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學

二妙散

《丹溪心法》

 

    [組成]黃柏炒  蒼術米泔水浸,炒(15g)

    [用法]上二味為末,沸湯,入薑汁調服(現代用法:

為散劑,各等分,每次服3-5g,或為丸劑,亦可作湯劑,水煎服)

    [功用]清熱燥濕。

    [主治]濕熱下注證。筋骨疼痛,或兩足痿軟,或足膝紅腫疼痛,

或濕熱帶下,或下部濕瘡、濕疹,小便短赤,舌苔黃膩者。

    [方解]本方為治療濕熱下注之基礎方。

濕熱下注,流於下肢,使筋脈弛緩,則兩足痿軟無力,而成痿證。

濕熱痹阻筋脈,以致筋骨疼痛、足膝紅腫,或為腳氣;

濕熱下注於帶脈與前陰,則為帶下臭穢或下部濕瘡;

小便短赤,舌苔黃膩是為濕熱之征。

 

治宜清熱燥濕。方中黃柏為君,取其苦以燥濕,寒以清熱,其性沉降,長於清下焦濕熱。

臣以蒼術,辛散苦燥,長於健脾燥濕。二藥相伍,清熱燥濕,標本兼顧。

入薑汁調服,取其辛散以助藥力,增強通絡止痛之功。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為治療濕熱下注所致痿、痹、腳氣、帶下、濕瘡等病證的基礎方,

其清熱燥濕之力較強,宜於濕熱俱重之證。臨床應用以足膝腫痛,小便短赤,舌苔黃膩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運用本方宜根據病證之不同適當加味。

濕熱痿證,可加豨薟草、木瓜、萆薢等祛濕熱,強筋骨;

濕熱腳氣,宜加薏苡仁、木瓜、檳榔等滲濕降濁;

下部濕瘡、濕疹,可加赤小豆、土茯苓等清濕熱,解瘡毒。

    3.現代運用  本方適用於風濕性關節炎、陰囊濕疹、陰道炎等屬濕熱下注者。

 

第三節  利水滲濕

 

五苓散

《傷寒論》

 

    [組成]豬苓十八銖(9g),去皮  澤瀉一兩六銖(15g)    白術十八銖(9g)  茯苓十八銖(9g)    桂枝半兩(6g),去皮

    [用法]搗為散,以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飲暖水,汗出愈,

如法將息(現代用法:散劑,每服6l0g;湯劑,水煎服,多飲熱水,取微汗,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功用]利水滲濕,溫陽化氣。

    [主治]膀胱氣化不利之蓄水證。

小便不利,頭痛微熱,煩渴欲飲,甚則水入即吐;

或臍下動悸,吐涎沫而頭目眩暈;或短氣而咳;或水腫、泄瀉。

舌苔白,脈浮或浮數。

    [方解]本方主治病症雖多,但其病機均為水濕內盛,膀胱氣化不利所致。

在《傷寒論》中原治蓄水證,乃由太陽表邪不解,循經傳腑,導致膀胱氣化不利,而成太陽經腑同病。

 

太陽表邪未解,故頭痛微熱;膀胱氣化失司,故小便不利;

水蓄不化,郁遏陽氣,氣不化津,津液不得上承於口,故渴欲飲水;

其人本有水蓄下焦,飲入之水不得輸布而上逆,致水入即吐,故此又稱“水逆證"

水濕內盛,泛溢肌膚,則為水腫;水濕之邪,下注大腸,則為泄瀉;

水濕稽留腸胃,升降失常,清濁相干,則為霍亂吐瀉;

水飲停于下焦,水氣內動,則臍下動悸;水飲上犯,阻遏清陽,則吐涎沫而頭眩;

水飲淩肺,肺氣不利,則短氣而咳。

 

治宜利水滲濕為主,兼以溫陽化氣之法。

方中重用澤瀉為君,以其甘淡,直達腎與膀胱,利水滲濕。

臣以茯苓、豬苓之淡滲,增強其利水滲濕之力。

佐以白術、茯苓健脾以運化水濕。《素問·靈蘭秘典論》謂:“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

