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室秘錄

 

形治法

 

論目痛, 頭痛, 手痛, 腳痛

 

天師形治者,四肢頭面有形可據而治之也。

如見其目痛則治目,見其頭痛則治頭,見其手痛則 治手,見其腳痛則治腳也。

其病見之形象,何必求之於無形,此形治之宜審也。審何經之病,用何經之 藥,自然效應。

如手之麻木,乃氣虛而風濕中之。

必須用手經之藥引入手中,而去風去濕之藥始能有效, 否則,亦甚無益。倘舍外形之可據,而求內象之無端。

無怪其不相入也。

 

方用白朮五錢,防風五分,黃 五錢,人參二錢,陳皮五分,甘草一錢,桂枝五分,水煎服。(〔批〕逐風湯。)

方中黃 、人參、白朮,俱補氣去濕之藥,防風乃去風之品,然必得桂枝,始能入於手經也。

經絡既清,自然奏功。舉一而可 類推,願人審諸。

張公曰天師太略,予補一二可也。腳痛之症最多,而最難治。

蓋腳乃人身之下流,水濕之氣一犯, 則停蓄不肯去,須提其氣,而水濕之氣始可散也。

今人動以五苓散治濕,亦是正經,然終不能上升而盡去 其濕也。

予今立一方,可以通治濕氣之侵腳者。

 

方用人參,白朮各三錢,黃 一兩,防風一錢,肉桂一錢,薏仁五錢,芡實五錢,陳皮五分,柴胡一錢,

白芍五錢,半夏二錢,水煎服。(〔批〕升氣去濕 湯。)此方乃去濕之神劑。

 

防風用於黃 之中,已足提氣而去濕,又助之柴胡以舒氣,則氣更升騰,氣升則水亦隨之而入於脾矣。

方中又有白朮、芡實、薏仁,俱是去水去濕之聖 藥。有不奏功如響者乎。凡有濕病,幸以此方治之。

目之紅腫也,乃風火入於肝膽之中。濕氣不散,合而成之也。

初起之時,即用舒肝舒膽之藥,而加之 去濕散火之品,自然手到功成。

無如人止知散邪,而不知合治之法,所以壅結而不能速效,少不慎疾, 或解郁于房闈,或留情於聲色,

或冒觸於風寒,遂變成爛眼流淚之症,甚則 肉扳睛有之。

 

吾今定一方,即于初起之三五日內、連服二劑,即便立愈。

方用柴胡三錢,白芍三錢,白蒺藜三錢,甘菊花二錢,半夏 三錢,白術五錢,荊芥一錢,甘草一錢,

草決明一錢,水煎服。(〔批〕清目散。)一劑輕,二劑愈。有熱 者,加梔子三錢,無熱者不必加入。

此方之妙在火、風、濕同治,而又佐之治目之品,所以藥入口而目即 愈也。其餘有形之治,可以類推。

 

氣治法

 

論氣逆痰滯 , 論氣虛痰多,  氣虛痰寒 , 氣虛痰熱

 

天師曰氣治者,氣病實多,吾亦舉其大者言之,如氣逆痰滯是也。

夫痰之滯,非痰之故,乃氣之 滯也。苟不利氣,而惟治痰,吾未見痰去而病消也。

方用人參一錢,白朮二錢,茯苓三錢,陳皮一錢, 天花粉一錢,白芥子一錢,神曲一錢,蘇子一錢,豆蔻三粒,

水煎服。(〔批〕順氣活痰湯。)此方之妙, 在治痰之中。

而先理氣,氣順則痰活,氣順則濕流通,而痰且不生矣。此氣治之宜知,可即一方,而悟滯 氣之法。

 

