胞輪振跳

 

胞瞼不自主地搐惕困動的病症稱為胞輪振跳。

又名睥輪振跳(《證治準繩,雜病.七竅門》)。

俗稱眼皮跳或眼眉跳。本節討論的是嚴重的、久跳不止的眼皮跳,類似肌纖維顫抽現象。

也包括面神經痙攣所致的眼瞼抽搐。

 

[病因病機]

一、久病過勞等損傷心脾,心脾兩虛,筋肉失養而困動。

二、肝脾血虛,日久生風,虛風內動,牽拽鮑瞼而振跳。

 

[臨床表現]

上胞或下瞼跳動,時疏時頻,不能自控。

一般過勞、久視、睡眠不足時,則跳動更加頻繁,休息之後症状可以減輕或消失。

若胞瞼跳動時,連同半側面部肌肉及眉毛、口角皆困動者,日久不愈,恐有喁偏之變。

 

[診斷依據]

一、上胞或下瞼不自主地牽拽跳動,或及眉際、面頰,不能隨意控制。

二、胞瞼皮膚正常,無赤痛,眼外觀端好。

 

[鑒別診斷]

本病應與目創相鑒別。本病是眼瞼及顏麵皮膚頻頻振跳;而目割是以眼瞼頻頻眨動為主要症状。

 

[辨證論治]

本病輕者或偶爾發生者,不必治療,可以自愈。若跳動過頻,久跳不止者則須治療。

 

一、內治

 

(一)心脾血虛

[主證]胞瞼振跳,時疏時頻,勞累時重。兼心煩失眠,怔仲健忘,食少體倦。

[證候分析]

心脾血虛,血不養筋,筋肉拘攣目困,勞累後氣血虧耗,故困動加重。

心血虛而虛火上擾,故心煩失眠。血不養心則怔忡健忘。脾虛食少則體倦。

[治法]補養心脾。

[方藥]歸脾湯加減。用本方使心脾得補而氣旺血生,筋肉得血所養則困動自止,諸症可消。

 

(二)血虛生風

[主證]胞瞼振跳不休,或與眉、額、面、口角相引,不能自控。

[證候分析]

肝脾氣血虧虛,血虛生風,虛風上擾頭面,故胞瞼、眉毛、面頰、口角皆困動不休。

[治法]養血熄風。

[方藥]當歸活血飲加減。原方用當歸身、川芎、熟地黃、白芍養血柔肝為主,

生黃芪益氣以養血,防風、薄荷、羌活疏散外風。

用於本證可去薄荷、羌活、防風,加僵蠶、天麻、鉤藤、全蠍、蜈蚣以平熄內風。

 

二、針刺療法

可用攢竹、承泣、四白、絲竹空、風池、地倉、頰車、足三里、崑崙等穴。

此外,局部按摩或梅花針點刺亦可應用。

 

[轉歸預後]

由過勞引起者,一般經休息或治療後可以消除。若屬面神經痙攣則應積極治療,否則可以發生喁偏。

 

[文獻摘要]

一、《審視瑤函.睥輪振跳》:「此症謂目睥不待人之開合,而自牽拽振跳出。

乃氣分之病,屬肝脾二經絡之患。人皆呼為風,殊不知血虛而氣不知順,非純風也。」

二、《目經大成.目》:「此症謂目瞼不待人之開合,而自牽拽振跳也。

蓋足太陰厥陰營衛不調,不調則郁,久郁生風,久風變熱而致。」

 

 

瞼內結石

 

本病胞瞼內面生有細小的顆粒,色黃白,狀如碎米,質堅硬如石,故名瞼內結石。

相當於西醫學之瞼結膜結石。

 

[病因病機]

風邪客於脾經,留於胞瞼,郁久化熱,灼爍津液生痰,瘀阻於瞼內面,積久變為結石。

單純瞼內結石少見,通常患有椒瘡、赤絲亂脈等慢性眼病者容易罹患。

 

[臨床表現]

翻轉胞瞼,見瞼內面有如碎粟米狀、黃白色硬顆粒,其周圍略紅赤,一個或數個不等,隱於瞼內,

或突出於表面,觸之堅硬如石。已突起者,常磨擦眼珠,如異物人目一般澀痛流淚。

日久可致白睛紅赤、黑睛生翳等變症。

 

[辨證論治]

本症早期,結石隱伏於瞼內,一般無自覺症状,無須治療。

若漸長突起,則隱磨睛珠,自覺澀痛、流淚、羞明。

此時可先用針挑法剔除之,或用海螵蛸棒摩擦夷平。

後服清心脾郁熱之劑,如內疏黃連湯加減。

若並發於椒瘡、赤絲亂脈等,當於挑撥之後,治療其原發病。

 

