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衣丸:朱砂(五錢研) 蘆薈(七錢研) 好酒和丸,每服一錢二分。

 

濟生腎氣丸 即八味丸加車前牛膝,葉氏用茯苓八兩為君,熟地只用四兩,又薛氏濟生丸分量不同。

 

海粉丸:蛤粉 栝蔞實 杏仁(各一兩) 廣皮 紫蘇(各二兩) 白朮 土貝母(各四兩)紫菀(三兩)木香(五錢) 煉蜜丸。

 

蔥白丸:熟地(四兩) 白芍 當歸 川楝子 茯苓(各二兩) 川芎 枳殼 濃朴 青皮神曲 麥芽(各一兩半)

三棱 蓬朮(各一兩) 乾薑 大茴 木香(各七錢) 肉桂(五錢) 用 蔥白汁丸。

 

又方:人參 阿膠 川芎 當歸 濃朴 用蔥白汁丸。

 

安胃丸:烏梅 川椒 附子 桂枝 乾薑(各一兩) 黃柏(二兩) 黃連(五錢) 川楝子肉廣皮青皮(各二兩)

白芍(三兩) 人參(量加如有邪者可勿用) 再用川椒烏梅湯法丸,一方無廣皮,有當歸細辛。

 

妙香丸:巴豆(三百十五粒去皮心膜炒熟研如面) 牛黃(研) 龍腦(研) 麝香(研)輕粉(研各三兩)

朱砂(研飛九兩) 真金箔(九十片) 上各研勻,煉黃蠟六兩,入白蜜三分同煉,勻為丸,每兩作三十丸。

 

海蛤丸:天冬 栝蔞霜 海浮石 蛤粉 風化硝 桔梗 橘紅 香附 竹瀝 薑汁 蜜丸。

 

朮菟丸:白朮 菟絲 又景岳新方苓朮菟絲丸。

接下頁

 

局方龍薈丸 :即當歸龍薈丸。

 

白蒺藜丸:即一味,用山梔湯製為丸,用大豆黃卷湯送下。

 

禹糧石脂丸:即二味為丸。

 

橘朮丸:即二味為丸。

 

真武丸:即真武湯作丸。

 

歸脾丸:即歸脾湯料作丸。

 

桑麻丸:桑葉 黑芝麻 蜜丸。

 

浚川丸:即浚川散。

 

禹功丸:即禹功散。

 

生脈六味丸:即六味丸合生脈散。

 

肥兒丸:景岳全書中有四方。

 

益母丸:此方不一,總用益母草膏為君,有加四物香附山楂者,有去山楂加阿膠者,有加八珍香附砂仁楂肉者。

 

東垣清心涼膈散:連翹 薄荷 黃芩 山梔 桔梗 甘草 竹葉 水煎服。

 

金鈴子散:金鈴子(即川楝子去核一兩) 延胡索(一兩) 為末,每服三錢,酒調服,水煎服亦可。

 

虎杖散:杜牛膝根汁(二三兩古方本用虎杖草汁今人不識此草故以土牛膝根汁代之)

 當門子麝香(一分研)上將麝香入汁中和勻,隔湯燉溫服。

 

葛可久花蕊石散:花蕊石 存性,研如粉,以童便一盞,男人入酒少許,女人入醋少許,

煎溫食後調服三錢,甚者五錢,能使瘀血化為黃水,後用獨參湯補之。

 

歸芍異功散:即異功散加當歸白芍。

 

雞鳴散:牛蒡子(炒香研細臨服加入雄雞冠血五匙狀元紅酒少許調勻以炒荊芥三分煎湯送)

 

通聖散:即防風通聖散。

 

歸 異功散:即異功散加當歸黃 。

 

香砂異功散:即異功散加木香砂仁。

 

正氣散:即藿香正氣散。

 

玉壺丹:即扁鵲玉壺丸,治命門火衰,陽氣暴絕,寒水臌脹,卻有神效,古吳王晉三先生得異授製法,當宗之。

好硫黃八兩,配真麻油八兩,以硫打碎,入冷油內燉爐上,炭火宜微勿烈,以桑條徐調,候硫溶盡,即傾入大水內,

急攙去上面油水,其色如金,取缸底淨硫,稱見若乾兩,仍配香麻 油若乾兩,照前火候再溶再傾,連前共三轉,

第四轉用真棉花核油配硫若乾兩,照前火候再溶,再傾入大水內,攙去上面油水,其色如絳,第五轉用肥皂四兩,

水中同煮六時,第 六轉用皂莢四兩,水中同煮六時,拔淨製硫之油,攙去其水,其色如硫火之紫,

第七轉用爐中炭灰淋鹼水製六時,第八轉用水豆腐製六時,拔淨皂鹼之性,第九轉用田字草

(出水荒稻田中其葉如田字八九月採) 搗汁,和水煮六時,臨用研如飛面,凡淨硫一兩,配炒糯米粉二兩,

或水法或濕搗為丸,每服以硫三分為準,漸加至一錢止,開水溫下。

 

回生丹:大黑豆(三升用水浸取殼用絹袋盛殼用豆煮熟去豆不用將殼晒乾其汁留用)

紅花(三兩炒黃色入好酒四碗煎十餘滾去渣存汁聽用) 蘇木(三兩河水五碗煎汁三碗聽用) 大黃(一斤為末)

