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學

 

第二節  滋陰潤燥

 

增液湯

《溫病條辨》

 

    [組成]玄參一兩(30g)  麥冬連心,八錢(24g)  細生地八錢(24g)

    [用法]水八杯,煮取三杯,口幹則與飲令盡;不便,再作服(現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增液潤燥。

    [主治]陽明溫病,津虧便秘證。

大便秘結,口渴,舌幹紅,脈細數或沉而無力。

    [方解]陽明溫病不大便,不外熱結、液幹兩端。

若陽邪熾盛之熱結實證,則用承氣湯急下存陰;若熱病陰虧液涸,

《溫病條辨》所謂“水不足以行舟,而結糞不下者”,當增水行舟。

 

本方所治大便秘結為熱病耗損津液,陰虧液涸,不能濡潤大腸,“無水舟停’’所致。

津液虧乏,不能上承,則口渴;舌幹紅,脈細數為陰虛內熱之象;

脈沉而無力者,主裡主虛之候。治宜增液潤燥。

 

方中重用玄參,苦鹹而涼,滋陰潤燥,壯水制火,啟腎水以滋腸燥,為君藥。

生地甘苦而寒,清熱養陰,壯水生津,以增玄參滋陰潤燥之力;

又肺與大腸相表裡,故用甘寒之麥冬,滋養肺胃陰津以潤腸燥,共為臣藥。

 

三藥合用,養陰增液,以補藥之體為瀉藥之用,使腸燥得潤、大便得下,故名之曰“增液湯”。

本方咸寒苦甘同用,旨在增水行舟,非屬攻下,欲使其通便,必須重用。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為治療津虧腸燥所致大便秘結之常用方,

又是治療多種內傷陰虛液虧病證的基礎方。

臨床應用以便秘,口渴,舌幹紅,脈細數或沉而無力為辨證要點。

    2.現代運用  本方常用於溫熱病津虧腸燥便秘,以及習慣性便秘、慢性咽喉炎、

復發性口腔潰瘍、糖尿病、皮膚乾燥綜合征、肛裂、慢性牙周炎等證屬陰津不足者。

 

麥門冬湯

《金匱要略》

 

    [組成]麥門冬七升(42g)    半夏一升(6g)    人參三兩(9g)    甘草二兩(3g)    粳米三合(3g)    大棗十二枚(4)

    [用法]上六味,以水一鬥二升,煮取六升,溫服一升,日三夜一服(現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清養肺胃,降逆下氣。

    [主治]

    1.虛熱肺痿。咳嗽氣喘,咽喉不利,咯痰不爽,或咳唾涎沫,口乾咽燥,手足心熱舌紅少苔,脈虛數。

    2.胃陰不足證。嘔吐,納少,呃逆,口渴咽幹,舌紅少苔,脈虛數。

    [方解]本方所治虛熱肺痿乃肺胃陰虛,氣火上逆所致。

病雖在肺,其源在胃,蓋土為金母,胃主津液,胃津不足,則肺之陰津亦虧,終成肺胃陰虛之證。

肺虛而肅降失職,則咳逆上氣;

肺傷而不布津,加之虛火灼津,則脾津不能上歸於肺而聚生濁唾涎沫,

隨肺氣上逆而咳出,且咳唾涎沫愈甚,則肺津損傷愈重,日久不止,終致肺痿。

 

咽喉為肺胃之門戶,肺胃陰傷,津不上承,則口乾咽燥;

虛熱內盛,故手足心熱。胃陰不足,失和氣逆則嘔吐;

舌紅少苔、脈虛數為陰虛內熱之佐證。

 

治宜清養肺胃,降逆下氣。方中重用麥冬為君,甘寒清潤,既養肺胃之陰,又清肺胃虛熱。

人參益氣生津為臣。佐以甘草、粳米、大棗益氣養胃,合人參益胃生津,胃津充足,

自能上歸於肺,此正“培土生金”之法。

 

