現代運用  本方常用於高血壓、腦血栓形成、腦溢血、

血管神經性頭痛等屬於肝腎陰虛,肝風內動者。

    4.使用注意  若屬氣虛血瘀之風,則不宜使用本方。

 

天麻鉤藤飲

《中醫內科雜病證治新義》

 

    [組成]天麻(90g  鉤藤(12g   生決明(18g  山梔   黃芩(各9g  川牛膝(12g

   杜仲  益母草  桑寄生  夜交藤  朱茯神(9g)

    [用法]水煎,分23次服。

    [功用]平肝熄風,清熱活血,補益肝腎。

    [主治]肝陽偏亢,肝風上擾證。

頭痛,眩暈,失眠多夢,或口苦面紅,舌紅苔黃,脈弦或數。

    [方解]本方證由肝腎不足,肝陽偏亢,生風化熱所致。

肝陽偏亢,風陽上擾,故頭痛、眩暈;肝陽有餘,化熱擾心,故心神不安、失眠多夢等。

證屬本虛標實,而以標實為主,治以平肝熄風為主,佐以清熱安神、補益肝腎之法。

 

方中天麻、鉤藤平肝熄風,為君藥。

石決明鹹寒質重,功能平肝潛陽,並能除熱明目,與君藥合用,加強平肝熄風之力;

川牛膝引血下行,並能活血利水,共為臣藥。

 

杜仲、寄生補益肝腎以治本;梔子、黃芩清肝降火,以折其亢陽;

益母草合川牛膝活血利水,有利於平降肝陽;

夜交藤、朱茯神寧心安神,均為佐藥。

諸藥合用,共成平肝熄風,清熱活血,補益肝腎之劑。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是治療肝陽偏亢,肝風上擾的常用方。

臨床應用以頭痛,眩暈,失眠,舌紅苔黃,脈弦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眩暈頭痛劇者,可酌加羚羊角、龍骨、牡蠣等,以增強平肝潛陽熄風之力;

若肝火盛,口苦面赤,心煩易怒,加龍膽草、夏枯草,以加強清肝瀉火之功;

脈弦而細者,宜加生地、枸杞子、何首烏以滋補肝腎。

    3.現代運用  本方常用於高血壓病、急性腦血管病、內耳性眩暈等屬於肝陽上亢,肝風上擾者。

    [文獻摘要]

    1.原書主治  《中醫內科雜病證治新義》:“治高血壓頭痛、眩暈、失眠。”

    2.方論選錄  胡光慈《中醫內科雜病證治新義》:

  “本方為平肝降逆之劑。以天麻、鉤藤、生決明平肝祛風降逆為主,

輔以清降之山梔、黃芩,活血之牛膝,滋補肝腎之桑寄生、杜仲等,滋腎平肝之逆;

並輔以夜交藤、朱茯神以鎮靜安神,緩其失眠,

故為用於肝厥頭痛、眩暈、失眠之良劑。

若以高血壓而論,本方所用之黃芩、杜仲、益母草、桑寄生等,

均經研究有降低血壓之作用,故有鎮靜安神,降壓緩痛之功。”

    [臨床報導]

    伍氏以天麻鉤藤飲為主方治療高血壓性腦出血以例,

每日1劑,水煎服,並配合西藥常規治療,2周為1療程,治療4周。

結果:基本痊癒9例,顯著進步29例,有效21例,無效2例,死亡3例。

[伍大華,等.天麻鉤藤飲為主治療高壓性腦出血64例總結。湖南中醫雜誌  200016(6)10]

 

大定風珠

《溫病條辨》

 

    [組成]生白芍六錢(18g)    阿膠三錢(9g)    生龜板四錢(12g)    幹地黃六錢(18g)     麻仁二錢(6g)   

五味子二錢(6g)    生牡蠣四錢(12g)    麥冬連心,六錢(18g)    炙甘草四錢(12g)   

雞子黃生,二枚(2)  鱉甲生,四錢(12g)