[預防調攝]

本病多在椒瘡、赤絲亂脈等眼病的基礎上並發,故及時治療上述眼病是預防本病的關鍵。

若已發病者,隱於瞼內無自覺症状時,不宜強行剔除。

已突出表面者,應及時剔除,不宜揉搓患眼,以免擦傷黑睛。

 

[文獻摘要]

一、《醫方類聚.龍樹菩薩眼論》:「若眼忽單淚出者,澀痛者,赤如眯著者,名粟子疾。

後上瞼生白子如粟粒,極硬,沙之然也。

可翻眼皮,起針撥去粟子、惡血,服冷藥即差。」

 

二、《秘傳眼科龍木論.瞼生風粟外障》詩曰:

「澀痛多淚出,真如米隱睛,翻看上下瞼,粟子只頻生,赤白非言定,針撥更似冰,直須瘀血盡,涼藥必能征」。

 

 

兩眥疾病

 

兩眥即大小二眥,為上下胞瞼的內外側聯合處,大眥又名內眥,小眥又名外眥、銳眥。

內應於心,屬五輪中的血輪,由於心與小腸相表裡,

故兩眥疾病常與心和小腸的病機有關,屬常見的外障眼病,一般不影響視力。

 

心主火,主血脈,心火上炎則血脈逆行,經絡雍滯,郁於眥部,故表現兩眥紅赤刺痛,眵粘乾結;

心移熱於小腸,可兼小溲黃赤;如心陰不足,虛火上炎,可表現眥部微赤,癢澀不舒,虛煩失眠。

由於兩眥暴露於外,故外邪火毒亦常搏結於此而病紅赤癢痛,或迎風赤爛。

如內有心火,內外合邪,則症情加重。

此外,兩眥近鄰胞瞼與白睛,故其間的病變可以相互影響。

若心脾同病則瞼眥腫起,心肺同病則胬肉滋生。

 

上下胞瞼的弦部,緊靠內眥處,各有淚竅一個,為排泄淚液的孔竅,

故有關淚液淚竅方面的疾病,也歸人兩眥疾病的範疇。

淚為汗液,故冷淚長流多與肝血不足或肝腎虧虛有關。

 

在治療方面,如屬外邪火毒者,當以辛涼疏解,邪毒自平;如為心火內熾,灼津耗液,

當以苦寒瀉心,則內火自消;如屬心經虛火,當滋陰降火,陰液足則虛火降;

如心脾、心肺、肝腎同病,則可根據局部與整體辨證,靈活掌握補瀉治法。

此外,兩眥疾病還要結合點眼、洗眼等外治法,內外合治,易於奏效。

 

 

冷淚症

 

冷淚證是指清稀淚液經常外溢、淚無熱感及目無赤痛的眼病。

在歷代文獻中,有目風、淚風、目淚出不止(《諸病源候論》)、風沖泣下(《儒門事親》)、

充風淚出、迎風灑淚症(《銀海精微》)等許多別名。

冷淚症與西醫學的淚點位置異常、淚道阻塞或排泄功能不全引起的淚溢症相類似。屬本節討論的內容。

 

[病因病機]

一、肝血不足,淚竅不密,風邪外引而致迎風淚出。

二、氣血不足,或肝腎兩虛,不能約束其液,而致冷淚常流。、

三、椒瘡邪毒侵入淚竅,導致排淚竅道狹窄或阻塞,淚不下滲而外溢。

 

[臨床表現]

一、迎風冷淚平素患眼無赤腫痛,亦不流淚,但遇風則引起流淚,無風則止,

或僅在冬季或春初時遇寒風刺激即淚出汪汪,有濕冷感。沖洗淚道時,淚道通暢或通而不暢。

 

二、無時冷淚患眼不分春夏秋冬,無風有風,不時淚下,迎風尤甚。

沖洗淚道時,淚道可有狹窄或不通,或有淚竅外翻現象。多為迎風冷淚演變而來。

 

[診斷依據]

一、流淚。

二、眼無紅赤、無眵。

三、無黑睛翳膜。

 

四、沖洗淚道時淚道暢通或狹窄,或有阻塞。

 

[辨證論治]

冷淚多虛證,迎風冷淚與無時冷淚局部表現僅程度上的不同,而病機方面,

前者多竅虛招邪,屬輕症;無時冷淚者多臟腑自虛。

正如《審視瑤函.迎風冷淚》中提出二者的不同,

云:「此為竅虛,因邪引之患,若無時冷淚則內虛,膽腎自傷之患也」。

故治療上,迎風流淚者以養血祛風為主;無時冷淚者,宜補虛為主;