肺胃陰虛,虛火上炎,不僅氣機逆上,而且進一步灼津為涎,

故又佐以半夏降逆下氣,化其痰涎,雖屬溫燥之品,但用量很輕,與大劑麥門冬配伍,

則其燥性減而降逆之用存,且能開胃行津以潤肺,又使麥門冬滋而不膩,相反相成。

甘草並能潤肺利咽,調和���藥,兼作使藥。

    本方配伍特點有二:一是體現“培土生金”法;

二是于大量甘潤劑中少佐辛燥之品,主從有序,潤燥得宜,滋而不膩,燥不傷津。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為治療肺胃陰虛,氣機上逆所致咳嗽或嘔吐之常用方。

臨床應用以咳唾涎沫,短氣喘促,或口幹嘔逆,舌幹紅少苔,脈虛數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若津傷甚者,可加沙參、玉竹以養陰液;

若陰虛胃痛、脘腹灼熱者,可加石斛、白芍以增加養陰益胃止痛之功。

    3.現代運用  本方常用於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慢性咽喉炎、矽肺、肺結核等屬肺胃陰虛,

氣火上逆者。亦治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萎縮性胃炎、妊娠嘔吐等屬胃陰不足,氣逆嘔吐者。

 

百合固金湯

《慎齋遺書》

 

    [組成]熟地  生地  歸身各三錢(9g)  白芍(6g)  甘草各一錢(3g)  桔梗(6g) 

玄參各八分(3g)  貝母(6g)  麥冬(9g)  百合各一錢半(12g)

    [用法]水煎服。

    [功用]滋養肺腎,止咳化痰。

    [主治]肺腎陰虧,虛火上炎證。

咳嗽氣喘,痰中帶血,咽喉燥痛,頭暈目眩,午後潮熱,舌紅少苔,脈細數。

    [方解]本方證由肺腎陰虧所致。

肺乃腎之母,肺虛及腎,病久則肺腎陰虛,陰虛生內熱,虛火上炎,肺失肅降,則咳嗽氣喘;

虛火煎灼津液,則咽喉燥痛、午後潮熱,甚者灼傷肺絡,以致痰中帶血。

 

治宜滋養肺腎之陰血,兼以清熱化痰止咳,以圖示本兼顧。

方中百合甘苦微寒,滋陰清熱,潤肺止咳;生地、熟地並用,滋腎壯水,其中生地兼能涼血止血。

三藥相伍,為潤肺滋腎,金水並補的常用組合,共為君藥。

 

麥冬甘寒,協百合以滋陰清熱,潤肺止咳;玄參鹹寒,助二地滋陰壯水,以清虛火,兼利咽喉,共為臣藥。

當歸治咳逆上氣,伍白芍以養血和血;貝母清熱潤肺,化痰止咳,俱為佐藥;

桔梗宣肺利咽,化痰散結,並載藥上行;生甘草清熱瀉火,調和諸藥,共為佐使藥。

 

本方配伍特點有二:

一為滋腎保肺,金水並調,尤以潤肺止咳為主;

二為滋養之中兼以涼血止血,宣肺化痰,標本兼顧但以治本為主。

本方以百合潤肺為主,服後可使陰血漸充、虛火自清、痰化咳止,

以達固護肺陰之目的,故名“百合固金湯”。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為治療肺腎陰虧,虛火上炎而致咳嗽痰血證的常用方。

臨床應用以咳嗽氣喘,咽喉燥痛,舌紅少苔,脈細數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若痰多而色黃者,加膽南星、黃芩、瓜蔞皮以清肺化痰;

若咳喘甚者,可加杏仁、五味子、款冬花以止咳平喘;

若咳血重者,可去桔梗之升提,加白及、白茅根、仙鶴草以止血。

    3.現代運用  本方常用於肺結核、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咯血、

慢性咽喉炎、自發性氣胸等屬肺腎陰虛,虛火上炎者。

 

 

第十五章 祛濕劑   參考資料

 

 

第一節  燥濕和胃

 

平胃散

《簡要濟眾方》

 

