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痘首推錢仲陽陳文中二家,錢用寒涼,陳用溫熱,確乎相左,

丹溪祖錢非陳,分解毒和中安表為要,以犀角地黃湯為主方,舉世宗之,莫敢異議,

後之萬氏,以脾胃為主,魏氏以保元為主。

 

皆從二家脫化,費建中救偏,悉以石膏大黃,胡氏輒投汗下,松江東地,多宗秦鏡明,

京口江寧,咸推管檉保赤,吾蘇悉遵翁仲仁金鏡錄,可謂家喻戶曉者,

其取長在看不在乎治,看法精確,有可以前知之巧妙,

後之翟氏聶氏,深以氣血盈虧,解毒化毒,分晰闡揚錢陳底蘊,超出諸家,

因分別太多,讀者目眩心憒,不若翁仲仁蕘悅口也。

然眼目之功,須宗翁氏,而匯治講究,參之諸家可矣。姑舉看法。

 

大凡發熱三日,而後見標,是其常,好以熱勢參詳見症,定其吉凶,翁仲仁鑫鏡錄甚明,茲不複贅,其未刻悉補入。

傷寒邪由外入,痘子熱從內起。但時邪引動而出,與傷寒兩途。

周歲小兒,初熱即現驚搐昏迷之狀最多,世俗謂驚痘最好,此言未必皆然,

方書云:先驚後痘者生,先痘後驚者死,頻頻驚厥,最多悶痘,

蓋痘由腎至肝至心脾及肺,自裡至外,自深及淺,未發之前,

痘熱先已內動,目現水晶光芒,腎熱也。

 

水生木而入肝,木生火而入心,火生土而入脾,土生金而入肺,其先天痘毒,從至陰以過陽,

全藉身中元氣,領載充長,以化毒為漿,漿必濃濃蒼老而始結痂,毒已外泄,元氣內返,

斯無變症,周歲以內,身小元弱,常有熱一日即出。

 

亦有順痘。

但須看神氣靜躁,熱勢輕重,見點徐徐而出,既出即長,熱緩安乳,便是好症。

若神氣雖安,熱亦不盛,痘點雖不多,形呆色鈍,或作頭足落,脈懈不束筋骨,

隱隱嘆息,或短氣如喘,或嘔或瀉,最多悶症。

若二三日間,痘苗已長,色亦頗好,竟夜終日,煩躁不止,最防隱處發疔,及發斑夾疹等症。

一發熱煩躁,標點雖見,熱躁愈加,細詢無忽,再參兼症,為六氣鬱遏者,

從時氣治,為內傷停滯者,從裡症治,亦有表裡兩解治,亦有下奪者。

 

但下法,寒涼之中,必須活血理氣,防其凝澀冰伏。

初起必三次而出,熱止即齊,其贈點亦有陸續發出者,須看顏色靈活,生氣頃刻轉機變化為要,

察形辨症,治法用藥,表藥活血疏肌,次則涼血解毒,實熱便閉者,微下之,虛弱氣怯者,

忌進疏解寒涼,間有虛寒弱稚,初發身不大熱,四肢皆冷,吐乳瀉乳,痘點不長,

聞聲悠悠欲絕,望色慘淡無形,恰在一二朝間,余見程氏女,年甫半齡,布痘極多,

 

痘形,色淡白,前症迭見,近地幼科,僉用荊防蒡蟬紅花楂肉木通胡荽筍尖之屬,

方雖寫而示以凶危,延余診視,余曰毒重氣虛,法在不治。

 

但身無熱,見症虛寒,不因癘氣表邪,焉用表藥,考萬氏始終以脾胃為主,

以理中湯加丁桂與服一劑,肢暖嘔止,再服利緩痘起,再用參歸鹿茸二服,以錢氏異功散而愈。

 