    [用法]水八杯,煮取三杯,去滓,再入雞子黃,攪令相得,分三次服(現代用法:

水煎,去渣,入阿膠烊化,再入雞子黃,攪勻,分三次溫服)

    [功用]滋陰熄風。

    [主治]陰虛風動證。

手足瘈疭,形消神倦,舌絳少苔,脈氣虛弱,時時欲脫者。

    [方解]本方證乃溫病後期,邪熱久羈,灼傷真陰;或因誤汗、妄攻,重傷陰液所致。

肝為風木之臟,陰液大虧,水不涵木,虛風內動,故手足瘈疭;

真陰欲竭,故見形瘦神倦,舌絳少苔,脈氣虛弱,有時時欲脫之勢。

 

此時邪熱已去八九,真陰僅存一二。

治當滋陰養液,以填補欲竭之真陰,平熄內動之虛��。

方中雞子黃、阿膠為血肉有情之品,滋陰養液以熄虛風,共為君藥。

 

又重用生白芍、幹地黃、麥冬壯水涵木,滋陰柔肝,為臣藥。

陰虛則陽浮,故以龜板、鱉甲、牡蠣介類潛鎮之品,以滋陰潛陽,重鎮熄風;麻仁養陰潤燥;

五味子酸收,與滋陰藥相伍,而能收斂真陰;

與生白芍、甘草相配,又具酸甘化陰之功。

 

以上諸藥,協助君、臣藥加強滋陰熄風之效,均為佐藥。

炙甘草調和諸藥,為使藥。本方配伍,以大隊滋陰養液藥為主,

配以介類潛陽之品,寓熄風于滋養之中,使真陰得複,浮陽得潛,則虛風自熄。

    本方由加減複脈湯(炙甘草、幹地黃、生白芍、阿膠、麥冬、麻仁)加味變化而成。

由於溫病時久,邪熱灼傷真陰,虛風內動,

故加雞子黃、五味子、龜板、鱉甲、牡蠣等滋陰潛陽之品,

從而由滋陰潤燥之方衍化而成滋陰熄風之劑。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是治療溫病後期,真陰大虧,虛風內動之常用方。

臨床應用以神倦瘈瘋,舌絳苔少,脈虛弱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若兼氣虛喘急,加人參補氣定喘;

氣虛自汗,加人參、龍骨、小麥補氣斂汗;

氣虛心悸,加人參、小麥、茯神補氣寧神定悸;

若低熱不退,加地骨皮、白薇以退虛熱。

    3.現代運用  本方常用於乙腦後遺症、眩暈、放療後舌萎縮、

甲亢、甲亢朮後手足搐搦症、神經性震顫等屬於陰虛風動者。

    4.使用注意  若陰液雖虧而邪熱尤盛者,則非本方所宜,正如吳鞠通在《溫病條辨》

(3下焦篇)所說:“壯火尚盛者,不得用定風珠、複脈。”

 

第十四章 治燥劑

 

 

第一節  輕宣外燥

 

杏蘇散

《溫病條辨》

 

    [組成]蘇葉(9g)    半夏(9g)    茯苓(9g)    前胡(9g)    苦桔梗(6g)    枳殼(6g)    甘草(3g)

    大棗(3)    杏仁(9g)    橘皮(6g)    (原書未著用量)

    [用法]水煎溫服。

    [功用]輕宣涼燥,理肺化痰。

    [主治]外感涼燥證。惡寒無汗,頭微痛,咳嗽痰稀,鼻塞咽幹,苔白脈弦。

    [方解]本方證為涼燥外襲,肺失宣降,痰濕內阻所致。

涼燥傷及皮毛,故惡寒無汗、頭微痛。所謂頭微痛者,不似傷寒之痛甚也。

 

涼燥傷肺,肺失宣降,津液不布,聚而為痰,則咳嗽痰稀;

涼燥束肺,肺系不利而致鼻塞咽幹;苔白脈弦為涼燥兼痰濕佐證。

 

