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濁

某(三二)濕熱下注淋濁,當分利。(濕熱)萆 淡竹葉 瞿麥 赤苓 細木通 蓄

 

某(二八)濕熱下注,溺痛淋濁,先用分利法。萆 淡竹葉 木通 赤苓 茵陳 海金沙

 

魏 脈數垂,淋濁愈後再發,肛脹便不爽,餘滴更盛。萆 豬苓 澤瀉 白通草 海金沙 晚蠶砂 丹皮 黃柏

 

又 滯濁下行痛緩,議養陰通腑。 阿膠 生地 豬苓 澤瀉 山梔 丹皮

 

毛(三四)壯盛體豐,當夏令濕熱蒸迫,水穀氣墜而有淋濁,服寒涼,腹脹,得固澀無效,皆非腑病治法,子和桂苓飲。

 

又 前用甘露飲,淋濁已止,而頭暈左肢麻木,胃脘腹中飢則欲痛,咽喉中似有物粘著,咳咯咽飲不解,

診脈左勁右濡,據症是水弱木失滋涵,肝陽化風,過膈繞咽達巔,木乘胃土,陽明脈衰,不司束筋骨

以利機關,脘腹中痛,得食則緩者,胃虛求助也。今壯年有此,已屬痱中根萌,養肝腎之液,

以熄虛風,補胃土以充絡脈,務在守常,勿圖速效,可望全好。

製首烏 蓯蓉 天冬 杞子 柏子霜 茯神 菊花炭 青鹽 紅棗肉丸服四錢 晚服豬肚丸方。

 

某 膏淋濁膩,濕熱居多,然亦有勞傷腎傷,下虛不攝者,今以酒客,腹中氣墜,

便積,苦辛寒分消治。黃柏茯苓 萆 海金沙 川楝子 青皮 防己 蠶砂

 

汪 脈左堅入尺,濕熱下墜,淋濁痛。(陰虛濕熱)滋腎丸。

 

周(二二)便濁莖痛,滋腎丸(三錢)

 

吳(二四)久瘡不愈,已有濕熱,知識太早,陰未生成早泄,致陽光易升易降,牙宣齦血,為濁為遺,

欲固其陰,先和其陽,仿丹溪大補陰丸,合水陸二仙丹,加牡蠣金櫻膏丸。

 

黃 舌白氣短,胸中痛,目暗,微淋,乃陰虛於下,氣阻於上,暫停參劑,早上服都氣丸三錢,晚服威喜丸二錢。

 

葉(三八)脈數形瘦,素有失血,自覺氣從左升,痰嗽隨之,此皆積勞,陽氣鼓動,陰弱少製,

六味壯水和陽極是,近日便濁,雖宜清熱,亦必顧其陰體為要。 生地 丹皮 甘草梢 澤瀉 山梔 黑豆皮

 

某 陰虛,濕熱在腑為濁,六味去萸加車前牛膝黃柏萆。

 

某 遺由精竅,淋在溺竅,異出同門,最宜分別,久遺不攝,是精關不攝為虛。但點滴莖中痛癢。

久腹堅滿,此屬淋閉,乃隧道不通,未可便認為虛,況夏令足趾濕腐,其下焦先蘊濕熱,熱阻氣不流行,

將膀胱撐滿,故令脹堅,議理足太陽經,五苓散。

 

某(四五)淋濁,溺短澀痛,先通陽氣。(下焦陽不流行)

萆解(三錢) 烏藥(一錢) 益智(五分) 赤苓(三錢) 遠志(四分) 琥珀末(五分)

 

蕭(四一)脈沉淋濁。(心火下陷)釐清飲加山梔丹皮茯苓豬苓。

 

某(二三)淋濁,小便不利,當清利火腑,導赤散生地用細者加赤苓瞿麥。

 

黃 心熱,下遺於小腸,則為淋濁,用藥以苦先入心,而小腸火腑,非苦不通也。既已得效,宗前議定法。

人參 黃柏 川連 生地 茯苓 茯神 丹參 桔梗 石菖蒲

 

王 淋屬肝膽,濁屬心腎,心火下陷,陰失上承,故溺濁不禁。 人參 川連 生地 茯神 柏子仁 遠志

 

某(氏)氣閉成淋。(氣閉) 紫菀 枇杷葉 杏仁 降香末 栝蔞皮 鬱金 黑山梔

又 食入痞悶,小便淋痛,照前方去紫菀黑梔加苡仁。

 