張公曰氣治法甚多,天師方甚略,吾再傳二方。

可以 悟治法矣。氣虛痰多之症,痰多本是濕也,而治痰之法,又不可徒去其濕,必須補氣為先,而佐以消痰 之品。

方用人參三錢,茯苓三錢,薏仁五錢,半夏三錢,神曲一錢,陳皮一錢,甘草一錢,水煎服。

(〔 批〕助氣消痰湯)。此方雖有半夏、陳皮消痰,然而不多用人參,則痰從何消。

有人參以助氣,有薏仁、 茯苓之類,自能健脾以去濕,濕去而痰自除矣,此氣治之一法也。

更有氣虛痰寒者,即用前方,加肉桂三錢,乾薑五分足矣。

有氣虛痰熱者,不可用此方。

當用麥冬三錢,天花粉一錢,甘草一錢,陳皮一錢,白芥子一錢,茯苓 二錢,神曲三分,白芍三錢,

當歸三錢,水煎服。(〔批〕清火消痰湯。)

此方之妙在不燥而又是補氣之 劑,潤以化痰,痰去而氣自足也。得此二方,則治氣無難矣。

 

暗治法

 

論兒門暗疾, 論產門生蟲 ,產門生瘡

 

天師曰暗治者,乃人生暗疾而不可視之症,最難治而最易治也。

大約暗疾,婦人居其九,或生於兒 門之外,或生於兒門之中,或生於乳上,或生於臍間,或生於糞門之旁,

或生於金蓮之上,止可陳說,然 猶有羞愧而不肯盡言者,止可意會而默思之也。

患在身體之外者,必系瘡瘍。以瘡瘍前法治之,不再論也。

惟是兒門之內,不可不立一方,以傳行醫之暗治。

大約兒門內之病,非癢則痛,吾言一方,俱可兼治,取 效甚神。

方用當歸一兩,梔子三錢。白芍五錢,柴胡一錢,茯苓五錢,楝樹根五分,水煎服。

此方之 妙,皆是平 肝去濕之品,無論有火無火,有風有濕、俱奏奇功,正不必問其若何癢,

若何痛,若何腫,若何爛,此暗 治之必宜知者也。

 

有痰,加白芥子一錢;有火,加黃芩一錢;有寒,加肉桂一錢,餘不必加。

 

張公曰何奇至此,吾不能測之矣。

華君曰有二法未傳,我傳與遠公。

產門內生蟲,方用雞肝一副,以針刺無數孔,納入產門內,則蟲 俱入雞肝之內矣。

三副全愈,不必添入藥味也。止要刺孔甚多,則蟲有入路。

三副後,用白芍五錢,當歸 五錢,生甘草三錢,炒桅子三錢,陳皮五分,澤瀉三錢,茯苓三錢,

白朮五錢,水煎服。(〔批〕去濕化 蟲湯)。四劑不再發。

又方治產門外生瘡久不愈,神效。

黃柏三錢,炒,為末,輕粉五分,兒茶三錢,冰片五分,麝香三 分,白薇三錢,炒,為末,

蚯蚓糞三錢,炒,鉛粉三錢,炒,乳香三錢,出油,潮腦三錢,各為末,調勻。

以藥末糝口上,二日即全愈,神效之極。兼可治各色之瘡。無不神效。

 

明治法

 

論治瘡毒 , 論頭面上瘡 , 論身上手足瘡

 

天師曰明示人之病症,而不必暗治之也。

如生毒在手面,或結毒在皮膚,或生於面上,或生於頰間 是也。

有瘡俱照前傳瘡毒之法消之,但不可如發背、肺癰重症而治之也。

我今再傳以治小瘡毒如神。

 

方用金 銀花一兩,當歸一兩,蒲公英一兩,生甘草三錢,荊芥一錢,連翹一錢,水煎服。

(〔批〕 消癰湯。)一劑輕,二劑消,三劑愈。此明治之妙法,人亦宜知之,不可忽也。

頭上最不可用升藥, 切記切記。下病宜升,而上病不宜升也。頭上病最宜用降火之藥。

張公曰吾不能加一言。

華君曰予尚有二方。一方頭面上瘡,

用金銀花二兩,當歸一兩,川芎五錢。蒲公英三錢,生甘草五 錢,桔梗三錢,黃芩一錢,水煎服。

(〔批〕上消癰瘡散。)一劑輕,二劑全消,不必三劑。

 

一方治身上 手足之瘡疽,神效。金銀花三兩,當歸一兩,生甘草三錢,蒲公英三錢,牛蒡子二錢,芙容葉七個,

無 葉時用梗三錢,天花粉五錢,水煎服。(〔批〕消癰萬全湯。)一劑即消,二劑全愈,神方也。

與遠公方 各異,不知何故。天師曰二方俱神效,並傳可也。

 