遵《素問·至真要大論》“燥淫於內,治以苦溫,佐以甘辛”之旨,治當輕宣涼燥為主,輔以理肺化痰。

方中蘇葉辛溫不燥,發表散邪,宣發肺氣,使涼燥之邪從外而散;

杏仁苦溫而潤,降利肺氣,潤燥止咳,二者共為君藥。

 

前胡疏風散邪,降氣化痰,既協蘇葉輕宣達表,

又助杏仁降氣化痰;桔梗、枳殼一升一降,助杏仁、蘇葉理肺化痰,共為臣藥。

半夏、橘皮燥濕化痰,理氣行滯;茯苓滲濕健脾以杜生痰之源;

生薑、大棗調和營衛以利解表,滋脾行津以潤乾燥,是為佐藥。

 

甘草調和諸藥,合桔梗宣肺利咽,功兼佐使。

本方乃苦溫甘辛之法,發表宣化,表裡同治之方,外可輕宣發表而解涼燥,

內可理肺化痰而止咳嗽,表解痰消,肺氣調和,諸症自除。

    本方雖為治療外感涼燥而設,但因涼燥乃秋令“小寒”為患,

與外感風寒是同一屬性的病邪,故臨床也常用本方治療外感風寒咳嗽。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為治療輕宣涼燥的代表方,亦是治療風寒咳嗽的常用方。

臨床應用以惡寒無汗,咳嗽痰稀,咽幹,苔白,脈弦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若無汗,脈弦甚或緊,加羌活以解表發汗;

汗後咳不止,去蘇葉、羌活,加蘇梗以降肺氣;

兼泄瀉腹滿者,加蒼朮、厚樸以化濕除滿;

頭痛兼眉棱骨痛者,加白芷以祛風止痛;熱甚者,加黃芩以清解肺熱。

    3.現代運用  本方常用於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氣管炎、

肺氣腫等證屬外感涼燥(或外感風寒輕證),肺失宣降,痰濕內阻者。

    [文獻摘要]

    1.原書主治  《溫病條辨》卷1

“燥傷本臟,頭微痛,惡寒,咳嗽稀痰,鼻塞,嗌塞,脈弦,無汗,杏蘇散主之。”

    2.方論選錄  吳瑭《溫病條辨》卷1

“燥傷皮毛,故頭微痛惡寒也,微痛者,不似傷寒之痛甚也。

陽明之脈,上行頭角,故頭亦痛也。

 

咳嗽稀痰者,肺惡寒,古人謂燥為小寒也;肺為燥氣所搏,不能通調水道,故寒飲停而咳也。

鼻塞者,鼻為肺竅;嗌塞者,嗌為肺系也。

脈弦者,寒兼飲也。無汗者,涼搏皮毛也。

按杏蘇散,減小青龍湯一等。

……若傷涼燥之咳,治以苦溫,佐以甘辛,正為合拍。

 

若受重寒夾飲之咳,則有青龍;

若傷春風,與燥已化火無痰之證,則仍從桑菊飲、桑杏湯例。……此苦溫甘辛法也。

 

外感燥涼,故以蘇葉、前胡辛溫之輕者達表;

無汗脈緊,故加羌活辛溫之重者,微發其汗。

 

甘、桔從上開,枳、杏、前、苓從下降,則嗌塞鼻塞宣通而咳可止。

橘、半、茯苓,逐飲而補肺胃之陽。

 

以白芷易原方之白朮者,白朮中焦脾藥也,白芷肺胃本經之藥也,且能溫肌肉而達皮毛。

姜、棗為調和營衛之用。

若表涼退而裡邪未除,咳不止者,則去走表之蘇葉,加降裡之蘇梗。

泄瀉腹滿,金氣太實之裡證也,故去黃芩之苦寒,加朮、朴之苦辛溫也。”

    [臨床報導]