並可配合針灸。如排淚竅已經阻塞者,可進行手術治療。

 

一、內治

 

(一)肝血不足,復感外邪:

[主證]患眼無赤痛,迎風流淚,兼頭暈目眩,面色少華,脈細無力。

[證候分析]

肝開竅於目,肝血不足,淚竅虛損,感受風邪,故迎風淚出。

肝血不足故頭暈,面色少華。脈細無力屬里虛之候。

[治法]養血祛風。

[方藥]四物湯加防風、白芷、羌活。四物湯乃養血主方,防風、白芷、羌活能祛風止淚。

尚可用止淚補肝散或枸杞酒(枸杞泡酒)治肝虛迎風淚出。

 

(二)氣血不足,收攝失司

[主證]患眼不紅不痛,流淚頻頻,淚水清冷稀薄,兼面色少華,神疲體倦,健忘怔忡,舌淡苔薄。

[證候分析]

津液通於目者為淚,臟腑虛弱,氣血不足,則不能收攝其液,故眼淚頻下。

臟虛無火,故淚液清冷稀薄。

脾虛不運,生化乏源,氣血衰少,故出現神疲倦怠,面色少華,舌淡苔薄,脈細弱。

心血不足,不能養心,心神不寧,故出現健忘、怔忡。

[治法]益氣養血,收攝止淚。

[方藥]八珍湯加減。八珍湯由四君子湯與四物湯組成。

四君子湯中党參、白朮、茯苓、甘草補氣健脾;四物湯中熟地、白芍、當歸、川芎補血活血。

二者合用為氣血雙補良方。如迎風淚多者,加防風、白芷以祛風止淚,則能扶正祛邪,收標本同治之功。

如冬月淚多,有畏寒、肢冷、苔白膩者,酌加細辛、桂枝,以溫經祛寒,或用河間當歸湯。

 

(三)肝腎兩虛,約束無權

[主證]眼淚常流,拭之又生,清冷而稀薄,兼頭昏耳鳴,腰膝酸軟,脈細弱。

[證候分析]

「淚為肝液,腎主五液,肝腎不足,淚失約柬,自然流出,平素頭昏耳鳴,腰膝酸軟,屬肝腎不足。

[治法]養肝益腎,固攝止淚。

[方藥]左歸飲加減。

方中熟地滋補肝腎,養血益精,為左歸飲之主藥;

山萸肉、枸杞子助主藥補肝腎,山藥補脾腎,茯苓健脾滲濕,甘草調和諸藥。

腎陽虛者,加巴戟天、肉蓯蓉、桑螵蛸,以加強補陽作用。迎風尤甚者,加防風、白芷。

 

二、外治

(一)點用八寶眼藥或紅眼藥。

(二)用止淚散點眼。

(三)手術療法。

如排淚竅道高度狹窄或阻塞者,可先行淚道探插術。注意不可造成假道。

仍不通者,可根據具體情況,考慮手術治療,如淚道擴張術、淚小管吻合術和淚囊鼻腔吻合術等。

 

三、針灸療法

淚竅未受阻而冷淚者,用針刺療法效果甚佳。

方法是取同側睛明穴,進針5-8分深,輕度捻轉,以出現酸麻脹感為度,留針10-15分鐘。

每日或隔日一次,如淚液較多,可將針用火燒熱,待溫後再針。

 

古代還有用灸法治流淚的,《銀海精微.充風淚出》云:

「久流冷淚,灸上迎香二穴,天府二穴,肝俞二穴,第九骨開各對寸」。

又云:「治肝虛迎風淚出不止,宜灸睛明二穴,系大眥頭,風池二穴,臨泣二穴」。

 

[文獻摘要]

一、《儒門事親.風沖泣下》:「夫風沖泣下者,俗呼風冷淚者是也」。

二、《證治準繩.雜病.七竅門》:「迎風冷淚症,不論何時何風,見則冷淚交流,

若赤爛障翳者非也,乃水木二家血液不足,陰邪之患與熱淚帶火者不同,

久而失治則有內障視渺等陰證生焉,與無時冷淚又不同,此為竅虛,

因邪引邪之患,無時冷淚則內虛,膽腎自傷之患也」。

「無時冷淚證,目不赤不痛,若無別病,只是時常流出冷淚,甚則視而昏渺也,

非比迎風冷淚,因虛引邪,病尚輕者。蓋精液傷耗,肝膽氣弱,膏澀腎水不足,幽隱之病已甚」。

 