    [組成]蒼術去黑皮,搗為粗末,炒黃色,四兩(120g)    厚朴去粗皮,塗生薑汁,

炙令香熟,三兩(90g)   陳橘皮洗令淨,焙乾,二兩(60g)    甘草炙黃,一兩(30g)

    [用法]上為散。每服二錢(6g),水一中盞,加生薑二片,大棗二枚,同煎至六分,去滓,

食前溫服(現代用法:共為細末,每服4-6g,姜棗煎湯送下;或作湯劑,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減)

    [功用]燥濕運脾,行氣和胃。

    [主治]濕滯脾胃證。

脘腹脹滿,不思飲食,口淡無味,噁心嘔吐,噯氣吞酸,肢體沉重,

怠惰嗜臥,常多自利,舌苔白膩而厚,脈緩。

    [方解]本方為治療濕滯脾胃的基礎方。

脾為太陰濕土,居中州而主運化,其性喜燥惡濕,濕邪滯於中焦,則脾運不健,

且氣機受阻,故見脘腹脹滿、食少無味;

胃失和降,上逆而為嘔吐噁心、噯氣吞酸;濕為陰邪,其性重著粘膩,故為肢體沉重、怠惰嗜臥。

 

濕邪中阻,下注腸道,則為泄瀉。

治當燥濕運脾為主,兼以行氣和胃,使氣行則濕化。

方中以蒼術為君藥,以其辛香苦溫,入中焦能燥濕健脾,使濕去則脾運有權,脾健則濕邪得化。

 

濕邪阻礙氣機,且氣行則濕化,故方中臣以厚樸,本品芳化苦燥,長於行氣除滿,且可化濕。

與蒼術相伍,行氣以除濕,燥濕以運脾,使滯氣得行,濕濁得去。

 

陳皮為佐,理氣和胃,燥濕醒脾,以助蒼術、厚樸之力。

使以甘草,調和諸藥,且能益氣健脾和中。煎加薑、棗,以生薑溫散水濕且能和胃降逆,

大棗補脾益氣以襄助甘草培土制水之功,薑、棗相合尚能調和脾胃。

綜合全方,燥濕與行氣並用,而以燥濕為主。

燥濕以健脾,行氣以祛濕,使濕去脾健,氣機調暢,脾胃自和。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為治療濕滯脾胃證之基礎方。臨床應用以脘腹脹滿,舌苔厚膩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證屬濕熱者,宜加黃連、黃芩以清熱燥濕;

屬寒濕者,宜加乾薑、草豆蔻以溫化寒濕;濕盛泄瀉者,宜加茯苓、澤瀉以利濕止瀉。

    3.現代運用  本方常用於慢性胃炎、消化道功能紊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屬濕滯脾胃者。

    4.使用注意  因本方辛苦溫燥,陰虛氣滯,脾胃虛弱者,不宜使用。

 

藿香正氣散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組成]大腹皮  白芷  紫蘇  茯苓去皮,各一兩(30g)  半夏曲  白術  陳皮去白  厚朴去粗皮,薑汁炙 

苦桔梗各二兩(60g)    藿香去土,三兩(90g)  甘草炙二兩半(75g)

    [用法]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薑三片,棗一枚,同煎至七分,熱服,

如欲出汗,衣被蓋,再煎並服(現代用法:散劑,每服9g,生薑、大棗煎湯送服;

或作湯劑,加生薑、大棗,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功用]解表化濕,理氣和中。

    [主治]外感風寒,內傷濕滯證。

惡寒發熱,頭痛,胸膈滿悶,脘腹疼痛,噁心嘔吐,腸鳴泄瀉,舌苔白膩,以及山嵐瘴瘧等。

    [方解]本方主治之外感風寒,內傷濕滯證,為夏月常見病證。

風寒外束,衛陽鬱遏,故見惡寒發熱等表證:

內傷濕滯,濕濁中阻,脾胃不和,升降失常,則為上吐下瀉;

濕阻氣滯,則胸膈滿悶、脘腹疼痛。

 

