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濕藥

 

凡能祛除濕邪的藥物稱為祛濕藥。

濕邪為患,有外濕和內濕之分。外濕多因久居潮濕之處或冒雨涉水,感受濕邪引起;

內濕多因過食生冷,中陽不振,脾失運化,水濕從內而生所致。

無論內濕和外濕均可引起多種眼病。

 

根據祛濕藥的功效和作用特點,可將其分為祛風濕藥、芳香化濕藥、利水滲濕藥、除濕止癢藥四類。

祛濕藥易於耗傷人體陰液,故陰虧津少者不宜使用。

 

(一)祛風濕藥

 

5l.防己

功效:祛風濕,止痛,利水消腫。

應用:

1)用於風濕熱所致目疾,如火疳、瞳神緊小等,兼見肢體疼痛者,多配伍薏苡仁、滑石、蠶砂等清熱除濕之品。

2)用於各種原因所致胞瞼浮腫、黑睛水腫、視衣及黃斑水腫等。

可與茯苓、白朮、黃芪等配伍。

 

52.秦艽

功效:祛風濕,舒筋絡,清虛熱。

應用:用於風濕阻絡所致風牽偏視、視一為二等。

本品能祛風除濕、疏通經絡,常配伍防風、白附子等,如正容湯。

 

53.松節

功效:祛風燥濕,舒筋活絡。

應用:用於能近怯遠、目偏視等。本品能舒筋活絡,常配伍木瓜、伸筋草等。

若用於因長期久瞻竭視所致視物疲勞,可配伍楮實子、枸杞子亨菟絲子等。

 

(二)芳香化濕藥

 

54.白豆蔻

功效:化濕和胃,行氣寬中。

應用:用於濕滯化熱所致目赤疼痛,雲霧移睛、視瞻昏渺、聚星障等。

常與杏仁、薏苡仁配伍。如三仁湯。

 

55.砂仁

功效:化濕醒脾,行氣寬中。

應用:本品功效與白豆蔻類似,可用於濕熱蘊蒸所致白澀症、雲霧移睛、視瞻昏渺等。

可配伍黃芩、連翹等。

 

(三)利水滲濕藥

 

56.蒼朮

功效:燥濕健脾,祛風濕,明日。

應用:

1)用於脾虛濕蘊所致視瞻昏渺、視瞻有色等。

2)用於高風內障見目昏、夜盲、視野縮窄等以及小兒疳積上目所致眼目昏澀。

可單用,亦可與豬肝、夜明砂等配伍,如夜明散。

 

57.茯苓

功效:利水滲濕,健脾補中,寧心安神。

應用:

1)用於濕邪上泛所致的雲霧移睛、視瞻有色、視瞻昏渺等。常與豬苓、澤瀉等配伍,如五苓散。

2)用於胞虛如球,上胞下垂,胞輪振跳,及針眼屬脾胃虛弱者。

本品能健脾補中,常與党參、白朮等同用,如四君子湯。

 

58.澤瀉

功效:利水滲濕,泄熱。:

應用:用於水濕停滯或濕伏化熱所引起的目胞腫脹,視瞻昏渺,視瞻有色,綠風內障等。

本品有較強的利水滲濕之功,可與茯苓等配伍使用。

 

59.薏苡仁

功效:利水滲濕,健脾止瀉,清熱排膿。

應用:用於濕熱所致目瘍、黑睛生翳、瞳神緊小或幹缺、前房積膿、雲霧移睛、視瞻生翳、視瞻異色等。

用於清利濕熱常與白豆蔻、竹葉等配伍,如三仁湯;用於清熱排膿,常與葦莖、冬瓜仁等合用,如《千金》葦莖湯。

 

60.車前子

功效:利水通淋,清肝明目。

應用:

1)用於濕熱所致各種眼病,尤宜於兼有小便不利者,可與滑石、木通配伍。

2)用於肝經風熱、肝熱或肝膽濕熱所引起的目赤腫痛,常與梔子、龍膽草、黃芩等配伍,如龍膽瀉肝湯。

3)用於久患內障,肝腎不足,眼目昏花,可與冕絲子、楮實子、枸杞子同用,如駐景丸加減方。

 

61.草蘚

功效:利濕濁,祛風濕。

應用:用於濕熱濁邪上蒸所致瞳神緊小,目赤如鳩眼等眼病。

 

62.桑白皮

功效:瀉肺平喘,利尿消腫。

應用:

1)用於肺經鬱熱所致金疳、火疳,常與地骨皮配伍,如瀉白散。

2)用於白睛腫脹,眼底水腫等,可與茯苓皮、生薑皮配伍,如五皮飲。

(四)除濕止癢藥

 

63.地膚子

功效:清熱利水,止癢。,

應用:

1)用於眼瞼皮膚濕爛生瘡、瞼眩赤爛、白睛黃濁、目癢等。

本品能清利濕熱且能止癢,可與白鮮皮、防風等同用。

2)用於益腎明目,常與熟地黃、菟絲子、覆盆子等同用,

治療肝腎虧虛、陰血不足之乾澀昏花,視瞻昏渺、青盲等,如四物五子丸(《審視瑤函》)。

 

64.白鮮皮

功效:除濕止癢,清熱解毒。

應用:用於眼瞼皮膚濕熱瘡疹、瞼眩赤爛、目癢不止者。

本品能除濕止癢、清熱解毒,可配伍苦參、地膚子等。

 

化痰藥

 

凡具祛痰或消痰作用的藥物,稱為化痰藥。

眼科痰證主要包括:

    痰濕阻絡所致口眼歪斜,目偏視,視一為二,上胞下垂等;

    痰濕郁結所致胞生痰核,眼底滲出斑等;

    痰熱上壅所致暴盲;

    痰火動風所致的青風內障等。

 

化痰藥中,藥性偏於溫燥者能溫化寒痰;藥性偏於寒涼者可清化熱痰。

臨床上,對於痰濕阻絡或痰濕鬱結的眼證,宜選用藥性偏溫燥的化痰藥。

對於痰熱上壅或痰火動風所致目病,又當選用藥性偏於寒涼的化痰藥。

本類藥物中,不少化痰藥具有軟堅散結之功,如貝母、海藻、昆布、瓦楞子等,可用於眼部痰核、腫塊、硬性滲出、機化條帶等。

 

65.半夏

功效: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

應用:

1)用於痰濕阻結所致胞生痰核,常與陳皮、茯苓等配伍,如化堅二陳丸。

2)用於痰火動風或痰濕破傷所致的綠風內障,見白睛混赤浮腫、黑睛呈霧狀混濁、

噁心嘔吐、動輒眩暈,若屬痰火動風者,可配伍黃芩等,如將軍定痛丸;

若屬痰濕上犯,飲邪上逆者,常配伍羚羊角、生薑等,如半夏羚羊角散。

3)用於痰凝氣滯或痰瘀互結所致眼底機化物及各種滲出斑,可與浙貝、海藻、昆布等同用。

使用注意:內服用制半夏,外用生晶適量。

 

66.天南星

功效:燥濕化痰,祛風解痙。

應用:

1)用於風痰阻絡所致口眼歪斜,目偏視,視一為二,上胞下垂等,常與白附子、僵蠶等合用,如正容湯。

2)用於痰熱上壅所致暴盲,可與半夏、枳實、竹茹等配伍,如滌痰湯。

使用注意:內服多用制南星,生南星多人丸散劑,1次用量03lg,外用適量。孕婦慎用。

 

67.白附子

功效:祛風化痰,通絡解痙止痛。

應用:

1)用於風痰壅盛,口眼歪斜,目偏視,上胞下垂等,常與膽南星、全蠍等合用。

2)用於眼部痞塊、囊腫,突眼證等,常與昆布、海藻、赤芍等配伍。

3)用於風痰所致目珠疼痛,如三叉神經痛、眶上神經痛,常與全蠍、僵蠶、防風等藥配伍。

使用注意:生品一般不內服,外用適量。孕婦忌用。

 