 

漏睛

 

本病是指大眥部常有涎水或膿汁自淚竅外漏為特徵的眼病。

又名目膿漏(《諸病源候論.目病諸候》)、漏睛膿出外障(《秘傳眼科龍木論》)。

相當於西醫學之慢性淚囊炎現代醫家認為,本病是一種常見病,成人或老年人最多,青年及兒童則較少,女性多於男性。

 

有一眼獨病者,也有兩眼俱病者,但以一眼獨病為多。

多為椒瘡的常見合併症之一,並有可能演變為漏佣瘡。

另外,邪毒長期伏於內眥,膿汁不盡,若行眼部手術或目珠外傷,

尤其黑睛破損,皿邪毒乘隙而人,可繼發凝脂翳、黃液上沖等嚴重變症。

 

[病因病機]

一、游風客熱,停留淚竅,淚道不暢,淚液受灼,使變稠濁,滿溢而出。

二、心經伏火,脾蘊濕熱,流注經絡,上攻淚竅,熱伏日久,積聚成膿,浸漬於大眥之間。

三、心脾積熱,復感風邪,內外合邪,壅塞絡脈,搏結於大眥而成。

 

[臨床表現]

大眥頭皮色如常,或微紅赤,或見睛明穴下方微有隆起,自覺隱澀不舒,

但無痛感,不時淚下,眥頭常濕,拭之又生,按之則粘濁膿汁自淚竅沁沁而出,病情緩慢,

難以消除,沖洗淚道多有阻塞現象。

 

[診斷依據]

一、除流淚外,大眥角常有粘液或膿液積聚。

二、按壓睛明穴下方部位,可見粘液或膿汁自淚竅溢出。

三、沖洗淚道,有粘液或膿液返流。

 

[鑒別診斷]

本病常表現為流淚,故應與冷淚症相鑒別。

冷淚症按壓內眥部無粘液或膿液流出,而本病在按壓或沖冼淚道時有粘液或膿液自淚竅流出。

[辨證論治]

本病為邪深久伏所致的頑固眼病,辨證主要是以局部症状為主,結合參考全身情況。

發病初期,膿汁量少清稀者,多為風熱停留淚竅,以祛風清熱為主;

眥部紅赤,膿稠粘濁者,多為心脾濕熱上攻淚竅,以清熱除濕為主;

風熱引動內火者,可參照二者施治。

 

纏綿日久,常有清稀膿汁流出者,多正虛邪留,則應攻補兼施。

同時要重視外治法,如用點眼劑、淚道,沖洗等方法。對日久不愈者,可考慮手術治療。

 

一、內治

 

(一)風熱停留

[主證]大眥頭皮色如常,或睛明穴下方稍顯隆起,按之不痛,但見有少量濁粘淚液自)淚竅溢出,或按之而出。

自覺隱澀不舒,時而淚出,或時覺有涎水粘睛。

[證候分析]

臟腑津液上注於目而為淚,現游風客熱伏於大眥,淚液受灼,漸變稠濁,積久則滿,

故見睛明穴下方稍顯隆起,濁液自淚竅沁沁而出。

淚竅閉塞,故常自淚流。稠濁粘液外溢,淚自常流,目竅不潔,

故時覺涎水粘睛,隱澀不舒。內熱不盛,故大眥皮色如常,按之不痛。

[治法]疏風清熱。

[方藥]白薇丸加蒲公英。方中防風、羌活、白蒺藜祛風散邪;

白薇、蒲公英清熱解毒;石榴皮收斂止淚。

全方祛風清熱,但清熱之力較弱。若熱勢偏盛,可加入銀花、連翹。

如眥部稍有隆起,壓之不痛,頭昏眼花,腰膝酸軟者,為肝腎不足之象,可加人菊花、枸杞子、補骨脂等。

 

(二)心脾濕熱

[主證]大眥頭微紅,稠粘膿液常自淚竅溢出,浸漬瞼眥,拭之又生,尿赤,苔黃膩。

[證候分析]