某(三四)小溲短赤,帶血。(膀胱熱血淋)導赤散加琥珀末五分赤茯苓。

 

胡(三五)熱入膀胱,小溲血淋,莖中猶痛,非止血所宜,議用錢氏導赤散,加知柏以清龍雷。

 

許(十八)血淋,尿管溺出而痛,脈沉實,形色蒼黑,治從腑熱。

蘆薈 山梔 郁李仁 紅花 當歸 酒大黃 龍膽草 丹皮

又 血淋未已,用堅陰清熱。 小生地 粉丹皮 黃柏 知母 淡竹葉 山梔

 

祝(五四)中年以後,瘦人陰虧有熱,飲酒,濕熱下墜,精濁痔血,皆熱走入陰,則陰不固攝,

前方宗丹溪補陰丸,取其介屬潛陽,苦味堅陰。若用固澀,必致病加。(精濁陰虛)

水製熟地 龜版膠 鹹秋石 天冬 茯苓 黃柏 知母 豬脊筋搗丸。

 

范(二五)精走濁淋,脊骨生熱,屬陰虛,胃弱勿用膩滯。

龜腹甲心 覆盆子 五味 歸身 鹿角膠 秋石 芡實 金櫻膏丸。

 

戈(四五)脈左細勁,腰酸,溺有遺瀝,

近日減谷難化,此下焦臟陰虛餒,漸及中焦腑陽,收納肝腎,勿損胃氣。(腎氣不攝)

熟地 杞子 柏子仁 當歸身 紫衣胡桃 補骨脂 杜仲 茯苓 青鹽 蜜丸。

 

某(六五)六旬有五,下焦空虛,二便不爽,溺管痺痛,姑與腎氣湯主治,腎氣湯細絹濾清服。

 

朱(三六)血淋管痛,腑熱為多,經月來,每溺或大便,其墜下更甚,想陰精既損,

腎氣不收故也。鹹蓯蓉 柏子仁 杞子 大茴 牛膝 茯苓

 

某 淋濁經年,陽損腰痛,畏冷。 熟地 杞子 鹿角膠 巴戟 杜仲 柏子仁 湖蓮 芡實

 

葉(二七)淋屬肝膽,濁屬心腎,據述病,溺出混濁如膿,病甚則多,或因遺泄後,濁痛皆平,或遺後痛濁轉甚,

想精關之間,必有有形敗精凝阻其竅,故藥中清濕熱通腑,及固澀補陰,久餌不效。

 

先議通瘀腐一法,考古方通淋通瘀,用虎杖湯,今世無識此藥,每以杜牛膝代之。(敗精濁瘀阻竅)

用鮮杜牛膝根,水洗淨,搗爛絞汁大半茶杯,調入真麝香一分許,隔湯燉溫,空心服,只可服三四服,

淋通即止,倘日後病發再服。

 

又 淋病主治,而用八正釐清,導赤等方,因熱與濕俱屬無形,腑氣為壅,取淡滲苦寒,濕去熱解,腑通病解。

若房勞強忍精血之傷,乃有形敗濁阻於隧道,故每溺而痛,徒進清濕熱利小便無用者,以溺與精同門異路耳。

故虎杖散小效,以麝香入絡通血,杜牛膝亦開通血中敗濁也。 韭白汁九製大黃(一兩)

生白牽牛子(一兩) 歸須(五錢) 桂枝木(三錢生) 炒桃仁(二兩) 小茴(三錢) 韭白汁法丸。

 

李 敗精凝隧,通瘀痺宣竅已效。 生桃仁 杜牛膝 人中白 生黃柏 麝香(二分調入)

 

徐(五四)五旬又四,勞心陽動,陰液日損,壯年已有痔瘍,腸中久有濕熱,酒性辛溫,亦助濕熱,

熱下注為癃為淋,故初病投八正五苓,疏氣之壅也。

半年不痊,氣病漸入於血絡,考古方惟虎杖散最宜,虎杖散。

 

張 丹溪謂五淋症,濕熱阻竅居多,三年前曾有是病,月前舉發,竟有血塊窒塞,尿管大痛,不能溺出,

想房勞強忍,敗精離位,變成污濁瘀腐,且少腹堅滿,大便秘澀,臟氣無權,腑氣不用。

考瀕湖發明篇中,有外甥柳喬之病,與此適符,今仿其義,參入朱南陽法。

兩頭尖 川楝子 韭白 小茴 桂枝 歸尾 沖入杜牛膝根汁。

 