治宜外散風寒,內化濕濁,兼以理氣和中之法。方中藿香為君,既以其辛溫之性而解在表之風寒,

又取其芳香之氣而化在裡之濕濁,且可辟穢和中而止嘔,為治霍亂吐瀉之要藥。

 

半夏曲、陳皮理氣燥濕,和胃降逆以止嘔;白術、

茯苓健脾運濕以止瀉,共助藿香內化濕濁而止吐瀉,俱為臣藥。

 

濕濁中阻,氣機不暢,故佐以大腹皮、厚樸行氣化濕,暢中行滯,

且寓氣行則濕化之義;紫蘇、白芷辛溫發散,助藿香外散風寒,紫蘇尚可醒脾寬中,行氣止嘔,

白芷兼能燥濕化濁;桔梗宣肺利膈,既益解表,又助化濕;

煎用生薑、大棗,內調脾胃,外和營衛。

 

使以甘草調和藥性,並協薑、棗以和中。諸藥合用,外散風寒與內化濕滯相伍,

健脾利濕與理氣和胃共施,使風寒外散,濕濁內化,氣機通暢,脾胃調和,清升濁降,則霍亂自已。

感受山嵐瘴氣及水土不服者,亦可以本方辟穢化濁,和中悅脾而治之。

    [運用]

    1.辨證要點  藿香正氣散主治外感風寒,內傷濕滯證。

臨床應用以惡寒發熱,上吐下瀉,舌苔白膩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若表邪偏重,寒熱無汗者,可加香薷以助解表;

兼氣滯脘腹脹痛者,可加木香、延胡索以行氣止痛。

    3.現代運用  本方常用於急性胃腸炎或四時感冒屬濕滯脾胃,外感風寒者。

    4.使用注意  本方重在化濕和胃,解表散寒之力較弱,

故服後宜溫覆以助解表。濕熱霍亂之吐瀉,則非本方所宜。

 

第二節  清熱祛濕

 

茵陳蒿湯

《傷寒論》

 

    [組成]茵陳六兩(18g)    梔子十四枚(12g)    大黃二兩(6 g),去皮

    [用法]上三味,以水一鬥二升,先煮茵陳,減六升,內二味,

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現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清熱,利濕,退黃。

    [主治]濕熱黃疸。一身面目俱黃,黃色鮮明,發熱,無汗或但頭汗出,

口渴欲飲,噁心嘔吐,腹微滿,小便短赤,大便不爽或秘結,舌紅苔黃膩,脈��數或滑數有力。

    [方解]本方為治療濕熱黃疸之常用方,

《傷寒論》用其治療瘀熱發黃,《金匱要略》以其治療穀疸。

病因皆緣於邪熱人裡,與脾濕相合,濕熱壅滯中焦所致。

 

濕熱壅結,氣機受阻,故腹微滿、噁心嘔吐、大便不爽甚或秘結;

無汗而熱不得外越,小便不利則濕不得下泄,以致濕熱薰蒸肝膽,膽汁外溢,浸漬肌膚,則一身面目俱黃、黃色鮮明;

濕熱內鬱,津液不化,則口中渴。舌苔黃膩,脈沉數為濕熱內蘊之征。

 

治宜清熱,利濕,退黃。方中重用茵陳為君藥,本品苦泄下降,善能清熱利濕,為治黃疸要藥。

臣以梔子清熱降火,通利三焦,助茵陳引濕熱從小便而去。

佐以大黃瀉熱逐瘀,通利大便,導瘀熱從大便而下。

三藥合用,利濕與泄熱並進,通利二便,前後分消,濕邪得除,瘀熱得去,黃疸自退。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為治療濕熱黃疽之常用方,其證屬濕熱並重。

臨床應用以一身面目俱黃,黃色鮮明,舌苔黃膩,脈沉數或滑數有力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若濕重於熱者,可加茯苓、澤瀉、豬苓以利水滲濕;