    謝氏用本方加減治療風寒咳嗽87例,收到滿意的療效。

將杏蘇散中的前胡易為白前,並加荊芥、紫菀、款冬花。

每日1劑,水煎分2次溫服。結果:痊癒73例,好轉12例,無效2例。

服藥最少1劑,最多5劑,大多數2-3劑。

[謝維朝.杏蘇散加減治療風寒咳嗽87例。廣西中醫藥  19858(6)37]

 

桑杏湯

《溫病條辨》

 

    [組成]桑葉一錢(3g)    杏仁一錢五分(4.5g)    沙參二錢(6g)    象貝一錢(3g)   

 香豉一錢 (3g)  梔皮一錢(3g)    梨皮一錢(3g)

    [用法]水二杯,煮取一杯,頓服之,重者再作服(現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清宣溫燥,潤肺止咳。

    [主治]外感溫燥證。

身熱不甚,口渴,咽幹鼻燥,乾咳無痰或痰少而粘,

舌紅,苔薄白而幹,脈浮數而右脈大者。

    [方解]本方證系溫燥外襲,肺津受灼之輕證。

因秋感溫燥之氣,傷于肺衛,其病輕淺,故身熱不甚;

燥氣傷肺,耗津灼液,肺失清肅,故口渴、咽幹鼻燥、乾咳無痰,或痰少而粘。

 

本方證雖似於風熱表證,但因溫燥為患,肺津已傷,治當外以清宣燥熱,內以潤肺止咳。方中桑葉清宣燥熱,透邪外出;杏仁宣利肺氣,潤燥止咳,共為君藥。豆豉辛涼透散,助桑葉輕宣透熱;貝母清化熱痰,助杏仁止咳化痰;

沙參養陰生津,潤肺止咳,共為臣藥。

 

梔子皮質輕而入上焦,清泄肺熱;梨皮清熱潤燥,止咳化痰,均為佐藥。

本方乃辛涼甘潤之法,輕宣涼潤之方,使燥熱除而肺津複,則諸症自愈。

    因本方證邪氣輕淺,故諸藥用量較輕,且煎煮時間也不宜過長,

正如原書方後注云:“輕藥不得重用,重用必過病所。”

    本方與杏蘇散均可輕宣外燥,用治外燥咳嗽。

杏蘇散所治系外感涼燥證,涼燥束肺,肺失宣降,津液不布,痰濕內阻,

故以杏仁與蘇葉為君,配以宣肺化痰之品,所謂苦溫甘辛法,

意在輕宣涼燥,理肺化痰,可使涼燥解而津液布。

 

桑杏湯所治系外感溫燥證,溫燥外襲,肺津受灼,

故以杏仁與桑葉為君,配伍清熱潤燥,止咳生津之品,

所謂辛涼甘潤法,意在輕宣溫燥,涼潤肺金,可使燥熱清而津液複,諸症自除。

    桑杏湯與桑菊飲均用桑葉、杏仁,皆可治療外感咳嗽、

受邪輕淺、身熱不甚、口渴、脈浮數等症。

 

但兩方同中有異,桑菊飲方中配伍薄荷、菊花、連翹、桔梗、甘草、蘆根,側重於疏散風熱,

為辛涼解表法,治療風溫初起,津傷不甚,僅見口微渴,多伴見惡風、頭痛等風熱表證;

本方雖亦配伍辛涼解表的豆豉和清泄肺熱的梔子皮,

但更用養陰潤肺生津的沙參、梨皮,以及潤肺止咳化痰的貝母,為辛涼甘潤之法,

主治外感溫燥,津傷程度相對較甚,口渴明顯,多伴見咽幹鼻燥等症者。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為治療溫燥傷肺輕證的常用方。

臨床應用以身熱不甚,乾咳無痰或痰少而粘,右脈數大為辨證要點。

    2.現代運用  本方常用於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氣管炎、

支氣管擴張咯血、百日咳等證屬外感溫燥,邪犯肺衛者。

    [文獻摘要]

    1.原書主治  《溫病條辨》卷1

“秋感燥氣,右脈數大,傷手太陰氣分者,桑杏湯主之。”

