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能溫里祛寒,治療里寒證的藥物,稱為溫里藥。
溫里藥性味辛熱,具有溫里祛寒及益火助陽等作用。眼科里寒證包括兩方面:
一為寒邪中目所引起的目珠疼痛,白睛血絲淡紅,淚涌如水,畏光無眵等;
一為心腎陽衰陰寒內生所致的視物昏花、冷淚長流、風輪起翳、翳膜灰白、眼珠脹痛、瞳散神昏、乾嘔吐涎等。
使用溫里藥,可根據不同證候作適當配伍。
如兼有表證,應配合解表藥;寒凝氣滯者,配以理氣藥;
寒濕阻滯者,配以健脾化濕藥;脾腎陽虛者,配以溫補脾腎藥。
本類藥物性味辛溫暴烈,易於傷津耗液。凡屬熱證及陰虛證應忌用或慎用。
83.附子
功效: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散寒止痛。
應用:
(1)用於腎陽不足所致視物昏花。
目珠疼痛,或兼有畏寒肢冷、陽痿、尿頻等。多與肉桂、熟地黃、山茱萸等配用。
(2)用於少陰傷寒目病,白睛血絲淡紅,淚涌如泉,清涕如水,畏光無眵;
或太陰里虛目病,胞瞼浮軟,白睛青藍,面色無澤等。
用於前者常與麻黃、細辛合用。
如麻黃附子細辛湯;用於後者常與人蔘、白朮、泡姜等配伍,如附子理中湯。
84.肉桂
功效:補火助陽,散寒止痛,溫通經脈。
應用:
(1)用於腎陽不足所致冷淚常流、視物昏花,兼有畏寒、尿頻、遺尿等,可與附子、川芎、防風等配伍。
(2)用於陽虛陰盛、寒氣凝滯所致暴盲眩惕,常與鹿茸、附子配伍,如溫經益元散。
85.吳茱萸
功效:散寒止痛,降逆止嘔。
應用:用於肝經虛寒所致風輪起翳、翳膜灰白,或脾胃虛寒;
飲邪上逆所引起的綠風內障,症見眼珠脹痛、瞳散神昏、乾嘔吐涎等。
常與人蔘、生薑配伍,如吳茱萸湯。
凡具有辛香走竄之性,以開竅、醒神為主要功能的藥物,為開竅藥。
開竅藥在眼科主要用於邪氣、痰濁、瘀血阻蔽清竅、閉塞玄府所致的視物昏朦、綠風內障、青盲等。
臨床上,常與祛痰藥、理氣藥、化瘀藥配伍使用,以開通目竅。
86.麝香
功效:開竅醒神,活血散結。
應用:用於青盲、綠風內障、暴盲等。
本品辛香走竄之性甚烈。對各種原因所致目竅不利或目中玄府、脈絡閉塞,具有較強的開竅通閉的作用。
用治青盲,常與駐景丸加減方
配用:用治綠風內障,常與牛黃、羚羊角等配伍,如熄風丸;
用治暴盲,常與桃仁、紅花等同用,如通竅活血湯。
87.石菖蒲
功效:開竅寧神,芳香化濕。
應用:用於目竅不利、玄府閉塞所致的目昏視渺,
本品秉芳香清冽之氣,振發清陽,宣通竅道,聰耳目,利玄府,可與遠志配伍使用。
88.遠志
功效:祛痰開竅,補益心腎。
應用:
(1)用於痰阻清竅所致目妄見,視惑,精神恍惚等,常與菖蒲配伍。
(2)用於心陽不足所致能近怯遠證及小眥赤脈傳睛,可與人蔘、茯苓配伍,如定志丸、補虛人參丸。
凡以制止體內外出血為主要作用的藥物,稱為止血藥。
止血藥適用於上部出血證,如目衄,白睛溢血,血灌瞳神前部,血灌瞳神後部,眼底出.血,撞刺傷目出血等。
根據止血作用的特點,可將止血藥分為涼血止血藥、化瘀止血藥、收斂止血藥。
涼血止血藥,如白茅根、側柏葉、墨旱蓮等。主要用於血熱妄行,血不循經的出血證,此類出血量多色紅,多伴有熱證。
化瘀止血藥,如三七、花蕊石、蒲黃等,用於出血證而兼瘀者,或眼內出血反覆發作者,具有止血而不留瘀之功。
此類出血常伴有眼底脈絡迂曲,血色暗紅。
收斂止血藥,如藕節、仙鶴草等。廣泛用於多種出血證,尤以虛損不足或外傷出血為宜。
止血藥的應用,必須根據出血的原因和具體證候,從整體出發,選擇相宜的止血藥,並與清熱涼血藥配伍;
若屬陰虛火旺者,還應和滋陰降火藥配伍。