凡看痘,先論兒體強弱,辨肌色,如色白多氣虛,色蒼多血熱,形象羸有宿病,或渴乳,

肌柔白嫩者,痘必鮮明,蒼黑皮粗者,色必暗晦,羸瘦病質,色燥形枯,必須辨依期長養,內症安和。

病軀出痘,即平常無奇,亦難調理,

歌訣云:形體羸瘦骨如柴,肌肉枯焦神思衰,遍體鋪排如此痘,縱能漿足亦堪嗟。

 

一初見腰痛足,不能起立者死,此毒伏於腎。

一初見腹脹胸高,續增喘噦者死。 一初見目睛呆瞪,或暗無光,或黑白高低,皆屬緊悶症。

一初見痘,煩躁不止,即防疔斑,疔必現於隱處,多死。

 

一初見痘,痘不續發,斑色深紫,漸變藍黑,六日內死。

一初見痘,紫斑漸起,痘反隱伏,此名紫斑白悶。

一初見痘,痘斑間雜。若似酒朱點墨必死。

以上皆論初見看法,以定凶危,發齊熱退後,皆無諸惡症,

翁仲仁云:三日四日,痘出當齊,點至足心,勢方安靜。

 

若論幼小之兒,氣血易周,常有未及三日,而發齊者,年長之體,四日以外,猶有贈發者,

痘子稀少,數不盈百,不必點至足心,仲仁大意,謂發齊安靜,無慮變症,然須辨明痘形痘色,

是何等呈色,身體強壯,痘屬上中,方可許其無慮,倘幼小弱質,或病後,或帶別病而後布痘,

未可見痘好浪許,再以冬夏氣候審詳,可以百千無誤。

 

今世用方 

初見宜解肌疏表通套法(十六味)

荊芥(四日不用) 防風(三日不用) 前胡(三日不用)牛蒡(四日不用)紫草(二三日便滑忌)

木通 紅花 甘草 赤芍 天蟲 楂肉 川芎 連翹 桔梗 廣皮 蟬蛻(三四日不用)

 

方書中,未見點,用升麻葛根湯。

今人不用,伍氏方法,見點忌升麻,後人謂葛根,表疏亦忌。

此輕揚升表通套藥。若裡症急須兩解。

 

伍氏方,一二日用羌防透肌湯,今人不用,惡其辛溫氣雄也。一二日壯熱氣促,煩渴便秘,痘粒不發,

翁仲仁云:若非風寒壅遏定是氣虛不振,愚謂近世布痘,每盛發於君相風木燥金司令。

蓋非火不發也。火鬱發之,升陽散火是已。

但前症若裡熱甚重,煎灼脂液,苟非苦寒下奪,佐以升表,不能用也。

費建中方頗為中的。

石膏 大黃連翹 赤芍 青皮(腹痛用) 楂肉 花粉 紫草 木通 丹皮(辛涼入血) 犀角(辛涼通血) 發齊後用黃連。

 

凡寒涼清火解毒,必佐活血疏暢,恐凝滯氣血也。

實熱便秘,通用涼膈 通聖前胡枳殼湯 四順清涼飲 痘四日發足,伍氏遵古方,用牛蒡熟末三分,

用荸薺汁酒釀燉熱調勻,臨服刺入生雞冠血十餘滴與服,毒輕者即起光潤之色,世皆宗之。

 

發齊已四五日,用涼血解毒湯藥,伍氏名四聖飲,非扁鵲原方。

生地 連翹 銀花 紅花 甘草 天蟲 桔梗 紫草(便滑用紫銚)

血熱加丹皮犀角 火盛加黃連石膏羚羊角

有斑加金汁元參 頭面不起加川芎 雞冠血

咽喉痛加射干元參山豆根狂亂躁擾加地龍汁

毒重血凝加豬尾血 冰片(量兒大小用) 近世涼血解毒多用地丁銀花湯煎藥。

 

凡看痘,初起要根盤,其痘易長綻,倘尖瘦不肥多險,成漿之後,務要根盤即化一線,圈紅緊附。

 