膀胱的氣化有賴於陽氣的蒸騰,故方中又佐以桂枝溫陽化氣以助利水,解表散邪以祛表邪,

《傷寒論》示人服後當飲暖水,以助發汗,使表邪從汗而解。

諸藥相伍,甘淡滲利為主,佐以溫陽化氣,使水濕之邪從小便而去。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為利水化氣之劑。

臨床應用以小便不利,舌苔白,脈浮或緩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若水腫兼有表證者,可與越婢湯合用;

水濕壅盛者,可與五皮散合用;泄瀉偏於熱者,須去桂枝,可加車前子、木通以利水清熱。

    3.現代運用  本方常用於急慢性腎炎、水腫、肝硬化腹水、心源性水腫、急性腸炎、尿瀦留、腦積水等屬水濕內停者。

 

防己黃芪湯

《金匱要略》

 

    [組成]防己一兩(12g)    黃芪一兩一分(15g)  甘草半兩(6g),炒  白術七錢半(9g)

    [用法]上銼麻豆大,每服五錢匕(15g),生薑四片,大棗一枚,水盞半,煎八分,去滓溫服,

良久再服,服後當如蟲行皮中,以腰以下如冰,後坐被中,又以一被繞腰以下,溫令微汗,

(現代用法:作湯劑,加生薑、大棗,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功用]益氣祛風,健脾利水。

    [主治]表虛不固之風水或風濕證。

汗出惡風,身重微腫,或肢節疼痛,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脈浮。

    [方解]本方所治風水或風濕,乃因表虛衛氣不固,風濕之邪傷於肌表,水濕郁於肌腠所致。

風性開泄,表虛不固,營陰外泄則汗出,衛外不密故惡風;

濕性重濁,水濕郁於肌腠,則身體重著,或微有浮腫;

內濕郁於肌肉、筋骨,則肢節疼痛。

 

舌淡苔白,脈浮為風邪在表之象。

風濕在表,當從汗解,表氣不足,則又不可單行解表除濕,只宜益氣固表與祛風行水並施。

方中以防己、黃芪共為君藥,防己祛風行水,黃芪益氣固表,兼可利水,

兩者相合,祛風除濕而不傷正,益氣固表而不戀邪,使風濕俱去,表虛得固。

 

臣以白術補氣健脾祛濕,既助防己祛濕行水之功,又增黃芪益氣固表之力。

佐入姜、棗調和營衛。甘草和中,兼可調和諸藥,是為佐使之用。

諸藥相伍,祛風與除濕健脾並用,扶正與祛邪兼顧,使風濕俱去,諸症自除。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是治療風濕、風水屬表虛證之常用方。

臨床應用以汗出惡風,小便不利,苔白脈浮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若兼喘者,加麻黃以宣肺平喘;腹痛肝脾不和者,加芍藥以柔肝理脾;

沖氣上逆者,加桂枝以平沖降逆;水濕偏盛,腰膝腫者,加茯苓、澤瀉以利水退腫。

    3.現代運用  本方適用於慢性腎小球腎炎、心源性水腫、風濕性關節炎等屬風水、風濕而兼表虛證者。

    4.使用注意  若水濕壅盛腫甚者,非本方所宜。

 

第四節  溫化寒濕

 

苓桂朮甘湯

《金匱要略》

 

    [組成]茯苓四兩(12g)  桂枝去皮三兩(9g)    白術二兩(6g)    甘草炙,二兩(6g)

    [用法]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現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溫陽化飲,健脾利濕。

    [主治]中陽不足之痰飲。

胸脅支滿,目眩心悸,短氣而咳,舌苔白滑,脈弦滑或沉緊。

    [方解]本方所治痰飲乃中陽素虛,脾失健運,氣化不利,水濕內停所致。

蓋脾主中州,職司氣化,為氣機升降之樞紐,若脾陽不足,健運失職,則濕滯而為痰為飲。

 

而痰飲隨氣升降,無處不到,停於胸脅,則見胸脅支滿;

阻滯中焦,清陽不升,則見頭暈目眩;上淩心肺,則致心悸、短氣而咳;

舌苔白滑,脈沉滑或沉緊皆為痰飲內停之征。仲景雲:“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

 