大眥屬心,胞瞼屬脾。

今心有伏火,脾有濕熱,流注經絡,上攻瞼眥,故大眥頭微紅,閉塞淚竅,積聚成膿,滿溢而出,

故稠粘膿液常白淚竅流出,浸漬瞼眥,拭之又生。

心火移熱於小腸,脾經濕熱上蒸,故尿赤,苔黃膩。

[治法]清心利濕。

[方藥]竹葉瀉經東加減。

方中竹葉、黃連清心火;大黃、梔子、黃芩、升麻清脾瀉熱;澤瀉、車前子助竹葉清熱利濕。

茯苓、甘草配升麻理脾滲濕,用柴胡、決明子以加強清火之力,羌活能除膀胱經之風濕,

赤芍祛瘀滯,全方總以瀉積熱、祛濕滯為主。

如膿多稠粘,則可去羌活,選加天花粉、漏蘆、乳香、沒藥,以加強清熱排膿、祛瘀消滯的作用。

大便不硬,實熱不盛者,亦可用蜜劑解毒丸緩調之。

 

(三)正虛邪戀

[主證]漏睛日久,大眥頭不紅不腫,按之不痛,

唯清稀濁液自淚竅沁沁而出,綿綿不已、頭暈乏力,苔薄脈細弱。

[證候分析]

邪熱伏於大眥,閉塞淚竅,灼熬淚液而成漏睛。

纏綿不愈則耗傷正氣,不能托毒外出。

熱毒留戀不清,故大眥頭不紅不腫,按之不痛,唯清稀濁液自淚竅沁沁而出,綿綿不已,正氣虧損,故頭暈乏力,苔薄脈細弱。

 

[治法]扶正托毒。

[方藥]治風黃芪東加減。

方中黃芪、人蔘補正氣,托毒外出,地骨皮、知母、大黃清瀉熱毒,防風祛風邪,茯苓、遠志祛濕化濁。

全方扶正托毒,但偏於氣弱於血,如兼面色無華,舌質淡,可加人當歸養血活血。

 

二、外治

(一)外用八寶眼藥點眼,每日3次。

 

(二)用黃連水或抗生素類藥液沖洗淚道,每日一次,以清熱排膿。

經淚道沖洗和藥物治療,膿性分泌物已消失一段時間後,可試行淚道探通術,探通時必須小心,

力戒粗暴,以防損傷淚竅,形成假道,若探通數次無效者,即不必繼續。

 

(三)漏睛久不治者可考慮手術,根據情況選用淚囊摘除術、淚囊鼻腔吻合術或淚小管手術。

 

三、針灸療法

針刺少澤、迎香、臨泣、後溪、陽谷。

 

[預防調攝]

一、對椒瘡重症、鼻鼽或流淚症患者,應及時治療,防止並發漏睛,並注意檢查是否已患本病,以便早期治療。

二、凡施行眼部手術前,均應排除本病,以免威脅目珠安全。若患有本病者,必須適當治療後,方可手術。

三、本病治療時間較長,必須堅持經常用藥。在點外用藥前,先必須按壓內眥部,將濁液排淨後用藥效果方好。

四、忌食辛辣炙賻等食物,以防脾胃積熱,突發漏睛瘡。

 

[文獻摘要]

一、《太平聖惠方.治眼膿漏諸方》云:

「夫目是肝之外候,上液之道,風熱客於瞼眥之間,熱搏於血液,令眥內結聚,津液乘之下上,

故成膿血,汁不盡謂膿漏,俗呼為漏睛是也。」

 

二、《世醫得效方.眼科》「漏睛膿出」項下云:

「眥頭結聚生瘡,流出膿汁,或如涎水,粘睛上下,不痛仍無翳膜,此因心氣不寧,並風熱停留在瞼中,宜服白薇丸」。

 

三、《原機啟微.熱積必潰之病》:「積者、重疊不解之貌。熱為陽,陽平為常,陽淫為邪。

常邪則行,邪行則病易見,易見則易治。……深邪則不行,不行則伏,因伏而又伏日漸月聚,勢不得不為積也。

積也久,久積必潰,潰始病見,病見則難治。

 

難治者,非不治也。為邪積久,比潰已深。何則潰猶敗也。知敗者,庶可以救。

其病隱澀不自在,稍覺眨躁,視物微昏,內眥穴開竅如針目,按之則沁沁膿出,有兩目俱病者,有一目獨病者。

目屬肝,內眥屬膀胱,此蓋一經積邪之所致也,故曰熱積必潰之病,又曰漏睛眼是也,

竹葉瀉經湯主之。

大便不硬者,減大黃為用,蜜劑解毒丸主之。不然,藥誤病久,終為枯害。」

 

四、《秘傳眼科龍木論.漏睛膿出外障》云:

「此眼初患之時,微有頭旋昏悶,四體如勞,五臟多積,風氣壅毒,致今瘡出於眼中,

或流清涎,皆是腦無所作,雖然不痛,漸加昏暗,切宜補治,服治風黃芪湯即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