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訂廣溫熱論》

 

作者:何廉臣 朝代:清 年份:西元1644-1911

緒言

考上元縣誌戴天章,字麟郊,邑庠生;少師林青雷,習舉子業,好學強記,所讀經史,能通部逆背,如瓶瀉水;

壯為文,干祿不足,於是求有用之學;自天官、地理、算數、射弋,以及書、畫、琴、棋之類,無不探微極要;

尤精醫理,博覽深思,活人無算,謝之金、揮不受,四方淹雅名流至,必下榻請教。

 

課諸子,督以勤苦力學;晚號北山,學人稱北山先生。長子瀚,字巨川;

雍正元年,癸卯一甲第二人,覃恩,敕贈文林郎、翰林院編修;乾隆辛卯,孫翼子官禦史,再遇覃恩,贈如其官。

乃孫諫議公祖啟曰先大父北山先生,以通儒邃醫學,所論著傷寒、雜病諸書,及咳論注、瘧論注、廣瘟疫論,凡十數種;

皆先世父雪村先生行楷細字,錄存於家。

 

近坊中有瘟疫明辨四卷,祖啟購閱之,即先大父存存書屋廣瘟疫論也。

雖易其名,未曾改竄其文,不知何誤刻為歙縣鄭某之書在先大父固不爭此,子孫見之,不容不正。

因出存存書屋原本,較而刻之,以糾偽傳、而廣先德。

觀此二則,想見其為人,惜不得見其全書而卒讀耳!

己酉春,南京濮鳳笙君,郵寄廣溫熱論抄本一冊,囑予校勘付印,餘因診務忙,任事多,日不暇給,暫置高閣;

嗣為濮君馳書屢促之,不獲已,勉承其乏,將原書一一流覽,始知其書即戴氏廣瘟疫論

而陸氏九芝為之刪訂,改定其名曰廣溫熱論者也。

見其論溫熱症甚精,論溫熱病中種種發現之症尤極明晰,洵當今最有實用之書。

故陸氏九芝原序云北山此書,以溫熱與傷寒辯,條分縷晰,逐病疏明,傷寒之治,不混於溫熱;

溫熱之治,不混於傷寒;誠于秦越人四曰熱病、五曰溫病之異於二曰傷寒者,分疆劃界,不得飛越一步矣。

然其書明是論溫熱,而其書名則曰廣瘟疫;

 

篇中或稱疫癘,或稱時疫,或單稱疫,一若自忘其為論溫熱者。

是傷寒之與溫熱,北山能辯之,而溫熱之與瘟疫,北山亦混之矣。

餘愛其論之精,而惜其名之誤,乃於凡所稱時行疫癘者,悉改之曰溫熱,或曰伏邪。

其開首云世之治傷寒者,每誤以溫熱治之,治溫熱者,又誤以傷寒治之。

 

四語則餘所綴也,有此一提,而所以作書之意,乃先於卷端揭清即為之改題曰廣溫熱論。

則此書實足為溫熱病正法眼藏矣!其言如此。

然余細玩原書,見其于濕溫、燥熱二症,言之甚略,尚少發明,即用藥選方,亦多未盡善處,此非餘一人之偏見也。

試述陸氏九芝原評曰此書明辨溫熱與傷寒,朗若列眉,實足為度世金針。

而溫熱與瘟疫,仍混同無別,因為之改正其文;命兒子潤庠手錄之,然屢次刪改,而終不能愜意也。

次述邴氏味清原評曰此書各論,均有至理;即當在傷寒論中選方,乃見大家作用;

惜多采後人夾雜之方,未免有悖經旨,且既知不可用辛溫,而總不出羌活湯、敗毒散之範圍;

將經方辛涼之法棄而不用,先生殆亦趨時太甚耳。

 

又次述李氏鶴訪新評曰此書未將風溫、濕溫、春溫、冬溫等厘清,而概稱時行,未免含混

至列大青龍九味羌活,沿古治溫病之方,則尤疏矣。

夫溫熱病,熱從內發,豈可用大青龍中麻、桂,猛發其汗耶?