熱重於濕者,可加黃柏、龍膽草以清熱祛濕;脅痛明顯者,可加柴胡、川楝子以疏肝理氣。

    3,現代運用  本方常用于急性黃疽型傳染性肝炎、膽囊炎、膽石症、

鉤端螺旋體病等所引起的黃疸,證屬濕熱內蘊者。

 

八正散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組成]車前子  瞿麥  萹蓄  滑石  山梔子仁  甘草炙  木通 

大黃面裹煨,去面,切,焙,各一斤(各500g

    [用法]上為散,每服二錢,水一盞,入燈心,煎至七分,去滓,溫服,食後臨臥。

小兒量力少少與之(現代用法:散劑,每服6~10g,燈心煎湯送服;

湯劑,加燈心,水煎服,用量根據病情酌定)

    [功用]清熱瀉火,利水通淋。

    [主治]濕熱淋證。

尿頻尿急,溺時澀痛,淋瀝不暢,尿色渾赤,甚則癃閉不通,小腹急滿,口燥咽幹,舌苔黃膩,脈滑數。

    [方解]本方為治療熱淋的常用方,其證因濕熱下注膀胱所致。

濕熱下注蘊於膀胱,水道不利,故尿頻尿急、溺時澀痛、淋瀝不暢,甚則癃閉不通;

濕熱蘊蒸,故尿色渾赤;濕熱鬱遏,氣機不暢,則少腹急滿;

津液不布,則口燥咽幹。治宜清熱利水通淋。

 

方中以滑石、木通為君藥。滑石善能滑利竅道,清熱滲濕,利水通淋,

《藥品化義》謂之:“體滑主利竅,味淡主滲熱”;木通上清心火,下利濕熱,使濕熱之邪從小便而去。

篇蓄、瞿麥、車前子為臣,三者均為清熱利水通淋之常用品。佐以山梔子仁清泄三焦,

通利水道,以增強君、臣藥清熱利水通淋之功;大黃蕩滌邪熱,並能使濕熱從大便而去。

 

甘草調和諸藥,兼能清熱、緩急止痛,是為佐使之用。煎加燈心以增利水通淋之力。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原用本方“治大人、小兒心經邪熱,一切蘊毒……”

乃取方中木通、山梔子仁、大黃、車前子、燈心諸藥,皆入心經,俱有清心瀉火解毒之功。

同時,還能通利小腸,導濕熱下行,合滑石、篇蓄、瞿麥以增利水通淋之效,

故又雲:“治小便亦澀,或癃閉不通,及熱淋、血淋。”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為主治濕熱淋證之常用方。

臨床應用以尿頻尿急,溺時澀痛,舌苔黃膩,脈滑數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本方苦寒清利,凡淋證屬濕熱下注者均可用之。

若屬血淋者,宜加生地、小薊、白茅根以涼血止血;石淋,可加金錢草、海金沙、

石韋等以化石通淋;膏淋,宜加萆薢、菖蒲以分清化濁。

    3.現代運用  常用於膀胱炎、尿道炎、急性前列腺炎、

泌尿系結石、腎盂腎炎、術後或產後尿瀦留等屬濕熱下注者。

 

三仁湯

《溫病條辨》

 

    [組成]杏仁五錢(15g)  飛滑石六錢(18g)    白通草二錢(6g)    白蔻仁二錢(6g)    竹葉二錢 (6g)  

厚朴二錢(6g)  生薏苡仁六錢(18g)  半夏五錢(15g)

    [用法]甘瀾水八碗,煮取三碗,每服一碗,日三服(現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宣暢氣機,清利濕熱。

    [主治]濕溫初起及暑溫夾濕之濕重於熱證。

頭痛惡寒,身重疼痛,肢體倦怠,面色淡黃,胸悶不饑,午後身熱,苔白不渴,脈弦細而濡。

    [方解]本方是治療濕溫初起,邪在氣分,濕重於熱的常用方劑。

究其病因,一為外感時令濕熱之邪;一為濕飲內停,再感外邪,內外合邪,釀成濕溫。

 

誠如薛生白所言:“太陰內傷,濕飲停聚,客邪再至,內外相引,故病濕熱”