 

卷五(書集)

 

久治法

 

論虛寒久治

 

天師曰久治者,日久歲長而治之也。

此乃寒虛之人,不可日斷藥餌,如參、苓, 、朮之類,日日煎飲始好,否則即昏眩怔忡是也。

方用人參一錢,白朮二錢,黃 二錢,茯苓二錢,甘草五分,白芥子一錢,神曲五分,肉桂一分,麥冬二錢,

北五味三分,蘇子五分,水煎服。(〔批〕久道湯。)

 

心不 寧,加生棗仁一錢;不寐,加熟棗仁一錢,遠志一錢;飽悶,加白芍二錢;口渴,加當歸二錢,熟地三錢

夢遺,加芡實三錢,山藥三錢;飲食不開,加麥芽一錢,山楂三四粒;有痰,加半夏五分;咳嗽,加桔梗 一錢

有浮游之火,加元參二錢;頭痛,加蔓荊子七分,或川芎一錢;有外感,加柴胡一錢;鼻塞,加 蘇葉一錢,

目痛,加柴胡一錢;心微痛,加桅子五分;脅痛,加芍藥一錢;腹痛,加肉桂三分,此久治 之法。

張公曰妙極。  

 

暫治法

 

論傷風 傷食, 傷暑, 傷濕

 

天師曰暫治者,乃強壯之人素不服藥,一朝得病,用藥暫治之也。

如人外感傷寒,用傷寒專門治 之,茲不再贅。其餘傷風、傷食、傷暑、傷濕,俱可以暫治而愈。

傷風則用柴胡三錢,荊芥一錢五分、白芍三錢,蒼朮 五分,茯苓二錢,炒梔子二錢,枳殼一錢。

丹皮一錢,白芥子一錢,水煎服。(〔批〕祛風散。)

 

此方發散 之藥雖重,然因其素不患病,則腠理必密,故以重劑散之。

然方中有健脾之藥,正不必憂散藥之太重也。

 

如傷食作痛。胸腹飽悶填脹,欲嘔而不得,

方用白朮三錢,枳殼二錢。山楂三十粒,麥芽三錢,半夏

一錢,甘草一錢,砂仁三粒,濃朴一錢,水煎服。(〔批〕化食湯。)

此方純是攻藥,而不至消氣,妙用 白朮為君,故不消氣而轉能消食。

然亦因其形壯體健而用之,倘體弱久病之人,不敢以此方投之。

傷暑者,乃暑氣因其勞而感之,必非在高堂內寢之中而得之也。

方用香薷二錢。青蒿五錢,石膏一錢, 幹葛一錢,車前子一錢,茯苓三錢,白朮一錢,濃朴一錢,陳皮一錢,

甘草一錢,水煎服。(〔批〕解暑 神奇丹。)此方純是解暑之藥,亦因其氣壯而用之,氣虛人最忌。

 

傷濕之症,兩足浮腫,手按之必如泥,乃濕侵於脾也。

急用茯苓五錢,豬苓三錢。白朮三錢,澤瀉三 錢,肉桂二分治之。

亦因其體壯氣盛而用之,倘氣虛還須斟酌。此皆暫治之法。

 

 

遠治法

 

論中風, 臌脹 ,痿症, 食炭

 

天師曰遠者,病得之年遠,而徐以治之也。

如中風已經歲月,臌脹已經年許,痿症而臥床者三 載,如癲癇食炭數 年是也。此等之症,臥床既久,起之最難卒效。

然而治之得法,亦可起之於旦夕。

如中風手足不仁,不 能起立行步者,但得胃氣之健,而手足不致反張,便足者,皆可起之。

方用人參五兩,白朮半斤,薏仁三兩,肉桂三錢,附子一錢,茯苓一兩,半夏一兩,南星三錢,水二十碗,煎四碗。

(〔批〕回生神丹。) 分作二次服,早晨服二碗,即臥,上以綿被蓋之,令極熱,汗出如雨,

任其口呼大熱,不可輕去其被,任 其自幹。再用後二碗晚服,亦蓋之如前,不可輕去其被。

一夜必將濕氣冷汗盡行外出,三日可步履矣。後 用八味地黃丸四料為丸,服完,永不再發。

肢脹經年而不死者。必非水臌。水臌之症,不能越於兩年,未有皮毛不流水而死者。

今二三年不死, 非水臌,乃氣臌、血臌、食臌、蟲臌也。但得小便利而胃口開者,俱可治。

 