屬於瘀血阻滯而致出血的,應選用化瘀止血藥,並與活血行氣藥配用;
若屬氣虛不攝、脾不統血,則應與益氣健脾藥配伍。
93.三七
功效:化瘀止血,消腫定痛。
應用:
(1)用於眼內外各種出血,
本品止血作用甚佳,並能活血化瘀,具有止血不留瘀的特長,對出血兼有瘀滯者尤宜。
可單用。也可配伍花蕊石、血餘炭,以增強化瘀止血之力。
(2)用於跌仆撞擊所致之眼部瘀血,腫脹疼痛等。
三七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功。可單獨使用,亦可配合活血行氣藥同用。
94.蒲黃
功效:收斂止血,行血祛瘀。
應用:
(1)用於眼內外各種出血。
本品既能止血,又能行血,止血而不留瘀,臨床應用廣泛,常與牡丹皮、地黃等伍用,如生蒲黃湯。
(2)用於活血祛瘀止痛,本品性平和,常與五靈脂配伍。
95.旱蓮蘋
功效:涼血止血,滋陰益腎。
應用:
(1)用於陰虛火旺,迫血妄行所致的眼底出血、白睛溢血等,常與地黃、白茅根配伍。
(2)用於肝腎陰虛之頭暈目眩,視物昏瞻等,多與女貞子配伍。
96.白茅根
功效:涼血止血,清熱利尿。
應用:用於血熱妄行所致眼內外各種出血,尤以血灌瞳神、目衄為宜。可單用或與仙鶴草、蒲黃等配伍。
97.仙鶴草
功效:收斂止血,解毒殺蟲。
應用:廣泛用於眼內外出血,本品能收斂止血,常與地黃、阿膠、白茅根等同用。
98.血餘炭
功效:止血散瘀,補陰利尿。
應用:用於眼內出血,尤以視網膜出血運用較多。
本品止血且能化瘀,故止血無留瘀之弊,常與蒲黃、旱蓮草,藕節等配伍。
凡具有疏通氣機,可使氣行通順的藥物,稱為理氣藥。
理氣藥大多辛溫芳香,具有調氣健脾,行氣止痛,順氣降逆,疏肝解郁或破氣散結等功效。
適用氣機不暢及氣滯血郁所引起的眼目病症,如眼目脹痛,胸悶喘氣,噁心嘔吐等。
本類藥物辛燥芳香,易於耗氣傷陰,故氣虛及陰虧者當慎用。
89.陳皮
功效:理氣調中,燥濕化痰。
應用:
(1)用於脾胃氣滯,或脾失健運所致的小兒疳積上目,兼有腹脹滿疼痛,泄瀉,不思飲食等。
常與黃連、健曲、谷芽等配伍。
(2)用於水濕停滯或痰濕阻滯所引起的胞生痰核,視瞻昏渺,視瞻異色等,多與茯苓、半夏合用。
90.青皮
功效:疏肝破氣,散結消滯。
應用:
(1)用於肝鬱氣滯所致的眼目脹痛,胸脅脹滿等,常配伍柴胡、香附等。
(2)用於氣機郁滯,目中筋絡不利引起的視物模糊或不耐久視,能近怯遠及能遠怯近等。
常與松節、伸筋草等同用。
91.香附
功效:疏肝解郁,行氣止痛。.
應用:用於肝鬱氣滯所致的睛珠脹痛,瞳神散大,眼底脈絡迂張,脅肋脹痛等。
可與柴胡、枳實等配伍使用。
92.厚朴
功效:行氣燥濕,降逆平喘。,
應用:用於氣機不利,水濕停滯所致的白睛腫脹紅赤,結節隆起,雲霧移睛,視瞻有色等。
常與薏苡仁、法夏、滑石等配伍,如三仁湯。
凡以通利血脈、促進血行、消散瘀血為主要作用的藥物,稱為活血祛瘀藥。
活血祛瘀藥適用於血行不暢、瘀血阻滯所致的多種眼病。
如眼部刺痛,痛有定處,白睛血脈紫赤,虯蟠旋曲,胬肉紅赤肥厚,鶻眼凝睛等外眼瘀血證;
眼底脈絡迂曲,眼內積血,眼底出血,眼內增殖條帶,硬性滲出等內眼瘀血症状。
在臨床上,運用活血祛瘀藥時,應審證求因,選擇適當藥物,並作適宜的配伍。
屬寒凝氣滯血瘀者,可與溫里祛寒藥同用;屬熱灼營血,瘀血內阻者,應與清熱涼血藥同用;
屬撞刺傷目者,宜與行氣和營之品配伍;屆瘀積包塊者,應與軟堅散結藥配伍;
若兼有氣虛者,又當加入補氣藥。
因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凝,故在使用活血祛瘀藥時,可加入行氣藥,以增強行血散瘀的作用。