(《溫熱經緯》)。衛陽為濕邪遏阻,則見頭痛惡寒;

濕性重濁,故身重疼痛、肢體倦怠;濕熱蘊於脾胃,運化失司,氣機不暢,則見胸悶不饑;

濕為陰邪,旺于申酉,邪正交爭,故午後身熱。

 

其證頗多疑似,每易誤治,故吳瑭于《溫病條辨》中明示“三戒”:

一者,不可見其頭痛惡寒,以為傷寒而汗之,汗傷心陽,則神昏耳聾,甚則目瞑不欲言;

二者,不可見其中滿不饑,以為停滯而下之,下傷脾胃,濕邪乘勢下注,則為洞泄;

三者,不可見其午後身熱,以為陰虛而用柔藥潤之,

濕為膠滯陰邪,再加柔潤陰藥,兩陰相合,則有錮結不解之勢。

故治療之法,惟宜宣暢氣機、清熱利濕。方中杏仁宣利上焦肺氣,氣行則濕化;

白蔻仁芳香化濕,行氣寬中,暢中焦之脾氣;

薏苡仁甘淡性寒,滲濕利水而健脾,使濕熱從下焦而去。

 

三仁合用,三焦分消,是為君藥。滑石、通草、竹葉甘寒淡滲,加強君藥利濕清熱之功,是為臣藥。

半夏、厚樸行氣化濕,散結除滿,是為佐藥。

綜觀全方,體現了宣上、暢中、滲下,三焦分消的配伍特點,氣暢濕行,暑解熱清,三焦通暢,諸症自除。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主治屬濕溫初起,濕重於熱之證。

臨床應用以頭痛惡寒,身重疼痛,午後身熱,苔白不渴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若濕溫初起,衛分症狀較明顯者,可加藿香、香薷以解表化濕;

若寒熱往來者,可加青蒿、草果以和解化濕。

    3.現代運用  本方常用於腸傷寒、胃腸炎、腎盂腎炎、

布氏桿菌病、腎小球腎炎以及關節炎等屬濕重於熱者。

    4.使用注意  舌苔黃膩,熱重於濕者則不宜使用。

 

甘露消毒丹

《醫效秘傳》

 

    [組成]飛滑石十五兩(450g)  淡黃芩十兩(300g)    綿茵陳十一兩(330g)    石菖蒲六兩(180g) 

 川貝母  木通各五兩(150g)  藿香  連翹  白蔻仁  薄荷  射干各四兩(120g)

    [用法]生曬研末,每服三錢,開水調下,或神曲糊丸,如彈子大,開水化服亦可

(現代用法:散劑,每服6~9g;丸劑,每服9~12g;湯劑,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功用]利濕化濁,清熱解毒。

    [主治]濕溫時疫,邪在氣分,濕熱並重證。

發熱倦怠,胸悶腹脹,肢酸咽痛,身目發黃,頤腫口渴,小便短赤,泄瀉淋濁,

苔白或厚膩或幹黃,脈濡數或滑數。

    [方解]本方主治濕溫、時疫,邪留氣分,濕熱並重之證。

濕熱交蒸,則發熱、肢酸、倦怠;濕邪中阻,則胸悶腹脹;

濕熱薰蒸肝膽,則身目發黃;熱毒上壅,故口渴、咽頤腫痛;

濕熱下注,則小便短赤,甚或泄瀉、淋濁;舌苔白或厚膩或幹黃為濕熱稽留氣分之征。

 

治宜利濕化濁,清熱解毒。方中重用滑石、茵陳、黃芩,其中滑石利水滲濕,

清熱解暑,兩擅其功;茵陳善清利濕熱而退黃;

黃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三藥相合,正合濕熱並重之病機,共為君藥。

濕熱留滯,易阻氣機,故臣以石菖蒲、藿香、白豆蔻行氣化濕,悅脾和中,令氣暢濕行;

木通清熱利濕通淋,導濕熱從小便而去,以益其清熱利濕之力。

 