(《金匱要略》)故治當溫陽化飲,健脾利水。

本方重用甘淡之茯苓為君,健脾利水,滲濕化飲,既能消除已聚之痰飲,

又善平飲邪之上逆。桂枝為臣,功能溫陽化氣,平沖降逆。

 

苓、桂相合為溫陽化氣,利水準沖之常用組合。

白術為佐,功能健脾燥濕,苓、術相須,為健脾祛濕的常用組合,

在此體現了治生痰之源以治本之意;桂、術同用,也是溫陽健脾的常用組合。

炙甘草用於本方,其用有三:

 

一可合桂枝以辛甘化陽,以襄助溫補中陽之力;

二可合白術益氣健脾,崇土以利制水;

三可調和諸藥,功兼佐使之用。

 

四藥合用,溫陽健脾以助化飲,淡滲利濕以平沖逆,全方溫而不燥,利而不峻,

標本兼顧,配伍嚴謹,為治療痰飲病之和劑。

    此方服後,當小便增多,是飲從小便而去之征,

故原方用法之後有“小便當利”之說。

此亦即《金匱要略》“夫短氣有微飲者,當從小便去之”之意。

    本方與五苓散均為溫陽化飲之常用方,

組成中同有茯苓、桂枝、白術。五苓散以澤瀉為君,臣以茯苓、豬苓,直達下焦,利水滲濕為主,

主治飲停下焦之頭眩、臍下悸、或吐涎沫等症;

苓桂術甘湯以茯苓為君,臣以桂枝溫陽化飲為主,四藥皆入中焦脾胃,

主治飲停中焦之胸脅支滿、頭眩、心下悸等症。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為治療中陽不足痰飲病之代表方。

臨床應用以胸脅支滿,目眩心悸,舌苔白滑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咳嗽痰多者,加半夏、陳皮以燥濕化痰;

心下痞或腹中有水聲者,可加枳實、生薑以消痰散水。

    3.現代運用  本方適用於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心源性水腫、

慢性腎小球腎炎水腫、梅尼埃病、神經官能症等屬水飲停於中焦者。

    4.使用注意  若飲邪化熱,咳痰粘稠者,非本方所宜。

 

真武湯

《傷寒論》

 

    [組成]茯苓三兩(9 g)  芍藥三兩(9 g)    白術二兩(6 g)  生薑切,三兩(9 g)    附子一枚(9 g)炮,去皮,破八片

    [用法]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現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溫陽利水。

    [主治]陽虛水泛證。畏寒肢厥,小便不利,心下悸動不甯,頭目眩暈,身體筋肉瞤動,

站立不穩,四肢沉重疼痛,浮腫,腰以下為甚;或腹痛,泄瀉;

或咳喘嘔逆。舌質淡胖,邊有齒痕,舌苔白滑,脈沉細。

    [方解]本方為治療脾腎陽虛,水濕泛溢的基礎方。

蓋水之制在脾,水之主在腎,脾陽虛則濕難運化,腎陽虛則水不化氣而致水濕內停。

 

腎中陽氣虛衰,寒水內停,則小便不利;水濕泛溢於四肢,則沉重疼痛,或肢體浮腫;

水濕流於腸間,則腹痛下利;上逆肺胃,則或咳或嘔;水氣淩心,則心悸;

水濕中阻,清陽不升,則頭眩。

 

若由太陽病發汗太過,耗陰傷陽,陽失溫煦,加之水漬筋肉,則身體筋肉瞤動、站立不穩。

其證因于陽虛水泛,故治療當以溫陽利水為基本治法。

 

本方以附子為君藥,本品辛甘性熱,用之溫腎助陽,以化氣行水,兼暖脾土,以溫運水濕。

臣以茯苓利水滲濕,使水邪從小便去;白術健脾燥濕。

 

佐以生薑之溫散,既助附子溫陽散寒,又合苓、術宣散水濕。

白芍亦為佐藥,其義有四:

一者利小便以行水氣,《本經》言其能“利小便,《名醫別錄》亦謂之“去水氣,利膀胱”;

二者柔肝緩急以止腹痛;三者斂陰舒筋以解筋肉瞤動;