頂滿滾圓,是為毒化。若頂陷頂皺,根盤黯僵,其毒與氣血交凝,實宜攻,虛宜補。

實火宜清,攻不宜早,看來火色大赤,痘形色濕潤,方可攻托,否則搔擦立至,乾剝毒陷不治。

虛有血虛氣虛之分,血虛為熱,氣虛為寒。但虛熱與實熱不同,虛熱用滋清方藥。

 

痘頂屬氣,根盤屬血,氣領血載,毒得煉化漿,

凡體強質實者多火,以清涼之劑,火解漿成誤補則癰,癰者,壅也。

其氣虛血弱,色必淡白,形不雄偉,或頂陷,或皮皺,內症則惡心,少食便溏,

年少未進穀食者,腸胃薄劣,最多虛症,七日以來,元氣用事,不能勝毒,使之外出,

多有內陷致變者,余最究心是症,調之應手取效,

 

魏氏保元湯,聶氏參歸鹿茸湯,陳氏木香異功散,腸滑不禁。

用七味豆蔻丸,白朮散,理中湯,多獲奇效,甚者必用三服。

 

大凡兒肌白嫩者多虛症,蒼黑者多實火,雖為大概,亦屬至要,白嫩發痘,色必鮮艷,

勿謂便是善症,蒼黑發痘,色必晦昧,勿便許為凶,總以神氣安靜,顏色日換,形象漸長便吉。

 

六七日伍氏內托散

 

生黃 甘草 陳皮 川芎 當歸 白糯米 防風 天蟲 角刺銀花

 

血熱者不用 防芎歸 表疏者去天蟲角刺

血熱仍用丹皮地黃紫草連翹羚羊 豬尾雞冠雞鳴散達表之藥豬尾膏通裡之藥

 

保元湯

人參 黃耆 炙草 加川芎當歸名芎歸保元 虛寒加肉桂 升頂加鹿茸

氣滯正氣加廣皮濃朴瀉加木香肉果 質弱加坎 河車 嘔逆加丁香濃朴

參歸鹿茸湯

人參 當歸 鹿茸 黃 龍眼肉 炙草

 

木香散

人參 木香 丁香 大腹皮 桂心 青皮 訶子 半夏 甘草前胡 赤苓

 

異功散

人參 木香 官桂 廣皮 當歸 茯苓 丁香 白朮 附子肉果 濃朴 半夏

 

豆蔻丸

肉果 木香 砂仁 枯礬 訶子 龍骨 赤石脂

 

白朮散

四君加藿香木香。

 

七八九日,頻用清涼,痘火色既退,漿不能透,或有半漿,頂有箬笠之形,不克充灌,

今人多用桑蟲漿生用,雞冠血生用,同酒漿和服,倘攻起,少頃後呆滯者,須用補托。

伍氏攻發藥用老人牙 研極細,加麝香少許,每服二三分,名黑靈丹。

右天蟲乃疏表風藥 山甲乃攻經隧風藥,一味為末,酒漿服,曰獨勝散。

 

凡蟲蟻皆攻,無血者走氣,有血者走血,飛者升,地行者降,凡漿足聲音啞者不妨,驟喘痰升者大忌,

翁仲仁云:挫喉聲啞,漿行飽滿亦無妨,蓋痘漿因熱氣以煉成,必升騰以達頭面,

肺位最高,熱上蒸迫,肺先受損,是以聲出不揚,倘喘急扶肚抬胸,乃火毒歸肺,必不治矣。

 

火毒歸肺,幼科每用珠子牛黃膏連之屬,多不效,余遵孫思邈葦莖湯,

或仲景葶藶大棗湯,間有效者,肺氣壅遏,苦寒直下,已過病所,故無效。

 

方書以六七日以前寒戰屬肺熱,六七日以後寒戰屬氣虛,

六七日以前切牙屬胃熱,六七日以後切牙屬血虛,亦屬定論。

 