又 痛脹皆減,滴瀝成淋,前投通濁已效,只要凝塊全無,便不反複,陰藥呆鈍,桂附劫液,

通陽柔劑為宜。 蓯蓉 歸尾 柏子仁 炒遠志 杞子 茯苓 小茴

 

馬 淋,屬肝膽居多,桂附劫陰,與剛臟不合,診脈沉澀無力,非五苓八正可投,議用朱南陽法,

仍是厥陰本方耳。 老韭根白(兩) 兩頭尖(百粒) 小茴香(五分) 川楝子肉(一錢) 歸須(二錢) 穿山甲末(一錢)

 

徐 由淋痛漸變赤白濁,少年患此,多有欲心暗動,精離本宮,腐敗凝阻溺竅而成,乃有形精血之傷,

三年久病,形消肉減,其損傷已非一臟一腑,然補精充髓,必佐宣通為是,自能潛心安養,尚堪帶病延年。

熟地 生麋角 蓯蓉 炒遠志 赤苓 牛膝

 

某 每溺尿管窒痛,溺後混濁,敗精阻竅,濕熱內蒸,古方虎杖散,宣竅通腐甚妙。若去麝香,必不靈效,

較諸湯藥,更上一籌矣。酒煨大黃炒龍膽草 炒焦黃柏 牽牛子川楝子 黑山梔 小茴 沉香汁

 

某 陰精上蒸者壽,陽火下陷者危,血淋久而成形窒痛,煩心,心火直升,老人陰精已憊,五液化成敗濁,

阻竅不通,欲溺必痛,得泄痛減,即痛則不通,痛隨利緩之謂,故知柏六味,及歸脾逍遙之屬,愈治愈劇,

其守補升補,滋滯澀藥,決不中病,用琥珀痛減,乃通血利竅之意,然非久進之方,以不傷陰陽之通潤立方。

生地 益母草 女貞子 阿膠 琥珀 豆皮

 

顧(二四)敗精宿於精關,宿腐因溺強出,新者又瘀在裡,經年累月,精與血並皆枯槁,勢必竭絕成勞不治,

醫藥當以任督沖帶調理,亦如女人之崩漏帶下,醫者但知八正釐清,以濕熱治,亦有地黃湯益陰瀉陽,

總不能走入奇經。(奇脈病) 鹿茸 龜甲 當歸 杞子 茯苓 小茴 鮑魚

 

夏(六三)案牘神耗,過動天君,陽燧直升直降,水火不交,陰精變為腐濁,精濁與便濁異路,故宣利清解無功,

數月久延,其病傷已在任督,凡八脈奇經,醫每棄置不論,考孫真人九法,專究其事,欲涵陰精不漏,

意在升固八脈之氣,錄法參末。 鹿茸 人參 生菟絲粉 補骨脂 韭子 舶茴香 覆盆子 茯苓 胡桃肉 柏子霜 蒸餅為丸。

 

劉(三九)脈緩澀,溺後有血,或間成塊,晨傾溺器,必有膠濁粘膩之物,四肢寒凜,納食如昔,病傷奇脈。

生鹿茸 當歸 杞子 柏子仁 沙苑子 小茴

 

王(五八)悲憂驚恐,內傷情志,沐浴熏蒸,外泄陽氣,絡中不寧,血從漏出,蓋衝脈動,而諸脈皆動,

任脈遂失擔任之司,下元真氣,何以固納,述小便欲出,有酸楚如淋之狀,診脈微小澀,最宜理陽通補,用青囊斑龍丸。

 

淋有五淋之名,濁有精濁便濁之別,數者當察氣分與血分,精道及水道,確從何來。大凡秘結宜通,滑脫當補。

若因心陽亢而下注者,利其火腑,濕熱甚而不宣者,徹其泉源,氣陷用升陽之法,血瘀進化結之方,此數端,

人所易曉也。

 

獨不知厥陰內患,其症最急,少腹繞前陰如刺,小水點滴難通,環陰之脈絡皆痺,氣化機關已息,

先生引朱南陽方法,兼參李瀕湖意,用滑利通陽,辛鹹泄急,佐以循經入絡之品,豈非發前人之未發耶。

若夫便濁之恙,只在氣虛與濕熱推求,實者宣通水道,虛者調養中州。

若虛實兩兼,又有益臟通腑之法,精濁者,蓋因損傷肝腎而致,有精瘀精滑之分,精瘀當先理其離宮腐濁,

繼與補腎之治,精滑者用固補斂攝。

倘如不應,當從真調之,景岳謂理其無形,以固有形也。然此症。

但知治肝治腎,而不知有治八脈之妙,先生引孫真人九法,升奇陽,固精絡,使督任有權,漏卮自已,

可見平日若不多讀古書,而臨症焉知此理。

若不經先生講明,予今日亦不知此方妙處,又尿血一症,虛者居多。

若有火亦能作痛,當與血淋同治,倘清之不愈,則專究乎虛,上則主於心脾,下則從乎肝腎,

久則亦主於八脈,大約與前症相同,要在認定陰陽耳。(邵新甫)