68.竹茹

功效:清熱化痰,除煩止嘔。

應用:用於胞生痰核和痰火升擾所致青風內障、綠風內障,伴噁心嘔吐者尤宜。

常配伍半夏、黃連等,如黃連溫膽湯。

 

69.桔梗

功效:開宣肺氣,祛痰,排膿。

應用:用於肺氣閉阻所引起的金疳及突起睛高。

本品能開宣肺氣,用治金疳。常配伍桑白皮、黃芩等,如瀉肺湯;

用治突起睛高,可配大黃、黃芩,如退熱桔梗飲子。

 

70.海藻

功效:消痰,軟堅,利水。

應用:用於胞生痰核、癭瘤所致突起睛高,眼底有硬性滲出物或增殖瘢痕等。

常與昆布、貝母、青皮等配伍,如海藻玉壺湯。

 

71.昆布

功效:消痰軟堅,利水。

應用:用於胞生痰核,突起睛高,眼底有硬性滲出物及眼底增殖性病變。

本品有與海藻相似的消痰軟堅之功,可與海藻、海蛤殼等配伍使用。

 

平肝熄風藥

 

凡具有平肝潛陽或熄風止痙的藥物,稱為平肝熄風藥。

該類藥物主要適用於肝風內動、肝陽上亢所引起的各種眼目病證。

根據各味藥物的功效和應用的不同,又可分為熄風止痙藥和平肝潛陽藥兩類。

其中許多藥物尚兼有清肝明目、退翳作用。

 

熄風止痙藥:

如羚羊角、鉤藤、僵蠶、全蠍等,主要用於肝風上擾所致綠風內障、頭目劇痛,

或風痰阻絡所致綠風內障,頭目劇痛,或風痰阻絡所致的口眼歪斜,風牽偏視,上胞下垂等。

 

平肝潛陽藥:

如石決明、紫貝齒、珍珠母、白芍等。

主要用於肝陽上亢或陰虛陽亢所引起的頭暈目眩、目赤腫痛、黑睛生翳、視物模糊等。

使用本類藥物時,應根據肝風內動或是上亢的不同原因和兼證,予以適當配伍。

如肝陽上亢變生內風者,當以平肝潛陽藥和熄風止痙藥合併應用。

如因陰虛血少以致肝風內動或是上亢者,又應與滋陰養血藥配用;

如肝陽上亢而兼有肝熱,或肝風內動是由於火熱熾盛所致者,須與清肝泄熱藥或清熱瀉火藥配伍。

 

72.牛黃

功效:化痰開竅,熄風止痙,清熱解毒。

應用:用於肝膽火熾,痰火升擾,阻塞目竅,閉塞玄府所致的綠風內障,頭眼劇痛,瞳散視昏。

常與羚羊角、麝香、僵蠶等同用,如熄風丸。

 

73.天麻

功效:熄風止痙,平肝潛陽,除目癢。

應用:

1)用於肝風內動,胞瞼困動,眼瞼麻木,驚厥抽搐,眨目諸症。

本品長於平肝熄風,常與全蠍、僵蠶等配伍。若治瘁若蟲行,風牽偏視,與烏艄蛇、防風等配伍,如排風湯。

2)用於肝陽上亢,頭暈目眩,視瞻昏渺,暴盲如高血壓視網膜病變,常與鉤藤、石決明等配伍,如天麻鉤藤飲。

3)用於熱病動風,玄府閉塞,盲無所見,多與僵蠶、全蠍、鉤藤等配伍。

 

74.鉤藤

功效:熄風止痙,清熱平肝。

應用:

1)用於肝經有熱、目赤頭痛,或肝陽上亢,頭暈目眩等。

本品既能清肝熱,又能平肝陽,臨床常配夏枯草、黃芩等,以清肝熱;配石決明、菊花等,以平肝陽。

2)用於胞輪振跳,目睛困動等。本品能熄風止痙。可與天麻、全蠍等同用。

 

75.僵蠶

功效:熄風止痙,化痰散結,祛風止癢。

應用:

1)用於風中經絡或風痰阻絡所致目偏視,視一為二,胞輪振跳及目珠困動等。

常與全蠍、天麻、鉤藤等同用。

2)用於胞生痰核,眼底增殖性改變。本品有化痰散結之功,可與海藻、昆布等配伍用。

3)用於風熱或肝熱所致的頭痛目赤,迎風淚出等,常配伍荊芥、桑葉、木賊等,如白僵蠶散。

4)用於眼瞼皮膚瘙癢,目珠發癢等,常與蟬蛻配伍使用。

 

76.地龍

功效:清熱熄風,通絡止痛,平喘利尿。

應用:

1)用於目絡不通,胞瞼困動,口眼歪斜,常與僵蠶、鉤藤等配伍使用。

2)用於肝陽上亢所致的頭暈目眩,視物昏暗,常與鉤藤、石決明、夏枯草等藥配伍。

 

77.全蠍

功效:熄風止痙,解毒散結,通絡止痛。

應用:

1)用於風中經絡或風痰阻絡所致目珠偏斜,視一為二,上胞下垂等,可與白附子、僵蠶等配伍。

2)用於眼部瘡瘍腫毒,胞生痰核,眼底硬性滲出及增殖瘢痕。

3)用於偏正頭痛,目珠刺痛。本品有通絡止痛之功,可與蜈蚣、僵蠶等配用。

 

78.石決明

功效:平肝潛陽,清肝明目退翳。

應用:

1)用於肝腎陰虛、肝陽上亢所致的頭暈目眩。可與白芍、牡蠣、菊花等配用。

2)用於肝火所致的目赤羞明、翳障遮睛、視物模糊。

本品為清肝明目退翳之要藥,常 與決明子、菊花等配伍。

若為風熱所致的翳膜遮睛,則可與密蒙花、谷精草等配伍;

若屬肝虛血少,羞明怕日,視物不清者,可與菟絲子、熟地黃等同用,如石決明丸。

 

79.紫貝齒

功效:平肝安神,退翳明目。

應用:

1)用於目赤腫痛,黑睛生翳及頭暈頭痛等。

本品具有清肝明目退翳之功效,常與桑葉、菊花同用。

2)本品外用與龍腦、珍珠粉配伍可治花翳白陷。

 

80.珍珠母

功效:平肝潛陽,清肝明目。

應用:

1)用於肝熱目赤,或肝虛目昏等。

用於肝熱目赤,怕熱羞明,常與夏枯草、鉤藤等配伍;

用於肝虛目昏,視物昏花,常與白芍、熟地黃等配伍。

2)本品平肝潛陽、清肝明目退翳之功與石決明近似,常為石決明的代用品。

 

81.白芍

功效:平抑肝陽,養血斂陰,柔肝止痛。

應用:

1)用於肝陰不足、肝陽上亢所致的頭目脹痛,眩暈耳鳴等。

本晶能斂陰而平抑肝陽,可與石決明、鉤藤、地黃等配伍用。

2)用於肝血虛所引起的目睛乾澀、視物不清或不耐久視,眉骨疼痛,目癢時作等。

常與當歸、地黃、川芎等合用,如四物湯。

 

82.蒺藜

功效:平肝明目,祛風止癢。

應用:

1)用於肝腎陰虛,肝陽上亢所致頭目脹痛,視物模糊等。

常配伍菊花、枸杞等,如加味六味地黃丸。

2)用於風熱所致的目赤多淚,常與防風、白薇、石榴皮等配伍,如白薇丸。

3)用於眼瞼皮膚瘙癢、目眥癢及目珠發癢。本品可祛風止癢。常與蟬蛻、荊芥等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