八九日癢塌切牙,痘不起漿,或灰白,或涸或癟,危險極矣。速速溫補,亦可望生,

翁仲仁云:塌陷切牙,便實聲清猶可治,聲清則上無熱壅痰聚,便實則腑陽未至盡泄,

所以溫補得效耳。木香散異功散。

 

八九日順痘,漿色蒼黃,毒氣悉化,亦云垂成,須謹防護持,搔損流膿裂血,倘正氣大泄,

毒從虛陷,常有不治之患,斯時預囑伴母勿懈,使痂靨乾結,肌肉完固,便是全功。

若痘已破碎,聲不啞者,毒不陷也。無妨。

 

伍氏方用芍藥湯。 炒白芍 苡仁 茯苓 地骨皮 銀花 百合 山藥 建蓮

 

十一二日,漸次成痂之際,極好之症,必有咳嗽,或夜暮身熱,世俗幼科,僉雲毒氣未盡,

概投苦寒,多有胃減廢食,釀成痘勞童怯者,吾嘗論痘自腎臟骨髓之中,由肝主筋,心主血脈,

脾主肌肉,肺主皮毛,從內之外,毒乃渙釋,收疤之時,真氣歸裡,肺合皮毛,是為末傳,處位高。

 

體清肅,從前灌脹成痂,蒸迫之氣,受虧已極,氣泄為咳矣。

況投利濕下注藥而結痂,其上焦已經轉燥。若毒仍留伏,焉能收靨,此斷斷然也。

 

再論幼稚,陽常有餘,陰未充長,布痘至於結痂,一身脂液大損,其陰氣告匱可知,

故暮夜屬陰時,為煩為熱者,正內經云:陰虛生內熱也。

 

昔西郊吳氏女,年甫四歲,痘系順症,幼科調治,至漿滿成痂之日,忽發煩躁,夜熱不寐,晨起安然,

醫用保元,及錢氏五味異功加芍藥與服,熱躁益加,

又更一醫曰,毒氣未盡,乃誤補之故,用桑蟲漿,暨涼解藥。

服後躁熱甚,而添泄瀉,邀余視之,睹漿痂形色,詢平素起居,時日當午,即用六味地黃湯一服而安,

此二條,人多忽而不究,故辨及之,旬朝後嗽,大法以甘寒生津胃藥。

蔗漿 麥冬沙參 綠豆皮 地骨皮 甘草 玉竹 甜杏仁

 

解餘毒藥,全以不傷胃氣為主。若用芩連必須酒製,翟聶二氏辨之詳矣。

平和無奇斷不敗事。如三豆飲之屬。

若金銀花一味,本草稱解毒不寒,余見脾胃虛弱者,多服即瀉,伍氏用連翹飲子,亦取平和。

 

痘毒癰瘍,熱症十有七八,虛寒十有二三,甚至骨出腐敗,亦有愈者。

但外科大忌用火煉升藥。其診看之法,亦如瘍毒,須分陰陽耳。

 

痘疳濕盛生熱,強者用苦寒清降,以苦能去濕也。

若阻咽廢食,以及穿腮破頰者難治。

 

年長出痘,男女欲火已動,其初即現膝痛腰酸,咽喉窒痛欲閉,苦辛寒藥,必不效驗,宜甘鹹寒。

滋水製火,佐以解毒,六七日來,痛勢日緩,聶氏有參麥清補方,余每用錢氏六味,

加龜膠元參秋石獲效者甚多。若漿不肯起,頻吐粘涎者凶。

 

凡惡痘,凶危瞬刻,如諸悶症,不過三五日,已發而縮,其危最速,總在七日內,

再若蒙頭,鎖喉,懸鏡,纏腰,蜘窠,蠶種等,為十惡症,其袁氏十八惡症,

今人未嘗齒及,如此等痘。

 