 

徐評 治淋之法,有通有塞,要當分別,有瘀血積塞住溺管者,宜先通,無瘀積而虛滑者,

宜峻補,不但煎丸各別,並外治之法亦複多端,宜博識而詳考之,案中並未見及也。

 

陽痿

徐(三十)脈小數澀,上熱火升,喜食辛酸爽口,上年因精滑陽痿,用二至百補通填未效,

此乃焦勞思慮郁傷,當從少陽以條暢氣血。(郁)柴胡薄荷 丹皮 鬱金 山梔 神曲 廣皮 茯苓 生薑

 

仲(二八)三旬以內,而陽事不舉,此先天稟弱,心氣不主下交於腎,非如老年陽衰,例進溫熱之比。

填充髓海,交合心腎宜之。(心腎不交) 熟地 雄羊腎 杞子 補骨脂 黃節 遠志 茯苓 胡桃 青鹽 鹿筋膠丸。

 

王(五七)述未育子,向衰莖縮,凡男子下焦先虧,客館辦事,曲運神思,心陽久吸腎陰,

用斑龍聚精茸珠合方。(勞心過度)

 

男子以八為數,年逾六旬,而陽事痿者,理所當然也。若過此猶能生育者,此先天稟濃,所謂陽常有餘也。

若夫少壯及中年患此,則有色欲傷及肝腎而致者,先生立法,非峻補真元不可,蓋因陽氣既傷,真陰必損。

若純乎剛熱燥澀之補,必有偏勝之害,每兼血肉溫潤之品緩調之,亦有因恐懼而得者,蓋恐則傷腎,

恐則氣下,治宜固腎,稍佐升陽,有因思慮煩勞而成者,則心脾腎兼治,有郁損生陽者,必從膽治。

 

蓋經云:凡十一臟皆取決於膽。又云少陽為樞。

若得膽氣展舒,何郁之有,更有濕熱為患者,宗筋必弛縱而不堅舉,治用苦味堅陰,淡滲去濕,濕去熱清,而病退矣。

又有陽明虛,則宗筋縱,蓋胃為水穀之海,納食不旺,精氣必虛,況男子外腎,其名為勢。

若穀氣不充,欲求其勢之雄壯堅舉。不亦難乎,治惟有通補陽明而已。(華岫云)

 

徐評 陽痿之病,其症多端,更仆難盡,非專論數千言不明,容當另詳,茲不複贅。

 

某(二一)脈細自汗,下體怯冷,衛陽式微使然。(衛陽虛)黃耆(三錢) 熟附子(七分)

熟于朮(一錢半) 炙草(五分) 煨薑(一錢) 南棗(三錢)

 

朱(三六)脈微汗淋,右脅高突而,色痿足冷,不食易飢,食入即飽,此陽氣大傷,衛不擁護,

法當封固。 人參 黃耆 製川附子 熟于朮

 

孫(五八)肉筋惕,心悸汗出,頭痛愈,畏風怕冷,陽虛失護,用真武湯。

 

某 勞傷,陽虛汗泄。 黃耆(三錢) 白朮(二錢) 防風(六分) 炙草(五分)

 

顧(氏)勞力怫怒,心背皆熱,汗出,往時每以和陽治厥陰肝臟得效,今年春夏,經行病發,且食納頓減,

褚氏謂獨陰無陽,須推異治,通補既臻小效,不必見熱投涼,用鎮其陽以理虛。

人參 半夏 茯苓 炙草 牡蠣 小麥 南棗

 

張(五六)脈弦大,身熱,時作汗出,良由勞傷營衛所致,經云勞者溫之。(營衛虛)

嫩黃 蓍(三錢) 當歸(一錢半)桂枝木(一錢) 白芍(一錢半) 炙草(五分)煨薑(一錢) 南棗(三錢)

 

某(二一)脈細弱,自汗體冷,形神疲瘁,知飢少納,肢節酸楚,病在營衛,當以甘溫。

生黃蓍 桂枝木 白芍 炙草 煨薑 南棗

 