四者可防止附子燥熱傷陰,以利於久服緩治。

如此組方,溫脾腎以助陽氣,利小便以祛水邪。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為溫陽利水之基礎方。

臨床應用以小便不利,肢體沉重或浮腫,舌質淡胖,苔白脈沉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若水寒射肺而咳者,加乾薑、細辛溫肺化飲,五味子斂肺止咳;

陰盛陽衰而下利甚者,去芍藥之陰柔,加乾薑以助溫裡散寒;

水寒犯胃而嘔者,加重生薑用量以和胃降逆,可更加吳茱萸、半夏以助溫胃止嘔。

    3.現代運用  本方常用於慢性腎小球腎炎、心源性水腫、甲狀腺功能低下、

慢性支氣管炎、慢性腸炎、腸結核等屬脾腎陽虛,水濕內停者。

 

實脾散

《重訂嚴氏濟生方》

 

    [組方]厚朴去皮,薑制,炒    白術  木瓜去瓣    木香不見火    草果仁    大腹子    附子炮,去皮臍   

 白茯苓去皮    乾薑炮,各一兩(各30g   甘草炙,半兩(15g

    [用法]上口父 咀,每服四錢(12 g),水一盞半,生薑五片,大棗一枚,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不拘時服(現代用法:加生薑、大棗,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減)。

    [功作]溫陽健脾,行氣利水。

    [主治]脾腎陽虛,水氣內停之陰水。

身半以下腫甚,手足不溫,口中不渴,胸腹脹滿,大便溏薄,舌苔白膩,脈沉弦而遲者。

    [方解]本方所治之水腫,亦謂陰水,乃由脾腎陽虛,陽不化水,水氣內停所致。

水濕內盛,泛溢肌膚,則肢體浮腫;水為陰邪,其性下趨,故身半以下腫甚;

脾腎陽虛,失于溫煦,則手足不溫;水氣內阻,氣機不暢,則胸腹脹滿;

脾陽不足,腐熟無權則便溏;口中不渴,舌苔白膩,脈沉弦而遲為陽虛水停之征。

 

治以溫陽健脾,行氣利水。

方中以附子、乾薑為君,附子善於溫腎陽而助氣化以行水;

乾薑偏于溫脾陽而助運化以制水,二藥相合,溫腎暖脾,扶陽抑陰。

臣以茯苓、白術滲濕健脾,使水濕從小便去。

佐以木瓜除濕醒脾和中;厚朴、木香、大腹子(檳榔)、草果行氣導滯,

令氣化則濕化,氣順則脹消,且草果、厚樸兼可燥濕,檳榔且能利水。

 

甘草、生薑、大棗益脾和中,生薑兼能溫散水氣,甘草還可調和諸藥,同為佐使之用。

諸藥相伍,脾腎同治,而以溫脾陽為主;寓行氣于溫利之中,令氣行則濕化。

    真武湯與實脾散均治陽虛水腫,具溫補脾腎,利水滲濕之功。

前者以附子為君,不用乾薑,故偏于溫腎,溫陽利水之中又佐以芍藥斂陰柔筋,

緩急止痛,故其主治陽虛水腫見腹痛下利、四肢沉重疼痛等;

實脾散以附子、乾薑共為君藥,故溫脾之力勝於真武湯,

且佐入木香、厚樸、檳榔、草果等行氣導滯之品,主治陽虛水腫兼有胸腹脹滿等氣滯見症者。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為治療脾腎陽虛水腫之常用方。

臨床應用以身半以下腫甚,胸腹脹滿,舌淡苔膩,脈沉遲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若氣短乏力,倦惰懶言者,可加黃芪補氣以助行水;

小便不利,水腫甚者,可加豬苓、澤瀉以增利水消腫之功;大便秘結者,可加牽牛子以通利二便。

    3.現代運用  本方常用於慢性腎小球腎炎、心源性水腫、肝硬化腹水等屬於脾腎陽虛氣滯者。

    4.使用注意  若屬陽水者,非本方所宜。

 

萆薢分清散(萆薢分清飲)

《楊氏家藏方》

 

    [組成]益智  川萆薢  石菖蒲  烏藥各等分(9g)