99.丹參
功效:活血祛瘀,養血安神,涼血消癰。
應用:
(1)用於多種瘀血或血行不暢的眼病,
如白睛脈絡扭曲紫暗,眼底脈絡迂曲擴張,眼內出血久不消散,或有機化條帶形成等。
本品能祛瘀生新,可單用或配伍桃仁、紅花、川芎等。
(2)用於胞瞼腫痛,或瘀血所致目珠跳痛等。可與乳香、沒藥等同用。
(3)用於胞瞼之癰瘡腫毒。丹參能涼血消癰,常配伍金銀花、連翹、蒲公英等。
100.川芎
功效:活血行氣,祛風止痛。
應用:
(1)用於氣滯血瘀所致目內、外出血,瘀積日久不散者,常與桃仁、紅花等配伍,如桃紅四物湯。
(2)用於肝血不足,淚竅不密,風引淚出的流淚症。常配伍當歸、白芍等,如四物湯。
(3)用於頭目疼痛。本品具祛風止痛、活血行氣之功。不論是對風邪、瘀血或是血虛所致頭目疼痛,均能奏效。
101.虎杖
功效:活血行瘀,清熱解毒,利濕化瘀。
應用:
(1)用於前房積血,玻璃體積血及瘀血所致眼底出血或跟底出血久不消散者,
本品可活血行瘀,促使瘀血消散,可與丹參、紅花等配伍使用。
(2)用於濕熱所致視瞻昏渺、視瞻有色等。虎杖能清熱利濕,可配伍苡仁、滑石等。
使用注意:孕婦忌服。
102.桃仁
功效:活血祛瘀,潤腸通便。
應用:
(1)用於胞瞼、目珠因跌打損傷所致的瘀血腫痛。可與乳香、沒藥、赤芍等伍用。
(2)用於眼內出血日久,難以消散者,常與丹參、紅花、鬱金等配伍。
使用注意:孕婦忌服。
103.紅花
功效:活血祛瘀,明目退翳。
應用:
(1)用於眼底脈絡迂滯,眼內外各種出血靜止後及眼底增殖瘀痕等。
常與桃仁、當歸、川芎等配伍,如桃紅四物湯。
(2)用於赤膜侵睛或血翳包睛,血脈紫赤,胬肉紅赤肥厚等外障眼病,可與赤芍、地黃等同用。
使用注意:孕婦忌服。
104.牛膝
功效:活血祛瘀,引血下行,補肝明目。
應用:
(1)用於眼底脈絡郁滯、血行不暢,眼內出血日久,難以消散者,
常與桃仁、紅花、枳實等配伍,如血府逐瘀湯。
(2)用於肝陽上亢,陰虛火旺,血熱妄行所引起的白睛溢血,血灌瞳神,眼底出血等。
本品能引血下行,常與白茅根、蒲黃、藕節等合用。
(3)用於肝腎不足所致的視瞻乏力,能近怯遠,能遠怯近等。
常與菟絲子、楮實子、枸杞子等配伍使用。
使用注意:孕婦及月經過多者忌用。
105.鬱金
功效:活血止痛,行氣解郁。
應用:
(1)用於眼內外各種出血靜止期,或其他瘀滯眼證。常與川芎、牛膝等配伍。
(2)用於撞刺傷目所致眼部瘀血脹痛。可與乳香、沒藥配伍。
(3)用於氣鬱所致目脹、目痛,多與柴胡、白芍、香附同用。
使用注意:畏丁香。
106.蘇木
功效:活血祛瘀,消腫止痛。
應用:
(1)用於跌打損傷所致眼部瘀腫脹痛等。本品能祛瘀止痛,常與川芎、乳香、沒藥配伍。
(2)用於瘀血所致眼底脈絡迂阻,可與紅花、桃仁等配伍。
使用注意:孕婦忌服。
107.澤蘭
功效:活血祛瘀,行水消腫。
應用:
(1)用於目內積血,常與丹參、川芎、紅花等配伍。
(2)用於撞刺跌仆所致眼瞼、白睛瘀血腫痛等。常與川芎、乳香、沒藥同用。
(3)用於眼底脈絡瘀阻所致視網膜水腫或黃斑水腫等。本品既能活血祛瘀,又能行水消腫。
108.茺蔚子
功效:活血祛瘀,涼肝明目。
應用:
(1)用於目內出血,瘀久不散,血滯目暗或瞳神緊小等。
使用本品以達祛瘀生新之效,常與川芎、桃仁、紅花等配伍。
(2)用於肝經熱盛所致的羞明流淚,目赤腫痛,或黑睛生翳等,可與石決明、決明子、青葙子等合用。
(3)用於肝腎陰虛所致目昏,常與枸杞子、菟絲子等配伍使用。
使用注意:本品有散大瞳神的作用,故綠風內障、青風內障患者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