某 汗出寒凜,真氣發泄,痰動風生,用辛甘化風法。 生黃蓍 桂枝 炙草 茯苓 防風根 煨薑 南棗

 

梅(四三)案牘積勞,神困食減,五心汗出,非因實熱,乃火與元氣,勢不兩立,氣泄為熱為汗,

當治在無形,以實火宜清,虛熱宜補耳。(勞傷心神)議用生脈四君子湯。

 

方 茹素惡腥,陽明胃弱,致厥陰來乘,當丑時然汗出,少寐多夢。(胃陰虛)

人參 龍骨 茯神 棗仁 炒白芍 炙草 煎藥吞送蒸熟五味子三十粒。

 

又 鎮攝汗止,火升咳嗽,仍屬陰虛難得充複,育陰滋液為治。

熟地炭 人參 炒麥冬 五味 炒萸肉 川斛 茯神 女貞子 接服瓊玉膏方。

 

經云:陽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又云,陽加於陰,謂之汗,由是推之,是陽熱加於陰,津散於外而為汗也。

夫心為主陽之臟,凡五臟六腑表裡之陽,皆心主之,以行其變化,故隨其陽氣所在之處,而氣化為津,

亦隨其火擾所在之處。而津泄為汗,然有自汗盜汗之別焉,夫汗本乎陰,乃人身之津液所化也。

經云:汗者,心之液。又云腎主五液,故凡汗症,未有不由心腎虛而得之者,心之陽虛,不能衛外而為固,

則外傷而自汗,不分寤寐,不因勞動,不因發散,溱溱然自出,由陰蒸於陽分也。

腎之陰虛,不能內營而退藏,則內傷而盜汗,盜汗者,即內經所云寢汗也。

睡熟則出,醒則漸收,由陽蒸於陰分也。

故陽虛自汗,治宜補氣以衛外,陰虛盜汗,治當補陰以營內,如氣虛表弱,自汗不止者,仲景有黃耆建中湯,

先賢有玉屏風散,如陰虛有火盜汗發熱者,先賢有當歸六黃湯柏子仁丸,

如勞傷心神,氣熱汗泄者,先生用生脈四君子湯,如營衛虛而汗出者,宗仲景黃耆建中湯,及辛甘化風法,

如衛陽虛而汗出者,用玉屏風散,附湯真武湯,及甘麥大棗湯,鎮陽理陰方法,按症施治,一絲不亂,謂之明醫也。

夫複奚愧。(鄒滋九)

 

徐評 汗出總由於心火不寧,屬熱者多,屬寒者少,今諸方皆用補陽治法,乃一偏之見,

皆由不知汗出之液在何經也。誤人多矣。

亡陽之汗,乃陽氣飛越,下焦空虛,此乃危急之症,非參附不能回陽,與自盜等大不相同,

醫者全然不知,並為一病,貽誤無窮,深為可笑。

 

 

陳 遺尿,目瞑口開,面亮汗油,陽飛欲脫,無藥力挽,擬參附湯法,加入童便,圖元真接續耳。

(陽脫)

又 子丑為陰陽交界之時,更逢霜降,正不相續,後現脫象,進兩攝陰陽方,參附東加五味子。

又 陽回,汗止神蘇,無如陰液欲涸,心熱渴飲,姑救胃汁。人參 麥冬 五味 茯神 建蓮

又 腎真未全收納,便溺自遺,無如咽燥喉痛,陽雖初回,陰氣欲盡,難進溫熱之補,大意收攝真陰為治。

人參 麥冬 五味 熟地炭 茯神 遠志炭 菖蒲根

又 胃虛,客氣上逆為呃噫,痰帶血腥,咽中微痛,用鎮攝法。人參 熟地 北味 茯神 青鉛

 

周 脈革無根,左尺如無,大汗後,寒痙,頭巔痛,躁渴不寐,此屬亡陽,平昔飲酒少谷,回陽辛甘,未得必達。

有乾嘔格拒之狀,真危如朝露矣。勉議仲景救逆湯,收攝潰散之陽,冀有小安,再議治病,救逆東加參附。

 

徐 恰交第七日,鼾聲呵欠,目瞑煩躁,診脈微細而促,此皆二氣不相接續,衰脫之征最速,是清神熄風方法,

難以進商,急固根蒂,仿河間地黃飲。(陰陽並虛) 熟地 附子 蓯蓉 萸肉 杞子 遠志 菖蒲 川斛

 