    2.方論選錄  張秉成《成方便讀》卷3

“此因燥邪傷上,肺之津液素虧,故見右脈數大之象,而辛苦溫散之法,似又不可用矣。

止宜輕揚解外,涼潤清金耳。

 

桑乃箕星之精,箕好風,故善搜風,其葉輕揚,其紋象絡,其味辛苦而平,

故能輕解上焦脈絡之邪。杏仁苦辛溫潤,外解風寒,內降肺氣。

但微寒驟束,胸中必為不舒,或痰或滯,壅于上焦,久而化熱,

 

故以香豉散肌表之客邪,宣胸中之陳腐。

象貝化痰;梔皮清熱。沙參、梨皮養陰降火,兩者兼之,

使邪去而津液不傷,乃為合法耳。”

    [臨床報導]

    薛氏用桑杏湯治療百日咳72例,有69例服藥1劑後痙咳的次數和時間均有不同程度的減少,

其中24例服藥3劑,33例服藥510劑,痙咳完全停止,精神、食欲漸複正常。

[薛景勳.桑杏湯治療百日咳。新中醫  1979(3)43]

 

清燥救肺湯

《醫門法律》

 

    [組成]桑葉經霜者,去枝、梗,淨葉三錢(9g)    石膏煆,二錢五分(8g)    甘草一錢(3g)   

人參七分(2g)    胡麻仁炒,研,一錢(3g)    真阿膠八分(3g)    麥門冬去心一錢二分(4g)   

杏仁泡,去皮尖,炒黃,七分(2g)    枇杷葉一片,刷去毛,蜜塗,炙黃(3g)

    [用法]水一碗,煎六分,頻頻二三次,滾熱服(現代用法:水煎,頻頻熱服)

    [功用]清燥潤肺,養陰益氣。

    [主治]溫燥傷肺,氣陰兩傷證。

身熱頭痛,乾咳無痰,氣逆而喘,咽喉乾燥,鼻燥,心煩口渴,

胸滿脅痛,舌幹少苔,脈虛大而數。

    [方解]本方所治乃溫燥傷肺之重證。

秋令氣候乾燥,燥熱傷肺,故頭痛身熱;

肺為熱灼,氣陰兩傷,失其清肅潤降之常,故乾咳無痰、氣逆而喘、口渴鼻燥; 

《素問·至真要大論》說:“諸氣膹鬱,皆屬於肺”,肺氣不降,故胸膈滿悶,甚則脅痛。

 

舌幹少苔,脈虛大而數均為溫燥傷肺佐證。

治當清宣潤肺與養陰益氣兼顧,忌用辛香、苦寒之品,以免更加傷陰耗氣。

方中重用桑葉質輕性寒,輕宣肺燥,透邪外出,為君藥。

溫燥犯肺,溫者屬熱宜清,燥勝則幹宜潤,故臣以石膏辛甘而寒,清泄肺熱;

 

麥冬甘寒,養陰潤肺。

石膏雖沉寒,但用量輕於桑葉,則不礙君藥之輕宣;

麥冬雖滋潤,但用量不及桑葉之半,自不妨君藥之外散。

君臣相伍,宣中有清,清中有潤,是為清宣潤肺的常用組合。

 

《難經·十四難》云:“損其肺者,益其氣”,而土為金之母,故用人參益氣生津,合甘草以培土生金;

胡麻仁、阿膠助麥冬養陰潤肺,肺得滋潤,則治節有權;

《素問·藏氣法時論》曰:“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泄之”,

故用少量杏仁、枇杷葉苦降肺氣,以上均為佐藥。

甘草兼能調和諸藥,是為使藥。全方宣、清、潤、降四法並用,氣陰雙補,

且宣散不耗氣,清熱不傷中,滋潤不膩膈,是為本方配伍特點。

    原方中石膏煆用,頗具深意。

《本草綱目》謂:“石膏,古法惟打碎如豆大,絹包入湯煮之,近人因其寒,火煆用過,或糖拌炒過,則不妨脾胃。”