熱毒上攻,頤腫咽痛,故佐以連翹、射干、貝母、薄荷,合以清熱解毒,散結消腫而利咽止痛。

縱觀全方,利濕清熱,兩相兼顧,且以芳香行氣悅脾,寓氣行則濕化之義;

佐以解毒利咽,令濕熱疫毒俱去,諸症自除。

    本方與三仁湯均為清熱利濕之劑,治療濕熱留滯氣分之證。

三仁湯配伍滑石、通草、竹葉三焦分消,重在祛濕,宣暢氣機,

故宜於濕多熱少,氣機阻滯之濕溫初起或暑溫夾濕證;

本方重用滑石、茵陳、黃芩,配伍悅脾和中、清熱解毒之品,清熱利濕並重,

兼可化濁解毒,故宜於濕熱並重,疫毒上攻之證。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治療濕溫時疫,濕熱並重之證,為夏令暑濕季節常用方,

故王士雄譽之為“治濕溫時疫之主方”。

臨床應用以身熱肢酸,口渴尿赤,或咽痛身黃,舌苔白膩或微黃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若黃疸明顯者,宜加梔子、大黃清泄濕熱;

咽頤腫甚,可加山豆根、板藍根等以解毒消腫利咽。

    3.現代運用  本方常用於腸傷寒、急性胃腸炎、黃疽型傳染性肝炎、

鉤端螺旋體病、膽囊炎等證屬濕熱並重者。

    4.使用注意  若濕熱入營、譫語舌絳者,則非本方所宜。

    [文獻摘要]

    1.原書主治  《醫效秘傳》卷1  “時毒癘氣,……邪從口鼻皮毛而入,病從濕化者,

發熱目黃,胸滿,丹疹,泄瀉,其舌或淡白,或舌心幹焦,濕邪猶在氣分者,用甘露消毒丹治之。”

    2.方論選錄  王士雄《溫熱經緯》卷5

“此治濕溫時疫之主方也……溫濕蒸騰,更加烈日之暑,爍石流金,人在氣交之中,口鼻吸受其氣,

留而不去,乃成濕溫疫癘之病,而為發熱倦怠,胸悶腹脹,肢酸咽腫,斑疹身黃,頤腫口渴,

溺赤便閉,吐瀉瘧痢,淋濁瘡瘍等證。

 

但看病人舌苔淡白,或厚膩,或幹黃者,是暑濕熱疫之邪尚在氣分,悉以此丹治之立效,並主水土不服諸病。”

   

 [臨床報導]

    徐氏用甘露消毒丹為主治療病毒性慢性乙型肝炎低熱22例,每天1劑,水煎服,14天為1療程。

結果:顯效17例,有效4例,無效1例。[徐惠祥.甘露消毒丹治療乙肝低熱22例。新中醫  199931(7)51)

   

[實驗研究]

    採用組織培養技術,在培養細胞中觀察甘露消毒丹全方、

殘方I  (藿香、白豆蔻、薄荷、石菖蒲)、殘方Ⅱ(黃芩、連翹、射干、川貝、茵陳、滑石)

甘露消毒丹加味方(甘露消毒丹加板藍根、大青葉)水煎液分別對培養細胞的最高無毒濃度,

對柯薩奇病毒增殖產量的影響以及在不同時間內的抑毒效果。

 

結果顯示:甘露消毒丹全方、殘方Ⅰ、殘方Ⅱ及甘露消毒丹加味方對細胞的無毒濃度均為140(25gL)

該濃度對柯薩奇病毒B2B3B4株在培養細胞內的增殖有明顯的抑制作用,抑制指數均>2

全方對柯薩奇病毒B2B3B4株在培養細胞內的增殖產量明顯低於對照組(P<0.05)

表明甘露消毒丹全方、殘方及加味方水煎液,均能抑制柯薩奇病毒在培養細胞內的複製。

[賀又舜,等.甘露消毒丹對柯薩奇病毒體外抑制作用的實驗研究。

中國中西醫結合雜誌  199818(1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