黃 腎脈不得上縈,肝風突起掀旋,呵欠鼾聲,口噤汗出,陰陽不續,危期至速,

地黃飲子極是。 熟地炭 萸肉炭 川斛 天冬 淡蓯蓉 牛膝炭 五味 遠志 茯神 飲子煎法。

 

凌 脈大不斂,神迷囈語,陰陽不相交合,為欲脫之象,救陰無速功,急急鎮固陰陽,

冀其蘇息。人參 茯神 阿膠 淮小麥 龍骨 牡蠣

 

又 陰液枯槁,陽氣獨升,心熱驚惕,倏熱汗泄,議用複脈湯,甘以緩熱,充養五液,複脈去薑桂加牡蠣。

又 胃弱微嘔,暫與養陽明胃津方。人參 炒麥冬 炒白粳米 茯神 鮮蓮子肉 川斛

又 人參(秋石水拌烘)熟地炭 天冬 麥冬 茯神 鮮生地

又 秋燥上薄,嗽甚微嘔,宜調本,兼以清燥。人參(秋石水拌烘) 麥冬 玉竹 生甘草 南棗 白粳米

又 安胃丸(二錢)秋石拌人參湯送。

 

某(氏)脈如雀啄,色枯氣促,身重如山,不思納穀,乃氣血大虛,慮其暴脫。

人參 生地 阿膠 麥冬 炙草 左牡蠣

又 補攝足三陰。 人參 熟地炭 棗仁 茯神 五味 鮮蓮子肉

 

朱(氏)久損不複,真氣失藏,交大寒節,初之氣,厥陰風木主候,肝風乘虛上擾,氣升則嘔吐,

氣降則大便,寒則脊內更甚,熱則神煩不寧,是中下之真氣杳然,恐交春前後,有厥脫變幻,擬進鎮逆法。
人參 生牡蠣 龍骨 附子 桂枝木 生白芍 炙草 艾 自半月前,寒熱兩日,色脈愈弱,食減寢少,神不自持,

皆虛脫之象,議固之澀之,不及理病。 人參 生龍骨牡蠣 桂枝 炙草 南棗肉

又 脈神稍安,議足三陰補方。 人參 砂仁末炒熟地 炒黑杞子 茯神 五味 牛膝炭

 

脫即死也。諸病之死,皆謂之脫,蓋人病則陰陽偏勝,偏勝至極即死矣。人之生也。

負陰抱陽,又曰,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是故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其陰陽樞紐,

自有生以至老死,頃刻不離,離則死矣。故古聖先賢,創著醫籍,百病千方,無非為補偏救弊,和協陰陽,

使人得盡其天年而已,夫脫有陰脫陽脫之殊,內經論之最詳,難經又言脫陽者見鬼,脫陰者目盲,

此不過言其脫時之情狀也。

明理者須預為挽救則可。若至見鬼目盲而治之,已無及矣。

今觀先生之治法,回陽之中必佐陰藥,攝陰之內必兼顧陽氣,務使陽潛陰固,庶不致有偏勝之患,

至於所脫之症不一,如中風眩暈嘔吐喘衄,汗多亡陽之類。

是陽脫也。瀉痢崩漏胎產,下多亡陰之類,是陰脫也。

痧脹乾霍亂,痞脹痙厥,臟腑窒塞之類,是內閉外脫也。

陽脫於上,陰脫於下,即人死而魂升魄降之謂也。總之陰陽樞紐不脫。

病雖重不死,然則陰陽樞紐何在,其在於命門歟。(華岫云)

 

脾胃

錢 胃虛少納,土不生金,音低氣餒,當與清補。(胃陰虛不飢不納) 麥冬 生扁豆 玉竹 生甘草 桑葉 大沙參

 

王 數年病傷不複,不飢不納,九竅不和,都屬胃病,陽土喜柔偏惡剛燥。若四君異功等,竟是治脾之藥,

腑宜通即是補,甘濡潤,胃氣下行,則有效驗。

麥冬(一錢) 火麻仁(一錢半炒) 水炙黑小甘草(五分) 生白芍(二錢) 臨服入青甘蔗漿一杯。

 

某(二四)病後胃氣不蘇,不飢少納,姑與清養。

鮮省頭草(三錢) 白大麥仁(五錢) 新會皮(一錢) 陳半夏曲(一錢) 川斛(三錢) 烏梅(五分)

 