陳米醋(九斤) 上將大黃末一斤,入淨鍋,下醋三斤,文火熬,用長木筋不住手攪之,將成膏,再加醋三斤熬之,

又加醋三斤,次第加畢,然後下黑豆汁三碗,次下蘇木汁,次下紅花汁,熬成大黃膏。

取入瓦盆盛之,大黃鍋焦亦鏟下,入後藥同磨。

人參(二兩) 川芎 當歸 熟地 茯苓 香附 延胡 蒼朮(米泔浸炒) 桃仁蒲黃(各一兩)烏藥(二兩半) 牛膝 地榆

橘紅 白芍 羌活 炙草 五靈脂 山萸 三棱(各五錢) 良薑 木香(各四錢) 木瓜 青皮白朮(各三錢)

益母草(二兩)乳香 沒藥(各二錢) 馬鞭草(五錢) 秋葵子(三錢)

上三十味,並前黑豆殼共晒乾為細末,入石臼內,下大黃膏,再下煉熟蜜一斤,共搗千捶 為丸,每丸重二錢七分,

靜室陰乾二十餘日,不可烘晒,乾後止重二錢,外以蠟作殼護之。

用時去蠟調服,一方無益母草馬鞭草秋葵子三味,並不用蜜,醋止用八碗。

 

至寶丹:犀角(鎊) 朱砂(研水飛) 雄黃(研水飛) 琥珀(研) 玳瑁(各一兩鎊)

水安息香(一兩無灰酒熬成膏如無以旱安息香代之) 西牛黃(五錢) 麝香(一錢) 龍腦(一錢)

金銀箔(各五十片) 為極細末,將安息香膏重湯煮,入諸藥搜和,分作百丸,蠟護,臨服剖,用參湯化下。

 

紫金丹:牛黃 冰片 狗寶 鴉片(各六分) 廣木香(二兩) 上為末,人乳丸,重五厘,金箔為衣。

 

震靈丹:禹糧石 赤石脂 紫石英 代赭石(各四兩) 上四味作小塊,入淨鍋中,鹽泥封固,候乾,用炭十斤,炭盡為度,

入地出火氣,必得二晝夜,研細末。乳香(二兩) 沒藥(二兩) 朱砂(水飛一兩) 五靈脂(二兩) 為末,

同前四味和勻,糯米飯丸,宜堅細。

 

四順清涼飲:大黃 當歸 芍藥 甘草 各等分,水煎服。

 

露薑飲:人參 生薑 水煎,露一宿,空心隔湯燉溫服。

 

子和桂苓飲:即桂苓甘露飲。

七香餅 :香附(一兩二錢) 丁香皮(一兩二錢) 甘松(八錢) 益智仁(六錢) 砂仁(二錢)蓬朮(二錢)廣皮(二錢)

阿膠雞子黃湯(非黃連阿膠湯)

 

河間中滿分消湯 清阿膠丸 蠲痛丹 香連飲 以上五方俟考。

 

按先生雖善用古方,然但取其法,而並不膠柱,觀其加減之妙,

如複脈建中瀉心等類,至用牡蠣澤瀉散,只取此二味,故案中有但書用某方,而不開明藥味者,

決非盡用板方,必有加減之處,觀者以意會之可也。

論中所述諸方開列於後以便查閱。

 

生薑甘草湯:生薑 人參 甘草 大棗

 

調中益氣湯:即補中益氣湯 去當歸白朮加木香蒼朮。

 

升陽益胃湯:羌活 防風 獨活 白芍(各五錢) 廣皮(四錢)黃耆(二兩) 人參 半夏炙甘草(各五錢)

柴胡黃連(各二錢) 白朮 茯苓 澤瀉(各三錢) 每服三錢,加薑棗煎。

 

桂枝黃連湯:即仲景黃連湯。 黃連 桂枝 乾薑 人參 半夏 炙草

 

溫脾湯:乾薑 肉桂心 熟附子 炙草 枳實 濃朴(各二兩) 大黃(四錢) 用一兩水煎服。

 

橘皮湯:橘皮 生薑

 

橘皮竹茹湯:橘皮 竹茹 大棗 生薑 甘草 人參

 

生薑半夏湯:半夏 生薑汁

 

蒼朮石膏湯:蒼朮 石膏 知母 甘草

 

滋燥養營湯:當歸 生地 熟地 白芍 甘草 黃芩 秦艽 防風

 

蘭草湯:蘭草(即省頭草) 水煎服。

 

潔古芍藥湯:芍藥 歸尾 黃芩 黃連 大黃 木香 檳榔 甘草 肉桂

 

葛根芩連湯:葛根 甘草 黃芩 黃連

 

茅朮理中湯:即理中湯白朮換茅朮。

 

濃朴三物湯:濃朴 大黃 枳實

 

濃朴溫中湯:濃朴 陳皮 甘草 木香 草蔻 乾薑 茯苓

 

下瘀血湯:大黃 桃仁 虻蟲

 

舒筋湯:赤芍 海桐皮 當歸 白朮(各錢半) 片薑黃(二錢) 羌活 炙草(各一錢)

水薑煎,去渣,磨入沉香汁少許,食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