    [用法]上為細末,每服三錢(9g),水一盞半,入鹽一撚(0.5g)

同煎至七分,食前溫服(現代用法:水煎服,加入食鹽少許)

    [功用]溫腎利濕,分清化濁。

    [主治]下焦虛寒之膏淋、白濁。

小便頻數,渾濁不清,白如米泔,凝如膏糊,舌淡苔白,脈沉。

    [方解]本方主治之白濁,乃由下焦虛寒,濕濁不化所致。

下焦虛寒,氣化不利,腎失封藏,膀胱失約,故小便頻數,尿濁如米泔,或如脂膏。

治宜溫暖下元,利濕化濁。方中萆薢利濕而分清化濁,為治白濁之要藥,故以為君。

 

石菖蒲辛香苦溫,化濕濁以助萆薢之力,兼可祛膀胱虛寒,用以為臣,

《本草求真》謂石菖蒲能溫腸胃,“腸胃既溫,則膀胱之虛寒小便不禁自止”。

二藥相伍,總以祛濕濁為主,故佐入益智仁、烏藥溫腎散寒。

 

益智仁能補腎助陽,且性兼收澀,故用之溫暖脾腎,縮泉止遺;

烏藥溫腎散寒,除膀胱冷氣,治小便頻數。

 

入鹽煎服,取其鹹以入腎,引藥直達下焦,用以為使。原書方後雲:

“一方加茯苓、甘草”,則其利濕分清之力益佳。

綜觀全方,利濕化濁以治其標,溫暖下元以顧其本。

    本方出自南宋醫家楊倓的《楊氏家藏方》,原名“萆薢分清散”,

及至元代《丹溪心法》亦引用此方,並改名為“萆薢分清飲”。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為主治下焦虛寒淋濁的常用方。

臨床應用以小便渾濁頻數,舌淡苔白,脈沉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若兼虛寒腹痛者,可加肉桂、鹽茴以溫中祛寒;

久病氣虛者,可加黃芪、白術以益氣祛濕。

    3.現代運用  本方適用於乳糜尿、慢性前列腺炎、

慢性腎盂腎炎、慢性腎炎、慢性盆腔炎等下焦虛寒,濕濁不化者。

    4.使用注意  濕熱白濁則非本方所宜。

 

第五節  祛風勝濕

 

羌活勝濕湯

《脾胃論》

 

    [組成]羌活  獨活各一錢(6g)  槁本  防風  甘草炙,各五分(3g)  蔓荊子三分(2g)   川芎二分(1.5g)

 

    [用法]上口父咀,都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食後溫服(現代用法:作湯劑,水煎服)

    [功用]祛風,勝濕,止痛。

    [主治]風濕在表之痹證。

肩背痛不可回顧,頭痛身重,或腰脊疼痛,難以轉側,苔白,脈浮。

    [方解]本方主治為風濕在表,其證多由汗出當風,或久居濕地,風濕之邪侵襲肌表所致。

風濕之邪客於太陽經脈,經氣不暢,致頭痛身重、或腰脊疼痛、難以轉側。

風濕在表,宜從汗解,故以祛風勝濕為法。

 

方中羌活、獨活共為君藥,二者皆為辛苦溫燥之晶,其辛散祛風,味苦燥濕,性溫散寒,

故皆可祛風除濕、通利關節。

其中羌活善祛上部風濕,獨活善祛下部風濕,兩藥相合,能散一身上下之風濕,通利關節而止痹痛。

臣以防風、槁本,入太陽經,祛風勝濕,且善止頭痛。

佐以川芎活血行氣,祛風止痛;蔓荊子祛風止痛。

使以甘草調和諸藥。

綜合全方,以辛苦溫散之品為主組方,共奏祛風勝濕之效,使客於肌表之風濕隨汗而解。

    本方與九味羌活湯均可祛風勝濕,止頭身痛。

但九味羌活湯解表之力較本方為著,且辛散溫燥之中佐以寒涼清熱之品,

故主治外感風寒濕邪兼有裡熱之證,以惡寒發熱為主,兼口苦微渴;