某(三四)脈澀,體質陰虧偏熱,近日不飢口苦,此胃陰有傷,邪熱內熾,

古稱邪火不殺谷是也。 金石斛 陳半夏曲 生穀芽 廣皮白 陳香豉 塊茯苓

 

某 理肺養胃,進以甘寒。(肺胃陰虛)甜杏仁 玉竹 花粉 枇杷葉 川貝 甜水梨汁

 

某 脈數,口渴有痰,乃胃陰未旺。 炒麥冬 生白扁豆 生甘草 白粳米 北沙參 川斛

 

陳(二十)知飢少納,胃陰傷也。 麥冬 川斛 桑葉 茯神 蔗漿

 

某 胃陽受傷,腑病以通為補,與守中必致壅逆。(胃陽虛) 人參 粳米 益智仁 茯苓 廣皮 炒荷葉

 

某 食穀不化,胃無火也。 生白芍 濃朴 新會皮 益智仁 茯苓 砂仁

 

計(三三)陽微痰黑,食入不化。 人參 生益智 桂心 茯神 廣皮 煨薑

 

高(六八)脈小帶弦,知飢不欲食,晨起吐痰,是胃陽不足,宜用外台茯苓飲。

又 人參白朮 茯苓 廣皮 半夏 枳實皮 白蒺藜 地栗粉

 

席(二三)脈右濡,臍上過寸有聚氣橫束,幾年來食難用飽,每三四日一更衣,夫九竅失和,都屬胃病,

上脘部位為氣分,清陽失司,仿仲景微通陽氣為法。薤白 栝蔞汁半夏 薑汁 川桂枝 鮮菖蒲

 

某(三二)脈濡自汗,口淡無味,胃陽憊矣。 人參 淡附子 淡乾薑 茯苓 南棗

 

王 脈小,右弦,病屬勞倦,飲食不和,醫投柴葛,雜入消導,升表攻裡,致汗泄三日,脘中不飢,

全是胃陽大傷,防有噦呃厥逆之變。生益智仁薑汁半夏 茯苓 丁香炒黃米

 

孫 長夏熱傷,為瘧為痢,都是脾胃受傷,老年氣衰,不肯自複,清陽不肯轉旋,脘中不得容納。

口味痰吐不清,脈弦右濡澀,下焦便不通調,九竅不和,都胃病也。此剛補不安,陽土不耐辛熱矣。

議宣通補方,如大半夏湯之類,大半夏東加川連薑汁。

又 小溫中丸。

 

錢(二二)壯年肌柔色黯,脈小濡澀,每食過不肯運化,食冷物臍上即痛,色脈參合病象,是胃陽不旺,

濁陰易聚,醫知腑陽宜通,自有效驗。良薑 草果 紅豆蔻 濃朴生香附 烏藥

汪 舌灰黃,脘痺不飢,形寒怯冷,脾陽式微,不能運布氣機,非溫通焉能宣達。

(脾陽虛) 半夏 茯苓 廣皮 乾薑 濃朴 蓽茇

 

周(四十)脈象窒塞,能食少運,便溏,當溫通脾陽。 生白朮(一錢半) 茯苓(三錢)

 益智仁(一錢) 淡附子(一錢) 乾薑(一錢) 蓽茇(一錢)

又 溫通脾陽頗適,脈象仍然窒塞,照前方再服二劑,如丸方,當以脾腎同治著想。

 

吳 酒多谷少,濕勝中虛,腹痛便溏,太陰脾陽少健,平胃合四苓加穀芽。

 

王(五十)素有痰飲,陽氣已微,再加悒郁傷脾,脾胃運納之陽愈憊,致食下不化,食已欲瀉,

夫脾胃為病,最詳東垣,當升降法中求之。(脾胃陽虛) 人參 白朮 羌活 防風 生益智 廣皮 炙草 木瓜

 

張(十九)食加便溏,胃醒脾不運也。方藥當以太陰陽明是調,異功散加甘松益智。

 

周(四二)脈緩弱,脘中痛脹,嘔涌清涎,是脾胃陽微,得之積勞,午後病甚,陽不用事也。

大凡脾陽宜動則運,溫補極是,而守中及膩滯皆非,其通腑陽間佐用之。

人參 半夏 茯苓 生益智 生薑汁 淡乾薑 大便不爽,間用半硫丸。

 

朱(五四)陽微,食後吞酸。 茯苓(四兩) 炒半夏(二兩) 廣皮(二兩) 生于朮(二兩)