治之不易,難望全生,更有糖沙夾斑,十朝危期,又根枝雖好,布於歲內幼小之兒,

必八九風波不治,半漿毒陷之變,必斃於十一二四之期。若能食者,十救一二。

痘至八九旬日外無漿,則裡毒不化,必嗆啞瘙癢,痰潮不食,眼開,條款難以盡言,危期速矣。

常有忽然連串片片之痘,裂水形如松脂桃膠外露,轉眼堆聚,內症漸安,變凶轉吉,

更有旬朝內外,乾板涸如焦鍋巴狀,毫無生氣,忽從地角承漿諸處,裂縫流臭水,

漸升頭額,堆腫高濃若糊臉,名曰發臭,毒泄即當補托,遲則氣脫。

 

 

小兒倉猝驟然驚搐,古曰陽癇,從熱症治,古人用涼膈散為主方。

按急驚屬陽,熱病用涼膈,以清膈間無形之熱,膈上邪熱逼迫膻中,絡閉則危殆矣。

此宣通乃一定之法,然必詢病因,察時候治之。

 

幼科以痰熱風驚四治,猶可說也。

吾鄉有專科,立方鉤藤連翹木通薄荷前胡枳殼桔梗,加入表散消食,多不效驗。

 

驚為七情,內應乎肝,肝病發驚駭,木強火熾,其病動不能靜,且火內寄肝膽,

火病來必迅速,後世龍薈芩連,必加冰麝硝黃,取其苦寒直降,鹹苦走下,

辛香通裡竅之閉也,如牛黃丸,至寶丹。

紫雪,皆可選用,凡熱邪塞竅,神迷昏憒者仿此。

鉤藤丹皮之屬,僅泄少陽膽熱,與急驚暴熱內閉之症無益。

若火熱劫爍血液,苦寒鹹寒不中與也。宜用犀角地黃湯之屬。

 

方書有鎮墜金石之藥,有攻風劫痰之藥,雖非常用,不可不考。

驚與厥,皆逆亂之象。仲景云:蛔厥都從驚恐得之,凡吐蛔腹痛嘔惡,明是肝木犯胃,

幼醫亂治,束手告斃,余宗仲景法每效。

 

慢驚古稱陰癇,其治法急培脾胃,理中湯為主方,有痰嘔吐,用南星白附子六君子湯,

聲音不出,開竅如竹瀝薑汁菖蒲根鬱金之屬。

是病皆他病致變,其因非一,有過飢禁食氣傷,有峻藥強灌傷胃,有暴吐暴瀉,

脾胃兩敗,其症面青白,身無熱,雖熱不甚,短氣骨,昏倦如寐,皆溫補治之,

惟嘔逆不受乳食,溫補反佐薑連。

連理湯 錢氏益黃散 錢氏異功散

 

 

稚年五疳,猶大方之五勞,雖方書有五臟之分,是症夏令為多,固從脾胃,蓋小兒乳食雜進,

運化不及,初斷乳後,果腥雜進,氣傷滯聚,致熱蒸於裡,肌肉消瘦,腹大肢細,名曰丁奚,

或善食,或不嗜食,或渴飲無度,或便瀉白色,久延不已,多致凶危,宜忌食生冷腥肥凝滯,

治法初用清熱和中分利,次則疏補佐運,常有繼病,治之無效,待妊婦產過自愈者。


夏季霍亂吐瀉,通用藿香正氣散。

水瀉,宜分利,四苓散,寒加薑桂 熱用芩連。

腹痛宜疏氣,調氣用木香青皮,有滯加炒楂肉濃朴,重則加萊菔子檳榔。

腹痛有熱,用芩芍枳實,有寒則用草果砂仁吳萸。

吐瀉後,能食,便反秘結者愈,不能食,神怯色痿者,防慢驚,治法調中溫中。

若有餘熱煩渴,甘寒或甘酸救津,故木瓜之酸,製暑通用要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