喻昌創制本方自稱“大約以胃氣為主,胃土為肺金之母也……

蓋肺金自至於燥,所存陰氣,不過一線耳……傷其胃,其人尚有生理乎。”

 

石膏大寒質重,主歸肺胃經,喻氏將其煆用,且用量極輕,是取其清肺熱而不傷胃氣之意。

同書所載竹葉黃連湯方下,亦注明石膏用煆,可見喻氏組方用藥之精細,足資啟發。

    本方與桑杏湯同治溫燥傷肺,但邪氣有深淺,病證有輕重。

桑杏湯證屬溫燥邪傷肺衛,肺津受灼之輕證,症見身熱、咳嗽不甚、

右脈數大者,治以輕宣清透合以涼潤為法;

 

清燥救肺湯證為燥熱傷肺,衛氣同病而氣陰兩傷之重證,

症見身熱較高、咳嗽較頻,甚則氣逆而喘、胸膈滿悶、脈虛大而數者,

治以清宣潤肺與養陰益氣並進。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為治療溫燥傷肺重證的常用方。

臨床應用以身熱,乾咳無痰,氣逆而喘,舌紅少苔,脈虛大而數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若痰多,加川貝、瓜蔞以潤燥化痰;

熱甚者,加羚羊角、水牛角以清熱涼血。

    3.現代運用  本方常用於肺炎、支氣管哮喘、急慢性支氣管炎、

支氣管擴張、肺癌等屬燥熱犯肺,氣陰兩傷者。

    [文獻摘要]

    1.原書主治  《醫門法律》卷4:“治諸氣膹郁,諸痿喘嘔。”

    2.方論選錄  羅美《古今名醫方論》卷1錄柯琴:

“古方用香燥之品以治氣鬱,不獲奏效者,以火就燥也。

惟繆仲淳知之,故用甘涼滋潤之品,以清金保肺立法。

 

喻氏宗其旨,集諸潤劑而制清燥救肺湯,用意深,取藥當,無遺蘊矣。

石膏、麥冬秉西方之色,多液而甘寒,培肺金主氣之源,而氣不可鬱。

土為金母,子病則母虛,用甘草調補中宮生氣之源,而金有所持。

 

金燥則水無以食氣而相生,母令子虛矣,

取阿膠、胡麻黑色通腎者,滋其陰以上通生水之源,而金始不孤。

 

西方虛,則東方實矣,木實金平之,二葉秉東方之色,通於肝,

枇杷葉外應毫毛,固肝家之肺藥,而經霜之桑葉,非肺家之肝藥乎?

損其肺者,益其氣,人參之甘以補氣。

 

氣有餘便是火,故佐杏仁之苦以降氣,氣降火亦降,而治節有權,氣行則不郁,諸痿喘嘔自除矣。

要知諸氣膹鬱,則肺氣必大虛,若泥於肺熱傷肺之說,而不用人參,

必鬱不開而火愈熾,皮聚毛落,喘而不休,

此名之救肺,涼而能補之謂也。

若謂實火可瀉,而久服芩、連,反從火化,亡可立待耳。愚所以服膺此方而深贊之。”

    [臨床報導]

    謝氏用清燥救肺東加減治療慢性喉痹73(慢性咽炎49例,慢性扁桃體炎24)

基本方:冬桑葉、枇杷葉、沙參、麥冬、麻仁各15g,石膏20g,阿膠、杏仁、蟬衣、

僵蠶、紫菀、百部、前胡各12g,桔梗6g,甘草5g21劑,13次。

 

結果:痊癒(症狀完全消失,咽部或扁桃腺充血消失,淋巴濾泡消失或縮小)59例,

好轉(咽部或扁桃腺充血消失,但偶有咽部不適,輕微咳嗽)12例,

無效(服藥2周後症狀與體征仍無明顯改善)2例。

有效率9726%。痊癒病例最短7天,最長21天,平均1269天。

[謝如,等.清燥救肺湯治療慢性喉痹73例。實用中西醫結合雜誌  19925(9)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