若九味羌活湯,皆一派辛燥雄烈,夾入生地,引邪入陰,真雜而不精之方也。

合三說以觀之,北山此書,雖經陸氏刪定,而終不能愜心貴當者,九芝先生自認之。

而列方之純雜互收,邴、李二家已發其蒙。

故餘不揣 昧,爰為悉心重訂;將原書缺者補之,訛者刪之;更擇古今歷代名醫之良方,而為餘所曆驗不爽者,補入其間。

務使後之閱者,知此書專為伏氣溫熱而設,非為新感溫暑而言,辨症精、用藥當,庶幾與戴氏結撰之精心,

陸氏刪訂之苦心,心心相印,永垂久遠,而餘心始慊。

嗚呼!莫為之前,雖美不彰;莫為之後,雖盛不傳。世之博雅君子,應亦諒我苦衷乎。

黃帝紀元四千六百九年十月望,何炳元廉臣識於越中之宣化坊。

 

溫熱總論

世之治傷寒者,每誤以溫熱治之,而治溫熱者,又誤以傷寒治之,此辨之不明也。

即明其為溫熱病矣,而又有新感、伏氣之不同。

前哲發明新感溫熱者,如葉氏香岩之論溫二十則、陳氏平伯之風溫病篇、吳氏鞠通之溫病條辨、張氏鳳逵之治暑全書,

立說非不精詳,然皆為新感溫暑而設,非為伏氣溫熱而言,

即江本載薛生白濕溫病篇,亦屬暑濕相搏之一種。

 

他如張石頑傷寒緒論、周禹載溫熱暑疫全書、陳素中寒溫條辨,雖辨明伏氣溫熱,惜皆語焉而不詳。

以予所見,專論伏氣溫熱能各症精詳者,自北山此書始。茲先述其總論,存其精而補其缺,約十有三。

 

論溫熱四時皆有(添加)

溫熱,伏氣病也,通稱伏邪。病之作,往往因新感而發,所謂新邪引動伏邪也。

因風邪引動而發者,曰風溫,或曰風火。因寒邪引動而發者,曰冷溫,或曰客寒包火。

因暑邪引動而發者,曰暑溫,或曰暑熱。因濕邪引動而發者,曰濕溫,或曰濕遏熱伏。

 

若兼穢毒者,曰溫毒;其症有二

一為風溫時毒,一為濕溫時毒。此以兼症別其病名也。其發於春者,曰春溫,或曰春時晚發。

發于夏者,曰夏溫,或曰熱病。發於秋者,曰秋溫,或曰秋時晚發,或曰伏暑。

發於冬者,曰冬溫,或曰伏暑、冬發。此以時令別其病名也。

其病萌于春,盛于夏,極於秋,衰於冬,間亦有盛發於春冬者,然總以盛發于夏秋為多。

何則?春冬空氣清潔,輕氣多而炭氣少,故其為病亦清邪多而濁邪少。

除新感症外,即有因伏邪而病,純熱無寒者,但為溫病而已;兼寒者,但為冷溫而已;兼風者,但為風溫而已。

雖間有時行溫毒,然亦以風毒居多,夏秋空氣最濁,水土鬱蒸之氣,每被日光吸引而蒸發,

發于首夏者曰黴雨蒸,發于仲秋者曰桂花蒸;

其為病也,皆水土穢氣雜合而成,人但以暑濕賅其病之本,貪涼飲冷賅其病之標。

而不知夏秋水土鬱蒸,濕中有熱,熱中有濕,濁熱粘膩,化生黴菌,故謂之濕溫,亦謂之濕熱,西醫謂之黴毒瓦斯;

害人最廣,變症最繁,較之風溫、冷溫、暑溫、三症,尤多而難治。

英醫合信氏云空氣幹熱不傷人,惟濕熱最傷人,因低窪地土,或蘊有死水之潛熱,

或積有腐爛之草木(此即水土穢氣化生黴菌之原因),後得六十度熱表之日光,接連曬之,其黴毒瓦斯乃勃發。

故在東南熱地,夏秋之交,其毒尤甚,可見濕溫、濕熱為有形粘膩之邪,西醫不為無見。

嗚呼!人在氣交之中,一身生氣,終日與穢氣相爭戰,實則與微生物相爭戰,不知不覺中伏許多危險之機,可不驚且懼哉!