濃朴(一兩) 淡乾薑(一兩)蓽澄茄(一兩) 淡吳萸(一兩) 公丁香(五錢) 水法丸。

 

某(二八)脈弦,食下脹,大便不爽,水穀之濕內著,脾陽不主默運,胃腑不能宣達,疏脾降胃,

令其升降為要。(濕傷脾胃) 金石斛(三錢) 濃朴(一錢) 枳實皮(一錢) 廣皮白(一錢半)

苦參(一錢) 神曲(一錢半) 茯苓皮(三錢) 麥芽(一錢半)

不運,洞泄之後,而神倦食減,濕傷脾胃清氣,用東垣清暑益氣主之。

 

清暑益氣法

洪(嫗)脈虛澀弱,面乏淖澤,鼻冷肢冷,肌腠麻木,時如寒凜微熱,欲溺大便有不化之形,

穀食不納,此陽氣大衰,理進溫補,用附子理中湯。(脾腎陽虛)

 

趙(三七)氣分本虛,衛少外護,畏風怯冷,冬天大氣主藏,夏季氣泄外越,此天熱煩倦一因也。

是氣分屬陽,故桂附理陽頗投,考八味古稱腎氣,有通攝下焦之功,能使水液不致泛溢,其中陰藥味濃為君,

乃陰中之陽藥,施於氣虛,未為中,歷舉益氣法,無出東垣范圍,俾清陽旋轉。

脾胃自強,偏寒偏熱,總有太過不及之弊,補中益氣加麥冬北味。(中氣虛)

又 間服四君子湯。

 

宣(三五)痛而納食稍安,病在脾絡,因飢餓而得,當養中焦之營,甘以緩之,是其治法。(飢傷)歸建中湯。

 

戈 小便短澀混濁,大便頻溏,不欲納穀,此傷食惡食也。當分消土。

(食傷) 生益智 廣皮 茯苓 澤瀉 炒白芍 炒山楂

 

脾胃之論,莫詳於東垣,其所著補中益氣,調中益氣,升陽益胃等湯,誠補前人之未備,察其立方之意,

因以內傷勞倦為主,又因脾乃太陰濕土,且世人胃陽衰者居多,故用參以補中,二朮以溫燥,

升柴升下陷之清陽,陳皮木香。

理中宮之氣滯,脾胃合治。若用之得宜,誠效如桴鼓,蓋東垣之法,不過詳於治脾,而略於治胃耳。乃後人宗其意者。

凡著書立說,竟將脾胃總論,即以脾之藥,籠統治胃,舉世皆然,今觀葉氏之書,始知脾胃當分析而論,

蓋胃屬戊土,脾屬己土,戊陽己陰,陰陽之性有別也。

臟宜藏,腑宜通,臟腑之體用各殊也。若脾陽不足,胃有寒濕,一臟一腑,皆宜於溫燥升運者,

自當恪遵東垣之法。若脾陽不虧,胃有燥火,則當遵葉氏養胃陰之法,觀其立論云,納食主胃,

運化主脾,脾宜升則健,胃宜降則和。

又云,太陰濕土,得陽始運,陽明陽土,得陰自安,以脾喜剛燥,胃喜柔潤也。

仲景急下存津,其治在胃,東垣大升陽氣,其治在脾,此種議論,實超出千古,故凡遇稟質木火之體,

患燥熱之症,或病後熱傷肺胃津液,以致虛痞不食,舌絳咽乾,煩渴不寐,肌燥熱,便不通爽,

此九竅不和,都屬胃病也。

豈可以術升柴治之乎,故先生必用降胃之法,所謂胃宜降則和者,非用辛開苦降,亦非苦寒下奪,

以損胃氣,不過甘平,或甘涼濡潤,以養胃陰,則津液來複,使之通降而已矣。

此義,即宗內經所謂六腑者,傳化物而不藏。以通為用之理也。今案中所分胃陰虛,胃陽虛,脾胃陽虛,

中虛,飢傷,食傷,其種種治法,最易明悉,餘不參贅,總之脾胃之病,虛實寒熱,宜燥宜潤,

固當詳辨,其於升降二字,尤為緊要,蓋脾氣下陷固病,即使不陷,而但不健運,已病矣。

胃氣上逆固病,即不上逆。但不通降。亦病矣。故脾胃之治法,與各門相兼者甚多,

如嘔吐腫脹泄瀉,便閉不食,胃痛腹痛,木乘土諸門,尤宜並參,互相討論,以明其理可也。(華岫云)

 

徐評 發明亦切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