本方善祛一身上下之風濕,而解表之力較弱,故主治風濕客表之證,以頭身重痛為主,表證不著。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長於祛風勝濕止痛,主治風濕在表之頭身重痛而表證不明顯者。

臨床應用以頭身重痛或腰脊疼痛,苔白脈浮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若濕邪較重,肢體酸楚甚者,可加蒼術、細辛以助祛濕通絡;

鬱久化熱者,宜加黃芩、黃柏、知母等清裡熱。

    3.現代運用  本方適用於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骨質增生症、強直性脊柱炎等屬風濕在表者。

 

獨活寄生湯

《備急千金要方》

 

    [組成]獨活三兩(9g)  桑寄生  杜仲  牛膝  細辛  秦艽  茯苓  肉桂心  防風 

川芎  人參  甘草  當歸  芍藥  幹地黃各二兩(6g)

    [用法]上口父咀,以水一鬥,煮取三升,分三服,溫身勿冷也(現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祛風濕,止痹痛,益肝腎,補氣血。

    [主治]痹證日久,肝腎兩虛,氣血不足證。

腰膝疼痛、痿軟,肢節屈伸不利,或麻木不仁,畏寒喜溫,心悸氣短,舌淡苔白,脈細弱。

    [方解]本方為治療久痹而肝腎兩虛,氣血不足之常用方。

其證乃因感受風寒濕邪而患痹證,日久不愈,累及肝腎,耗傷氣血所致。

 

風寒濕邪客於肢體關節,氣血運行不暢,故見腰膝疼痛,久則肢節屈伸不利,或麻木不仁,

正如《素問·痹論》所言:“痹在於骨則重,在於脈則不仁。”

 

腎主骨,肝主筋,邪客筋骨,日久必致損傷肝腎,耗傷氣血。

又腰為腎之府,膝為筋之府,肝腎不足,則見腰膝痿軟;氣血耗傷,故心悸氣短。

 

《素問·逆調論》雲:“營氣虛則不仁,衛氣虛則不用,營衛俱虛則不仁且不用。”

其證屬正虛邪實,治宜扶正與祛邪兼顧,既應祛散風寒濕邪,又當補益肝腎氣血。

方中重用獨活為君,辛苦微溫,善治伏風,除久痹,且性善下行,以祛下焦與筋骨間的風寒濕邪。

 

臣以細辛、防風、秦艽、桂心,細辛入少陰腎經,長於搜剔陰經之風寒濕邪,又除經絡留濕;

秦艽祛風濕,舒筋絡而利關節;桂心溫經散寒,通利血脈;

防風祛一身之風而勝濕,君臣相伍,共祛風寒濕邪。

 

本證因痹證日久而見肝腎兩虛,氣血不足,遂佐入桑寄生、杜仲、牛膝以補益肝腎而強壯筋骨,

且桑寄生兼可祛風濕,牛膝尚能活血以通利肢節筋脈;

當歸、川芎、地黃、白芍養血和血,人參、茯苓、甘草健脾益氣,以上諸藥合用,

具有補肝腎、益氣血之功。

 

且白芍與甘草相合,尚能柔肝緩急,以助舒筋。當歸、川芎、牛膝、桂心活血,

寓“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之意。甘草調和諸藥,兼使藥之用。

縱觀全方,以祛風寒濕邪為主,輔以補肝腎、益氣血之品,邪正兼顧,祛邪不傷正,扶正不留邪。

    [運用]

    1.辨證要點  本方為治療久痹而致肝腎兩虛,氣血不足證之常用方。

臨床應用以腰膝冷痛,肢節屈伸不利,心悸氣短,脈細弱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  痹證疼痛較劇者,可酌加制川烏、制草烏、白花蛇等以助搜風通絡,

活血止痛;寒邪偏盛者,酌加附子、乾薑以溫陽散寒;

濕邪偏盛者,去地黃,酌加防已、薏苡仁、蒼術以祛濕消腫;

正虛不甚者,可減地黃、人參。

    3.現代運用  本方常用於慢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風濕性坐骨神經痛、

腰肌勞損、骨質增生症、小兒麻痹等屬風寒濕痹日久,正氣不足者。

    4.使用注意  痹證之屬濕熱實證者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