論溫熱五種辨法

一、辨氣 風寒之氣,從外收斂入內,病無蒸氣觸人,間有作蒸氣者,必待數日後,轉入陽明府症之時。

溫熱及濕溫症,其氣從中蒸達於外,病即有蒸氣觸人,輕則盈於床帳,重則蒸然一室,

以人身臟腑、氣血、津液,得寒氣則內斂,得火氣則上炎。

溫熱,火氣也,人受之,自臟腑蒸出於肌表。

氣血津液,逢蒸而敗,因敗而溢,溢出有盛衰,充達有遠近,非鼻觀精者,不能辨之;

辨之既明,治之毋惑,知為溫熱,而非傷寒。 

則凡于頭痛、發熱諸表症,不得誤用辛溫發散;于諸裡症當清當下者,亦不得遲回瞻顧矣。

二、辨色 風寒主收斂,斂則結,面色多繃結光而潔,溫熱主蒸散,散則緩,面色多松緩而垢晦。

人受蒸氣,則津液上溢于面,頭目之間多垢滯,或如油膩,或如煙熏,望之可憎者,皆溫熱之色也。

一見此色,雖頭痛發熱,即不得用辛熱發散;

一見舌黃煩渴諸裡症,即宜攻下,不可拘於下不厭遲之說。

三、辨舌 風寒在表,舌多無苔,即有白苔,亦薄而滑;漸傳入裡,方由白而黃,轉燥而黑。

溫熱一見頭痛發熱,舌上便有白苔,且濃而不滑,或色兼淡黃,或粗如積粉,或兼二三色,或白苔即燥。

又有至黑不燥,則以兼濕挾痰之故然必按之粗澀,或兼有朱點,有罅紋,不可誤認為裡寒陰結也。

治溫熱者,能先於表症辨之,不能辛溫發散;一見裡症,即用清涼攻下,斯得之矣。

四、辨神 風寒之中人,令人心知所苦而神自清,如頭痛寒熱之類,皆自知之;至傳裡入胃,如或有神昏、譫語之時。

緣風寒為病,其氣不昏而神清。溫熱初起,便令人神情異常而不知所苦,大概煩躁者居多,甚或如癡如醉,攪亂驚悸。

及問其何所苦,則不自知。即問有神清而能自知者,亦多夢寐不安,閉目若有所見,此即譫語之根也。

或亦以始初不急從涼散,遷延時日,故使然耳。

五、辨脈 溫熱之脈,傳變後與風寒頗同,初起時與風寒迥別;

風寒從皮毛而入,一二日脈多浮,或兼緊、兼緩、兼洪,無不浮者,傳裡始不見浮脈,然其至數,亦清楚而不模糊。

溫熱從中道而出,一二日脈多沉,迨自裡出表,脈始不沉而數,或兼弦,或兼大,然總不浮,其至數則模糊而不清楚。

凡初起脈沉遲,勿認作陰症;沉者邪在裡,遲者邪在髒也,脈象同于陰寒,

而氣色、舌苔、神情,根據前諸法辨之,自有不同者。

或數而無力,亦勿作虛視,因其熱蒸氣散,脈自不能鼓指,但當解熱,不當補氣,受病之因各殊,故同脈而異斷

 

論溫熱與風寒各異

一、辨其氣之異 風主疏泄,寒主凝澀,

二氣雖有不同,然初皆冷而不熱,其中人也郁而不宣,方其初受在表,自宜溫散;

麻黃湯、桂枝湯、葛根湯、蘇羌飲等方,皆散寒之劑,非解熱之劑也。

 

溫熱由伏氣而成,熱而不冷,其傷人也,立蒸而腐敗,初起即宜涼解;