方用茯苓五兩;人參一兩,雷 丸三錢,甘草二錢,蘿蔔子一兩、白朮五錢,大黃一兩,附子一錢,水十碗,

煎湯二碗。(〔批〕消臌至 神湯。)早服一碗,必然腹內雷鳴,少頃必下惡物滿桶,急拿出傾去,再換桶;

即以第二碗繼之,又大瀉 大下,至黃昏而止,淡淡米飲湯飲之,不再瀉。然人弱極矣。

 

方用人參一錢,茯苓五錢,薏仁一兩,山藥 四錢,陳皮五分,白芥子一錢,水煎服。(〔批〕回春健脾丹。)

一劑即愈。忌食鹽者一月,犯則無生機 矣。先須斷明,然後用藥治之。

痿症久不效者,陽明火燒盡腎水也。然能不死長存者何。

蓋腎水雖涸,而肺金終得胃氣以生之,肺金 有氣,必下生腎水,腎雖乾枯,終有露氣,夜潤腎經,

常有生機,故存而不死也。

 

方用麥冬半斤,熟地一 斤,元參七兩,五味子一兩。水二十碗,煎六碗。(〔批〕起廢神丹。)

早晨服三碗,下午服二碗,半夜 服二碗,一連二日,必能坐起。

後改用熟地八兩,元參 三兩,麥冬四兩,北五味三錢,山茱萸四錢,牛膝一兩。水十碗,煎二碗。

(〔批〕壯體丹。) 

早晨 一碗。晚服一碗,十日即能行步,一月即平復如舊矣。蓋大滋其肺腎之水,則陽明之火不消而自消矣。

癲癇之症,亦累歲經年而未愈,乃痰入於心竅之間而不能出。

喜食炭者,蓋心火為痰所迷,不得發 泄,炭乃火之餘,與心火氣味相投,病患食之,竟甘如飴也。

方用人參一兩,南星三錢,鬼箭三錢,半 夏二錢,附子一錢,肉桂一錢,柴胡三錢,白芍三錢,菖蒲二錢,

丹砂末二錢。(〔批〕啟迷奇效湯。)

 

先將前藥煎湯二碗,分作二服,將丹砂一半調入藥中,與病患服之。

彼不肯服,即以炭飴之,服了與汝炭 吃,彼必欣然服之索炭也,不妨仍與之炭。

第二服亦如前法,則彼不若前之欣然,當令人急灌之,不聽, 不妨打之以動其怒氣,怒則肝木火起以生心,

反能去痰矣,皆絕妙奇法,世人未見未聞者,吾救世心切,不 覺盡傳無隱。

 

此皆遠治之法,最宜熟記。

張公曰;中風之有胃氣,則脾健可知。但脾胃俱有根源,何難用藥。

天師所用之藥,又是健脾之品,使 脾一旺,則氣益旺可知。氣旺則濕自難留。

方中又全是去濕之藥,濕去則痰消。又有消痰之品,痰消則寒 自失。而又有補火之劑,所以奏功也。

然非大劑煎飲,則一 土安能止汪洋之水,而重築其堤岸哉。

 

臌脹之症,年久不死,原是可救,所以用下藥以成功,非土郁之中固有水積,若果水症,早早死矣,

安能三年之未死也。然而,雖非水症。而水必有壅阻之病。

方中仍用茯苓為君,以雷丸、大黃為佐,不治 水而仍治水,所以奏功如神也。

痿症久不死,雖是肺經之潤,亦由腎經之有根也。

倘腎水無根,縱肺金有夜氣之生,從何處生 起,吾見立槁而已矣。惟其有根,所以不死。

故用大劑補腎之品,因之而病癒,亦因其有根可救而救之也。

 

癲癇之病,雖時嘗食物,腸中有水穀之氣,可以養生不死,亦其心之不死也。

倘心早死,即無病之 人,食穀亦亡。況有癲癇之症,吾見其早亡,不能待於今日。

惟其中心不死,不過胃痰有礙,一時癲癇, 其脾胃猶有生氣也。

 

故用人參以治心,加附子、菖蒲、肉桂溫中以祛邪,加柴胡舒肝平木,加南星、鬼 箭、半夏逐痰蕩邪,

加丹砂定魂鎮魄,自然邪氣少而正氣多也。皆天師未言,而予發其奧妙如此。

方則天 師至神至奇,予不能贊一辭也。

華君曰予無此之多,各有小異,不必盡言、只言異處可也。

臌脹方不同,傳余之方,乃用甘遂三 錢,牽牛三錢,水三碗,煎半碗服之,則瀉水一桶。

瀉極,用人參一錢,茯苓三錢,薏仁一兩,山藥五 錢,芡實一兩,陳皮五分,白芥子一錢,水煎服。

(〔批〕健脾分水湯。)一劑即愈,亦忌鹽一月。

痿症方亦不同。

方用元參一兩,熟地三兩,麥冬四兩,山茱萸一兩,沙參三兩,五味子五錢,水煎 服。(〔批〕起痿神湯。)

十日即可起床。予曾親試之,神驗。不知天師何故不傳此方,而更傳新方也。

 

想天道之薄而人身亦殊,用藥更重也。 癲癇余未傳方,然別有治癲之方,亦奇妙。

方用柴胡五錢,白芍三 兩,人參一兩,半夏三錢,白芥子五錢,南星三錢,用牛膽制過者。

附子一錢,茯神三錢,菖蒲三錢,水十 碗,煎二碗。(〔批〕天師曰亦奇妙方也,二方相較,彼更奇於此。) 

先與一碗服之,必倦怠,急再灌 一碗,必熟睡。有睡至一二日者,切不可驚醒,如死人一般,任其自醒。

醒來病如失,即索飲 食,說從前之病,不可即與飲食,餓半日,與之米粥湯,內加人參五分,

陳皮五分,煎粥與之。再用人參 三錢,白朮一兩,甘草一錢,茯苓五錢,陳皮五分,白芥子五錢,

水煎與之,彼必欣然自服。(〔批〕加 減六君子湯。)

服後再睡,亦聽其自醒,則永不再發。亦奇妙法也。

天師曰此方未嘗不佳妙。

 

近治法

 

論猝倒 , 心傷暴亡,  腹痛欲死 中惡 , 中痰 心疼

 

天師曰近治者,一時猝來之病而近治之也。

如一時眼花猝倒,不省人事,一時心痛暴亡,一時腹 痛,手足青而欲死者是也。

此等之症如風雨驟至,如駿馬賓士,不可一時止遏,不可少緩,須臾以治之 也。

眼花猝倒,非中於惡,則中於痰。然中惡中痰,實可同治。

 

蓋正氣之虛,而後可以中惡中氣之餒, 而後可以痰迷,然則二症皆氣虛之故。

故補其氣,而中氣正氣自回,或加以祛痰之品,逐邪之藥,無有不 奏功頃刻者。

 

方用人參三錢,白朮五錢,附子一錢,半夏一錢,南星一錢,陳皮一錢,白薇一錢,水煎 服。

(〔批〕消惡湯。)下喉即愈。此方妙在補氣之藥多於逐痰祛邪。

中氣健於中,邪氣消於外,又何 懼痰之不速化哉。

心痛暴亡,非寒即火。治火之法,止消二味。

用炒梔子五錢,白芍五錢,煎湯服之。(〔批〕自焚 急救湯。)下喉即愈。治寒之藥,必須多加。

方用人參三錢,白朮五錢,肉桂一錢,附子一錢,甘草一錢, 白芍三錢;熟地一兩,山茱萸四錢,

良姜一錢,水煎服,(〔批〕消冰散。)