梔豉湯、葛根芩連湯、麻杏石甘湯、黃芩湯、葳蕤湯、六神通解散等方,皆解熱之劑,非散寒之劑也。

以解熱之劑治風寒,輕則寒中嘔利,重則陽陷厥逆;以散寒之劑治溫熱,輕則衄渴譫妄,重則枯竭亡陰。

此氣之不可不辨也。

二、辨其受之異 風寒從表入裡,

自皮毛而肌腠、而筋骨、而胸膈胃腸,一層漸深一層,不能越此入彼,故汗不厭早,下不厭遲,為散為和,淺深毫不可紊。

以其氣皆屬冷,必待寒化為熱,邪斂入內,方可攻下涼解,否則虛其裡氣,反引表邪內陷,而成結胸、痞、痢諸症。

濕溫從膜原而發,溫熱從血絡而發,先踞膜絡之中,必內潰而後變九傳,由裡出表,

雖出表而裡未必全無邪戀,經過之半表,亦未必不為邪傷,故下不厭早,汗不厭遲,為和為解,淺深必不可拘。

以其氣皆屬熱,熱能作蒸,不必鬱變,而此蒸即帶彼熱,未出表而誤溫之,

始則引熱毒燎原,而為斑、衄、狂、喘;未傳則傷真陰,為枯槁、沉昏、厥逆、諸危候矣!

(邴味清評此論深有見識。)

三、辨其傳經之異 溫熱傳經,與風寒不同。

風寒從表入裡,故必從太陽而陽明,而少陽,而入胃。

若溫熱則邪從中道,而或表或裡,惟視人何經之強弱為傳變。

故伏邪之發,有先表後裡者,有先裡後表者,有但裡不表者,有表而再表者,有裡而再裡者,有表裡偏勝者,

有表裡分傳者,有表裡分傳而再分傳者,有表裡三焦齊發者,此為九傳。

 

醫必先明九傳之理由,而後能治伏邪。試言其要。

風寒從表入裡,必待漸次閉鬱而傳變,故在表時不必兼見裡症,入裡後不必複見表症。

溫熱本從裡出表,故見表症時,未有不兼見一二裡症者,亦未有不兼見一二半表半裡症者。

且溫熱屬蒸氣,表而裡,裡而表,原是不常,有裡症下之而其邪不盡,仍可出表者;

有譫妄昏沉之後,病癒數日,複見頭痛發熱,複從汗解者。

 

此所謂表而再表,風寒必無是也。

更有下症全具,用下藥後,裡氣通而表亦達,頭痛發熱,得汗而解,胸悶心煩,暫從疹斑而解,移時複見舌黑心悶,

腹痛譫妄,仍待大下而後愈者,此所謂裡而再裡,風寒必無是也。

若夫表裡分傳、三焦齊發之症,風寒十無一二,溫熱十有六七,但據傳經之專、雜為辨。

初起專見一經症者屬風寒,初起雜見二三經症者屬溫熱,日久而漸傳者屬風寒,一日驟傳一二經或二三經者屬溫熱。

則雖病有變態,而風寒不混於溫熱,溫熱不混于風寒,施治自無誤矣。

論溫熱伏氣與新感不同(添加)

新感溫熱,邪從上受,必先由氣分陷入血分,裡症皆表症侵入於內也。

伏氣溫熱,邪從裡發,必先由血分轉入氣分,表症皆裡症浮越於外也。

新感輕而易治,伏氣重而難療,此其大要也。

 

謂予不信,請述陸氏九芝評孟英之言曰

仲景所論溫熱是伏氣,天士所論溫熱是外感,故以溫邪上受,首先犯肺,逆傳心包十二字揭之篇首,以自別異,

果如其說,則所稱溫熱者,即俗所謂小風溫、小風熱,如目赤、頤腫、喉梗,牙痛之類,卻只須辛涼輕劑,其病立愈。

 

更述薛瘦吟之言曰

凡病內無伏氣,縱感風、寒、暑、濕之邪,病必不重,重病皆新邪引發伏邪者也。

但伏氣有二傷寒伏氣,即春溫夏熱病也;傷暑伏氣,即秋溫冬溫病也。

邪伏既久,血氣必傷,故治法與傷寒、傷暑正法大異;且其氣血亦鈍而不靈,故靈其氣機,清其血熱,為治伏邪第一要義。

第其間所伏之邪,有微甚、有淺深,人之性質,有陰陽、有強弱,故就中又有輕重之分焉。

醫必識得伏氣,方不至見病治病,能握機於病象之先,然非熟於亢害承制之理,亦豈能測未來之病乎?

然非謂司天運氣也,雨 寒燠,在在留心,久當自悟耳。

由是觀之,同一溫熱症,而新感之與伏氣病所之淺深不同,病情之輕重不同,病機之安危不同,故其療法亦因之而不同。