二方各有深意,前方因火盛而瀉以肝木也,後方因大寒而補腎 氣也,多寡不同,而奏功之神則一耳。

腹痛之症,一時痛極,甚至手足皆青,救若少遲,必致立亡。

此腎經直中寒邪也。法當急溫命門之 火,而佐熱其心包之冷,使痛立除,而手足之青亦解。

方用人參三錢,白朮五錢,熟地五錢,附子一錢, 肉桂一錢,吳茱萸五分,乾薑五分,水煎服即愈。

(〔批〕救疼至聖丹。)

此方之妙,補火于真陰之 中,祛寒于真陰之內,自然邪去而痛止,不致上犯心而中犯肝也。

此近治之法,當於平日留心,不致臨 症急遽,誤人性命也。

 

華君曰餘亦有傳,但不同耳。

中惡中痰方人參三錢,茯苓五錢,天南星三錢,附子一錢,虛人 多加人參至一兩,水煎服即蘇。

(〔批〕解惡仙丹。)

 

心痛方治有火者神效,貫仲三錢,白芍三錢,梔子三錢,甘草二錢,水煎服。(〔批〕止痛仙丹。)

一劑即止痛。

 

輕治法

 

論小柴胡湯

 

天師曰輕者,病不重,不必重治,而用輕劑以治之也。

如人咳嗽、頭痛、眼目痛。口舌生瘡,皆 是小症,何必用重劑以補陽,用濃味以滋陰哉。

法當用輕清之品,少少散之,無不立效,如小柴胡之方是 也。

 

然而小柴胡湯,世人不知輕重之法,予再酌定之,可永為式。

方用柴胡一錢,黃芩一錢,半夏一錢,陳 皮五分,甘草一錢,此小柴胡湯。

予更加人參五分,茯苓二錢,更為奇妙。蓋氣足則邪易出,而汗易發。

 

世人見用人參,便覺失色,匪獨醫者不敢用、即病者亦不敢服。

相沿而不可救藥者,滔滔皆是,安得 佈告天下醫人,詳察其病源,而善用之也。

此輕治之法,極宜究心。

張公曰天師言小柴胡湯,治外感者也。予言治內傷者,補中益氣湯是也。

然補中益氣湯,東垣立 方之後,世人亂用,殊失重輕之法。予再酌定之,可傳之千古不敝。

柴胡一錢,升麻四分,黃 三錢,白朮三錢,當歸三錢;陳皮八分,甘草一錢,人參一錢,人氣虛者多加,

可至一兩,看人之強弱分多寡 耳。(〔批〕酌定補中益氣湯。)

 

有痰,加半夏一錢;有熱,加黃芩一錢;有寒,加桂枝一錢;頭 痛,加蔓荊子八分,或川芎一錢;

兩脅痛,加白芍三錢;少腹痛,亦加白芍三錢有食,加麥芽二錢; 傷肉食,加山楂二十粒;

胸中痛,加枳殼五分,神曲五分。如此加用,自合病機。無如人不肯用此方以治 內傷也,法最宜留心。

大約右手寸口脈與關脈大於左手之脈者、急用此湯,無不神效。

(小柴胡本是半表半裡少陽經藥,內用參苓,以病在少陽,恐漸逼裡,乘之於所勝也。

故先扶胃氣, 使邪不入而已,入者亦得正旺而自退耳。李子永識。)

 

重治法

 

論大渴 ,大汗,  大吐 , 大瀉 , 陰陽脫

 

天師曰重治者,病出非常,非輕淡可以奏功,或用之數兩,或用半斤、一斤,而後可以獲效。

如 大渴、大汗、大吐、大瀉、陰陽脫之症,從前俱已罄談,而方法亦盡,餘可不言。

然而尚未盡者,大渴 之症,必用石膏,往往有一晝夜而用至斤許者。

蓋熱之極,藥不得不用之重,此時倘守定不可多與之言, 反必殺之矣。

第此等症,乃萬人中一有之,不 可執之以治凡有胃火之人也。

張公曰大渴之症,用石膏以平胃火,無人不知矣,尚有未知其故者。

胃火沸騰奔越,不啻 如火之燎原,必得傾盆之雨,始能滂沛而息滅之。

原取一時權宜之計,故可以臨時用之,多能取 效。必不可久用,久用則敗亡也。

天師曰大汗之症,必用參 ,往往有用參斤許者。

然亦偶爾有之,不可拘執以治凡有汗亡陽之症。蓋陽藥不宜偏多,而陰藥可以重用故耳。

張公曰大汗勢必用補氣之藥,以救亡陽之症。然而,過用補氣之藥,仍恐陽旺而陰消。

服數劑 補氣之後,即宜改用補陰之品。況亡陽之後,陰血正枯,進以補水之藥,正投其所好也。

陰定則陽 生,而陰陽無偏勝之弊矣。

天師曰大吐之症,明是虛寒,亦有用參至數兩者。然而吐不可一類同觀。

其勢不急,不妨少 用,可以徐加。倘寒未深,而吐不甚,亦以參數兩加之,恐增飽滿之症矣。

張公曰大吐之症,虛寒居多,然亦有熱而吐者。不可不講。

熱吐者,必隨痰而出,不若寒吐之 純是清水也。

 

熱吐不可用參,以二陳湯飲之得宜。若寒吐,必須加人參兩許,而雜之辛熱之品,始能 止嘔而定吐。

第人參可以暫用,而不可日日服之。吐多則傷陰,暫服人參止吐則可,若日日服之。

必至陽有餘而陰不足,胃中乾燥,恐成閉結之症矣。

 

所以,人參可暫而不可常也。

大瀉之症,往往用止瀉之藥至數兩者,亦一時權宜之計,而不可執之為經久之法。

大瀉,澀之始能止瀉。若過於酸收,則大腸細小矣,下不能出,又返而上。

故止瀉之藥,止可一 時用之,而不可經久用之也。

陰陽脫,亦有用參至數斤者。然脫有不同,有火盛而脫有水虛而脫。

水虛者,用人參數斤,實為 對藥。

倘腎中有火,作強而脫,止可用多數兩,挽回于一時,而不可日日用參數斤,以奪命於後日 也。

蓋重治之法,前已備言其功。茲更發明其弊,願人斟酌善用之。

陰陽脫症,明是氣虛之症,用參最宜,最可多服,即腎中有火,亦可用之。

但脫後用參以救 脫則可,救活之後,

亦當急用熟地、山茱,大劑作湯飲之,使已脫之精重生,則未脫之氣可長。

否 則,陽旺陰消,恐非善後之策,不特腎中有火者不宜久服人參也。

倘能用熟地、山茱、北五味、麥 冬之類於人參之中,又各各相宜,不必避忌人參之不宜用也。

華君曰前已明言,然余尚有方並傳,以為臨症之鑒。

大渴不止,方用石膏數兩,知母三錢,糯 米一撮,麥冬三兩,人參亦數兩,與石膏同用,半夏三錢,

甘草一錢,竹葉百片,元參二兩,水煎服。

 

大汗方用人參四兩,北五味三錢,麥冬三兩,生地二兩,水煎服。一劑即止汗。

 

更有奇方,以救 貧乏之人。黃 三兩,當歸二兩,桑葉十四片,北五味三錢。麥冬二兩,水煎服之。

(〔批〕消汗至神丹)。一劑即止汗。

大吐方人參一兩,陳皮二錢,砂仁三粒。(〔批〕止嘔仙丹。)

 

此治有火之吐,倘寒甚而吐,加 丁香二錢,乾薑三錢,神效。

更有腎火沸騰而吐,食入即出等症,用六味湯一料,煎湯二碗,服之即止 吐。

更有腎寒之極,今日飲食,至明日盡情吐出者,用六味湯一料,加附子一個。

肉桂二兩,煎湯二碗, 服之即不吐。二方予親試而驗者也。

 

大瀉方用白朮一兩,茯苓一兩,肉桂五分,澤瀉三錢,豬苓三錢,一劑即止瀉。

更有腎經作瀉, 五更時痛下七八次 者,亦用八味地黃湯一料,煎湯二碗與之。

當日即減大半,二服愈,四服全愈。

陰陽脫無可說,大約必得人參以救之。天師之說,亦言其變也。

(吐症,張公旋複花湯最妙,宜補入。李子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